南京的地名与历史上的官员有些关系 南京地名趣话

南京的地名与历史上的官员有些关系

王府巷

王府巷有大、小王府巷之分。大王府巷也就是现在的王府大街,北接三茅宫,南接建邺路;小王府巷东接丰富路,西接大王府巷。大小王府巷相交呈“T”字型。大王府巷如今是繁华热闹的王府大街,小王府巷却依旧是一条经历了历史风雨的小巷子。

巷的名字由来有二个说法,都是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

  一.王府巷在南唐时期叫做“皇甫巷”,因大臣皇甫晖居此而得名。后音讹为“王府巷”。

  皇甫晖是南唐魏州人,随军驻扎于贝州城。唐庄宗时,他追随裨将赵在礼谋反,夜焚贝州城,移驻魏州城,赵在礼见他凶猛顽强,提拔他为马步都指挥使。明宗到魏州后,皇甫晖再次同赵在礼勾结,制造了历史上有名的“庄宗之祸”。明宗即位后,皇甫晖因功提拔为陈州刺史。南唐李时,封为江州节度使,是南唐的一员得力虎将。周世宗南侵时,他与姚凤守清流关,为宋太祖生擒。被俘后他拒不投降,不屈而死(一说是重疮死)。

  二.但史家对王府巷之名的起源是有各种争论的,有的说得名于南唐,由皇甫巷转音而来;有的说始自元代,因文宗为藩王时王府在此而得名。

据《秣陵集》记载:“皇甫巷是南唐皇甫晖所居,亦名王府巷,在朝天宫东下街口闪驾桥北,旧有龙祥寺址,寺即元文宗藩府,巷即寺旁路也。人知以藩王府得名,不知先本晖第宅。”但是,《元史文宗本纪》则说,文宗在泰定二年到建康做藩王,就住在皇甫巷。皇甫巷被误讹为王府巷是有可能的,但真正称为王府巷,应在文宗的藩王府设此之后。

  元朝的第八个皇帝,文宗,1328年,24岁的孛儿只斤·图帖睦尔称帝前,在建康做藩王时就住在此地,王府之名从那时起才真正名副其实并一直沿用至今。图帖睦尔北上即位途中,写下了一首七律,诗名叫《自集庆路入正大统途中偶吟》:穿了氁衫便著鞭,一钩残月柳梢边。二三点露滴如雨,六七个星犹在天。犬吠竹篱人过语,鸡鸣茅店客惊眠。须臾捧出扶桑日,七十二峰都在前。

文宗图帖睦尔当上皇帝后,于天历二年改建康为集庆,并将他的藩王府舍为寺。图帖睦尔是在此发迹,最后登上皇帝宝座的。他认为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故取寺名为“龙祥集庆寺”。

这座寺庙受到了文宗的特别关照。建寺时,他就拨出田五十顷,赐给该寺,时隔一年后,又买瀛国公赵显的田作为龙祥集庆寺的永业田。在皇帝的亲自关心过问下,这座寺庙的规模发展得极大,东跨西虹桥,西抵冶城,从今中山南路以西,直到朝天宫。

  王府巷在明清时代,设有上江考棚,是上元和江宁两县士子科举考试的地方。同治四年迁到三条巷,以后又迁到白下路今六中所在地,咸丰年间,上江考棚毁于战火。小王府巷5号,为上江考棚旧址,内有邢园。

太平天国革命时,翼王石达开先住在城北清溪里巷熊氏宅,后迁斛斗巷刘氏宅,最后住在上江考棚邢氏绿园。太平天国失败后,李鸿章在此设立机房,织造缎子和布匹。

王府园

王府园位于中华路北段,南起锦绣坊,北至中华路内桥南口,朱元璋称吴王时,此地为吴王府花园,故称“王府园”。原是条巷子,1992年改建为居民区。

王府园到底因谁而得名呢?《南京地名大全》中,给出了这样的解释:“1992年,由原王府园、旧王府、东王府园、西王府园、锦绣坊、李家苑、润德里、慧园等街巷拓建而成。因是朱元璋称帝前,任吴王时的王府在此地区,故名。”


  根据史料记载,公元1356年,朱元璋攻占南京(时称集庆路),改集庆路为应天府。1361年,朱元璋攻下镇江后,称吴国公。1364,朱元璋改吴国公为吴王,这一年为吴元年。1368年,新的皇宫建成,朱元璋登基移居,离开了他一直居住的吴王府。

  关于朱元璋的吴王府,清《同治上江两县志》记载:“王府园,元南台遗址也,明祖为吴王居之。新宫既成,此成旧内矣。”

  而在明人撰写的《金陵古今图考》书中,有《明都城图》地图,确实标有“旧内”的字样,位于内桥与清平桥之间偏南位置。记者将明代地图与现在的地图进行比较,明代的“旧内”,大致就在今天的“旧王府”一带。

  《明史·徐达传》云:“帝尝从容言‘徐兄功大,未有宁居,可赐以旧邸。’旧邸者,太祖为吴王时所居也。(徐)达固辞。一日帝与达之邸,强饮之醉而蒙之被,舁卧正寝。达醒,惊趋下阶,俯伏呼死罪。帝觇之大悦,乃命有司即旧邸前治甲第,表其坊曰:‘大功’。”这段记载描述了朱元璋移居新宫后,把旧邸王府园赐给中山王徐达的故事。

朱元璋称帝后,曾想把他之前的吴王府赐给徐达,可是徐达不敢要,皇帝的旧宅,岂是谁都能住得起的于是朱元璋就将离吴王府不远的一块地赐给了徐达,也就是今天的瞻园所在地。后人的误会,也许因此而起。至于吴王府的确切位置,我记得曾经有资料说,是在今天的水游城一带。

  明亡后,吴王府被废为菜圃。在菜圃中,建有一座有名的私家园林──五亩园。《白下琐言》称:清嘉庆中,阳湖(今武进县)孙星衍观察曾侨居旧内之五松园(园内有古松五株)。后又利用菜圃隙地,栽花种竹,称“五亩园”。再后来五亩园废为茶肆。

朱元璋还没有当皇帝的时候,府邸在王府园,附近的巷子也因而得名东王府园、西王府园。

王府里

位于集庆路西段南侧,鸣羊街东侧。传清代某王宅在此,后成街巷,名王府里,1950年并入鸣羊里。

  王府巷

位于集庆路东段北侧。东起柳叶街,西至原吉祥街。传清代某王爷府第在此得名。1995年拆迁,并入五间厅居民区。

据《南京市地名录》记载,以前城南船板巷、吉祥街一带还有另外一个“王府巷”,这个王府巷和皇甫晖、元文宗都没有关系,邓振明说,相传有一个太平天国的王爷住在这里,“所以,南京出现了第二个‘王府巷’!”

老王府巷

在城南门西的璇子巷、长乐街附近,曾有一个老王府巷。民间传说,明朝有一个“三山王”住在巷中,但这位“三山王”究竟是何许人也,如今已经很难考证了。

郭府园

南起建邺路,北至丰富路,据记载,明代武定侯郭英曾在这里住过。

公元1335年,出生濠州(今安徽滁阳市)孤庄村(安徽凤阳)。

公元1352年,参加红巾军。他与兄郭兴从朱元璋起兵,甚见亲信,令值宿帐中,呼郭英,明朝巩昌侯郭兴(郭子兴)弟是也。

公为郭四。跟随朱元璋克滁、和、采石、太平,战鄱阳湖,征武昌,克淮安、安丰。

公元1376年,任北平都指挥使。

公元1380年,升前军都督府佥事。

公元1381年,与付友德、陈恒、胡海等征云南。

公元1384年4月,封武定侯。食禄二千五百石。

公元1389年11月,长子郭镇为驸马都尉,尚第十二皇女永嘉公主。

公元1394年10月,“册武定侯郭英女为辽王植妃”。
公元1398年4月,“敕武定侯郭英曰,朕有天下,胡虏远遁久矣,然萌孽未殄不可不防,今命尔为总兵都督,刘真宋晟为之副,启辽王知之以辽东都司,并护卫各卫所步军,除守城马军及原留一百存守斥候,余皆选拣精锐统领随辽王至开平迤北,择险要屯驻堤备一切号令,悉听燕王节制”

公元1399-1402年,靖难之变,罢官回家离宁。公元1403年2月,去世。终年68岁。追封营国公,谥威襄。

北京武定胡同原名武定侯胡同,有志书说:因明武定侯郭英宅第得名。实际上郭英是明初随太祖朱元璋征战南北打天下的开国功臣,洪武十七年因论平南功封为武定侯,永乐元年卒于南京官邸,并未在北京居住。而北京的武定胡同宅第是其后人建造的。
另外武定侯郭英妹是为太祖之宁妃,其子郭镇又为太祖女永嘉公主驸马,孙女为仁宗之贵妃,郭氏三代与皇室结姻,可谓实足的皇亲国戚,因此永乐迁都北京后郭家仍得赐京城官邸。而真正名噪京师的是第五代武定侯郭勋,史称他凶暴多智,在献王入太庙、崇道灭佛之事中极献媚得宠于嘉靖帝,并得势骄横,嘉靖十八年进封翊国公,不但其官邸富丽,而且“京师店舍多至千余区”,嘉靖二十年因夺没人妻田宅,擅作威福,肆虐无辜而受弹劾,翌年死于狱。

信府河

信府河位于中华门城堡东北,南起信府河,北至军师巷,因明初信国公汤和久居于此而得名。曾名石门槛。

  汤和字鼎臣,明初濠州人,为人豪爽,足智多谋。元朝末年,为生活所迫,参加了红巾军农民起义,先随郭子兴,后又追随朱元璋转战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四川等地,屡建战功,为开创明王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洪武十一年,被封为信国公。

朱元璋把他与徐达视为“擎天之柱”。明王朝巩固后,朱元璋开始削弱诸将势力。汤和激流勇退,自请解甲归田。朱元璋当即批准,并下令在中都(今凤阳)为他建府宅。第二年,因有倭患,明太祖令其复出,在东南沿海设防。洪武二十八年汤和病死,被追封为东瓯王,谥号“襄武”。

信府苑也在此。

马府街

马府街南接太平南路,北接白下路。马府街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我国明代伟大航海家郑和在南京做留守太监时,他的府邸在这条街上,由于郑和原姓马,这条街也就被称为马府街了。  

  根据资料显示,马府的原址大概是现在的马府街小学所在地。
  现在,在马府新村的尽头有一块建于1990年的郑和府邸遗址纪念亭和纪念石碑。六角亭子上的红色油漆有些脱落,亭子中央竖立着一块石碑,石碑的正面印刻着“明代伟大航海家郑和府邸遗址”的字样,而在石碑的背面则是介绍有关郑和以及郑和下西洋的情况。

此街因明三保太监郑和府第居此而得名。郑和,本姓马,后因从燕王朱棣起兵有功而赐姓郑。但黎民们不买皇帝老子的账,不叫“郑府街”,而叫“马府街”,以示“坐不改姓,行不改名”的传统文化心态。

汉府街

汉府街位于长江路东端,梅园新村以南,因明代汉王陈理的王府在此而得名。

  据《钟南淮北区域志》记载:“汉府者,洪武初封陈友谅子理为汉王,建府西华门外,后徙高丽。永乐中封子高煦为汉王,亦居之。旋以反诛。清初改为织局。”
陈理之父陈友谅是湖北沔阳人,打渔出身,本姓谢,因其祖被陈氏入赘为婿,故改姓陈。元朝末年,他曾做过小县吏,因与上司不合,参加了徐寿辉领导的红巾军,归徐寿辉部将倪文俊领导。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倪文俊谋杀徐寿辉未成,陈友谅趁机杀死倪文俊,将其部收归己有。自此以后,陈友谅军威大振,占有江西、福建等地。两年后陈友谅迎徐寿辉移都江州(今江西九江市),自封为汉王。至正二十年夏,陈友谅随徐寿辉攻打太平时,乘机谋杀徐寿辉,掌握了这支红巾军的军政大权,并在采石矶登基称帝,建都江州,国号汉,年号大义。为了打败朱元璋,他联合张士诚,相约东西夹击集庆。由于张士诚未能配合作战,陈友谅败退江州。朱元璋攻下江州后,陈迁都武昌。他大造楼船,准备再次顺流而下夺取集庆。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两军大战于鄱阳湖,陈军全军覆没,陈友谅中箭身亡,其子陈理继位。1364年,陈理被迫投降朱元璋,被封为“汉王”。现在长江路292号大院,就是当年汉王府的一部分。

邓府巷

邓府巷位于洪武北路东侧,南起中山东路,北通长江路,因明朝开国功臣、宁河王邓愈居此而得名。

  邓愈(1337~1377年),本名友德,朱元璋赐名“愈”,安徽虹县人(今泗县)。邓愈自小随其父邓顺兴从军,16岁接受父兄之兵权,号令全军。每遇战事,他总是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所向披靡,部属都心悦诚服地听其号令。朱元璋领导的红巾军攻占滁阳后,邓愈即率部队从盱眙赶来相随,被授为管军总督,常与李文忠、胡大海、常遇春协同作战,先后参加了攻打集庆(今南京)、夺取镇江等战役,因军功升江南行省参政,总制各翼兵马,后设计攻占陈友谅盘踞的抚州,奉命以江西行省参政守之。陈友谅率部从长江中游顺江而下攻打抚州时,邓愈和朱元璋的外甥朱文正(即李文忠)共同防守抚州。当时陈友谅的攻城部队,有水、陆军共计约60多万。邓愈和朱文正夜不解甲,奋力抵抗,坚守三个月之久。朱元璋亲自带兵赶来为他解围。洪武初年,他又作为大将军徐达的副将率部西征,追杀元军残部,攻克河州后,迫使吐蕃地区的酋长交印称臣。后明太祖命邓愈为征西将军,远征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取得了全胜。在班师途中,邓愈突患急病卒于寿春,时年41岁。邓愈去世的噩耗传到南京,朝野震惊,明太祖甚至痛苦失声,下令辍朝三日以示哀悼,追封邓愈为宁河王,谥“武顺”,葬于邓府山。至今,邓愈墓前尚存神道碑一、墓碑一、石文臣二、石武将二、石马二、石马夫二、石羊二、石虎二等,这些石刻,威武雄壮,庄严肃穆,为明初陵墓石刻之精品。

邓府苑

升州路附近的邓府苑,和邓愈却没有关系。“这条小巷曾经叫做斗门苑、豆腐苑,后来改名邓府苑,传说有一个邓姓将军在这里住过。

常府街

常府街在太平南路东侧,东接复成桥,西接大杨村、细柳巷和三十四标,因明初开平王常遇春府第在此而得名。现在杨公井以东的花牌楼,即常遇春府邸之西牌楼。

  常遇春(1330~1369年),字伯仁,安徽怀远人,明王朝的开国功臣,以骁勇善战著称。元末,安徽北部地区的农民大批破产,不少农民拿起武器,反抗元朝统治。常遇春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他虽然文化水平很低,但用兵之法往往与古代兵法相合,常能出奇制胜。在进攻张士诚、消灭元王朝的战争中,他任副将,与大将徐达共同领兵作战,总是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勇猛异常,时称“常胜将军”。他自己也常常说,只要给他十万兵,就能横扫天下。因此,人们又称他“常十万”。明王朝建立后,常遇春被封为鄂国公。

  洪武二年(1369年),常遇春与李文忠一起出兵攻克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还师时暴病身亡。常遇春死后,被赠中书右丞相,又因攻克开平建有军功,被追封为“开平王”。

  明初朱元璋对开国功臣还是比较尊重的,建国后就在南京城中择地为他们建造府第。明太祖朱元璋为徐达建了魏国公府、大功坊等。常遇春的功劳,仅次于徐达,所以除兴建常府外,还盖了花牌楼来表彰他的功绩。府邸和牌楼所在地,便名为“常府街”、“花牌楼”。常府的规模很大,仅常府花园中的大小池塘就有九个,号称九连塘。今杨公井以南,尚留有九连塘的地名。常府的牌楼也十分壮观,上面刻有各式花卉纹饰,故被人们誉为“花牌楼”。

在常府西侧修筑的一座华丽的牌楼,人称花牌楼。街因以得名。民国《首都志》载:“花牌楼,常府西牌楼也。一名雍睦里。清道光中李太守璋煜以其守更严肃改名太平路。”民国时曾发展为书店街。

游府西街

1910年的地图上,在如今的游府西街一带,标注有“游府署”。游府署,即游击府署,是清代游击将军办公的地方。游击将军属武官序列,主要负责南京城的治安警卫。

据资料记载,1910年地图上所标注的游府署,建于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当时有房屋八十四间,规模虽然次于当时的两江总督署(今长江路总统府),但仍然堪称宏大。

可惜的是,后来经历多次战争,游府署的建筑最终无一幸存。在1928年的地图上,游府署所在地已经成为电话局。如今,就只有游府西街的街名与曾经的游府署有关了。

民国期间,游府西街的东段叫做党公巷,西端叫做廖家巷

沐府西门

在相府营一带,有一个老地名:沐府西门。明初,黔宁王沐英府第的西门在这里,所以得名。之后,改叫街巷名,1930年消亡。

李府巷

清《同治上江两县志》城图与南洋陆师学堂《金陵省城全图》都有这个巷子名,得名是因为明朝初年,左丞相、韩国公李善长的府第在这里。1995年,因建弓箭坊居民区而拆迁消失。

李府巷,东起弓箭坊,西至大彩霞街,相传此地大片房产归清末名臣李鸿章所有。

李府街

据传明初开国功臣岐阳王李文忠曾经居住在这里。

后标营附近的李府街,因为明代吏部衙门设在这里,曾经叫做“吏部街”,后来讹传为李府街;

张府园

因明代张统领花园居此而得名。

许府巷

是由“许家巷”升格而来的,因为先前已有了一个“许家巷”,再来一个便添麻烦了,便使“家”变成了“府”。

旧王府

紧挨着王府园南边,还有一条南北走向的路叫旧王府,也有200多米长。

陆府巷

集庆门附近有陆府巷。

施府桥

在五福街、柳叶街附近。

府西街

中华路和中山南路之间的府西街,位于清代江宁知府衙门以西,因而得名,它还曾被叫做西锦绣坊。

东府城

亦叫东城。古城湮灭久远,昔日位于明皇城西安门外,青溪桥东,南临淮水。东晋安帝义熙十年(414)冬建。原为东晋简文帝司马昱任会稽王时的旧府第。后为操纵朝政的会稽王司马道子居宅。太元十四年(389)六月,司马道子移扬州治所于东第,时人呼为东府。义熙十年刘裕在东府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兴建府城,故称东府城。东城府开东、南、西三门,无北门,城周三里九十步。东晋以宰相领扬州牧,东府城既是相府,又是扬州刺史治所。形势险要,每建康有事,必置兵镇守。景和元年(465),一度改东府城为未央宫,昇明三年(479),萧道成晋封为齐王,以东府城为齐王宫。梁武帝末年,东府城政筑砖墙。梁敬帝绍泰末年,城在兵火中焚毁。陈天嘉年间(560--566),城东迁三里,于齐安寺西重建府治,陈亡后废弃。

蓝家庄

凉国公蓝玉的府第。蓝玉(?―1393年),明朝开国名将,常遇春妻弟,定远(今属安徽)人。官拜大将军,封凉国公。于捕鱼儿海中大破北元,基本摧毁其职官体系而名震天下。后遭疑谋反,被明太祖处决,株连一万五千人。

军师巷

传说诸葛亮曾住此地,与乌衣巷等东吴遗址相呼应。赤壁之战前夕,诸葛亮来到南京,与孙权共谋抗击曹操,就住在军师巷。

刘军师桥

邓府巷和刘军师桥相距不远,走路10分钟就可以抵达。邓愈的府第和刘伯温的府第这么近,是不是方便串门,商量前线的战争对策?这已经无法猜测。

都司巷

都司巷位于鼓楼广场的东南,“都司”是”都指挥使司”的简称,明代的都指挥使司作为一省掌兵的最高机构就设于此。清代时的都司衙门也设于此,因而得名。由于是军事机构和兵士的驻地,因此这里的建筑除了江南民居特有的跑马楼、青砖墙、半腰门、雕花窗外,还有拴马鼻。

  据史书记载,明洪武年间。朱元璋在平定天下一统中原之后,为了肃清盘踞在云南的元朝残余势力,任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率领江南30万大军出征云贵高原。奉朝廷“遣汉制夷”之命的兵士中就有不少人居住在都司巷一带。战事结束后。朱元璋为了巩固西南疆土的边防,命令这些兵士携家眷在黔中“屯田戍守”,从而形威了汉族移民群体特称的“屯堡人”。

  2003年8月,都司巷这一地名被废除。2005年7月,20多名来自贵州安顺市的“屯堡妹妹”作为明代兵士的后裔来到魂牵梦萦的南京寻根,她们在祖先居住过的都司巷故址寻找600年前的记忆,寻找至今未改的乡音,寻找世事变迁的亲人……

程阁老巷

程阁老巷位于新街口东南,东起洪武路,西至中山南路,因明代阁老程国祥居此,故名。

  程国祥,明上元县(今南京)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崇祯时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退休后回南京定居。程国祥年幼时,家境贫寒,甚至“父死,无以为葬”,他的一位姓李的邻居施地给他葬父,程国祥甚为感激,将家中惟一的老鹅送给了好心的李姓邻居。后来,人们就将邻居李家住的巷子,叫做“一鹅李家巷。”

  明朝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明政府军费开支激增,国库空虚。当兵部尚书杨嗣昌要求增加军费时,不少人认为,既然国家拿不出钱来,就应当向地方增派各种税收。程国祥反对这样做,理由是各地灾荒不断,战乱频起,地方上已不堪承担这种摊派了。他果断地提出暂借“都城赁舍一季租”的办法,筹集到了十三万两银子。崇祯皇帝从这件事上看出程国祥很有才华,于是提拔他为东阁大学士,所以人称他为“阁老”。

  程国祥为官清正廉洁,虽身列卿相,仍然是“布衣蔬食,不改儒素”。在他告老还乡时,两袖清风,深为时人所敬重。

  程国祥故居在程阁老巷14号,大厅结构古朴,用料考究,是南京现存的少数明代原构建筑之一。

杨公井

清光绪年间,有一年久旱不雨,河沟干涸,百姓吃水成了问题。金陵城内一位叫杨镜岩的军事长官为了解决军队和百姓的吃水问题,率领部队就近挖井。经一番艰辛努力,终于打成一口井。然而僧多粥少,一口井仍然解决不了众多军民饮水的难题。他又用自己的积蓄雇用民工再打了两口井。这三口井,井水清澈甘甜。“吃水不忘挖井人”,当地百姓为了纪念杨镜岩,在井旁为他立碑,并将这条街道命名为杨公井。2007年,这些井被夷为平地。

晏公庙

南京孝陵卫有个晏公庙小区,据说以前这里有一座晏公庙,可是不知道晏公是什么人,庙也找不到了。在下关也有一个晏公庙社区,那里是否也曾有一座晏公庙?这两座晏公庙今天还有什么遗迹吗?它们在历史上究竟有什么故事?晏公是谁?他名叫晏戌子,是朱元璋“捧红”的水神。晏公曾经被海神妈祖收服。

  传说晏公原本为水神,他面如黑漆,浓眉横髯,千里眼与顺风耳是他的手下。晏公虽为妈祖所收服,却不改本性,纵容手下为害江湖,浮海为怪,毁船沉舟,为害商渔。妈祖于是驾轻舟巡游东海,找寻晏公,与之大战一场。晏公不敌败下,但仍不服,幻化神龙,兴风作浪,再来相犯。马祖投下神绳,随投随粘,牢固难解,晏公才惧而伏罪。妈祖收服晏公后嘱咐他:“东海险恶,你今统领水族诸班救民危厄”。

  另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所著,晏公名戌子,江西临江府清江镇人。“大元初以人才应选入官,为文锦局堂长。因病归,登舟即奄然而逝。……启棺视之,一无所有,盖尸解云。父老知其为神,立庙祀之。有灵显于江河湖海,凡遇风波汹涌,商贾叩投所见,水途安妥,舟航稳载,绳缆坚牢,风恬浪静,所谋顺遂也。”

  朱元璋下令全国建庙拜晏公。说起晏公庙,不得不提及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据说他与张士诚打仗时,一次化装出行,乘船遇险,是晏公显灵救了朱元璋。清赵翼《陔余丛考》和《七修类稿》中有描述:“太祖时与张士诚大战,徐达屡战不利,太祖扮为商贾亲率冯胜等十人往援,顺流而下,江风大作,舟将覆,太祖惶惧,乞神,忽见红袍者挽舟至沙上,太祖曰:“救我者谁也?默闻曰:晏公也。”

  朱元璋在南京建都后,又听说晏公帮助沿江的百姓以烤猪为饵,擒获了毁坏江堤的猪婆龙(即鼍龙或称扬子鳄)。于是诏封晏公为神霄王府晏公都督大元帅,命天下建庙祀之。从此晏公成为具有全国性影响的水神,职司平定风浪,保障江海行船。在当时以舟船漕运为主要交通运输工具的年代,在往来繁忙的水陆交通中枢重地,在船工渔户密集聚集的地方,都有了晏公庙的踪迹。南来北往的商贾船工路过此地,均要登岸上香祭拜;乘舟外出的客商渔民,都要来此乞求平安丰达;无数善男信女岁岁祭祀,香火旺盛。

  民间将妈祖拜为海神,晏公为河神。当年欲出海的人们,必到天妃宫乞求妈祖保佑;欲行走于江河湖泊的人,则必到晏公庙进香祭祀,以求平安顺行。


相府营

名有争议,一说为古代买卖烧香的铺子,后为区别于香铺营的另一条路。也有说是古代宰相住所,甚至说是明代的。

八府塘

白下路附近有一个老地名,名叫“八府塘”,据传说,这里曾有明代的八府巡按衙门。因为地形复杂曲折,湖塘众多,南京民间流传过“八府塘的鬼——跑不远”的歇后语,如今,“八府塘”已经衍生出了东八府塘、西八府塘两个地名。

杨将军巷

东起碑亭巷,西至网巾市。明朝杨姓将军居此,故名。曾名“杨家爷巷”,文革时为前进西巷。经查,将军名为杨凌。

安将军巷

网巾市香铺营小区,红庙小区,洪武北路以西。也说是明朝安姓将军居住于此。

状元境

状元境在夫子庙闹市区一隅,东起贡院西街,西至教敷营,是一条只有100多米长的小巷,以南宋秦桧的儿子秦熺,孙子秦埙(探花)还是秦堪,两状元居此而得名。因秦桧是陷害忠臣岳飞的奸臣,后人耻其姓,所以状元境前面不加“秦”字。“文化大革命”时期,状元境曾名立新巷。

清朝的秦大士,(1715—1777年)江宁人(即南京、和曹雪芹同年出生)字鲁一,涧泉,号秋田老人,21岁中举人,乾隆十七年(1752年)38岁进京赶考,高中状元,南京老百姓俗称秦状元。

秦涧泉自幼聪明,lO岁时即能写出八股文,少年时书学欧阳询、柳公权,即小有名气。他一向淡泊名利,致力于学,官至侍读学士,景山官学总裁,书称其“名儒硕德,望重一时”,乾隆二十五年升为侍讲学士,教皇子读书。乾隆二十八年,秦涧泉退休在家,49岁告老还乡。秦大士回南京7年后,时任陕西巡抚的大儿子秦承恩买下原是明末崇祯皇帝赐给当朝首辅大学士何如宠修建的大夫第府邸居住。即长乐路57、59、61号的房屋,它是南京明清两代府第建筑的代表,世为罕见。九进外带书楼,楼字高挑开间阔大,59号的厅堂是南京现存最大的古民居厅堂,仅木柱直径就达40厘米,极为宏伟。因世事更替,故居59号只剩下两进,61号还有备道。在故居的东屋还保存着秦状元用正、草、隶、篆四体书写的诗词,秦以“诗、字、画”三绝闻名。于故居的后花园种植柏、梓、桐、椐四木,取意“百子同居”,世代书香相承。

秦状元里

在三山街。

焦状元巷

焦状元巷,位于珠江路西端北侧,因明万历状元焦竑居此而得名。

  焦竑,字弱侯,生于明嘉靖(1522~1566年)年间,万历十七年(1589年)状元及第,官至翰林院修撰授皇长子书,著有《澹园集》、《焦氏类林》、《焦氏笔乘》等书。

  相传家住南京珠江路北门桥畔的才子焦竑,由于距江南贡院考场比较近,临考这天,他从容不迫地带上笔墨等文具,从家中步行去考场。

出门不远,经过一小宅,忽然门楼窗口有人向下泼了一盆水,水落地上发出叮当声。他走近一看,发现有一只黄澄澄的精致手镯。他估计,这很可能是清洗时混入水中被泼下的。当焦竑抬头时,木刻花窗早就紧闭了。他想,如主人发现珍贵物品丢失,定会怀疑仆人所为,事态发展下去后果严重。想到这事的严重性,他竟忘记了考试的时间,闷坐在这家门槛石旁,等其家人来寻找。等了好久,终于有位年轻丫环泪汪汪地下楼,直冲水迹处寻找,焦竑听丫环诉说原委后,当即把金镯奉还,丫环感激得涕泪俱下跪谢焦竑。

这时焦竑才想到,可能要点名进考场了,立即向贡院跑去,但此时,时间已过,大门紧闭,焦只得垂头返回。刚走几步,忽听有人叫喊:“不好了,贡院失火啦”!这时,万名考生被困在院内。正在生死关键时刻,考场负责人做出决定,打开大门,放出考生,避免人命事故的发生。经众人全力扑救,不多时,大火虽被扑灭,考场内却已空无一人。后经主考官同意,重新点名进考场。

焦竑进入考场后,很熟练地做完了各道试题,第一榜就中了举,第二年会试中了进士,经殿试,取得一甲,中了状元。这一喜讯当即轰动京城,人们都赞扬他好心得了好报。他出生的这条小巷,也被大家称之为焦状元巷。

尚书巷

尚书巷位于大光路西段北侧,南起大光路,北至八宝东街西端。因明代吏部尚书倪岳居此,故名。曾名崇礼街。

  倪岳,字舜咨,据《万历上元县志》记载,倪岳为明天顺元年进士,入翰林,为编修,进侍读,擢礼部右侍郎,进尚书,“仪文制使,多所拟定。”弘治年间,倪岳为南京吏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倪岳享年58岁,谥“文毅”。由于他为人正派,做了一些利国利民的好事,受到人们的尊敬。为了纪念他,其所居里巷命名为尚书巷。明万历二十六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南京时,就住在崇礼街,徐光启专程从上海来看望他时,还到倪岳故居访古。

沈举人巷

清代这里有一个举人叫沈九思,他教了很多学生,在地方上影响较大,为了纪念他,这条巷子就取名为沈举人巷。

三元巷

明代尹凤武,武艺高强,应试武科,三试皆夺魁,人称连中三元,住所之地故名“三元巷”。

石婆婆庵,石婆婆巷

方位:长江路附近;进香河路

南京有很多关于“石婆婆”的地名,比如长江路附近的石婆婆庵、进香河路的石婆婆巷、红花街道的石婆庙以及六合竹镇的石婆村。这位“石婆婆”究竟是何许人也,《南京地名大全》终于揭开了答案。

石婆婆,原名芮娘,是明代洪武年间礼部尚书陈迪家的丫环(一说乳娘)。朱棣夺取皇位以后,陈迪全家只有五个月大的七子陈珠,被芮娘匿藏而得救,其余人全部遇难。芮娘带着陈珠来到山东邹县,并将他抚养长大。芮娘的义举受到百姓的尊崇,她去世后,百姓将其视为慈神。

后来,在芮娘活动过的南京、山东等地,都建有供奉她的庙宇,因为其雕像是一尊石质的老婆婆,人们亲切地称芮娘为“石婆婆”。南京的几处石婆婆地名都和供奉芮娘的石婆婆庙有关,可惜,那些石婆婆庙如今都已不在。

张都堂巷

实辉巷的单号最大是27号,双号最大是22号。15号与17号之间,是“鞍辔坊”和“实辉巷”的向交路口;14号和16号是“张都堂巷”与实辉巷的相交路口。两个路口相距十来步远。“鞍辔坊”向南延伸,一直连接到“璇子巷”;“张都堂巷”向北延伸,连接到长乐路上。

黄公桥

黄公桥是为纪念明朝早期人,“三元及第”的安徽贵池人黄观,而修建的黄公祠旁的木桥。在靖难之役后,黄观被朱棣所嫉恨,其状元的身份被革去,故明代保持连中三元,受记录的只剩有商辂一人。

张家衙

张家衙位于南京中华门东侧,南起三条营,北至剪子巷,因明代抗倭名将张可大的府邸居此,故名。
张可大字观甫,万历二十九年(1601)武举人,任登莱(今胶东一带)总兵官,进右都督,平日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据《金陵通传》记载,有一次张可大查抄当地某税官家产,税官之子欲以钱财贿赂,掩其罪,不料张可大不为所动,秉公执法,皇帝听说后,称赞其不但为良将,亦是良吏。后孔有德造反,登莱城遭重兵包围,张可大英勇阵亡,被追封为进荣禄大夫,谥“庄节”,赐赠太子少傅,建祠于雨花台,堂号“旌忠”。张可大好学能诗,虽身在军旅之中,但手不释卷,颇具儒将之风,人们为了纪念张可大,于是将他府邸所在地命名为张家衙。
上世纪30年代,张家衙住着一位有名的私塾先生丁鸣午,外号“丁剥皮”,在家授徒数十年,以管教学生严厉而著称,所以丁氏的学生多有成就,尤其对《论语》中所述的伦常礼节,奉之惟谨。在门东一带,丁先生是家喻户晓的人物。
张家衙虽然是一条羊肠小巷,纵观其貌,古老而质朴,殊不知,它在明代应天府城中,还是一条闻名遐迩的以名人府邸命名的街坊。

谢公祠

在南京城南门西的高岗里附近,有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名叫谢公祠,小巷因曾有东晋名门望族谢氏的祠堂而得名。府邸在乌衣巷的谢氏家族,其宗祠为何会在偏僻的城南小巷?


“东山再起”成语源于谢安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的这首《乌衣巷》,许多南京人都非常熟悉,其中的王、谢,指的是东晋名相王导和谢安。

当年的谢家是金陵的望门显族,府邸在位于秦淮河畔繁华的乌衣巷。乌衣巷曾驻有东吴时孙权的乌衣营,因而得名,东晋时名相王导、谢安的府邸不仅有禁军驻扎,而且因其家丁常穿着黑衣而使之“名副其实”。

据《晋书·谢安传》记载,谢安出身名门大族,年轻时很有才干。公元366年41岁那年,谢安离开会稽东山来到南京(当时叫建邺)做了官。他在今南京城东三十里的一个土山上,造了一座别墅,并按会稽东山的名字把此山也称东山。人们因此称谢安为谢东山。

公元383年8月,前秦苻坚亲率百万大军南下伐晋。正当东晋群臣恐慌时,谢安临危不乱,坐镇东山,精心排兵布阵,以8万军队打败了前秦的百万大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淝水之战”,这同时也是民间广为流传的“东山再起”故事。

“内举不避亲”成就一代名将

“淝水之战”的胜利,既有东晋在谢安等人辅佐下日益兴旺的基础,更有谢安作为东晋的总指挥“内举不避亲”策略的胜利。战前,谢安用其弟谢石担任前线大都督,侄谢玄任前锋,子谢琰任中前锋。战争打响后,谢琰首立战功,谢玄、谢石也相继告捷。故史书说,前秦之败也,“成于玄、琰,然后时实为都督焉”。谢玄也由此成为一代名将。

在谢公祠附近,还有条叫“同乡共井”的小巷,它因有一口名“同乡共井”的井而得名,“同乡共井”同样和谢氏家族有关。西晋末年五胡乱华,北方一百余万官民南渡江南。这口井原是王导所建,他的本意是用以鞭策从北方来的官民同舟共济,在江南站住脚跟并巩固政权。

而稍后的谢安成为东晋名相后同样鞭策南迁官民要风雨同舟,后人就在这口井附近建立了谢公祠。几年前,在谢公祠巷和鸣羊街交界处发现一块石碑,上书“晋康乐公碑”。谢家三公之中只有谢玄字“康乐”,因此认定该碑为谢玄之碑。

谢灵运谢眺等皆谢氏后代

谢氏不愧为名门望族,后代人才辈出。古有“王家书法谢家诗”的美誉,王家以王羲之、王献之为代表,而谢家则以山水诗派的鼻祖谢灵运、谢眺为代表,世称“二谢”,谢灵运为“大谢”,谢眺为“小谢”。

被誉为“山水诗祖”的谢灵运是谢玄的孙子。他15岁时由钱塘(今浙江杭州)至京师建康(今江苏南京),居住在乌衣巷。其祖父谢玄因在淝水之战中功勋卓著被封为康乐公,灵运之父谢瑍早逝,由灵运袭封康乐公。

东晋义熙元年(405年),21岁的谢灵运任琅琊王大司马行参军,从此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谢眺与谢灵运同族,其高祖谢据是谢安的弟弟。谢眺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等写景抒情佳句,至今脍炙人口。

洪公祠

在南京繁华的新街口南面,老街古巷相衔交织,是著名的老城区。这里有一条长约二百米的老街,名洪公祠,一直是南京市公安局所在地;宅东连明瓦廊、三元巷,通中山南路大道,西衔丰富路、秣陵路,为要道通衢,是人们熟悉的老街。清初,这里是总督江南军务洪承畴的大府宅,其死后,清政府为纪念他的功绩,在此辟建了当时南京最大的祠堂,故街名洪公祠。洪承畴(1593——1665)是明清之际的福建南安人,字彦演,号亨九,明万历时进士。崇祯时任兵部尚书,总督山西、陕西、四川、河南军务,镇压农民起义军。崇祯十四年(1641年)曾率13万军队与清军在松山(今辽宁锦州南)会战,结果大败。次年松山陷落,洪被俘,押至沈阳后降清。1644年洪随清军入关,第二年到南京,总督江南军务,镇压江南抗清义军。南明朝廷杰出的抗清将领黄道周、夏完淳等人,被俘押解南京后被其杀害。顺治十八年康熙帝即位后,洪承畴退职回南京,继住洪公祠府宅。据《广阳杂志》记载,洪承畴入都后,派人至闽迎其母入京,到京后,其母见儿即大骂,并以杖重击之,日:“汝迎我来,将使我为旗下老婢耶?!我打死汝,为天下除害!”洪受母杖责急逃窜,方免死伤,其母随即买舟南归。洪母不溺于私爱、不惑于利荣,深重的民族气节,为后世人称颂!由此可见,一个人如果不惜以一时之荣利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苟且偷生、为虎作伥,不但众叛亲离,更遗臭万年。太平军攻占南京后,洪公祠被毁,洪府大院被改建为忠王府。民国年间,洪公祠处辟为国民党国防部保密局。解放后,保密局更易为南京市公安局,街道拓宽,成了交通衢冲。

蒋王庙

蒋王庙庙中供奉的是东汉末年秣陵(今南京)县尉蒋子文。蒋子文,东汉广陵(今扬州)人,汉末任秣陵(今南京)县尉,追逐盗贼而战死于钟山脚下。东吴孙权建都秣陵后,封其为钟山神,改“钟山”为“蒋山”,建蒋王庙,历代祭祀不绝。

宋代曾极《蒋帝庙》诗云:“白马千年系庙门,炉烟浮动衮龙昏。阖棺漫说荣枯定,青骨犹当履至尊。”记录了宋代蒋王庙“炉烟浮动”的盛况。

民国时学者朱偰在《金陵古迹图考》中说:“蒋子文之庙,始兴于吴,崇于晋,大于南齐,而衰于明”。蒋王庙在民国元年(1912年)被改为私塾,后又改为小学,蒋王庙戏台在新中国建立后被改为校舍。至20世纪60年代,庙被毁坏。庙会始于何时不可考。2005年,由于道路交通、城市管理等诸多原因,蒋王庙庙会活动暂时停办。

朱状元巷

东起仓巷,西接莫愁路,明朝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状元朱之蕃府第此处开盘,鞭炮雀跃声名鹊起。

朱之蕃(?~1624)明代大臣、书画家。字元升,一作元介,号兰隅、定觉主人。原籍山东聊城茌平县,后附籍南直锦衣卫(今属江苏南京)。万历二十三年科举状元,官终礼部右侍郎,任上曾奉命出使朝鲜。后以母丧,不复出仕。工书法,善画山水花卉,传世作品有《君子林图卷》等,另有文集传世。

朱之蕃先祖世居茌平,后附籍南京锦衣卫。其父朱衣,官至知府。朱之藩自幼工书善画,能诗能文,万历二十三年(159)会试,传胪第一(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历官谕德、庶子、少詹事,进为礼部侍郎,改吏部。万历三十三年(1)奉命出使朝鲜,与其国才士互相辩难,赋诗赠答,应对如流,且语言得体,不辱使命。以老母去世服丧,不复出仕,朝廷屡召,皆辞。天启四年(1624)辞世,享年69岁。临死前言:“人生聚则成形,散则成气,一来一去而已”。卒赠礼部尚书。

之蕃工绘画,竹石兼东坡神韵,山水酷似米芾等大家。又工书法,真、行书师法赵孟頫。得颜真卿、文征明笔意,日可写万字。在他出使朝鲜期间,朝鲜人以人参、貂皮为礼品,请他作画写字。他将所获得的礼品,尽行出售,另买书画、古器以归,其收藏极为丰富。他于泰昌元年(1620)所作《君子林图卷》,现藏故宫博物院。著有《使朝鲜稿》4卷、《纪胜诗》1卷、《落花诗》1卷、《南还杂著》1卷等。南京至今仍有朱状元巷。走时,听来一个古代爱情故事:朱之蕃少时穷困,投奔苏员外做家教,对苏家小姐一见倾心。苏员外知悉此事后大怒,将之逐出门去。苏家小姐偷偷送上二十两银子作为国考报名费,敦促他博取功名。一年后,朱之蕃高中状元,旋即奔赴苏员外家提亲。苏员外率全家跪迎……

  还有就是,作家张爱玲的生母黄逸梵,也是在朱状元巷14号出生的。




曹都巷,党公巷,薛家巷,花家巷,韩家巷,蔡家巷,童家巷,廖家巷,管家桥,侯家桥,严家桥,洪家园,姜家园,随家仓,方家营,史家里,陆家里,韩府山,幕府山这都是有故事的地名。

梅家灰堆

中华门下,居然有个小巷子叫“煤灰堆”。它100多米长,原先七拐八弯的,狭窄,地面是高低不平的大鹅卵石,房屋又旧又破。当地老人说,清朝时,这里住了一位姓梅的大富翁,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将他家变成了一堆灰烬,人称“梅家灰堆”,后来误传为“煤灰堆”,于是将错就错,变成了地名。

  这个地名实在不雅,以至有人不相信是个地名,以为是开玩笑说的,人们写这个地名也易错为“煤炭堆”、“煤炭灰”,不过老南京、老邮政还是能知道是写“煤灰堆”,因为南京没有与它相近的地名了。现在的煤灰堆,房子多经整修,地面铺了柏油,早已今非昔比了。

望仙桥

桥已废。昔日位于朝天宫之西古运渎河上,即今文津桥与张公桥之间,古之西州桥,以西州城得名矣;宋之武卫桥,明弘治至正德年间大文人史忠,字廷直,自号痴翁。他能诗作画,精通音律,能做新声乐府,性格豪放,不拘小节,不喜结交权贵,终身不肯出来做官。

其妻何玉仙也是多才多艺之人工书善画,尤通音律。史忠为提高她的技艺,曾觅两京绝手琵琶张禄授之以技,使其尽得其妙。夫妻俩感情很深,每当玉仙外出将归时,史忠就站在武卫桥上凝望,故时人称之谓“望仙桥”、“史桥”。

狗皮山

狗皮山地名的形成,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直接的关系:明朝初年,朱元璋迁徙国内10万熟练手工业者聚集京师,形成了著名的‘明十八坊’。其中,众多从事制革技艺的匠户多集中在七家湾一带,形成明代南京皮革制作中心,当时评事街(原称皮市街)成为摊贩云集的皮货市场,是南京有名的‘皮革一条街’,这一片的牛皮街(甘雨巷北段)、牛首巷、打钉巷、千章巷等地名都与皮革制品有着直接的联系。至于狗皮山,则是因为贫穷匠人选择在此晒狗皮而得名。如今,狗皮山已不存在了。

这狗,可不是什么官员,不是富豪。放在这里讲,一因为少见,二是因为与朱元璋有直接的关系。

与朱元璋有直接关系的地名很多。

“百猫坊”又叫“石猫坊”,失去名字的王府所在地

原来位于南京市城南升州路上浮桥东100米左右。“百猫坊”初建于明洪武年间,原是明朝水师名将虢国公俞通海府前的牌坊。关于这座牌坊的由来,传说是朱元璋为了破俞府的王气,以“猫”吃“鱼(俞)”的寓意,所以正对俞府建立了一座汉白玉雕刻的上有100只猫的牌坊。牌坊高3.6米,宽10米,从基石到顶部分6截叠加而成,下部有4根粗壮的柱子向上逐层加高,整体看上去像一座整石雕刻。白猫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特别是柱子下部前后各有一个高1米左右的类似狮子的猫,形象生动逼真。


  “百猫坊”是南京地区惟一流传的明代府邸石坊,早在1982年就被公布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可惜的是,上世纪90年代的前期,当地新盖小区,开发部门没有经过文物部门的同意许可就私自拆掉了“百猫坊”,为此,有关文物部门一直在追究责任,同时责令要把这座石刻保护好。这座石刻遭破坏后,一开始就被放在金沙井和中山南路的拐角处,后来因为当地环境太差,秦淮区文化局将它们移往了一处小院保管,等重新规划好后再易地重建。曾经有专家提出,可以把“百猫坊”放在民俗博物馆靠路边的草坪中央,以展示石坊形象,但这个提议最终因为民俗博物馆周边的环境没有清理出来而搁置了起来。
  为了亲眼目睹一下这座“百猫坊”的真迹,前往当地勘察了现场,发现:“百猫坊”已经几乎残不忍睹,整个石坊已经七零八散,和垃圾一起被堆放在一个小院子里。由于石坊用的不是很好的石料,经过几百年的风雨,加上根本没有保护,已经风化不堪,残件没有一件能看出“猫”的形象,唯一一件较完整的石刻,脸部已经完全损坏,令人痛惜。但是从仅存的石刻残件来看,还是能看出当年这一建筑的精美。大量如意纹、回纹、缠枝纹、草纹等装饰着实是明初石刻装饰的典范。其实所谓“百猫坊”极有可能是民间的误传(朱元璋的传说太多了),因为从现有的遗迹来看,类似狮子的“猫”其实就是石狮,与一些保存下来的明清石狮造型很相似;而且在当时来看,猫并没有作为一种吉祥动物出现在各种装饰物上,更难想象朱元璋会把一座全是猫的牌坊赐给像俞通海这样的功臣(朱元璋还赐给了徐达一座花园,赐给了常遇春两座花牌楼……)。

相传俞通海当年的家宅在今天的彩霞街菜场内。彩霞街菜场位于双塘路东头、上浮桥附近。走进彩霞街菜场,却看不到一点俞家老宅的影子。不少居民都不知道这里就是俞通海老宅的所在地。

洪武帝手下战将俞延玉父子四人,极善水战。人称“俞家四条龙。”父亲俞延玉、老大俞通海都为大明的建立殁身。大明建立后,老二俞通源被封为侯爵,老三俞通渊也被拜为都督佥事,掌握兵权。为表俞家功德,洪武帝还下敕建造了俞府。谁知,在修皇宫靠后湖的城墙时,屡修屡倒。派人观察,发现秦淮河附近俞府内有一霞光,夜间直射后湖。钦天监认为出了鱼精,洪武帝也有这样的看法。并且断定应在俞家身上。为保朱家江山永固,洪武帝决意要焚烧掉他亲自下敕建造的俞府,把俞家满门抄斩。满朝文武虽然与俞家有过并肩战斗的情谊,但为了保大明,也都认为只有把俞家灭掉——谁叫他家有鱼精转世的人呢!只有军师刘伯温虽然也认为俞家真有精怪投胎之人,却说这是天意。如果违天意而满门抄斩,将会招来更大的祸殃。洪武帝害怕了,忙问刘伯温有没有既不违天意,又可使朱家天下安若磐石的妙计。刘伯温向他提出了两条办法:一是找出鱼精转世之人,做道场祷告上天后杀之;二是实行压胜之法。洪武帝见此法周全,便同意了。让刘伯温给俞府的人算命看相,找出了鱼精转世的俞通远的一个男孩儿和俞通渊的一个女婴,杀掉了。又下令把俞府附近的地名全改为带猫字的,以猫来克鱼。

于是,俞府周围出现了数个“百猫坊”;俞府所在的街,改称“柳叶街”——柳枝可以串鱼;从柳叶街顺秦淮河入江方向的两座浮桥之东,有“船板巷”——船板可以栏鱼;附近还设有“钓鱼台”,钓鱼台的尾头叫“撒网”——网尽鱼也,后改称沙湾;为了堵住鱼入江之路,秦淮河的支流上,有“堵门桥”(陡门桥);为了防止鱼怪漏网入海,还有“赶鱼巷”(干鱼巷,现称甘雨巷)——将鱼赶回捉之也。一位老人说,这条巷子里曾经立了一根很高的柱子,据说是朱元璋当年用过的鱼竿,后来拆了。这就是刘伯温的压胜之法——用八条街和百猫坊将鱼团团围住,使之灵气全无。城墙也就修起来了。

燕王河

南京还有一条世上最短的河,全长只有180米,可能知道的人就不一定特别多了。这条小河的名字叫燕王河,位于南京清凉山石头城下、石头城公园内的鬼脸城北侧。燕王河东西走向,发源于明城墙之下,蜿蜒流入外秦淮河,长度虽短,但却拥有500年历史,拥有三座桥梁,是一条满载人文风情和历史传说的正儿八经的河流。
  燕王河之名来自于明成祖朱棣的有关历史传说。传当年朱棣年少时雄才大略,更兼性格豪放,直言不讳,以此不大讨洪武皇帝喜欢。朱元璋登基后大兴土木修建了庞大的南京城,志得意满,率大臣和诸位皇子环城巡游,盛赞自己的城墙如何固若金汤。当下众大臣山呼万岁齐声讨好,而朱棣却信口直言道:好是好,就怕紫金山上架大炮,炮炮打中后宰门……元璋听后心中暗吃一惊,没想到被朱棣点中了自己一直不愿正视的软肋,一时无名火冒了上来,但碍着众人之面也不好表露什么,于是顺手剥了个橘子交给朱棣。

朱棣回宫对马皇后说知此事,马皇后吓得脸色煞白说:快逃命吧!父皇赏你吃橘子,是要剥你的皮、抽你的筋!谁知还没等朱棣来得及逃走,朱元璋早已命守城卫队将城墙十三个城门全都紧闭,准备捉拿朱棣。事不宜迟,朱棣生母翁妃见此,便将朱棣和王妃徐小姐(徐达的女儿)暗藏于自己轿中,谎称到清凉寺烧香还愿,将朱棣安全带到了清凉门。下轿后见情形紧急,便与徐王妃悄悄登上了清凉山,准备从清凉山西麓鬼脸城出走。因为这段城墙正好是朱棣当时监造,他知道这里有一处为排城内积水而留下的一个涵洞,于是连夜钻涵洞逃到外秦淮河,换乘小船逃离了南京。

朱元璋捉人没捉到,也不好大张旗鼓派兵捉拿自己的儿子,于是干脆听从文武进谏,封朱棣为燕王,留在北京一生一世不许回来。后来元璋薨世,长子朱标之子朱允炆继位,朱棣发起靖难之役,攻占南京,夺取帝位,自己登基当了皇帝。
  朱棣登基之后,人们当然忘不了那条曾经救过一代帝王性命的小河,于是便为之名曰燕王河,而且一直叫到了现在。
  南京民间关于燕王河的传说有各种不同版本,但不管怎么说,不管是朱棣曾经从这里逃生,还是朱棣督工时主张修建的那个涵洞,但想必总会与朱棣存在着某种渊源。至于真相究竟如何估计永远都难得搞清楚了,毕竟朱棣前前后后的明代史存在着那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事儿,遑论这么一条无关紧要的小河沟了。

燕王的生身之母瓮氏,是独霸一方的首领陈友亮的爱妾。朱元璋灭了陈友亮的队伍,杀了陈友亮满门。见瓮氏颇有姿色,便纳为妾。第二年,瓮氏生了一对孪生子。因只怀孕八个月,朱元璋硬不承认是他的骨肉。没有开过怀的正室马氏也认为养七不养八,怀孕八个月的孩子养不活,怀疑瓮氏在家给朱元璋之前便有了身孕。他们二人百般审问,瓮氏都只说是朱元璋的骨肉。朱元璋夫妇之不相信,给瓮氏船上特意用铁片串成的裙子,折磨了四年,把瓮氏折磨死了。朱元璋还想把那对孪生子也杀掉。亏得刘伯温给两个孪生子看了相,说他们因朱元璋而有大富大贵之相。孪生子之兄尤其贵不可言。朱元璋这才相信他们是自己的骨肉了。把它们排列到第四、第五位,取名朱棣、朱橚。朱元璋坐了江山以后,给五个儿子封了王位,朱棣被封为燕王。
一次,朱元璋问军师刘伯温:“将来五个儿子谁能做天下?”
刘伯温说:“明日上朝,五龙子中抱玉柱的那位便是。”
第二天上朝,燕王朱棣一时高兴,抱着玉柱打了个转儿。正好被朱元璋看到,从此增添了几分偏爱。后来,燕王得知了这些内情,对刘伯温无限感激。尤其是他的神机妙算,更是佩服。所以,这次选地建都城,便带了他来,并对他言听计从。


明城墙上预留的涵洞口,据说当年燕王朱棣就是从这里爬出来的。



600多年前的高干们,是不是可以自己随意挑选居住点,想怎么建就怎么建呢?不是的。他们很可能住的是朱元璋盖的“样板房”。

  朱元璋当了皇帝后,为了规范当时官员们的生活待遇,就想出了“样板房”这一招儿。“尽管官方资料没记载,但一些文人小记上有记载。”明史专家马渭源说。“样板房”由工部来建,皇家掏钱,论功劳大小,决定房子的大小。当时一批开国功臣,尤其是武官,住的都是“样板房”。由于样板房是皇帝赏赐,因此大臣不能说“不”,不然就是抗旨不遵。

  而朱元璋又是一个节俭的皇帝,他的皇宫大院内,曾有人提出要好好精装修一番,比如安个地板之类的,都遭到了朱元璋的呵斥。因此,当时官员们住的“样板房”,也是相对节俭的。马渭源说,房子在哪里,怎么建,建成什么样,都是公家安排,自己无权过问。而且,该用七架梁还是五架梁,房子面积多大,都有一套严格的管理机制。

  当然,也有人拒绝住“样板房”的,那就是徐达。徐达一家身世显赫,儿子当中也有继承公爵的,女儿还嫁给朱棣当了皇后。徐达看朱元璋赏赐房子,谦虚地表示,自己不能要,赏赐太大了。当然,后来徐达家也是明开国功臣中很豪华的。“徐达家的房子是当时除皇宫外,南京城最大的。传说,从现在的瞻园一直到白鹭洲公园,都是徐达家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80154.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再考刘秀走国的传说与历史 皮影戏刘秀走国22集

原文地址:再考刘秀走国的传说与历史作者:学者梁勇梁 勇王莽赶刘秀的传说,在河北各地流传很广。甚至在各地留下了很多与此相关的地名、村庄、墓冢、庙祠、名胜。从西部太行山区平山县的滚龙沟、北马冢,井陉县的刘秀洞,到东部平原的安平县

历史上的和绅与纪晓岚三 历史上纪晓岚

历史上的和绅与纪晓岚(三)乾隆四十年,23岁的和绅被任命为三等侍卫,是他有了了发迹的偶然,乾隆四十五年,因查办云贵总督李侍尧贪污案有功,被提升户部尚书。这样,御前侍卫,蓝旗副都统,总管内务府大臣、军机大臣、户部尚书,这样,一顶顶炙手可热的

历史上的蒙毅丽妃 蒙毅将军

《神话》中的大将军蒙毅,秦王妃子丽妃,历史上真有其二人吗?史书记载历史上确有蒙毅其人,是蒙恬的弟弟,但是却不是将军,而是一位文官。先了解下蒙恬。祖父蒙骜为秦国名将,事秦昭王,官至上卿。曾经伐韩、攻赵、取魏国城,为秦立下了战功。其父

中国历史上百位将领之29 --- 关羽 (汉寿亭侯) 汉寿亭侯是多大的官

中国历史上百位将领之 ---关羽关羽(162年-220年),字云长,本字长生,司隶河东解人(今山西省运城市),约生于东汉桓帝延熹年间,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刘备的重要将领。关羽最为特殊之处是其倍受中华文化历代推崇,由于其忠义和勇武的形象,多被民众尊称为关

声明:《南京的地名与历史上的官员有些关系 南京地名趣话》为网友扑倒男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