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波校长与说不尽的苏轼 蔡陆波

考生都喜欢吃苏轼

——陆 波

苏轼材料曼妙变奏曲

与苏轼相关的高考满分作文及片段

满分作文——

与你为邻

亮点:设置醉人的意境,表现情感。

那是我一直在寻觅着一种意境,一恍然见到的灯火阑珊处的身影。似乎是醉酒李白眯着惺忪的双眼大吼“会须一饮三百杯”的豪情万丈;又好像白乐天笔下“回眸一笑百媚生,后宫粉黛无颜色”的杨玉环般袅娜多情;或者又是易安的那丝丝离愁“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无奈薄凉。

偶尔会坐在书房,捧上一阕词,让鼻翼间充斥着茉莉花的芳香。半闭着目,就仿佛完全沉醉。那似真似假的梦境里有的是《饮水词》中纳兰容若对她妻子的缠绵悱恻,又有着《漱玉词》里李清照的那份凄凄惨惨戚戚,曾几何时也看到了曹雪芹那满纸荒唐言中的一抹辛酸泪啊。我不禁梦得痴了,在梦中跌宕起伏,体验人生如南柯一梦。看那些诗人们,流着眼泪笑、皱着眉头想,最后终究只留下了这几行墨迹蔓延。直至我们的心底。

我梦到了,梦到李白在我梦境中撒泼。在牡丹拥簇的亭台楼榭里,他命力士脱鞋,国舅磨墨,却写下“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在柳条微抚的春风中,他双眼垂泪,无语凝噎,叹息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又在皎皎的明月下,他高举酒杯,对影空自怜,只得哀伤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便是爱着他这份率性大方,那一袭白衣、或大气或清雅;那一樽清酒、也被一句“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写到淋漓了。我便在梦境里,看透了他的红尘梦,不过是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可我心中却泛起了一丝狂放后的凄凉。

我梦到了,梦到苏东坡在我梦境里的那略一皱眉。是初来黄州任知府时,满目的荒芜也敌不过心底的荒凉的那点心酸,是“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的凄凉;是东坡心傲时犯下的“乌台诗案”,其实错的并不是那句“明月枝头鸣,黄狗卧花心”的荒唐,而是一句“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无奈;又或许,那皱眉是为了他那识词达意的“如夫人”,一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道尽了心中的悲切。我看到的他,是“永不背叛感觉”的性情中人,又何尝不是横绝百年的男子,天资卓绝的才人,最后、不也是释然了,不然、如何唱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淡然超旷。他的一生,是一只荆棘鸟,最后用最痛来换取所有的最美好。

我还梦到了,梦到了易安居士的一颦一笑,是她“惊起一滩鸥鹭”的无措,也是“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的无奈与荒凉;我也梦到了,梦到那千古情皇李后主的那一声轻叹,那句“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的香艳,又或许是“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那份落寞。

我在梦境中,体会着人生苦短,看他们“今朝有酒今朝醉”,看她们“女为悦己者容”,看他们冷暖自知,看他们……

是梦境与我为邻。

【考题再现】2010福建命题作文:与你为邻

含英咀华:本文紧紧扣住“与你为邻”,写自己对文学梦境的追求向往,表达自己陶醉于斯的情态,对文学形象的娴熟认识,文学意境描述的逼真,引用的精当,使整篇文章充满浓浓的文学气息。文学色彩的浓郁,意境创设的醉人,是这篇文章成功的关键。

定风波

亮点:合理想象,细腻描述,极尽其妙。



雨来得是那么的突然,那么的意外,刚刚还是晴朗的天,霎时间暗了下来,雨水噼里啪啦的打在树木上,岩石上,天地立刻陷入一片迷蒙……

方才还在树丛中跳跃的松鼠不见了,方才还在树林里聒噪的鸟儿不叫了,剩下的是一片人声喧哗……他们走在雨中,有的撩起衣襟,擦拭不断打在脸上的雨水;有的小心翼翼,生怕弄脏了早已遍是污泥的鞋子;有的大步疾行,忽的跌倒在地上,溅起一片泥水,引来一阵惊叫……

风雨来得太意外了,人们猝不及防,方寸大乱。

苏轼微醺,走在后面。这条沙湖道他已经来来回回走了无数遍,小路曲折、泥泞,全然不像汴梁城里的那些宽阔而平坦的大路。

汴梁,唉——他已经离开很久了。



雨来得是那么的突然,那么的意外,刚刚还是晴朗的天,霎时间暗了下来,雨水噼里啪啦的打在房檐上,石阶上,天地立刻陷入一片迷蒙……

方才还在厅堂里谈笑的朋友不见了,方才还在檐下吵闹的孩子不见了,剩下的是一片人声喧哗……他们大喝着他的名字,把仓皇走出的他一把抓住,推推搡搡弄上了囚车。

风雨来得太意外了,他猝不及防,方寸大乱。

乌台的囚室外,雨还在淅淅沥沥的下着。街上的人却不少,人们要看一看他——这个曾经一举高中榜眼,曾经被皇帝大加赏识,曾经春风得意的苏轼。梁城里的宽阔而平坦的大路上,一辆囚车在穿行,雨在他眼前下着,雨水在他心中流着……



雨渐渐地小了一些,他看看脚下的芒鞋,看看手中的竹杖,这一霎那,他忽然觉得它们比朝靴比官印更可贵。

白天过去是黑夜,晴朗之后遭风雨。无论你怎样左躲右闪都无可避免地要与它们相遇,也许,这就是人生的一种必然吧?既然如此,扬起脸,面对着风雨,叹一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吧!那么,黑夜过去是白天,风雨之后见阳光,也就是另一种人生的必然了。

缓缓的走着,心情渐渐的轻松而愉快,小曲儿也不觉间哼唱了起来。晚风习习,不觉间云已经散了,夕阳在西山的头上又露出了艳红的脸。

他回过头去,沙湖道的小路曲曲折折,在夕阳的余晖中另有一种超然之美。意料之外的一场风雨,情理之中的一份收获。

【考题再现】2005高考全国卷话题作文: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

含英咀华:这篇文章选材于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文章将词的意境具体化,写苏轼在沙湖道中经历了一场出乎意料的雨,暗示人生中的意外风雨,意外波折,又写苏轼在风雨中顿悟,他看透了世事,看透了人生的一种必然:以豁达乐观的心态面对一切,任何人生的挫折都将成为过去。以苏轼的豁达而有此感悟是一种必然,是一种情理之中。

文章选材独到,构思精巧,对人物的性格及命运分析精准,因而在依托《定风波》原词的基础上可以游刃有余的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文章的第一部分几乎就是原词的精装再现。作者将苏轼在沙湖道中的境遇具体细致的描绘出来,使读者身临其境。第二部分则完全是合理臆想,依托原词,对乌台诗案前苏轼被擒的场景进行大胆想象,使之与眼前的景象形成关联:人生的风雨与现实的风雨。由此引发心灵上的呼应,促成本文观点的形成。

细致的描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这些描写细腻美好,深得原词的韵味;这些描写目的明确,词词句句无不为主旨服务。结构清晰是文章的另一个特色,两大主体结构既体现了原词的风貌,又形成了内容上的关联,深刻地揭示了主旨。

肩膀

亮点:引用精妙,一气呵成。

他将至情流动成笔下四溢的华彩,他将真我交织成理念奔腾的旋律,他将挚意挥洒成行云流水的文字,他用厚实的肩膀承担起生命的重量……

在这个有着惨白月色的夜晚,他独坐短松岗,一壶清酒伴着泪千行,他的面容在月光下憔悴而又落寞。他一定是赶了好久的路后才回到这里,他来不及洗去脸上的浮尘,来不及整理泛白的鬓角,他只想快快回到这里,再好好看看那个让他魂牵梦绕的女子,他仿佛又看见她凭栏倚窗,乌黑的长发倾泻而下。可如今,只有那棵棵松树掩映下的坟冢默默地回应他的呼唤,他的手轻轻抚过坟头,将清酒缓缓洒在坟前,深深凝望后毅然转身。这是怎样的悲痛!曾经伉俪情深,如今只剩下自己形单影只,但他没有沉沦,他用他坚实的肩膀撑起这份悲痛,撑起他残落的家,用他的肩膀撑起对亡妻深深的思念,化作一首千百年来被人传诵的词: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这是苏轼的肩膀,苏轼用肩膀承担起对亡妻的思念。

左牵黄犬,右擎苍鹰。策马奔腾,锦衣华服,骑匹高头大马,浩浩荡荡踏过平岗,他挽弓射箭,呼啸声间射透天边云朵,霞光万丈,那是他对豪迈忠义的褒奖和勇敢无畏的勋章。他在军帐中端起一碗酒,二话不说干脆饮下,一擦嘴角,再度斟满酒。他的裣衽微张,全然忘了鬓角的银丝,他口出豪言——誓将大宋一统于吾王!他再一次用肩膀撑起报效祖国的铁胆丹心,用肩膀承担统一大宋的豪情壮志,一杯酒,映着发红的双颊,将忠心与道义用肩挑!他泼墨写下: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是苏轼的肩膀,苏轼用肩膀承担对祖国的忠心。

他满腔的报效祖国的热血被群小破坏殆尽,他被一贬再贬,从京城到黄州,到密州,到杭州,到惠州,甚至到了荒凉的海南,他却执著地挂念天下苍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杭州有苏堤,惠州有苏公祠,朝廷待他不好,但他却待百姓不薄,他把民生扛在肩膀上,兴修水利,解缓灾役,他如此坦荡的胸怀,没有装下半分勾心斗角的邪气,却将社稷与百姓放在比得失宠辱还重要的位置。他用他的肩膀,撑起热爱生命,关怀百姓的爱民之心,用他的肩膀担起“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的豪言壮志。

这是苏轼的肩膀,苏轼用肩膀承担民计民生的大任。

古代像苏轼这样的文人很多,但拥有如此厚实肩膀的人只有苏轼一个。陶渊明只愿躲进精神的桃花源,却把一片污浊留给世间,自己独享清闲;杜甫,那忧国忧民的慨叹的确沉重,但却放弃了用肩膀承担为民造福的重任;陆游和辛弃疾却把挫折放在第一位,不免惆怅满怀,壮志未酬鬓发先白,给人的感觉是肩膀弱不禁风……只有苏轼有如此厚实的肩膀,上关百姓国家,下系骨肉情怀。

仰望苏轼的肩膀,那是一座山……

考题再现:2006年高考辽宁命题作文:肩膀

含英咀华:文化作文是一座山,文化作文是一条河。山可以横看成林侧成峰,河则奔流到海不停息。文化名人就好像是这座大山,文化文人就好像这条奔流不息的长河。文章侧重引用苏轼的三首诗,表现苏轼的三个不同时期肩负的不同使命,同时文章又能将苏轼与众多的历史名人进行横向对比,突出苏轼的肩膀厚实,宽大,能够承担个人和历史的大任。

风雨任平生

亮点:夹叙夹议,凸显人格。

他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达;他的豁达造就了他的风雨无阻,“风雨任平生”的一生。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

苏轼一生风雨,一生坎坷,然而,无论他走到哪里,他的名字就响彻在那里的天空中,响彻在那里的人们的心坎上。

他的“一蓑风雨任平生”道尽了千古的真理,让人懂得用开朗、宽容、阔达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和物;让人知道用感激、豁达的心境去挑战我们的人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了多少英雄豪杰。我们的苏轼站在曾经是三国人物竞风流的赤壁面前,像一个关西大汉,手持铁板,大声高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是他历经风雨后的坦然,这是他真情的告白。他知道在有生之年用美酒来面对如画江山,如梦人生。

古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丽的西湖承载了多少中国文人的梦,苏轼虽被贬至此,然而他没有悲怆,没有哭天地,没有愤愤不平,风雨任平生。他懂得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简单的道理。于是,一道苏堤便横卧西湖。他要让西湖储藏的心灵,淹没掉他所有的痛苦,所有的忧伤。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做岭南人。”这是他被贬至天涯海角的海南所作的诗。他用荔枝的甜美洗去了官场的污垢。他宁愿一辈子做一个普通的岭南人,每天尝尽甜美的荔枝。你看,这是一个何等豁达的心境,官场的风雨,生活的风雨均无法阻挡他心灵的前行。他要让他的一生过得甜美、豁达。

《明月几时有》一词道尽了诗人在外想念家人的心境。“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然而他也没有因此悲伤叹息,对生活失去勇气,失去信心。他让天上的明月传达自己对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人、家人的思念。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仅让他的风雨的一生得以升华,而且抚慰了多少中国人思乡思人的心灵。这个时候,他把豁达的心交给了饱怀思念之情的人们。他要告诉他们——生活的风雨摧不倒我们,我们同在。

风雨的一生;豁达的一生;美丽的一生;多情的一生。

苏轼,永垂不朽。

【考题再现】2004年高考福建高考话题作文:人物或文学形象

含英咀华:一句“一蓑风雨任平生”写出了苏子的豁达与超脱,以此作为题目,既紧扣人物,贴切凝练,又昭示文章题旨,真可谓“一石双鸟”。首段运用了顶真手法,紧扣所选定的话题——苏轼,同时也确定了文章的写作角度,入题迅速;接着紧承首段阐释“一蓑风雨任平生”的具体内涵,恰当的议论使观点凸显,常中出新、平中见奇;然后文章用了四段话结合苏轼不同人生阶段的经历,夹叙夹议,写出了苏轼在历经人生风雨之后的坦然、豁达与超脱,所引诗句与文章内容有机统一,十分恰当;文章的结尾部分的“风雨的一生,豁达的一生,美丽的一生,多情的一生”一句,不仅高度概括了苏轼的人生,同时也呼应了开头,使整篇文章文脉通畅,各个部分的内容都统摄在“风雨任平生”一句之下,作者为文的功夫可见一斑。

不要轻易说“不”

亮点:挖掘人物个性,表达敬仰之情。

流水之畔

不要轻易说“不”,因为——你能!

谪居黄城中,把盏临风,牵黄擎苍叹英雄。昔日汴河风光处,履履难重。

成败任东西,此恨无穷,为了豪情谁与同?一蓑烟雨任平生,踏雪飞鸿。

苏子——你一生极尽坎坷,爱情的曲折,仕途的偃蹇,政治漩涡的挣扎,满腹屈冤的难鸣!对你充满希望的家人,和你共同劫难的友人,受你关爱的世人,无一不期待你能才显四方,官运亨通,济世为民,但是你知道,命运不济,仕途的黑暗之门永远容不下你这样一个生性放达的苏东坡。

但你能否依然豪气长存,依然气贯长虹,依旧不坠青云之志?最终,你没有轻易说“不”——因为你能,所以没有轻易对命运说不!

于是,你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在缺月挂疏桐之夜,“唱大江东去”,感“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的淡泊,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触动,只愿“沧海寄余生”——这一切皆缘于你没有轻易说“不”——纵然生活是杯烈酒!

不要轻易说“不”,因为——你能!

素月寄孤舟,只影随水流,家园破,一盏残酒。酒淡怎敌晚风疾,梧桐雨,点点愁。

晚来独登楼,恨字锁眉头,黄花瘦,雁声断秋:一溪落花漫汀州,流离苦,几时休?

满腹感伤的女子,国破之凄,丧夫之痛,改适之苦,十六岁嫁给赵家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希望你——易安是一个生活富裕、幸福美满、相夫教子的好妻子。但是,世事的变幻,战乱的离苦,你虽寻寻觅觅自己的幸福,却总被黑暗气息压得凄凄惨惨,在乱世中争渡,到头却迷失归路,双溪上的扁舟载起了青春年华,却载不动满腔愁苦。

但你能否依然不计逆顺,依然不计成败,依然名留青史?最终,你没有轻易说“不”——因为你能,所以没有轻易对命运说不!

于是,你挥洒愁闷,舍掉手中易逝的黄花,看透浮世曲折的沧桑变幻,在雁字回时,勤修《金石录》,在梧桐冷雨夜,考撰《漱玉词》,重新认识自我。黑暗中点燃一盏孤灯,蹒跚地走过!——这一切都来自于你没有轻易说“不”——纵然生活是杯苦茶。

如果,如果生活是一片浩淼无涯的苦海,请不要轻易说“不”,敢于面对会是你挂长帆、济沧海的勇气。

如果,如果生活是一座陡峭崎岖、险境迭生的高峰,请不要轻易说“不”,勇往直前会是你攀峭壁,登悬崖的魄力。

生命让每一个人都开一次花,但不担保都会结一次果,请不要轻易说“不”——当你还是一朵花的时候!

【考题再现】2009年广东卷命题作文:不要轻易说“不”

含英咀华:这是一篇命题的抒情散文。命题作文的写作关键:一是审清题目,二是大题化小,三是行文中要扣题。此文紧扣标题,让标题数次在关键位置出现。在选材时,具体选定了苏轼和李清照两个人物,挖掘他们身上坚强的要素入文,写得文采飞扬,让人百读不厌。

我能

亮点:精选事例,增加文章意蕴。

项羽横剑一挥,生命之劲松瞬时枯槁成萧瑟秋风中的悲壮。我看到,那伟岸英姿划掠过滴血残阳,乌江悲鸣,苍穹黯然,楚民哭之如父。

余秋雨说过,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霸王别姬的千古悲剧,缘于一个男儿对自我认识的太过偏激。当连营挂出了汉家的旗,当垓下响起刘邦的马蹄声。我们的英雄惟有以从凋零生命之花来捍卫人活于世的至重尊严。我好恨,恨我没有早生千年,不能飞临乌江岸,用我孱弱的手,誓死拽下霸王欲将血刃的剑。轻轻地告诉他“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困境中的自我否定,桎梏了英雄的雄霸天下的太阳梦;四面楚歌的凄凉,熄灭了男儿曾燃亮过天地的极光。东坡仰天一啸,生命之佩瑶瞬时飘溢出盈天漫地的馨香。我看到那飘飘白衣猎猎于萧萧风中,风度翩翩风情万种风华绝代。

这位被林语堂先生誉为“不能为一”却“难能有二”的旷世奇才,一生颠沛流离的坎坷命运,便是一篇超越狭隘自我,演绎壮丽人生的辉煌篇章。

一场莫须有的“乌台诗案”使我们的文豪几近陷入灭顶之灾,吐纳珠玑的玉口在严刑拷供中凄惨哀号;泼墨风流的秀士在长枷锁铁镣中迎风颤抖,发配荒蛮,风尘满怀,浪迹四野,身如浮萍。苍茫茫的天涯路,是你居无定所的漂泊;涛隐隐的故垒边却依然响起你震撼苍穹的凯歌。你认识的自己是旷达的,所以你在烟瘴四布的密州仍“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里卷平冈”;你认识的自己是洒脱的,所以你在凄风苦雨的黄州仍“何妨吟啸且徐行”不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你认识自己是超然的,所以你在独处荒僻的琼州仍挚情的吟唱“九死南荒吾不恨,慈游奇绝冠平生”。苦难历程中的热忱不减,赢得了东坡浪漫潇洒的一生,超越狭隘自我的男儿本色,造就了一段瑰丽的文明。

项羽被突袭的浮云遮住眺望的慧眼。鸿图霸业灰飞烟灭于自我的孱弱,而傲岸的苏子凭借笃定的自我超越,为漫长的历史,增添了一片经久不衰的绚丽春色。

【考题再现】2007高考辽宁卷命题作文:我能

含英咀华:主题明确:由题目我能联想到超越自我的中心,以项羽和苏东坡的事例论证自我超越尽显本色的主题,明确突出。材料深刻:项羽和苏东坡的事例使得文章具有了深刻的内涵和意义,作者紧扣这两则材料,深入分析,使得文章具有了厚重的8意蕴。

语言优美:作者行文流畅优美,对古人经历的描述饱含深情,对诗句的化用巧妙精致,体现出作者的好文采。

补充推荐——高考优秀片段:

1. 你是否羡慕过东坡的人生?是啊,他乐游赤壁,醉饮山林,写下光照千秋的激昂文字。然而,你是否看到他内心的累累伤痕?作为一个人,他肩负着出将入相,封妻荫子的期许,却接连惨遭贬谪。他的不平,他的郁闷,他的痛苦,他的无奈,你看到了吗?是啊,你把苏轼生命中的伤痛忽略了,只看到了他的光环,看到了世人对他的敬重与赞扬,于是羡慕他的生命,于是恨自己生命的苍白乏味。你何时才懂得去欣赏自己,去嗅一下窗棂旁栀子花的芬芳?

你是否羡慕过陶渊明的人生?是啊,他归隐田园,品乡间淡酒,观风中寒菊,活得多么潇洒自在!然而,你是否感受到他内心的无奈?他也有济事的抱负,却无从施展,在那个黑暗的时代容不下这一铮铮的魏晋风骨,于是他在无尽的无奈中选择出世。他的无奈,他的焦灼,他的伤痛,你懂吗? 2006山东高考满分作文《窗棂边的栀子花》

2.梭罗说:“这儿可以听到河流的喧声。那失去名字的远古的风,飒飒吹过我们的树林。”或许垂问远古,能把生命如风的真谛领悟。

苏轼看见了风。这个曾经辉煌的文人因黄州诗案而开始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懒,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见风在山顶呼啸,盘旋,然后带着撕身裂骨的阵痛穿越过漆黑的荆棘林。刹那间,他心中郁结的块垒,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挫折,痛苦,唯有忘记。2004年四川高考满分作文《风,可以穿越荆棘》

3.经历了少年的意气风发、锋芒毕现与青年时的思考,人,终于要真正成熟起来了。他不再像年少时那样刺目得不可接近;他开始散射出圆润柔和的清辉。他渐臻圆满。黄州的苏东坡不再是那个傲世的才子,或高高在上的官员,他回归成了“寂寞东坡一病翁”,他只是一个淳朴真挚的文人。他在赤壁怀古,在林间穿行;他不再计较仕途上的得失,他的眼界已经由平面的当下扩展到立体的古今。他的内核充实了。他敢于吟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坦然地在山路上行走。他的前后《赤壁赋》,成为中华文化中不朽的篇章,被一代代地传诵。这便是真正的成熟。不是抵抗,不是愤怒,不是针锋相对,而是如山间的朗月,圆满无缺,向世间洒下清朗的光芒,却自生自落,不因外物而随波逐流,这就是人生的大境界。05福建高考满分作文《圆润锋芒》

4.行走在人生路上,我们笑看窗外花开花落、叶枯叶落,静观天外云卷云舒、风停风起。在路上,我们经历着太多太多悲喜交集的事,在生命之河的航行过程之中,我们学会了忘记该忘记的悲欢之事,学会了铭记该铭记的点点滴滴。

东坡披发仰天大呼“大江东去”,他面临的那些烦心琐事顷刻之间沉入滚滚波涛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壮阔的滔滔江水让东坡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失意、悲伤,忘记那些仕途的不得意。陶潜伴着“庄生晓梦迷蝴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东蓠之下悠然采菊。面对南山,渊明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官场的丑恶,忘记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这是心灵的选择,这是过河人在“河”的两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选择,这更是明智的“摆渡”。2005四川高考满分《  在铭记和忘记之间》

5.是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么?是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何妨吟啸且徐行”的行者么?是那个高唱“大江东去”的诗人么?苏轼,一个被宋神宗称赞为“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泼来的污水,遭受贬谪后忘却了所有的失意。他在黄州种地酿酒,“夜饮东坡醒复醉”,在黄州“倚杖听江声”,在黄州写出“大江东去”。他总是那样的淡泊从容。他总是将所有的痛苦失意抛之脑后,铭记着世间之美。不然,何来“亲煮东坡肉”,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2005全国卷三满分作文《那阵风吹过》

6.于是就有了“为报倾城随太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壮语,却也流露出报国无门的忧伤;于是就有了“山高月小,水露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悠闲,然而又有谁能了解东坡那无奈而游山乐水的郁结;于是就有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狂放,只是谁又会去注意“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自嘲呢?

苏子的可爱与哀伤尽然跃于纸上,令我心痛,令我扼腕。我是多么想回到那个遥远的年代,轻轻走进苏子的世界,告诉他,别为当权者的昏庸无能,不识英才而郁结,寄情于山水,纵情于傲物而无所待。用时则行,舍时则藏,无愧于人,无愧于心。

我的话苏子不曾听到,然而苏轼就已明白地纵情于山水之间了。他像每一个古人一样,尊崇而艳羡陶潜。然而我却因此而为他感到更多的悲伤。因为我知道。2004福建高考满分作文《穷则独善其身》

7.料峭春风吹拂柳枝,我和妻牵着驴儿来到了生命中的一个驿站——黄州。太守知道我是一个官降三级的落魄文人,也懒得来迎接我,只把我和妻安排在了一个残落的院子里。"呵呵!"我摇摇头对妻说,"就把它叫做定慧院吧。"京城里的大人们到底没有忘了报复我这个狂傲的小子。大概是因为在大殿上把李定大人的文才比得一败涂地吧,大概是和皇上出猎时和舒大人比咏赋惹得舒大人他满脸溅沫吧。于是,我的诗句中的一个"狎"字成了讽刺皇上兴修水利的罪证。"哈哈哈!"我兀自大笑起来,恶狠狠地把书桌上的狼毫统统折断。"呼……"一阵寒风吹得桌上的文卷满屋乱飞。"我斗不过你们。"我痛苦地喊道。大风吹开了小屋的门,屋外站着的,是泪流满面的妻。……  2004福建高考满分作文《春天的觉醒》

8.鹰说

鹰是天之骄子,百鸟之王,一生命龄可达70岁。鹰活到40岁时,便雄风不再:昔日锋利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捕抓食物;喙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膛,不再象过去那样灵活;矫健的翅膀开始变得十分沉重,因为它的羽毛长得又浓又厚,使它的飞翔十分吃力。这时,鹰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抉择:要么消极无奈地慢慢等死,要么经历一个长达50天的十分痛苦而漫长的更新过程。而要更新,它先要不顾疼痛用力甩喙击打岩石,任鲜血染红自己的脖子;然后,它再用新生的坚利的喙把已经陷入鹰爪的那些老化的脚指甲一根根扯出来;接着,又用新生的脚指甲把那些沉重的羽毛一根根拔掉。鹰有着强烈的再展雄风的决心和意志,有对万里蓝天和悠悠白云的无限向往,再痛再苦,也咬紧牙关,坚持到底。经过这五个月的艰难的自我修练过程,鹰便可以“脱胎换骨”,新羽生成,重上九天,添寿30年。

考场作文

东坡的选择(2002高考满分作文)

我曾在这秋水之畔永日无言地伫立,凝视江水中那寂寞削瘦的身影。就像所有跋涉在官场仕途上的文人,孤独的我常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失意。是的,我拥有了荣华富贵,社会地位,不灭才情。但我年轻的心灵里仿佛总在下着濛濛的细雨。当夕阳西下,羁鸟归林,疲惫的我不得不黯然离去,空留下几声无奈的叹息。

我也曾在如火的七月来到这里,昔日的秋水已非昨夜的波澜不惊。我听见远古的呐喊穿越时空,激荡回旋这赭黄色的浑流。当曹孟德把他的杜康倒入了滔滔的江水,猎猎东风吹拂起周公瑾的衣襟,熊熊的烈火点燃了两岸的芦苇,浓黑的烟雾弥漫了整个天际,于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那是历史的心跳与呼吸。

而今夜,我又来了,带着朋友,驾着扁舟,抱着美酒。还是千年前的明月,朗照着细草微风的原野;还是千年前的江水,流淌着亘古不变的忧愁。只是千年前那场著名的战役,已找不到它一丝一缕的痕迹。而我的心,在这样的氛围中,亦迷茫而空灵。

一位朋友吹起了洞箫,怀古,感伤。微风吹过两岸的芦花飘飞起来,如烟如雾。平静的水面上泛起一圈圈的涟漪。我的心仿佛被一只天外之手拨动,微微地震颤出一连串的轻音。三十多年的往事在我的脑海里一一映现:五岁时开始苦读,老父苏洵严厉的教导,与弟弟子由快乐地嬉戏。十九岁上京赶考,文章震动天下,文坛领袖欧阳修不吝美的赞誉……但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灾难忽然降临,乌台诗案牵连家人朋友,自己被下放黄州……妻离子散,独居僻野,为何命运要如此作弄人?

凉风阵阵,我从无边的思绪中清醒过来。江水,明月,芦花,箫声,在我眼前和耳边交错出现。冥冥间,远古和自然的情思在我的心中交融了。于是,刹那间的感悟便如醍醐灌顶,我终于超脱了。

——在焦灼与通达之间,我选择通达。在功名与自然之间,我选择自然。在官场与赤壁之间,我选择赤壁。

于是,我的选择成就了我。我将拥抱东方之既白……

[总评]:作者以苏轼的简要一生为纬线,以苏轼遭受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一段时间为纬线,以《赤壁赋》内容为切入点,演绎了苏轼出世与入世的心灵煎熬,最终在怀古、感伤、灵魂的拷问中,思想逐渐走向成熟。小作者以手中的如椽大笔再现了苏轼以江上之明月、山间之清风来抚慰自己寂寞疲惫的灵魂,进而圆熟超脱的心路历程,化用诗文,浑合无迹,内容与形式得到了高度的融合统一。

风雨任平生

他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达;他的豁达造就了他风雨无阻,“风雨任平生”的一生。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

苏轼一生风雨,一生坎坷,然而,无论他走到哪里,他的名字就响彻在那里的天空中,响彻在那里的人们的心坎上。他的“一蓑风雨任平生”道尽了千古的真理,让人懂得用开朗、宽容、豁达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和物;让人知道用感激、豁达的心境去挑战人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多少英雄豪杰。苏轼站在曾经是三国人物竞风流的赤壁面前,像一个关西大汉,手持铁板,大声高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是他历经风雨后的坦然,这是他真情的告白。他知道在有生之年要用美酒来面对如画的江山,如梦的人生。

古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丽的西湖承载了多少中国文人的梦,苏轼虽被贬至此,然而他没有悲怆,没有哭天地,没有愤愤不平,风雨任平生。他懂得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简单道理。于是,一道苏堤便横卧西湖。他要让西湖储藏的心灵,淹没他所有的痛苦,所有的忧伤。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这是他被贬至天涯海角的海南所作的诗。他用荔枝的甜美洗去了官场的污垢。他宁愿一辈子做一个普通的岭南人,每天尝尽甜美的荔枝。你看,这是一个何等豁达的心情,官场的风雨,生活的风雨均无法阻挡他心灵的前行。他要让他的一生过得甜美、豁达。

《明月几时有》一词道尽了诗人在外想家想人的心境。“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然而他也没有因此悲伤叹息,对生活失去勇气,失去信心。他让天上的明月传达自己对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人、家人的思念。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仅让他的风雨一生得到升华,而且抚慰了多少中国人思乡思人的心灵。这个时候,他把其豁达的心交给了饱怀思念之情的人们。他要告诉他们——生活的风雨摧不倒我们,我们同在。

风雨的一生,豁达的一生;美丽的一生,多情的一生。

苏轼,永垂不朽。

苏轼的赤壁

风飘飘,水飏飏,掸掸这一路素衣风尘,驾一叶扁舟,于清秋的黄昏,残阳如血,苍海如幕,来到这古战场——赤壁。

心中沉浸着如此的哀闷漫想:那“乌台诗案”的苦楚,那皇帝谪贬的敕令,那洛阳亲友的牵念。于是黄州成为苏轼的落脚,赤壁成了苏轼的赤壁。

他想起了周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问自己难道自己不正是那东吴的都督吗?自己满腹经纶,胸中有的是治国平天下的笔墨,而此时?面对这一片漫漫江水,他陷入沉思。

他的思绪像长了翅膀似的,继续飞扬,斟一杯酒,临江而酾,是祭奠那死去的英雄,也是祭奠自己的往昔。是啊!他清醒了:哀吾生之须臾倒不如托遗响于悲风,取山间之色,听江上清风之歌唱。他不再悲观,不再耿耿于怀。

后来,他用自己的行动证实自己的顿悟。他在黄州兴修水利,奖励耕织,清廉从政。黄州的百姓感念这一位父母官。后来修了一祠庙来缅怀这一伟大的文人,知心的父母官。文学的殿堂里永远可以听见那《赤壁赋》华美的乐章。

余秋雨先生在《东坡突围》中呼“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

是啊!这一路艰辛,这一路坎坷,这一路无奈。苏轼没有消沉,没有失落。他永远也不会去吟唱那软绵绵的情诗与愁苦。

什么“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属于李清照的小女子。

“杨柳岸,晓风残月”,“竟无语凝噎”只适合柳三变的多愁善感。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虑只为李后主吟唱。

苏东坡是关东大汉,他只吟“大江东去”的豪迈,他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

赤壁记载了苏东坡的崛起。

赤壁沉淀了苏东坡的不屈。

赤壁诉说着苏东坡的豪迈与诗情不朽。

赤壁只因苏轼而光芒四射。

赤壁,只属于苏轼。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一生曲折,旷达传千秋;亘古辉耀,文章成四家。”当东坡的生命携着明丽的色彩,浩浩荡荡地穿空而过;当几纸金墨伴着喧嚣散落,我思索,是一种怎样的神奇而强烈的力量,用旷达塑造英雄;又是怎样一种气概,用豪情冲破了逆流?

风光霁月

枝柯涌流日月精华,花萼孕育出一朵尘世绝唱,他是文人的奇迹,他太出色了。一杆竹管潇洒地涂画,便能镌刻山河,撼动寰宇;多才多艺,超然的风范更能倾倒众生,俯仰万世———那是琥珀般的思绪飞扬,那是旭日喷薄般的才情流转,那是中华文化长卷中瑰丽的色彩一抹。他的诗是一种雄浑的蕴藏,可以令人思接千载,让时空飞腾;他的文是高山流水般的风雅,清新畅达,洗尽浮华。

到处都在传诵他的华章,在文人雅士的青衫拂动间,在晚秋惊鸿的一掠间。仕途顺达,皇上重用,才华横溢,这位天之骄子尽享生命的喜悦。

命途多舛

太耀眼的光芒总是引起小人嫉妒的目光,卑劣的小人们媚笑着走来,历史的阴霾从此要羁绊苏轼一生,“乌台”的暗流褪尽了昔日的荣耀,颠沛流离取代了曾经的风光霁月。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这样的挫折他始料未及,这样的遭遇注定坎坷,因为小人们总喜欢在暗中加害于他。

但苏轼毕竟是苏轼,他能驾一叶扁舟,出没于惊涛骇浪而从容应对,豁达处之。在白露横江、清风徐来之际,他要以自己更为旷达、疏狂的性情和更俯仰万世的思考,来压制内心深处对人生变迁、世事无常的感伤。他猛然间豁然开朗,终于悟出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观之,则万物与我皆无尽也”的哲理。霎时,他的内心已一片澄明。于是,所有的不幸与困苦,都在这旷达的胸中渺小得如同一缕游丝,一缕轻尘。那些小人不懂,可江上的清风懂了,山间的明月懂了。在这场与邪恶的拔河中,苏轼取得了心灵上的胜利。于是,他远离了喧嚣,回归于清纯空灵;他习惯了淡泊,才情更加俊逸洒脱;他明白了如何应对困难,才能做到宠辱不惊。

繁华落尽见真醇,于是他寄情于优美的诗文,沉淀出不朽的艺术。于是,凄苦得以超越,灵魂得以提升,奇迹得以出现。历史永远记住了这个彻响千古的名字———苏东坡。后记:痛苦的历练往往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面对困难,我们要做的不是用迷雾来遮盖心灵的光辉,不是把困难放大来羁绊人生。放大困难的蛹,永远成不了蝶;放大困难的鸟,决不会在烈火中重生。我们要做的是用心灵的月光照亮黑夜的路,用乐观豁达的浩然之气点化人生旅途中“千里快哉风”的惬意!

名师点评:

近几年高考,每年都有考生写苏轼。但有一点应注意,写苏轼需要一定的识见与才华,否则很可能弄巧成拙。

这位考生的见识与才华表现为:一是用苏轼的词句拟写标题并统率全文,以此作为苏轼遭遇挫折后走出逆境的内在动因,使主旨鲜明、突出。二是作者有较好的文学素养与描写功底,笔墨挥洒之处,神采飞扬,与苏轼本人的才气相辉映,颇有文化散文之风。三是很好地把握了人物内心深处“入世”“出世”的矛盾与困惑,用禅、道的光辉照耀苏轼的内心星空,使读者清楚地看到苏轼是如何走出人生的沼泽地的。

独上高楼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题记

曾经以为,古代文人的生命会简单而明了,时代赋予他们简明的期望:入相出将,封妻荫子。然而,是谁?偏偏要抛开那些世俗的期望,独上高楼,为自己的人生另择一条路?

一、李白

是黄沙漫天,北风吹雁中骑驴高歌的歌者么?是以霓为线,以虹为钩的海上钓鳌客么?是遍访青山绿水、且歌且行的游者么?在那个烟花三月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是歌功颂德,取悦帝王换取高官厚禄;而你,偏偏要独上高楼,在朝要高力士脱靴磨墨,在野要放白鹿于青崖之间。

于是你注定要孤独,“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然而你傲然,“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而当我们回望唐朝,站在盛唐中间的不是帝王,而是你啊!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亮,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二、苏东坡

是拣尽寒枝终不肯栖的寒鸦么?是举杯邀明月的饮者么?是穿越了十年生死痛苦一场的痴汉么?

在那个“群星荟萃”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韬光养晦,游戏笔墨罢了,而你偏偏要独上高楼,你的光芒刺痛了那些习惯于黑夜的眼睛,你注定要承受官场和文坛一齐泼来的污水。

而我只看见你青青的竹枝,脚上的芒鞋,被雨淋湿的脊背,你的笑容从容洒脱,你的眼中只有秋风绿水泛清波。

你坚守着自我,从而达到让后世永远仰望的高度。

三、辛弃疾

是落日楼头,断鸿声里的江南游子么?是恨古人不知你为狂人么?是不啼清泪长啼血的悲鸟么?

在那个崇尚享乐的年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吟花弄月,卖弄诗文罢了,而你偏要独上高楼,“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一边是“斜阳正在,烟雨断肠处”,另一边却是“香车宝马香满路”,而你,执意要做灯火阑珊处的伊人。

你痛斥,“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黄土”;你彷徨,“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你期待,“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我多想跨越千年时空,共你醉明月。

在菊花开篇的南山西畴,临清流而赋诗;在明月朗照的深山竹林,抚琴而长吟;在明月下你们独上高楼,抛开世俗的期许,在青山绿水间吟哦着流水般轻扬的诗句。

若一袭单薄的长衫,略揖一揖,便昂然走进了历史,从远古走来,从发黄的线装书里走来。是你们,因为独上高楼,坚守了自我,也就在黑夜中守护了永恒的精神家园。

在那些“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时代,是你们独上高楼,抛开了世俗的期许,守护了自我,于是守护了历史的期许。

【阅卷老师评点】本文主题集中,不枝不蔓,充满想象。文章选取文学历上三位成功名人抛开人们世俗的期望,“独上高楼”,“守护了永恒的精神家园”,“守护了历史的期许”。文章一唱三叹,诗意浓郁,形象含蓄,寓哲理于其中,用词生动,语言畅达。最后画龙点睛,真是文采斐然。另外,文章所引“香车宝马香满路”应为“宝马雕车香满路”。

诗人?明月?黄花

一、东坡的明月

浪淘沙

谪居黄城中,把盏临风,牵黄擎苍叹英雄。昔日汴河风光处,履履难重。

成败任西东,此恨无穷,为了豪情谁与同?一蓑烟雨平生任,踏雪飞鸿。

这首词是我特意写给贬谪之后的苏轼的,东坡的一生极尽坎坷:爱情的曲折,仕途的偃蹇,政治旋涡的挣扎,满腹冤屈的难鸣。

对他充满希望的家人,和他共历劫难的友人,受他关爱的世人,无一不期望他能才显四方,官运亨通,济世为民。但是,东坡知道,命运不济,仕途的黑暗之门永远容不下这样一个生性放达的苏东坡。

于是,他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唱“大江东去”,感“人生到处之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淡泊,他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触动,只愿“沧海寄余生”。

认识自我的苏东坡,从政治的窄门中从容地走出来,他虽与众人所望有悖,却让我们看穿了一个豪放,淡泊,豁达,开明的苏大学士--一代文豪。

认识自我就是东坡的明月,照耀他走进了东去的历史长河。

二、易安的黄花

南楼令

素月寄孤舟,只影随水流,家园破,一盏残酒。酒淡怎敌晚风疾,梧桐雨,点点愁。

晚来独登楼,恨字锁眉头,黄花瘦,雁声断秋,一溪落花漫汀洲,流离苦,几时休?

这首词是我填给历尽漂泊的李清照。

满腹感伤的奇女子,国破之凄,丧夫之痛,改适之苦。

十六岁嫁给赵家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希望她是一个生活富裕,幸福美满,相夫教子的好妻子。但是,世事的变幻,战乱的离苦,易安虽寻寻觅觅自己的幸福,却总被黑暗的气息压得凄凄惨惨,在乱世中争渡、争渡,到头来也曾失归路,双溪上的扁舟载起了青春年少,却载不动满腔愁苦。

于是,易安挥洒愁闷,舍掉了手中易逝的黄花,看透了沧桑变幻的她,在雁字归时,勤修《金石录》,在梧桐冷雨之夜,考撰《漱玉词》,重新认识自我,易安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孤灯,蹒跚的走过。

认识自我就是易安的黄花,随风而逝,哀而不伤,愁苦之中蕴含着辛勤和美丽,它的颜色虽与世人心中的颜色不同,却总能显出奇异的光彩。

阅卷老师点评:

本文最突出的特点是语言功底深厚。全文行文流畅,充满诗情画意。特别是能在很短的考试时间内自填两首词作为每部分的开头,文采斐然,不同凡响。所填之词虽不完全符合格律要求,但也算出类拔萃,足见该考生读书多,文学修养高,语文素质优。

苏轼材料曼妙变奏曲

奔 跑

扎实的功力,奔放的才情,铸就了他的潇洒;尖锐的锋芒,纵横的才气,凝聚为他的不羁。他注定了要承受政治与文坛一起泼来的污水。

峥嵘的岁月已去,宁静的时光在一片朦胧的月光下铺展开来:大江明月的赤壁之下,诗人驾一叶扁舟,用一份创痛之后的宁静来丈量千里的皎皎月光;用一支更加稳重的笔来书写描绘风云激荡之后的一段人生。

“竹杖芒鞋轻胜马”,诗人从容地穿过一片人生的风雨,在“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中归去。殊不知,在这次轻悄悄的归去中,诗人抖落一身的污水,以奔跑的姿态闯进一番崭新的天地。

激情与闲适,豪放与舒缓,旷达与超脱,如上天的仙音降落在大江赤壁之上,徘徊在东坡上一个小小的草庐之中。于是,《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先后以奔跑的姿态在文坛现身,让我们后人望尘莫及,长叹不已……

而今捧读《赤壁赋》,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一个旷达之人勇敢地跨越人生的挫折,以昂扬的姿态穿越于人生的风雨之中,以潇洒的形象奔跑在赤壁的月光之下……

也无风雨也无晴

雨渐渐地小了一些,他看看脚下的芒鞋,看看手中的竹杖,这一霎那,他忽然觉得它们比朝靴比官印更可贵。

白天过去是黑夜,晴朗之后遭风雨。无论你怎样左躲右闪,都无可避免地要与它们相遇,也许,这就是人生的一种必然吧!既然如此,仰起脸,面对着风雨,叹一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吧!那么,黑夜过去是白天,风雨之后见阳光,也就是另一种人生的必然了。

缓缓地走着,心情渐渐地轻松而愉快起来,小曲儿也不觉间哼唱了起来。晚风习习,不觉间云已经散了,夕阳在西山的头上又露出了艳红的脸。

他回过头去,沙湖道的小路曲曲折折,在夕阳的余晖中另有一种超然之美。意料之外的一场风雨,情理之中的一份收获。

苏轼材料曼妙变奏曲

苏轼与赤壁

赤壁,终究是古战场,纵然没有苏轼;苏轼,终究是一代文豪,纵然没有赤壁。

赤壁,从春秋无义战的那个年代起,就开始感受宫阙万间终成土的悲凉,在东风和西风交错的时空中,赤壁缄默了一个又一个世纪。

公元208年,曹操和刘备、孙权在此展开了激战,烟尘横飞中赤壁记下了这次惊心动魄的三分天下的战斗。百年之后,苏轼抖落乌台诗案的污水,头顶明月振衣而来。

那晚的月,不是秦时的月,不是关山的月,是赤壁之上的大江明月。

疏星残月的浅照中,乱石穿空的赤壁矶已黯然在朦胧的晚风中。苏轼站在黄州凄离的晚风中,远离了曾经的和风细雨,无羁无忧;远离了官场翻云覆雨的诡计和陷阱。苏轼的脸上写满了岁月的沧桑与劫后的伤感。

诚然,你的到来使赤壁更加地耀眼,在大江明月的赤壁之上,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从你口中吟咏而出。但天性作诗的人,每到一处总有惊天动地的诗句迸然而出,在定惠院,在杭州,在岭南,在儋州,苏轼用诗文一步一步铺好了通向一代文豪的道路。

所以我说,苏轼和赤壁,在历史上只是偶然的相遇,他们并没有事先的约定,亦没有必然的相逢,苏轼之于赤壁,只是一个官场的天涯过客、偶留只爪的惊鸿,匆匆的一瞥,哪里会“复记东西”呢?

月上西山头,月光拉长了他徘徊不定的身影,拄杖徘徊已三更,没有人知道,一场凤凰涅槃一样的重生即将开始,一场前无古人的文化突围已凌然拉开了序幕,浩浩长卷的文学史册将在此揭开最壮丽的一页!

苏轼材料曼妙变奏曲

一蓑烟雨任平生

上帝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

——泰戈尔

独自踯躅在冰冷的寒夜,你是否在为遭遇挫折而困苦不堪;徘徊于夜色仍明的街头,你是否在为生活的不顺而将痛苦放大……其实人生中挫折与痛苦时常有之,但调整好心态,以正确的方法面对挫折与痛苦,才能快意人生。

挫折是人生的常态,遭遇挫折不应一味放大痛苦让其充塞心灵,应学会调适心弦,坦然面对。晚年遭受贬谪的苏轼面对人生的挫折,平和的吟出”一蓑烟雨任平生“,正视挫折淡化苦痛的平和心境洗炼了东坡的豪放词风。身受腐刑的司马迁,生遭尽世人的白眼,死无顔面对已逝宗族,他的挫折足可放大内心痛苦郁郁而终,但平静的心境与坚强的意志使其由一介匍匐于于地的殿臣站立成一个为民写史的华夏史官,《史记》永表后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却突然身受重疾折磨的史蒂芬霍金,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常人难以想象的挫折,用平和的心境与理智为自己折了一只船,将自己摆渡到宇宙,与那”黑洞“”夸克“一同探索自然科学的奥秘。可见遭遇挫折时以一颗平和的心正视以减轻痛苦,不但不会使人生阴晦,而更能在践志后迎来人生的柳暗花明,并为社会为历史作出自己的贡献。

其实,翻开史册,遭遇挫折便将痛苦放大因此郁郁而终者亦比比皆是。伯夷叔齐采薇而食终饿死南山,人皆称其节义,我独见其固执顽冥,不知事国实为事民的道理,让易朝之痛夺去生命;视屈原为偶像的贾谊,屈于长沙,日日咳血,知子归啼血,终于郁闷而终……他们的事例,让人闻之不禁扼腕,若是在挫折面前,能坦然面对,以旷达的心及时调适,战胜痛苦,风流才子又何以至此!

往事越千年,你我已无法去改变,而平凡的生活中人们面对人生的挫折,而表现出的坦然亦值得慰藉心灵。那扇着扇子赶着蚊蝇的小贩与同行的调侃,那满手油污的修自行车师傅的送给顾客的问候与微笑,那清晨骑着自行车送牛奶的人口中传出的有力的哨声……都让我们感到亲切而温暖,他们的生活中有着多少的不堪重负,会遭遇多少挫折与痛苦,但是他们依然匆匆,像悬崖边的树告诉你我这如草芥一样的生命种子可以在挫折与痛苦中生得如此坚强与美丽。

朋友,不要让挫折蒙蔽双眼,不要让痛苦充塞心灵,“一蓑烟雨任平生”让你我共勉。

苏轼材料曼妙变奏曲

赤壁的苏轼

那一年,赤壁迎来了苏轼。

一只孤舟,两个模样模糊的朋友,赤壁下,夜色中,山很高,风很轻,天空一轮满月无比晶莹。

山风轻拂,苏子的思绪飘到何处?

想当年他很年轻,和父亲、弟弟,还有美丽的妻子,开开心心地上京赴考,远离故乡眉山,一路迤逦而来,到了天子脚下,蓦地发现,原来京城的天空是那么的广阔,那么的明净,生平第一次看到天那么蓝,那么亮。

皇城是那么的堂皇,那么的庄严,一代文宗欧阳修,对他是那么的赏识,就连高高在上的皇帝,对他也是那么的喜欢。登上皇城,天空高旷,他看到前面的路途是那么的通畅,他感到自己就像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那么自由,那么昂扬。

曾经是多么受人欢迎的诗歌,皇家也喜欢的诗歌呀!朋友们都争着看第一眼的诗歌,居然就成了我的罪恶,成了我的百年孤独。有朋友拿着我的诗歌去换了背叛,有朋友收藏我的诗歌变成了囚徒,而我却被小人用绳索捆缚,一步一步远离了皇城的天幕,那理想的帝都。

父亲去了,妻子走了,弟弟也受我连累到了遥远的月亮的另一边,从此我的填空一片阴霾,偶尔有点点星星闪烁在我人生的黑海。

人前,我的笑声依然是那么真那么软,哪怕换不来尘世的半分温暖!人后,有谁见孤鸿飘渺独往来,更漏残,身痛复心酸?

赤鼻矶,如此一个狭小的地方,水是那么浅,山是那么孤,我的世界,还有我的人生路,为什么越走越荒芜?我的天空问什么总是阴云密布?我的前程为什么老是任由一个个小人摆布?是人性的嫉妒?是权力的桎梏?是命运的无情?是老天的垂青?

山上的栖鸦,早已收敛起翅膀,在明月的惊耀中,于龌龊的巢穴里,冷冷地哀号。

泪水渐渐模糊了我的眼,浮起的礁石间,我看到了年轻英俊的周瑜,是的,他刚刚成亲,娶了美丽的小乔,是的,他意气风发,羽扇轻摇,百万曹军就在他的谈笑间灰飞烟灭,只剩下江水滔滔。

既生瑜,何生苏?只有长河大川般的人生方能引发后人礼赞驻足,萎靡沉沦的生活态度只会使日子越过越痛苦!

山风吹过我的胡须,江水溅上我的眉目,周瑜和曹操忽然消隐到了暗处。月亮升起来了,天空好像突然就亮了,好像在一瞬间变得明朗清楚。

何生苏,何生苏?我感到自己的心灵在飞向高处,一只白鹤在枝头飞转曼舞,上帝他老人家俯下了高贵的头颅,对我喁喁私语。

于是我拾起枯干的笔,蘸上滋润的汁,一道红光冲天而起,鹤鸣华表,龙翔天际,赤壁的苏轼创造了一个苏轼的赤壁,我用自己的痛苦拯救了痛苦的自己。

苏轼材料曼妙变奏曲

痛苦是一种情怀

——陆波

想起了苏东坡。

苏轼(1036—1101),号东坡居士,21岁中进士,44岁谪居黄州4年,58岁谪居惠州、海南岛6年,北返途中患病,一年后逝世。

苏东坡从21岁道65岁中间,十年谪居,其余的30多年苏东坡在惠州、徐州、潮州、登州、杭州任太守,一生被贬20多个地方,连他自己也调侃道:“平生功业何处?黄州、惠州、儋州。”

林语堂说苏辙让苏东坡写出了最好的作品。苏东坡与弟弟苏辙一生感情非常好,那年苏东坡在密州,时值中秋,想起久未谋面的弟弟,不知道在他乡生活得好不好,有没有受到自己的连累,情动于衷,于是写出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绝唱。

苏东坡的妻子26岁病逝,他又写出了那首凄美动人的词:“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可见,痛苦出好诗。如果我们没有经过痛苦,怎能从一种特别的角度去审视人生?怎么能捕捉到天地之精华?在灵魂撕裂般的痛楚与颤栗中,是那种难以言说的痛苦浸润着我们的身心,引领我们走得更远。当我们在江河上,在崇山峻岭之中,在漫漫的长夜里咀嚼痛苦心灵却始终向往美好的时候,痛苦便成为一种情怀。

“笋因落箨方成竹,鱼为奔波始化龙。”痛苦是一种自然现象,就像蚌含珠,蛹变蝶一样。而人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的感情与生俱来,没有谁能够改变人体能够生出痛苦的生理机制,也就无法阻挡痛苦的发生与存在。痛苦是痛苦本身,大部分人都摆脱不了痛苦的折磨,他们很多时候都痛苦得不能自拔。一旦痛苦到了荒诞的地步,生命就开始蔑视痛苦。有位哲人这样说道:“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他从来没有痛苦过。”生命与痛苦一旦拉开距离,痛苦则变得无能为力。人类就是在与痛苦长年累月的搏斗中,变得自信而充满激情。

痛苦的自己永远被自己的痛苦挽救,我绝对相信这是一个真理。

苏东坡遭受十年的政治迫害,他经常缺吃少穿,甚至没有房子可住,可他还是在不停地写书、作诗。他的心智与灵性,他的浩然之气,刺痛得历史摇头叹息,刺痛得后人感喟不已!我们只要想起他的诗,就能够多少意识到痛苦的分量,明白一些痛苦的伟大。于是,痛苦从你的对面走了过来,你看见它身上也罩着一层阳光,并不像一开始你认为的那样黑暗一片。

痛苦过,是一种拥有,是一个人的内心进入思考与创造的必由之路。站在痛苦的高冈上,你望见了什么?望见了卢浮儿宫、荷兰的郁金香、梵高的《向日葵》、孟买、一个巴基斯坦村庄、一部《撒旦诗篇》。

你终于望见了你自己身上从未有过的宽容和坦荡。

痛苦上升到一种情怀,已不再具体,或者说已不叫痛苦。就像苏东坡,不可言说的,是那种“不应有恨”“千里共婵娟”的向往与欢欣;就像蚌壳里的珍珠,是那种摆脱了苦闷与忧伤的希望和圣光。

“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咀嚼痛苦吧,唯有悲苦的情怀方能催生一个人心灵的芬芳!

苏轼材料曼妙变奏曲

一蓑烟雨任平生

——回望苏轼

举杯望明月

把酒问青天

——题记

明末清初的学术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论境界”篇里极力推崇宋词的境界,认为苏词高标秀挺,无出其右者。谚云:“愤怒出诗人。”词人的杰出大抵根植于词人自己内心的愁苦,所谓病蚌成珠者是也!

举杯望明月,把酒问青天。胡仔云:“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密州的中秋,他好歹还是个太守。欲攀新党以求发迹的李定、舒檀、何正臣三御史,断章取义地从苏词中拼凑出“攻击新党”的言论,“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这使得苏轼在思想上从未有过地认识到官场倾轧的残酷,世道人情的险恶。苏子开始感叹“黄叶无风自落”“人生几度新凉”了。

黄州的中秋,凄凉依旧。“有罪之身”的苏轼无人敢来探望,仅得一位王先生冒昧相访,原来此人是三十三年前宋仁宗时罢官安置在此的。人生能有几个三十三年呢?苏轼写了一首《满庭芳》送给老前辈:“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他感觉自己也苍老了吧?“到此豪情已惝恍,看取眉头鬓上!”

悲哉,苏轼!

同是浩瀚的长江,李之仪用它来作证爱情:“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夜思君不见君,同饮长江水。”李白用它歌颂友谊:“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煜用它来比喻无限哀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柳永借它沉吟游子之心:“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东坡居士却借它抒发壮志:“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真乃品高文自奇也!

壮哉,苏轼!

苏轼的词豪放壮气,一洗绮香罗泽之态,突破了晚唐以来儿女情长的局限,使词从花前月下、浅斟低唱之中走向更加广阔的生活天地。他曾以孙郎自喻(亲射虎,看孙郎),以魏尚自比(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可以说,在词的创作中,苏轼最善用典,以典中之事为己事,化典中之情为己情,诚如《漫叟诗话》云:“东坡最善用事,既显而易读,又切当。”

奇哉,苏轼!

苏轼豁达潇洒,任凭风雨穿枝拂叶,他却竹林长啸冒雨前行。东谪西贬的生涯使他学会了蔑视,学会了超越。无忧无虑,无牵无挂,“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正因为如此,不管春寒料峭,不论红日斜照,是雨,是晴,是寒,是暖,诗人一样相处,安之若素。

伟哉,苏轼!

不能忘,那个“大江东去”的苏轼;不能忘,那个“十年生死两茫茫”的苏轼;不能忘,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

一缕微笑,两坛美酒。好想握住你的手,同醉同乐同追求,尽享尘世优游。只可惜,故人已随大江去,才子又向何处求?书咄咄,恨悠悠,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苏轼材料曼妙变奏曲

苏轼的赤壁

风飘飘兮水飏飏,心怏怏兮泪汪汪。

东谪西贬总流放,幸有月光慰彷徨。

掸掸这一路风尘劳苦,驾一叶之扁舟,于清秋的黄昏,残阳如血,苍海如幕,来到古战场——赤壁处,因风邀月,吟诗作赋。

心中沉浸着如此厚重的悲苦,漫想:那“乌台诗案"的痛楚,那小人弄权的凌辱,那洛阳亲友的爱护。于是黄州成为苏轼的归宿,赤壁成了苏轼的明珠。

他想起了周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问自己难道自己不正是那东吴的督都吗?自己满腹经纶,胸中有的是治国平天下的策赋,而此时面对这一片漫漫江水,袅袅烟雾,他深感孤独。

他的思绪像长了翅膀似的,继续飞扬,斟一杯酒,临江而酾,是祭奠那死去的英雄,也是祭奠自己的往昔。是啊!他清醒了:哀吾生之须臾倒不如托遗响于悲风,取山间明月之朗色,听江上清风之高歌。

他不再悲观,不再耿耿于怀。

后来,他用自己的行动证实自己的顿悟。他在黄州兴修水利,奖励耕读,清廉从政,心忧民生疾苦。黄州的百姓感念这一位父母官。后来修了一祠庙来纪缅这一伟大的文人,知心的父母官。黄州迎来了苏轼,苏轼登临赤壁开怀吟唱,从此,文学的殿堂里永远可以听见那前后《赤壁赋》里轰然作响的华美的乐章。

余秋雨先生在《东坡突围》中感叹“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

是啊!这一路艰辛,这一路坎坷,这一路无奈。苏轼没有消沉,没有失落。他永远也不会去吟唱那软绵绵的情诗与愁苦。

什么“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属于李清照的小女子心得。

“扬柳岸,晓风残月”,“竟无语凝噎”只适合柳三变的多愁善感的吟哦。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虑只为李后主哀歌。

苏东坡是关东大汉,他只吟“大江东去”的豪壮,他只唱“千古风流”的激荡。

赤壁铭刻了苏东坡的荣光。赤壁沉淀了苏东坡的沮丧。

赤壁放射着苏东坡才华横溢的光芒。赤壁因苏轼而名扬四方。

赤壁,只属于苏轼。

赤壁的苏轼,嚼尽了痛苦终于绽放出心灵芬芳!

苏轼的赤壁,执着地坚守当然注定了万古流芳!

【点评】: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在黄州故垒写下了千古名篇《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以抒胸中块垒。这是一段为中学生所熟知的文坛掌故,写进作文中本毫无新意,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赋予旧材料以新的思考角度,来抒写自己对苏轼的理解,这充分体现出了作者的创新精神和学习语文的用心程度,同时也告诉了下届考生这样一个道理:只要用心积累,对语文课本中的内容加以创造性的运用,足以应对高考作文了。

文章开头即创设了一个清秋黄昏泛舟赤壁的情景,直接入题;紧接着联系苏轼,点出苏轼与黄州赤壁的密切关系,衔接紧密,与文题“苏轼的赤壁”照应自然;接着糅合了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的有关语句,嵌入巧妙,也为下文做好铺垫;紧接着以苏轼在黄州的政绩来证明苏轼在赤壁边上的顿悟,再以余秋雨《东坡突围》中的“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过渡,照应严密;由于有了上文对苏轼顿悟的铺写,李清照、柳咏、李煜的愁绪,便反过来衬托出了苏轼“只吟‘大江东去’的豪迈”和“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这几处引用显出了作者的作文功力;最后,排比句式的运用让文章拥有了一个漂亮的结尾,“赤壁,只属于苏轼”,更让整篇文章显得结构圆合。音韵铿锵,情怀激荡,难道不足以让这篇作文获得满分吗?

苏轼材料曼妙变奏曲

苏东坡突围



住在这远离闹市的半山居所里,安静是有了,但寂寞也来了,有时还来得很凶猛,特别在深更半夜。只得独个儿在屋子里转着圈,拉下窗帘,隔开窗外壁立的悬崖和翻卷的海潮,跟睛时不时地瞟着床边那乳白色的电话。它竟响了,急忙冲过去,是台北《中国时报》社打来的,一位不相识的女记者,说我的《文化苦旅》一书在台湾销售情况很好,因此要作越洋电话采访。问了我许多问题,出身、经历、爱好,无一遗漏。最后一个问题是:“在中国文化史上,您最喜欢哪一位文学家?”我回答:苏东坡。她又问:“他的作品中,您最喜欢哪几篇?”我回答:在黄州写赤壁的那几篇。”记者小姐几乎没有停顿就接口道:“您是说《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我说对,心里立即为苏东坡高兴,他的作品是中国文人的通用电码,一点就着,哪怕是半山深夜、海峡阻隔、素昧平生。

放下电话,我脑子中立即出现了黄州赤壁。去年夏天刚去过,印象还很深刻。记得去那儿之前,武汉的一些朋友纷纷来劝阻,理由是著名的赤壁之战并不是在那里打的,苏东坡怀古怀错了地方,现在我们再跑去认真凭吊,说得好听一点是将错就错,说得难听一点是错上加错,天那么热,路那么远,何苦呢?

我知道多数历史学家不相信那里是真的打赤壁之战的地方,他们大多说是在嘉鱼县打的。但最近几年,湖北省的几位中青年历史学家持相反意见,认为苏东坡怀古没怀错地方,黄州赤壁正是当时大战的主战场。对于这个争论我一直兴致勃勃地关心着,不管争论前景如何,黄州我还是想去看看的,不是从历史的角度看古战场的遗址,而是从艺术的角度看苏东坡的情怀。大艺术家即便错,也会错出魅力来。好像王尔德说过,在艺术中只有美丑而无所谓对错。

于是我还是去了。

这便是黄州赤壁。赭红色的陡峭石坡直逼着浩荡东去的大江,坡上有险道可以攀登俯瞰,江面有小船可供荡桨仰望,地方不大,但一俯一仰之间就有了气势,有了伟大与渺小的比照,有了视觉空间的变异和倒错,因此也就有了游观和冥思的价值。客观景物只提供一种审美可能,而不同的游人才使这种可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实现。苏东坡以自己的精神力量给黄州的自然景物注入了意味,而正是这种意味,使无生命的自然形式变成美。因此不妨说,苏东坡不仅是黄州自然美的发现者,而且也是黄州自然美的确定者和构建者。

但是,事情的复杂性在于,自然美也可倒过来对人进行确定和构建。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这实在是一种相辅相成的有趣关系。苏东坡写于黄州的那些杰作,既宣告着黄州进入了一个新的美学等级,也宣告着苏东坡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两方面一起提升,谁也离不开谁。

苏东坡走过的地方很多,其中不少地方远比黄州美丽,为什么一个僻远的黄州还能给他如此巨大的惊喜和震动呢?他为什么能把如此深厚的历史意味和人生意味投注给黄州呢?黄州为什么能够成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生驿站呢?这一切,决定于他来黄州的原因和心态。

他从监狱里走来,他带着一个极小的官职,实际上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走来,他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走来,他满心侥幸又满心绝望地走来。他被人押着,远离自己的家眷,没有资格选择黄州之外的任何一个地方,朝着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小镇走来。

他很疲倦,他很狼狈,出汴梁、过河南、渡淮河、进湖北、抵黄州,萧条的黄州没有给他预备任何住所,他只得在一所寺庙中住下。他擦一把脸,喘一口气,四周一片静寂,连一个朋友也没有,他闭上眼睛摇了摇头。他不知道,此时此刻,他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黄州,注定要与这位伤痕累累的突围者进行一场继往开来的壮丽对话。



我非常喜欢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前后读过多少遍都记不清了,但每次总觉得语堂先生把苏东坡在黄州的境遇和心态写得太理想了。语堂先生酷爱苏东坡的黄州诗文,因此由诗文渲染开去,由酷爱渲染开去,渲染得通体风雅、圣洁。其实,就我所知,苏东坡在黄州还是很凄苦的,优美的诗文,是对凄苦的挣扎和超越。

苏东坡在黄州的生活状态,已被他自己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描述得非常清楚。信中说:

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

我初读这段话时十分震动,因为谁都知道苏东坡这个乐呵呵的大名人是有很多很多朋友的。日复一日的应酬,连篇累牍的唱和,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基本内容,他一半是为朋友们活着。但是,一旦出事,朋友们不仅不来信,而且也不回信了。他们都知道苏东坡是被冤屈的,现在事情大体已经过去,却仍然不愿意写一两句哪怕是问候起居的安慰话。苏东坡那一封封用美妙绝伦、光照中国书法史的笔墨写成的信,千辛万苦地从黄州带出去,却换不回一丁点儿友谊的信息。我相信这些朋友都不是坏人,但正因为不是坏人,更让我深长地叹息。总而言之,原来的世界已在身边訇然消失,于是一代名人也就混迹于樵夫渔民间不被人认识。本来这很可能换来轻松,但他又觉得远处仍有无数双眼睛注视着自己,他暂时还感觉不到这个世界对自己的诗文仍有极温暖的回应,只能在寂寞中惶恐。即便这封无关宏旨的信,他也特别注明不要给别人看。日常生活,在家人接来之前,大多是白天睡觉,晚上一个人出去蹓跶,见到淡淡的土酒也喝一杯,但绝不喝多,怕醉后失言。

他真的害怕了吗?也是也不是。他怕的是麻烦,而绝不怕大义凛然地为道义、为百姓,甚至为朝廷、为皇帝捐躯。他经过“乌台诗案”已经明白,一个人蒙受了诬陷即便是死也死不出一个道理来,你找不到慷慨陈词的目标,你抓不住从容赴死的理由。你想做个义无反顾的英雄,不知怎么一来把你打扮成了小丑;你想做个坚贞不屈的烈士,闹来闹去却成了一个深深忏悔的俘虏。无法洗刷,无处辩解,更不知如何来提出自己的抗议,发表自己的宣言。这确实很接近有的学者提出的“酱缸文化”,一旦跳在里边,怎么也抹不干净。苏东坡怕的是这个,没有哪个高品位的文化人会不怕。但他的内心实在仍有无畏的一面,或者说灾难使他更无畏了。他给李常的信中说:

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于死生之际

……虽怀坎壕于时,遇事有可尊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祸福得丧,付与造物。

这么真诚的勇敢,这么洒脱的情怀,出自天真了大半辈子的苏东坡笔下,是完全可以相信的,但是,让他在何处做这篇人生道义的大文章呢?没有地方,没有机会,没有观看者也没有裁决者,只有一个把是非曲直忠奸善恶染成一色的大酱缸。于是,苏东坡刚刚写了上面这几句,支颐一想,又立即加一句:此信看后烧毁。

这是一种真正精神上的孤独无告,对于一个文化人,没有比这更痛苦的了。那阙著名的《卜算子》,用极美的意境道尽了这种精神遭遇: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在无法对话的地方寻找对话,于是对话也一定会变得异乎寻常。像苏东坡这样的灵魂竟然寂然无声,那么,迟早总会突然冒出一种宏大的奇迹,让这个世界大吃一惊。

然而,现在他即便写诗作文,也不会追求社会轰动了。他在寂寞中反省过去,觉得自己以前最大的毛病是才华外露,缺少自知之明。一段树木靠着瘦瘤取悦于人,一块石头靠着晕纹取悦于人,其实能拿来取悦于人的地方恰恰正是它们的毛病所在,它们的正当用途绝不在这里。我苏东坡三十余年来想博得别人叫好的地方也大多是我的弱项所在,例如从小为考科举学写政论、策论,后来更是津津乐道于考论历史是非、直言陈谏曲直,做了官以为自己真的很懂得这一套了,洋洋自得地炫耀,其实我又何尝懂呢?直到一下子面临死亡才知道,我是在炫耀无知。三十多年来最大的弊病就在这里。现在终于明白了,到黄州的我是觉悟了的我,与以前的苏东坡是两个人。(参见《与李端叔书》)

苏东坡的这种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他在无情地剥除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哪怕这些成分曾为他带来过官职、荣誉和名声。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在这一过程中,佛教帮了他大忙,使他习惯于淡泊和静定。艰苦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

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幸好,他还不年老,他在黄州期间,是四十四岁至四十八岁,对一个男人来说,正是最重要的年月,今后还大有可为。中国历史上,许多人觉悟在过于苍老的暮年,换言之,成熟在过了季节的年岁,刚要享用成熟节所带来的恩惠,脚步却已踉跄蹒跚;与他们相比,苏东坡真是好命。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其他文章

我盼望走进你的世界——苏东坡

月明星稀的中秋,我盼望摇着船桨,划过长达900多年的岁月河,与你相会,看你在历史的星空下痛饮放歌摇曳的身影,看你和圆月一起从阴翳的云层后走出,向我和众多的后世仰慕者挥洒皎洁的光彩,照耀我们的儒慕之思,照得海天澄澈,照得千秋光明。

我盼望在月光的指引下,走进湖北黄岗,站在赤壁矶岸,面对滚滚长江东逝水,饱览“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雄奇景色!抚慰你壮志难酬、华发早生的失意,和你共执酒樽,把酒倒入江中,让江月分享你的痛苦。我盼望随月一起飞往琼州、惠州的荒凉之地,去寻找你谪居于此时不屈求索的足迹;我盼望随你一起去密州出猎,尽享你“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的豪情,和你一起放飞“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理想……

我盼望走进你高贵的精神世界,汲取你的灵魂之光,陶冶我稚嫩的性情。你居庙堂之高,心忧天下,处江湖之远,仍心忧天下。当你47岁华发早生,报国无门时,依然仰慕风流潇洒、运筹帷幄的周公瑾,渴望建立兼济天下的大业,祖国在你的心中永远占有沉甸甸的分量,个人荣辱得失永远渺小甚微。三起三落的起伏升降不能把你击跨,儒、道、释的精华在你身上汇聚,你豁达,超脱,生活永远是无人可比的生鲜活色,张驰自如。江天山月,日日如斯,岁岁年年,代代相承,有谁如你般如此渗透人生!

我盼望明月照耀你的侠骨柔情,让我欣赏你铮铮傲骨背后的儿女情长。清凉如水的月明之夜,你面对亡妻孤坟,流泪诉说悠长的相思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这细看来不是扬花点点是离人泪的语句,听后叫我断肠,我只能以你自己的诗句安慰你那颗受伤的心灵:“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江上清风,山间明月,见证着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冬去春来,岁月之河永远涤荡着你清醒而平静的心态,涤荡着你的洒脱,你的旷达,你的从容,涤荡着你熠熠生辉的诗词文赋,你用多彩的才智组合出了独特的文化光环,照耀中国,和世界文坛!

我盼望走进你的世界——苏东坡!

(作者:陆波)

走近苏东坡作者:陆波

月光如水,一如千里婵娟下苏东坡如水的心境。

历代文人中,我最欣赏的就是苏东坡,欣赏他的《赤壁怀古》,欣赏他的《赤壁赋》,更欣赏他的成熟与超脱。

中国历史上的官场一向都是明争暗斗。苏东坡这样让中国人共享千年的的大文豪,本应是他所处时代的无上骄傲,但是他太出色,太响亮,把周围的笔墨比得十分寒碜,把同代的文人比得有点狼狈,引起一部分人酸溜溜的嫉恨,于是他们想方设法排挤他,绞尽脑汁从他的诗中找出“反对朝廷”的字句,甚至有人弃却朋友之谊。比如那个对中国古代科技史有巨大贡献而人格人品还有待评定的沈括,居然把苏东坡为他送行时的手录近作当作检举他的“罪证”,实在是让人痛心。

苏东坡因诗而成名,也因诗而被贬。就算有杭州百姓的求神拜佛,敢仗义执言者的上书求情,甚至是光献太皇太后的极力保护,他仍逃脱不了被贬的命运。于是他来到了黄州。

经历了乌台诗案,拷问了生与死,撇开了风花雪月的喧嚣与虚浮,撕裂了燥热的名利之网,黄州的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于是便有了《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这样的千古绝唱。“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茫茫大江,因为一种不同凡响的胸怀而千古激荡。而苏东坡本人则渐渐归于清纯和空灵。“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隐寓着超然的宁静与深邃。有人说这是豪迈中的苍凉,失意中的消极。但事实上,许许多多的人缺少的就是这种与时空融合的对自己的放达,这是痛苦包绕而成的珍珠,幸福泪水中的百合,平静目光里层层叠叠的沧桑。痛定思痛后,便是安然度过,便是笑对千层浪。“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是大自然之无尽藏也,而我与之所共适。”这无声之境,便是苏东坡的极致。

陆波校长与说不尽的苏轼 蔡陆波
或许可以说,苏东坡是幸运的,在四十出头的时候他就真正成熟了,成熟于一场灾难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让他可以潇潇洒洒,笑对以后的人生,特别是在晚年被流放海南岛时,他居然兴致勃勃挥毫而作:“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哪知是酒红!”这是何等的洒脱呵!在祥和氤氲的声名之中到一落千丈的颓丧之间打了一仗,激越与沉重融为共同的血液流动在一个人的人格血脉里面。厚重、明朗、灿烂和谐统一起来。

“一代苏长公,四海名未已,投荒忘岁月,积毁高城垒。”苏门第子陈师道这样概括苏东坡才高一世却又备受打击的一生。面对这样的人生,没有愤懑,没有颓废,一声短暂的叹息后,洗却人生的喧哗,剩下的是没有世故没有虚伪的纯真,没有功利没有浮躁的追寻,真诚的勇敢,洒脱的情怀在此时得到了完美结合。清雄韶奇又如行流水的文思与“苏公堤”一起,折射出这位文贯千古的文学大家独特而高贵的人格魅力。

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一文中写道,苏东坡孤身一人到达萧条的黄州的时候,“他不知道,他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一代风流,就因这坎坷的际遇跋涉到了时代的巅峰,超越了生命的外在极限。于是我们看见,伟人登峰造极,或者更重要的是,中国美学的深刻、隽永、流畅,被演绎得精美而生动。

感谢历史给了我们苏东坡

——陆波

东坡是我喜欢的文人,我对这位天才般的文人有着深刻的记忆和无法言喻的崇敬。

东坡生活在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时代,就连邻国挑起战端也是用对联这一方式来为难宋朝,给他一个展现才华的机会,一副绝对“三光日月星,四诗风雅颂。”避免一场生灵涂炭,应该是文人想也不能想的功劳。东坡同样生活在一个政治变革的时代,两党相争,他不偏不倚说真话说实话,受益的是真理,受苦的是他个人。东坡留下了传世的华章,也留下了性情中人的佳话,他应该算一个全才,琴棋书画无不精通,他也是一个极为平常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他上可陪玉帝下可交乞丐,他一生好酒,在酒中释放那份豪放和豁达。

每每读到有关东坡的文字,心是净的,也是静的。东坡给我的震撼,是人格上的,也是灵魂上的。如果真要探求他在我心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一首诗正好作为写照: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做东坡这样的人,有凡人的不幸,更有圣人的高远。在浩瀚史卷中,有几个能像他那样拥有丰富的一生?为人处世有几个能像他那样旷达超然?领悟生命有几个能有他的心智和性灵?检索命运有几个能有他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他是一个伟人,留下了旷世奇才,体现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他也是一个凡人,任凭世俗尘埃掩盖;他是现时的石,后世的玉。他也许一生所做的只是秉承他的天性,而他一生所承受的是常人不可企及的悲喜。也许我们现在感受的东坡只是对他诗文的一种诠注,而千年前的他的所思所为,我们不可体验,不管他当时如何苦难,后人对他如何美誉,都不可能完整叙说一个真正的东坡。他完成的是一个真诚的东坡,后人接受的是一个美丽的东坡。

记着他的自勉联:

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如果要去比较文人,我觉得李白太狂、杜甫太拘,商隐太悲,李煜太怜。东坡应该怎样归纳呢?看过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在序言中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正如耶稣所说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柔敦厚。这是迄今为止我所见到的对苏东坡最为精妙的概括。在这诸多身份中,一般人只要具备其中一种,就得耗尽一生的心血。而苏东坡,所有的成就似乎都是信手拈来、不费半点功夫。

历史总是留下一点遗憾让后人有感可发,弥补进程中的不尽如人意的瑕疵,人也是在过来后回首往昔检讨一路走来的过程,用事后的智慧看到当时的不足。不知道东坡有没有检讨过自己,只是在每次流放的时候,他会对一些朋友说如蝇在食,吐之乃已,但不知道吐了多少只苍蝇仍是一意孤行本性难移。如果我们妄加设想:他的正直中多一些媚俗,官场会多一个不倒翁;如果他的聪明中多一些圆滑,朝廷也许会多一个宰相;如果他的才华中多一些世俗,风流中也许会多一个骚客;如果他的性情中多一些恶毒,惨遭流放的也许会是另一个人;如果他君子风范里搀杂一些小人作为,历史的一些章节有可能重新改写。

而唯一的苏东坡,正如宋玉描绘的邻家小妇一样,历史给我们一个恰如其分的唯一的苏东坡,任何的改变都不是我们喜欢和崇敬的唯一的苏东坡,就是他身上的缺点都是那么美丽。他为官可造福一方却老是不得志,他广交四方朋友却总是受小人陷害,他的诗文熠熠生辉却在现实生活中黯然失色。

把酒问青天,不论怎样,感谢历史给了我们一个唯一的苏东坡!

评价苏轼

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为了他的出现,中国,也许等待了一千年,又一千年

他的出现,是偶然也是必然;他的才华,是凡人而又超凡;他的思想,出于瞬间而又影响深远;他的性格,既洒脱而又有常人的一面。

苏轼——中国文化史上的旷世奇才,罕见的多面手,多层次、全方位的文化——不仅仅是文学——巨子。神奇的文笔、渊博的学识、睿智的思想、高尚的人格、丰富的人生经历、多方面的巨大成就,还有,它永远不灭的那一份诙谐,真可谓: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他的名字就是一座丰碑!

他长于散文创作,《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名篇佳作脍炙人口,体现了中国文人的忧患意识和人文精神。他的诗,把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风格巧妙结合起来,多姿多彩,美轮美奂,代表了宋诗最高水平。他的词,清新豪健,题材广阔,挥洒自如,气势磅礴,开创了豪放词风。他的书法、绘画,也都达到了很高水平。除此之外,在哲学、茶道、烹饪、养生、园林艺术方面,他都有独到的造诣。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推崇苏轼:“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他将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列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并且将他们的思想、人品、学问、才华、待人接物、立身行事,看成浑然一个整体,是有一定道理的。更足称道者,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文人,苏轼身上,既无头巾气,无山林隐逸气,亦无以富贵骄人气,无忠臣孝子气,无大作家架子气;既无大臣杜门思过之态,亦无谪宦战战兢兢之态。他与你我同在,同悲同喜,丝毫也不刻板,浑是率然纯真的真性情,真品格。

苏轼的一生,可以用“四个三”来概括:不忘三事——金榜题名、乌台诗案、太后恩宠;不忘三人——敬如父师的欧阳修、素为敬重又有矛盾的王安石、司马光;不忘三地——黄州、惠州、儋州;不忘三情——与苏辙的手足情、与王弗的生死情、与朝云的不了情。他生活中的每一个片断,几乎都与传奇相联系。例如,金榜题名时,他由第一变成了第二,却反而更为出名;乌台诗案中,他九死一生,被贬黄州,却反而出现了创作的黄金时期;他赠弟辙、悼亡妻的词篇,被人们万口流传,历久而不衰……

在为人上,苏轼在几乎丧命的逆境中保持坚贞气节和独立人格,决不随波逐流;在为官上,苏轼坚持为官一地,造福一方,徐州防汛,杭州筑堤,儋州授馆,兴修水利,架桥凿井,赈灾施药,都于史有征;在人生态度上,苏轼即使在身处绝境时,也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追求……

由于苏轼多方面的巨大成就,由于他更多的人民性,由于他时时闪现着智慧光芒的睿智思想,由于他超凡脱俗的旷代才华,千年以来,他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而有口皆碑;更由于生活经历的丰富性,他常常成为人们谈话的话题及内容。自然而然,学生们在作文时,也往往喜欢用东坡事迹作话题或材料,毫不夸张地说,有作文处尽可以有东坡。这正是因为,苏轼的精神与思想,早已融入了中国的文化与历史,还在影响着我们生生不息的文化创造和传承。

来生嫁给苏轼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在这样卷帙浩繁的历史长卷中,文人有如宇宙的尘埃,你明明知道他们是存在的,可你想捕捉他们时,他们却又从你的身边倏忽而逝。只有才子,才能倾一生之能量在浩瀚历史中燃烧瞬间,留下一道耀眼的星光;而大才子是可以比恒星的,始终光照天宇,明亮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然而,在这些才子乃至大才子中,人品、才气堪与苏轼比肩者真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都说女人最容易被文字所打动,五千年来,真正用文字打动我心弦的惟有苏轼一人而已。才子佳人的婚姻,历来是婚姻的至高境界,那么,我要认真地,虔诚地,刻苦地……修炼今生,也许上帝受了感动,可怜我的一片苦心,让我转世投胎为一个才貌双全的美人,满足我千年等一回的愿望--嫁给苏轼。虽然他曾经有过三任妻子(姬妾尚不算在内),虽然他的妻子的寿命都不长,然而,我仍然愿意把生命浓缩成一束烛光,辉映在他的指间心上。哪怕只有十一年(他的女人总是跟十一这个数字紧密相关)。哪怕为此,历尽千年的情劫。

纵览古今,如苏轼般真性情者实乃凤毛麟角,这一点,从他对待妻子的情谊上可见一斑。第一任妻子王弗与苏轼生活了十一年后病逝,苏轼在她埋骨的山头亲手栽下了三万株松苗。三万株啊,要种多长时间,点点滴滴的泥水中,包含了多少情和爱!他是把自己那一缕相思化成了三万株万古常青的松树,经寒历暑,沐雨栉风,岁岁年年,生生世世,守侯在爱妻身旁。又是十年后,苏轼为王弗写下了那首令所有读懂了的人摧心扼腕、痛断肝肠的《江城子·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生时十年相伴,死后十年相思,王弗何幸,得如此优秀的男人“不思量,自难忘”,“年年肠断”!作为女人,得其中一个十年就已足矣,二十年乃至一生的魂牵梦绕,王弗地下有灵,也该笑得如鲜花般灿烂吧。何况此时的苏轼已于六年前娶了小苏轼十一岁的王弗的堂妹王闰之了。苏轼并没有因有了新欢就忘了旧情。

再说王闰之。作为进士之女,嫁一个年轻貌美前途无量的书生应该不成问题;作为王弗的堂妹,她是应该了解甚至见过苏轼这个姐夫的。能以十一岁的年龄差距去做填房,除了崇拜和敬佩,大概就是感动于苏轼对妻子的深情厚谊了。不幸的是,二十五年后,王闰之又病逝了。这个陪着她宦海浮沉在黄州惠州儋州的穷达多变中绝无怨尤的贤德妻子、视前妻子如己出的贤德母亲的去世,使苏轼的情感再受重创。苏轼曾誓言生则同室,死则同穴,王闰之死后百日,苏轼请他的朋友、大画家李公麟(龙眠)画了十张罗汉像,在请和尚给她诵经超度往来生乐土时,将此十张足以传世的佛像献给了妻子的亡魂,并终于在十一年后由苏辙将停放在京西一座寺庙里的灵柩与苏轼埋在了一起,真正实现了生则同室,死则同穴的誓言。

除了这两个妻子外,还有一个由侍妾扶正的王朝云。这个十二岁进门的丫头,几十年来侍奉在苏轼左右,在他最得意时,也在他最倒霉时。特别是在苏轼最后的海南流放的岁月里,在那些侍妾“树倒猢狲散”的时候,朝云的生死相依,更应该源于刻骨铭心的敬爱,这个比朝云大二十六岁的“白须消散”的“病翁”,能打动朝云的除了才气,应该就是深情了。朝云没有看错,三个妻子中,苏轼给朝云写的诗词最多,苏轼称之为“天女维摩”,以知己看待。大概是上天也嫉妒苏轼如此得女人的爱恋吧,三十三岁的朝云在扶正了十一年后又病逝,苏轼将她埋在惠州城西的丰湖边上,俯瞰二人一起开辟的放生池,一湖净水,有如朝云的一片丹心,竟然令苏轼不忍重游。朝云死后,苏轼就一直鳏居,再未婚娶。他给朝云的楹联是: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每逢暮雨倍思卿”,在苏轼此后的日子里有多少夜雨孤灯,朝云就这样款款地走在暮年苏轼的深情里,直到永远。苏轼的所有真情都是实实在在地落到实处的,不像屈原,对美人空怀一腔爱恋,无一落到具体人身上,还得让后人来来去去地猜。(我一想到把个又老又丑的楚怀王比成美人,就怀疑屈原的审美水平。)

每一想到苏轼对这三个女人的情和爱,我眼里心上总是有些潮湿,思绪软软地蔓延开来,弥漫成一片旷古的遐思

遐思中我又想到了苏辙。

苏轼的真性情还彰显于对弟弟苏辙的兄弟之情上。千百年来家喻户晓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前面的小序上,写明了是“怀子由”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那无眠的思念,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殷殷关切之祷告,无不流溢着手足深情,在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后,一个阴错阳差的误会使苏轼误以为皇帝要杀他,在心惊胆战中他首先想到的是弟弟,给苏辙留下了两首诀别诗,愿与子由“世世为兄弟”;自海南返乡途中,苏轼病重,念念不忘的是:归来之后始终不见子由。兄弟情深,以至于此,有兄如此,夫复何求?

这样一个重情重谊的男人,这样一个兄长和丈夫,普天之下,能有几人?怎不令无情的“豪杰”仰倒,怎不令游戏爱情的男人汗颜!应该说柳永和杜牧都是很有女人缘的,可到头来,不也是“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既是青楼,又是薄幸,更没见史书有过他们对妻子耿耿相思的记载。所以,千年的搜寻中,我要嫁给苏轼,嫁给一个有情有意的兄长,嫁给一个全心全意爱妻子的男人。

苏轼的率真也可以理解为正直。在新旧两党各自为了自己的利益拼杀得如火如荼时,苏轼没有为了一己之私随风而倒,王安石的新法中有推行榷盐--食盐官卖的法规,盐价高得百姓买不起:“岂是闻《韶》不知味?尔来三月食无盐”,基于对芸芸众生的关爱,苏轼不完全赞成这个新法;当司马光要全部废除新法时,他又坚持说新法中有利于国富民强的部分,应有所保留,官场中挣扎了大半辈子了的苏轼,始终没有学会左右逢源,八面玲珑,并且一有不快意的事,便“如蝇在食,吐之方快”,此等坦荡胸怀,玻璃人生,才可以说是真正读过圣贤书的文人,才可谓书生本色。难怪他入狱后,无论政见上相容还是相悖者,都多方营救(这其中包括王安石和司马光),不是人格魅力,何能如此?一个征服了同性的男人,才是男人中的帝王,嫁给这样的男人,你就是王后,走到哪里,你都可以把骄傲写在脸上,把胸脯挺得高高,把腰枝扭得乱颤,把脚步走得铿锵;走到哪里,你都可以笑得日月生辉,山河添色。这样的男人,谁不想嫁呢?嫁给他,我不会像王弗,在他因诗获醉时,痛烧他的诗稿,我会做朝云,为他收拾行囊,伴他一路远行。

从才子的角度上看,李白无疑是大才子。但李白有点冷血。遍寻李白的文字,很少有涉及情谊的,更不要说男女情爱。李白是不屑于谈情说爱的。李白与杜甫曾有二十多天的同游蒙山,两人曾“醉眠秋共被,携手月同行”,这令杜甫铭刻于心,时时思念,直接寄赠、思念李白的诗,就有十首,《梦李白》《天末怀李白》等诗,写满了梦中的长相忆,而李白似乎只是在当时分别时留下了两首后,再也没有了后来。李白最爱的是他的酒,其次是他的游山玩水,再其次是他的牢骚。苏轼也爱酒,还爱喝醉,醉了便与朋友在“杯盘狼藉”后“相与枕籍乎舟中”大睡到天亮,真是如一张白云般洁净的心,他从不怕什么酒后失态,更不介意别人是否嘲笑,喝得酣畅,醉得坦然;他醉后也赋词:“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觳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赋完后便倒头大睡。有人持此词以告太守:“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不是顺江脱逃了吗?害得有监视他行止职责的黄州太守慌忙寻找,坡翁却在床上鼾声如雷。一个如此悠然于心、忘怀于外的苏轼是以把杯为乐的,他是崇尚“诗酒趁年华”的。他“把酒问青天”,他“酒酣肝胆尚开张”,他“一樽还酹江月”,即使没有酒,“空杯亦常持”,他极少有“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愤懑,有的是“得之心寓之酒”的乐趣和对人生的透彻体悟。可以说,喝酒的态度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本性,狡猾的人总是推脱,推脱不了就耍赖--不是偷着倒掉,就是以水代酒;奸诈的人常常后发制人,看别人喝醉而幸灾乐祸。我倒不是说每饮辄醉的人就是好人,但很本色地喝酒的人,必然是坦诚率真的可爱之人。苏轼把他自己平摊在天宇之下,扒开自己的胸膛晾晒他如婴儿般的赤胆忠心,千百年来,令人不忍伸手去捧。如此坦诚率真的人,总是可爱和可信任的,朋友信任,妻子更信任。一个与妻子“长相知,不相疑”的丈夫,古往今来,都是女人追求的终极目标。都说女人是为爱活着的,这话我深信不疑,我可以没有华冠丽服,没有香车别墅,但不能没有让我敬佩让我欣赏让我深信的人来释放我满腔的柔情,不能没有我的爱!

我想嫁给苏轼的理由当然还包括他的潇洒和旷达。苏轼是我知道的唯一一个“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人。在他的一生中,无论得意与失意,他都不愁眉苦脸,他总能从困苦中找到乐趣。贬黄州、没有官奉、只好开荒于团练营的东坡以糊口时,还自称“东坡居士”,大有“审容膝之易安”的乐趣。一次途中遇雨,“同行皆狼狈”,独东坡仗藜徐步,引以为乐:“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一蓑烟雨任平生”,如此的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谁能作到?“也无风雨也无晴”,如此的举重若轻,大无大有,哪个能行?我知道,屈原做不到,李白也做不到。屈原耿耿于“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仿佛自己是泰山极顶上最高的一棵松树,整个一个孤标傲世,终于成为一个“风必摧之”的林中秀木也就不奇怪了。李白只会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样走投无路的时刻“拔剑四顾心茫然”,在奉诏入京,授待诏翰林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几乎是得意忘形;还假惺惺地说什么“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侍奉的倒不是权贵,是皇上,是皇妃!苏轼不是,在几度浮沉的宦海中,他顶多感叹“人生如梦”,便去“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去了,连个牢骚也没有。即使在病中,也是一片笑容:“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消散满霜风。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哪知是酒红”,看,这不是个捂嘴窃笑的老顽童嘛!“充满劳绩,但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真好像海德格尔是看见苏轼的人生,才触发的诗情。

苏轼的性情真是太能诱惑女人了,能诱惑女人的还有他的才气。散文上可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比肩;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为豪放派鼻祖,千百年来堪与伯仲的只有辛弃疾;书法是“苏、黄、米、蔡”的“宋四家”之一;绘画以墨竹开南画派文人画之先河;能监修工程--苏堤;能烹饪出“东坡肉”、“东坡汤”等一系列食品;能采药配药、给百姓治病……我甚至找不出作为那个时代的人的苏轼,还有什么是不能的。可以说在其中任何领域能做出这样一个成就的,就堪称大才子,苏轼却钟天地灵秀于一身,揽人间才华于掌股,我遍览古今中外(也许我不够博闻)也未再得一人如此。他是上帝塑造在人间的一个绝版!

苏轼从宋代丰神秀逸地走来,衣袂飘飘,屐痕蜿蜒。他长须白面,细眼含笑地走在无数敬佩他、欣赏他、爱慕他的才女的香闺里、心窝中。佛说,修五百年方能同舟,修一千年才能共枕。从苏轼乘风归去的公元一一零一年算起,已有九百多年,当我也乘风归去并转世投生时,应该有一千年了吧,在这千年的轮回中,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经如我一样地期盼过,但我仍愿意倾尽我的全部虔诚来祈祷:来生让我嫁给苏轼,嫁给这个上帝唯一的骄傲。

越来越喜欢苏东坡

但凡在岁月深处,浮躁与淡定纠缠,你若得遇苏东坡,那是幸事。他往往如一轮明月升起在暗影幢幢的密林间,倏忽醇香拂面,心境澄明,恬梦骤至,海阔天空。

洋洋宋词里,曾经几度移情。豆蔻梢头,那是李清照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那是“梧桐更瘦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那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及后,流连在秦观的“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的迷离意境,更别说晏几道的“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的蚀骨情痴了。

那是少年,那是青春,那是轻狂岁月里的词文与诗篇。繁华,铺排,隆重,张扬,唯恐埋没了才情,绝不肯独自悄然绽放与凋零。

初喜东坡,是在十五前的冬天。在京客居读书,和学姐应邀去天津拜访故交。萧瑟的冬日寒夜,小酒馆里四人围坐,锅底炭火正旺,把酒言欢。那是唯一一次与《散文》杂志主编贾宝泉先生的晤面。贾先生带来着作《境花词》相赠,扉页上廖廖数字的简介里,居然就特意以《定风波》自勉。同样的,我第一次认真沉入的将苏东坡的词句朗朗读来,竟觉得通透淋漓,豪情干云。一时深醉其中,惊为天籁。

自此,浩瀚词篇中,婉约的低迷缠绵如雾散去。清亮亮的明月下,那位旷世奇才现身在我眼前,捻髯微笑,吟啸徐行,翩然来去。他的背影,他的世界,令人神往无限。

走近东坡之后,才发现研究苏轼者众多,着文立书不计其数。自然,这样一位伟大的才子,值得后人大书特书。似乎研究者格外关注苏轼谪居黄州的时光,那是他文学创作的分水岭。于近期细读过余秋雨先生的《苏东坡突围》,极赞同文中对苏轼文风的看法:到黄州的他是觉悟了的他,与以前的苏东坡是两个人。余先生不愧当代文豪,他这样激情四溢地形容苏轼的成熟:“……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惊世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是的,名不经传的黄州因了一位千古奇才的驻足停留,诞生了传世名篇,如一枚惊雷乍响在阴柔之风盛行的北宋词坛,振聋发聩,惊世骇俗。“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从“乌台诗案”中逃得一命的苏东坡,在黄州谪居,与渔樵为伍,混迹江湖,前所未有的亲近着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花一草。大自然点化了苏轼,再配上世间少有的才情,九百多年倍受瞩目的黄州词篇喷薄而出。车中有儿子所学的历代美文的CD,常将其锁定在《赤壁赋》上,念及:“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妙句连珠,层叠不断。母子二人相顾惊叹,每每叫绝。

苏东坡在黄州留下的词作史称有百余篇,占去一生作品的四分之一。宋神宗元丰五年,贬谪黄州后的第三个春天,他创作了《定风波》。虽不是所有词篇中的鼎峰之作,却是光芒万丈,普照千年。

成安纪文新友赐墨宝,我只求一阙《定风波》。而今它悬在办公室内,每有人问及不熟字词,我必先趁机再吟哦一次,口留余香,铿锵顿挫,似心神放马驰骋: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每吟心里都叹息,怎么就那么好。人生苦难深重,却旷达若斯。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苏东坡之所以为人敬仰,就在于他超越常人的达观,洒脱,高蹈。《苏东坡突围》里更赞其为高贵。顺境里他不跋扈,逆境里他不消沉,得势时他不害人,失势时他不媚人。富有时一掷千金,落魄时躬耕田垄。自得其乐,发自内心。东坡先生可谓深谙顺生之道,深得禅心赤纯。

淡看人间风月

潇洒自在尽得风流

--记苏轼

苏轼满腔的抱负,满腹的经纶,可惜“英雄”无用武之地!政治上的失意,造就了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寒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

这是我最喜欢的几首词之一,每次读到它的时候,心里面不管有再多的不爽,心情也为之一宽。这是苏轼被谪居黄州时所作的,然而我从词中却看不出他丝毫的颓废情绪。相反,看到的却是胸怀开朗、淡泊旷达的苏轼,这即是从作者身上所折射出的人生态度,它能给我们以充分的启迪。

“一蓑烟雨任平生”:冒着风雨漫步旅途时,一腔豪迈,任其自然,迎风而上,乃是他平生惯常的经历的态度;“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写的多么意蕴丰富,这是在生活历经风雨后内心的坦荡平静,自然界如此,人生的旅途也是如此。读苏试的词,受益非浅。

当他落难被贬之时,在他最需要朋友们帮助的时候,朋友们都躲着他,可他依然能够坦然面对眼前的一切,此时的他,在江边写出了最美的诗“大江东去”!这是何等的胸怀,这是何等的气魄!在政事上,他表现出来的是儒家的“宁知不可而之”的入世思想!而被贬之后,他并没有怨天尤人,佛家出世的思想给他带来了一片净土;而道家的“清净无为,随遇而安”是他并没有因为一贬再贬而颓废。

苏轼变成苏东坡后,写出了“自喜渐不为人知”的人生感叹,这是生命历程中的一次重大转变。过去苏轼自认为是才子,要为全天下的人所识,是那么的得意忘形;可落难之后,他的生命有了另一种包容,有了另一种力量。

尝遍人生的酸甜苦辣咸五味之后,苏轼有了一个自己的味觉--“淡”。所有的问道都尝过之后,你才之道淡的精彩,你才知道一碗白稀饭、一块豆腐好像没有什么味道,其实这个味道是生命中最深的味道。

苏轼其实应该感谢他的不断下放。因为整个生命被现实的目的性绑住了,迷失了自我。每下放一次,他就能进一步的认清自我,体味自我,找到自我。也才能写出那么美的句子“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经历人生百态之后,他感受到历史上那些争名争利,最后都变成了一场虚空。

我相信美是一种自我循环。美到最后不管你是富贵,抑或贫穷,有自我,才有美可言,才能“淡看人生百态”“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

我爱苏东坡

文/波波

小序:一直偏爱苏轼,所以题目非这么哗众不可了。既然是偏爱,就说不上理由,或许是心灵深处的先天投缘吧,无需理由。早想写苏轼,每一届讲到苏轼时,都有这份冲动,可惜总没成文。一直搁下来,等关于苏轼的文字读得多了,反而不好下笔了,不知道该写些什么。苏轼太厚重了,无论从哪一个侧面哪一个细节去咀嚼,都意味无穷,这使我难以下笔。终于能静坐下来,写就写吧,全当热爱的证明。

一、被摧折之痛:“世事一场大梦”

1

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总会看到一些设问:词句“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是否反映了词人消极的人生观?我臆想,很多老师会带着学生大谈消极积极,唯恐词中情调影响到年轻人的乐观向上。

其实,说“人生如梦”消极,是一个滑稽的说法。苏轼写这句话,压根不是要表达什么人生观,更不是要把一种什么消极的积极的东西传达给别人,他的词句,仅仅是自己人生经历的一种真实写照和感触而已。“人生如梦”,是苏轼被摧折之痛的呻吟。

词作写于“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时期。之前,苏轼差点儿一命不保,他真正体验到了挣扎于生死边缘的苦痛,贬至黄州,人生落差太大了,之前之后,远若天壤,这最真实的体验,便是恍然如梦的感觉。

提及“乌台诗案”,人们向来要为苏轼抱屈,以为那真是一场“莫须有”罪名的陷害,事实并非如此。苏轼绝不是一个单纯的文人,他与政治搅裹太深,被排挤甚至被置于死地,在政治漩涡中,似乎是早晚的事。可以说,苏轼遭遇“乌台诗案”,是一种必然。因为君王的赏识,因为他的才智,因为性格上的恃才放旷,更因为从未改变的对朝事的忧戚,因为他一直没有放弃过的直言陈事。

王安石推行新法,苏轼屡屡上书论新法不利,并且常常不是婉曲泛论,而是不避其嫌,就事论事,针锋相对。王安石本来已经反感苏轼与自己政见相左了,苏轼仍然不避其恶,坚持己见,甚至在皇帝下诏叫翰林学士和知制诰、史馆、昭文馆、集贤院的官员商议政事的场合,也照样上折发表宏论,表达对新政的意见。尤其在朝廷任人方面,上书言君王“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与王安石据理力争,反对因实行新法骤然晋升新人,致使质朴之风日减,取巧之人日多。陈词激烈,到了力请“陛下哀怜拯救”的程度。

不仅如此,苏轼看到王安石辅助神宗处理政务时过于独断专行,故意在考试进士策问时出题,以“晋武帝平吴因独断而成功,苻坚进攻东晋因独断而灭亡,齐桓公专任管仲而成就霸业,燕哙专任子之而失败,事情相同而效果相反”作为题目,惹得王安石大怒,叫御史谢景温论奏他的过失,只可惜穷加审查而一无所得。

苏轼的确是以一种士大夫的责任感对事论事,并没有与新法对立的主观意图,处朝尴尬时,也曾有意避让,请求外调任职,做了杭州通判。但外调期间,他仍然有抗新法的行为,他深谙令民户自报田亩数、据以征收赋税的“手实法”无利于民,便拒不遵从,不久,朝廷因为此法不当取缔了。在新党眼里,苏轼确实一度成了推行政令的一大障碍。

在湖州任职时,因为有些事对百姓不利而不便直说,他便用诗来讽刺,以求有益于国家。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摘取他章表中的话,并且引申附会他所作的诗说是诽谤皇上,逮捕进御史台监狱,想处以死罪。说他诽谤皇帝,无非是想借皇帝之手处置苏轼。讽刺时政,那倒是确有其事的。好在神宗对他颇为怜惜,加之亲友多方营救,保住了性命,贬至黄州,作了黄州团练副使。

苏轼确实是因言出祸的。黄庭坚曾批评苏轼说:“东坡文章妙天下,其短处在好骂。”《宋史》记载,(苏轼)“忠规谠论,挺挺大节”,所以“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立于朝廷之上”常因文字之祸,无妄之灾,饱尝贬谪他乡之罪,领受颠沛流离之苦。

2

苏轼不仅评说对新政的意见,旧党上台,他虽敬重司马光的人品,但于政事,却并不是简单认同,他甚至反对旧党对新法的全盘否定。旧党主事,他好不容易升迁中书舍人,司马光要改“免役”法为“差役”法,苏轼因差役法多弊,认为司马光“知免役之害而不知其利”,直言相陈,令司马光不悦。后来又在政事堂条陈不可,使司马光尴尬忿然。苏轼就是那种秉公直言的率真之人,他见司马光不高兴便说:“(当年)公为谏官,争之甚力,……岂今日作相,不许轼尽言耶?”好在司马光是君子,一笑了之。苏轼知道自己的言论不会受到旧党采纳,请求外调,让司马光很是怨怒,有了逐罢不用的念头。当时谏官多为旧党,都厌恶苏轼太过耿直,争相寻找苏轼瑕疵加以病诟,虽然瑕疵很难寻到,尴尬的苏轼毕竟难于立身朝中。

苏轼从没有放弃过进言,越职进言也是常有的事,就算是没有实权,只作主上侍读,也常常进读古训,反复开导,希望主上有所觉悟,并且在论及时事时,陈说旧当执事中的诸多弊端,诸如赏罚不明,善恶无劝,治水不当,贼寇猖獗,还担心这些事情会“浸成衰乱之渐”。如此这般,当轴者自然恨之。

苏轼是个独立的角色。他既不属于新党,也不能算旧党。或者说,他是两边不讨其好,只顾言说自己的主张。如果苏轼在新旧两党的争斗中三缄其口,或许真的可以免去灾祸,《宋史》记载有人发表议论说:“苏轼稍有隐晦,虽然不被重用,也应免去了灾祸。”意即苏轼只要管住嘴巴,稍有些韬光养晦,哪怕不被重用,也不至于招致灾祸。

3

可是,苏轼会三缄其口不去言说吗?

当然不会。一方面是才学使然,有见识不能表达,对才俊来说是一种折磨;一方面是性格使然,苏轼何等人,苏辙在为兄长写的《墓志铭》中说:“其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为恨。”苏轼自己也在《思堂记》表达过自己的意思:“言发于心而冲于口,吐之则逆人,茹吐则逆余。以为宁逆人也,故卒吐之。”他直言陈说,是真正快人快语,要他三缄其口,必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但我认为,苏轼的不吐不快,更是因为他把自己的生命嵌入政治太深的缘故。苏轼这样的士大夫,掩蔽双眼逍遥世外不问时事是根本不可能的。

苏轼是有大志向的人。他年仅十岁时,母亲授书,讲到汉代名士《范滂传》,因范滂德义高厚不愿牵连他人而诀别母亲慷慨赴死的情节慨然太息时,苏轼就问母亲:“轼若为滂,夫人亦许之否乎?”太夫人说:“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耶?”苏轼小小年纪,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义如此,苏轼母子的这番对话后来竟成为千古美谈。苏轼勤学奋厉,有当世志,令母亲极为欣喜,她赞叹道:“吾有子矣!”他到了弱冠之年,便能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了。

《宋史》记载,苏轼在少年时代,《庆历圣德诗》流传到蜀地,苏轼就历举诗中所说韩琦、富弼、范仲淹、欧阳修等贤人去问老师。老师觉得奇怪,说:“童子何用知之”,苏轼竟然答:“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可见他与当代贤人相并列的志向。

关于苏轼的文字记载中,几乎都要提及他的科考事迹,一篇《论刑赏》,叫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惊喜称异,竟以为是自己的得意弟子曾巩所作,为避嫌疑才评其第二。后来再以《春秋》对义时,稳居第一。欧阳修见到苏轼复试文字后,大加赞叹:“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

苏轼深受几代君王赏识,宣仁后与哲宗起用他时说,“此先帝意也。先帝每诵卿文章,必叹曰:‘奇才,奇才!’但未及进用卿耳。”一番使苏轼不觉失声痛哭的话中,可见他深得君王之心。

苏轼绝非只会纸上谈兵的文人,他一生屡被谪迁,几乎每到一任,都勤政恤民,政绩斐然,深受爱戴。苏轼是有政治抱负和政治才能的,政治也几乎成了苏轼一生的情结。

苏轼也绝不只是一个写写诗词文赋聊以消遣的文人,他以务取实用、不为空言的精神,对中国古典之文化、人物一一立论,据《本集》考索,计有:《易论》、《书论》、《诗论》、《礼论》、《春秋论》、《中庸三论》、《伊尹论》、《周公论》、《子思论》、《孟轲论》、《宋襄公论》、《秦始论》、《汉高论》、《管仲论》、《孙武论》、《乐毅论》、《荀卿论》、《韩非子论》、《留侯论》、《贾谊论》、《晁错论》、《霍光论》、《扬雄论》、《士燮论》、《诸葛亮论》、《曹操论》、《韩愈论》、《思治论》、《正统论》、《续朋党论》等等,繁不胜载。(木斋《苏轼评传》)

这样一个苏轼,能三缄其口韬晦不言吗?

4

苏轼,这样一个胸有韬略,又心存抱负的人,经历了生死考验,从恃才放旷的无限优越,从亲近帝王之侧的备受赏识,从受人追捧的炙手可热,突然被命运推向死亡边缘,挣揣着捡来性命,携老带雏,寄身于偏僻之地,旁落荒寂之所,这样的境遇,怎能不给人一种恍然如梦的感慨呢?!苏轼的人生,简直就是一场大梦,梦醒之痛,痛何如哉!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为什么三国英雄如此众多,他却偏偏只写周瑜?固然因为赤壁之战是周瑜绝作,更为重要的是,周瑜这个年轻才俊儒将,其才智其风光其豪情,与被谪贬词人何等相似,叹乎其才,英雄相惜啊!可是周瑜赤壁建功,留名于世,自己却在最好建功立业的年纪,被摧折几死,这又是怎样的残酷和伤痛啊!

人生如梦的词句,是天壤落差的感慨,这份感慨在《西江月》里,表达得更单纯明白: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凉北望。

人生如梦,与其说是悲观心态,不如说是苏轼被摧折之痛。令苏轼自己也没想到的是,这份疼痛并没有在黄州结束,相反,黄州只是一个开始,苏轼历典八州的一生,一直在品着人生如梦的酸楚凄凉。

二、处逆境之韧:“一蓑烟雨任平生”

1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

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的《定风波》同样写于黄州期间。道中遇雨,同行皆狼狈,独他不觉,逍遥漫步,雨后缘事而发写下此词。这首看似轻描淡写的小词,是苏轼一生处逆境之韧的最好写照。苏轼一生屡遭风雨,但他逆风而行,浑然不怕,镇定自若,悠游自得。“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体现出世人少有的生命之韧。

2

人们按常理想象苏轼,总以为他遭遇黄州之痛后,高呼“人生如梦”,从此沉沦。人们想象中的苏轼,是诗词文赋书画才情高绝的苏轼,正是这些想象掩盖了对他政治才能的了解。读者稍作留心就会发现,无论《宋史》,还是苏辙写的《墓志铭》,记录苏东坡时,并没有太多渲染他的遭遇,也没有渲染他的文学造诣,更多的是记录他的政绩,他的言论,他对朝廷政事的忧戚。他的心灵世界更多的表现诗词文赋,那是无意中留给后人的财富;他的行动一直在践行士大夫的政治作为,在诠释士大夫身处逆境中一种不屈不挠的坚韧。

在朝中,他不顾利害,屡屡上奏进言;外调离朝,还不忘留下言辞恳切的书表;外调任职,几乎可以说每到一任都政绩卓著,深受黎民爱戴。

新政盛行“青苗、免役、市易”等,浙西还兼行“水利、盐法”,法令太多,也颇急切,苏轼注重“法以便民”,使百姓赖以少安。

任通判杭州,处事得体,吏民敬畏爱戴,等他离任时,吏民仍称之学士,不直言其姓。

徙知密州时,司农下令实施新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苏轼知其不利于民,不以实施,没有多久,因为此法不当,便被朝廷废除了。“密人私以为幸”。在密州,还巧使小计,欲擒故纵,铲除暴卒,安定一方。

自密州调至徐州,大水围城期间,苏东坡奋不顾身,抢救城池,为治水患,身先士卒,几十天过家门而不入,与士卒们一同住在城墙上的棚子里,筑长堤,安民心,令徐人感念至深。

徙知湖州,苏轼因外补之职不便言事,看到不便于民之事,不敢漠视,“缘诗人之义,托事以讽,庶几有补于国”,忧戚朝政,心切如此。

奔赴筠州看望弟弟子由后,北上经金陵,会晤赋闲乡间的王安石,自己都已无法言事了,竟然还与安石议论时事,建议王安石上奏言事。其忧戚朝事,心诚如此。

苏轼再次执事杭州时,遭遇大旱,饥疫并作,苏轼奏请朝廷,免供米,降米价,使民免大旱之苦。还募钱捐款,建造治病场所,积贮钱粮,防备疫病。秋天大雨,西湖泛溢,苏轼带领百姓取葑田积之湖中为长堤,以通南北,便利行者。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图画,成就一番美景,杭人名之“苏公堤。”可谓政绩斐然。在杭州任职期间,奏请朝廷,整顿市场,遏制庸僧猾商招诱外夷邀求厚利,民获交易之利,而无侵挠之害。二十年间两度执事杭州,百姓感激其功德,家里挂有苏轼画像,饮食间必祝颂,还造了生祠以报答,其深受百姓爱戴如此!

执事惠州,率众造桥,以济病涉;推广秧马(种植水稻时,用于插秧和拔秧的工具),建造水磨;施医散药,救死扶伤;深受惠人敬爱。

即便被置于死地贬至儋州,仍辐射能量,留存福祉。王国宪在《重修儋县志叙》中评价苏轼说:“儋耳为汉武帝元鼎六年置郡,阅汉魏六朝至唐及五代,文化未开,北宋苏文忠公来琼,居儋四年,以诗书礼乐之教转移其风俗,变化其人心。听书声之琅琅,弦歌四起,……辟南荒之诗境也。”

3

在一路的坎坷险境之中,苏轼有过犹豫和彷徨吗?有过,“归去来兮,君归何处?”(《满庭芳》)苏轼无时无刻不在经历出世入世的困兽之斗,后《赤壁赋》里的那个“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的自己,不正是一直涉身险境的自我吗?那“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的孤鹤,不正是心灵深处那个渴望超拔世俗的自我吗?那个“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的神秘道士,不正是“道”对自我心灵的呼唤吗?

苏轼的孤寂,是历经喧哗之后的深刻孤寂。《卜算子》里的幽人与孤鸿,便是置身荒野的刻骨之冷,是心灵无处投放的徘徊怅惘: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所幸的是,苏轼并没有在顾影自怜中沉沦,没有在自怨自艾中颓败,更没有在看破红尘中混世,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韧,抵御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折磨,不仅没有因愈来愈远的流放呼天抢地,相反,却活出了别样人生。

《宋史》高度肯定了苏轼的大用之才:“器识之闳伟,议论之卓荦,文章之雄隽,政事之精明,四者皆能以特立之志为之主,而以迈往之气辅之。”

4

苏轼之坚韧,还表现在他因文字出祸却从来没有放弃过书写心性,并以此为乐。更为难得的是,一次次的打压,将他的生命一次次沉淀,坐冷板凳的他,更多了一份沉静练达,读书作学问,使他的学术,达到了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苏轼抵达儋州(今海南儋县),生活之苦难,更超过黄、惠二州。初到时,暂租公房蔽身,公房年久失修,下雨时一夜三迁。后来他在桄榔林中自己动手搭茅屋,自命为“桄榔庵”,他在庵中“食芋饮水,著书以为乐”。在“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的海南,苏轼没有停止过写作,据《海外集》统计,苏轼居琼期间工写出诗一百七十四首,散文一百二十九篇,赋五篇,颂十八篇,铭四篇,平均近两天写出一篇(首)。苏辙《墓志铭》中有记,他完成了父亲遗命作《易传》9卷。自己又作《论语说》5卷,居海南,又作《书传》13卷,《志林》5卷,苏辙说他“推明上古之绝学,多先儒所未达”。既成三书,苏轼抚之叹曰:“今世要未能信,后有君子当知我矣。”至其遇事所为诗、骚、铭、记、书、檄、论、撰,率皆过人。

好个打不垮的苏轼!好个活着自己的追求和志趣的苏轼!《宋史》有一句话说的真好:“假令轼以是而易其所为,尚得为轼哉?”如果苏轼因为避祸而韬光养晦三缄其口,如果苏轼因为辗转流离而怨天尤人易其心志,苏轼便不是苏轼了。

苏轼对自己所做的一切格外清醒。苏辙太了解自己的兄长了,他说,“孔子谓伯夷、叔齐古之贤人,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公实有焉。”苏轼的结果,是自己明白的结果,是自己追求的结果,哪怕山高路险,哪怕百折九回,哪怕死寂荒凉,哪怕柔肠百结!

尼采说:“要爱命运。”读者大可不必为苏轼叹惋,他的人生,苦难与韧性交织的生命,正是他一切魅力所在。

三、胸襟之旷:“是处青山可埋骨”

1

《狱中示子由》中有两句:“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后一句不免凄凉,我更喜欢第一句,甚至觉得,用它来形容苏轼的旷达心胸再确不过。

我热爱苏轼,其中很大一个因素是苏轼的豁达超拔。

苏轼的豁达个性似乎与生俱来,此个性在《贾谊论》中表露无遗,他认为贾谊“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并大加感慨,“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他极其欣赏贾谊的才智,却否定他的黯然自伤。

黄州一难,生死之劫,苏轼既未消沉,又未怨世,他亲自盖房,家徒四壁而谓之“雪堂”,写下有滋有味的《雪堂记》;住地偏僻,坡陡路滑,他取白居易《东坡种花》诗,自号东坡居士,居其自乐;生活拮据,缺粮少菜,他便亲为农夫,开荒种地,维持家人生计;大麦红豆为饭,别人苦不堪言,他却作诗《二红饭》,食之自香;黄州猪肉贱价如泥土,“贵人不肯吃,贫人不解煮”,东坡偏把它做成一道佳肴,美其名曰“东坡肉”,留下永久佳话;煮一道萝卜白菜荠菜大头菜杂烩菜羹,名曰“东坡羹”,自觉有味;有肉无酒,亲自酿造,作诗《蜜酒歌》,不饮自醉;生活贫寒,缺衣少食,他不以为苦,作《节饮食说》,趁势养生。如此随遇而安随缘自适自得其乐,天下之大,有几人能欤?!

2

安置惠州(岭南)期间,只带着儿子苏过,“瘴疠所侵,蛮蜒所侮,胸中泊然,无所蒂芥”。(《墓志铭》)还咏出了《惠州一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全不见远谪蛮荒之苦。

以琼州别驾安置昌化,“昌化,非人所居,食饮不具,药石无有”,艰苦如此,人不堪其忧,苏轼却“食芋饮水,著书以为乐,时从其父老游,亦无间也”。(《墓志铭》)其心无尘滓透明澄澈如此!一句“携儿过岭今七年,晚涂更着黎衣冠”,简直就把自己当成了黎族一员了。在儋州,与黎族百姓亲密无间,“总角黎家三小童,口吹葱叶送迎翁。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办学吟咏,不亦乐乎!

这就是苏轼,一个所到之处创造快乐、尽享快乐的乐天派,一个在任何绝境中都活得浪漫快活的悠游才子!

他吟咏“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题西林壁》),这不仅是一种哲理,更是一种智慧,一种心胸。

他吟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是一种冷静坦然,更是一种自我勉励与自我超越。

他吟咏“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水调歌头》),是一种潇洒快意,更是一种浩然大气。

他吟咏“白发萧萧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纵笔》),是一种超然安适,更是一种心无尘滓的宁静。

他吟咏“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定风波》),那个面含微笑的人,竟然就是饱经沧桑磨难的苏轼;那个远涉岭南的迁客,正是心胸放达四海为家的苏轼。好个“此心安处是吾乡”!好一番恬淡自适的雅趣闲情!好一份无愧生命的深厚与热烈!

苏轼的豪放旷达,得益于他思想的博杂。据记载,苏轼弱冠时期,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他智慧通达,融汇三教,而以儒为骨。他悠游于儒道佛三教之中,虽然看透人生之空漠,但又始终善处人生;勘破红尘,却始终不舍红尘,始终保持着对人生的热情。

3

他悠游超然的心境,在《赤壁赋》里,得到了突出的显现。

《赤壁赋》中的主客问答,与其说是主与客,不如说是苏轼的两个自我,一个遭遇煎迫悲观怨叹的自我,一个超越怨尤旷达豪放的自我,两个自我打架,两个自我讲和,最后达成了心灵的和谐通达。

悲从何来?源自扣舷而歌,歌子的内容与屈原骚赋大有渊源,一些词句化用楚辞而来,吟者失意,悲从中来。悲者有三:其一,彼时孟德,一世之雄,而今安在?盛衰无常,功业湮没于世,生命价值虚无;其二,人生如小小蜉蝣寄于天地,如沧海一粟渺小无助;其三,人生苦短,长江无穷,欲永恒而不得。

何以解忧?也有三。其一,唯“我”之存在,方觉万物之美,变换视角,审视万物,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其二,“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盛衰有定,不强求,顺天命,弃患得患失,取淡定坦然;其三,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乃造物者无尽宝藏,寄情山水,享受自然,自得其乐。

如果说,遭遇困顿的那个自我对生命进行否定,把一切推向虚无,那么,另一个自我则能转换眼光,辩证处世,忘怀得失,超然物外,随缘自适,抵抗虚无。理性的自我把失意的自我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救出来,这正体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苏轼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半天下”,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英州(岭南),惠州(广东),儋州(海南),北回途中病逝于常州。没有发自内心的宽慰舒展,没有博取各家的圆融通达,无论如何也不能在绝境中把生命活到66岁,且活得那样光华四射!

四、历练之深:“九死南荒吾不恨”

1

“一家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三父子,就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三父子:苏洵,苏轼,苏辙。他们“共比高”的著名篇章是《六国论》。父子同题为文的时候,还是苏家春风得意的时候,细心的人会发现,那时的文章,姜是老的辣,文是爹的好。苏洵《六国论》论六国之事,刺当世之弊,妙语连珠,警句迭出,史料翔实,论理充分,一句“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有补时政,耐人寻味。苏辙的《六国论》纵观天下诸侯形势,着眼军事战略,议论韩、魏两国军事上的战略地位,提出论点:“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有理有据,令人服膺。唯有苏轼《六国论》,读来无甚高论,甚至满篇是少年得志的优越感,高高在上,精英意识强烈,鄙视贱民才智,认为把人按三六九等“区处条别,使各安其处”,尤其“智、勇、辩、力”这四类“天民之秀杰”,“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至于那些耕作奉养官府的,都是一些愚蠢而没有什么作为的人,即使想反叛,没有人去领导他们,也是做不成事的。

苏轼的这些议论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在我看来,三父子的《六国论》,唯他的最上不了台面拿不出手。

当然不是说苏轼早期的所有文字都不好,但一定可以说,不经过苦难的历练,绝不会有历史上那个不朽的苏东坡。

2

有时候很奇怪,毁弃一个人的东西,与此同时也在成就着一个人。苏轼因新旧两党政治斗争而搅裹碾压,断送了他的政治前途,但历史将他抛向荒野的同时,也赋予了他常人难以想象的历练,一番锻造,一番蒸馏,苏轼便成了文学史上的纯粹和永恒。

乌台诗案之前,苏轼何等受皇帝器重,何等受人追捧叫人艳羡,但日甚一日的谪贬,将他从众人聚焦的簇拥中抛向荒野僻壤,他在巨大落差带来的巨大痛苦中,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孤独与寂寞。

“漂零江海,身非己有,未知归宿之地,其敢必会见之日耶!临纸哽塞,言不尽意。”这是《与友人范元长书》中的倾诉,那份飘零中的心酸哽咽,难以自持。

“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这是《与李端叔信》中的记载。写信时,苏轼未必能料它会传下来。那不为人知的孤独,侵染在字里行间。因为落难了,怕有牵连,再无亲友频繁的书信问候,自己扁舟草履,与农夫渔樵无异,常常被醉人推搡辱骂,心里却暗自高兴,终于没有人认识我苏轼了。苏轼似天上明星降落民间,终于肉体凡胎沾满泥土味素朴真实了,唯有这一番降落,让他真诚反省。“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十二月二十八日,蒙恩责授黄州》)他心平气和,接受现实。

“某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昨与长子迈诀,已处置后事矣。”这是《与友人王敏仲书》中的绝望,一个一直心怀梦想的人,终于在垂老之年仍投置荒野,怕是生还的希望都没有了,于是已经和儿子交代后事了,这是怎样的惨痛啊。

“衰病枯槁,百念已忘。”这是《与谢民师书》里句子,与“心似已灰之木,身若不系之舟”是同样的心情,同样的感慨。人生何止一梦!苏轼一生,多少次起落升降,又多少次梦醒断肠啊!

“芒鞋不踏利名场,一叶轻舟寄淼茫。林下对床听夜雨,静无灯火照凄凉。”(《雨夜,宿净行院》),是满含远谪蛮荒、风雨飘摇中的孤独、冷寂与凄凉。

“鹤骨霜发心已灰,青松合抱手自栽,问翁大庾岭头住,曾见南迁几箇回?”(《赠岭上老人》),是两鬓如霜心似灰的无奈与沧桑。

“心似已灰之木,身若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象》)是一生颠沛流离、心如死灰、不堪回首的自嘲和对命运的深彻叹惋。

这些历练,使苏轼的生命更多了几分韧性和通达,他大赦北还渡琼州海峡时写了这首诗《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诗中“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尤令人感佩,被折磨得如此之惨烈了,竟然不生怨恨,也不觉遗憾,反觉得自己此生有幸一览天下奇绝风景呢!这是怎样的气度啊?这是颠沛流离赋予苏轼的一种大气魄!

这一切,表现在文字上,便是苏东坡文学的成熟和深厚。苏辙在《墓志铭》中提到,苏轼曾对他说:“吾视今世学者,独子可与我上下耳。”兄弟二人的诗文不相上下,等到苏轼谪居于黄之后,“杜门深居,驰骋翰墨,其文一变,如川之方至,而辙瞠然不能及矣。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这便是历练的结果。

宋代的朱弁在《曲洧见闻》里写道:“东坡文章,至黄州以后,人莫能及,惟黄鲁直诗,时可以抗衡。晚年过海,则虽鲁直亦瞠若乎其后矣!或谓东坡过海虽为不幸,乃鲁直之大不幸也。”鲁直自己亦云:“东坡岭外文字,读之使人耳目聪明,如清风自外来也。”

3

苏东坡被历史怎样定位?我们看看这两段文字:

其一: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其二:苏东坡的诗,苏东坡的文,苏东坡的字,苏东坡的画,在当时所造成的“轰动效应”,“流俗翕然,争相传诵”,“宣传中外,孰不叹惊”。帝王都成了他的追星族,放下美丽的后妃,陶醉在他的诗文中,读到激动处,夜起徘徊。当时的高丽人,日本人,派人常驻都城开封,不惜重金,高价收购有关苏东坡的一切出版物。公元9世纪的后半叶,那是一个文学上的苏东坡时代。“东坡之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士大夫不能诵苏诗,便自觉气索”,而且“禁愈严而传愈多”,“传于人者甚众”。一直到今天,900年来,像一块兀立不动的文学基石,支撑着中国文学史。(李国文《苏东坡之死》)

这就是留存千古的苏东坡了。

每读东坡,感慨万千。要多少坎坷,才能验证出生命的豁达与韧性?要多少磨难,才能铺垫出一种生命的厚重与高度?走近东坡,感受生命的坚韧;对话东坡,领略生命的豁达;读懂东坡,仰望生命的高度……

给生命留白

身处尘世,被功利、得失鞭赶着前行,奔波劳累之余便想拥有这样一个时刻--------长长地松口气,静静地独处一会儿,给生命留一段空白。

留空白是画家的技艺,也是生命的艺术。花谢了可以再开,燕子飞了可以再来,而生命属于人生只有一次,一旦逝去即无法追回,所以在填充生命内容的同时,更要懂得珍惜生命。

很多时候,盘旋在我们脑海里的是工资、物价、职称、房子、孩子等,疲于奔命,忙于应付,工于算计。终于在生猛海鲜、声光色味的享受之后,蓦然发现,我们遗失了生命中太多的乐趣。这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在奔波劳碌之余,为自己的生命留下一段空白,静静地享受生命和生活。

给生命留白,不要让忧愁和烦闷占去太多时间。疲乏了出去走走,让大自然的美景平抑你内心的躁动,消融你胸中的不快;烦闷时,听听音乐,让轻松悠扬的旋律抚慰你劳累的心。

给生命留白,可以摆个舒适的姿势,捧读一本书,不为写书著述,也不为闲谈买弄,就为这一份怡然自得的乐趣,为着淡淡的墨香,读书本身就是目的。也可以打开音响,静静地听一两曲子,感受那些一个个腾跳的充满灵性的音符。

如果能够为自己这难得的生命空白而陶醉,为自己的选择而自豪,并能收获些沉沉甸甸的感受,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埋怨生命的无聊与清淡呢?

清贫、平淡并不拒绝乐趣,生命中真正的乐趣,在于理解和创造乐趣。

给生命留空白,淡然着对待人生的得失、荣辱与失败。心胸害豁达些,一切不过是过眼烟云,真正能永恒的是人的精神,笑看云卷云舒,静观花开花落,宠辱不惊,去留无意,不失信心,不失乐趣地介入生命,创造生命。

给生命留白,就是充实生命。

赤壁的苏轼

——陆波

那一年,赤壁迎来了苏轼。

一只孤舟,两个模样模糊的朋友,赤壁下,夜色中,山很高,风很轻,天空一轮满月无比晶莹。

山风轻拂,苏子的思绪飘到何处?

想当年他很年轻,和父亲、弟弟,还有美丽的妻子,开开心心地上京赴考,远离故乡眉山,一路迤逦而来,到了天子脚下,蓦地发现,原来京城的天空是那么的广阔,那么的明净,生平第一次看到天那么蓝,那么亮。

皇城是那么的堂皇,那么的庄严,一代文宗欧阳修,对他是那么的赏识,就连高高在上的皇帝,对他也是那么的喜欢。登上皇城,天空高旷,他看到前面的路途是那么的通畅,他感到自己就像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那么自由,那么昂扬。

曾经是多么受人欢迎的诗歌,皇家也喜欢的诗歌呀!朋友们都争着看第一眼的诗歌,居然就成了我的罪恶,成了我的百年孤独。有朋友拿着我的诗歌去换了背叛,有朋友收藏我的诗歌变成了囚徒,而我却被小人用绳索捆缚,一步一步远离了皇城的天幕,那理想的帝都。

父亲去了,妻子走了,弟弟也受我连累到了遥远的月亮的另一边,从此我的填空一片阴霾,偶尔有点点星星闪烁在我人生的黑海。

人前,我的笑声依然是那么真那么软,哪怕换不来尘世的半分温暖!人后,有谁见孤鸿飘渺独往来,更漏残,身痛复心酸?

赤鼻矶,如此一个狭小的地方,水是那么浅,山是那么孤,我的世界,还有我的人生路,为什么越走越荒芜?我的天空问什么总是阴云密布?我的前程为什么老是任由一个个小人摆布?是人性的嫉妒?是权力的桎梏?是命运的无情?是老天的垂青?

山上的栖鸦,早已收敛起翅膀,在明月的惊耀中,于龌龊的巢穴里,冷冷地哀号。

泪水渐渐模糊了我的眼,浮起的礁石间,我看到了年轻英俊的周瑜,是的,他刚刚成亲,娶了美丽的小乔,是的,他意气风发,羽扇轻摇,百万曹军就在他的谈笑间灰飞烟灭,只剩下江水滔滔。

既生瑜,何生苏?只有长河大川般的人生方能引发后人礼赞驻足,萎靡沉沦的生活态度只会使日子越过越痛苦!

山风吹过我的胡须,江水溅上我的眉目,周瑜和曹操忽然消隐到了暗处。月亮升起来了,天空好像突然就亮了,好像在一瞬间变得明朗清楚。

何生苏,何生苏?我感到自己的心灵在飞向高处,一只白鹤在枝头飞转曼舞,上帝他老人家俯下了高贵的头颅,对我喁喁私语。

于是我拾起枯干的笔,蘸上滋润的汁,一道红光冲天而起,鹤鸣华表,龙翔天际,赤壁的苏轼创造了一个苏轼的赤壁,我用自己的痛苦拯救了痛苦的自己。

与苏轼相关的高考满分作文及片段

苏轼材料曼妙变奏曲——

一蓑烟雨平生任

[敢以此为题,足见作者对自己的信任,显得很有气魄,引起阅读兴趣]

独自踯躅在冰冷的寒夜,你是否在为遭遇痛苦而困扰不堪;徘徊于夜色仍明的街头,你是否在为生活的不顺而百般为难……其实,人生痛苦无处不在,但只有调整好心态,以正确的方法去面对,才能快意乐观人生豪迈。

[简略的设问引出生活的愁闷;清晰的场景映出人生的痛苦来源;诗意的语言引出了自己的观点:要调整好心态]

痛苦是人生的一种情怀,遭遇痛苦时理应学会调适心弦,坦然面对。[直接强调了观点,正面诠释了观点,点题]遭受贬谪多年的苏轼,面对人生的大不幸,曾十分平和地吟出“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千古名句。正视挫折、淡化苦痛的平和心境,洗炼了东坡的豪放词风。身受腐刑的司马迁,生前遭尽世人的白眼,甚至死后无颜面对已逝的宗族,他所遭受的苦痛可谓大矣,换了一般人多半会痛苦不已、郁郁而终,但平静的心境与坚强的意志,使其由一介匍匐于地的殿臣站立成一个为民族写下史诗的伟大史官,一部《史记》永表后世。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却突然身受重病折磨的史蒂芬?霍金,面对突如其来的常人难以想象的惨痛,用平和的心境与理智,为自己折了一只船,将自己摆渡到宇宙,与那“黑洞”“夸克”一同探索自然科学的奥秘。可见,遭遇痛苦时以一颗平和的心去正视,足以减轻痛苦,不但不会使人生变得阴晦,而且能使你在践志后迎来人生的柳暗花明,并为社会、为历史作出自己的贡献。

[举出了苏轼、司马迁、史蒂芬?霍金等几位名人面临困境,以平和的心境的处之,点胜困难、挫折,最终取得伟大业绩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只有调整好心态,才能快意人生。本段论证充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其实,翻开史册,一旦遭遇痛苦便郁郁而终者亦比比皆是。伯夷、叔齐采薇而食,最终饿死南山,世人皆称其节义,我独视其为固执顽冥,不懂得事国实为事民的道理,轻易让易朝之痛夺去生命;视屈原为偶像的贾谊,屈于长沙,日日咳血,闻子归啼血,终于郁闷而终……他们的遭遇,让人闻之不禁扼腕,若是在痛苦面前,能坦然面对,以旷达的心及时调适,战胜痛苦,一代风流才子又何以至此?!

[本段反面提出观点,用反面的事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不过,所选的事例略显牵强,但有关伯夷、叔齐贾宜之人之事例,也足以见出小作者的文化底蕴和深,能在短时间中有如此思维,实为不易]

往事越千年,你我已无法去改变,而平凡的生活中人们面对人生的痛苦,表现出的坦然亦可以慰藉心灵。那扇着扇子、赶着蚊蝇的小贩与同行的调侃,那满手油污的修车师傅送给顾客的问候与微笑,那清晨骑着自行车送牛奶的人嘴里传出的有力的哨声……都让我们感到亲切而温暖。他们在生活中有着多少的不堪重负,会遭遇多少痛苦啊,但是他们依然匆匆,像悬崖边的树,告诉你我这如草芥一样的生命种子可以在艰难痛苦中生长得如此坚强与美丽。

[由“无法却改变的历史”到“平凡的生活”,由流芳百世的古代名人到普通平常的现代劳动人民,无一不体现出主题。与社会现象相结合,又恰好是高考作文的一大得分点,而且语言很优美,想象很丰富,富有哲理,这体现了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

朋友,不要再让风雨蒙蔽了双眼,不要再让痛苦充塞了心灵,让你我以“一蓑烟雨平生任”来共勉吧。

[最后再一次地点题“不要让痛苦充塞了心灵”,与前文相照应,又提出了几个内心的期望,以“一蓑烟雨任平生”来结束全文,显得有诗意]

【满分作文成功之道】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本文观点鲜明,结构紧凑,语言精炼而有深意,文质优美而主题鲜明,写得颇为大气,能在考场短时间里写出如此优美的文章,实属不易。首段开宗明义,亮出观点:面对挫折和痛苦,应当“调整好心态,以正确的方法去面对”。二、三段分别从正反两方面引用古今中外名人材料作为佐证,充分运用了古人的事例,而且恰到好处,体现了作者的胸有成竹。文章有例有析,有理有据,论据充分而有力,很有说服力;第四段更是以一双慧眼,从日常生活中普通人身上发现了直面挫折、正视痛苦的那种“坚强与美丽”,成为全篇的一大亮点。结尾要言不烦而又入情入理,诗意再现,给人一种高度的美感,颇见风范。

略显不足的是反面论证力度稍弱,与正面从容充分的论述相比,稍显局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81153.html

更多阅读

游不尽的北京郊区旅游景点 上海郊区旅游必去景点

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可是很多、很多、很多的地方还是没有去过,真是游不尽的北京。“五一”节到了,只有三天时间,看来就只能在北京的郊区玩玩了。现将北京郊区的旅游景点罗列如下,也算自己立个目标,看看何时才能全部走完。所配图片是我已经去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说不尽的哈克 哈克贝利芬恩历险记

背景说明马克·吐温(1835—1910),原名萨缪尔·兰享·克莱门斯,美国幽默讽刺作家。1835年马克·吐温出生在密苏里州佛罗里达镇,长在密西西比河上的小城汉尼拔。他曾当过排字工人,做舵手,在战争中曾一度参加南军。1862年在内华达弗吉尼亚城

我是你眼里流不尽的泪。 我是你眼中的一滴泪

我是你眼里流不尽的泪 作者:轻过清尘三个月,丫丫哭得没明没  。她捏着自己干瘪的*房,无奈地叹  。墙纸  的两个宝宝白白胖胖的,而她怀里的丫丫瘦得皮包骨。丫丫对奶粉不感冒,她心里的弦,就被丫丫的每一声哭  牵扯着。她想起了自己

千年奇画:说不完的《清明上河图》

千年奇画:说不完的《清明上河图》--戴立强1953年1月,东北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前身)举办《伟大祖国古代艺术特展》,“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为展品之一,千年遗珍首次公之于众,引起极大关注。2004年11月,此幅画卷回沈“省亲”,展出再次引起轰

声明:《陆波校长与说不尽的苏轼 蔡陆波》为网友走阿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