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保亭县初中趣味语文知识能力竞赛试题转载 百科趣味知识竞赛试题

(全卷满分150分,答卷时间120分钟)

温馨提示:

亲爱的同学,欢迎你走进趣味语文乐园,希望你在这乐园里能挖掘到无数的宝藏,尽情发挥你的能力吧!提醒你哦,一定要用心审题,细心答题,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祝你成功!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24分)

1.“白雪公主”这个形象最早来自于

A、格林童话B、安徒生童话C、伊索寓言

2.在“精卫填海”的故事里,"精卫”是

A、一个人B、一只鸟C、一只猴子D、一条龙

3.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里,小美人鱼变成人是为了见到谁?
A、渔夫B、皇后C、王子

4.“卧薪尝胆”说的是

A、夫差B、范蠡C、管仲D、勾践
5.“初出茅庐”中的“茅庐”本意是指谁的的住处?
A、刘备B、诸葛亮C、司马光D、司马迁
6.屈原是春秋时代哪国人?
2011年保亭县初中趣味语文知识能力竞赛试题(转载) 百科趣味知识竞赛试题
A、吴国B、楚国C、越国D、齐国

7.在“夸父逐日”中,“夸父”是怎样追逐太阳的?
A、驾车B、骑马C、奔跑D、飞行

8.维纳斯是希腊神话中的
A、智慧女神B、爱神和美神C、自由女神

9.以下哪件事是《水浒》中梁山好汉武松所为?
A、倒拨垂杨柳B、汴京城卖刀C、醉打蒋门神

10.什么时候适合用“七月流火”来形容?
A、炎炎夏日B、夏去秋来C、春去夏来D、秋去冬来

11.“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是谁的经历?

A、刘邦B、项羽C、韩信D、张良

12.古代小说常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形容女性之美,其中“闭月”是指:

A、王昭君B、杨玉环C、貂蝉C、西施E、赵飞燕

第二部分:趣字妙词(共59分)

13.吼、啼、吠、唳、鸣、噪、嘶、吟、啸、嚎,这10个字都是用来描写各种动

物叫声的,请你准确地把它们分别填入与题号相应的横线上。(5分)

①鹿 ②犬③虎④狮⑤鹤

⑥龙⑦狼⑧鸦⑨马10猿

14.动物的(6分)

动物的住处,用不同的词表示。下面这些动物的“家”,应该用什么词,你知道吗?请将下列文字填到与题号相应的横线上:圈、厩、巢、窝、洞、栏、棚、匾、穴、笼、窟、房。

①鸟的住处称②狗的住处称③蛇的住处称

④羊的住处称⑤猪的住处称⑥马的住处称

⑦虎的住处称⑧鸡的住处称⑨兔的住处称

10牛的住处称11蚕的住处称12蜜蜂的住处称

15.填成语,连句子。(7分)

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再把所填的字写在答题卡的括号里,看能连成一个什么句子。

①炙手可( )②兴高采()③普天同( ) ④馨香祷(祝)⑤乐在其( )

⑥豆蔻年( )⑦一鸣惊( )⑧治国安(民)⑨患难与( )(10)政通人( )

11安邦定( ) 12大功告() 13()竿见影14(六)韬三略

15( )拿九稳16()而复始 17( )富力强

16.选词填空。(4分)

根据每句话的意思,把下面四个词填在题号相应的横线上。

千里马、百灵鸟、井底蛙、应声虫

①如果孩子成长在无知的世界,他便成了目光短浅的

②如果孩子生活在专制的环境,他便成了唯唯诺诺的

③如果孩子沐浴着友谊的春风,他便成了快乐的

④如果孩子扬起了自信的风帆,他将成为无畏的

17.趣填生肖拟人词。(10分)

你能写出下面含有十二生肖并用来形容人的词语吗?要是三个字的哦!

①比喻人人讨厌、受人谴责的人。过街鼠

②比喻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的人。老黄牛

③比喻外表善良,实际心狠手辣的人。

④比喻温顺善良、非常可爱的人。

⑤比喻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

⑥比喻在当地称王称霸、胡作非为的人。

⑦比喻德才兼备、大有作为的人。

⑧比喻代人受过、替人担罪的人。

⑨比喻随机应变、活泼好动的人。

10比喻非常小气、一毛不拔的人。

11比喻没有骨气、摇尾乞怜的人。

12比喻好吃懒做的人。

18.“火柴”和“柴火”这两个词,用的字刚好在排列上颠倒,意思不同。生活中类似的词不少,试试看,你能写出几对这样的词语?(3分)

()和()()和()()和()

19.人体名称妙喻。(7分,写对7个满分)

头脑、心脏、手足……这是我们身体上的器官。你知道吗?这些人体名称有着它们巧妙的比喻义。恰当地运用它们,能使意思表达得生动形象。比如:头脑,一是意为“头绪”,如“摸不着头脑”;一是比作首领。眉睫,比喻近在眼前,如“迫在眉睫”。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如“骨肉团聚”。

那么,你能根据下面的描述写出相应的人体器官名称吗?

A、①比喻兄弟。()

②比喻中心或最重要的部分。()

③比喻助手。()

④比喻替人刺探消息的人。()

⑤比喻形势险要的交通孔道。()

B、①比喻所控制的范围。()

②比喻人的品质;也比喻话里暗含的不满、讽刺等意思。()

③比喻总体上起主要作用的人或事物。()

④比喻真诚的心;还用来比喻勇气、血性。()

⑤指食欲;还比喻对事物或活动的兴趣。()

C、①称最喜爱的人,多指儿女。()

②指亲信的人。()

③称最亲最心爱的人,多用于年幼的子女。()

④用来指文章、文字的纲要、条理;也比喻事物的头绪。()

⑤指举动或动作;也指为了实现某种企图而暗中采取的行动,含贬义。()

20.人的感情是十分丰富的,有各种各样的笑和哭,同时也就产生了许许多多形容哭和笑的词语。请根据表述,选择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9分)

(1)笑:欢笑、嘲笑、微笑、奸笑、喧笑、狞笑、傻笑、讥笑、苦笑、畅笑

①欢乐的笑( )②阴险的笑( )③喧闹的笑( )④凶狠的笑( )

⑤轻蔑的笑( )⑥略带笑容的笑()⑦无意义的笑()⑧纵情的笑( )

⑨讽刺的笑()10心里不愉快而勉强做出来的笑( )

(2)哭:啼哭、饮泣、啜泣、抽泣、哽咽、呜咽、痛哭、号哭。

①有泪有声的哭()②无声无泪的哭()③有泪无声的哭( )

④声音低低的哭()⑤尽情地大哭()⑥连喊带叫大声地哭()

⑦发出一声声低声的哭()⑧发出长长抽吸声的哭( )

21.多音字趣话。(4分)

从前有一个人,聪明能干,什么事都做得漂亮且与众不同。他开了一间铺子做生意,开张那天,好多人都来捧场。别人问他:“你这个铺子叫什么名字?”这个人很得意地拿出一块大匾给大家看,上面写着“行行行行”。大家看到这块匾都愣住了。

你知道这间店铺的名字怎样读吗?提醒你哦,这间店铺名字的意思是“这是一间无论经营什么都能做得很好的店铺”。

“行行行行”应读作:

22.问路。(2分)

有个年轻人要去杏花村,在一个路口迷了路。他看到路旁的田野里有一位老大爷在干活儿,就鲁莽地问道:“喂,老头儿,你知道杏花村怎么走吗?”老大爷听了他的话,没抬头,说了两个字:“5里。”年轻人继续向前走了5里,发现根本没有村庄。这时他突然想起了老大爷的话,这才恍然大悟,并连忙回去向老大爷道歉。老大爷高兴地给他指了路。

开动你聪明的小脑瓜,想想老大爷说的那俩字是啥意思。

“5里”谐音为“”

23.王安石的谜语诗。(2分)

王安石任宰相时,一位老木匠为他设计了一套宅院。老木匠拿来模型请王安石过目。王安石看后频频点头,但又在模型的后花园墙壁正中处题了首诗:

倚阑干柬君去也,

霎时间红日西沉。

灯闪闪人儿不见,

闷悠悠少个知心。

老木匠思忖片刻,恍然大悟,立即修改了模型。王安石再看,果然更加满意。

原来这是一首谜语诗,意思是请老木匠在后花园墙壁正中加样东西。提醒你哦,这四句诗每句都打一个相同的字。聪明的你,猜出来了吗?

我猜出来了,它是“”字。

第三部分:语言表达(共15分)

24.贪官的哲学。(2分)

相传古代有一个贪官,挺有学问,他贪钱的方法与别的贪官不一样,不仔细揣摩,很难发现。他的案上有两个牌子,一个写着“情有可原”,一个写着“理无可恕”。告状的人要是给他送钱,他就把两个牌子在案上排成一句话,为他开脱:“,。”如果告状的人不给钱,他就把两个牌子调换一下,变成另外一句话,进行刁难:“,。”

你知道两个牌子怎样排吗?请把排成的句子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

25.对联趣事。(3分)

邻居王阿姨的对联贴反了:“爆竹两三声人间是岁”被贴在了左边,“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被贴在了右边。

请你依据对联的有关知识,用得体的语言向她说明。请把要说的话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

【注:有关知识:上联:末字是仄声韵(一般是第三声、第四声),贴在右边;下联,末字是平声韵(一般是第一声、第二声),贴在左边。】

26.奇妙的重音。(5分)

同样的一句话,重音的落点不同,意思也会起相应的变化。读下面的句子,注意重音的不同引起句意的变化,读下面左右两组句子,将意思对应的题号与字母写在答题卡上。(括号内为应读重音的字词)

①(我)知道你会唱歌。A.你怎么说不会呢?

②我(知道)你会唱歌。B.别人会不会唱我不知道。

③我知道(你)会唱歌。C.会不会唱戏我不知道。

④我知道你(会)唱歌。D.你不要瞒我了。

⑤我知道你会(唱歌)。E.别人不知道你会唱歌。

27.下面有10个句子,每句中都有一个“哭”字,可是,仔细辨别一下,有些句子表示人已经哭了,有些句子则表示人还没有哭出来,请在表示人已经哭出来的句子后面打上“√”。试一下,看看自己能不能全部做对。(5分)

①她差点儿哭了。()⑥谁说她哭了。()

②谁说她没哭?()⑦没有人不说她哭了。()

③没有人说她哭了。()⑧难道她没哭吗?()

④她真想哭个够。()⑨她怎么可能没哭?()

⑤她哭了个够。()10没有人不说她没哭。()

第四部分:古文探幽(共31分)

28.巧读古诗。(4分)

一支考古队在地下挖出一个宝箱。箱盖四周用篆书刻着四句话:“日黄穷欲楼,依入里上更。山层河一白,尽海目千流。”这四句话的每一字都是一个按键。可是依照这四句话的顺序按键,宝箱却打不开。考古队中的一个机灵的随行小记者想了想,把这20个按键重新依照另一种顺序逐次按一遍,宝箱九打开了。

这20个字排列起来其实是一首五言绝句,你能帮小记者重新排列吗?请将重新排列的句子写在答题卡上。

29.情景填空。(9分)

①当我们回忆起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情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中的诗句:,。

②小明是个顽皮的孩子,七年级了还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成天只知道玩儿,请你用学过汉乐府《》的诗句劝劝他:,。

③当我们浪费粮食时,大人们经常用唐代李坤《》中的诗句来教育我们:

,。

30.读《红楼梦》片段,请将其中谈及的四位诗人姓名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4分)

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得真有趣!”黛玉道:“……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诗一百首,细心揣摩熟透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一二百首……”

31.从前有一位教书先生,他教书有一个规矩,凡穷苦人家子弟,入学可分文不取,但凡富家子弟,学杂费以及各种孝敬必须非常优厚,他写下了几句话,既代表了对前者的要求,也代表了对后者的要求。

请给下面【甲】、【乙】两段话各加上标点,以表达教书先生对这两种学生的不同要求。赶快试试吧!请把加标点后的句子抄在答题卡上。(6分)

【甲】穷人子弟:无鸡鸭鱼肉也可无绫罗绸缎也可无金银珠宝也可无柴米油盐也可无粟米精面也可无香车宝马也可

【乙】富家子弟:无鸡鸭鱼肉也可无绫罗绸缎也可无金银珠宝也可无柴米油盐也可无粟米精面也可无香车宝马也可

32.判断下面的表述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3分)

①古代“社”指土地神,“稷”指帝王所居,左宗庙,右社稷,以时祭祀,十分看重,后来就用“社稷”代指国家。

②古人常用某些词语作为年纪的别称或解释,如“弱冠”指亲少年,“束发”指20岁,“不惑”指30岁,“而立”指40岁,“黄发”指老年。

③表示一月之内的时间先后顺序应为:望、既望、朔、晦。

33.对联览胜。(5分)

根据每幅对联的意思,把下面五处名胜古迹分别填到相应的题号横线

成都杜甫草堂、九江琵琶亭、滁州醉翁亭、湖南岳阳楼、黄州赤壁。

①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②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优乐到心头。

③灯影幢幢,凄绝暗风吹雨夜;荻花瑟瑟,魂销明月绕船时。

④铜琶铁板,大江东去;明月星稀,乌鹊南飞。

⑤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第五部分:综合运用(共21分)

34.书籍的称谓有很多,比如“选集”,是将作者部分有代表性的文章收集整理后,按内容、年代分成多卷集或编成合订本出版的书。选集有专选一个人著作的也有将两个人或多人的著作集结而成的,如《毛泽东选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等。

另外还有文集、文库、丛书、丛刊、手稿等,你能根据描述把这些书籍的称谓填到相对应的题号横线上吗?(5分)

①把性质相近的著作、资料汇编成套,分册出版的书,但不定期。

②类似于杂志,分期出版,但不定期,也不固定价格。一般有一个固定的名称。

③作者亲笔所写的原稿,包括作品草稿或本人誊写稿,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和研究鉴赏价值。

④供一定读者对象阅读的多册或成套的图书,版本装帧和封面设计相同。

⑤汇编一人或多人的著作,或同属一类问题的文章编成书的。

35.搞笑的菜名。(5分)

开动脑筋,把下面店主给起的菜肴名字,填到与题号相应的横线上(填字母即可)。

A、走在乡间的小路上B、母子相会C、绝代双娇D、一国两制E、悄悄话

①黄豆、豆芽②红烧猪蹄边上镶点香菜

③猪香嘴、猪耳朵④青辣椒、红辣椒

⑤煮花生米和炸花生米

36.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新生的词汇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比如“炒鱿鱼”、“雷人”、“山寨”等。请你参加下面的“试说新语”综合实践活动。(11分)

(1)老师把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收集新词语,请你写出你所在的小组收集新词语的途径(至少答出两种)。(2分)

(2)第二组同学负责将一些新生词的含义写出来。试试你能写出几个。(4分,写对4个满分)

①斑竹 ②筒子③沙发 ④菜鸟⑤楼主⑥伊妹儿⑦拍砖

⑧白骨精 ⑨闪人10给力

(3)第三组同学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汉语词汇具有很强的“派生再造”能力,如“零”和“距离”相结合,可产生新词“零距离”,它表示两个对象之间毫无距离间隔,贴得很近(紧),该词日益成为媒体上使用频率很高的流行词汇,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月月和您零距离。”他们打算依照“零距离”新造一个“零”式的词,请你友情帮助,解释词义,并用这个词造句。(5分)

防词:零

释义:

造句:

2011年保亭县初中趣味语文知识能力竞赛答题卡

(全卷满分150分,答卷时间120分钟)

学校:年级班姓名:座号:

题号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第二部分:趣字妙词(共59分)

13.(5分) ① ②③④⑤

⑥⑦⑧⑨(10)

14. (6分)① ②③④⑤⑥

⑦⑧⑨101112

15.(7分) ①()②()③( ) ④(祝)⑤()⑥()⑦( )

⑧(民)⑨( )10( ) 11() 12() 13()

14(六) 15( )16( ) 17()

16.(4分) ①②③④

17.(10分) ③④⑤⑥⑦⑧

⑨101112

18.(3分)()和()()和()()和()

19. (7分,写对7个满分)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20.(9分,每两小题1分)

(1)①②③④⑤

⑥⑦⑧⑨10

(2) ①②③④⑤

⑥⑦⑧

21. (4分) “行行行行”应读作:

22. (2分) “5里”谐音为“”

23. (2分) 它是“”字

第三部分:语言表达(共15分)

24. (2分) ①②

25.(3分)

26.(5分)①②③④⑤

27. (5分)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10

第四部分:古文探幽(共31分)

28.(4分) ,,,。

29.(9分) ①,

②,

③,

30. (4分) ①②③④

31. (6分,请把加标点后的句子抄在答题卡上)

【甲】穷人子弟:

【乙】富家子弟:

32. (3分)①()②()③()

33. (5分) ①②③④⑤

第五部分:综合运用。(共21分)

34. (5分) ①②③④⑤

35. (5分) ①②③④⑤

36.(11分)(1)(2分) ①②

(2)(4分)①斑竹:

②筒子:

③沙发:

④菜鸟:

⑤楼主:

⑥伊妹儿:

⑦拍砖:

⑧白骨精:

⑨闪人:

10给力

(3)(5分)防词:零

释义:

造句:

2011年保亭县初中趣味语文知识能力竞赛试题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B

C

D

B

B

C

B

C

B

C

C

第二部分:趣字妙词(共59分)

13.(5分,每两小题1分)①鸣②吠 ③啸④吼 ⑤唳 ⑥吟 ⑦嚎 ⑧噪 ⑨嘶 (10)啼

14. (6分,每两小题1分) ①巢 ②窝 ③洞④圈 ⑤栏 ⑥厩 ⑦穴 ⑧笼⑨窟 10棚 11匾 12房

15. (7分,每两空1分)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

16. (4分,每小题1分)①井底蛙②应声虫③百灵鸟 ④千里马

17. (10分,写对10个得满分)③笑面虎④乖乖兔(小白兔)⑤变色龙⑥地头蛇⑦千里马⑧替罪羊⑨机灵猴10铁公鸡 11哈巴狗 12大懒猪

18. (3分,每组1分) 示例:红火和火红楼上和上楼青山和山青

蜜蜂和蜂蜜奶牛和牛奶井水和水井茶花和花茶

火焰和焰火彩色和色彩故事和事故气节和节气

19. (7分,写对7个满分)A、①手足 ②脏腑③臂膀 ④耳目⑤咽喉

B、①手心 ②骨头③骨干 ④肝胆 ⑤胃口

C、①心尖儿 ②心腹 ③心肝儿 ④眉目 ⑤手脚

20. (9分,每两小题1分) (1)①欢笑 ②奸笑 ③喧笑④狞笑 ⑤嘲笑 ⑥微笑 ⑦傻笑⑧畅笑

⑨讥笑10苦笑

(2)①啼哭②饮泣 ③哽咽 ④呜咽 ⑤痛哭 ⑥号哭 ⑦啜泣 ⑧ 抽泣

21.(4分,每字1分)hánghángxíngháng

22. (2分)无礼

23. (2分) 门

第三部分:语言表达(共15分)

24.(2分,每小题1分)①理无可恕,情有可原②情有可原,理无可恕

25. (3分) 示例:王阿姨,您家这副对联真好!不过,这副对联贴反了。因为“岁”字是第四

声,这句是上联,应该贴在右边;“春”字是第一声,这句是下联,应该贴在左边。我

帮您换过来好吗?

26. (5分)①.E②A③B④D⑤C

27. (5分)②.√⑤.√⑦√⑧√ ⑨√

第四部分:古文探幽(共31分)

28. (4分,每写对一句1分)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9. (9分,每空1分)①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②长歌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③ 悯农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0. (4分,每小题1分)①陆游②王维③杜甫 ④李白

31. (6分,每小题3分,每写对4个标点1分)

【甲】穷人子弟:无鸡鸭鱼肉,也可;无绫罗绸缎,也可;无金银珠宝,也可;无柴米油盐,也

可;无粟米精面,也可;无香车宝马,也可。

【乙】富家子弟:无鸡鸭,鱼肉也可;无绫罗,绸缎也可;无金银,珠宝也可;无柴米,油盐也

可;无粟米,精面也可;无香车,宝马也可。

32. (3分,每小题1分) ①√ ②×③× 【解释】②“而立”指30岁,“不惑”指40岁。③阴历每月

初一叫“朔”,十五称“望”,十六叫“既望”,月末一天称“晦”。

33. (5分,每小题1分)①滁州醉翁亭 ②湖南岳阳楼③九江琵琶亭 ④黄州赤壁 ⑤成都杜甫草堂

第五部分:综合运用(共21分)

34. (5分,每小题1分)①丛书②丛刊③手稿④文库 ⑤文集

35. (5分,每小题1分)①B②A③E④C ⑤D

36. (11分) (1) (2分,写对1个1分) (1)图书馆、资料室、网络等。

(2)(4分,写出4个即满分) ①版主,也可写作板猪,班猪。由于拼音输入造成的美妙谐音 ②同志

③第一个回贴的人④原指电脑水平比较低的人,后来广泛运用于现实生活中,指在某领域不太

拿手的人。与之相对的就是老鸟。 ⑤发主题帖的人。 ⑥Email的音译,电子邮件的意思。也可

简称为“妹儿”。⑦对某人某帖发表与其他人不同看法和理解的帖子。⑧白领+骨干+精英 ⑨

离开(10)作为形容词,意思为“很带劲”;作为动词,意思为“给予力量”。

(3)(5分,防词1分,释义、造句各2分)示例:零负担没有任何负担农民零负担,农村焕

新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81240.html

更多阅读

2011年高考福建卷语文试题详细解答 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 语文福鼎太姥山中学(茂华学校) 叶如盛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匪来贸丝,。(《诗经 氓》)(2),风雨兴焉。(《荀子劝学》)(3)山气日夕佳,。(陶渊明《饮酒 结庐在人境》)(4)云销雨霁,。

2011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试卷评析 2011年高考数学试卷

2011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试卷评析(2011-06-16 10:30:25)上海考试院公布2011年秋季高考试卷评析语文稳中有变,平中见深语文卷的总体特征可以概括为:“稳中有变,平中见深”。“稳中有变”,是指积极汲取历年高考命题的成功经验,在选文和题型

声明:《2011年保亭县初中趣味语文知识能力竞赛试题转载 百科趣味知识竞赛试题》为网友香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