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1、我根据儿童身心特点,从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周围环境,师生一起走出教室,来到校园去寻找秋天,搜集落叶。学生在开放性的活动中,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活动中改变了传统的“秧田式”的教学模式。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完全改变了,学生在活动中情绪高涨,气氛特别活跃,他们善于观察、发现。学生成为活动中真正的主人,教师从学生活动的支配者、指挥者,变成了他们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
二年级语文《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2、《语文课程标准》多处指出,语文课程要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大胆尝试将本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的通融、综合,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单一学科的“知识壁垒”。因此,我注意吸收其他学科中的教材作为写话的素材,从其它学科中去悉心开采,寻找适合学生的写话素材,让写话的内容变得丰富起来。我在教学听说训练《秋天的图画》时与手工课进行组合,让学生通过贴贴、画画,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树叶画展现在眼前,这充分体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及动手能力。
  3、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这充分说明了作文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要引导学生到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用语言表达生活。生活有多广阔,作文教学的天地就应当有多宽广。夸美纽斯说:“美的事物总是具体的、形象的、可感的。”通过让学生亲自采集树叶,制作树叶画,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有话可说,每个孩子的感受都会与众不同。在这基础上,让学生放飞心灵,充分想象,引导学生把自己制作的树叶画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情绪高涨,争先恐后要介绍自己的树叶画,体现了学生真的想说、乐说、有话可说。学生说出作画的过程,介绍画的内容,集美术、手工、语文于一体。在做做、想想、画画、说说的过程中进行说话能力的培养、动手能力的培养,审美能力的提高。最后,孩子们一边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一边讲着自己编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听得认认真真。在说说、做做、玩玩、写写中丰富想象,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81695.html

更多阅读

《秋天的怀念》教学反思王天姣 秋天的怀念一等奖教学

《秋天的怀念》教学反思大连市西岗中学王天姣教学目标一定要明确,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环节。学习过程中一旦偏离目标,教师应及时引入正题。在《秋天的怀念》第二课时中,我设计了“通过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人物描写(动作、语言、神态

11《秋天的雨》教学设计及思路 11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秋天的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课文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

观窦桂梅老师《秋天的怀念》有感 秋天的怀念教案窦桂梅

袁付小学刘靖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窦桂梅老师的一节语文课视频,一节课听下来,我感触很多。一上课,窦老师就以自我介绍的方式引入了本节课。她说自己来自北京,还介绍了许多和她一样来自北京的的著名的文学家,其中就有本节课的

二年级语文《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1、我根据儿童身心特点,从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周围环境,师生一起走出教室,来到校园去寻找秋天,搜集落叶。学生在开放性的活动中,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活动中改变了传统的“秧田式”的教学模式。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完全改变了,学生在活动中

《秋天的怀念》文本解读 小学语文文本解读

《秋天的怀念》文本解读《秋天的怀念》这是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的短篇散文,是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了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以及史铁生对“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悔恨。文章主要讲了“我”双腿瘫痪后,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母亲为了鼓

声明:《二年级语文《秋天的图画》教学反思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为网友雨夜梧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