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沟坐馆 香港胜和坐馆沙田me

盐城县志记载说:“郑板桥微时曾在沙沟设塾授徒。”

郑板桥怎么来沙沟坐馆的?那还要从他的童年说起。

郑板桥的一生,真的是又吃生姜又喝醋,他出生三岁生母汪氏去世,十四岁时继母郝氏又去世,只靠善良的乳母费氏给予生活上的关怀和感情上的尉藉。

说是这一年的大年三十,郑板桥又揭不开锅了。熟读诗书的郑板桥羞于在年关岁尾向人伸手,无奈之下,他找来红纸,写了一付对联贴在大门上。上面写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八个大字。这到底是什么意思?第二天县老爷汪芳藻下来体察民情,他看懂了,当即吩咐随从说,回去拿些粮食衣物来送给这户人家。随从不解地说,人家也没有伸手跟你要啊。县老爷说,你看那对联,明明是缺衣(一)少食(十)。

当县老爷推开大门,进内一看,他惊住了。原来在二门上贴着一付“东邻文峰古塔,西近才子花洲”对联。

当时兴化有一座文峰宝塔,在郑板桥家的东南边,又有一座花园叫做百花洲,在西边。这是中原才子宗臣修建的。县老爷看到这家主人虽然穷困潦倒,但有鸿鹄之志。他欲登文峰之巅,盼望百花之盛。这穷小子不但文才过人,还有蟾宫折桂的高远理想呢。县老爷不但资助郑板桥的一时困难,还资助他去考秀才。

秀才虽说是个功名,但是一不能当饭吃,二不能当钱用,所以人们常常嘲笑这些人是穷秀才,酸秀才。为了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为了解决温饱,郑板桥只有首先去教几个小小的顽童。

郑板桥来到沙沟,人地生疏,就被安排在一间破败的空房里,教三五个顽童。这几个孩子平日里四处游荡玩惯了,让他们坐下了读书,简直比挨打都难过。郑板桥心想,不要读什么《百家姓》,《千字文》了,先让他们捺住性子吧。为了让这几个孩子坐得住,郑板桥就触景生情,就地编了三句顺口溜:

东边一排柳,

西边一排桑,

中间是个破墙框。

三句真情写照,让这几个孩子还真的感到有兴趣了,还认里不真地坐在那里扭着身子熟背。

这事让沙沟的一位读书人知道了。他认定这是教书先生在发泄不满,于是找巡检司反映这情况。

不久,孩子和郑板桥就搬进了镇上几间瓦房。这就是现在沙沟镇后大街78号煤建巷东边的赵月华家。

教学条件改变了,促使郑板桥更加认真地教育更多的孩子。他的生活也变得更加充实。说是在一年的夏天,郑板桥带几个孩子去沙沟西边的郭正湖游玩。熟悉水性的孩子抢着划小船,在广阔的芦苇以及荷花丛中穿梭。不料,乌云密布,狂风大作。躲又没处躲,藏又没处藏,眼看冷雨淋湿大家的衣裳。郑板桥心疼孩子,急中生智,随手摘下身边高大的荷叶,让孩子当作斗笠。可是不一会儿,这阵所谓的“跑风雨”忽然间飘走了,乐得郑板桥在船中,摇头晃脑地吟诗:

忽然湖上片云飞,

不觉舟中雨湿衣,

折得荷花浑忘却,

空将荷叶盖头归。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81936.html

更多阅读

香港公园和九龙公园 香港岛和九龙

香港每一个居民区周边都会有一个或多个公园,或大或小,是平日里放松或者节假日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其中有两个比较大而且有意思的公园,如果有时间,可以去走走,他们是香港公园(HongKong Park)和九龙公园(Kowloon Park)。香港这个城市大致分为三

香港话与广州话的区别 香港话和广州话

一个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和一个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在沟通上完全没有问题,只是在某些口语表达方式上略有不同。不过,回归十年来随着与内地的接触日益频密,在潜移默化中两地的语言都在起着一些变化。如今香港倡导的两文(中文、英文)三语(粤语、普

和胜和 竹联帮

起源与历史和胜和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9世纪90年代,当时已有大量广东人到香港打工,三邑人、四邑人、客家人、围头人(佘佬)团结成帮,一般自称或登记注册为“工人自助帮会”、“同乡会”、“宗亲会”。1884年,第一个堂口正式成立,名叫做和合图,

声明:《沙沟坐馆 香港胜和坐馆沙田me》为网友说来好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