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香闻花-读苏轼的《书戴嵩画牛》 书戴嵩画牛

作者:龚蕾

读阿`托尔斯泰的《苦难的里程》后感

原文中在描写(达莎):“诺大的一个个房间,她现在觉得好不舒服,房间里的东西也仿佛多余似的。主人家一走,连会客室里那几幅立体派的图画也好像不再叫人害怕,而且褪了色了。帘帷带着死气沉沉的褶挂在那儿。”

这一小段描写将达莎内心暗淡、凄凉、寂寞、不安、便觉得眼前的一切都失去了常态,景物的勾勒逼真地透露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有时候心理描写,可以通过环境、氛围、周围的景色等来描写人物此刻特定的心情。间接显示其内心心情。



读王勃的《滕王阁序》
博香闻花-读苏轼的《书戴嵩画牛》 书戴嵩画牛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话大家非常熟悉,其实他是仿拟了庾信的《华林园马射赋》中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

这种仿拟前人的句式以表现新的内容,是写作中的一种技巧,叫仿句。

读《红楼梦》

在《红楼梦》中第二十回中:“(宝玉、黛玉)二人正说者,只见湘云走来,笑道:‘爱哥哥,林姐姐,你们天天一处玩,我好容易来了,也不理我理儿!’”

湘云咬舌儿,把“二”念成“爱”,如实写来,逼真再现湘云的声音笑貌。

在这里还有一处修辞中的词格之一,既飞白,又叫非别。就是明知其说错或写错而将错就错,有意如实记录或援引下来,能逼真地刻画人物形象并产生幽默讽刺的效果。



读苏轼的《书戴嵩画牛》

苏轼在《书戴嵩画牛》中:“蜀有杜处士,有戴嵩牛一轴,一日,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戴嵩是唐代的著名的画家,尤其擅长画马、牛、他画了一幅斗牛画,牛在相斗时尾巴竖起来作摆动,被一个牧童看出了破绽,说牛在相斗时尾巴是藏在两腿之间的,画的“掉尾而斗”不符合生活的真实。

苏轼由此认识到古语所说的“耕当问奴,织当问婢”是正确的。

苏轼因此指出:“乃知观物不审者,虽画师且不能,况其大者乎!君子是以务学而好问也。”这个故事充分说明了文学艺术创作中“审物”,即对客观事物细心观察的必要性。强调了文学艺术家,应该“务学而好学”特别是向那些具有实践经验的下层劳动者虚心学习。

这篇文章中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这句话。养成细心观察客观事物的好习惯。



读柳宗元的《答吴秀才谢示新文书》和《与友人论为文书》

柳宗元在《答吴秀才谢示新文书》中写道:“夫观文章,宜若悬衡然:增之铢两则俯,反是则仰,无可私者。”

柳宗元是说,批评和鉴赏文章,应该像悬着一杆秤那样平衡和公正。即使很小的分量差别,也会造成衡量的差错。

在《与友人论为文书》中写道:“得之难,知之愈难。”原因是“鉴之颇正、好恶系焉。”鉴赏文章,不应该带有个人的情绪。它们和个人的喜好没有很大的关系。而那些“卓然自得以奋其间志”就是具有独到见解的作家很难被人所理解。这些观点和刘勰的《文心雕龙》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  杜甫的《戏为六绝句》

杜甫在《戏为六绝句》中写道:“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保师。”

这几句表达了杜甫关于如何对待文学遗产问题的见解。他主张后人向前人学习,反对因袭前人,因为摩拟是没有出息的。转益多师,广泛吸取各家之长。杜甫的态度是:“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辞丽句必为邻”的态度。

三人行,必有吾师。  读刘定之的《刘氏杂志》和韩愈的《进学解》

明代刘定之的《刘氏杂志》中:“退之下笔时,他人疾书之,写诵之,不是过也,其敏亦至矣。盖其取之也勤,故其出之也敏。”韩愈写文章,别人一边抄一边念,速度也不能超过他,刘氏认为这是由于韩愈平时勤奋学习的结果。韩愈在自己的《进学解》中也说道:“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百家之篇。”“沉浸沈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正是由于“取之也勤”,才可以在写文章时候“出之也敏”。

韩愈写作勤奋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读元好问的《论诗绝句三十首》

金代元好问撰写了《论诗绝句三十首》一组论诗。作者在二十八岁时候写的。他继承了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和王若虚《论诗》,是元氏诗歌理论的代表作。其中:“汉谣魏什文纷纷,正体无人与细论。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开宗明义,述其论诗宗旨,在于疏枣诗歌源流,辩论正伪清浑。其他各首归纳起来论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标举建安以来刚健清新的优良传统,反对纤弱靡丽的诗风;二是提倡浑然天成,真诚自然的作品,反对矫揉造作;三是提倡高雅醇正的诗歌,反对险怪俳谐怒骂的作风。

  读荀子的《荀子`乐论》

荀子在《荀子`乐论》中:“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以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荀子认为由于喜怒哀乐是“人情所必不免”,因而使人得到愉乐的音乐便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荀子在《乐论》中指出音乐有“审一以定和”的作用,“可以善民心”,不赞成墨家和道家“非乐”的主张。他认为可能致乱,也在于如何去引导,“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使其文足以辩而不邪。”荀子的这些意见,后来被《礼记`乐记》所吸收。虽然这是谈音乐的理论,也适用于其它文学艺术,时至今日,还有人怕提文艺的愉乐和享受功能,其原因也还是怕乱。因此,荀子的论述至今仍有其现实意义。

读《墨子`非命上》

《墨子`非命上》中这样写道:“故言有三表(标志、法则),何谓三表?墨子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这是墨子关于论辩文写作的重要理论。有本,强调有所依据,即要求以圣王之事为典范;有原,即要求考察百姓的实际经验体会;有用,即强调有利于国家人民。这种三表法,是有进步意义的。反映在写作实践上,墨子的论文注重事实,言之有据,具有较强的逻辑力量。应该说,真正的论辩文是从墨子开始的。



读徐增的《而庵诗话》

徐增在《而庵诗话》中:“诗须到家。所谓到家者,于古人诗中,路路都有。若止得一路两路,则非到家。”诗人在继承传统时,应多方学习,融会贯通,才能学到家。并举衲子,也就是和尚化缘为例来说明诗人必须向诸家学习。“试看衲子沿门持钵募粮,不知历过多少人家,方满得者个体。到得煮熟时,气伟件件相和。至此田地,才为到家也。”

读王夫之的《夕堂永日绪论`内编》

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绪论`内编》中:“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严格的限制)即极写大景,如“阴晴众壑殊”、“乾坤日夜浮”亦必不踰此限。王夫之论诗强调“因景因情”、“妙合无垠”,即要求主观之情与客观之景的统一。认为“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以及由此产生的亲身感受是决定诗歌成败的至关重要的东西。他认为如果王维不到终南山,就写不出“阴晴众壑殊”,杜甫不登岳阳楼,就写不出“乾坤日夜浮”这样的名句。他认为这种实际感受一定要来自亲身经历,靠“按舆地图”是写不出好诗的。“隔垣听演杂剧可闻其歌,不见其舞,更远则但闻鼓声”,都算不得亲见,亲历。齐梁,晚唐和宋人就忽略了这一点,便不能达到“情景妙合”的境界。



读李渔的《闲情偶寄`结构第一`立主脑》

李渔在《闲情偶寄`结构第一`立主脑》中:“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李言之本意也。传奇亦然。一本戏中,有无数人名,究竟俱属陪宾。原意初心,止为一人而设。即此一人之身,自始至终。离合悲欢,中具无限情由,无穷关目,究竟俱属衍文,原其初心,又止为一事而设。此一人一事即作传奇之主脑也。”所谓立主脑是指戏曲作品要写好主要人物的主要情节,他认为这是写好一部戏的关键:“必此一人一事,果然奇特,而其人其事与作者姓名,皆千古矣。”

  读金圣叹的《读〈第五才子书〉》

金圣叹的《读〈第五才子书〉》:“《水浒传》只是写人粗鲁是性急,史进粗鲁是少年任气,李逵粗鲁是蛮,武松粗鲁是豪杰不手羁绊,阮小七粗鲁是悲愤无处说,焦挺粗鲁是气质不好。”金圣叹称《水浒传》为《第五才子书》他的《读〈第五才子书〉》集中体现了他的小说理论,他认为《水浒传》的写法来源于《史记》“却有许多胜似《史记》处”。对《水浒传》在人物性格描写方面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说:“《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的性格,真是一百八样,若别一部分,任他写一千个人,也只是一样,便只写得两个人,也只是一样。”并举《水浒传》中写人物的粗鲁处为例。同样是写粗鲁,《水浒传》所写鲁达,史进,李逵,武松,焦挺的粗鲁各不相同,各具面貌,都符合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真正进行人物性格研究,应该说是从金圣叹开始的。

读李渔的《闲情偶寄`结构第一》

李渔在《闲情偶寄`结构第一》中:“编戏有如缝衣,其初则完全者剪碎,其后又以剪碎者凑成。剪碎易,凑成难。凑成之工,全在针线紧密,一节偶蔬,全篇之破绽出矣。”所谓“密针线”,强调了戏剧中作品故事情节的安排要合情合理,要保持人物性格前后的统一和作品在结构上的整体感。李渔把编戏比作裁衣,必须做到针线紧密,不出破绽。他认为要做到密针线,每编一折戏,“必须前顾数折,后顾数折。顾前者,欲其照映;顾后者,便于埋伏。”“凡是此剧中有名之人,关涉之事,与前此后所说之话,节节俱要想到。”他指出元人重曲文而轻结构的倾向,特别是在《琵琶记》在照映埋伏方面漏洞很多,如“子中状元三载而家人不知;身赘相府,享尽荣华,不能自造一仆,而附家报于路人......”,等等,是违背生活情理的。

李渔这种批判地继承前人遗产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

本文发表于《新华网 新华博客》

http://gonglei12345.home.news.cn/blog/a/0101004972170B98E1C3EBEF.html

本文发表于《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南都数字报》

http://gcontent.oeeee.com/7/c5/7c53c0de3653b80e/Blog/d08/fa8b64.html?t=1313491957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94669.html

更多阅读

超级恶心的《兄贵草泥马》通关游戏攻略 精 超级玛丽通关秘籍

超级恶心的《兄贵草泥马》通关游戏攻略 精——简介《兄贵草泥马》【胆小,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别看,别玩】是一个无厘头的游戏,没有很丰富的剧情,没有吸引人的画面,非常的简单,而且有点重口味,我大地102反而觉得这个有点恶心,并没看到这个游戏,抱

明朝的《皇明千家姓》杂谈 杂谈

明朝的《皇明千家姓》杂谈由于《百家姓》在编写上的优点,就使得后来各种《百家姓》的改编本终不能流行开来,即使像康熙《御制百家姓》动员政府的力量加以推行,也未能撼动原本《百家姓》的地位。各种《百家姓》改编本的目的,为使姓氏编

读苏轼的《留侯论》 苏轼的读书名言

读苏轼的《留侯论》原文: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yi)上之

艾未未的《1亿颗陶瓷瓜子》 一包瓜子多少颗

艾未未的《1亿颗陶瓷瓜子》   艾未未在英国泰特现代艺术博物馆涡轮大厅展出的颇有影响的作品于10月14日被临时关闭。该馆官员表示,这是因为游人踩这些陶瓷瓜子的时候有可能产生“有害粉尘”。  泰特发言人称,关闭展览无非是好让

声明:《博香闻花-读苏轼的《书戴嵩画牛》 书戴嵩画牛》为网友花了芳卿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