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轼的《留侯论》 苏轼的读书名言



读苏轼的《留侯论》

原文: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yi)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且其意不在书。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huo)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1(ben)、,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末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2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3荆轲、4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1.贲、育:战国史的勇士孟贲、夏育。2.伊尹:商朝开国功臣,商汤之师。太公:既吕尚,周朝开国功臣,周武王之师。

3.荆轲:卫国人,为燕太子丹刺杀秦王不中,被杀。4.聂政:韩国人,为韩卿严遂刺死相国韩傀(kui),后自杀。

译文:
  古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胜人的节操,(有)一般人的常情所无法忍受的度量。有勇无谋的人被侮辱,一定会拔起剑,挺身上前搏斗,这不足以被称为勇士。天下真正具有豪杰气概的人,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当无故受到别人侮辱时,也不愤怒。这是因为他们胸怀极大的抱负,志向非常高远。  

张良被桥上老人授给兵书这件事,确实很古怪。但是,又怎么知道那不是秦代的一位隐居君子出来考验张良呢?看那老人用以微微显露出自己用意的方式,都具有圣贤相互提醒告诫的意义。一般人不明白,把那老人当作神仙,也太荒谬了。

再说,桥上老人的真正用意并不在于授给张良兵书(而在于使张良能有所忍,以就大事)。在韩国已灭亡时,秦国正很强盛,秦王政用刀锯、油锅对付天下的志士,那种住在家里平白无故被抓去杀头灭族的人,数也数不清。就是有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士,没有再施展本领的机会了。凡是执法过分严厉的君王,他的刀锋是不好硬碰的,而他的末余之势可以驾驭(连上句意思是:在锋芒之势上,是没有可乘之机的)。张良压不住他对秦王愤怒的情感,以他个人的力量,在一次狙击中求得一时的痛快,在那时他没有被捕被杀,那间隙连一根头发也容纳不下,也太危险了!富贵人家的子弟,是不肯死在盗贼手里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生命宝贵,死在盗贼手里太不值得。张良有超过世上一切人的才能,不去作伊尹、姜尚那样深谋远虑之事,反而只学荆轲、聂政行刺的下策,侥幸所以没有死掉,这必定是桥上老人为他深深感到惋惜的地方。所以那老人故意态度傲慢无理、言语粗恶的深深羞辱他,他如果能忍受得住,方才可以凭借这点而成就大功业,所以到最后,老人说:“这个年幼的人可以教育了。”  

楚庄王攻打郑国,郑襄公脱去上衣裸露身体、牵了羊来迎接。庄王说:“国君能够对人谦让,委屈自己,一定能得到自己老百姓的信任和效力。”就此放弃对郑国的进攻。越王勾践在会稽陷於困境,他到吴国去做奴仆,好几年都不懈怠。再说,有向人报仇的心愿,却不能做人下人的,是普通人的刚强而已。那老人,认为张良才智有余,而担心他的度量不够,因此深深挫折他年轻人刚强锐利的脾气,使他能忍得住小怨愤去成就远大的谋略。为什么这样说呢?老人和张良并没有平生的老交情,突然在郊野之间相遇,却拿奴仆的低贱之事来让张良做,张良很自然而不觉得怪异,这自然,秦始皇不能使他惊恐,项羽不能使他发怒。  

看那汉高祖之所以成功,项羽之所以失败,原因就在于一个能忍耐、一个不能忍耐罢了。项羽不能忍耐,因此战争中是百战百胜,因此随随便使用他的刀锋(不懂得珍惜和保存自己的实力)。汉高祖能忍耐,保养那完整的刀锋(把自己的精锐实力保养得很好,等待对方的衰弊),这是张良教他的。当淮阴侯韩信攻破齐国要自立为王,高祖为此发怒了,语气脸色都显露出来,从此可看出,他还有刚强不能忍耐的气度,不是张良,谁能成全他?  

司马迁本来猜想张良的形貌一定是魁梧奇伟的,谁料到他的长相竟然像妇人女子,与他的志气和度量不相称。啊!这就是张良之所以成为张良吧(言外之意:正因为张良有能忍之大度,所以,尽管他状貌如妇人,却能成就大业,远比外表魁梧的人奇伟万倍)!

题解:

本文是苏轼应制科考时所做的一篇历史人物评论,对《史记》中记载的张良与桥上遇黄石老人,“纳履授书”的事进行评论,说明张良取得成功的原因,是能够做到“忍小忿而就大谋”,在辅佐汉高祖时,也能够劝汉高祖忍耐,从而得到天下。“孺子可教”的典故即源于此。

留侯论》-创作背景:

张良,字子房。原为韩人,其祖父、父亲相继为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等五世之相。韩为秦灭后,张良不惜以全部家财寻求刺客行刺秦王,为韩报仇。后寻得一力士,借秦始皇东游之际,与力士以一百二十斤重的大铁锤在博浪沙阻击始皇,误中副车。后隐姓埋名,被迫流浪于下邳,传说其在这期间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楚汉之争时,张良辅佐刘邦击败项羽,建立汉朝。汉朝建立后,张良被封于留(今江苏省徐州),世称“留侯”。

"博浪一声震天地, 圮桥三进升云霞。"

这篇散文是苏轼早年所作,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博闻才识和独具匠心。文章的主旨在于阐发“忍小忿而就大谋”,为使自己的论点具有说服力,作者广征史实,不仅引用了郑伯肉袒迎楚,勾践卧薪尝胆等善于隐忍的正面典型,而且引项羽、刘邦等不善于隐忍的反面典型,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发挥。作者引证史实层层递进,流转变化,不离其宗,抓住留侯能忍这一主线,进一步阐明张良能忍的效果是助高祖成就帝王大业。这篇文章能开能合,气势俊逸奔放,虽只有短短七百字,但言简意赅,分析透彻,鞭辟入里,显示了青年苏轼杰出的文学才华,千百年来成为立论文章的典范。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这句话凝结了青年苏轼对世事人生波折之经验,有意无意之中为以后的奋斗撰写了座右铭。遥想苏子当年,屡遭贬谪,正是以忍为大德,才造就一个词、文、诗、书、画多方面的全才;也正由于此,才为宋代文坛上开创了独具一格的豪放派。因此可以说,作者明写留侯之忍,实际上是以古喻今,告诫自己不能锋芒太露,面对复杂人生只有以忍才能成就大业。

  

在此文中,苏轼对张良圯上受书之事及阻击始皇之事重做阐述,指出张良之所以能够成大事,就在于他学会了“忍”。
将“匹夫”之勇与“大勇者”之勇相比较,指出“大勇者”之“不惊”与“不怒”正是缘于他的“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张良的成功奠定了理论基础。
从事实讲,行动的目的则是“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后来的结果则是使张良达到了“秦皇帝之所不能惊,而项羽之所不能怒”的境界。
正是由于张良能够“忍小忿”,所以才能“就大谋”,也才能够辅佐高祖刘邦建立帝业。
读苏轼的《留侯论》 苏轼的读书名言

文中最后提到“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强调我们做人要有容人之量,俗话说“量大福大”也是这个意思。出去做事,难免磕磕碰碰,容人,恐怕是保持好心态的关键。好的心态,就有好的精神状态;容人,就有好的人际关系;虚心,就能更快的充实自己;长远的目标;能让你在航行中不迷失方向。

文章的艺术特色:观点鲜明,逻辑严密。转承开阖,妙趣横生。形象生动,流畅自然。此文连坠成文,结构严密,而文笔曲折,滔滔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正如王遵若所说:“此文若断若续,变幻不羁,曲尽文家操纵之妙。”

47岁时苏轼历经磨难,心态更成熟洒脱,写下:《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呤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似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感谢网友双石三金赐诗、详尽注解:2010-10-0516:55:04

汉高祖刘邦定都

刘邦①项羽争江山,楚河汉界战犹酣,
足智多谋胜鲁莽,知人善任奏凯旋。
洛河②北岸展宏图,邙山③之阳诏书颁,
封王封后封太子,成周称皇一统汉。

注①字季,西汉开国皇帝。公元209年响应陈胜反秦,与项羽合作推翻秦朝,被封为汉王。不久与项羽展开“楚汉之争”。历时四年,击败项羽。公元前202年5月即帝位,建立汉朝,初都洛河北岸,邙山南坡的成周洛邑(今偃师境内的洛阳汉魏故城)。在南宫庆典上说“要讲运筹帷幄之中,决战于千里之外,我的能力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我的能力不如萧何;率军百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我的能力不如韩信。但我能发挥出他们的聪明才智,任用他们这是我们胜利的原因。而项羽只有一个范增,他还用不好,所以失败。”后在娄敬,张良的建议下迁都关中。
②河名,穿偃师境,与伊河相会。
③山名,在洛阳偃师境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20631.html

更多阅读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读《贾谊论》有感 贾谊论 ppt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难”(“才能的获取并不难,难的是才能的施展”,简而言之,最让人郁闷的是英雄无用武之地),苏轼《贾谊论》的开篇之句,说尽了自古英才的窘境,也说尽了自古英才的无奈。可是,即便看透了这些,苏轼的人生不还走在类似的路上?苏

从《友邦惊诧论》看鲁迅的抗战激情 友邦惊诧论原文

从《友邦惊诧论》看鲁迅的抗战激情大民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前夕,不少单位和个人都在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做一些纪念活动。我想起一个悬案——鲁迅究竟抗战没有呢?网上也早有人发贴,揭发鲁迅在日本侵华时期,没有做过多少抗战

读《史记留侯世家》,分析张良形象 史记留侯世家原文翻译

《留侯世家》写的是张良一生的经历,描述了他在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尖锐的军事斗争中的超群才干,以及他在功成名就后不争权求利的出世思想和行为。同时,太史公也借助了一些事例向我们展示了张良光辉形象的另一面,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在复杂

对怀才不遇者的忠告——《贾谊论》赏析 贾谊论阅读答案

《贾谊论》是苏轼对著名政治家贾谊的一篇评论。贾谊(公元前200-前168年),西汉政治家,文学家。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汉文帝时任太中大夫,后为大臣周勃、灌婴所排挤,贬为长沙王太傅、梁怀王太傅。他曾多次上疏汉文帝,提出一系列政治改革、加强中

声明:《读苏轼的《留侯论》 苏轼的读书名言》为网友辜负孤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