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部中国公民不必看十部更沉重的“中国独立纪录片” 必看纪录片



1《克拉玛依》
导演:徐辛
简介:纪录片《克拉玛依》长达6小时,详尽记录1994年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发生大火、导致200多名学童葬身火海后,学童家长们10多年来痛苦不堪的生活与回忆。由于题材敏感,该片在内地成为禁片,只能在今年3月的香港国际电影节和远在瑞士的洛迦诺国际电影节上映。据介绍,2007年12月8日是克拉玛依大火十三周年纪念日,当天凌晨五点,南京的独立纪录片导演徐辛来到位于克拉玛依城西五公里处的小西湖墓地,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对大火中丧生者家属的访问与拍摄,随后又在乌鲁木齐、北京、上海等地继续寻访遇难者家属。徐辛从60多位受访家长中选取了13个遇难学生家庭作为样本,家长们在镜头面前,背靠沙发讲述,几乎没有提问。大量录像资料,如火灾现场、演出情况、电视台的相关报道等也穿插其中。大火发生时,在场人员一共有796人,323人死亡,130多人烧伤,伤亡者中大多数是6岁到14岁的中小学生。一句外界流传的“学生们不要动,让领导先走”,让更多人在伤痛之中记住了这场大火。失去孩子的家长说:“当时不听话的孩子都跑出来了。所以现在教育孩子,首先要保护好自己,能做的好事就做,不能做的一定不要做。”从徐辛电影中可以看到:大火过后,各个家庭的人生轨迹都遭遇重大转变。有些家庭在失去儿女后幸运地再生了孩子,他们的不满意在于对善后的处理。大火中有一部分遇难孩子是初中生,在当时已经三十几岁的父母中,有些人不能再生孩子,有些家庭就因此而分崩离析了。一位如今独自生活的50岁母亲哭着说,“出事后,许多人都离婚了,我也是其中一个,想要个孩子有那么容易吗?”因为情绪偶尔会失控,“神经病”的帽子跟随她十几年。大火发生后,失去孩子的家长被允许提前退休,大多数家长当时选择了退休在家。随时间推移,他们觉得自己越来越不被周围的人理解,“如果在别人面前笑,人们会说你们活得多好,退休在家拿着工资。他们哪里知道,三十多岁退休在家是多么悲哀。而十几年来,退休在家的工资只涨了80元,那些在职的一涨就是三五百元”。单一地将镜头对准遇难者家属,缺乏对多方当事人的采访,比如逃生出来的官员,被家长指责失职的援救人员等。对此徐辛回答说:当然可以考虑找更多的人,只是我的财力、精力不够。没有那样做,也是为了顺利完成拍摄。而对于6小时的影片长度,徐辛也认为已经是剪了又剪,不能再剪。目的是使每个家长的叙述都成为一个完整故事,呈现出更多不为人知的细节。



2《天降》导演:张赞波

内容介绍

鲜为人知的湖南绥宁县是一个普通却充满魔幻的地方。作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出的火箭残骸的理论落点,它从1990年始至今近20年的时间里,先后数十次地迎接从天而降的火箭残骸。这种危险的“天外来客”打破了落点辖区内16万当地人贫穷而平静的生活。2008年是中国的“奥运年”和“航太年”。绥宁人民在跟全国人民一样期待奥运关注奥运,并为包括航太实力在内的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而由衷骄傲的同时,也不得不再次承受危险的残骸从天而降的宿命。



3《掩埋》导演:王利波

内容介绍

1976年7月27日,唐山人永远无法忘记的一天。这一天过后,数十万亲人的生命结束了,还有数十万幸存者由此而改变了一生!那些与唐山大地震有关的中国地震界的官员、专家以及工作者们,无论在这一天做了什么,他们都不应该忘记。





4《众生》
导演:陈心中

内容介绍

影片拍摄于汶川大地震的半年之后,展示了重灾区什邡市红白镇和起周边地区几个普通人物和家庭的灾后重建的生活。


5《上访》导演:赵亮《上访》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国内版,片长318分钟,国际版(在戛纳电影节上播放的版本),片长120分钟。
  整个影片长达318分钟,影片里有悲惨而痛苦的镜头。但是,镜头里每一个访民都认真地活着,就算已经住在老鼠洞一样没被封死的桥洞里的访民一家,谈起他的生活和上访诉求,也是一丝一毫不马虎。他们怀着某种希望或"万一"的幻想,锲而不舍地上访,找一个公正的说法。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只是坚忍地前行。他们从来没说过"爱",只是像母鸡护小鸡一样,守护家人和追寻公正的信念。
点评:男导演的冲突拍摄




6《京生》导演: 马莉

京生的剧情简介 · · · · · ·

  这是一部奇特的作品。 一个奇特的地方,一群奇特的人,一堆奇特的遭遇。
  导演用了6年的时光,深入位于北京城中一个卑微的村落——S访村。她凭借手中的一台DV,与一群怀揣状纸来自天南海北的S访人展开心灵对话,在有限的空间里构建出了一个既鲜为人知,又与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的真实世界。片名《京生》取自片中主人公的名字,她出生于母亲老郝来京S访的路上,从此,陪同母亲在京S访长达三十多年。影片讲述了以京生和她的母亲为代表的一群卑微的小人物们的独特遭遇和内心挣扎。影片从S访村的故事开始,摆脱个案,超越抱怨,讲出了所有爬行着的人的命运。全片摒弃色彩,大胆使用黑白影像,取景沉稳有力,节奏沉缓却富于张力。
  导演以一个艺术家及公共知识分子的使命感和悲悯情怀,从容展现了中国当代社会的无奈现状和变革时代的复杂人性,既有冷静而客观的观察,同时又饱含着感同身受的真情实感。...(展开全部)  这是一部奇特的作品。 一个奇特的地方,一群奇特的人,一堆奇特的遭遇。
  导演用了6年的时光,深入位于北京城中一个卑微的村落——S访村。她凭借手中的一台DV,与一群怀揣状纸来自天南海北的S访人展开心灵对话,在有限的空间里构建出了一个既鲜为人知,又与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的真实世界。片名《京生》取自片中主人公的名字,她出生于母亲老郝来京S访的路上,从此,陪同母亲在京S访长达三十多年。影片讲述了以京生和她的母亲为代表的一群卑微的小人物们的独特遭遇和内心挣扎。影片从S访村的故事开始,摆脱个案,超越抱怨,讲出了所有爬行着的人的命运。全片摒弃色彩,大胆使用黑白影像,取景沉稳有力,节奏沉缓却富于张力。
  导演以一个艺术家及公共知识分子的使命感和悲悯情怀,从容展现了中国当代社会的无奈现状和变革时代的复杂人性,既有冷静而客观的观察,同时又饱含着感同身受的真情实感。影片从边缘群体切入,却不满足于对现状的控诉,也不止步于艺术的疗伤,更不贪恋对弱势人群的猎奇和廉价的煽情。它驱使我们面对内心,面对真实,反思光明与黑暗。
  导演阐述
  谁,倘若我叫喊,可以从天使的序列中听见我? ——里尔克
  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夜。度过这个夜晚,S访村的最后一间小屋就要被拆了。这一夜,废墟间小屋中,人们无限茫然。这不是第一次被抛弃,也将不会是最后一次。清晨,人们仓促离开村庄,没有人知道今夜将落脚何处?但谁也不会离开北京城。
  二个月后。人们又在北京城中一个卑微的角落,有了自己新的世界和新的S访村。这是一家老访户开的一家出租店。老郝是店主,S访33年。她的S访案由,今天看来,匪夷所思,但她坚定不移。女儿出生在第一次来北京的S访路上。今年33岁,老郝为女儿取名京生。
  关于这个村庄的故事可以编成一千零一夜。
  毫无疑问,这是一群偏执的人,做着一桩看似偏执的事。为此,他们痛苦,哀号,付以青春,甚或生命。他们所有的坚持都是为了有一天可以打赢官司幸福回乡,但他们被一张无形的网,网在了异乡。
  
  我看到他们与自我理解的胜利之间无法逾越的距离,我看到他们为了逼近这段距离所贲发的人性的冲突与分裂。在漫长的时光之中,在大都市滚滚红尘的骄横侵掠之下,他们怯弱的背负着难以排解的委屈和期望,在皇城根下一个卑微的村庄中苦度时光。
  我理解他们期待、无奈、痛楚、愤懑甚至绝望的复杂情感;我惊叹于他们在困境中的勇气和力量;我悲哀于他们中的大多数胸无点墨却捍卫成通晓宪法的艰辛和酸楚;我敬佩他们历尽人生冷漠和残酷之后依然牢牢坚守质朴与善良;我也痛恨他们粗砺的言词中流露的短视与懦弱、他们在苦难无法得到消解后蔓延的偏激与固执,他们在穷途之中选择方式的莽撞和自戕。他们总是满怀期待的问我,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办?我哑口无言。我从未曾遭遇过他们人生中的荒唐与离奇,艰涩与无望。我既无保护他们的气概也无拯救他们的力度,我没法回答。
  
  他们总是觉得我一个女孩单身闯入他们的世界需要更大的勇气,他们的目光充满感激和呵护。我羞愧无比。我常常希望能劝慰他们能离开那个村庄,回到自己的家乡。可是当他们泪流满面的哭喊着回不去的那一刻,我痛苦地怀疑,自己的劝慰是否损伤他们用全部的身心,以牺牲生活品质、尊严、家乡甚至生命为代价建筑起来的异乡堡垒,尽管它是那么的卑微。
  作为一个纪录片工作者,我并不是仅仅想将这个村庄里的苦难和泪水,不公或者荒谬纪录进我的影像来博取怜悯然后激发呐喊。我也并非猎奇,来勾勒一个被大多数人遗忘或者从来不曾知道的,那个世界的万姿千态来供自我或者他人饭后的谈资。我以为,作为一名纪录片工作者,如果因为故事因为情节而爱上这个村庄的不幸,那么纪录将失去全部意义,我宁愿选择放弃。在上访村,我被迫接纳强大的命运经盘嘲弄出的人生故事。村庄让我看到,生活中永远不能解释出来的尖锐的冲突,以及人们迫切需要理解和解释它的热烈的愿望。远非他们出发时一场简单的司法错误所能解释。我看到,生存困境,如同一张巨网,人们身不由己的被卷入。一旦进入,无法前行也无法后退。出发的动因被肢解,出发的方向渐渐迷失。人们无奈跟随生活错综的冲突,作出一次又一次永远无从解释的选择。如此循环,如此往复,直至被送往一个畸形的村庄。
  这种窘境,我既熟悉也陌生。  
点评:女导演的内化拍摄




7《三里洞》导演:林鑫

三里洞的剧情简介 · · · · · ·

  这是一部矿工之子拍摄的关于父辈的纪录片。1955年,300多位来自上海的热血青年,怀着支援大西北建设的希望和梦想,来到陕西省铜川市的三里洞煤矿。50年后,当年的建设者大多不在了。在那片深埋着黑色煤炭的土地上,始终激荡的是矿工们的命运和呼吸。本片用15个片段记录了依然生活在当地的老矿工、已故者和那个即将消逝的时代,以矿工的群像见证了生命的坚韧和尊严。他们是:戚国其、顾龙祥、沈龙根、王正祥、姚洪昌、葛登发、张百生、陆荣初、周寿根、罗世俊、丁福珍、童光、高章顺、陈宜祥、朱永生。
  本片导演林鑫在《导演自述》中写道:“作为矿工的儿子,那深深地刻在心灵深处的煤矿,成为我永远也抹不掉的黑色记忆。1955年12月,父亲和他的300多位工友,从上海来到西北铜川的三里洞煤矿。在艰难的生存挣扎中,掩埋了他们的青春和梦想。2005年,我怀着对父亲的一份歉疚,寻找着那些活下来并依然生活在这里的老矿工,记录下他们的生命肖像,并以此作为纪念。”他在谈到拍摄本片的体会时说:“当你无可奈何地跌入你所拍摄的生活,他们的生活就成了你的生活。作为一个纪录片制作者,你没有权力去阉割生活。你应该明白你的身份是卑微的,你只能小心翼翼地像仆人一样,尽可能忠实地将复杂的暧昧的生活转化为影像。任何居高临下的审视、同情和武断都会使你记录下来的影像显得可疑。”点评:自赎

8《和凤鸣》导演: 王兵

和凤鸣的剧情简介 · · · · · ·

  这是导演王兵的第二个纪录长片。影片主要通过主人公和凤鸣的叙述,记录了中国从20世纪四十年代末到90年代一个个体经历的漫长而悲惨的经历。
  1949年新中国成立,17岁的和凤鸣积极地投入到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她与丈夫一起在某省的日报社做新闻记者工作。1957年中国共产党发起反右倾斗争运动,她的丈夫在某省日报发表了三篇文章后被打成右派。她受到丈夫的牵连也被打成右派。
  在长达几个月的批斗中,她忍受不了其他人对她的折磨几次自杀未成。晚上她回到家里,丈夫抱着她,眼泪第一次掉在她的肩上。这天晚上爱情的花朵开放在备受迫害、活着比死了更难的她们两个人的心里。
十部中国公民不必看十部更沉重的“中国独立纪录片” 必看纪录片
  1958年4月,和凤鸣和丈夫分别被强制送往中国西部的两个劳教农场劳动改造思想。她在农场的两年半时间里,经历了超负荷的体力劳动、饥饿、死亡以及人格上的摧残。1960年,她接到了父亲的一封信,得知自己丈夫的生命...(展开全部)  这是导演王兵的第二个纪录长片。影片主要通过主人公和凤鸣的叙述,记录了中国从20世纪四十年代末到90年代一个个体经历的漫长而悲惨的经历。
  1949年新中国成立,17岁的和凤鸣积极地投入到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她与丈夫一起在某省的日报社做新闻记者工作。1957年中国共产党发起反右倾斗争运动,她的丈夫在某省日报发表了三篇文章后被打成右派。她受到丈夫的牵连也被打成右派。
  在长达几个月的批斗中,她忍受不了其他人对她的折磨几次自杀未成。晚上她回到家里,丈夫抱着她,眼泪第一次掉在她的肩上。这天晚上爱情的花朵开放在备受迫害、活着比死了更难的她们两个人的心里。
  1958年4月,和凤鸣和丈夫分别被强制送往中国西部的两个劳教农场劳动改造思想。她在农场的两年半时间里,经历了超负荷的体力劳动、饥饿、死亡以及人格上的摧残。1960年,她接到了父亲的一封信,得知自己丈夫的生命危在旦夕,她想尽一切办法找到一些吃的,冒着大雪赶到她丈夫劳动的农场,然而,她的丈夫已经被饿死了。
  纪录片《和凤鸣》剧照在以后的20年里,和凤鸣头戴右派帽子,带着年幼的两个孩子苟且偷生地活着,直至1979年被平反,1991年她重返自己丈夫死去的劳教农场,希望能找到丈夫的坟堆,然而最终她没有找到。
  晚年的和凤鸣不畏惧周围的压力,用笔和泪水将自己痛苦的生活记录下来。
点评:一个年迈的人娓娓道来不幸回忆9《寻找林昭的灵魂》
导演:胡杰http://www.people.com.cn/GB/14677/40701/3004308.html故事简介:90分钟的片子,将一个个刻骨铭心的细节,按时间顺序连接起来,讲述了当代女杰林昭悲壮的一生。1957年,和林昭同时被打成右派的至少有55万人。多数人在高压之下,不得不认罪,但林昭不肯为苟活而低头。她坚持自己的信念,继续写作诗文,表达自己对人类的挚爱,对自由的渴望,对极权的反思。就是关进监狱,她也不改初衷。没有笔,她就刺破手指,用血来书写。林昭的命运是悲惨的,但悲惨并不能改变她心灵的美丽和博大。当全中国的百姓都处于极度饥馑之中,林昭竟然省出自己的粮票接济挨饿的难友;经历了酷刑的折磨之后,她还用玻璃纸折出小帆船,展示生活的希望。“生命似嘉树,爱情若丽花;自由昭临处,欣欣迎日华。生命巍然在,爱情永无休;愿殉自由死,终不甘如囚。”子弹可以夺去林昭的生命,但她的精神是不死的。我当时的直觉是,胡杰这部尚未完成的纪录片,注定要成为中国纪录片的经典之作,成为中国思想史上的一座纪念碑。
简介来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8fa0230100cu56.html
点评:一个有个人觉悟的人在古代
10《老妈蹄花》导演:艾先生故事简介:2009年8月12日,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谭作人煽动******罪,艾未未及其志愿者一行十余人赴成都为谭作人作证。本记录片记录的是艾未未一行11日抵达成都后遭遇警方阻拦作证未果,及13日因志愿者被扣再度赴成都交涉经过。
点评:一个有个人觉悟的人在现在



PS1:我选择此片单的标准为“同类型片中更个人拍摄而非机构拍摄,更独立”“更真实而非画面更好”PS2:关于沉重的独立纪录片中国一点也不缺乏,所以这十部也只能说是个人观影局限,等有机会在写个片单二 关于这些有担负的纪录片应该在很多地方都有推荐。PS3:写此片单的目的是给不了解纪录片的人看的,专业人就不要追究啦,如果需要弥补的可以留言给我ps4:排序不分先后“最沉重”其实用的不恰当,其实没有最应该还有很多更ps5:1《三里洞》2《天降》3《掩埋》4《众生》5《上访》6《京生》7《克拉玛依》8《和凤鸣》9《寻找林昭的灵魂》10《老妈蹄花》
PS6关于89学潮的《天安门》不知道是不是中国人拍的,所以未写ps7无论是天灾人祸主流媒体总是充满“悲壮赞扬”,或者有一点好事就立即扔出来一个大的口号,民众也浪漫过头懦弱;独立纪录片就是对弱者多一点温情、对权威多一点怀疑、对名利多一点客观、对失败多一点反思、对浮躁多一些深度。不是用幻景去遮掩,而是用明朗的心态去思考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的根本原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97554.html

更多阅读

眼部去皱的方法 四十岁女人抗衰老

眼部皱纹是女性衰老的大敌,为了永葆青春,有效祛皱,女性们总是想尽办法。时下比较流行的方法就是眼部按摩,可以轻松完成眼部去皱,不用动刀,非常安全,受到很多女性的热捧。正确的按摩方法可以减少皱纹,促进眼霜的吸收。下面具体介绍一下:眼部

17部难以逾越的经典恐怖美剧 好看美剧恐怖片排行榜

17部难以逾越的经典恐怖美剧从1955年《希区柯克悬念故事集》到2011年《美国怪谭》,在这充满了“惊声尖叫”的六十年时间里,留下了以下17部美剧史上的经典“恐怖名单”,它们以诡秘凶险的情节刷新了几代人的惊悚观。在这其中,有家喻户晓的

中国古代十大最美丽的谎言 中国十大谎言

中国古代十大最美丽的谎言和凄美的回复。最后你会发现,原来时间才是最大的敌人。1.帝王:待我君临天下,许你四海为家;[ 转自365知识网 http://www.zhishi365.com/ ]2.国臣:待我了无牵挂,许你浪迹天涯;3.将军:待我半生戎马,许你共话桑麻;4.书生:

中国当今十大最赚钱的行业 - 多伦多信息港 当今赚钱项目

中国当今十大最赚钱的行业多伦多信息港 http://www.1tor.com 2010年07月24日 新民网 [ 字号:缩小 增大]1、同声传译同声传译员被称为“21世纪第一大紧缺人才”。随着中国对外经济交流的增多和奥运会带来的“会务商机”的涌现,需要越来

声明:《十部中国公民不必看十部更沉重的“中国独立纪录片” 必看纪录片》为网友别做逃兵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