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150件大事 人民日报社

伴随新中国60年的辉煌历程,《人民日报》正式作为党中央机关报已走过60年曲折而难忘的岁月。为了纪念新中国诞辰60周年,回顾《人民日报》创刊和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日报的光荣历史,更好发扬党中央机关报的优良传统,人民日报保密档案处以现有历史档案史料为依据,认真考证,反复筛选,精心撰写出了《<人民日报>创刊暨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日报社150件大事》。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促发展。为此,报社档案工作要努力为人民日报报史研究和编写提供可靠的依据,为报社的宣传报道和事业发展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1948年6月15日

华北局《人民日报》在河北平山县里庄村创刊,四开两版。该报是根据中央关于委托华北中央局办理大党报的决定,经华北局会议讨论决定,由《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的《人民日报》合并后创刊,并请毛泽东题写了新的报头。张磐石任华北局《人民日报》社长兼总编辑,王亢之、袁勃、安岗任副总编辑。

1948年9月—10月

中共中央为了改进和加强新闻宣传工作,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集华北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华北总分社的部分记者进行学习。10月12日,刘少奇在学习会上做了长篇讲话,即著名的《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

1949年1月1日

《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为新华社写的社论《将革命进行到底——一九四九年新年献词》。1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为新华社写的揭露国民党利用和平谈判来保存反革命实力的一系列评论的第一篇《评战犯求和》。其后《人民日报》发表的评论是:2月17日的《四分五裂的反动派为什么还要空喊“全面和平”?》,2月18日的《国民党反动派由“呼吁和平”变为呼吁战争》,2月20日的《评国民党对战争责任问题的几种答案》,4月5日的《南京政府向何处去》。

1949年1月1日

从今日开始,《人民日报》开始正式每日出对开四版。此前,1948年10月4日,《人民日报》开始从每三日出四版向每日试出四版过渡。

1949年1月31日

北平宣告和平解放。范长江、袁勃、李庄奉命负责接收国民党的《华北日报》和中央社北平分社。2月2日,人民日报北平版创刊。此前,1月20日,中共北平市委二号通知,赵毅敏兼任人民日报北平版社长,范长江为总编辑,袁勃为副总编辑。

1949年3月15日《人民日报》由河北平山县里庄村迁至北平王府井大街117号出版。同日,人民日报北平版改出《北平解放报》。

1949年8月1日《人民日报》由华北局机关报改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归党中央领导。胡乔木任社长,张磐石任副社长,邓拓任总编辑,安岗任副总编辑。《人民日报》的版面从8月1日改为“一张半”,即大张对开四版和半张四开四版的《北平新闻》专刊。同日,由人民日报1949年5月1日创办的《人民晚报》和北平市委机关报《北平解放报》终刊。8月18日,《人民日报》对开四个整版改为6个整版,原四开四版的《北平新闻》终刊。

1949年8月13日

《人民日报》发表新华社社论《无可奈何的供状——评美国关于中国问题的白皮书》。此后《人民日报》连续发表毛泽东为新华社写的对美国国务院白皮书和艾奇逊信件进行评论的社论。8月15日,发表《丢掉幻想,准备斗争》;8月19日,发表《别了,司徒雷登》;8月29日,发表《四评白皮书》;8月31日,发表《五评白皮书》;9月17日,发表《六评白皮书》。

1949年10月1日

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闭幕,《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报道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央人民政府组成人员。此前,9月22日,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旧中国灭亡了,新中国诞生了!》,全文刊登毛泽东在会议上的开幕词。10月2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不可战胜的人民国家》,报道隆重举行开国大典和中央人民政府举行第一次会议。

1950年1月

范长江任人民日报社社长,邓拓任人民日报社副社长兼总编辑,安岗任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3月28日,新组成的人民日报编委会召开第一次会议。会议通过的《第一次编委会决议》确定了各编委的工作分工、建立编委会会议制度等工作事项。

1950年2月13日

人民日报社和邮电部邮政总局签订《关于报纸发行工作的协定》。从1950年3月1日起,《人民日报》的发行工作全部交邮局办理,实行“邮发合一”。至1950年12月底,《人民日报》发行183000份。

1950年10月8日

《人民周报》创刊。毛泽东为《人民周报》题写了报名。1950年12月4日,《人民日报》在五版推出《抗美援朝专刊》,毛泽东为《抗美援朝专刊》题写了刊名。

1951年1月6日

中宣部和人民日报社共同组织的人民日报编辑委员会召开会议,其成员是胡乔木(召集人)、周扬、胡绳、陈克寒、范长江、邓拓、安岗。会议讨论了人民日报一月份评论计划。此前,1950年年底,中宣部和人民日报社讨论了本报的工作,并向刘少奇作了报告。

1951年3月5日

中宣部和人民日报社发出《关于人民日报特约记者的通知》。通知决定,在省市区党委所在地及重要工矿地区设立人民日报特约记者。5月4日,人民日报编辑部发出《关于人民日报特约记者应如何工作的指示信》。

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在一版“朝鲜通讯”

专栏发表魏巍采写的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毛泽东阅后批示“印发全军”。自此“最可爱的人”便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官兵的光荣称号。

1951年5月20日

《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亲笔作了重要修改的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同日,《人民日报》在《党的生活》栏目刊登《共产党员应当参加关于<武训传>的批判》。从而在全国思想文化界引起了大讨论。7月24日至7月28日,《人民日报》连续五天刊登武训历史调查团的《武训历史调查记》,毛泽东对调查记全文做了许多处重要修改。

1952年6月范长江调离人民日报社,

报社实行编辑委员会领导体制。在总编辑邓拓领导下,以总编辑会议形式临时代行编辑委员会职权,统一指挥报社的编辑、采访、行政、出版工作。编委会下设26个组,秘书处下设10个科。

1953年7月30日

中共中央发出《人民日报记者和特派记者的规定》(文件附有已确定28人的《人民日报地方记者分布名单》),决定在全国各大行政区、各省和工矿区逐步设立常驻的记者站或特派记者。8月29日,人民日报派驻各地记者站的地方记者陆续分赴各地。

1954年1月5日

由人民日报和其他报纸组成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访问《真理报》代表团访问苏联。代表团编写出版了《学习<真理报>的经验》一书。10月15日,应人民日报邀请,苏联报刊工作者代表团访华。代表团访华期间的报告、座谈会记录等由人民日报编成《苏联报刊工作经验》一书。

1954年1月

人民日报社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购置3组12台高速铅印轮转机,后又从日本购置了照相制板设备和铜模雕刻机。至1957年冬,12台铅印机全部在报社新建和改建厂房投入生产。

1954年7月15日

人民日报社同军委民用航空局订立《人民日报纸型空运协议》。当年8月1日,人民日报在沈阳建立首家航空版承印点。至1959年3月1日,共在全国各地建立了11个《人民日报》航空版承印点。

1954年10月23日

《人民日报》发表第一篇对《红楼梦》研究进行批判的文章《应该重视对<红楼梦>研究中的错误观点的批判》。10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经毛泽东修改的署名文章《质问<文艺报>编者》,展开了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运动。此前,毛泽东10月16日给政治局同志和其他有关同志写了《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从支持两位青年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开始,又展开了对胡适派唯心主义思想的批判。

1955年5月13日

《人民日报》刊登胡风的检讨《我的自我批判》和《关于胡风反党集团的一些材料》(也称《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第一批材料》),并以《人民日报》编者的名义刊登毛泽东写的编者按语。6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第三批材料》和毛泽东修改及加写的编者按语,同时发表毛泽东修改的社论《必须从胡风事件吸取教训》。从而使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转为对“胡风反革命集团”案件的揭露,加以镇压。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文,决定对“胡风反革命集团”案件予以平反。

1955年7月28日

中央批准任命邓拓等13人组成人民日报编委会。此前,3月11日,根据总编辑会议决定,将报社编辑部原有18个组合并成立10个部。

1956年4月5日

《人民日报》发表署名人民日报编辑部的文章《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12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署名人民日报编辑部的文章《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这两篇文章都是根据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讨论撰写的。从此开始了中苏两党的“十年论战”。

1956年7月1日从今日起,

《人民日报》由原来六版改出八版。当日《人民日报》在一版发表经毛泽东审改的社论《致读者》。8月1日,中央批转了人民日报编委会向中央作的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报告。此前,从1956年1月1日起,《人民日报》由原来竖排版改为用老五号字体横排版,数目字采用阿拉伯字。

1956年8月1日

人民日报社出版社成立。原秘书处改组为出版社,它以服务于人民日报的出版发行为主要任务,同时还负责报社的全部经营管理和机关事务管理工作。

1957年4月10日毛泽东召见邓拓和报社领导等有关同志时,对人民日报没有宣传最高国务会议进行了严厉批评。

1957年6月8日

《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这是为什么?》。同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了党内指示《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之后《人民日报》连续发表经毛泽东修改的多篇社论和文章。7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撰写的社论《文汇报的资产积极方向应当批判》。从此一场反右运动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1957年6月29日

中央决定,邓拓任人民日报社社长,吴冷西任人民日报社总编辑。1958年9月12日,中组部通知,中央决定邓拓任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吴冷西全面主持人民日报社工作。

1957年10月5日

人民日报编委会和新华社编委会向中央呈报《关于加强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合作问题的报告》。11月,中央批准这个报告,同意人民日报记者站与新华社分社实行合并,由新华社统一领导,保留两家的牌子。至1958年4月,人民日报各地记者站全部合并给新华社。

1958年1月24日

毛泽东同吴冷西谈话,对人民日报改进工作进行了鼓励和肯定,同时批评《人民日报》不该反冒进。此前,1956年6月20日,《人民日报》曾发表社论《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冒进》。

1959年1月24日

中央批转人民日报、新华社编委会《关于新华社各省(市)分社、人民日报记者站的任务和组织形式的报告》,中央批示纠正了一些省市自治区把分社(站)和省报合并的作法。

1961年5月1日

刘少奇同人民日报社领导同志谈话,对人民日报的宣传进行了批评,指出要认真总结三年来的办报经验。5月下旬,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会议期间,刘少奇和胡乔木对人民日报过去几年的宣传报道,进行了分析和批评。

1961年11月1日

根据中央关于压缩新闻用纸的指示,从今日起,《人民日报》由每天八版改出六版。发行份数由130万份压缩到100万份。

1962年5月4日

《人民日报》副刊开辟杂文专栏《长短录》。专栏的作者夏衍、吴晗、廖沫沙、孟超、唐韬(均用笔名)都是比较有经验的杂文作家。至12月8日结束,《人民日报》共发表37篇文章。邓小平看了《长短录》专栏刊登的一些文章后说:“可以这样搞,那篇秦琼打关公满有味道”

1963年3月5日

《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手迹)。同时刊登周恩来学习雷锋的题词和罗瑞卿的文章《学习雷锋》。随后在全国开展了学习雷锋的活动。此前,2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人民日报记者采写的通讯《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和《雷锋日记摘抄》,并配发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伟大的普通一兵》。

1963年9月6日

《人民日报》发表人民日报编辑部、红旗杂志编辑部文章《苏共领导同我们分歧的由来和发展——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1964年7月14日,《人民日报》共发表九篇评苏共中央公开信的文章,进行论战。这即是历史上的“九评”。

1964年2月3日毛泽东对人民日报编委会《关于增加学术文章的报告》

作了批示。3月22日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接见人民日报总编辑吴冷西,听取人民日报开展学术讨论等问题的情况汇报,中央领导作了重要指示。3月26日,人民日报开辟《学术研究》专刊。

1964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号外》出版发行,刊登我国第一次成功实行原子弹爆炸核试验的新闻公报和中国政府声明。

1965年10月12日《人民日报》开辟《实现县委领导革命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栏,对县委领导革命化进行讨论。截至1966年2月5日,共推出专栏33期,181篇稿件。此专栏讨论是经毛泽东批示同意和中央批准的。

1966年2月7日

《人民日报》在一版发表新华社记者采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并发表社论《向毛泽东同志的好学生——焦裕禄同志学习》。

1966年5月9日

《人民日报号外》出版发行,刊登我国进行含有热核材料的核爆炸成功的新闻公报。1966年10月27日,《人民日报号外》出版发行,刊登我国发射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的新闻公报。1966年12月28日,《人民日报·喜报》出版发行,刊登我国又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新的核爆炸的新闻公报。

1966年5月31日

下午党中央召集驻京新闻单位负责人开会,宣布中央决定派陈伯达带工作组进驻人民日报社。晚上中央文革小组组长陈伯达率工作组、记者团来人民日报社夺权。6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陈伯达授意写成的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至6月8日,共连续发表了六篇发动“文革”的社论。

1966年6月16日

吴冷西被宣布停职反省。6月20日,人民日报社宣布中央决定,唐平铸代理人民日报总编辑。9月20日,经中央同意,人民日报的编委制改为党委制,唐平铸为第一书记。

1967年6月17日《人民日报·喜报》出版发行,刊登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的新闻公报。

1969年4月1日

《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特大喜报”出版发行,刊登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秘书处新闻公报和大会主席团名单。

1970年4月25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喜报”出版发行,刊登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新闻公报。

1973年12月26日

《人民日报》第一张彩色报纸试印成功。1974年1月1日,《人民日报》正式发行部分彩报。1978年1月7日,《人民日报》推出彩色画刊《星期画刊》。至1979年12月16日,彩色画刊《星期画刊》出至第90期。由于时效慢,成本高,《人民日报》彩报(彩色画刊)于1980年1月未再出版。

1975年2月22日

中央发电,中央同意成立人民日报社核心小组和宣传小组,鲁瑛任两小组组长。从此人民日报完全排斥了周恩来的领导,变成了“四人帮”制造篡党夺权舆论的工具。

1976年10月7日

中组部发文,中央决定派迟浩田、孙轶青等三人参加人民日报社核心小组的领导。中央派三人小组进驻人民日报社,夺回了“四人帮”控制的领导权。1977年1月11日,中央决定:胡绩伟任人民日报社党的核心小组组长、总编辑、宣传小组组长,迟浩田、孙轶青任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副总编辑、宣传小组副组长。

1978年4月1日

南京、南昌建立《人民日报》传真版承印点。截至1982年1月1日,人民日报先后在国内21个城市建立传真版承印点。

1978年5月12日

《人民日报》转载前一天《光明日报》发表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发表后,在全国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978年12月16日

《人民日报号外》出版发行,刊登中国和美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和中国政府为此发表的声明。

1978年12月24日

《人民日报》发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12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1979年1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

1978年12月底《人民日报》国内发行634万余份。创当年发行也是历史上《人民日报》期发行数最高。

1978年12月

《新闻战线》在停刊12年后复刊。1979年1月20日,《讽刺与幽默》漫画增刊创刊。同年10月1日,《市场》(后改称《市场报》)报创刊。这是全国第一张彩色经济类报纸。

1980年1月1日从今日起,《人民日报》由六版改出八版。1月2日,《人民日报》在一版推出《今日谈》专栏。

1980年5月12日中央批准人民日报社实行“财政包干”办法。

1980年5月18日《人民日报号外》出版发行,刊登我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第一枚运载火箭圆满成功的消息。

1980年5月25日人民日报社由北京东城区王府井大街迁至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新址出报。

1980年8月上旬

经中央书记处会议批准,人民日报社成立由15人组成的编辑委员会。原人民日报社党的核心小组撤销。8月11日,召开第一次人民日报编委会会议,讨论编委会如何开展工作问题,决定设立编委会办公室。

1980年11月25日人民日报编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会议决定:为增加

新闻数量,对《人民日报》版面作适当调整,一、四版为新闻版,由总编室负责。二、三版为综合版,二版经济,三版政文,在分管的副总编辑主持下设立主编具体负责。

1981年4月10日—15日人民日报邀请11个省、市、自治区报纸负责人举行座谈会,征求意见,商讨改进报纸宣传。

1982年4月2日

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发文通知,根据中央书记处会议决定,人民日报按部级待遇。4月6日,中共中央通知,中央批准人民日报社机构改革后领导干部的任职,胡绩伟为社长,秦川为总编辑。1983年8月9日,中组部发文,中央批准,胡绩伟、秦川按中央机关部长级待遇。

1982年8月1日

人民日报从日本引进的四台池贝“高斯”高速多色胶印轮转机和连续快速制版机、彩色印刷定位打孔系统设备投入使用,同时更换和增加了35种大小设备。

1983年11月2日中央决定:秦川任人民日报社社长,李庄任总编辑。

1984年8月10日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人民日报》推出各地国庆专版。至9月15日,共推出38块专版。

1984年11月26日

由人民日报社和日本经济新闻社联合主办的中国对外开放政策和中日经济技术合作讨论会(即中日经济讨论会)在北京举行。此后,中日经济讨论会定期在中日两国轮流举行。

1985年3月18日中央书记处讨论人民日报社整党及社内工作,会议同意创办《人民日报海外版》。

1985年7月1日

《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人民日报海外版》每日八版两大张,采用繁体汉字电脑照排。这是新中国第一张以对外宣传为主的华文日报,是为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和各国朋友出版的报纸,也是国内采用电脑照排公开发行的第一家中文报纸。邓小平等7位中央领导和老一辈革命家为《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题词或写信祝贺。

1985年12月6日中央决定:钱李仁任人民日报社社长。1986年3月

20日,中央决定:谭文瑞任人民日报社总编辑。

1986年6月12日

经中央书记处、国务院批准同意,人民日报社记者站和新华社地方分社分开设立。人民日报开始在全国各地恢复和建立记者站。至1989年3月13日,人民日报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1个地方记者站全部完成重建和新建工作。

1987年4月24日

中直机关编制委员会发出《关于确定人民日报社人员编制的批复》。批复同意人民日报海外版编辑部为副部级机构,人民日报社下设21个局级机构,海外版下设10个副局级机构,确定事业编制2000人。

1988年6月15日

人民日报社召开纪念《人民日报》创刊四十周年大会,人民日报社历届健在老领导参加大会。邓小平等20位中央领导和老一辈革命家为《人民日报》创刊四十周年题词或写信祝贺。《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认清形势认清责任——纪念<人民日报>创刊四十周年》。此前,6月1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胡启立代表党中央到人民日报社看望报社同志,祝贺《人民日报》创刊四十周年。

1989年2月20日从今日起,《人民日报》对版面进行调整,前四版刊登国内外新闻,后四版为各种专刊。

1989年3月18日

中直机关编制委员会发出《印发<人民日报社“三定”方案>的通知》。“三定”方案明确人民日报是直属党中央的正部级事业单位,下设一个副部、22个正局、10个副局级机构;全社总编制人数2000人。

1989年6月18日

中央决定:高狄任人民日报社社长,邵华泽任人民日报社总编辑。6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旗帜鲜明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至7月22日,共发表五篇重要社论。

1989年10月

经过人民日报社财产清查小组三个多月的清理工作,到当年10月份,全报社现有固定资产达到14177万元。这是人民日报社1979年清产核资以来的又一次普遍财产清查。

1990年2月7日

《人民日报》第三版实行电脑照排。至此,《人民日报》八个版全部实现电脑照排。计算机排版系统是1989年8月8日起从《人民日报》第七版试用开始的,当日《人民日报》在一版刊登《致读者》。至1990年年底,人民日报社印刷厂沿用铅字排版的历史宣告结束,其活版车间圆满完成历史使命。人民日报社新闻编排系统项目,是经批准并列入我国印刷技术设备“六五”及“七五”发展规划的国家重点项目。

1990年4月28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出席人民日报社国内记者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1991年4月16日

中宣部、商业部、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出《关于宾馆、旅店、招待所为旅客订阅报纸的通知》,要求把人民日报或人民日报海外版作为高级宾馆饭店订阅报刊之一。

1991年6月19日

中组部、中宣部联合发出《转发人民日报社<关于加强人民日报社驻省、自治区、直辖市记者站干部管理等问题的报告>的通知》。报告对人民日报社驻地方记者站关于站长任免、参加当地会议和补充记者站人员等问题提出了明确意见。

1991年9月2日

人民日报编委会会议研究,根据报纸工作需要,编辑部各部可以设组;组一级不是正式机构,但组长、副组长可分别享受正副处长待遇。

1991年12月4日人民日报社举行向报社首批5位优秀专家颁发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证书的仪式。

1992年1月

《大地》杂志创刊。6月,《人民论坛》杂志创刊。江泽民总书记为此题写刊名,李鹏总理为创刊题词。7月,《时代潮》杂志创刊。1993年1月3日,以国际时事报道为主的报纸《环球文萃》周刊(后改为《环球时报》)创刊。1993年1月,《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创刊。薄一波为此题写刊名,并撰写发刊词。

1992年11月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按照影响大小,评定出当前世界十大报纸,《人民日报》列世界十大报纸第六。

1992年11月20日

“人民日报社卫星版面数据传输系统工程”通过国家鉴定验收。鉴定委员会认为,此种传版方式在世界尚属首例,标志着我国报业将进入全国联网和信息共享新阶段。1995年7月,人民日报西藏承印点卫星版面传输系统正式开通。至此,人民日报在国内所有承印点全部实现卫星版面数据传输。

1992年11月23日

中央决定:邵华泽任人民日报社社长。1993年9月20日,中央决定:范敬宜任人民日报社总编辑。

1993年6月2日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宣部对人民日报周二、五扩版报告的批复上作出批示:总之要增大几个主要报刊的信息量,人民日报尤其重要。任何一个乐曲的主旋律明朗了,其它一些噪音也就不怕了。6月3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李铁映根据江泽民总书记的批示精神,召开人民日报社和国务院有关部委的协调会,研究解决报社经济困难问题。

1993年6月

总书记江泽民、国务院总理李鹏、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为《人民日报》创刊四十五周年题词。

1993年10月5日从今日起,《人民日报》每星期二、五扩为12版。新增版为各种专版。

1993年12月22日

人民日报在一版发表任仲平文章《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届三中全会》。这是《人民日报》首次以“人民日报重要评论”任仲平的谐音署名发表评论。

1994年1月20日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听取人民日报编委会工作汇报,会议讨论并原则同意《人民日报编委会关于进一步办好人民日报的报告》。

1995年1月2日

从今日起,《人民日报》由原来8个版改出12个版。此前1月1日,为此《人民日报》在一版发表《致读者》。这是《人民日报》继1956年7月1日以来的第二次扩版

1995年1月2日

从今日起,《人民日报》第一个地方版华东版在上海正式出版发行,每日出16版。人民日报社为此设立了华东分社。此前,1994年12月,总书记江泽民、国务院总理李鹏、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为《人民日报》地方版创刊题词。

1995年4月—5月

总书记江泽民、国务院总理李鹏、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和国家副主席荣毅仁为《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十周年题词。

1995年12月27日

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于印发<人民日报社机构编制方案>的通知》。编制方案明确人民日报社内设机构21个,事业编制1360人;所属事业单位6个,事业编制1160人。

1996年6月3日

人民日报社引进的德国曼.罗兰大型高速胶印机正式验收投产。这是国家“八五”计划重大引进项目之一,也是人民日报社历史上最大的引进项目。1997年4月上旬,人民日报社印刷厂

1957年投入生产已运转40年的10台铅印机停止使用,其承担的印刷生产任务全部转到胶印机印刷。

1996年8月22日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于做好人民日报发行工作的通知》。

1996年9月1日人民日报社印刷厂照排系统升级改造工程完成。从今日起,正式向全国传送PSP标准版面。

1996年9月26日

总书记江泽民视察人民日报社,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丁关根及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视察。人民日报社长邵华泽做了关于人民日报的工作汇报。

1997年1月1日

人民日报多媒体网络版(后改称人民网)在国际互联网上试上网。同年12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复函,同意人民日报社作为中央外宣信息平台的延伸,在美国、日本建镜像点。1998年1月1日,网络版正式启用人民日报网络版平台。

1997年4月22日

《人民日报》在一版开设《省区市的“得意之笔”》专栏。至1998年1月6日结束,共刊登37篇稿件。

1997年7月1日

《人民日报》第二个地方版华南版(彩报)在广州正式出版发行,每日出16版。人民日报社为此设立了华南分社。此前,1996年12月30日,中央办公厅给广东、广西、海南省(区)委和香港、澳门工委发出《关于协助人民日报社做好创办华南分社的函》。

1998年3月18日中央决定:许中田任人民日报社总编辑。

1998年3月—5月

总书记江泽民、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为纪念《人民日报》创刊五十周年题词。6月15日,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丁关根出席纪念《人民日报》创刊五十周年大会。

1998年12月30日

人民日报社发文,决定从1999年1月1日起,人民日报社海外版、市场报、出版社、新闻战线实行全成本核算。此前,12月14日,人民日报编委会发文,决定从1999年1月1日开始,人民日报社印刷厂实行完全成本核算。

1999年5月9日人民网开通“强烈抗议北约暴行BBS论坛”。6月19日,该论坛正式更名为“强国论坛”。

2000年6月22日

中编委办公室发出《关于人民日报社驻地方记者站机构编制的批复》,同意报社在各省市区的31个记者站为人民日报社的派出机构,核定事业编制332名,核定局级领导职数31名。

2000年6月23日中央决定:白克明任人民日报社社长。

2000年9月27日

人民网开通接入国际互联网的100兆专线,加上原有的6兆专线,总带宽106兆。人民网成为中央级新闻媒体网站中接入带宽最高的网站。

2000年11月9日

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出《关于同意国家经贸委系统报纸划转方案的函》,同意《中国汽车报》的主管、主办单位由国家机械工业局变更为人民日报社。

2001年1月1日

从今日开始,《人民日报》对版面安排和各版内容进行改革和调整,增加新闻版,减少专版。前八版为新闻版,后四版为各种专版和周刊。同时实行1—12版同步印刷;在有条件的地区,重要节日印刷彩报。

2001年1月8日

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为《人民日报·民主与法制》周刊100期题词。1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李鹏委员长的题词和为周刊所作的新世纪寄语。

2001年2月26日

人民日报新采编系统和组版系统在新编辑业务楼正式投入使用,人民日报采编系统向新阶段迈出重要一步。

2001年5月17日

人民日报首批两名赴台湾驻点采访记者今日赴台。这是首批大陆报纸类记者以驻点采访方式入台进行新闻采访。

2001年5月28日《京华时报》创刊,发行数30万份,创出新创刊报纸首日销售的新纪录。

2001年7月13日为庆祝中国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人民日报号外》出版发行。

2001年8月2日

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人民日报内参《信息专报》第66期“关于广西南丹矿井重大死亡事故的再次紧急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必须查个水落石出”。人民日报关于南丹矿难的报道,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多次表扬。

2001年8月3日中央决定:许中田任人民日报社社长,王晨任总编辑。

2001年12月6日

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听取人民日报社社长和总编辑关于报社当前财务困难的情况汇报。12月10日,人民日报社向国务院上报了《关于请求帮助解决报社经济困难的函》。

2002年1月17日

人民日报社召开2002年度经营目标责任制签约大会,社长与经理部等10个单位的代表签订年度责任书。至2002年底,人民日报社共有24家经营单位签订了经营目标责任书。在2002年人民日报社全面实行经营目标责任制的第一年,报社各经营签约单位总计完成5511万元的上缴任务。2003年12月29日,人民日报社印发了《人民日报社经营目标责任制管理暂行办法》。

2002年9月23日

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中国与东盟媒体合作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媒体与东盟媒体首次举行的高层研讨会。

2002年9月2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胡锦涛主持召开中央书记处会议,专题听取人民日报编委会关于发行工作的汇报。

2002年11月1日中央决定:王晨任人民日报社社长。2003年2月21日,中央批准:张研农任人民日报社总编辑。

200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到人民日报社视察工作,开展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

2003年1月2日

从今日起,《人民日报》由原来12个版扩为16个版。当日《人民日报》在一版发表《敬告读者》。这是《人民日报》历史上第三次扩版。

2003年5月22日

总书记胡锦涛在人民日报《内部情况》第15期上,就《人民日报刊发的任仲平文章<筑起我们新的长城——论抗击非典的伟大精神>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共鸣》一文作出批示:这篇文章观点鲜明,论述透彻,文字清新。体现了《人民日报》在政论方面的优势。望再接再厉,让“任仲平”这一优势“品牌”发挥更大的作用。

2003年10月16日为庆祝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的《人民日报号外》出版发行。

2003年11月19日

中编委办公室发出《关于人民日报社机构编制调整的批复》,同意设立人民日报社报刊管理部。2004年2月25日,编委会印发《人民日报社报刊管理部机构编制方案(暂行)的通知》。2004年9月14日,人民日报编委会会议决定,确定第一批划转的11家社内报刊从即日起实行划转,全部纳入人民日报社报刊管理部进行统一管理。

2005年6月28日

总书记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编委会呈报的《关于人民日报海外版工作的汇报》上作出批示:祝贺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20周年,20年来,人民日报海外版坚持正确导向,贴近海外实际,积极向海外中华儿女以及世界各国人民介绍中国情况,为密切祖国同海外中华儿女的联系和情感,增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作出了贡献。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希望人民日报海外版进一步贯彻党的对外宣传的方针政策,全面客观报道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展情况,充分反映海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更好地办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真正成为我国对外宣传的重要阵地,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独特窗口。

2006年1月2日从今日起,《环球时报》正式改为日报。这是第一份中国人自己采写的国际新闻日报。

2006年7月31日

中编办发文批复,人民日报社华东分社更名为人民日报社上海分社,人民日报社华南分社更名为人民日报社广东分社。9月14日,新闻出版总署发函,同意自2007年1月1日起停止出版《华东新闻》、《华南新闻》两个人民日报地方版。

2007年7月1日

本报在拉萨、长沙、贵阳、西宁、怀化印点开始印刷《人民日报》彩报。此前,2002年7月1日,《人民日报》在北京地区率先实行彩色印刷。历经五年,实现了《人民日报》在全国42个印点每天同时出版彩报,标志着日发行200余万份的《人民日报》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现彩色印刷。

2007年8月21日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首届东盟10国与中日韩(10+3)媒体合作研讨会在天津召开。

2007年8月25日

人民日报社150件大事 人民日报社
人民日报新闻采编系统完成升级切换工作,夜班平台等当晚投入使用并顺利出报。8月2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采编系统完成升级切换工作。这标志着人民日报社信息管理系统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和阶段性成果。12月,人民日报社信息管理系统开始全面试运行。2009年3月31日,人民日报社信息管理系统项目正式通过专家鉴定。

2007年9月30日

国家发改委发文批复,同意人民日报社印务中心项目建议书。12月12日,人民日报编委会会议决定,成立人民日报社重大基建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报社副社长和秘书长分别任领导小组正副组长。2008年8月28日,人民日报社发文,编委会决定,报社秘书长、副秘书长分别为新成立的人民日报社基建办公室主任、常务副主任。

2008年3月28日中央决定:张研农任人民日报社社长。4月28日,中央决定:吴恒权任人民日报社总编辑。

2008年6月20日

在《人民日报》创刊六十周年之际,总书记胡锦涛来我社考察工作,代表党中央向《人民日报》创刊六十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并向全国新闻宣传战线的同志们致以崇高敬意。胡锦涛与报社编委会全体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和一线编辑记者代表进行了座谈。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代表编委会汇报工作。在听取报社工作汇报和一线编辑记者代表发言后,胡锦涛发表了重要讲话。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一同考察。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办主任令计划,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沪宁以及有关方面负责同志随同考察。6月25日,人民日报编委会召开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报社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暨庆祝《人民日报》创刊六十周年座谈会。

2008年8月8日为庆祝奥运会在中国首次举行,刊登第29届奥运会在开北京开幕报道的《人民日报号外》出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99088.html

更多阅读

即将发生大爆炸的红巨星---参宿四 太原即将发生一件大事

最近看报纸,有一个题目吸引了我的注意,就是在未来的1--2年,位于猎户座星系的红巨星参宿四即将发生大爆炸,立时它的亮度会突然增加,它的亮度可达太阳亮度的1600万倍,如果此时猎户座在太阳天空一侧,立时天空就会出现2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的

30岁女人如何保养?女人30岁必做的11件大事 30岁怎么保养皮肤

30岁女人如何保养?女人30岁必做的11件大事——简介 随着时间慢慢流失,累积在脸部的纹路也渐渐加深,现在抗老已经成为保养的主流,无论是否到了抗老保养的年纪,提前保养就是赢在起跑点。那先在就来看抗老,看30岁的女人如何保养不易老。 30

海安镇各小学2014年度十件大事 海安县海安镇

海安镇明道小学2014年度十件大事1.明道文化,推开文化建设的一扇窗明道小学创办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学校从历史的源头寻找精神营养,挖掘和解析明道文化,凝练出“明生、明德、明慧”的核心价值观,形成属己学校文化。在不断地思索、求证

博熙来干过的几件大事 中国隐瞒的20件大事

薄熙来主要大事:(1)1992年入住大连,把一个脏、乱、差的大连改造成了国际蜚名的花园城市、”北方香港”。历任八年被大连人民视为“救世主”!(2)2001年调往辽宁省任省长,端掉了解放后盘踞在东北三省最大的“黑社会”组织!(3)2003年任商务

2014年中国发生的10件大事:你知道几个?

转眼间2014年即将成为过去,回首往事历历在目,2014年还有太多值得我们推敲的事件,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回顾下曾经的点点滴滴。一、国家罕见高调设立抗战胜利日和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事件发生距今已有77年。今年年初,2月27日,中国全国人大常

声明:《人民日报社150件大事 人民日报社》为网友假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