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全搜索。本博客主人自传体。新生---自传体谢绝收藏与转载 韩秀的自传体小说折射

新生---自传体

杨清。笔名杨阳,寸冬.达县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会员。曾在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达州日报,达州晚报,达州广播电视报,达州广播电台,心理世界杂志。北方文学等报刊杂志上发表100多篇文章。包括新闻报道,诗歌,散文,游记。华西都市报5次报道,成都商报,四川农村日报,天府早报,成都电视台,成都日报。成都晚报,分忧杂志,西南铁道报,四川省残联主办的爱心杂志,重庆现代工人报,重庆经济日报,重庆铁路局内部杂志,达州日报,达州晚报3次报道--2001年5月14日,2011年12月17日,2012年6月9日。达州广播电视报,达州广播电台,达州电视台2次报道---2001年10月23日我在达县人民医院住院时采访报道过,2012年五四青年节这天记者孙丽采访,5月7日达州电视台综合频道达州全搜索幸福达州人专题报道。网络媒体报道我的事迹有达州新闻网,巴蜀文化传媒网,达州传媒网,达州网,四川新闻网,重庆在线,成渝区域网,香港传媒网,全球传媒网等媒体广泛报道过。并被誉为“达州保尔”,“重庆保尔”。面对媒体,读者,网友的关注,支持,鼓励,我将更加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自传体新生在线,反应残疾人生活的电视剧本将不久于与读者见面。一路有你,精彩继续。

新生在线

家庭:让我学会永不放弃

  

在我来到这个多彩的世界不久,先天构音不清晰伴随我35年。“结巴”成为我的代名词。

  我的老家在达县大滩乡一村四组,在大办钢铁的年代为了解决温饱为题,爷爷奶奶,父亲与大爸一起搬到大山深处居住。作为异性的我家在当地受欺负。加之奶奶当时是妇女主任,奶奶的弟弟在朝鲜战场上战死成为她的骄傲。我既对奶奶一生劳作而深表同情与爱戴。我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作为中国标准式的农民家庭,农家主妇,我的奶奶都做到了。我77年7月初5出生,爷爷于当年9月去世,对爷爷没有多深记忆。听父母谈到他一生都在外地下苦力,挑着沉重的东西跑西安,渠县卖。对奶奶有很深厚的感情。奶奶口才很好,但对她为人处事方面很反感。由于父亲有2兄弟,大爸大妈在奶奶年老时不尽赡养义务。大爸共有5个儿子,我理解作为农民养5个儿子很不容易,奶奶给了他家不少的帮助,我不理解为何奶奶年老时大爸大妈过年时都不看望奶奶,更不要谈5位堂哥了。奶奶在绝望中跑到大爸大妈家服药自杀。当时妈妈在乌鲁木齐姐姐姐哥那里带外侄,在物质生活方面我们全家人尽量满足了奶奶的需求,我毕业后虽然收入并不多,还经常生病,但我每年春节给奶奶100元。2003年7月23日当我听到奶奶在大爸家服药自杀的噩讯后,我和哥哥半夜3点租车到大爸家。其实奶奶是下午4点多自杀的,大爸一家,爸爸怕我与哥哥在外找人找大妈算账才半夜给我们打的电话,看到眼前的惨景我痛哭无泪,从此我与大爸一家断绝了一切联系。记得我8岁那年的夏天,奶奶在外面干活时狂风暴雨突起,我迎着风雨为奶奶送雨伞,曾被封刮到崖下,我艰难的爬上来。

我姊妹3人,家里收入仅靠几亩薄地,生活非常拮据。虽然身有残疾,虽然家庭贫困,但我依然对生活充满憧憬,始终保持自强不息、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我在中专期间的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生活的艺术在于把被动变为主动,把劣势变为优势,把不利变为有利。我把家里的贫穷、失去用语言正常交流的痛苦、自身的生理缺陷都变成了奋发图强的动力。在别人的嘲笑中,我学会了自尊和自爱;在家庭的贫穷中,我学会了自强和自立;在失去健康语言的痛苦中,我学会了乐观和豁达;在命运的不幸中我学会了坚强和勇敢。”

家庭的温暖让我更自信的生活。在我眼里父亲是一位硬汉子,是坚强的人,父亲63年响应祖国召唤到云南一边防地区当兵,在部队表现很好,作为当时的初中生的他练有一手好字,现在我都羡慕父亲的字。曾经有几次他亲自写对联过年时黏贴在大门上。随后哥哥也写了几年对联。由于爷爷奶奶在当地人事关系不好,转业后曾几被调到外地工作,曾有几次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可惜被当地大队干部张云达压了却杳无音信,从而继续成为中国标准式的农民。父亲的一生很节俭,也很坚强。记得有一次乡供销社工作人员与他打赌,让父亲将250斤的化肥挑了3里路不歇气就不交化肥钱。父亲下定决心咬紧牙终于“免费领取”了250斤化肥。我为父亲也写了很多文章,父亲的背影,爱的呼唤,父亲等等。父亲永远是我的榜样:坚强,永不放弃。父亲有一个心愿,他将老了重返云南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我时刻牢记父亲这个心愿,我将忙完我的事之后与哥哥一起陪父母旅游云南,我绝不会将父亲的心愿成为我一生的遗憾。现在父亲疾病缠身,高血压,腰椎盘突出特别严重,由于年老了手术效果不好,我多次陪父亲刀达州市中心医院,达县人民医院治疗。但疗效并不好,我们只有目睹他忍受痛苦。不过我与哥哥商议去年为他买了社保,加之他当兵目前国家对他有点补贴。生活还过得去。

我的母亲是伟大的,曾今我埋怨父母给了我一个残缺的身体。现在我对母亲有一种特别的感情。记得童年时母亲最担心的人是我,他曾今对我说我对不起你让你受由于语障对你造成的伤痛,我与母亲抱头大哭。由于语残我懂事很早。母亲也算是知识分子,当时的初中生,他当时很多同学都在单位上工作,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外公一家当时是富农而对母亲的前途有所影响。父亲当兵时母亲经人介绍认识的。我也写了有关母亲的很多文章,如母爱无价,妈妈等等。记得中考前母亲跑到离家有20多里远的麻柳街道为我买我最爱吃的辣椒,茄子,每天为我煮一个鸡蛋。普考期间母亲陪我考试:我在教室里面,他在教室外面,考完每一门后他不问我考得如何,她陪我漫无目的地散步,中考时哥哥在达县中学陪我考试。家庭给我的温暖让我终生难忘。母亲现在多病,时刻为自己的子女牵挂,尤其牵挂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姐姐。

姐弟情深,姐姐成为我一生的牵挂。童年时由于我构音不清,叫“姐姐”发音不准,但姐姐每当听到我这特殊而又熟悉的声音时总是高兴的答应。姐姐初中毕业,成绩很好,中考时差2分未被录取。初中毕业后父母又要面对哥哥读高中这一现实,姐姐不得不选择到广东打工,当时在大滩读初一的我每到中午都要去乡邮政所期盼姐姐的信。我成为邮政工作人员的常客。“又是那个结巴来问他姐姐的信了”,我强忍别人对我的嘲讽也要期盼姐姐的信早日寄来。1989年春节前夕姐姐回家过年,我与哥哥听姐姐要回家的这一天,我与哥哥跑到离家10里远的大滩乡早早期盼姐姐的早日归来。期盼了4个多小时终于看到姐姐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与哥哥接过姐姐的行李有说有笑的回到家。姐姐对我很好,记得他读初中3年级时他带着一位女同学来到我家,一放下书包跑到大山深处帮我挑柴。由于语残我天生性格孤僻,喜欢独自一人上山砍柴。1990年姐姐从广东回家给我与哥哥在麻柳街道各买了一件50多元的衣服.也许是我此前最贵的衣服,当时我与哥哥都很感激姐姐。每当我看到这一幕幕我泪流满面,因为姐姐没有放弃我这样一位有语残的弟弟。1993年姐姐结婚了,我与哥哥为她送行。1995年生下了我的外侄女。2003年也是奶奶去世那年生下了外侄儿。随后得了产后抑郁症。在姐姐患病期间我带姐姐到达州中心医院,达县人民医院,四川成都华西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医院治疗过。买药回家治疗一周后病情有了显著好转,随后她不坚持吃药,加之父母也原谅她不吃药,姐哥在外打工,病情日趋严重。姐姐的2位子女成为她一生的牵挂,我与哥哥商议尽量将她的2位子女培养成人是我们一家人的心愿,哥哥每年都给点钱给他家,我平时买点常用药供他家备用。

手足情深。在我记忆里哥哥是个懂事的哥哥,他勤学,坚强。198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达县中学学习,当时大滩中心校400余初中毕业生中只有2位考入该校。高中毕业后考入达州教育学院。由于没有人缘关系,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达县一个边远的乡中心校任教至今。记得哥哥读初中3年级时他带一位同学到我家玩,听父母说我在外面挖半夏为他挣书学费,他一匹山一匹山的呼唤我的名字,最终跑到离家5里远的大山深处接我回家。在他考入达县中学之际,我将自己挖半夏,香附子的130余元钱给了哥哥,哥哥与我拥抱了很久。还有一次。那是我在大滩乡读初中2年级时我刚走出校门,肚子疼痛难忍,但我艰难地向前走,当时哥哥放假在家,当他听到我在路上疼痛时跑步到路上接我,当我疼痛难忍,几乎处于昏迷的我在倒在路边草丛中,一家人将我送往麻柳医院治疗。迷糊中我听到哥哥在哭泣“弟弟,你不能死”。12岁时由于我无法忍受语障对我造成的伤痛我选择了逃离现实到寺庙住了一周,在我回到家时全家人都哭了,哥哥哭得特别伤心。记得哥哥在达县中学读书时,达县石桥一位农民在达县中学煮饭,很想认哥哥作为他们的儿子,父母坚决不同意。由于父母靠种田供我们2姊妹读书,债务累累,他第一年的工资全部用于还债。1997我中专毕业在家等分配,哥哥知道在家等分配的滋味专门为我买了一部17寸的黑白电视机供我消磨时光。

家是温暖的港湾。家是奋斗的起点。我为有这样一个家庭而骄傲。

  身体上的缺憾和家庭的贫穷,注定我每取得一个微小的成绩都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汗水。小学5年级时我第一次参加奥林匹克竞赛考试达州选拨赛时父亲给我20元钱时我好感动。那是麻柳到达县的车费才九角,绿豆2角一斤。看到父母对我特别疼爱,我第一次为“爱”流下了眼泪。我一生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在以后的文学创作过程中,我写了很多关于农村,农民的作品。作品《父亲的背影》,《妈妈》发表后深受读者好评。这是爱的呼唤,爱的传递。在我的童年我默默忍受语障对我造成的伤害。“结巴”成为我的代名词。面对这些我没有反抗,因为我没有勇气与力量反抗,我只觉得他们的无知。每年我只有站在领奖台上才是我最快乐的时光,在学校只有谈到学习时同学们才用赞许的目光看我。在小学3年级时,我与同学向亮发生了打架纠纷,班主任李仁玉公正地处理我与他的纠纷时我特别感激。我看到了正义的存在。在我失去健康语言时我加强锻炼,曾有一段时间我坚持每天早上5点起床偷偷跑到离家2里远的树林里锻炼身体,也许是受当时电视剧《霍元甲》的影响。我对奶奶有一种特殊感情,由于父母供我们3姊妹读书而不停地劳作,我经常与奶奶在一起干活。“我不能饿死,想尽办法去生存;不能病死,坚持不懈锻炼身体;不能气死,宽广胸怀,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奉献一份爱,让世界更精彩,活下去,站起来”成为我的座右铭。

  功夫不负有心人。凭着坚强的毅力,2002年我花半年时间自学高中课程参加了成人高考,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四川大学华西成人教育学院。

病痛中我学会坚强

作为一名残疾人,我受到党和政府的深切关心,社会好心人的爱心帮助。2001年重庆,达州等地的媒体纷纷报道我的事迹。时任市长助理的杨佳鹏率达州市卫生局,达县卫生局及其他相关部门前往我当时工作的医院--达县堡子中心卫生院,并请我及医院领导与他们开了座谈会。杨佳鹏为我带来了200元慰问金,当我拿到四川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我特别兴奋。时任达州市副市长杨清镛通过媒体报道了解我的事迹后亲自作了批示,时任达州市残联理事长梅龙修请我到他办公室将1000元钱送到我手里,并勉励我克服残障,积极拼搏,以后为社会多做出贡献。达州市佛教协会副会长陈叔也为我奉献了一份爱心。

  “无德非君子,无才非丈夫,无量非好汉。”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了众多好心人的帮助,所以他一直有一颗感恩的心,一直有一份回报家乡、报效社会的愿望。所以当别人需要我帮助的时候,我都会热心相助,1994年在中考中我以优异成绩考入达州中医学校。1995年在校刊上发表第一篇文章《真爱无价》,我坚持以一种仁爱的方式写作。随后在达州日报,达州晚报等各大报刊发表作品。我深知在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不少人患有轻重不一的心理疾病,我想通过心里作品的创作来引起各界人士对心理问题的关注。在求医过程中我深受不少欺骗。误信所谓的名老中医研制的“转舌散”专治构音不清晰,能使舌头灵活,说话清晰有力。由于当时想使自己语言早日康复,我从本来不多的生活费中节约出来购买“神药”治疗自己的语言疾病。我误信气功大师发功能治疗语言不清晰,耗资200余元治疗一周不见好转,并迷恋气功。在练气功时差点走火入魔。面对种种方法都无法使自己的语言康复。我独自一人跑到凤凰山顶放声大哭,无奈,痛苦,呐喊填满了我整个脑海。随后我开始与全国治疗口腔疾病的医院,医生联系。不到一个月我与医院,医生联系的信函达60多封,多数杳无音信。至今我坚持写信。我想用最原始的表达方式表达出最真实的感情。在我写信求医的过程中,昂贵的医疗费和不显著的疗效让我选择了放弃治疗。为了让自己的语言早日康复,2002年我通过成人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华西医大学习。在成都读大学期间我3次跑到华西口腔医院语言训练中心了解有关语言疾病的相关知识。1999年我应邀赴京参加中国中药学会建会20周年暨学术年会与全国中医药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前往北京西的9次列车上我突然病倒,是重庆铁路局9次列车上的列车员刘延年一路关心我。这是我一生的感动。其论文获优秀论文奖。2000年我因骨肿瘤住进达县人民医院,随后应邀到重庆治疗。在重庆治疗期间接受了重庆经济日报,重庆现代工人报,重庆铁路局内部杂志,西南铁道报等媒体采访报道,并被媒体誉为“重庆保尔”。在多年的病痛中我学会了坚强。

  我乐观向上、自强不息的先进事迹感动了家乡各界人士,其先进事迹在省市县有关媒体相继进行了报道。2012年5月4日,达州电视台达州全搜索记者孙丽对我进行了专访,5月7日达州电视台综合频道达州全搜索“幸福达州人”栏目特别报道了有关我研究语言疾病的事迹,谈自己的人生感悟和心路历程,我身残志坚、不畏艰辛、积极进取、感恩社会的精神,感动了在场和电视机前的每一位观众。我中学的一位老师这样评价说:“耳闻目睹他的事迹,我们不难发现:在他头脑中有一种信念,就是‘我坚持,我拼搏,我胜利’,一个身体有缺陷的人如此乐观向上,实在难能可贵。在他身上有一种品质,就是逆境勃发,奋起搏击,永不言退,这正是新时代优秀青年品质中的宝贵之处。在他心中有一种追求,就是把做学问与做人相结合,踏踏实实做学问,实实在在做人。在他的言行中,我们还能看到一种责任,这种责任是敏感的,自觉的,无论对于集体还是社会,这两个字能够在世间无处不在的放大镜下熠熠生辉。”2012年2月12日巴山文学创作群群主张艇舰号召群里文友在达巴路口军分区招待所茶楼部为我举办了“达州文友‘相约春天’,力挺‘达州保尔’”的有关语言康复研讨会,随后在四川新闻网,达州新闻网,达州传媒网,重庆在线,成渝区域网,香港传媒网,全球传媒网等网络媒体纷纷报道或转载相关报道。

  “身残是人生的遗憾,心残是人生的毁灭。”我不断的超越自己,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但自己仍没有满足,向着更高的目标奋进。我要用自己钢铁般的意志及超人的勤奋,争取在语言康复医学方面有所造诣,解除更多的语障患者的疾苦,让更多语障患者有重获语言新生的机会。把自己塑造成一名栋梁之才。

我用感恩的心态坚持文学创作

读者对我的作品的评价是我最幸福的时刻。在我记忆深处让我最感动的是1999年我在达州广播电台发表了一篇文章后,当时就读于达一中的14岁男孩写信向我求助。他手淫半年了且不能自拔,我耐心开导使他半年后改到了这一恶习。这也是我最幸福的时刻。从此我开始关注心理疾病。在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很多人不同程度的患有心理疾病。抑郁,焦虑,多疑等等困扰人们的正常生活。随后在达州日报“心里环保”栏目,河南大学主办的“心里加油站”专栏发表了系列作品深受读者好评。2003年在河南大学读书的渠县朋友听说“心里加油站”专栏的文章是我写的,她特别向她的同学炫耀。这些文章是我们达州人写的。当时我听到这话心情极为复杂。在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读书的开江朋友看到我的文章后还专程拜访了我。看到读者对我的信任时既有一种满足感,更有一种责任。在成都读大学时我参加了川大征文比赛,在高手如云的参赛中,我的作品荣获2等奖。我的创作是多方面的,新闻报道,诗歌,散文,游记,歌词。但我最擅长的是写诗歌。1999年我写的歌词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获纪念奖。在达州市第2届运动会残运会召开之际,我写的歌词《超与梦想》,达州市残联,达州晚报的记者等朋友对歌词高度评价。散文《巴山之石》,诗歌《雪。元旦》,纪实文学《妈妈》等文章深受读者好评。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在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我将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在市残运会召开之际,我与市残联宣传科张文妮科长交流时谈到我想创作一部反映残疾人生活的电视剧本。市残联高度关注并大力支持。张科长说本届残运会由市残联主办,由宣汉县委县政府承办,经费由承办方负责,建议我与宣汉方面衔接一下,为了完成写反映残疾人生活现况的电视剧本这一愿望,我鼓足勇气给宣汉去了一封信,宣汉县委县政府收到信后高度重视,县委书记赵波亲自批示,县体育局,县残联落实,县残联于6月6号正式邀请我参加残运会,并对我的相关情况作了了解。达州晚报6月9日报道了相关报道。1999年4月我加入了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并成为会员。

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我坚持用感恩的心态坚持文学创作。我为不少中学生修改作品让他们在达州日报校园周刊上发表。在成都读大学期间,经过自荐与推荐我加入了学校学生会文艺部与宣传部,多篇作品在校广播站广播,深受同学们喜爱。

研究“语障”,让“爱”大声说出来

由于我先天语言不清晰,从小性格孤僻,也显得自卑,消沉。常独自一人进山捡柴。为了让自己的语言早日康复我也做出了积极努力。由于语残我懂事很早,初中一年级时英语老师因我构音不清晰“免去”我值日,我伤心至极背着父母,背着被子远离家乡投奔寺庙住了好几天,不甘沉落的我又回到了家,父母在悲痛万分的同时带上家里仅有的300多元陪我到达州市中心医院做了舌系带手术,但术后语言依旧不清晰。目睹父母的无助我只有默默承受由于语障对我造成的伤痛。其实我第一次语言康复训练是在中考后的暑假,一天旁晚,我哭泣的向妈妈说:“妈妈,每天晚上教我练语言吗。”在练语言的那个假期,妈妈总是将我的头抱到她的怀里,每一个音的教我发。虽然练语言没有多大效果,但妈妈的耐心教育令我终生难忘。也许由于语障我选择了医学,1994年考入了达州中医学校,从此开始与全国有关治疗口语病的医院,医生联系,昂贵的医疗费和不满意的的疗效不得不让我选择了放弃。17年的求医之路是我一生的痛。在求医过程中我深受很多欺骗,误信所谓名老中医研制的“转舌散”能使舌头灵活,说话清晰有力,让我经济上蒙受灾害。语言没有一点好转。误信气功能使语言康复,让我练气功不但语言没有好转还差点走火入魔。2002年我通过自学高中课程参加成人高考,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四川大学华西成人教育学院。2006年我写信给华西口腔医院周院长,周院长很快回信但昂贵的医疗费,加之老家一位比我轻微得多的语障人花4万余元在华西口腔医院治疗后未见好转。我不得不再次选择放弃去华西口腔医院治疗。“没有健康的语言就没有发言权”。朋友这句话激励我研究语言疾病。2010年12月12日我怀着沉痛的心情独自来到成都省社科院,省残联,华西口腔医院了解有关语障病的相关知识,回家后认真研究语障,刻苦训练,目前语言基本康复了,训练过程中我付出了太多,仅练发“d,t”音花了2个多月时间。研究语障,解救更多的语障患者是我一生的志向,我将整合各种资源助推语障病的研究进程,目前在研究语障方面还面临很多困难,希望各界人士关注语障人的生存现状与语言康复医学,我建议有关部门成立“语障基金会”,用于语障人的就业与康复治疗,让更多的语障人珍爱生命,选择坚强,回报社会。我对语障人有一种特殊感情,虽然我目前经济也不宽裕,但今天为达州聋哑学校的孩子带来了10个口罩和20支笔,,愿孩子们用口罩防治呼吸道疾病,用笔勾画自己美好的人生。

在研究语障方面,我得到了很多朋友的支持。感激的人很多。其目的让更多的语障患者将“爱”大声说出来。在这条道路上我将继续努力,让更多语障患者有重获语言新生的机会。

面对媒体关注,我将继续努力

我的生活被“爱”包围着,这让我很感动。我没有理由不继续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爱就有希望,有爱就会创造生命的奇迹。升学,就业,竞争,病魔。。。无数次对梦想的扼杀,无数次对生命的威胁,但我们要用坚强支撑起双腿和灵魂,稳稳地站起来。“我没有选择坚强,是坚强选择了我”。司马迁不是强忍宫刑之辱而著《史记》吗,孔子不是在仕途上失意后激奋顽强而著《春秋》吗,孙膑被削膝盖骨悲愤而著《兵书》,左丘失明后顽强而著《国语》。。。人生的道路上荆棘丛生,生活的旅途中坎坷重重,惟有坚强地面对一切,坚强地笑对人生,生命才会在驶向成功彼岸的一瞬变得丰盈生动起来。

让过去过去,让未来到来。环境愈艰难困苦就愈需要坚强,毅力和信心。人的一生总会经历许多磨难。有人曾经问我:“生命的真谛是啥”。我从容而坚守地回答道:“是坚强”。是坚强告诉我们成功还有希望。是坚强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是坚强支撑我们与命运抗争。是坚强告诫我们要勇敢,自强。坚强是病床上的一抹微笑,是失败后一个重振旗鼓的眼神,是困顿后一份难得的从容与稳重。生命在坚强中拓展宽度,生命在坚强中实现价值。其实我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样坚强。“你一定行”,孙俪记者的鼓励让我更坚信语言康复的决心。在绝望,痛苦中学会坚强。在病魔面前,我每一次都在孤单中选择坚强,每一场演讲都当成我人生中的精彩片段。2000年我因骨肿瘤住进了达县人民医院,达州电视台对我进行了采访报道。面对媒体对我的关注我选择了坚强,不再悲观,不再颓唐,不再埋怨上帝,我甘愿做一抹绿色的小树,也吸收也给予,在得到别人帮助的同时也力所能及帮助别人。生是一种缘,死也是一种归宿。生命给予你的一切都应坦然接受,要接纳自己,善待自己,愉悦自己。每一个人都是世上一道风景线,要学会与命运同行,学会与命运和平共处,并运用人生的经验与智慧创造生命的精彩,感受生命的快乐。人生只是一曲奋斗史,在这奋斗史中我看懂了人生,超越了生命,超越了一切。我同情世人眼中的成功人士,他们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我同情弱者,先天资源的缺乏,让他们承受着生命中所有的屈辱。朋友们,请带上理想和目标,带上自信和坚强,带上勤奋和努力,努力实现心中美好的愿望。我们选择了勤勉和奋斗,也就选择了希望与收获;选择了纪律与约束,也就选择了理想与自由;选择了痛苦与艰难,也就选择了练达与成熟;选择了拼搏与超越,也就选择了成功与辉煌。是坚强,让我们用热血谱写人生壮丽的诗章;是坚强才演绎出人世间的精彩片段。因为文字让我们懂得了感恩,懂得了坚强的含义,懂得了只要经过努力能让自己有重获新生的机会。“血泪的流淌染红青色的残阳时光的流逝牵动多少人的心肠不变的信念是我们生存的力量让目光直达青春梦想的地方让我们告别惊慌很久的梦乡不要哭泣,不要悲伤让我们迈步雨后晴朗的路上走过阴影眼前更亮未来路在何方我要独自坚强坚信在坚强中孕育生存的希望坚强让生命重燃曙光我们在痛苦中慢慢成长”我想以这首诗结尾,让更多的朋友坚强起来,为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而不懈奋斗。让自己不断获得“新生”。杨清于6月9.10日速写,未修改,谢绝转载或做它用。博文在不断更新中。。。。其实几年前就有朋友建议我写一篇自传体,由于没有精力与时间,加之目前不好写与我有关的人或事,包括我的童年,少年,学生时代的生活,参工后的生活。为了配合以后媒体对我参访报道,我作了最真实的讲述。不对之处请各位朋友谅解。以后有时间和精力了将以此文为模板为自己写自传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04798.html

更多阅读

怎么建立自己的博客? 怎样建立自己的博客

怎么建立自己的博客?——简介现在在网络上基本大家都有自己的博客站,那怎么建立自己的博客?首先下注册一个域名和一个空间。怎么建立自己的博客?——工具/原料域名一个空间一个怎么建立自己的博客?——方法/步骤怎么建立自己的博客? 1

经济学讲义-第二十四讲:货币理论中 作者:本博客管理员

按:本系列文章的作者是本博客管理员(不是张五常教授)!第二十四讲 货币理论(中)从上一讲的学习大家就知道了,由于货币的价值来自于物品的价值,因此要使货币的价值(购买力)保持稳定,必须要使一国之内的货币数量是紧随着实体经济中的物品数量的

如何利用新浪博客賺錢 新浪博客营销

利用博客赚钱有很多方式,首先选择“直接”还是“间接”或二者兼之。直接的方式可以做展示、点击等即有收入的广告等;间接的方式主要也是广告形式,比如:形象宣传性的日志文章、广告、广告性的网址链接等。在此我们主要讲讲直接赚钱的方式

新浪博客杂志制作方法 棉裤 制作 新浪博客

新浪博客杂志制作方法昨天打开博客发现在题图菜单栏中增添了一项“我的杂志”,进入一看有与电子杂志制作软件类似的工作界面。于是动手将去年为晓惑做的“晶莹诗集”图片当素材试做了一遍,除了所用图片尺寸不太符合本杂志的要求有变形

闭气胎息(陈全林老师问答集) 陈全林新浪博客

闭气胎息1有博友问:请问练习闭气能练出胎息吗我答曰:练习闭气能延长呼吸达到很长时间,那也未必是真胎息。比如钱教授,十个小时是一个目前的限度。真胎息者能入大定。很多问题,比如胎息,需要心性的配合才能成,不是单独闭息就能成胎息的。

声明:《达州全搜索。本博客主人自传体。新生---自传体谢绝收藏与转载 韩秀的自传体小说折射》为网友前任是个神经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