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点评三国之道 曾仕强论三国智慧全集

曾仕强推出又一新作——《曾仕强点评三国之道》两度出击《 百家讲坛》的曾仕强教授在新年伊始推出了又一新作——《 曾仕强点评三国之道》系列丛书。春节期间该书在市新华书店销售近百本,读者反映看后受益 良多。 《三国演义》描写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以曹操 、刘备 、孙权为首的魏、蜀、 吴三个政治、 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争斗。在波澜壮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了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 ,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 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曾仕强 点评三 国之道》 系列共四

部,分为《 一、桃园 三结义》《二、 诸葛亮下山 》《三、 大意失荆州》《四、三国归一统 》。

本书以《三国演义》为案例素材,曾仕强教 授运用《易经》象、数、理的视角, 根据跌宕起伏的情节进展, 设置和点评的问题要点4000多个,其中透过《 三国演义》的 象,点出了《三国演义》 的数, 更评出了《三国演义》 的理, 堪称“曾式管理”理论案例教学的集大成之作。

本书作为《曾仕强点评三国之道 》系列的第一本书告诉我们,要完成大事,仅凭个人单打独斗,根本不可能。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协力同心,组成坚强的团队,加上曹 操的推荐,提供良好的机会,刘备才能无中生有,造成一股强大的势力。

曾仕强《剖析三国》 序

人类的历史,离不开“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一句话。道是什么?便是平常说的“秩序”,英文叫做order。一旦disorder,那就混乱、离谱、乱了套,称为失道或叛道。道有阴、阳两

面。阴的无形无迹,很难掌握,也不容易说得清楚,称为“隐秩序”英文叫做Latent order。阳的有形有迹,比较容易掌握,也比较容易说清楚、讲明白,称为“显秩序”,英文即为illustrated order。

隐秩序要通过显秩序来表现,但仍有隐而不现的部分,常被称为“看不见的手”。但显秩序当中,也有隐秩序的影子,时常使人觉得仿佛也有一只“看不见的手”。

曾仕强点评三国之道 曾仕强论三国智慧全集
一般人看三国、说三国,都离不开魏、蜀、吴这三个国家。由于有形有迹,属于显秩序的表现。大家都看得见,因而津津乐道。我们检视三国,多了一个“水镜王国”。 这一只看不见的手,显然隐形,却能够天下布局,操控当时的变幻。在水镜先生的巧心安排下,刘备三顾茅芦,提供孔明改变世界的平台。鞠躬尽瘁之后,把焦点转移到司马懿身上。这种变动, 证明人定胜天必须受到天定胜人的局限。看得见的所有作为,毕竟难逃看不见的“那一只手” 的掌握。不以成败论英雄,却实在难免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人世间的观点,不能不以人为本。“看不见的手”, 也要和人心的变化合理地配合。

吴国的鲁肃,似乎也是水镜集团的成员。千方百计、费尽苦心要促成吴蜀联盟。周瑜亡故,鲁肃接掌都督,似乎和孔明更有默契。曹操的谋士徐元直,更不用说。原先就是水镜先生安排给刘备的,后来才被曹操使计骗过去。庞统和诸葛瑾,表面上一在蜀、一在吴,实际上都是水镜集团的重要人士。最难以相信的,是司马懿,他忽起忽落,成为孔明的主要对手,却在适当的时期,一肩担起水镜集团的重责大任。他百般忍耐、自我丑化、受尽讥笑和咒骂,都是为了一统天下,完成任务。

宇宙间的变化,只有一个道理。有看得见的现象,便有看不见的势力。当然朱子说得好:宇宙间一切事物,只有“道理”是真实的。其余万事万物,都是颠倒而迷妄。每一时刻,都可能变化、毁灭!

《三国演义 》里的所有人物、事迹,都已经成为过去。但是它所揭示的道理,却永远存在。有形有迹的魏、蜀、吴三国,俱皆灭亡。只有无形无迹的水镜王国所代表的势力,迄今仍然长存。从尧、舜、禹、汤、文、武,一直延续到现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并非西方人所体会的“不连续”(discon tinuity)时代,而是延续不断的生生不息。这一只“看不见的手”,时常更换不同的代号,却始终持续地运作着。身为炎黄子孙,务须将《三国演义》的道理,发扬光大,使中华民族现代化,能够免于盲目西方化的厄运,才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目标。

我们采取这样的观点,来探究《三国演义》所揭示的道理。至盼各界高明贤达,不吝赐示教益为幸。

曾仕强 序于台北明道阁

2006年11月吉日

曾仕强《剖析三国》 前 言

宇宙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只是大到远远超过我们的观赏能力范围, 不容易看得出来而已。要维持一个完整的体系,需要共同的秩序。 宇宙的秩序太巧妙了,远远超过了我们的认识能力,不容易说得清楚,勉强称之为“道”。

道是阴阳变化所遵循的秩序。阴代表看不见、摸不着的秩序。虽然无形无迹,却随时产生作用,称为隐秩序。阳表示看得见、摸得着的秩序。由于有形有迹,经常吸引人们的眼光,所以称为显秩序。

显秩序好比气球,明显地飘浮在空中,光彩而夺目。隐秩序有如空气,到处弥漫,却无声无息,引不起大家的注意。如非必要,很少得到重视,好像不存在一样。

气球里面所装的,也不过是空气。为什么同样是空气,气球里面的和大气中的,就显得不一样?空气是软的,没有什么弹性。但一装进气球里,便好像是硬的,而且具有了很大的弹性。气球的塑料皮膜,也是软的,为什么一装进软的空气,反而立刻硬起来呢?

历史所写的,就好像是气球的变化。至于更多的空气,反而很少触及。我们常说要宏观,但是反映我们的历史,实在不够宏观。演义所描述的,通常把大气的若干情况也包含在内。历史和演义最大的不同,在于历史所记载的人物、时间和地点,应该相当正确。至于内容,那就未必真实。演义中的人、时、地都不一定正确,但是所呈现的历程和心情,都很符合实际的情况。有人相信历史,有人则喜爱演义。不妨各取所需,互相尊重。我们把考据的工作,委托给专业的历史专家。我们不背诵,也不记忆演义的细节,却希望从中获得一些指引。也就是兼顾显秩序和隐秩序,体会出一些有益世道人心的道理。古人认为读者的目的在明白事理,我们付诸实践。依据这种“气球理论”,我们把三国看成四种势力。这样,三国就有了现代化的诠释,兼顾显、隐两种秩序的互动。

大禹治水,已经知晓于四海之内,大家的利害是一致的。现代地球村的概念,也不过如此。秦始皇统一六国,取得政治上的统一。好比把六个小气球,合并成为一超大的气球。这使中华民族视统一为常态,而将分裂看做是暂时的权变。《三国演义》写的便是当时的天下,由合而分,再由分而合的历程。从显秩序的观点来看,好像是魏、蜀、吴三大集团的纷争。若是兼顾显秩序的立场,不难发现还有一个无形无迹的水镜集团,默默地做出天下布局,促进三国分而复合,我们称它为“看不见的手”。

公元前221年,嬴政果如其名,赢得有史以来中原版图最大的政治胜利,建立了世界上最早也最大的帝国。却由于过度集权,竟然不避讳地自称为始(死)皇帝。不幸应验得很,秦朝真的短命而终,很快被推翻。

一个气球,当充气完成后,理论上应该持久存在。实际上却由于大气的作用,或内部的变化,经常在消气,甚至于疲软或毁灭。显秩序遭受隐秩序的影响,十分明显。那一只手虽然看不见,却留下很多的形迹。

楚汉相争的结果是:汉高祖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再度统一天下。他汲取了秦朝不分封的教训,论功行赏,分封了一系列王侯。 这相当于一个超大型的气球里面,包含着好几个气球,彼此互相碰撞,当然很不安宁。这给日后的刘氏政权构成了很大的威胁。汉高祖花了七年的时间,才铲除异姓王侯,完成“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的共识。好像把气球重新换气,变成纯度较高的氢气,飞起来更高更轻快。吕后当权,一口气封了三位吕姓王侯,又渗进了其他的气体,引起诸吕之乱。文景盛世,传到元帝、成帝,国戚们依仗权势,为非作歹。平帝时外戚王莽终于篡位,把气球的标志改掉,导致了西汉的灭亡。

公元25年,刘秀消灭各地的割据势力,恢复了统一的政权,史称东汉。东汉首开宦官封侯的先例,灵帝时宦官得势,巧取豪夺而无所顾忌。直到黄巾造反,这才造成三国鼎立,把一个超大型的气球,分裂成了三个大气球。

魏、蜀 、吴三国,无不希望永续经营,成为百年甚至万年老店。好比气球灌入气体之后, 衷心盼望它不要消损或毁灭。但却都最多维持不到一个甲子,便宣告崩塌。气球有成必有毁,国家能兴也能亡,所以三国有始便有终。这种自然现象,构成隐秩序,谁也无法避免。水镜集团,则是这一时代的无形推手。因为隐秩序本身无形无迹,表现的时候,最好通过合理的人,才能显出力量。以水镜先生司马徽为代号,成员包括伏龙诸葛亮、凤雏庞统、徐庶、石广元、孟公威、诸葛瑾、鲁肃、司马懿父子,以及诸葛诞、姜维等人,说起来十分奇妙。

有形的王国,所企求的是大而强。无形推手所在意的,则是长而治。魏、蜀、吴以英雄豪杰为主,要打天下。 水镜集团却采取隆中所订的策略,分别向有规模或有潜力的集团,推荐专业经理人。以仁人志士的面貌出现,或者伪装成同道的样子,打入集团核心。将来不论哪一个集团胜利,水镜集团都永远掌握控股的优势。天道悠悠,无始无终,才是这一群以贤能为主的无形集团, 最为坚持的经营理念。打破有形的局限,随遇而安。

结局是谁都料想不到的,过程却大家都必须设法加以掌握。孔明再高明、再了不起,最后也只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演义 》所揭示的道理,尽在于此。一方面人定胜天,各路英雄,都应该尽心尽力,克服困难和危险,杀出一条活路来。一方面则天定胜人,关羽死于吕蒙和陆逊手中,孔明造就了司马懿的势力,刘禅笑死司马昭,晋帝统一天下,岂是人力所能够转移的?

显秩序是人定胜天的依据,隐秩序则是天定胜人的契机。气球的皮膜材质、弹性、厚度、大小和充气的选择等,都是显秩序,人力可以控制。但是外界的压力、环境的变化,以及意想不到的碰撞或打击,却是十分难料,并非人力所能够完全掌握。我们最好记取善变者必败于变的教训,力求避开用剑者死于剑、用谋者死于谋的险境。同时还要注意君子可欺以其方的陷阱,走出一条长治久安的大道,早日摆脱分合的轮回厄运。

我们先提出三个基本问题:为什么要读《 三国演义》?怎样读《三 国演义》才有用?《三国演义 》可以分成哪四大大阶段?依据显秩序和隐秩序兼顾并重的气球理论,提出合

乎现代需求的合理诠译 。兹分述如下,以供参考:

为什么一定要读《三国演义》?

《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这三本书,各有特色,俱皆非读不可,不看可惜!其中《三国演义》,更应该趁着年轻,多读几遍。相信对于世道人心和做人做事,大有助益。演义的意思,并不单纯是史实加入传闻的故事。最好解释为表现义行,以深入人心。《三国演义》一开始便是“桃园三结义”,把一般人的帮会结拜,转化成为义气相结合的忠义行为。刘备、关羽、张飞这三位异姓兄弟,终其一生,都誓死以义相结合。《三国演义》对于人物的评核,也都以义为标准。宣扬忠孝节义,在当时属于显秩序。现代人类喜欢找一些冠冕堂皇的借口,说什么经济挂帅。其实是一切向钱看,笑贫不笑娼,以致重财轻德,把赚钱的本领,看得比品德修养更加重要。但是,忠孝节义在现代社会,仍然是影响重大的隐秩序。在现代社会, 读《三国演义》,至少可以获得三大好处:

(1)更加深入了解人生的真相。 三国的形成,历经剧烈的变化。各种文武人物,虽不个个竭尽心力。结果却人人皆以不了了之收场,没有例外。赤兔名马,配勇猛异常的吕布,加上方天画戟, 可谓天下无敌。却为爱才如命的曹操所斩,而不了了之。 赤兔马辗转归于关羽,更是英雄盖世。手执青龙偃月刀,谁人能敌?但最后还不是大意失荆州, 难逃不了了之的恶运?如果只有显秩序而没有隐秩序,怎么解释这些现象?又何以明白孔明神机妙算,到头来还是只能尽人事以听天命,违反不得!

(2)更能奋力提升人生的价值。 既然人生的结局,不外乎不了了之。人生的价值,即在活着一天,就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好好把握宝贵的时光。尽心尽力地,把自己的任务好好完成。不能认为反正是不了了之,便随心所欲,爱做什么就做什么。以多元化为借口,说什么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那就是自暴自弃,一生枉为人了!不了了之有两种,一种叫做死不瞑目,如董卓、吕布、袁绍、周瑜、曹操,虽然名震天下,不可一世,却都是怀恨而终,有愧亦有憾!另一种则是心安理得,如孔明、刘备、赵云、黄忠、王允、陈宫、华雄、颜良、文丑、鲁肃、黄盖、吕蒙、关羽和张飞,死时很不情愿。冷静下来,也觉得心安理得,无愧也无憾!如果不是显秩序和隐秩序兼顾并重,怎么确保心安理得呢?

(3)更深一层体会“义”的可贵。同样不了了之,为什么有的人心安理得,有的人却死不瞑目?关键就在一个义字。顶着金字招牌的曹操、继承父兄基业的孙权,以及空有秘方却苦于人力、奖金都不足的刘备,如果看到三国归晋的结局,不知道有什么样的感想?会不会觉得自己的公司被兼并,多年来的理想与努力落空? 还是认为这一辈子再怎么说,也没有白活? 有形的王国,为什么总有败亡的一天,便是显秩序不一定能够满足隐秩序的需求,或者得不到隐秩序的配合。换句话说,不能够兼顾隐秩序,不可能完全合乎义的标准。尽管有人心中佩服曹操,却很不方便明白说出来。刘备当然有可疑的地方,大家却宁愿相信他是仁人君子。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出,义的可贵,就在它能够提高人生的真实价值。

怎样读《三国演义》才有用?

很多读过《三国演义》的人,我们看他的举止言行,和没有看过《 三国演义》几乎一模一样,完全没有不同。可见这些人并没有抓住要领,没有得到好处,简直是浪费。

怎样读才有用?我们提供三点建议,以供参考:

第一,时间宝贵,要读出故事背后的深刻道理。

一般人只把《三国演义》当做故事来看,十分热闹,而且紧张刺激。把自己的感情和情绪完全投入,随着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而起伏,却缺乏理性的思虑,不能体会其中的道理。这种看热闹而看不出门道的读法,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得不到真正的道理,实在十分可惜。古人常说读书明理,意思是读书有没有用?完全看能不能读明白其中的道理?《三国演义》所蕴含的道理,非常深刻而宝贵。我们务必用心思索,善加体会,才能够达到读书明理的目的。

第二,经验宝贵,要真正在日常生活中多实践。

明白《三国演义》所揭示的道理,还要通过实践的检验,看看自己的体会,是不是正确?需要做出什么样的调整?知道却做不出来,等于不知道。一定要行之有效,才算是真正的知道。做得出来而不做,那就是知而不行,和不知并没有什么两样。一定要知行合一,即知即行,才能够养成习惯,成为自己的东西,不再是故事中的情节。类似《三国演义》的人物,代代都有;所遭遇的状况,随时都会发生。衣服换了,地点不同,情节有变化,道理却是一样的。

第三,人品宝贵,要培养有情有义的道德情操。

一个人有没有价值? 一个家庭能不能兴旺?一个国家是不是强盛? 整个人类会不会 共存共荣? 关键只在一个“品”字。品格高尚,这个人就有价值。一家人品德良好,这一家庭必然兴旺。国民重视品德修养,这个国家自然强盛。人类全面提升品格,当然能够共存共荣。《三国演义》的重大启示,即在有情有义远比权贵名位,更值得大家尊敬。我们读《三国演义》,如果不能提高自己的人品,促进家人的品德修养,就等于白读。品字三个口,表示众人都这样说。不要自己夸口,要大家众口一致,认为我们的品德修养良好,才算数。读《三国演义》的用处,要在这里表现出来。

一部《三国演义》,那么多人物。真正流传后世、传布的地区最广、受崇拜敬仰的人最多的,应该是关羽。大家都尊称其为关公。主要原因,即在关羽一生,所表现的忠义精神,令人十分感动,也觉得应该学习。关羽死后,在儒、道、释三大信仰中,都获得非常尊贵的地位。儒家尊称为武圣,和孔子这位文圣相当。道家尊称为关帝圣君,位阶也很高。释家则称为伽蓝菩萨,和观世音菩萨一样,家喻户晓。民间信仰,更把他视为财神爷,加以顶礼膜拜。

关公的忠义精神,是现代人最为需要的。不忠不义的人很多,造成社会的不安。忠义仁孝智是三国人物的五道德,也是现代人应该拿来自我检讨的五大项目。如果谈《三国演义》,能够深切体会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知道他们所追求的目标在哪里,有哪些唯恐为天下人取笑的忌讳,用来鉴古知今,并且由自己做起,那社会风气之端正就会很快了。

《三国演义 》可以分成那四大阶段?

我们把《三国演义》分成四个阶段,分别为桃园三结义、诸葛亮下山、大意失荆州、三国归一统。并说明如下:

(1)桃园三结义。

要完成大事,凭个人单打独斗,根本不可能。刘备虽然贵为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玄孙。 如果不能获得有力人士的支撑,恐怕穷其一生,也难有表现。有力人士,最好是有钱的金主,以及有势的力主。张飞生财有道,堪称金主;关羽武艺高强,当然是力主。刘备素有大志, 平日专好结交天下豪杰。如今遇见这两位难得的人才,自然不肯放过。心想三人结为异姓兄弟,协力同心,必然可图大事。 张、关两人欣然同意,在张飞庄后桃园中,焚香祭告天地,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有了坚强的组织,具备高度执行力。在缺乏令 人注目的成果展现之前,仍然吸引不了大家的眼光。没有人把他们当成对手,也就不容易有所斩获。战乱中救了董卓一命,由于没有身份,董卓十分轻视。屡次建功,也等了好久才奉派为小县令,备受督邮的勒索。直到关羽温酒斩华雄,才获得曹操的嘉许。三英战吕布,曹操更加器重。引见汉献帝,认刘备为皇叔。曹操煮酒论英雄,把刘备的身份拉抬到当世少见的英雄。桃园三结义,加上曹操的赏识和提供机会,刘备集团的潜力,为水镜所重视。推介

诸葛孔明,充当专业经理人,这才无中生有,造出一个蜀国来。

(2)诸葛亮下山。

水镜集团由司马徽出面,先布局,再造势,使刘备三顾茅庐,诸葛孔明提出三分的隆中决策,前呼后拥地应聘上任。然后新官上任三把火,把自己人和外人全都摆平。

这一个人才集团,先把诸葛瑾和鲁肃安排在东吴集团,以便制衡曹操集团。现在看到刘备集团甚具潜力,而且缺乏军师,正陷于困境。于是决定布局,引出诸葛亮。

时间方面,选定刘备跃马檀溪,惊魂未定,看到南漳美景,充满好奇心的时刻。派出牧童跨坐牛背,口吹短笛,见面就说出刘备姓名。然后介绍师父司马徽,引见水镜先生。趁机指出刘备至今落魄的真正原因,在左右不得其人。刘备被击中要害,赶忙请问奇才何在?司马徽只提伏龙、凤雏,不谈细节,使刘备获得十分深刻的印象。

接着徐庶出场,表现得让刘备衷心折服。徐离职前力荐孔明,全力为诸葛亮造势。三顾茅茅庐,把孔明捧得天高,这才推出隆中对策,使刘备对三分天下,确信不疑。孔明下山,几番出奇制胜,对内摆平所有同仁,对外让曹操、孙权都刮目相看,奠定了顶级军师的崇高地位。水镜集团完全掌控刘备集团的人心,实在是最佳的控股方式。孔明完成隆中决策的使命,将蜀国推到三国鼎立的状态。

(3)大意失荆州。

魏、吴、蜀三大集团,一大二小,若是坚持联合二小对抗一大,天下殊唯统一。让魏国消灭二小,又不合天道人心。为了打破僵局,促进天下早日统一,唯有打破蜀国的联吴政策,再使魏国传入他人手中,以便三国归一。

要打破蜀吴联盟,关键点在荆州。因为孔明向孙吴借荆州,一直拖延不还,使孙权耿耿于怀。孔明气死周瑜之后,水镜集团的鲁肃继任为东吴大都督,原本以为蜀吴可以相安无事,协力抗曹。不料孙权几次差遣诸葛瑾、鲁肃,向刘备索还荆州,好像不还不行。吕蒙接任都督,即屯兵陆口,时刻留意荆州动态,准备随时夺回。孔明委派关羽镇守,丝毫不敢怠慢。 吕蒙于是和陆逊商议,自己托病请辞,荐由陆逊继任。陆逊年轻,关羽不放在眼下。又差人呈书备礼,用高帽子策略,将关羽捧得高高,完全失去戒心。吕蒙则率部众伪装客商,将关羽所设烽火台上官兵缚倒,长驱大进取得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吕蒙又设计活擒关羽父子。孙权劝降无效,推出斩了。 张飞闻讯悲痛异常,神思昏乱,限三日内制办白旗白甲,三军挂孝伐吴,为部将所杀。刘备这时已是汉中王,为了履行桃园三结义的誓言,不顾孔明的反对,誓死攻打东吴,为两位弟弟报仇,因此病死白帝城。刘、关、张相继死亡,蜀国之气大伤,又和东吴结下深仇大恨,彻底毁灭二小抗一大的盟约。三国鼎立的局势,由取得荆州建立,也由失去荆州而解体。

(4)三国归一统。

《三国演义》的结局,是晋王司马炎比照汉献帝受禅予曹丕的故事,接受曹奂的禅让,即位为晋武帝。那时候曹操、刘备、孙权都已经归天。刘备的儿子刘禅用不着禅让给别人,便低头向魏国称臣,迁居洛阳,乐不思蜀了。东吴的孙皓,是孙权的长孙,以三国时代最残忍、最暴虐的君王而闻名。前后十几年,杀忠臣 40 余人。晋武帝兴兵讨伐,吴主孙皓大惊,把自己绑起来,率领文武百官向晋投降。

司马炎统一天下,在位 25 年。他能够迫曹奂退位,实际上要感谢祖父司马懿的老谋深算,耐心等待。天道虽然好合却应该合乎天理。东汉 1 3 个 皇帝,除了光武帝刘秀和明帝刘庄是成年后担当大位之外,其他都是未成年登基,甚至孩童时期就糊里糊涂地充数。桓帝、灵帝只活到三十几岁,已经算是长寿。好几位连过十岁生日的机会都没有。所以皇权旁落,宦官、外戚当权,以致互相残杀,动荡不安。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加上宁教我负天下人, 休教天下人负我的狂语,当然不能够让曹氏统一天下。孙权性多嫌疑,杀人如麻。这样残暴的君王,也不能担当统一的大任。 因此水镜集团,才看上刘备集团,千方百计推出主要成员孔明。司马徽心中有数:伏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后来刘备急于复仇,兵败猇亭。 孔明辅助幼主阿斗,虽然六出祁山,却遇到司马懿的阻挡,弄得精疲力竭。司马懿吸取各方的宝贵经验,加上能屈能伸,耐力极强。逐渐将魏国的军政、经济大权,都揽在手里。司马氏一统天下,似乎是相当勉强的事情。所以晋武帝就位不到十年,便发生贾后之乱和八王之乱,引起五胡乱华。可见不能以道德统一天下,维持的时间不可能长久。

桃园三结义种下三国鼎立的因,诸葛亮下山结成三国互争统一天下的果。大意失荆州种下三国归一的因,司马炎篡位,结成三国归一统的果。

《曾仕强点评三国之道 》导语

内容提要

本书作为《曾仕强点评三国之道》系列的第一本书告诉我们,要完成大事,仅凭个人单打独斗是不可能的。刘备和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三人齐心协力,组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团队。 再加上曹操后来的推荐,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刘备才能无中生有,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

刘备本是个没落的汉室宗亲,以卖草席为生,但为了实现匡扶汉室的理想,他善于隐忍,注重资源整合和树立自己的仁德形象,从白手起家到最终成为三国时期不可小觑的一股势力,这当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而曹操更是雄心勃勃,有着统一天下的野心。他知人善用并心狠手辣,后来又挟天子以令天下,很快从众诸侯中脱颖而出,当中同样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反思的地方。曾仕强教授根据剧中人物的亮点与不足,提炼出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与应该吸取的教训,并用深入浅出的方式讲解出来,对我们的实际生活有着重大的帮助。

导语

《曾仕强点评三国之道》系列以央视经典电视局《三国演义》为案例素材,全文176 集,曾仕强教授运用《易经》象、数、理得视角,根据跌宕起伏的情节发展,设置和点评的问题要点 4000 多个,其中透过《三国演义》的象、点出了《三国演义》的数、更评出了《三国演义》的理 ,堪称曾仕强教授“中国式管理”理论案件教学和《易经》应用学习的大成之作。

本书作为《曾仕强点评三国之道》系列的第一本书告诉我们,要完成大事,仅凭个人单打独斗是不可能的。刘备和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三人齐心协力,组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团队。 再加上曹操后来的推荐,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刘备才能无中生有 ,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

一 不打不相识

一纸募兵榜文,把原来不认识的刘备、关羽和张飞,聚集在一起。果真有缘千里来相会,若是缺乏进一步的互动,岂不是有缘无分,空欢喜一场?关羽因为看不惯张飞卖肉的架子太大,挺身为大家抱不平。 引起张飞的好奇,想要试试关羽的本事。刘备热心劝架,终于不打不相识,三人“义”气相投,结为异姓兄弟。

有机会要好好把握,有时间应该谈一些正经事。好机缘出现时,才不致错失良机。

情景说明一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纷争,并入于秦。秦灭之后,楚汉纷争, 又并入于汉。汉和帝继位后,利用宦官势力一举击垮了窦太后与大将军窦建,拉开了东汉末年宦官干政的序幕。其后数十年间,宦官弄权,争斗愈烈,皇位更替频繁,朝政日益衰败。地方豪强横征暴敛,加上连年天灾,致使平民百姓在饥饿与死亡线上挣扎。

当时巨鹿郡有一人名叫张角,引导众多贫苦百姓高举义旗,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发起了其势甚猛的黄巾起义。

幽州太守刘焉响应号召平叛,在城门外贴出了募兵的告示,引来许多人纷纷驻足观看。 其中,有三人气宇不凡,一唤刘备,一 唤关羽,一唤张飞。关羽见榜文不动声色,刘备

却慨然长叹,张飞见状, 厉责其不为国出力,何故长叹,刘备不答,长叹一声便走开了。集市中,有人在肉摊前要买肉,卖肉的乃张飞的家仆,不肯出售。关羽上前好言相劝,谁知那家仆反刁难说他家主人交待了,肉在旁边的井里,井上有一大石磨,谁能挪开便能尽取井中肉。关羽不屑一顾,衣袖一卷,一声大呵便将石磨举过了头。他将肉分与众人,又将之前买肉人的钱洒在地上,分给了百姓。

要点解析

1.为什么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呢?

这句话如果只是被当做口头禅一样传来传去,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同时,如果一个人没有一统天下的概念,也很难体会为什么要这样讲。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能成为泱泱大国,其实跟《三国演义》开头的这句话有很大的关系。

中国人统一的观念, 我是从一个英国人口中听到的。他说你们中国幸好有位秦始皇,让你们很早就有统 一的概念,所以你们的国家才会这么大。欧美人的观念是分 大于合的,

认为分比合重要,所以他们的国家都比较小。有时碰到来中国的西方人,问他是哪个国家的,他说是希腊,并且边说边比划:一个很小很小的国家。而我们中国人刚好相反,我们一直抱持合大于分的观念,就连家庭都要比西方大很多,所以我们的国家也必然是一个大国。

2.宦官干预朝政,是谁的责任?

皇帝一定要有太监,老爷也一定需要跟班,只有乞丐才是孤零零的一个人。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宦官就是不好,因为我们不是皇帝,不知道宦官的重要性。

既然宦官取消不了,那他们干预朝政又是谁的责任呢?通常大家都认为小人很嚣张,做了很多坏事情,是他们的不对。然而一件事情的产生是由很多因素共同造成的,如果君子没有宠坏小人,小人不可能得志,如果不是朝廷的君臣有问题,宦官也不可能这样为所欲为,因此单纯地说就是宦官该死是不对的。

历代宦官干政的事情也不少,谁都知道这是很可怕的。自汉朝以来,宦官干政造成很多的问题,继位的皇帝也不是不知道,可他们为什么还是不断陷入这个泥坑呢?说到底,就是自己没有警觉性。因此一直到清朝,就连专横跋扈的慈禧太后也还是受到宦官的包围。我们看事情要抓住根本,不要老在枝节上纠缠。

3.小孩子当皇帝合适吗?

历史上小孩子当皇帝的案例不少,当得好的也不在少数。只要有好的辅政者,小小年纪当皇帝照样可以开创出很好的局面。因此,不见得年纪大当皇帝就好,年纪小当皇帝就不成气候。很多事情跟年龄没有直接关系,主要得看这个人行不行,周围的环境是不是有利。

4.“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是什么意思?

我们古人把皇帝称作天子,可见“天”是那些高高在上的人的代名词。“苍天已死”的意思是说当时的朝廷已经衰败,不能替百姓谋求安定的生活了。“黄天当立”则是说既然“苍天已死”,当朝不行,那就应该重新开创一个新的时代,也就是黄巾军所倡导的“黄天”。每六十年为一个甲子,这是我们中国人计算时间的单位。传说每逢甲子年都不利于当权者,所以黄巾军选在甲子年起义,希望借助这个时机能一举推翻当朝,建立一个使百姓安居乐业的社会,从而实现“天下大吉”。

中国人做事情喜欢讲究名正言顺,黄巾军要起义,必须要有一个正当的理由和号召天下人的说法,才能得到百姓的支持。而有那么多人响应黄巾起义,说明这几句口号的确引起了百姓的共鸣 。

5.同样是看募兵告示,为什么三人反应那么不同?

同样是看募兵告示,刘、关 、张三人的反应却各不相同。其中觉得自己最了不起的就是张飞,他并不了解刘备,也不知道关羽,甚至连自己都看不懂,却还洋洋得意地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看到刘备叹气他就责备道:你叹气又有何用?大丈夫当投军报国才是。虽然他并没有恶意,但是讲出这样鲁莽的话,说难听一点,就是因为他没见过什么世面,还比较单纯幼稚,所以大家后来都叫他莽张飞。

关羽就不一样了,当时他一个人流浪在外,家也回不去,前途一片渺茫,即使是想去投军,也不知道人家会不会要,所以看完告示也没有什么表情。可见每个人的处境不同,对同一件事情也会有不一样的表现,不能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别人。

而刘备就更不一样了,他胸怀大志,可是都二十八岁了,还一点着落都没有。看到朝廷在募兵,他会想自己去还是不去呢?去会怎么样,不去又如何?世道如此混乱,可为什么不见有人出来重整乾坤呢?刘备有这样的愿望,可自己又无能为力, 所以只好在那里感慨叹息。

三个人站在募兵告示前,心思各不相同。刘备从大局着眼,关羽只想到自己,而张飞却老要干预别人。大家从他们现在的表现就可以知道,他们三个人个陛不同,未来的发展也会不一样。由表入里,看问题才会更深入一些。

6.屠夫不卖肉是什么道理?关羽把肉分给大家,钱也不要,又是什么道理?

天底下哪有屠夫不卖肉的,可张飞却偏不卖,足见他并不是一般的屠夫。靠卖肉维持生计的人当然会规规矩矩地卖肉,但张飞家里有钱,根本就不靠这肉铺养家糊口。他把肉藏于井内, 等待英雄豪杰的到来, 若是碰到意气相投的有缘人,大家就比试比试武功,谈论谈论未来,然后再开怀畅饮一番,这才是他看重的事情,也是变相的“挂羊头卖狗肉”。因此当我们看到“理应如此,但居然不是这样”的事情时,应该想到其中必有缘故才对。

而关羽虽然以卖绿豆为生,但他并没有把赢来的肉据为己有,这才是他的难得之处。要是他在众人的叫好声中举起石磨,然后拿起猪肉就说自己要回家了,所有人都会很失望,那他还不如不去替人出头的好。所以一个人既然准备要表现给大家看,那就要一切为公,既然为公,就不能自己把猪肉拿回去。关羽做得很漂亮,他连一块肉都不要,全都分给了穷人,有钱人买肉的钱,他也一把撒出去,分文不留。换作一般人,可能会说肉我先切一块,大家分其余的,别人买肉的钱也放进自己的口袋,这样就显得太小气了,原先的动机也就被丑化了。

第一部 桃园三结义

曹操年轻的时候,就投入一家规模宏大的集团公司。主持人汉灵帝昏庸无知,又不务正业。大将军何进和宦官组成的十常侍,两大派系恶斗不休。加上黄巾起义,声势浩大。为了应对内忧外患,密召西凉刺史董卓入京。 灵帝驾崩,董卓废少帝立献帝,掌握军政大权,又引起各地方势力的不满组成讨董联军。由于各怀鬼胎,缺乏国际精神,反因内部矛盾而解体。 曹操行刺董卓不成, 回乡募集黄巾余党,以大义公布天下,誓要扫清华夏,剿灭群凶。

公司派闹得太不像话,曹操运用市场派的势力,来控制公司的营运,这是曹操集团起家的主要策略。

孙坚是一位骁勇善战的虎将,少年时代就威震四乡,被任为长沙太守,又封为乌程侯, 不幸在战斗中,被荆州刘表的部将黄祖乱箭射死,留下孙策与孙权两个儿子。孙策继承父业,用孙坚所藏匿的玉玺,向南阳太守袁术借兵三千,攻占江东市场。东吴这一家族公司,孙坚是发起人,孙策才是集团的首任领导人。他那小霸王的名声,使得曹操也不敢轻视,只好借汉献帝的名义,封他为讨逆将军。孙策病死,孙权继承父兄的基业,成为典型的家族企业集团。

刘备可以说是白手起家的个体户,28岁时还穷困不堪,以编草席、做草鞋为业,过苦日子。要不是关羽、张飞看他胸怀大志,又是汉室后裔,愿意和他结义,同心协力,创造一番事业,恐怕一辈子也闯不出什么名堂。个人能力有限,不如找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创业,这是刘备的经营理念。合伙做生意,资本比较雄厚,也比较容易罗致人才。但是合伙人容易变节,蜜月期间如胶似漆。一旦赚钱就因利而翻脸。刘备未雨绸缪,先见及此。好不容易找到关、张这样如意的合伙人,赶快结义为盟,以求长期合作,而且彼此信任。个体户联合起来,照样可以做大。桃园三结义是良好的开始,对刘备集团的兴起,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后来,果然吸引力较大,马上有人加盟 。

不论是曹操的股份公司、孙权的家族公司,还是刘备的合伙企业,所面临的,只有一个共同市场。他们不可能各走各的路,彼此不相干。却必须你争我夺,做大自己的市场。一旦占有率够大,便可以统一天下,成为同业共主。《三国演义》,实际上从桃园三结义开始,可见其重要性。

公司的型态、经营者的性格,以及所采取的策略,各有不同。但是经营的目标,做大做强,则是一致的。

曹操先推举司隶校尉渤海太守袁绍为反董联军的首领,企求内部改革。后来运用市场派的力量,用“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方式,取得相当的正当性。逐渐演变为“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才引起各方的不满,被当做汉贼,为刘备以皇叔身份讨伐曹操提供了正当性。但是刘备毕竟势力单薄,只好到处闯荡。他由于曹操的抗举,使其誉为当世英雄,逐渐引起各方的注意。为了取得市场区隔,刘备不断打出仁德的形象,以彰显曹操的阴险奸诈。倒是孙权固守江东,默默经营,被曹操封为将军,结为外应。看来刘备集团的当务之急,应该是寻求立足之地,做好自己的定位,然后才能够谋求发展。

从显秩序来看,这种个阶段的主角,好像是曹操、孙权和刘备。他们各有理想,也都闯出了一些名堂。虽然刘备尚未有立足的基地,却由于曹操煮酒论英雄时,把当时的知名人士,淮南袁术、河北袁绍、荆州刘表、益州刘璋等,都批评得一文不值,只把这位亲自在住处后园浇水种菜的刘备,捧成和他相提并论的英雄,因而名闻天下。这三人的互动,几乎可以决定未来的动向。

然而从隐秩序来评估,这一阶段的灵魂人物,应该是关羽。好像谁能够得到他真心的拥戴,他便是今后的最大赢家。请问:刘备如果没有关羽相助,他能够在战场上有多大胜算?在当时动乱的时期,一切唯力是尚。谁的武艺高强,便能够令人刮目相看。当时的武将很多,孙坚、吕布、张飞、华雄、颜良、文丑、于禁、典韦、张辽、孙策、夏侯惇,何止数十位。然而,论忠诚、讲义气,关羽无论如何,都名列第一。所以隐秩序把焦点放在关羽身上,最为合理。曹操爱才,却把吕布斩杀,原因是怕他还会叛变。关羽在土山约三事,明白告诉曹操,他坚持一听到刘备的消息,便要离曹操而去。这样的做法,和叛变有什么不同?但是曹操居然答应下来。若不是显秩序受到隐秩序的影响,怎么可能如此!

关羽自己,不可能知道这种讯息。因为隐秩序不明言,也不会透露这种讯息给他。在不 知不觉当中考验众人的智慧,是隐秩序的常规。关羽心甘情愿地和刘备结义,还要看刘备是不是同样有仁义分修养,会不会变节?所以未来的变数还是很多,必须步步为营,谨慎小心!

1 .为什么天下大势,分久必合,而合久必分呢?

《三国演义》开始第一回,劈头便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告诉我们一个 十分重要的道理:一切都事在人为。分久了,人心想着要合,天下就统一了。合久了,产生很多矛盾,彼此不能协调。人心急着要分,天下就分裂了。看起来是自然的趋势,我们称为天意。实际上是人为的取决于人心。周末七国纷争,弄得民不聊生,盼望早日统一,所以并入于秦。秦朝焚书坑儒,真正的用意大家不容易了解。秦灭引起楚汉分争,又造成西汉的统一。现在天下大乱,三国鼎立,暗示大家最后也会统一。

为什么人心会变?有时候想分,有时候想合呢?时至今日,我们应该明白,合才是常,而分则是变。全球化表示人类即将趋于统合,国际化代表世界将会有某种程度的统一。从时势的演化来推论,现在正是合的时期。因为科技发展,毁灭性的武器太过厉害,人类已经没有战争的本钱,大家有见于此,因而人心思合,朝统一的方向而努力!

最要紧的是:合的时候要避免分的因素,而分的时候,应该制造合的气氛。合久必分, 表示合的时候,已经种下很多分的因素,日积月累,终于爆发成分的局面。分久必合,同样表示分的时候,必须产生很多合的缘由,才会在时机成熟,统合在一起。而这种种,都在于人为。所以人心的变化,至关重要。《三国演义》开始于公元184年,当时人心思乱,盗贼蜂起。 中原和边境地区,爆发了黄巾起义,摧残了东汉王朝,这才产生很多曲折的情节。

我们从中国的历史来看,百姓渴望统一,远大于分。和西方历史,分大于合,呈现不一样的心态,这也影响了东西不同种族,对事物的不同理解 。

在古老中国,农民发展出一套农业灌溉系统。农民必须和睦相处,以便共同用心,并且确保没有人动歪脑筋搞鬼。西方文化则根植于希腊,有较多的农民自力经营农地、种植葡萄和橄榄,有较多的农民,自力经营农地、种植葡萄和橄榄,就像个别的商人那样,可以独自完成任务。 因此凡事以个人为主,随时保持竞争的心态。东方人多,社会互动比较复杂,必须更加注意别人的反应。西方人稀,社会互动相对地单纯,所以个体。甚至于日常生活、观念和态度也不一样。譬如吃饭,中国人把所有的菜肴放在桌上,多人合在一起,各取所需。 西方人每人一份,就算坐在同一桌,也是各吃各的,互不干扰。分合之间的选择,东西显然 有差异。

但是,分了以后要合,往往诉诸武力。换句话说,打到统一为止。而合了之后要分,好像也是非打不可。打来打去,倒霉的是老百姓,跟着打,却不知道为什么?三国时代,由于王室不振,中央集权弱得控制不了地方势力。 如果以西方的观点,干脆各自独立,也就算了。但是中国人观点,别人起来就是叛乱,非加以剿灭不可。自己出面则是为了保护皇室朝廷,正气凛然。在这种情况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特别高涨。中华民族得以凝聚、同化、生存、发展,其实有赖于这种合大部分的精神力量,不可忽视。

2.黄巾起义,为什么在那个时候产生?

任何行动,都需要正当的理由,才能够号召大众,产生力量。张角兄弟,既没有良好的 学历,又没有什么社会地位,要想起义,真是谈何容易!因此巧立名目,等待时机,往往成立有心人的共同策略,这是守时待命。

守时方面,恒帝禁锢善类,相信宦官,已经种下太监弄权的祸端。灵帝年幼,由大将军 窦武、太傅陈蕃共同辅佐。于是官僚与宦官斗争,宦官居于上风,十大太监朋比为奸,称为十常侍。各种不祥征兆纷纷出现,时机已到。

待命方面,张角入山采药,遇仙人授以太平要术。能呼风唤雨,为人治病。于是自号太平道人,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为号召,用甲子做代号。百姓参与行动的,多达四五十万。人人头裹黄巾,被朝廷称为黄巾贼。

历来改朝换代,或者合而又分,都是由于朝纲不振。老百姓不能安居乐业,这才人心思变,引起各种动乱。当时的情况,正是如此。难怪黄巾起义,愈来愈势力浩大。

说起来当皇帝也实在不容易。相信官僚,宰相也会造反;相信宦官,太监就会弄权;相信外戚,皇后的家人就趁机胡作乱为。采取中央集权,大家认为太过霸道,导致秦朝突然灭亡。汉代采取地方分权,又造成各地的军阀势力。黄巾起义,正好给这些地方势力找到正当的借口,表面上是朝廷需要,实际上是趁机扩展自己的势力。一旦到了相当的程度,那就挟天子以令诸侯。《三国演义》从桓、 灵二帝的乱源,黄巾起义的导火线说起,实在是事出必有因。

尧禅位给舜,舜把王位礼让给禹,这种大家引以为荣的优良禅让方式,为什么传不下去? 一定要由公天下变为私天下,然后大家群情激愤 ,却又无可奈何呢?

因为尧把位子传给舜,舜并没有把尧全家杀死,采取斩草除根的方式,要永绝后患。倘若当年舜起了邪恶的念头,把尧的家人处死。大概舜自己也不敢禅让于禹,而禹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妥当?可见传位的人,和继位的人,双方都有很大的责任,要把传承工作做好。

一直到现在, 我们依然十分关心,接任的人是谁? 是自己人,那就比较安心。至少不会被掀旧账,并且加以抹黑,弄得离职之后,还不得安宁。任何职位,都会处心积虑,千方百计,想要安排自己人继位。说不定离开以后,还可以为旧人讲讲话,继续发挥影响力。 何况皇室权力年限大,那里肯轻易放过,拱手让给别人?

就算坐轿的想下来,抬轿的也大多不肯罢休。非抬不可,而且一定要抬这一家人,目的无非是要保存既得的利益。汉桓帝崇信宦官,即使他自己想禅让给天下的贤士,以仿效尧舜所为。宦官也不肯从命,弄权的人,尝过权力的滋味,总是至死才不得不放手。灵帝号称为灵, 却显得很不灵光。往后的皇帝,更是愈来愈不像话。

放手不了,继承不得。造成子孙一个比一个痛苦,连累了无辜的百姓,也跟着受害。近百年间,打来又打去,杀来又杀去。难怪到了最后,群臣迫汉帝逊位,简直到了穷凶极恶的地步。而黄巾起义,必然也选在这样的时机。人心思乱,盗贼蜂起。令人觉得不乘势取天下,更待何时!

3 .大青蛇、冰雹、地震、海水倒灌,代表什么意义?

就显秩序来说,大青蛇出现,大雷雨加上冰雹,有时候地震,有时候海水倒灌,都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并不值得大惊小怪。现代科学技术发达,很容易解释生成的原因。加以统计和比较,可以获得相当正确的答案。

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我们从科学报告上面可以看出不同的单位,彼此的解释未尽相同。甚至于公开承认真正的原因,迄今仍未知晓。而比较的结果,也各有不一样的分析。因为科学的认知,毕竟还是有限的,而科学家也大都承认,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尽管说法不一样,却隐隐约约地在发挥作用,很难不加以理会。

隐秩序无形无迹,除了通过人来透露以外,异常的自然现象,也是常用的媒介。我们把它称为征兆,其实就是一种对于人类的警告或惩戒。大地震之前,一般动物似乎都有预感,做出若干反应。只有人类茫然而没有感觉,宣称地震是不能预测的,来自我安慰。

汉灵帝的宫殿里,出现大青蛇,从梁上飞下来,蟠在椅上。这种现象,按理很不可能发生。雌鸡变成雄的,更是奇怪。地震、海水倒灌这些现象,若是接二连三,接踵而来。恐怕都有人为的破坏因素渗杂其中。议郎蔡邕上书,说大青蛇和雌鸡变成雄的,是妇人干政的警讯。听起来十分牵强,若是把它看成一种机会对皇帝进行教育,不管两者有没有关连,也不免是下对上沟通的权宜方式。结果却加以其他罪名,将蔡邕罢官,放归故里。更加证明当时的朝政败坏,以致人心思乱、盗贼蜂起。

4.不贤无能的人,怎么可以当皇帝害百姓呢?

我们看到桓、灵两帝的昏庸和无能,一定有这样的怀疑:如此不贤无能的人,怎么可以担当这样的重责大任。难道老天无眼,或者不能体恤老百姓的痛苦吗?

这就是显秩序不能圆满的无奈,必须借重隐秩序,才能取得互补的功能。谁当皇帝?按理由显秩序来决定。但是人类的语言、文字,本身就有相当的障碍。加上人为的弊端,甚至于恶意的破坏。任何显秩序,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也就是有利有弊,具有相对的好坏,而不能绝对地良善。譬如皇帝的任期,若是不加限制,当上的人非做到死不可。年轻时缺乏经验, 年纪老大后贪得无厌。总有乱七八糟的那一段日子,令人受不了。 假定有所限制,那就三年官两年满,刚接任一切还待摸索,快到任了整天闲荡,把烂摊子留给下一任。这还算好的,遇到那种抓紧时间,尽量搜刮财物,全力充实自家的财富,不管百姓的死活,岂不是更加可怕?再说产生的方式,那就更难评断。不论那一种方式,都有一大堆问题,解决不了。现代干脆废掉帝制,看起来倒也聪明。

灵帝依靠显秩序当上皇帝,隐秩序让宦官曹节等弄权,又促使窦武、陈蕃谋害他们,结果反为所害。这种方式,使宦官更为专横。同时通过各种异常自然现象,希望能够唤醒

众人,赶快想办法改善。实际上,使不贤无能的人当上皇帝,是显秩序的功能。而使将要登上皇帝宝座的人先不贤无能,却是隐秩序的独门功夫。老天有眼,只是不明言而已,大家

要有信心才好!

5 .刘备为什么要和关羽、张飞结拜为异姓兄弟?

刘备字玄德,幼年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家境清寒,以编织草席、贩卖草鞋为生。由于祖先是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常觉得自己有破贼安民、维护汉室的责任。 因此热衷于结交天下义士,并不太专心读书。

他很会看人,看到关羽和张飞的武艺高强,若是具有共同的理想,密切合作,应当能够发挥更大的力量。而与之结拜为异姓兄弟,则是最好的方式,值得尝试。

刘备先认识张飞,张有一些资财,可以拿出来召募乡勇。而且志同道合,愿意同举大事。 关羽原本是外地人,因为在家乡杀了恶霸,逃难在外,才和刘备、张飞认识。三人愈谈愈起劲,既然有意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民百姓。当然结拜为兄弟,发誓齐心一致。跟着刘备这位大哥,要干出一番大事业!

我们奉劝各位,少动这种脑筋为妙。当今社会,各种组织已经相当繁多而且周密,用不着这种方式。万一找错了对象,怎么办?这种以性命做赌注的结拜,除非准备赖账,否则千万不要轻易答应。事实上一旦发誓,要赖账都非常困难。因为不在意的就用不着抵赖,遇到必须赖账的,便十分棘手,经常是赖不掉的。

朋友之间,可以采取谨慎的态度,逐渐加深彼此的认识,拉近彼此的距离,但是结拜这种事情,最好能够避免,以策安全。特别是现代社会,变动性很大,谁也料不到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多交一些朋友,少动结拜的脑筋,应该是良好的态度。结义是美谈,欣赏就好。

当然,刘备会这样做,有其特殊原因,分述如下:

(1)刘备为皇族的后代,从小存有做皇帝的梦想。可惜幼年丧父,家境贫穷。 到了28岁,仍然以贩卖草席为生。幸好他 15 岁时,便开始游学,在汉末名臣卢植处学习。既

有伟大的抱负,又有识人的能力。看到关羽、张飞这样的人才,当然不肯轻易放过。当然虽然没有什么名位,却也隐约可以看出领袖人物的风度。所以抓住良好机会,一开口便获得两人的回应。

(2)刘备待人诚恳,聪明机警,十分受人欢迎。以他这种人中英雄,来号召关羽和张飞,成功率很高。因为关羽最喜欢读“春秋、左传”,是一位富有正义感的豪侠。而张飞声若巨钟,很喜欢以武会友。 三位都是了不起的人物,彼此的能量和频率都十分相接。当时桃园中花开正盛,社会又有聚合人才的需要。刘备看出天时、地利、人和三种条件俱全,自然提出结义的呼吁。

(3)黄巾举事时,申言“汉运将终,大圣人出”, 无形中引起三人的共同目标。刘备自我介绍:“我本汉室宗亲。”张飞自称“颇有资财”,关羽又刚好“逃难江湖 ”。心中都有

一种默契,要联合起来,做出一番大事。果然皇天不负苦心人,桃园三结义发挥了很大功能。

但是,正因为它是十分特殊的举例,所以流传至少,仍然使人津津乐道。如果自古以来,那么多的异姓结拜兄弟,都很有成就,恐怕大家也不致如此重视刘、关、张三结义了。义这个字, 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非常不简单。并不是一时兴起,便可以随便结义的。

6 .刘、关、张桃园结义,为什么脍炙人口,传为美谈?

中国人重视伦理,讲究亲疏有别。自家兄弟,当然血浓于水,十分亲密。友情也很可贵, 和兄弟比较起来,究竟有一些差别。于是,我们想出一种结拜为异姓兄弟的方式。把朋友的关系,更为加深,使其和兄弟一样,可能更加密切。

这种方式,并不是从刘、关、张三结义才开始的。但是,我们最看重这一次的表现,理由有三:

第一,刘备、关羽、张飞是三国时期叱咤风云、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们的作为,不但在当时产生很大的作用。 而且对于后代,也有很大的影响。一般人的结拜行为,在刘、关、张身上,就称为结义,可见其不同凡响。

第二, 结拜的时候,通常都会对天发誓:虽非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实际上真正做到的并不多,刘、关、张却能够说到做到。尤其是关羽遇害、张飞被部将砍杀,那时候刘备已经当了汉中王,还能够不顾一切,替兄弟报仇,因而病死在白帝城,实在难能可贵。虽然说他的决定,不见得正确。但就结义这一件事情来看,遵守誓言,永远不违背,刘备是确实做到了。

第三,关羽和张飞的武艺,都十分高强,在当时的环境,想要独立门户,自立为王,也有很多的机会。尤其是关羽,得到曹操的赏识和礼遇,远在刘备之上。却能够忠贞不二,不为曹操所动。小沛战败,刘、关、张失散之后,张飞在古城聚集三五千人马,也有相当的势力,后来一听到刘备的消息,也和关羽一样,马上投向刘备。这种忠义精神,使得桃园三结义,深入大众的人心。

7.刘备领军大胜黄巾贼,有什么重要的启示?

刘、关、张三人结义,毕竟力量很小。于是聚集乡勇五百余人,才引起太守刘焉的注意,认刘备为侄。 刚好黄巾军来犯,三人获得结义以来,有了第一次表现的大好机会。

刘备是长兄,居中指挥,关羽、张飞分居左右。刘备指挥,两人扬威,果然大胜而回,幽州太守刘焉亲自迎接犒赏。

三结义刘备因年纪的关系,被称为大哥。但是,占着大哥的位置,并不一定拥有大哥的权威。职位和职权看起来合一,实际上未必如此。刘备必须做出大哥的样子,两位弟弟才会心悦诚服,从心里头服从这位大哥。所以第一次合作演出,至关重要。若是刘备表现得不如理想,或者躲在后面,只靠关、张二人杀敌,这种异姓兄弟的关系,恐怕很难持久,和一般结拜相似,到头来有名无实。

刘备不但第一次演出有板有眼,很像大哥的样子,而且此后的种种,也都能够大哥像大哥,使得两位弟弟,跟着也弟弟像弟弟。孔子所说的兄兄弟弟,在三人身上获得具体的证明。兄不兄,弟不弟的情况,自然不会出现。

这一杀,杀出了三人同心协力的信心。刘备的大哥位置开始站稳。将来转变为君臣,也更为自然。刘备的双股剑、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张飞的丈八蛇矛,逐渐成为众人注目的标志。为三人的共同理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凡事第一回,称为良好的开始。对于以后的发展,十分重要。刘备长年的构思,三人多年的历练,如今获得合适的舞台。把它当做重要的演出,当然有良好的表现。

如果桃园三结义之后,并没有什么表现。这个故事便会逐渐为大家所淡忘,甚至于说成结党营私搞派系。说什么刘备知道自己能力不如关张,凭借年纪较大的优势,把两人拉近,以便多加利用。

只要三人之中,有一人改变原先的心意,或者借口脱离这个组织。 譬如后来关公暂时被曹操收留,挡不住曹操上马金、下马银、高官美女的诱惑。或者兄弟失散后,张飞自立门户,也搞得有声有色,干脆不再寻兄归营。乃至于刘备即位汉中王,便忘记“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接受孔明和赵云等人的劝阻,以“国贼用曹操,非孙权也”为由,不出兵伐吴。请问,这一段桃园结义故事,还能传为美谈吗 ?可见凡事若非慎始善终,在众人心中,必然有公论的。我中华民族,常以心中有一把尺自豪,便是人人心知肚明,公众的标准自在人心,只不过不一定公开说出来,也未必说得清楚明白而已!当公益和私人的义气有所冲突的时候,我们的表现,往往因私害公,这也是我们不赞成结义的主要原因。

刘、关、张三结义,把三分天下的局势开创出来。却由于关羽失掉荆州,迫使刘备不顾一切,放弃联吴抗曹的政策。使三分天下的局势,一下子破碎了。这一切的演变,好像因三结义而起,又以三结义而没。就是由于自始至终,都以“义”为先,坚持到底,才引起大家的激赏。我们建议,真的志同道合,又有实际上的需要,必须以义为共识,并且一以贯之,才可以考虑结成异姓兄弟,共同为公的目标而全力以赴,否则不能说是上策。

8.曹操为什么一开始就备受注目?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郡人。生父曹嵩,本姓夏侯氏。为中常侍曹腾的养子,所以冒姓曹。

曹操年幼时,小字阿瞒,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汝南许劭,素以能知人而闻名,说曹操是“治世的能臣,乱世的奸雄”。

20岁时,举孝廉。任职洛阳北都尉,治事甚严,不避豪贵,因而威名远播。黄巾军造反,他被任命为骑都尉,引马步军五千,到颖川助战。

他到频川的时候,正好赶上黄巾首领张梁、张宝败走。被曹操拦住,趁机大杀一阵,斩首万余级,夺得旗旌金鼓马匹极多。他作战有功,当然备受注目。

汉灵帝病笃,召大将军何进入宫。何进召集大臣,商议要清除十常侍的势力时,曹操还参与并发言,指出宦官的势力滋曼极广,不宜于轻举妄动。虽然被何进斥为“汝小辈安知朝廷大事”,并不加以理会。但是,年纪轻轻便能够参与国家大事,和刘备具有汉室宗亲身份,却毫无展现舞台相比,曹操的起步,显然要高得很多。

俗语说:占到好地盘,比有本事更为有利。世间多少有本事的人才,由于占不到好地盘,而有志难伸。再怎么说,曹操出身宦官的“势”家,对他相当有帮助。

有机会见识大场面,认识当时的要人,对曹操的事业开展,当然很有利。年轻人刚刚进入社会,最好到大公司见识见识,受一些训练。将来自立门户时,比较有眼光、有格局,不致小鼻子小眼睛,令人觉得小气。

9.刘、关、张三人救了董卓,为什么惹得张飞十分生气?

董卓当时官拜西凉刺史,朝廷因中郎将卢植领兵,不能打败黄巾军,所以派他前来接管,并将卢植囚禁回京问罪。卢植曾经是刘备的老师,所以三人前来相助攻打黄巾军。三人在乱军中把董卓救回寨来,董卓问起三人担任什么官职?发现三人都没有什么身份,马上显现轻视的样子,很没有礼貌地走开。

张飞气得要死,便要提刀杀董卓,幸亏刘备和关羽及时劝阻,才没有闯出大祸。张飞气得要离开二人,另投他处而去,可见结义的意识,还不是十分坚固,一定要屡经考验,才会愈来愈坚牢。并不是有了形式,便牢不可破。

董卓这种势力的态度,自古到今都存在。怕大欺小,原本是人之常情。我们最好把它看做社会的鞭策力量,用来激励自己努力向上,一旦有成就,便不会被看轻。否则怪罪别人无礼,指责社会风气,都没有用。像张飞这样生气,除了气坏自己的身体,还可能惹来是非,对自己更加不利。董卓的傲慢无礼,终将自作自受,用不着我们生气,就算生气也没有用。张飞这种个性,难怪有莽张飞的封号,对他的一生,有相当的影响。若不是三结义彼此获得互补,不可能有大的成就。从这一角度来看,张飞出钱出力,位居老幺,看起来很不划算, 实际上张飞所获得的好处最大。在两位兄长的劝导、教诲下,减少很多鲁莽的行为,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当然,张飞自己肯接受兄长的意见,愈来愈全心全力地配合一致的行动,才是真正的关键。如果能把生气改变成争气,那就是莫大的成就。

10.黄巾余党想要投降,官府为什么不肯接受?

汉高祖起义时,尽量投降纳顺,所以进展得很快。现在黄巾作乱,余党韩忠愿意投降, 官府将领朱隽不表同意。起义成功,便称为义军。各方势力前来归顺,也是正当的义举 。

起义失败,就叫做乱党。打败了想投降,还要看朝廷的脸色。势力壮大如梁山泊,当然获得招安。现在张角兄弟败亡,只剩下若干余党,被朱隽当做最后的目标,当然以不能长贼寇投机取巧的歪脑筋,予以拒绝。

这一切都是形势在决定,因为形势比人强,可以左右决策。不同的反应,称为此一时也,彼一时也。不一样的遭遇,叫做时也,命也。朝廷形势大好,谁也不敢兴兵作乱,也没有什么人会起义。就算有人蛮干,朝廷也可以放心地指挥各地军力,尽速平定祸乱。当时东汉王朝,腐败无能。黄巾作乱,又不得不增大各地军阀的权力。于是形势所逼,眼看各地军阀,互相争夺地盘,却无力阻止。

我们相信朱隽借口韩忠造反失利才投降,善门难开,并没有征得上级的同意,不过是他自己的主张,趁起壮大自己的势力。果然他的战功,使皇上龙心大悦,封为车骑将军。刘备的形势就远不如他,劝朱隽接受韩忠投降不成,建议独攻西北,留东南待韩忠弃城出走时将他射杀,关张二人也大有表现,却不能获得应有的奖赏。

要投降,也应该称称自己的份量。斤两够重,能够被接受。斤两不够重,想投降都不可能。时时衡量形势的转变,称量自己的轻重,才叫做自知之明,有利于决策。

11.孙坚和刘备破贼有功,为什么结果不一样?

孙坚字文台,是孙武子的后代。1 7岁时勇杀一贼,群县知名,被荐为校尉。许昌造反,自称阳明皇帝,孙坚又把他斩杀,晋升为下邳丞。中即将朱隽攻打黄巾军的时候,孙坚赶来接应,和刘备合作,一路得胜。朱隽表奏朝廷,孙坚、刘备各有战功。这两人现在站在同一起跑点上,却由于两人的身份不一样,孙坚一下子就升为司马。不多久又被封为乌程侯,出任长沙太守。刘备虽然是汉室宗亲,但是没有一官半职,以致等待很久,始终没有结果。后来张钧说十常侍卖官,非亲不用,刘备才得为为中山府安喜县尉。两人的际遇,是不是有幸有不幸呢?

然而,孙坚早发早射。3 7岁那年,便中箭身亡。刘备似乎晚发也晚射。一直奋斗到63岁,位居昭烈皇帝。人生是长途竞赛,一时的挫折和落后,其实不必介意。刘、关、张三人结义以来,先受董卓的轻视,幸亏朱隽待他们甚厚。现在受到冷落,只派给刘备一个县尉。刘备深感三人同患难,所以和关、张二人,食饭同桌,睡觉同床,在患难中不断增进三人的感情。从这一角度来看,真的是早成功不如晚成功。让三人多受一些折磨,未尝不是好事情。假若三人一路走来,十分顺利。 说不定不久之后,各自升官封侯,不得不分道扬镳,各走各的路,那就不算是什么结义了。就算关、张二人决心追随,刘备会不会像董卓、曹操那样,位高而骄, 以致气走二人,恐怕谁也不敢料定。趁着年轻多磨炼,不急求成功,应该是上策 。

12.张飞怒鞭督邮,对刘备、关羽有什么影响?

刘、关、张三位异姓兄弟,性格大不相同。刘备沉稳能忍,张飞则是鲁莽逞勇,关羽忠义为重,经常拉住张飞,劝其顺从刘备。三人的互补性很强,配合得很好。

董卓得到三人的救助,由于三人都没有一官半职,表现出了轻慢的无礼态度,张飞气得就要杀他。刘备和关羽赶紧制止,才没有闹出人命。 按理说杀掉董卓这种坏人,应该是好事。但是董卓的恶行, 还没有完全暴露出来,杀他就等于杀害朝廷命官,那还得了!现在督邮为了刘备这个县尉没有孝敬财物,便百般刁难,设法加害。张飞气愤不过,将督邮绑起来用柳条鞭打。刘备闻讯赶来喝阻,关羽力劝不如杀了督邮,弃官归乡,另图远大事业。 刘备这才省悟过来,把印信悬在督邮头上,三人往代州投靠刘恢,被刘恢藏匿家中,暂时躲避。

想想看,若是刘备再忍耐下去,张飞也不鲁莽逞勇,结果会怎么样?刘备官场失意,张飞整天喝闷酒,岂不是为了做官而丧失原来的志气?桃园三结义的义字,就已经不存在。势必三人分道扬镳,各走各的路了。

忍耐是好修养,也应该以合理为度。张飞鲁莽,若能合理表现,反而是好事情。莽张飞有时候很可爱,便是莽有时也莽得合理。当然,有时候莽得令人心急,十分担心他的鲁莽,会坏了大事。

怒鞭督邮,对三人是危机,因为可能被官府抓去。但也是转机,辞去县令,才有机会另有发展。危机即转机,要看自己怎么转,而不是不用心,一味听天由命。

13.何进有这么好的机会 ,为什么把握不住?

我们常说“近水楼台先得月”,意思是得地利之便,往往捷足先登,其实也未必如此。何进是何皇后的兄长,位居大将军。当朝廷动乱,十常侍结党为非作歹时,袁绍就已建议何进,必须设法铲除宦官的势力,以免受害。可惜何进出身寒微,学识经验都不足,加上犹豫不定。不但坐失良机,反为十常侍所杀。

不仅何进如此,当时的袁绍、袁术兄弟,也是占尽地利,结果却毫无所得。大凡成大事、立大业的人士。除了有才略、得机会之外,更重要的是有学问。自己胸中先要有一些定见,才能够见机行事而大展鸿图。

何进和他的妹妹何皇后,得到大好的机会,却由于学识不足,判断力很差。不接受主簿陈琳的劝阻,居然听袁绍的建议,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来京。以致恶势力未除,新豺狼紧跟着进来,天下更加动乱不安。

袁绍姿貌威容,与其弟袁术,都有侠义之气,却不脱富贵子弟的坏习惯。他劝何进召董卓入京,实在是造成汉室祸乱的主要错误。但是,何进自己缺乏决断能力,袁绍当然是责无旁贷。这一群有地位、无学问的大臣,才是真正对不起汉室的人。 我们把祸根推给十常待,实在并不合适。小人得意,正人君子受害,是一种好听的话。实际上正人君子不能尽责,不够份量抵御小人的勾当,才是真正的乱源。一大堆废物,平日摆着,还相当好看。一旦有事,却没有一个管用,这才是组织的最大缺失。学问的重要性,也只有在这种时机,才显现得出来。

14.董卓一见面就想立陈留王为皇帝,这是为什么?

西凉刺史董卓,破黄巾无功,朝廷将治其罪,因贿赂十常侍幸免。后又结托朝贵,出任显官,统西州大军20万,常有不臣的念头。何进大将军居于私利,接受了袁绍的建议,暗差使者号召各地方势力,前来助阵。

这种情况,有如总公司派系斗争。某派首脑,私自通知各地分公司。董卓这位分公司领导,正好抓住机会。指派女婿中郎将牛辅,守住陕西。自己率领谋士李儒、大将郭记、张济、樊稠等人,提兵望洛阳出发。

总公司重要干部,素知董卓为人面善心狠,与豺狼无异。劝何进阻止董卓入京,何进拒不接受, 因而离职他去的,为数甚多。何进为十常侍所杀,董卓趁机废少帝改立陈留王为献帝。自己则为相国,威福无比。

我们经常为了解决一个棘手的问题,结果却造成更为严重的后遗症。如进召董卓入朝, 等于引狼入室。 做决策的何进,并未亲眼看到这种恶果。他自己先被杀害,让后来的君臣,都遭受很大的不幸。决策时不但要想到自己,而且应该考虑后代的子孙,在此获得明证。

董卓进京途中,遇到少帝及陈留王逃难在外,正要还都。和陈留王几句对答,已经有了废立的意思。表面上是陈留王自始至终,并无失语。实际上是由自己废立,当然更方便控制。尤其少帝并无分毫过失,而且聪明仁智,凭什么要废立?董卓的想法刚好相反,就是没有理由偏要找理由废立,大家才知道他的厉害。对于存心不良的人,经常喜欢表现出令人不解的举动,原因在此 。

15.吕布背叛丁原,投奔董卓,是什么道理?

谈《 三国演义》,应该以人物的品德志节为中心。历来评论三国风云人物,大概都不会提及吕布,原因就在他不是正直诚实的人,品德很不好,所以避而不谈。

我们谈吕布,主要是现代人离开三国时代,非常久远。很不容易想像当时的情景,加上现代人把跳槽看成正常的现象。所以才以吕布为例,来说明跳槽的真谛。吕布生得器宇轩昂, 威风凛凛,手执方天画戟。后来又得到董卓的爱马,名叫赤兔。更是英雄配良驹,为什么搞得后人不愿意提起他的名字呢?原来他年轻的时候,拜荆州刺史丁原为义父,追随作战,建立了很多战功。和董卓对阵时,杀得卓兵大败,引起董卓的惊奇和恐惧。于是由吕布的同乡李肃出面,劝说吕布,希望他改投董卓的阵营。李肃为什么敢于承担这样的重任?因为他素知吕布有勇无谋,却又见利忘义。建议以赤兔良马,加上黄金一千两、明珠数十颗、玉带一条,打算以这些厚利,引诱吕布来为。这和今天的控股公司,以高职高薪,配以名车、豪宅,要人家跳槽到另一家公司,是同样的情况。所不同的是,丁原和董卓这两家公司,前者是老字号,一切合法;而后者则是不合法的仿制品工厂,当然不能够随便携带公司的秘方,为利而跳槽。

何况吕布为了获得董卓的重视,竟然把丁原杀死。提着丁原的首级,前往请功。并且一见面就拜董卓为义父,更是令人觉得无耻之极。财关固然难过,也不致为财而不仁不义,到这种地步,难怪后世的人不肯提他。

赤兔马是名马,吕布应该想到董卓为什么舍得?他听从虎贲中郎将李肃的片面之言,说什么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又说董卓为人敬贤礼士,赏罚分明,日久必成大业。也不想想买主求荣,已经为人唾弃,居然杀主求荣,而且马上改变原本以董卓为叛贼的观念,拜董卓为义父,足见其完全不知道义是什么?才会行此不义。

董卓要吕布,不过是为了废少帝改立陈留王,自己可以完全操控大局。他本来也舍不得赤兔马,经不起李肃“主公欲取天下,何借一马”的劝告,才答应送给吕布。董卓舍马,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吕布为马杀主,是毁掉自己的前程。成也赤兔,败也赤兔。这一句话将来应在关羽身上,也是同样的状况。可见赤兔终久是马,好坏全看骑马的人,不能把责任推在马身上。

吕布稍为改变一下,赤兔马照收,投董卓不干。将来骑着赤兔马斗董卓,不知道大家的感受如何?恐怕也是不会认同他的做法。因为我们评断一个人,不会就赤兔马这一个案来论定。我们大多采取综合的考量,从一个人的生涯历程,来看这个人的品德修养,然后再做评论。关羽赤兔马照收,投曹操不干,骑着赤兔马过五关斩六将,我们把他捧得天高。换成吕布, 我们一定把他骂成贪取不义,光收礼不办事,同样是无耻之极。

吕布有才能而无品德,注定这一生不会有好结果。这种说法,现代人大多不相信,所以社会才会这么错乱。但是,我们长期观察,时至今日,相信这一句话的,仍然有很大的成功机率。以吕布为鉴,是我们的建议。

1 6.曹操错杀吕伯奢全家,对他有什么影响?

司徒王允假装做寿,要大家设法去掉董卓。曹操说不需要大家费心,私下向王允索取七星宝刀,亲自到宰相府杀董卓。正好董卓想睡午觉,曹操心想良机不可失。把宝刀拿出来,不料被董卓看到,赶快说要献刀。谋杀不成,逃出城外,想潜回故乡谯郡,再做打算。沿途幸遇中牟县令陈宫,认为曹操是忠义之士,愿意弃官陪同逃走。到了成皋地方,路过曹操父亲结拜兄弟吕伯奢的家门。曹操看天色已晚,便同陈宫一起借住吕家。吕伯奢说朝廷到处悬挂文书,要捉拿曹操。并说曹操父亲已离开家乡,到他处暂避。很高兴留两人住下,向陈宫说家中没有好酒,要出去买酒回来,便匆匆骑着驴子出去。

曹操和陈宫疲累不堪,躺在床上休息。忽然听到庄后有磨刀的声音,引起曹操的怀疑。 认为吕伯奢不是至亲,很可能出卖他。为求安全起见,与陈宫联手将吕家男女八口,全都杀死。这才发现厨房内有一只猪被捆缚着,吕家是为了杀猪请客才磨刀。陈宫说:曹操疑心太重,误杀这么多好人。两人逃出吕家,走不到两里路,看见吕伯奢驴鞍前悬着两瓶酒,手里还拿着果菜。问曹操为什么离去?曹操挥起剑来,把吕伯奢也杀死了。

陈宫说刚才是误杀,现在却明知故犯,实在是大不义。曹操忽然冒出一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不愿天下人负我”的狠话。固然心里十分痛快,却祸害终生。大家从此以不义之人来看待曹操。不管他多么礼贤下士,多么爱才如命,多少率性从事,都被这个不良形象,完全淹没掉。足证一句话可以兴邦也可能亡国,何况区区一个人? 曹操一时痛快,换来无穷祸患。相信他事后想想,也会伤心后悔。我们从他后来的转变,不敢那么轻易说出狂妄的话, 多少有一些节制,可以想见。

隔不了几天,陈宫便心生害怕。认为这样狠心的人,必须把他杀掉。转念一想,自己为了国家的利益,才跟他逃走,杀之不义。于是连夜离开,投奔他处去了。

曹操醒来,不见陈宫综影,也不敢久留。赶忙回到家乡,招募义勇,准备号召各地方派系,群起讨伐董卓。彼此以大义为旗帜,和董卓展开激烈的争战。吕伯奢全家惨遭杀害,其实是曹操多疑、残暴,而伯奢不够谨慎、不能设身处地多想想所造成的惨剧。吕伯奢把曹操收留下来,有东西吃就好了,何必杀猪还要出外买好酒?真的要去,也应该亲自告诉曹操,而不是告诉陈宫。自古以来,好人多半早死,原因即在自己问心无愧,便疏忽了防人之心,以致受到祸害。大家普遍认为老天不长眼睛,不知道保护好人,其实好人自己也有很大的责任。天助己助者,凡事要自己小心,上天才可能保佑。吕伯奢一片好心,和警告曹操到处悬尝捕捉的气氛并不调和;要磨刀杀猪,也应该告诉曹操。因为他此时有如惊弓之鸟,怎么会不起疑心呢?曹操最大的错误,在误杀之后,竟然说出“宁可我负天下人,不愿天下人负我”的话来。他如果改口说成“为了讨伐汉贼,此举攸关救国救民,实在是不得已。将来一定要提醒我年年隆重祭祀才好”,相信陈宫也不致不告而别。

17.曹操杀害无辜,不仁不义,为什么还逃得掉?

陈宫有感于曹操的忠义,自然放弃官职,陪同曹操一起逃亡。显秩序使他觉得曹操很值得钦敬,隐秩序则促使他做出这样的行为。现职官员,不把通辑在逃的犯人解送上级,显然是违法的事情。但是,隐隐约约有一种力量,让他放弃升官和奖赏,情愿相信曹操的话,随他而去。当他发现曹操多心,误杀吕家好人时。隐秩序提醒他,人处于万分惊恐中,难免做出过分的行动。虽然依法不合,却也多少有些无奈。后来明知故犯,狠心杀死吕伯奢。显秩序使陈宫大声喊出“知而故杀,大不义也”,同时让他产生“今日留之,必为后患”的念头。就在打算拔剑杀死曹操时,隐秩序给他一个不一样的想法:“我为国家跟他到此,杀之不义。”于是挟剑上马,弃曹操他往。隐秩序使他留下曹操,让他有机会散家财、募义兵,继续他的公义事业。同时促使自己离开,因为既然道不同,不可共事,当然要及早了断。

世间的人,找不到十全十美的。好人会做错事,坏人有时也有好的表现。上天不立即处罚曹操,仍旧给他机会。便是一方面昭示世人,曹操是不仁不义的人;一方面则借重他的才能,来制止更多比曹操更坏的人。 陈宫把曹操放掉,从某种角度来看,并没有错。说不定上天为了保护陈宫,才让曹操杀死吕伯奢。而吕家的遭到杀害,则是有助于世人对曹操的进一步认识。显秩序和隐秩序交互作用,目的都在促使人类社会日趋合理。可惜大多数人自以为是,并不理会隐秩序的用意。

18.李典、夏侯兄弟,为什么来投曹操?

曹操吹起一个气球,上面写着“忠义”两个大字。又有孝廉卫弘的巨资相助,当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平阳乐进、山阳李典,沛国夏侯惇、夏侯渊兄弟,以及曹仁、曹洪,个个武艺精通,忠勇好义,都陆续来投。四方八面,送来粮食衣物,不计其数。可见当时社会,大家对忠义的热爱。曹操打出这样的旗号,自然热销。

当时资讯不容易流通,曹操杀害吕伯奢家人的事情,大家还不知道。只看到他杀董卓不成,冒险逃回家乡,募集义勇军的光辉面。对他的忠义旗帜,并无怀疑。大多数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而且但看表面,难以深入。广告做得好,不一定真实。然而盲目相信的人很多, 所以仍然有效。广告是显秩序,大家各有不同的隐秩序,因此反应不大一样。武艺高强的人,大多宁愿相信曹操的忠义是真的,才有机会完成自己的美梦。譬如李典,这一辈子只能活到 3 6 岁,现在已经十多岁了,能不抓住机会,赶紧响应吗?夏侯惇自小习武,1 4岁时拜师。有人辱骂他的老师,他愤而杀之,因此逃亡在外,自然不肯放过这样的良机。何况曹操原本也姓夏侯,彼此本是一家人,所以夏侯渊也跟着来了。曹仁、曹洪更不用说,彼此都姓曹,各引兵千余而来。

一个气球,打入很多气体之后,格外光彩美观,飞起来也更引人注目。曹操乘机行文各界,晓以大义。袁绍、袁术、公孙瓒原本就认识,当然很捧场。隐秩序让曹操逃得掉,犯死罪而不加以处死,有它的道理。

1 9.曹操为什么推举袁绍担任盟主?

曹操的气球,打的是忠义的名牌。大家深恐远离这一块招牌,便会被活化成反忠义,所以前来响应的各路人马,无不争先恐后,热烈参与。既然组成联合阵线,当然需要盟主,以别于乌合之众。大家聚集在一起,总该有人担任这一个职务,来统一步调,指挥全体的行动,并做出必要的决策。曹操那时刺杀董卓未成,只剩下这一条路可走,那里敢自告奋勇,要担任盟主?就算真的有意,大家也不会赞成。因为在场的人物,论年资、论势力、论身份,都轮不到曹操。他提名袁绍,说他是汉朝名将的后裔,应该担任盟主。袁绍当然很高兴,打从心里喜欢当这个盟主。但是,按照道理,依据惯例,他都必须再三推辞,表示礼让。大家都认为非他莫属,这才勉强答应。当众宣示“绍虽不才,既承公等推为盟主,有功必赏,有罪必罚”,接着指派袁术总督粮草,长沙太守孙坚自愿担任先锋,杀向汜水关而去。

现代的选举方式,产生很多弊端和笑话。若是和中国古代的推举方式相比较,其实更为方便而有效。不致由于选举而造成派系,又能在和谐中产生领袖。大家都有面子,岂不是更好?如果加上良好的配套,应该可以成为现代选举的另一种方式,值得大家考虑和运用。

袁绍四世三公,出身世家。世家的意思,便是有势力的家庭。兄弟加起来,更有力。曹操是聪明人,知道自己不够份量,不敢妄想。却也明白顺水人情的重要性。 反正袁绍一定当选,为什么不争取做一个提名的人?所以曹操不等其他的人发言,立即推举袁绍。

袁绍如果不孚众望,大家就会另行推举他人。甚至于怀疑曹操虚情假意,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出面把他推举出来?当然,曹操心里有数,在场以袁绍最为适当,但是袁绍并不是理想的领导人。所以在袁绍宣誓就职之后,马上借着酒装疯的机会,向袁绍进言“同扶国家 , 勿以强弱计较”。因为曹操和袁绍是老同事,深知袁绍为人矜骄自负,并无真才实学,不脱富家子弟的习气。他在何进要清除宦官,不被何太后同意的时候,建议何进召董卓入朝那一件事情,就做得十分不妥当。没有合适的人才,选举、推举都一样没有效果。百般无奈,也只好推举袁绍,至少在袁绍心中,可以占有更大的份量。将来有所建议,应该更加有利。果然大家热烈响应,可能也是别无选择。

乌合之众,如果首领再有私人,加上缺乏实力,结果如何?实在可想而知。这一次大同盟,由袁绍担任盟主,已经看出没有什么作用。不过是各路人马,聚集在一起,使董卓更加猖狂,如此而已!也正因为这样,才会造成董卓的凄惨结局。所以说不论成败,都对破除董卓有很大的贡献。往往几次失败,把对手推到最高峰。让他居高而危,掉落下来,也是一种策略。

曹操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他们一举一动,都有深切的用意。他们长处,是不放过任何机会,都要找到对自己最有利的地置,然后做出最有利的行动。

2 0.关羽温酒斩华雄,有什么重大的意义?

长沙太守孙坚,骁勇善战。 又有程普、黄盖、韩当、祖茂四大名将助阵,所向无敌。和董卓对阵时,华雄不待吕布出战,便自告奋勇,要斩众诸侯的首级。果然把祖茂一刀砍于马下,使孙坚吃了败仗。袁术部将俞涉、冀州牧韩馥的部将潘凤,也接连为华雄所斩。袁绍感叹上将颜良、文丑不在眼前,正愁没有人可以应战。关羽从刘备背后跳出来,大声说:“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袁绍不 认识关羽,急问这是什么人?听说是刘备的马弓手,袁术立即表示反对。斥责马弓手凭什么乱说话,下令把他打出。曹操忍不住替关羽求情,关羽也当众立下重誓:“如不胜,请斩某头!” 曹操赶快叫人端来热酒一杯,请关羽饮了再出战。关羽飞身上马,转眼间就提着华雄的首级返回帐内。曹操把酒奉给关羽时,发觉酒还是温的,因此传为惊人的神勇。

这一段故事,和正史记载的有很大出入。依据史料,当孙坚讨伐董卓时,董卓派遣吕布和胡轸迎战。由于吕、胡两人意见不合,致使军中不战自乱。华雄原本是董卓大军的都督,也为孙坚所斩,和关羽并没有关系。

《三国演义》编出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 至少有下述三个用意。我们分别说明如下 ,以供参考:

(1)关羽和 刘备、张飞三人,当年在董卓打败仗的时候,救了董卓一命。董卓问三人现居什么职位,听到都是没有官职的白身,便表现出十分轻视的态度。现在袁绍和董卓打仗,袁术听说关羽是刘备帐下的马弓手,也喝声斥责,要把关羽赶出去。可见董卓和袁绍、袁术,都是官僚气息十足,双方并没有什么不同。这两大阵营,口口声声是为国为民,实际上可以说都是为了私利。我们常说现代人势利眼,用金钱地位来分高低。实际上这种风气,自古就已经形成。张飞当年气得要杀董卓,如今趁关羽大胜回营,又高声大叫杀入关去,活拿董卓。不过都是空口说白话,因为没有占到适当的位置,所以说了等于白说。不是被劝阻,便是受到一番责骂。

(2)曹操从来没有见过关羽,却听 说刘、关、张三兄弟打败过黄巾军的事情。看见袁术大怒,赶快出面制止,说“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袁绍还是不放心,深怕派马弓手出战,为华雄所笑。曹操接着说:“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他是弓手?”这才结束这一场纷争,由关羽出马。曹操爱惜人才,提供人才表现的雅量, 于此表露无遗。论气度,有时候曹操还是表现得不错。可惜有很多地方,却又过分喜欢玩弄权谋,给造成大家非常不好的印象,怪不得别人。

(3)关羽如果没有势力,贸然出战华雄,同样被华雄斩于马下,后面就没有什么可说的。关羽真正有实力,若是始终得不到表现的机会,也不过空有一身本领,却没有用武的余地。让他在袁绍阵营危急的紧要关头,好好表现 一下,用华雄的勇冠三军,来凸显关羽的实力,为读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一想起关羽,便觉得武艺高超,无人可比。所以后来关羽兵败被困,大家都认为不敢相信,怎么可能一下子可怜到那样的地步。

21.三英战吕布,有什么重要的启示?

董卓自从吕布来投,先后说过几次“吾无忧矣”这样的话。吕布也真的表现得不错,只要有他在场,好像没有人敢挑衅。这一次面对各地盟军,吕布一战把河内名将方悦刺于马下。使得曹操也不得不赞叹吕布英勇无敌,建议由十八路诸侯共商良策。只有擒了吕布,董卓才容易诛灭。似乎吕布不除,难以打跨董卓。

张飞一向看不起吕布这种不忠不义的人,除了自己的亲身父亲之外,居然连拜两个异姓 父亲。到底是姓吕、姓丁,还是姓董?令人搞不清楚,干脆叫他三姓家奴。他看到吕布骑着赤兔马,举起画戟向公孙瓒后心刺去。马上飞马向前,大叫“燕人张飞在此”!和吕布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关云长舞起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来夹攻吕布。两个打一个,战到三十合,战不倒吕布。刘备举双股剑,也来助战。三英战吕布,使各路人马,都看呆了。吕布虚刺一战,赶快收兵。

三英战吕布和关羽温酒斩华雄比较起来,衬托出吕布果然英勇。张飞打不过,关羽加入夹杀,刘备也赶过来帮忙,终于迫使吕布收兵。可见单打独斗,实在不如三人同心合力 。吕布败退,使我们明白,再英勇也可能寡不敌众。刘、关、张三人合力得胜,也让我们心中有数。桃园三结义必须表现在真实的行动上,才有效果。这三人从此形影不离,彼此交心。吕布的出现,造成三英战吕布的场面。对刘、关、张三人,实在有很重要的刺激效应。从这个层面看来,三人还应该感谢吕布才是。

22.孙坚为什么为玉玺发重誓?

正史记载孙坚英勇无比,讨伐董卓时,自愿担任先锋。上将华雄,也是孙坚所斩。董卓以为孙坚也和吕布一样,有勇无谋。特派爱将李催, 前来提亲,希望能够动摇孙坚的斗志。 李催说:“丞相所敬者,惟将军耳。今特使催来结亲,丞相有女,欲配将军之子。”孙坚大怒,严厉加以拒绝。董卓为了避开孙坚,决定迁都长安。孙坚的战功,引起袁绍的不安,故意不发给军粮,使其难以顺利进军。孙坚飞奔洛阳时,遥望大焰冲天,并无鸡犬人烟,赶快发兵救火。无意中获得玉玺,方圆四寸,上面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袁绍得知,要他赶快缴出来,免自生祸。孙坚对天发誓说:“吾果得此宝,私自藏匿,异日不得善终,死于刀箭之下!”然后拔寨离洛阳而去。路过荆州,刺史刘表已得袁绍通知,引兵截住去路。要孙坚留下国玺,才放他过去。孙坚再度发誓:“吾若有此物,死于刀箭之下!”

想不到不久之后,孙坚为了报刘表断路之仇,与袁术相约共击刘表,作战中竟然死于乱箭之中,只活了三十七岁。我们不迷信,却不认为可以胡乱发重誓。因为心想事成,所以发誓有时真的相当有效。孙坚可以否认,但是不必发这样的重誓。如果说为了取信于人,才发重誓,那更是自欺欺人。不用说袁绍不相信,刘表也不会相信。没有就是没有,信不信由他,何必发重誓来约束自己?万一成谶,岂不是自己祸害?幸好孙策年轻有志气,继承孙坚的志业,并且善用玉玺,否则实在很不值得。

23.赵云看上刘备,是不是善于择主呢?

赵云字子龙,常山郡真定县人。原本在袁绍军中,因见袁绍并无忠君救民之心,所以投向北平太守公孙瓒。当时袁绍的地盘和势力,都远比公孙瓒为大。公孙瓒颇不放心,竟然询问为什么弃大就小,前来归顺?弄得赵云相当不满。但是,他对军令从来不曾违误。每次出战,都是威风凛凛,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十分英勇。

不久, 刘备奉徐州牧陶谦之命,前来援助公孙瓒。 在战争中结织赵云,彼此互相敬重,愈来愈投缘。

由于董卓假传天子旨意,要袁绍与公孙瓒和解。公孙瓒趁机表荐刘备为平原相,即日上任。刘备与赵云分别时,执手垂泪,双方都十分难过。赵云感叹说 :“过去误认公孙瓒为英雄,现在才知道来和袁绍一样。” 刘备劝他暂时委屈,将来一定能够重新相聚的。

吕布跳槽,被张飞骂为三姓家奴。赵云弃袁绍投公孙瓒,如今又有意追随刘备。两人之间, 究竟有什么不同?如今又有意追随刘备。相信大家非常明白,吕布为利跳槽,完全没有忠义的考虑,为大家所不齿。 赵云则是良禽择木而栖,慎重选择自己愿意全心全力奉献的明主,当然是正确的。

然而,一辈子都在选择明主,也很不妥当。我们建议趁着年轻,要用心善择明主,然后全心投入。年轻稍长,便应该专心一意,不再跳槽。若是一而再、再而三都找不到明主。表示自己的眼光不行,机运欠佳。这时候不如归隐,反而有助于提升自我。否则不要担任重要职务,糊口便是。再跳槽只有坏了自己名声,并无多大好处。

24.王允巧使美人计,为什么这么有效?

貂蝉这位《三国演义》中的绝色美女,并没有在正史上出现过。《三国志》的记载,只说过吕布和董卓的侍婢私通,害怕败露,心里非常不安。司徒王允和吕布是同乡,知道了这件事情,便趁机晓以大义,要他做内应,除掉董卓。吕布说:“怎奈我和他有了父子关系。” 王允说:“君自姓吕,本来就不是骨肉,有什么关系!”

董卓的侍婢是不是叫做貂蝉?有没有这么出色?谁也不知道。我们只看到王允把他府中的歌伎貂蝉,分别许嫁给吕布,上献于董卓。两人都是好色之徒,十分高兴。貂蝉不但长得美丽,而且聪明机警。王允交代她“于中取便,谋间他父子反颜,令布杀卓”,她以一个柔弱女子,果然“自有道理”,完成了重大的危险任务。

王允先把貂蝉许配给吕布,再设法奉献给董卓。充分利用吕布和董卓之间的既亲近又怀疑的矛盾,把时间安排得非常巧妙,可以说费尽心机,绞尽脑汁。

这个美人计,带给我们三大启示:

(1)堂堂男子汉,一向自认为大丈夫的朝廷大臣,拿董卓一点办法也没有。到头来还需要借着一个弱女子的机智和冒险,来完成这么艰巨的大事。可见至强至弱,男人至刚至强,有时候反面最弱也最无力。而至柔至刚,女人平素十分柔弱,真正表现起来,有时候比男人还要刚强。貂蝉只身周旋在两个大男人之间,随时有被杀的危险,竟然能够来往自如,取得双方面的信任与同情,恐怕不是单凭男子气概,口口声声大丈夫的人所能够做得到的。男女性质不同,却各有特例,不可不慎。特别是大男人,最容易败在小女子手上。让我们想起,许多成功的女强人,同样也败在小男人的手里。

(2)国家大事,一向是男人的专利。不许女人参与,几乎已成惯例。如今满朝文武,不都是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弄得毫无办法?董卓的专横,加上吕布的勇猛,便能够掌握全局?这是什么道理?就是因为忠义之士太少,大多占不到地盘。而占有地位的人,又由于既得利益不愿意放弃,以“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为借口,表现得不忠不义。可见当国家大事还要委任给弱女子的时候,已经是积弊已久,忠良在野的凄惨局面了。

(3)食色性也,道学先生都这样说,何况董卓、吕布这些修养不好,品德欠佳却又得到机会、占好地盘的男人?学贯中西的学者辜鸿铭主张男人像一把茶壶,要配四个茶杯,也就是娶四个女人。 俗语也说:英雄难过美人关。现代社会,包二奶,养情妇,常用来衬托和炫耀自己的成功,那怕是假的,不长久的,也乐此不疲。大概是“饱暖思淫欲”的生理需求,加上“逢场作戏”的心理,才使得自古已有的美人计,一直沿用至今,始终是十分有效的计策。虽然大家都知道,迷恋女色,搞婚外情,结果无不十分凄惨。但是当局者迷,很不容易苏醒过来。董卓平日最听信李儒的话,遇到李儒劝他,为使吕布死心塌地把心交给董卓,干脆把貂婵送给吕布,他就听不进去。情愿为了貂婵,送掉自己的性命,当然也就没有什么皇帝的梦想。貂婵功成身退,更显得落寞而无奈。

2 5.董卓被杀在受禅台前,是什么道理?

挟天子以令天下,董卓立陈留王为献帝,自立为相国,携剑上殿。虽然没有皇帝的名份,却每夜入宫,夜宿龙床,实际上拥有皇帝的权威。如果他明白逆取顺守的道理,从此改头换面,接受李儒的劝说,擢用名流,好好把朝政治理好,使朝廷安定下来,很可能逐渐改变大家的观感,未常不是当时作乱中的一件好事。

但是,以董卓的性格和为人,断断不可能如此。一个人想要逆取顺守,必须要有高度的的悟性和毅力。 董卓根本没有这样的素养,一心一意,只想到自己的利益。为了迁都避难,竟然捉拿洛阳富户达数千家,妄如反臣逆党污名,便杀人掠夺财产。放火燃烧宗庙宫府及百姓房屋,劫持天子后妃,到长安去建立新都。

王允看透董卓的为人和野心,一方面巧施美人计,以貂蝉离间董卓和吕布的关系。一方面密情李肃,向董卓报告王司徒已命人构筑受禅台,陪同董卓前往受禅。董卓信以为真,当然兴奋得连九十高龄老母亲的劝告也听不进去。一路上有很多警讯,都是不祥的预兆,也都只听信李肃的报喜不报忧。到了受禅台,远远看见王允等人,手中各持宝剑立于殿前,这才 惊恐地问:“为什么持剑?” 已经来不及了,吕布一戟直刺咽喉,李肃接着割下首级。一场皇帝梦,醒来的时候已经尸首分离。换来大众的欢呼,落得千古的骂名,果然是自作自受。

董卓的结局,使曹操终其一生,不敢篡位,后代有逆取的,如果以董卓为戒,最好早日 顺守,以免遭殃!

26.吕布为什么杀李儒?蔡邕为什么哭董卓?

一个人做坏事,坏不到那里去。有人帮凶,那就倍加厉害,事态严重。李儒是董卓的谋士,由于足智多谋,给董卓出了很多坏主意,甚得董卓的常识。董卓的所有动听借口,几乎都是李儒想出来的。吕布跟在旁边,当然十分明了。李儒劝董卓不必为貂蝉而失去吕布,这一段吕布并不知悉。吕布在受禅台前,刺杀董卓后,从怀中拿出诏书,大呼“奉诏讨贼臣董 卓,其余不问”。 然而话刚说完,马上想起李儒。其余不问,显然不包括李儒。这时候李儒的家奴,已经将李儒绑缚来献。王允下令斩首,杀了这个罪大恶极的帮凶,大快人心。

蔡邕原本任职议郎,由于把大青蛇和雌鸡变成雄的,解释为妇女干政得罪了宦官曹节, 这才辞官回归故里。后来董卓专权,又把他找回来。居于这种知遇之恩,听到董卓被刺,尸体弃于闹市,百姓经过那里,莫不手掷其头,足踏其尸。独有蔡邕一人,伏在尸体上大哭。王允骂他身为汉臣,反为贼而哭,岂有此理?蔡邕说自己颇知大义,不致背国而向董卓示好。只是一时想起往事,不觉哭了起来。大家为他求情,王允也不答应,一定要处死蔡邕。还说当今国运衰微,朝政错乱,不能把他留下来乱写历史。看来他是害怕蔡邕记他一笔,才下此决心。蔡邕和王允,都是公私分不清楚,混淆在一起。很多人都有这样的错乱,以致因私害公,最后难免害自己。蔡邕若是不再复职,也不会遭受迫害。乱世不一定要出头,能隐即隐,也不失为一种安全的方式。

27.李肃、王允有功,为什么也会被杀?

我们所说的秩序,实际上就是宇宙赖以生存的自然秩序。往昔大多以上天、老天、神明来表示,后来老子定名为常道,而把显秩序称为非常道。 中华民族最喜欢明道、求道和行道,对于得道高人,更是衷心敬佩。

李肃在当时的表现,依显秩序来看,当然有功。他劝降吕布,又折箭为盟,与王允同心杀董卓。但是从隐秩序来看,李肃劝人不忠不义,则是很大的罪恶。如果不是他以同乡的身份,加上赤兔马的诱惑,吕布很可能不会杀丁原。董卓害怕吕布,也可能自我节制,不致如些横行霸道。所以李肃的罪行,可以说十分恶劣。

蔡邕本来罢官返回故里,李儒举荐他时,并不愿意再度任职。由于董卓威胁他,如果不服从命令,便要灭族。这才不得不受召入朝,拜为待中。从显秩序看,伏在董卓尸体上大声痛哭,固然不应该。但依隐秩序而言,有感于知遇之恩,理应如此,何况他自知罪大,请大家原谅。王允并不答应,把他处死。又认为李催、郭记、张济、樊稠四人,大力帮助董卓,也必须受死。逼得他们和牛辅合力对抗吕布。因此王允罪大,必须受到报应。吕布有勇无谋, 与牛辅作战时,令李肃先行抵挡。牛辅败下阵去,却趁李肃不备,前来劫寨。李肃败走三十余里,折军大半。吕布大怒之下,把他斩首,并悬其头颅于军门。李催等人入城,向献帝控告王允谋杀董卓,一定要逮到王允才能退去。献帝不忍,王允却自己从宣平门楼上跳下来,为李催、郭记所杀。

就以上这几个人来看,董卓专横残暴,杀人无数,最后惨死于吕布的戟下。吕布勇猛而不讲忠义,亲手杀死前后两位义父,终于被曹操缢死。李肃不知天高地厚,竟然劝告吕布投奔董卓,为虎作伥,结果为吕布所斩。王允杀董卓,是居于一片爱国的热忱。但是杀蔡邕,就非常不合理。一定要把同情董卓的人,一网打尽,更是马日磾所说的:“王允其无后乎!”蔡邕哭董卓,固然是不识时务,而且也得不到大家的支持。 然而王允因此面缢死蔡邕,未免也不近人情。又说大赦天下,就是不放过李催、郭记、张济和樊稠,同样是逼迫这些人造反。 而王允自己,也被这些人所杀,并且连累王允宗族老幼,尽行杀害。岂不是现世因果,一报 还一报呢?

我们的意思,并不是杀人者死,一定要被杀。而是杀人的动机,至关重要。 只能够为除暴安良而动手, 并且要合理合法,才是正当的行为。 若是为私仇而杀人,为自己的利益

而动武,那就是蓄意、恶意的杀人,一定会得到被杀的报应。这并不是迷信,而是自作自受的宇宙规律,就好像驾驶汽车的人,必须遵守的行车规律一样,无人能够例外。我们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汽车,如果连其他车道的车辆不至于横向冲过来的信心都没有,请问如何开车?善有善报,而恶有恶报,若是单纯地看成迷信,并没有什么价值。把它当做警戒,视同自然规律,促使自己多行善不作恶,那才是真正的用意。宇宙间的功和过,是不能够彼此互抵的。功必须赏,而过世一定要罚。所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值得我们体会。 隐秩序在这方面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明白这些道理。

28.马家军为什么举义勤王?

董卓死后,李催、郭记、张济和樊稠逃到陕西,求赦不成,聚众十余万,杀奔长安而来。 与董卓女婿牛辅合兵,杀王允,并欲杀献帝。后由李郭张樊四人,各自书写职衔,逼献帝加封。朝廷官员,也由李郭两人升降。他们和董卓一样,掌大权,残虐百姓,献帝无能为力。

西凉太守马胜,并州刺史韩遂,受献帝诏,前来声讨四人。马胜之子马超,当时才17 岁,英勇敏捷。李催、郭记紧闭关防,并不迎战。将马家军内应马宇、种邵、刘范斩首。马胜见军粮已尽,内应又灭,只得退军。张济追赶马胜,樊稠引军赶韩遂。韩遂勒马向樊稠说:此来是为国家,彼此同乡,何必如此相逼?樊稠听罢,便收兵回寨,即引起李催的怀疑。设宴将樊稠杀死于席间,兵马拨由张济管领。李催、郭记战败马家军后,诸侯都不敢轻举妄动。不料青州黄巾又起,这才引出曹操,被朝廷加封为镇东将军,又有一番新的作为。

举义勤王,原本是各地方势力,最乐于从事的。只要勤王成功,往往获得很大的利益。 甚至于像董卓那样,产生取而代之的念头。这次马家军勤王,不但很快就败下阵来,而且使得其他诸侯,不敢贸然举义。对曹操来说,却是难逢的良机。一个人要起来,外在的环境十分 重要。形势比人强,只要形势有利,自己又有实力,很容易顺势而起,称势而上。马家军勤王,成为曹操的有利形势。除了这是天意之外,还能怎么样解释?可见天意不但存在,而且活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塑造形势 。

29.曹操的父亲为什么被杀?他如何报仇?

袁绍领导无方,使曹操十分失望。他先在青州讨伐黄巾军,被朝廷加封为镇东将军。后在兖州招贤纳士,遇见荀彧,便说是我的子房。获得荀攸,则说他不是寻常的人。把郭嘉聘来,共论天下大事,又说助我成大业的,即为奉孝了。程昱、刘晔、满宠、吕虔、毛玠,都接踵而来。于禁、夏侯惇、典韦诸勇将,也相继来归。一时威镇山东,指派泰山太守应劭,前往琅琊郡,把父亲曹嵩,与其弟曹德,一家老少四十余人,随从百余人,车百余辆,到兖州相聚。经过徐州时,太守陶谦出境迎接,热诚款待。离开时也亲自欢送,并派兵护卫。

这些护卫的军人,原本是黄巾余党。勉强降顺陶谦,并未得到好处。如今曹家辎重车辆无数,引起兵士贪念, 趋着夜晚风雨未息,杀了曹嵩全家。曹操闻讯,痛恨陶谦纵兵杀害父亲家人,此仇不共戴天。起兵杀向徐州,所到之处,将百姓尽行屠杀,以雪父仇。

按照天理循环的报应法则,曹操杀吕伯奢全家,召来兵士也杀曹父家人。但是曹操杀人时,毫不后悔,还说什么宁教我负人,不使人负我。如今自己父亲被杀,便要杀人报仇。对自己和别人,采取双重衡量标准,原本是人的常情。只是曹操做得太过分 ,令人难以接受。

陶谦存心好曹操,就应该指派可靠的人,否则弄巧成拙,老百姓跟着倒霉。若是不迎不送,曹操就算不高兴,也不致痛恨到这种地步。可见讨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拍马屁要一下番功夫,不可有所轻忽 。

30.孔融为什么出兵救陶谦?又举动刘备?

陶谦自知曹操兵多势大,难以抵挡。接受糜竺的建议,写信向孔融求救。孔融字文举, 山东曲阜人,是孔子二十世孙,自小聪明敏捷,表现出奇异的才能。28岁时,便担任北海郡守,并且甚得民心。

孔融与陶谦的交情深厚,但是要和曹操对抗,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想起刘备,于是委请太史慈代为致意。刘备很高兴孔融居然知道他,满口答应,向公孙瓒借兵前来支援。陶谦见刘备仪表轩昂,语言豁达,十分欣赏。令糜竺取出徐州牌印,要让给刘备。表示自己年迈无能,情愿让贤。刘备惶恐地说明,此来完全是帮忙性质,绝无并吞的意思,否则皇天不佑!

刘备向公孙瓒借兵时,公孙瓒问他与曹操无仇,为什么这样热心?刘备说孔融为义而 帮助陶谦,自己既已口头承诺,便不敢失信。为信为义,岂能夺人城池?

陶谦再三谦让,刘备就是不肯接受。我们不妨以小人之心,来度刘备的君子之腹。他不是一直想创业吗?如今现成的地盘居然不要,是不是由于曹操想要,他才不敢要?因为就算答应下来,曹操也会转移目标,绝不放过刘备。这样一来,岂不是白要?还会增加麻烦。心里再想要,也应该以不要为上策。不要,才不致乱要。不要权利,只尽义务,使刘备的声望大为提高。他写信给曹操劝和,曹操当然听不进去。大骂刘备何人,也敢如此劝我?不料吕布受到陈宫的劝说,攻打曹操的大本营兖州。曹操觉得情势不妙,听郭嘉的话,卖个顺水人情给刘备,曹兵退去。

陶谦更加敬重刘备。请来好几位见证人,推刘备上座,一定要把徐州让给刘备。刘备说:“孔融邀我共救徐州,是为了正义。如今无缘无故据而有之,天下将以刘备为无义之人呀?”

糜竺、陈登是陶谦的左右手,同声劝刘备不要推辞,表明陶谦是出于真心真意。孔融也说“今日之事,天与不取,悔不可追”。刘备坚持不肯接受,只答应屯兵小沛,以保徐州。张飞对刘备说:“又不是我强要他的州郡,他好意相让,何必苦苦推辞?”

张飞的话,当然颇有道理。三兄弟辛苦奔走,为的是什么?还不是寻找一个根据地,然后逐渐求发展?如今难得的机会,为什么要放弃?想不到刘备严厉地说:“汝等欲陷我于不义耶?”刘备不好意思对其他人士说出这样重话,借着张飞小弟的自家人有话直说,表白自己的真诚心态。如果是假的,那就是十足的伪君子,比曹操这样的真小人还不如。倘若是真的,便非常了不起,值得我们尊敬。是真是假?必须再往后看才清楚。

不久陶谦病危,要刘备可怜汉家城池,接受徐州牌印,并且推荐孙乾、糜竺相助。刘备始终不肯,陶谦以手指心而死。刘备不得已暂管,后来又让给吕布,自己仍然屯兵小沛。换 来吕布的辕门射戟,把袁术派来的大将纪灵弄得左右为难。但是吕布那里守得住徐州?到头来也是一场空。

应该得到的东西,得到以后,还要守得住。若是守不住,得到还不是等于没有?刘备深明此理,所以三度谦让徐州。因此仁义之名,远播各地,实在收获最大。

31.孔融和陈登,与刘备意气相投,为什么不合在一起?

陈登字元龙,广陵人。他在陶谦处任职,却由于自视其高,看不起人。有时候客人来访, 他不但不太说话,而且自己睡大床,让客人睡小床。但他对刘备另眼相看,说他雄姿卓出,有雄才大略。刘备也十分赏识他,赞叹元龙的文武胆略,大概只有古人才有。两人既相知甚深,又共同以匡复汉室为职志,竟然无缘合在一起。陈登不久归入曹操阵营,为广陵太守,诱攻吕布有功,又加封为伏波将军。39岁那一年,便亡故了。如果不是这么年轻就离开人世,说不定曹操会翻脸把他杀掉。

同样是气球,彼此的性质并不相同。陈登和刘备,属性相近。如果聚集在一起,应该能够密切地配合。陈登和曹操,毕竟属性不同,相处久了,难受不生冲突。

孔融也是如此,他是正直的人士,怎么应付得了曹操这样富于权谋的人呢?直言不讳,终会害死他自己。

陈登和孔融,都是北方的知名人士。在刘备刚刚创业的时候,他们力劝刘备接受陶谦的徐州,对刘备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虽然刘备并没有获得徐州,却在世人的名目当中,争取到州牧这样的隐形地位。后来他取荆州、领益州牧,大家都认为理所当然,便是受到这一次礼让徐州的哄抬。陈登和孔融极力赞成,给大家很深的印象。可惜他们两人,都不明白隐秩序的推波助澜,以致失之交臂,和刘备人各一方,而不能志同道合地聚集在一起。刘备当时庙很小,大概不敢请这么大的菩萨。推崇之至,却不敢开口,也是刘备错失良机主要原因。

32.孙策为什么以玉玺为典当,向袁术借兵?

孙坚有四子,长子名策,字伯符;次子名权,字仲谋;三子名翊,字叔弼;四子名匡,字季佐。孙坚从17岁起,到37岁英年早逝。 这二十年间,独自创立基业,由于攻必克,战必胜,引起九州的重视。他不但是百战百胜的猛将,而且是角逐中原的青年政治家。

孙策生得容貌秀美,性情豁达开朗,又善于用人。孙坚起兵找刘表报仇时,即随父出战。见父亲惨死在于乱箭之下,乃暂投袁术。其得袁术的喜受,曾说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孙策虽屡次战胜,却因不能继承父志,而痛恨自己。为了向袁术借兵,以图江东大业。便拿父亲藏匿的玉玺,典质为凭,向袁术借得兵三千,马五百匹。带领朱治、吕范、程普、黄盖、韩当诸将,途中又遇旧友周瑜,推荐二张。孙策亲往邀请,张昭、张纮应允相助。又设计收服太史慈,自此人皆呼孙策为小霸王。

袁术死后,孙策尽收江东属地,基业十分稳固。用一个没有实际作用的玉玺,换来这么大的基业。当初劝阻孙策,千万不要把玉玺交给袁术的人,想来也觉得十分不安。 我们却不认为如此,因为这种重大的事,只有领袖自己才能够果敢做成决定。干部要获得信任,顶多不表示意见。最好不要擅自建议,就像李肃当年劝董卓放弃赤兔马,李儒劝告董卓把貂蝉赐给吕布那样,到头来自己都要承担很大的责任。干部表示不宜,上司裁定可行。将来后果如何?上司必须自行承担。其他事宜,部属当然要多做积极、具体、可行的建议,才算称职。

33.袁术为什么对玉玺有这么大的兴趣?结果如何?

凡是对玉玺产生很大兴趣的人,不过是由于此物素来被视为传国的宝物。秦始皇时,才雕琢成玺。上面几个大字,是李斯手笔。秦亡,子婴把玉玺献给汉高祖。十常侍作乱,劫少帝外出。回宫时失去了玉玺,归孙坚所有。孙策把它典当给袁术,袁术嘴巴上说:我不是要你的玉玺,实际上心中大喜,认为自己有当皇帝的命。不然,孙策怎么舍得拿出来呢?他在淮南,自认为地广粮多,如今有了孙策典质的玉玺,就想应天顺人,自立为皇帝。于是统领大军二十余万,分成七路,要攻取中原。不料被关羽大杀一阵,败回淮南。曹操乘机来攻, 袁术大惊,赶忙渡过淮河。从此毫无起色,后来被刘备追杀,气得吐血斗余而死。玉玺被夺,送往许都献给曹操。一场空欢喜,经过不了多久,便烟消云散了。

有些东西,对极少数人士,是宝贝。但是对大多数的人来说,根本就是祸害。袁术出身世家,四世三公,若是好好经营,本来就可称霸一方。孙策用玉玺来借兵时,袁术就有心从此不再归还。不过,他看到孙策扫平江南,上表申奏朝廷,一面结交曹操、一面向袁术索回玉玺的不同情势,也应该提高警觉,及时调整自己的策略,把玉玺归还孙策。这样使曹操出兵打孙策,并把玉玺还给献帝。如果曹操据为已有,必成天下公敌。或者干脆将玉玺还给献帝,看看孙策怎样反应?也可以如约还给孙策,和他结成亲家,联合在一起,共拒曹操。可惜袁术和袁绍兄弟,终久外表体面,脑袋空空,想不出好计策来。

34.孙策为什么一定要收服太史慈?效果如何?

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县人。当孔融紧急向刘备要求合力帮助陶谦抗拒曹操时,曾自告奋勇对刘备说:我不是孔融的亲戚,也不是同乡,只是为了分灾共患的义务。孔融感谢太史慈,使他的高义更为著名 。

杨州刺史刘繇,和太史慈同乡。孙策向袁术借到兵马,带领朱治、吕范、程普、黄盖、韩当,巧遇结拜兄弟 周瑜,礼聘张昭与张纮,前来攻打刘繇。太史慈再度自告奋勇,愿为前部先锋。但是刘繇看他年轻,不敢重用,引起太史慈的不满。适逢孙策来到神亭。太史慈不顾一切,与孙策相斗,孙策刺着太史慈的马,取走太史慈项上的手戟,太史慈也取得孙策头上的铁盔。接着两家骑兵前来应援,才各自回营。孙策欣赏太史慈的英勇,和周瑜商量活捉的计策。太史慈被捕,孙策主即亲自为他解缚,握着太史慈的手说:“如果神亭相斗,你擒得我,会怎样处置?”太史慈回答:“那可不一定!”孙策邀他共同举事,他说先要把士卒聚合起来。两人约定次日中午相见,诸将不敢相信,孙策说太史慈是青州名士,以信义为先,绝对不会欺骗。太史慈果然如期回来,孙策大喜。大家对孙策的知人,非常敬佩,江东老百姓,都称他为孙郎。以仁义之师,征服江南。

知人之明,是领导 者十分重要的素养。孙策不可能用这种方式来对待所有的人。但是,像太史慈这样的高义之士,值得孙策的用心和承担高度的风险性。因为太史慈今后对孙策的助力,实在是太重要了。

35.敌人有时候也是救星,这是什么意思?

公元197年,刘备第二次投靠吕布,驻军于小沛。听闻袁术指派大将纪灵率军三万来攻,赶紧向吕布求救,以策安全。吕布平时就想杀掉刘备,为什么不假借袁术的手,来完成自己的愿望呢?因为他心中有数,一旦袁术打败刘备,两军联合在一起,自己就被包围。所以才提出“营门射戟”的建议,吓走纪灵,解除刘备的重围。从这一个案例看来,袁术一方面是刘备的敌人,一方面也是刘备的救星。

我们的常说,不要把敌人赶尽杀绝。留下一些敌人,自己才不致松懈下来。有时候敌人反而成为自己的救星,那就更加喜出望外。换名话说,一切全凭我们怎么想。把他当做敌人,好像真的十分狠恶;把他想象为救星,果真一下子有了转机,利用敌人来扭转自己的厄运。

反过来说,吕布这一次辕门射戟,救了刘备。对吕布而言,完全没有好处。因为张飞随即夺取他的好马一百五十多匹。说是吕布夺刘备的徐州,以此回报。我们长期观察,敌人是不是救星,并非由敌人来决定,而是我们自己的品位修养所做出的反应 。刘备以仁义为重,经常有化敌为友的收获。就算不一定变成友人,至少从某一方面来看,敌人已经成为救星。吕布则不然,自己不仁不义,别人不可能以仁义来回报。不但张飞夺他的马匹,将来刘备还会夺他的性命。就算这一次吕布不救刘备,对刘备也不致有更坏的影响。吕布做了这样的事情,结果也是不得好死。世道人心,终究有其道理。

3 6.刘备最不相信曹操 ,为什么投靠曹操?

桃园三结义的任务,在匡复汉室,为朝廷做出贡献。所以先救董卓,后投公孙瓒。陶谦三让徐州,刘备也不敢要。现在董卓被刺,李催、郭记继掌大权,照样残虐百姓,控制朝廷。曹操请献帝驾幸许都,以皇帝名义下诏刘备,要他起兵讨伐袁术。刘备心知肚明,这不过是曹操的奸计。但是王命不可违,也只好遵办。

不久,曹操表荐刘备豫州牧。为了攻打张绣,曹操还和刘备合作。刘备与吕布作战时, 下邳为吕布所夺。兄弟三人失散,刘备匹马逃难。孙乾赶上来,劝告刘备暂投曹操,以图后计。刘备可能也认为大丈夫能屈能伸,何况眼前也没有更好的路可走。因此答应下来,一齐寻小路投许都。途中与曹操相见,说起失沛城,散二弟,陷妻小的惨状,曹操听了也为之泪下。后来三人重逢,一同居住在相府附近。曹操表奏刘备军功,引他面见献帝,被尊为皇叔,刘备的皇室身份,曾经备受督邮的怀疑,说他诈称皇亲。经过献帝确认皇叔之后,从此刘皇叔大名传遍各地。可见我们常说嫉恶如仇,并不是时时合适人,对人人可以这样的。刘备投曹操,说起来匪夷所思,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但是因此而获得不少好处,至少有和汉室最高当局互动的经验。这是刘备妥协性良好,所呈现的成果之一。人生在世,不能不和各式各样的人士打交道,良好的妥协性,有助于人际关系的拓展。如果再加上重视伦理,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那就不怕没有机会。选择的弹性大些,机会自然增多。

37.曹操自己违反纪律,为什么割发代首?

为了讨伐张绣,曹操自统大军向南阳出发。当时正值麦已成熟,百姓不敢收割。曹操宣布大小将校,凡路过麦田,但有践踏者,一律斩首,以示爱民的好意。

百姓听到这个消息,无不欢喜称颂。官军经过麦田时,也都下马以手扶麦。递相传送而过,不敢违反曹操的规定。曹操自己也小心乘马而行,忽然田中飞出一只大鸠鸟,吓得马窜入了麦田中,践坏了一大块麦子。曹操马上呼叫随军的主薄,拟议自己践麦的罪过。主薄说:“丞相岂可议罪?”曹操说“吾自制法,吾自犯之,何以服众”,并抽出自己的佩剑要自刎。 众人赶紧救住。郭嘉说:“古春秋之义,法不加于尊。丞相统帅大军,岂可自戕?”曹操沉吟了很久,说既然如此,姑且免死。便以剑割自己的头发,掷在地上,说以割发代替斩首。 教人把头发传示三军说:“丞相践麦,本当斩首号令,今割发以代。” 于是三军悚然,无不谨守军令。

后人议论这一事件,大多以曹操玩弄权术,不过用来欺瞒大众,并不是真的要自刎,也不是真要随军主薄按照军纪定罪。其实,这样的评论并不合理。难道主薄可以照规定治曹操的罪?难道大家果真睁大眼睛,看着曹操自刎而不加以救阻?

不论曹操的心里怎么想?不管曹操其他的事情怎么样?我们都不应该就这件事来批评曹操。因为换成其他的人,大概也不可能照章定罪。最起码曹操表示了自己应该受罚,也愿

意被定罪。总比不声不响,装成没事一样,甚至还要找借口,要好得多。

3 8.吕布武艺高强,为什么死得那么可怜?

《三国演义》众多人物之中,吕布是最可怜的一个。他拥有非常优越的条件,却落得最后像一条狗似地,向刘备乞求援手。刘备向来以仁德为怀,却出乎意料地说出不利于吕布的话,更加令人觉得其可怜而不值得同情。

曹操笑眯眯地看到猛虎一般的吕布,毫无抵抗地被押到帐下。他笑什么?笑当年曹操刺杀董卓,要不是顾虑吕布的英勇,老早已经成为朝中的重臣,用不着像现在这样辛苦。他笑什么?笑一向万夫莫敌的吕布,今天会怎么样收场?平日的威风,如今都哪里去了?

吕布如果临死不惧,表现出大将的气概,绝不求饶,也许会打动曹操的心,留下来为自己所用。吕布并非这样,他向曹操求饶,要做曹操的副手。反而这更加提醒曹操,用吕布当副手的危险,乃下定决心要杀掉他。

曹操喜欢借刀杀人,所以问刘备:你的看法怎么样?刘备何当不明白曹操的用意,但是想到吕布见利忘义、反复无常、毫无骨气、不顾廉耻,不由得说出内心的真话:“想想丁原、董卓的故事。”曹操借刘备的刀杀掉吕布,刘备也把握机会,再一次真诚表现。最可怜的还是吕布,至死没有自知之明,还在骂刘备忘恩负义。

武艺高强,不能保证永远不被打败,盖世英雄,也可能四面楚歌。吕布得意的时候,不能把握一个义字,结果真的是多行不义必自毙,被自己的部属绑成一团,曹操又下令把他缢死。怎么死并不重要,让后人耻笑,随着《三国演义》的流传,一直笑下去,才最可怜。

39.吕布早死,有什么重要的启示?

清代名臣曾国藩,认为军官必须具备五大条件: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贪图名利,第四要不畏苦难,而第五则是最根本的,要有忠义血性。他认为有了忠义血性,前面所说的四个条件,应该都能够做到。如果缺乏忠义血性,其余的恐怕都谈不上。

吕布一生,具有很多令人羡慕的优点。武艺高强,号称天下无敌。手执方天画戟,坐骑日行千里的赤兔马,难怪有人这样形容:人中数吕布,马中数赤兔。可惜他所欠缺的,正是曾国藩所说的,最为根本的忠义血性。

他本来是丁原的心腹,却因为董卓送他许多珍宝和赤兔马,便见利忘义,提着丁原的头去投奔董卓。后来又由于王允利用美人计,为了和董卓夺貂蝉而杀掉董卓。

曹操求才若渴,也知道吕布是不可多得的猛将,却害怕丁原、董卓的故事,有一天会在自己的身上重演,所以下决心将吕布斩首。忠义之士固然厌恶不忠不义的小人,曹操本身不忠不义,竟然也害怕不忠不义的人。可见缺乏忠义血性的猛将,武艺高强反面成为重的累赘。

吕布和关羽同样武艺高强,但是关羽受人敬重,就是因为具有强烈的忠义血性。吕布和曹操一样不忠不义,但是曹操有谋有略,又才堪治民。吕布却有勇无谋,不会善待部属。以致空有一身武艺,败在曹操的手下。

我们并没有说吕布英年早逝,我们只说他早死,是因为他自作自受,不值得同情,只能够说他断送了自己。

40.陈宫为什么不向曹操求情?他不是救过曹操吗?

陈宫字公台,东郡人。个性刚直,有见义勇为的习惯。他原本想追随曹操,发现他假仁假义,立即离开。后来见吕布乃当世勇士,前往辅助。由于吕布有勇而无谋,又刚愎自用。对于陈宫的建议,经常不能接纳。

他原任公职,由于救曹操,违反了显秩序,不敢再回头。现在找上吕布,虽然配合得不是很好,却也不能像对曹操那样,掉头就走。可见一个人的机会有限,一旦选择错误,便不应该一错再错,逼得自己无路可走。

袁绍助曹操攻吕布时,陈宫劝吕布投向刘备。如果乘机脱离吕布,刘备也未必敢收留他。不得已陪着吕布,很不得志。袁术以娶媳妇为名,将吕布女儿当做人质,然后进攻刘备。吕布原先不肯答应,陈宫劝他趁各路诸侯尚未获得讯息之前,赶快送女儿成亲,陈登的父亲陈珪,提醒他这是袁术的诡计。吕布大惊,痛骂陈宫害我!陈宫认为徐州之祸,都由陈登父子而起。 建议斩两人之头献袁术,吕布当然不肯接受。曹操斩掉吕布之后,徐晃把陈宫带来。曹操先问“公台别来无恙”?陈宫说吕布虽然无谋,但不像曹操那样诡诈奸险。曹操问他足智多谋,怎么搞成这个样子?陈宫回说吕布不听话,有什么办法?自己走下楼,伸颈就刑。曹操告诉左右:送公台的老母妻子,回许都养老,不许怠慢。他既不回头,也不开口。有才能的人,若是得不到施展的机会,不如安份守已,过平安的日子。偏偏曹操逃亡,逃到他的手中。杀,不好。不杀,落得自己无路可走,真难!

41.刘备在后园种菜,有什么用意?

曹操对刘备早有戒心,知道迟早会成为劲敌。他为了笼络刘备,特别将其引见给汉献帝,叔侄见面,肯定了刘备的皇叔身份,还举荐他为左将军。他把刘备留在许昌,只是为了方便监视。他也十分欣赏刘备,所以不想马上除掉。

刘备心中有数,特别吩咐关羽、张飞,必须格外小心。他自己在住所的后园,种起蔬菜,每天 挑水、施肥、浇水,好像很有兴趣,弄得关羽、张飞都在埋怨这位大哥,是不是当了皇叔,又受到曹操的看重,便心满意足。除了种菜以外,什么都不想做了?当年的豪情壮志去那里去了?

曹操听说刘备种菜,觉得很奇怪。派人把刘备请来,见面第一句话就问:“玄德,最近在家里干什么好事啊?”刘备的定力很好,并没有被曹操吓倒,曹操才不再怀疑,并表示请刘备来吃梅饮酒。刘备更是战战兢兢,小心地察颜观色,始终不敢相信曹操所说的话,随时提高警觉。

喝着喝着,曹操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12238.html

更多阅读

于丹论语心得讲稿7《人生之道》 于丹 论语 心得讲稿

视频片头语一: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不过是从岁月中借来的一段光阴,自己把这段光阴过成什么模样,你的人生就是什么样。论语中孔子对自己的一生有着非常概括的总结,我们如何理解孔老夫子对人生的理解,请听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为我们讲《论语》

国学中的管理之道 2016国学素养答案

之前,看的有关管理的书基本都是外国人写的,给人感觉行动力很强,但文化底蕴不足,让人有时无法适从,跟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思维有很大不同,看了翟教授的《国学中的管理之道》才对中国古代智慧有了一点点的了解,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特别

曾国藩的为人处世之道 现代社会为人处世之道

前些天写了关于曾国藩与洪秀全比较一文,今又觉得不过瘾,特写下这篇文章。曾国藩的一生无论从政交际还是带兵打仗均以一“谦”一“隐”一“诚”三字取胜。我们先来看看曾国藩的“谦”。曾国藩为保持自己来之不易的功名富贵,他事事谨慎

声明:《曾仕强点评三国之道 曾仕强论三国智慧全集》为网友欧式高跟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