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语文百日突围系列之专题14:鉴赏诗词的语言

百日突围系列之专题14:鉴赏诗词的语言

基础勤梳理

名篇名句不离口

1.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

2.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2015高考语文百日突围系列之专题14:鉴赏诗词的语言
3.《琵琶行》“,”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4.《琵琶行》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

5.《琵琶行》,。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答案】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3.嘈嘈切印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4.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5.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易错成语勤温习

1.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莘莘学子”意为众多的学生,它的前面却用“一位”修饰,自相矛盾导致逻辑错误。)

2.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安步当车”:安:安详,不慌忙;安步:缓缓步行。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这里是非常紧急的事情,步行是没办法的办法了。)

3.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防患未然”指“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与句中“在种种灾害面前”矛盾。)

4.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不以为然”意思是“不认为是正确的”,表示不同意。既然不认为孩子的毛病是对的,下面就应讲他对病的相应的反应和措施,或批评教育,或纠正其非;但是该句中的“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这是一种相反的态度。因此,该成语与语意发生了抵牾,如改用“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就可消除逻辑事理上的矛盾。)

5.兄弟俩原来关系亲密,好得不可开交,但是自从弟弟结了婚,不知怎么,两兄弟渐渐形同路人。(“不可开交”:是无法摆脱或结束。前后矛盾。)

写作素材常积累

备考话题:路与桥

经典素材:

为生命找一条出路(史铁生——瘫痪——写作——出路)

史铁生(1951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因为疾病,21岁时双腿瘫痪,从1979年起开始陆续发表小说,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均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我与地坛》还入选了高中语文教材。他对于写作的宁静和执著,对于生命的冷静和超脱,对于亲情的感悟和回忆,对于每一个关心他的人的友善和热情,都让人感动。

有人访问他,让他谈谈自己的写作动机,“是什么给予您如此大的写作动力,源源不断地有好作品奉献出来?”

他说:“我从双腿残疾的那天,开始想到写作。孰料这残疾死心塌地一辈子都不想离开我,这样,它便每时每刻都向我提出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活着?——这可能就是我的写作动机。就是说,要为活着找到充分的理由。”他又引用《病隙碎笔》中的话:“我的写作说到底是为了谋生。但分出几个层面,先为衣食住行,然后不够了,看见价值和虚荣,然后又不够了,却看见荒唐。荒唐就够了么?所以被送上这条不见终点的路。”“我其实未必合适当作家,只不过命运把我弄到这一条路上来了。左右苍茫时,总也得有条路走,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趟,便用笔去找。而这样的找,后来发现利于这个史铁生,利于世间一颗最为躁动的心走向宁静。”

时新素材:

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他们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他发现,国内一些成功人士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创业艰辛夸大了,欺骗了很多人。

他认为很有必要对韩国成功人士的心态加以研究,1970年,他把毕业论文《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提交给现代经济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布雷登教授。教授读后,大为惊喜,这种现象虽然在东方甚至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此前还没有一个人大胆地提出来并加以研究。惊喜之余,他写信给他的剑桥校友——当时的韩国总统朴正熙,说:“我不敢说这部著作对你有多大的帮助,但我敢肯定它比你的任何一个政令都能产生震动。”

后来这本书果然伴随着韩国的经济起飞了,这本书鼓舞了许多人,因为它从一个新的角度告诉人们,成功与“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头悬梁,锥刺股”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因为上帝赋予你的时间和智慧够你圆满做完一件事情。后来,这位青年也获得了成功,他成了韩国泛业汽车公司的总裁。

?技能再提高

一、炼字题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所收藏的情思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答题时不要把该字孤立起来,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1.设问方式

(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某字来历为人陈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请对某字进行赏析。

(4)本诗的某字,换成另外一字好不好?为什么?

2.答题步骤

(1)关注意义,首先解释该词的本义,然后解释在句子中的含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2)辨析手法,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果有),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化静为动;

(3)挖掘感情,点出该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艺术效果。

二、赏析诗眼

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表现出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查最全诗的把握程度。分析诗眼就是抓住诗句中最精炼传神的词进行品味,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所起的作用。

1.设问方式

(1)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

(2)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3)某词统领全诗的理由是什么?

(4)有人认为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2.答题步骤

(1)明确指出作为“诗眼”的词;

(2)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分析该词在突出主旨,营造意境和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三、语言特色

不同诗人的作品,或者同一个诗人不同的诗歌,往往呈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鉴赏语言特色,也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方面赏析,要记忆一些常用术语,如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1.设问方式

(1)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语言艺术)。

(3)本诗语言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里?请作简要分析。

(4)用有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答题步骤:

(1)点明语言特色;

(2)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四、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语言特色

1.沉郁顿挫: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杜甫的《登高》就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作。

2.工整绮丽: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理解时可以借助对仗。如杜甫《观山水图》中的“红浸珊瑚短,青悬筚篥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每句开头的“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

3.清新自然:指诗词不留雕琢的痕迹,不使人感到做作。李白曾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说明自然的风格。如李白《古朗月行》中的“小时不知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写出了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亮的皎洁可爱,不加雕饰,生动自然。

4.委婉含蓄:抒情或叙事,不直接写出,而通过写与本意看似无关的事物,或者通过对比而委婉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本意在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写出,而写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5.纯真直率:语言毫不隐晦,毫不修饰,依照情感的样子直接写出。如《诗经·硕鼠》。

6.质朴洗练:语言表达是通过千锤百炼而达到质朴、省净、流畅、圆润洒脱、意韵无极的境界。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语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连”与“入”相携,织出一幅烟雨迷蒙的愁网,并以“孤”为动力,把人进一步推进萦怀的离情之中,加之“冰心”“玉壶”的绝妙比喻,作者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脱然而出。语近俗白却字字枝根相连,不可分割,匠意极深而不见斧凿。

7.高超雄奇:气势雄伟,立意新奇。如李贺《梦天》中的“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就是说九州小得像九个烟点,大海小得像杯中之水。

8.豪放奔放:指直率而有气势。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词句,将滚滚长江与历史长河融于一体,凸现出了历史荡涤千古风流的奔放气势,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

9.悲壮慷慨: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诗歌以苍茫原野为背景,勾勒出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苍凉悲壮,慷慨激昂。

10.清静幽深:表面看似平淡自然,细细体味却以为深长。如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前两句用不见人影而闻人声的情景,烘托出山的空寂清冷,后两句用夕阳返照之光映着林中的青苔,进一步渲染了山的特点,给人一种无比清幽的美感。

11.朴素平淡:语言力求朴素,不追求辞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之中蕴涵着深意。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

?基础巩固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梦江 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1)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望江 南

【宋】李纲

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①空。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

【注】①玉花:喻雪花。

(1)“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鹧鸪 天

[金]王 寂

秋后亭皋①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

吾老矣,久忘机②,沙鸥相对不惊飞③。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

【注】①亭皋:水边的平地。②忘机:消除机心。机心,巧诈之心。③沙鸥相对不惊飞:白居易诗云“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

(1)“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为何说“荒却溪南旧钓矶”?(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升突围测

一、(2013·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6分)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2分)

(2)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 要赏析。(4分)

二、(2013·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8分)

钓船归

贺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1)“鳜鱼肥”三字让人联想起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句 。(1分)

(2)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3分)

(3)探究本词的思想感情。(4分)

三、(14届湖南衡阳高三三校联考)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8分)

行香子①·天与秋光李清照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②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注:①行香子,词牌名。②绿蚁,一种新酿成的酒,上浮绿色泡沫。

【小题1】“凄凄惶惶”四字让人自然想起李清照的《声声慢》“凄凄惨惨戚戚。”句。(1分)

【小题2】说说“砧声”这个意象在词中的表达作用。(3分)

答:

【小题3】探究本词的语言特点。(4分)

答:

四、(14届广东百所高中高三联考)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 题。(7分)

连州[注]阳山归路

吕本中

稍离烟瘴近湘潭,疾病衰颓已不堪。儿女不知来避地,强言风物胜江南。

[注]连州,今广东阳山县。吕本中,北宋末期诗人。这首诗是诗人为避战乱,从广东返归湖南途中所作。

【小题1】诗的前两句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境况?请结合注释简要分析。(3分)

【小题2】试分析诗中“不知”“强言”两词的妙处。(4分)

五、(14届黄冈中学、黄石二中、鄂州高中高三11月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晚 次鄂 州

唐·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1]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2],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注】[1]估客:贩货的行商。[2]三湘:泛指今洞庭湖及湘江流域一带,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在今湖南境内。由鄂州上去即三湘地。

【小题1】严羽认为:“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试分析这首行旅诗中的颔联“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好在哪里?(4分)

【小题2】这首诗主要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百日突围系列之专题15:鉴赏诗词的语言答案

?基础勤梳理

名篇名句不离口

1.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

2.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3.《琵琶行》“,”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4.《琵琶行》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

5.《琵琶行》,。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答案】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3.嘈嘈切印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4.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5.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易错成语勤温习

1.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莘莘学子”意为众多的学生,它的前面却用“一位”修饰,自相矛盾导致逻辑错误。)

2.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安步当车”:安:安详,不慌忙;安步:缓缓步行。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这里是非常紧急的事情,步行是没办法的办法了。)

3.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防患未然”指“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与句中“在种种灾害面前”矛盾。)

4.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不以为然”意思是“不认为是正确的”,表示不同意。既然不认为孩子的毛病是对的,下面就应讲他对病的相应的反应和措施,或批评教育,或纠正其非;但是该句中的“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这是一种相反的态度。因此,该成语与语意发生了抵牾,如改用“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就可消除逻辑事理上的矛盾。)

5.兄弟俩原来关系亲密,好得不可开交,但是自从弟弟结了婚,不知怎么,两兄弟渐渐形同路人。(“不可开交”:是无法摆脱或结束。前后矛盾。)

写作素材常积累

备考话题:路与桥

经典素材:

为生命找一条出路(史铁生——瘫痪——写作——出路)

史铁生(1951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因为疾病,21岁时双腿瘫痪,从1979年起开始陆续发表小说,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均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我与地坛》还入选了高中语文教材。他对于写作的宁静和执著,对于生命的冷静和超脱,对于亲情的感悟和回忆,对于每一个关心他的人的友善和热情,都让人感动。

有人访问他,让他谈谈自己的写作动机,“是什么给予您如此大的写作动力,源源不断地有好作品奉献出来?”

他说:“我从双腿残疾的那天,开始想到写作。孰料这残疾死心塌地一辈子都不想离开我,这样,它便每时每刻都向我提出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活着?——这可能就是我的写作动机。就是说,要为活着找到充分的理由。”他又引用《病隙碎笔》中的话:“我的写作说到底是为了谋生。但分出几个层面,先为衣食住行,然后不够了,看见价值和虚荣,然后又不够了,却看见荒唐。荒唐就够了么?所以被送上这条不见终点的路。”“我其实未必合适当作家,只不过命运把我弄到这一条路上来了。左右苍茫时,总也得有条路走,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趟,便用笔去找。而这样的找,后来发现利于这个史铁生,利于世间一颗最为躁动的心走向宁静。”

时新素材:

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他们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他发现,国内一些成功人士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创业艰辛夸大了,欺骗了很多人。

他认为很有必要对韩国成功人士的心态加以研究,1970年,他把毕业论文《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提交给现代经济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布雷登教授。教授读后,大为惊喜,这种现象虽然在东方甚至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此前还没有一个人大胆地提出来并加以研究。惊喜之余,他写信给他的剑桥校友——当时的韩国总统朴正熙,说:“我不敢说这部著作对你有多大的帮助,但我敢肯定它比你的任何一个政令都能产生震动。”

后来这本书果然伴随着韩国的经济起飞了,这本书鼓舞了许多人,因为它从一个新的角度告诉人们,成功与“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头悬梁,锥刺股”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因为上帝赋予你的时间和智慧够你圆满做完一件事情。后来,这位青年也获得了成功,他成了韩国泛业汽车公司的总裁。

?技能再提高

一、炼字题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所收藏的情思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答题时不要把该字孤立起来,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1.设问方式

(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某字来历为人陈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请对某字进行赏析。

(4)本诗的某字,换成另外一字好不好?为什么?

2.答题步骤

(1)关注意义,首先解释该词的本义,然后解释在句子中的含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2)辨析手法,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果有),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化静为动;

(3)挖掘感情,点出该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艺术效果。

二、赏析诗眼

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表现出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查最全诗的把握程度。分析诗眼就是抓住诗句中最精炼传神的词进行品味,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所起的作用。

1.设问方式

(1)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

(2)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3)某词统领全诗的理由是什么?

(4)有人认为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2.答题步骤

(1)明确指出作为“诗眼”的词;

(2)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分析该词在突出主旨,营造意境和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三、语言特色

不同诗人的作品,或者同一个诗人不同的诗歌,往往呈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鉴赏语言特色,也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方面赏析,要记忆一些常用术语,如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1.设问方式

(1)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语言艺术)。

(3)本诗语言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里?请作简要分析。

(4)用有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答题步骤:

(1)点明语言特色;

(2)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四、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语言特色

1.沉郁顿挫: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杜甫的《登高》就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作。

2.工整绮丽: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理解时可以借助对仗。如杜甫《观山水图》中的“红浸珊瑚短,青悬筚篥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每句开头的“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

3.清新自然:指诗词不留雕琢的痕迹,不使人感到做作。李白曾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说明自然的风格。如李白《古朗月行》中的“小时不知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写出了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亮的皎洁可爱,不加雕饰,生动自然。

4.委婉含蓄:抒情或叙事,不直接写出,而通过写与本意看似无关的事物,或者通过对比而委婉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本意在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写出,而写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5.纯真直率:语言毫不隐晦,毫不修饰,依照情感的样子直接写出。如《诗经·硕鼠》。

6.质朴洗练:语言表达是通过千锤百炼而达到质朴、省净、流畅、圆润洒脱、意韵无极的境界。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语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连”与“入”相携,织出一幅烟雨迷蒙的愁网,并以“孤”为动力,把人进一步推进萦怀的离情之中,加之“冰心”“玉壶”的绝妙比喻,作者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脱然而出。语近俗白却字字枝根相连,不可分割,匠意极深而不见斧凿。

7.高超雄奇:气势雄伟,立意新奇。如李贺《梦天》中的“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就是说九州小得像九个烟点,大海小得像杯中之水。

8.豪放奔放:指直率而有气势。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词句,将滚滚长江与历史长河融于一体,凸现出了历史荡涤千古风流的奔放气势,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

9.悲壮慷慨: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诗歌以苍茫原野为背景,勾勒出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苍凉悲壮,慷慨激昂。

10.清静幽深:表面看似平淡自然,细细体味却以为深长。如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前两句用不见人影而闻人声的情景,烘托出山的空寂清冷,后两句用夕阳返照之光映着林中的青苔,进一步渲染了山的特点,给人一种无比清幽的美感。

11.朴素平淡:语言力求朴素,不追求辞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之中蕴涵着深意。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

?基础巩固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梦江 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1)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望江 南

【宋】李纲

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①空。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

【注】①玉花:喻雪花。

(1)“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箬笠”“蓑衣”勾勒出钓翁雪天垂钓的外在形象,画面简约,意境空灵。“冰散响”描写轻细的声音,衬托出环境的寂静、钓翁的宁静。钓翁“时振玉花空”的动作,衬托出钓翁的凝定。“但”字写出了钓翁的心无旁骛。

(2)示例:下阕表现了诗人对钓翁简朴而自在生活的倾慕之情。“云水暮,归去远烟中”渲染环境的高远空旷,暗示钓翁生活的闲适自在;“茅舍竹篱依小屿”描写钓翁生活的简朴与环境的清幽;“缩鳊圆鲫入轻笼”流露出钓翁生活的自得之情;“欢笑有儿童”凸现了钓翁生活的温馨和欢乐。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鹧鸪 天

[金]王 寂

秋后亭皋①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

吾老矣,久忘机②,沙鸥相对不惊飞③。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

【注】①亭皋:水边的平地。②忘机:消除机心。机心,巧诈之心。③沙鸥相对不惊飞:白居易诗云“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

(1)“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为何说“荒却溪南旧钓矶”?(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运用比拟写出了山水的变化。“晓云散去山腰瘦”,写出了晓云散去后山峰的清秀,暗含着晓云弥漫时想象中山峰的壮阔;“宿雨来时水面肥”,既表现出夜里下雨之后水面的宽阔,又暗含着下雨之前水面的窄狭。

(2)因为钓鱼是有机心之事,作者已忘机而不再钓鱼,所以说“荒却溪南旧钓矶”。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提升突围测

一、(2013·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6分)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2分)

(2)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4分)

【答案】(1)“绿”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显示了春天的生机,增强了诗的韵味。(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2)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4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2013·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8分)

钓船归

贺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1)“鳜鱼肥”三字让人联想起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句 。(1分)

【答案】桃花流水鳜鱼肥

考点:古代诗词的积累与识记。能力层级为A。

(2)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3分)

【答案】联系“春深”“染衣”,“净”字巧妙展现了暮春时节芳菲凋尽,“绿”成了自然的主色调的情景,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

【解析】今年考查的仍是炼字:形容词活用,与“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有异曲同工之妙。分析妙处时结构、内容、主旨三个方面都要答到位。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探究本词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词人通过“钓船”“柴扉”“白鸥”“鳜鱼”等意象的描写,展现出田园生活自然之美,寓示了他自甘淡泊,隐居为乐,不再以世事萦怀的内心世界。

如考生答案不在以上要点内,但言之成理,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给分。

【解析】考查情感:主要是把握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和内心小环境,搞清了两个环境,再联想张志和《渔歌子》的主旨和本词题目中“钓船归”的暗示,“回归与隐居之乐”不用探究也可以回答出来。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三、(14届湖南衡阳高三三校联考)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8分)

行香子①·天与秋光李清照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②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注:①行香子,词牌名。②绿蚁,一种新酿成的酒,上浮绿色泡沫。

【小题1】“凄凄惶惶”四字让人自然想起李清照的《声声慢》“凄凄惨惨戚戚。”句。(1分)

【小题2】说说“砧声”这个意象在词中的表达作用。(3分)

答:

【小题3】探究本词的语言特点。(4分)

答:

【答案】

【小题1】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小题2】“砧声”:砧,古代捣衣用的石头。妇女多在秋季为亲人拆洗缝制衣服,忙到深夜。作者明月之夜“往事愁肠”夜阑不寐,听闻沉重的捣衣之声,与细微的蛩鸣声,迢递的滴漏声,组成一个哀怨、凄凉、婉转的交响乐曲,表现 出对逝去丈夫的无比怀念,悲苦甚之。

【小题3】①叠字:运用“转转”“凄凄惶惶’六个叠字,加浓了词的凄凉气氛,把词悲凉的心境表达得更为深切,增强了诗词的音律美。

②排句:前后结句均用排比“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 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声声凄切,句句血泪。她的哀愁与一般的离愁别苦不同,这是在异族残酷进犯,南宋统治集团屈辱投降之时,一个难民发出的痛苦呻吟,国破家亡,夫死子散,这是整个时代的悲音。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3】

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有点大,大要从小处着眼。一是上片的“转转”,下片的“凄凄惶惶”这是叠词,加深某种程度,增加诗词的音律美。二是“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这是排比。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四、(14届广东百所高中高三联考)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连州[注]阳山归路

吕本中

稍离烟瘴近湘潭,疾病衰颓已不堪。儿女不知来避地,强言风物胜江南。

[注]连州,今广东阳山县。吕本中,北宋末期诗人。这首诗是诗人为避战乱,从广东返归湖南途中所作。

【小题1】诗的前两句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境况?请结合注释简要分析。(3分)

【小题2】试分析诗中“不知”“强言”两词的妙处。(4分)

【答案】

【小题1】时局动乱,诗人衰病漂泊,忧时伤国,满怀哀愁 。

【小题2】小儿女不解父亲此刻的心情,竟说湘潭风光胜过江南。这两个词语不仅写出了小儿女的天真无知,又反衬出诗人心中的悲愁之情,读来倍觉伤痛。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五、(14届黄冈中学、黄石二中、鄂州高中高三11月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晚次 鄂 州

唐·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1]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2],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注】[1]估客:贩货的行商。[2]三湘:泛指今洞庭湖及湘江流域一带,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在今湖南境内。由鄂州上去即三湘地。

【小题1】严羽认为:“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试分析这首行旅诗中的颔联“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好在哪里?(4分)

【小题2】这首诗主要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

【小题1】颔联对仗工整,内涵深刻,含蓄蕴藉。上句是动中写静,白日舟行水上,同船的商贾酣然入睡,足见江上风平浪静;下句是静中写动,晚上夜深人静,忽闻舟人低语,可知江潮涨起。这一联明写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暗写他昼夜难眠的纷乱思绪。

【小题2】这首诗主要抒写厌战、伤老、思归之情,“归心”是全诗之眼。首联一个“犹”字,道出诗人归乡的急切心情,一个“孤”字,流露出旅途的寂寞情绪。颔联写旅途中内心的纷乱不宁之情。颈联进一步写内心纷乱的原因。 “三湘”“万里”, 写的是战争的境遇和身世的飘零,“衰鬓”想到了人生易老,“秋色”的肃杀增添了内心的孤苦。“明月”,更增添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尾联把这种忧心愁思更加深化了,“旧业”已随着战乱而化为乌有,而江上仍然传来战鼓声声,诗人把这一切的根源归结为战争,思归的同时显露出对战争的厌恶和伤时之情。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30943.html

更多阅读

2015高考:语文满分作文开头妙招总结

2015高考:语文满分作文开头妙招总结一、摘引材料写新材料作文或者有材料引导的话题作文,如果你担心评卷老师误判你的作文“不符合题意”,在开头巧妙地引述材料,不失为一种稳妥的做法。巧引材料有三种方法:一是摘引

《斯巴达之魂》:通往鲁迅的重要驿站

《斯巴达之魂》:通往鲁迅的重要驿站——兼论青年鲁迅的思想起点杜光霞1鲁迅,一个太过独异的个体,卓然特立于其民族、时代与社会群体之中。从中国近现代至当代,我们无法将鲁迅纳入某一个相对较为持久的思想文化或文学群落,甚至无法找

高考语文现代文答题技巧总结1:论述类文章阅读

高考语文现代文答题技巧总结 转自半半先生国画大师李苦禅曾说过这样一句话: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这里的读书从广义上讲指学知识,也可以从狭义的角度理解为“阅读”。语文试卷每道题都涉及阅读能力问题。读懂材料是阅读的

声明:《2015高考语文百日突围系列之专题14:鉴赏诗词的语言》为网友爱人想离我怎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