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讲座1 记叙文阅读专题讲座

第一讲 传记

知能演练场

一、(2010·全国新课标调研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从混血儿到美国总统

奥巴马1961年生于美国夏威夷,父亲是来自肯尼亚的黑人,母亲邓纳姆是堪萨斯州的白人,这一段婚姻没有维持多久,邓纳姆后来与印尼留学生结婚,也把6岁的奥巴马带到印尼。奥巴马10岁时回到夏威夷,与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奥巴马的父母离婚后,父亲1982年在肯尼亚死于车祸前,奥巴马只见过父亲一次。成年后的奥巴马在自己的回忆录《父亲的梦想》中披露,由于父亲是黑人,母亲是白人,他曾一度对自己的种族身份感到迷惑,并为此使用大麻和可卡因等毒品。

奥巴马1983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1991年毕业于哈佛法学院,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在哈佛大学法学院就读期间,成为《哈佛法律评论》首位黑人主编,这是人才济济的哈佛法学院所有1600名学生当中的最高荣誉,奥巴马首次获得了全国性的认可。这个位置通常被视为法律专业学生毕业后进入美国最高法院当法官秘书、进而步步高升的敲门砖,但奥巴马毕业后,却选择了芝加哥一家专门受理民权诉讼的小型律师事务所,当了多年的“穷人代理人”。

经过3年的法律实践和民间活动,奥巴马决定适时参加政治选举,直至当选联邦参议员。2007年2月10日,奥巴马在伊利诺伊州首府斯普林菲尔德正式宣布竞选2008年美国总统,他在演讲中说:“在林肯呼吁结束分裂、团结一致的老议会前,美国人的希望和美国梦仍在继续。”奥巴马借用林肯的政治符号遗产,博得了黑人的好感,同时也博得了草根阶层的好感。在演说中,奥巴马发出变革的呼声:“我在学习华盛顿政治做派上投入时间不多,但我很早就意识到,华盛顿的做派必须变革。”他的参选演说获得了很多反对种族歧视支持人类平等权利的人的支持。

2008年11月5日,奥巴马正式当选为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

奥巴马生逢其时,美国民众厌倦了伊战泥潭、经济停滞以及霸道刚愎、支持率极低的小布什总统,对政府和国会都十分失望,渴望改变现状;在美国人看来,奥巴马由白人祖父祖母抚养、又在亚洲短暂生活;在哈佛受精英教育,又回到非洲裔社区做基层工作,他的经历代表了美国一代的梦想。

奥巴马承诺,如果他成为美国总统,他将使整个美国在共同使命感的感召下团结起来,使美国的历史翻过近年来政治四分五裂、愿望一再落空的灰色一页。于是在竞选中他不断重复“改变”、“希望”和“相信”这几个关键词。

许多人对奥巴马政府寄予希望,但奥巴马在记者会上说,美国正面临“历史性的危机”,“这场危机是长期形成的,我们没有捷径可走,而且经济在好转之前还可能进一步恶化。”他补充说:“全面的复苏不可能马上出现。许多专家现在相信,我们明年可能损失数以百万计的工作。”

节选自《奥巴马传》

补充资料:

民调显示奥巴马执政百日支持率高达64%

4月29日是奥巴马执政百天纪念日,民调显示,奥巴马执政百日支持率创下近20年来新高。

自上任后,他的最大立法成绩,即总额达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法案是在缺乏共和党支持的情况下在众议院获得通过的,有93%的民主党人对奥巴马的执政路线表示支持,64%的美国人认可奥巴马的执政表现,这创下了近20年来美国总统执政百日支持率的新纪录。

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职一百天以来,推动了很多政策的实施以兑现他在竞选总统期间对年轻选民许下的承诺。奥巴马的“百日新政”得到美国年轻一代的较高评价。

奥巴马执政200天前夕,民意支持率下跌到50%

报道说,从最近的民调结果显示,奥巴马民意支持率不断走低,主要是因为民众认为奥巴马对解决国家经济问题,缺乏一个明确的方案。

各年龄层的民众对奥巴马的满意度也都在下降。最支持奥巴马的18到29岁民众,满意度从7月的71%降到现在的60%;65岁以上老人对奥巴马的满意度,一直都维持在48%左右,但8月中开始突然下降到43%,应与美国保守派从8月中开始,在市民大会上激烈抨击奥巴马的健保改革政策,灌输奥巴马健保政策将使老人福利缩水有关。

近日,美国民众对奥巴马总统上万亿美元的医疗改革计划不满的情绪日益高涨,在奥巴马执政200天前夕,其民意支持率下跌到了50%。同时,由民主党代表发起的一系列推销医保改革的公共集会,已经演变成了美国民众发泄不满的闹剧,甚至有民主党国会议员为此收到死亡威胁。

1.结合文本,选出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混血儿的身份,使奥巴马曾一度对自己的种族身份感到迷惑,也曾吸过大麻和可卡因等毒品。

B.奥巴马曾经在美国、印尼、肯尼亚生活过,丰富的生活经历也是他竞选的有利条件。

C.奥巴马成为《哈佛法律评论》首位黑人主编,首次获得了全国性的认可。

D.奥巴马从基层工作做起,使他更深切地接触民众,关注民生。

E.美国目前正面临着“历史性的危机”,且经济有进一步恶化之势,许多专家相信全面复苏的可能性不可能马上出现,明年的数以百万计的工作可能都会损失。

解析:B项原文没有说明奥巴马曾在肯尼亚生活过,属于无中生有。E项“全面的复苏不可能马上出现”这句话是奥巴马说的,不是专家的观点。

答案:BE

2.结合全文内容,概括奥巴马的生活经历。

参考答案:①早年家庭不幸,生活迷惘,走过弯路。②长大后,就读知名学府,并获得最高荣誉。③学业结束后,从事基层律师工作。④多年的实践与民间活动后,参与政治选举。⑤2008年正式当选为美国总统。

3.“这个位置通常被视为法律专业学生毕业后进入美国最高法院当法官秘书、进而步步高升的敲门砖。”请分析这句话的含意和作用。

答:

参考答案:(含意)①敲门砖,比喻借以谋取名利的工具和手段。②这句话表明在当时的美国拥有这个位置的学生会相当被社会认可,并会有很好的发展前途。

(作用)①表明作者对奥巴马毅然放弃这块敲门砖的行为的高度赞赏。②引出下文到小型律师事务所,又做了多年“穷人代理人”工作的内容。

4.文章结尾说:“许多人对奥巴马政府寄予希望。”你是否对奥巴马政府寄予希望呢?结合文本和现实,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

参考答案:同意。①奥巴马从基层做起的工作经历,寄予了他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让民众信任他。

②美国民众厌倦了伊战泥潭、经济停滞以及霸道刚愎、支持率极低的小布什总统,对政府和国会都十分失望,渴望改变现状;奥巴马生逢其时。

③哈佛的精英教育寄予他高瞻远瞩的见识和不同于一般人智慧。

④面对历史性危机他拥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及坦然相对的气度。

⑤奥巴马借用林肯的政治符号遗产,博得了黑人的好感,同时也博得了草根阶层的好感。奥巴马发出变革的呼声获得了很多反对种族歧视支持人类平等权利的人的支持。

⑥奥巴马的演说及承诺表明了他要改变现实的愿望。

⑦奥巴马执政后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在百日内就赢得了民众的支持。(合乎题意即可)

不同意。

①美国正面临着历史性的危机,困难重重,奥巴马本人也认为这场危机是长期形成的,没有捷径可走,而且经济在好转之前还可能进一步恶化。不能扭转局势,就不能获得太多的支持。

②文本中只谈到了奥巴马的演讲和承诺,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法。

③执政不到200天,民意支持率下跌到50%,很说明问题。

④民众认为奥巴马对解决国家经济问题,缺乏一个明确的方案。

⑤美国保守派在市民大会上激烈抨击奥巴马的健保改革政策,灌输奥巴马健保政策将使老人福利缩水。(合乎题意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8题。

干干净净的傅雷

公元1966年9月2日深夜,中国最伟大的翻译家傅雷与夫人朱梅携手同肩,双双自缢身亡。

傅雷夫妇走得干干净净,义无反顾,几乎不留任何痕迹,就像风吹皱一池春水,遂又了无纤痕。傅雷的一生长身玉立,气宇轩昂,就像一棵笔挺的秀竹,宁折不弯。他的夫人雍容静肃,端庄厚憨,柔情似水,就像一根缠绕秀竹的春藤,温存有余。二者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自然放射出人生最瑰丽的光芒。一对恩爱夫妻,如胶似漆,举案齐眉;但真正能够做到携手共赴正义,蹈死不顾,恐怕从古至今也屈指可数,贝多芬有句名言:“为了真理,给个国王都不换!”傅雷做到了,这是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崇高人格的大写意。

傅雷走得干干净净,从从容容。傅雷和夫人临走前9月2日夜,曾给他们的亲人留下一封仅千余字的最后家书。这封遗书是写给傅雷的小舅子朱人秀的。遗书写得笔墨清晰,条分缕析,坦坦荡荡,磊磊落落,至今读来都令人潸然泪下,振聋发聩。从遗书里看到,傅雷的反党罪证无非是一面小镜子和一张褪色的旧画报。小镜子后有蒋介石的头像,画报上登有宋美龄的照片;而这两件东西又都是傅雷的小姨子寄存他家的,并非傅雷本人之物。正像傅雷所言:“我们纵有千万罪行,却从来不曾有过变天思想。”然而作为一介书生,即使竭尽全力呐喊也是微茫的。理智的傅雷清醒地觉察到树欲静而风不止,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他没有向任何人申辩,只在遗书中发出了一个知识分子痛切的自白:“我们也知道搜出的罪证虽然有口难辩,在英明的共产党和伟大的毛主席领导之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决不至因之而判刑。只是含冤不白,无法洗刷的日子比坐牢还要难过。何况光是教育出一个叛徒傅聪来,在人民面前已经死有余辜了!更何况像我们这种来自旧社会的渣滓早应该自动退出历史舞台了!”“士可杀而不可辱”,这是一个多么干净、彻底、从不苟且的傅雷。

傅雷走得干干净净,清清白白。临走前,他没有忘记托付朱人秀上缴当月55.29元的房租,没有忘记给保姆周菊娣留下一块女表,一个旧挂表,一张600元的存单作为她过渡时间的生活费,并说:“她是劳动人民,一生孤苦,我们不愿她无故受累。”如果说傅雷临走前有什么遗憾的话,恐怕这就是唯一的遗憾,带着深深的同情的遗憾。要送人或该还人的东西,傅雷都如数家珍,一一道来,共13条。最后剩下的53.30元又托付给朱人秀作为他们的丧葬费。至于图书字画听候公家决定。一切均有安排,决不乱套,就像夫妻两个要出门远行,或到国外看儿子,没有一丝一毫的慌乱和疏忽。一切都处理得井井有条,不动声色,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去。

文如其人,惟其有干干净净不朽的人品,才有干干净净不朽的文章。傅雷凡事一丝不苟,尤其珍惜自己的笔墨。当年翻译法国文豪的名著《高老头》《约翰·克利斯朵夫》时,宁愿精益求精,一译再译,把自己的文稿修改得体无完肤,可是一经定稿,就不许编者妄自改动一字一句了。

傅雷干净了一生,与人无求,与世无争。9月3日凌晨,他和夫人化做两粒晶莹剔透的露珠,在天亮前降临大地,其璀璨的锋芒一直照彻敬佩他的每一个文人。

5.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傅雷家中搜出他小姨子寄存的两件小物品,这两件物品被当成了反党的罪证,夫妇二人有口难辩,申诉无门,只得愤而自杀。

B.傅雷死前没有忘记为保姆周菊娣将来的生活作安排,说明他的细致周到,说明他是个心地善良,重情义、关心下层劳动者的人。

C.从遗书中可以看出所谓的“罪责”主要有三宗:家里搜出两件反党的物证;培养出一个叛徒儿子傅聪;自己是来自旧社会的渣滓。

D.作者把傅雷夫妇比作露珠,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他们纯洁高尚的人格,突出傅雷夫妇的崇高人格对文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E.文章反复写到傅雷夫妇死前的从容和镇定,说明傅雷夫妇之死实属被逼无奈,这种清醒的死更增强了事件的悲剧色彩。

解析:A项“申诉无门,只得愤而自杀”表述错误,文中说傅雷没有向任何人申辩,自杀之前从容镇定;C项从遗书里看到,傅雷的反党罪证无非是一面小镜子和一张褪色的旧画报。“培养出一个叛徒儿子傅聪”和“自己是来自旧社会的渣滓”是傅雷自己的激愤之语,并非遗书里的内容。

答案:AC

6.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傅雷“干干净净”?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

参考答案:①傅雷在政治上是清白的,从“反党罪证无非是一面小镜子和一张褪色的旧画报”“并非傅雷本人之物”上看出。②傅雷在经济上是清白的,妥善处理“房租”“存单”“丧葬费”这些大小财产问题。③傅雷的文章是干净的,从傅雷“凡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上看出。

7.文章第二段写傅雷夫妇的外表气质和夫妻恩爱有什么作用?

答:

参考答案:①赞扬傅雷夫妇内慧外秀,珠联璧合,相得益彰。②与含冤自杀形成强烈的反差,增强悲剧色彩。③控诉那个时代对知识分子精神与心灵的巨大摧残。

8.对于傅雷面对政治迫害选择离开人世的做法,有人赞同,有人反对。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进行探究。

答:

参考答案:(赞同)①选择自杀是不愿苟且,体现高洁人品和刚直性格。②特定时期冤屈难辩,以死抗争社会,维护人格尊严。③传统文化影响选择“舍生取义”,追求人格完美。

(反对)①若坚强活下来,就会有更多的翻译作品(成就)。②读者和国家失去(损失)一位伟大的翻译家。③他的做法是对现实的逃避,对希望的放弃。人生坎坷,应当坦然面对。④珍惜生命,正如霍金所说:无论人的命运有多坏,有生命就有希望。(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观点中的任何一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

三、(2010·沈阳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家有“胡同”

——忆陈垣先生

陆其国

说家有“胡同”,容易让人误以为家坐落在胡同里。想想也是,家在胡同再正常不过。如说胡同在家里——即家有“胡同”,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确有一个人这样说,他就是历史学家陈垣。

陈垣字援庵,生于1880年,卒于1971年,广东新会人。辛亥革命后,陈垣到北京,开始钻研文史。一生从事教育达七十年,并先后任京师图书馆馆长、北平图书馆委员、故宫博物院理事兼故宫图书馆馆长等职。

陈垣是李希泌的父执,李曾撰文说起有一次陈垣的助手和学生刘乃和在老师家,遵师命去书房取一部《元六十家文集目录》稿本,陈垣告诉刘此书在第几条“胡同”第几层书架;一会儿又要取一张老照片,那在第几条“胡同”第几层书架,刘皆随手取来。李希泌对陈老这样得心应手地使用自己的图书资料,既惊讶,又佩服。1964年夏,李希泌陪同亚非学会负责人艾毅根拜访陈垣,应客人要求,陈垣请适在他家的刘乃和领客人参观厢房里的藏书。“厢房的面积并不大,但书架一行一行地排列得很整齐,行与行之间留有一条通道,陈老名之为‘胡同’,顺序名之为‘第一条胡同’、‘第二条胡同’……。书架上的书也放得很整齐。陈老对哪本书放在第几条胡同第几个书架都记得一清二楚。”(李希泌语)

原来“胡同”是陈垣喻指他的藏书室。在我看来,陈垣自况家有“胡同”,盖缘于他腹有诗书。腹有诗书的人,即使家无“胡同”,依然可以气定神闲,因为他已在心里“砌”起了“胡同”;反之,腹无诗书,即使在家里砸钱堆起再多的“胡同”,不过是附庸风雅,华而不实。由是观之,一个人要做到腹有诗书,家里有无“胡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里要有“胡同”;这是一种先由外而内,再由内而外的抵达;这里包含的已不仅仅是学问和学识,还有人品人格,乃至学术精神。能完成这种抵达的人很少,就像陈垣家有“胡同”,并与之融会贯通的人很少一样。但惟其少,才更令我们这些后人敬仰。敬仰他,也是敬仰真学问、真学识,更是敬仰一种品格、一种境界。

陈垣的弟子赵光贤,曾对梁启超根据《新唐书·薛延陀传》里“值贞观二年突厥叶护可汗见弑”的记载,考证出唐玄奘赴印度出发年代为贞观元年,而非历来以为的贞观三年佩服得五体投地。后来他读到1924年10月上海《东方杂志》第21卷第19期上发表的陈垣《书内学院校慈恩传后》一文,该文将梁氏的诸条考证一一驳倒。“其中有一条我记得最清楚,就是先生据《通典》、《册府元龟》诸书,证明在贞观元年(不是二年)被杀的是统叶护,而玄奘到西突厥素叶城见到的是统叶护的儿子肆叶护。一字之差,遂成大错。当时我想,原来我国还有比梁氏更高明的人,从此使我五体投地地佩服的人不是梁任公而是援庵先生了。”(赵光贤语)

当然,做一个学人,学问固然重要,风骨更不可缺。《通鉴胡注表微》是陈垣一部呕心沥血之作,从这部书很可以看出陈垣的风骨。陈垣读胡三省《通鉴注》时,正身处敌伪统治的北平,人民生活在黑暗中。他说自己“精神异常痛苦,阅读胡注,体会了他当日的心情,慨叹彼此的遭遇,忍不住流泪,甚至痛哭。”感情的接近,思想的相通,各自身受的苦难,驱使陈垣下决定为胡注写出“表微”。这部著作彰显了胡三省的内心情怀,也凸显出陈垣的民族气节和学人傲骨。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由“胡同”在家里说起,引出回忆的对象,开篇出人意料,既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又为下文的述评作了很好的铺垫。

B.文章第二段对陈垣的简要介绍,说明了陈垣学术生涯的漫长以及在图书馆管理方面的丰富经历,在全文起到了总领作用。

C.文中引用李希泌的话介绍了陈垣家中的“胡同”的具体设置,说明了陈垣家中藏书的丰富以及他能很好地管理与使用这些藏书。

D.本文在详细叙写“胡同”、简要评价人物的基础上,点明文章的主旨——拥有大量的藏书对于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E.文章用较大篇幅引用赵光贤的话,内容上突出了陈垣的博学与治学的严谨,形式上体现了回忆录这种文体对真实性的要求。

解析:B项,“总领作用”有误,在此处只是传记起首部分对传主所作的必要的介绍。D项,文章的主旨是如何治学和做人。

答案:BD

10.文中说“这是一种先由外而内,再由内而外的抵达”,作者认为应该如何实现这一“抵达”?请结合全文加以简要概括。

答: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在回答时要突出一个由“外”到“内”再到“外”的过程,联系陈垣的“藏书室”的特点和这句话后面的“这里包含的已不仅仅是学问和学识,还有人品人格,乃至学术精神”一句作答。

参考答案:实现这一“抵达”,首先要拥有藏书,腹有诗书,富有学问和学识;其次要能对所学诗书融会贯通,表达出自己的感悟与评析,将学问和学识化为自己的人品人格。

11.文章标题为“家有‘胡同’”,但文章最后两段并未提及“胡同”。请说明最后两段这样写的作用。

答:

参考答案:文中的“胡同”有内外之分,后两段虽未提及“胡同”,但实际上也是在写“胡同”,写的不是陈垣家中外在的“胡同”——藏书,而是陈垣内在的“胡同”——学问和风骨;最后两段承接第四段的评价,由前文对陈垣得心应手地使用藏书的赞叹,上升到对陈垣的学问和风骨的敬佩,丰富了人物的形象和文章的内涵。

12.文中说“做一个学人,学问固然重要,风骨更不可缺”,这句话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感受。

答:

参考答案:(提示)围绕品德是人的第一要素回答即可。观点鲜明,论证有力;要结合全文自圆其说。

四、(2010·全国新课标调研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6题。

穆罕默德·尤努斯:穷人的经济学家

吴源林

孟加拉国的穆罕默德·尤努斯是个银行家,当然算一个经济学家,可是他获得的却是诺贝尔和平奖,而非经济奖,因为他不只会算经济账,还关注经济以外的东西。这或许值得我们的经济学家反思。

——张五常

贫困就好像是种花一样。我们从森林里面找到最好的种子,把它种在花盆里,却发现它没有在森林里长得好,这是种子的原因吗?不是,同样的种子,唯一的区别是花盆的空间太小,营养太少。而穷人就像是这样的种子,我们现在的这个社会,没有为他们提供让他们自己充分发挥的空间,如果有好的条件、好的机制、好的环境,他们就会和其他人一样有能力。并不是这个人有什么不好,有什么缺陷。穷人并不是造成贫困的原因,贫困是由机制造成的,是由社会造成的。

——尤努斯2006年10月22日北京大学演讲节选

“有一天,我们的后代会去博物馆参观,看看贫穷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这是孟加拉银行家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Yunus)的一个梦想,也是他挑战这个世界贫困现象的宣言。并且他相信,只需通过一个简单的理念,就能根除这个世界的贫困现象。尤努斯的梦想并不止于憧憬。事实上,经过30多年的努力,他创办的格莱珉银行(GrameenBank,在孟加拉语里是农村银行的意思)已使得600多万孟加拉穷人摆脱了贫困。他的小额贷款的理念也传播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赢得了众多国家的认可。世界银行聘请他担任顾问委员会的领导人,在全世界推广他的理念。他还获得了无数的奖项和头衔: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亚洲周刊》“最有影响力的25位亚洲人”,帕坦尔全球理解基金会颁发的“2006年度世界公民奖”,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无数学院授予他名誉博士称号。

乔布拉村试验

在1975~1976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尤努斯带领学生去附近的乔布拉村调研。发现问题总是很容易,但什么才是解决之道呢?他向那些农民推广改良的大米种植技术,在干旱季节组建农民合作社修建水利设施。但不久后,他意识到,这并不能帮助真正穷困的底层阶级——那些没房没产、生活在农村里的穷人。

一天,尤努斯在乔布拉村采访了一位靠制作并售卖竹椅谋生的妇女。这位妇女告诉他,她辛劳一天只能赚2美分。尤努斯大感惊愕:这么一位勤劳的妇女,一天只能赚这么点钱!这位妇女解释说,由于没钱去购买制作竹椅的原材料,她不得不去找一位商人借钱,这位商人只允许她把竹椅卖给他,而且收购的价钱还得由他说了算。事实上,这位妇女就是附属于这位商人的劳动力!那这些竹子值多少钱呢?大约25美分。“我的天,仅仅为25美分就要遭这种罪受,难道就没有人能对此做些什么吗?”他找出村里另外42位有着类似困境的村民。在把这些村民们的资金需求汇总后,尤努斯经历了他有生以来最大的一次震动:这个数目一共才只有27美元!

“造成他们穷困的根源并非是懒惰或者缺乏智慧的个人问题,而是一个结构性问题:缺少资本。这种状况使得穷人不能把钱攒下来去做进一步的投资。一些放贷者提供的借贷利率高达每月10%,甚至每周10%。所以不管这些人再怎么努力劳作,都不可能越过生存线水平。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在他们的工作与所需的资本之间提供一个缓冲,让他们能尽快地获得收入。”尤努斯总结道。于是,向这些没房没产的穷人提供借贷的想法就此诞生。

尤努斯当即从他的口袋里掏出了27美元,借给了这42位穷人。随后,他去找一些银行家,试图说服他们向这些穷人提供无需抵押的贷款。而银行家们却讥讽他,说这些穷人的信用不可靠。尤努斯反驳道:“如果没有尝试过,你们怎么知道他们不值得信任呢?”也许是这些银行家对于人民来说才不可靠吧。

穷人的银行

尤努斯并未就此放弃。在1976至1979年间,他在村里开始了试验,以自己为担保人向穷人们提供小额贷款,这个试验成功地改变了大约500位借款人的生活。他也不断地去游说孟加拉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来采纳他的试验。1979年,孟加拉央行终于答应开展这个名为“格莱珉”的项目,一开始由7家国有银行支行在一个省份进行试运作,1981年则增加到5个省份。这个项目的每一次扩张都证实了小额贷款的有效性:到1983年为止,格莱珉银行86个支行使5.9万名客户摆脱了贫困。随后,尤努斯决定辞去学术工作,全身心投入这项对抗贫穷的事业中去。1983年,格莱珉银行成为独立法人机构,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壮大。

目前,格莱珉银行已成为孟加拉国最大的农村银行,这家银行有着650万的借款者,为7万多个村庄提供信贷服务。格莱珉银行的偿债率高达98%,足以让任何商业银行感到嫉妒。而且,每一位借贷者都拥有这家银行一份不可转让的股份,占据这家银行92%的股份(余额由政府持有),这实实在在的是一家为穷人服务的银行,是穷人自己的银行!“尤努斯取得的成就真是卓越非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布鲁罗·拉菲亚在对格莱珉银行进行调研后评价道。

还未结束的战争

尤努斯独特的实用主义哲学,虽然可能让他难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一般都是颁给那些理论性的成果——但是尤努斯并不在意,他关注的是消灭这个世界的贫穷现象。

“人们说我疯了,但一个人没有梦想的话就必然不能有所成就。当你在建造一栋房子的时候,你不可能就是把砖块和石灰堆砌在一起,你首先得有一个想法,要怎样才能把房子给搭建起来。如果一个人要去征服贫穷,那你就不能按常规出牌。你必须要具备革命精神,并且要敢于去想别人所不敢想象的东西。”这正是尤努斯的超凡之处。

(选自《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13.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A.某些银行家认为穷人的信用不可靠,而尤努斯认为穷人值得信任,这些银行家反而是不可靠的。

B.尤努斯为了实现他的理想,辞去了学术工作,游说孟加拉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采纳他的“格莱珉”项目,并顺利得到了孟加拉央行的支持。

C.尤努斯认为贫困的原因并非懒惰或缺乏智慧,而是存在缺少资本的结构性问题。只要我们给穷人提供好的条件、机制、环境,他们就可能摆脱贫困。

D.尤努斯的小额贷款理念传播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赢得了众多国家的认可,他创办的格莱珉银行不仅在本国取得了成功,在其他国家也取得了成功。

E.尤努斯的实用主义哲学,关注的是消灭这个世界的贫穷现象,当然这是一场艰苦的斗争,还远远没有结束。

解析:本题为多项选择题,要求考生在所提供的对这篇传记分析与概括的五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两项。A项说“尤努斯认为穷人值得信任,这些银行家反而是不可靠的”,而原文说“也许是这些银行家对于人民来说才不可靠吧”,“也许”表明尤努斯并非肯定这些银行家就是不可靠的,所以A项不正确。B项说尤努斯“顺利得到了孟加拉央行的支持”,而原文说尤努斯“不断地去游说孟加拉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来采纳他的试验。1979年,孟加拉央行终于答应开展这个名为‘格莱珉’的项目”,“不断”“终于”说明尤努斯的计划进行得并不顺利,所以B项不正确。D项说“格莱珉银行不仅在本国取得了成功,在其他国家也取得了成功”,从全文看,只提到了“在本国取得了成功”,而在其他国家取得成功则无依据,无中生有,所以D项不正确。C、E依据原文相关内容进行整合,符合原文意思,所以正确。故答案选C、E。

答案:CE

14.尤努斯萌生向穷人提供借贷想法的原因有哪些?(答案中不得出现具体数字)

答:

解析:本题考查点是文本中“乔布拉村试验”这个章节。该章节通过叙说尤努斯在乔布拉村的调查发现,说明了尤努斯萌生向穷人提供借贷想法的原因。尤努斯通过调查发现,一位勤劳的妇女一天只能赚2美分,其原因是她必须向高利贷商人借钱并受制于人,而他们所需借的钱,42位村民总共才有27美元。整合这些信息,我们就可以得出尤努斯萌生这一想法的原因了。而答案中又不许出现具体数字,所以必须作出适当的变动,进行概括。

参考答案:①发现原来的推广新技术,改良农业设施并不能帮助穷人真正摆脱贫困。②发现穷人辛劳一天的收入微乎其微,穷人的劳动附属于他人。③穷人只需极少的资金就能摆脱困境。

15.文章开头引用张五常的一段话有什么用意?

答:

解析:这样有关篇章段落的问题我们首先要通读全文,从对上下文的分析看,文章的后面都是在用尤努斯的事阐释文章的主旨。所以,作者在文章开头引用张五常的话来表达自己的主要观点,点明主旨,即经济学家不能只关注经济,还要关注经济以外的东西。

参考答案:点明文章主旨,即经济学家不能只关注经济,还要关注经济以外的东西。

16.尤努斯说:“如果一个人要去征服贫穷,那你就不能按常规出牌。你必须要具备革

精神,并且要敢于去想别人所不敢想象的东西。”依据传记内容,探究文中哪一方面体现了尤努斯的“革命精神”?请简要论述。

答:

解析:“革命精神”联系语言环境来看,其内涵就是创新,敢于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不敢做的、不能做的事情。从全文的角度看,尤努斯的革命精神主要体现在创办格莱珉银行。因为在当时的孟加拉国,从来没有哪个银行想到或敢于向穷人提供借贷,而尤努斯敢于这样做。所以这是他革命精神的首要体现。辞去有稳定收入的学术工作,全身心投入前景不明朗的对抗贫穷的事业中,这需要尤努斯有勇敢精神。而让每一位借贷者成为银行股东以及促使银行成为独立法人机构,对于格莱珉银行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这些都是其他银行不曾有过的举措,充分体现了尤努斯作为一个经济学家独到的创新精神。所以尤努斯的“革命精神”可以从以上四个方面得以体现。当然这是一道开放的题目,答案并不唯一,只要考生言之有据就行。

参考答案:①创办旨在帮助穷人摆脱贫困的格莱珉银行。②辞去学术工作,全身心投入对抗贫穷的事业中。③让每一位借贷者都拥有银行一份不可转让的股份。④促使格莱珉银行成为独立法人机构。

五、(2010·洛阳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画痴”张守义

鹿耀世

张守义先生刚刚去世了。回忆起他的桩桩往事,不禁欷歔。

他是大名鼎鼎的书籍装帧家,也被同行称为“画痴”。在创作构思时,他往往如醉如痴,一张张草图或墨稿瞬间即能铺天盖地:柜上贴着,墙上挂着,桌上摆着,地上摊着……他手里捏着笔,站在纸里端详着,一会儿踮着脚往墙上的稿子上添上一盏街灯,一会儿又蹲下身子,将地上草图上的两株树抹去……这时候,要有同事来问他什么事儿,他往往神不守舍的敷衍两句,过后,一准儿忘得一干二净。他平时的精神状态是病弱、迟钝、疲惫的,然而,若和他谈起装帧艺术的创作规律,他很快会振作起来。

张守义先后为冰心、艾青、刘白羽等人设计了一批出色的封面,受到文学界、装帧界的广泛好评。在设计《春天的竖琴》封面时,张守义翻阅了积累的桂林风光速写,有了新的立意。在封面正中,以大胆破格的寥寥几笔画出了亭亭玉立的山峰和水中清晰的倒影,使人眼前浮现出挺秀的竖琴造型,还让人仿佛听到了江水荡漾的声音。为了这件约稿,著名老诗人晏明登门造访,上下五楼有好几次了,这回见到了效果图,十分喜悦。不过他总是觉得封面的颜色太淡,美中不足。于是和张守义商量:是否改得浓一点、红一点?张守义出于色调比对的需要,没同意作者的意见,却答应再推敲一下。过了几天,张守义拿出有着12个不同色调小太阳的构图请作者审看并任选一种,老诗人被感动了。

设计罗马尼亚名著《什特凡大公》封面时,张守义想用什么来表现什特凡大公的权势呢,可想了几天也没想出来。有一天到印刷厂看样,他顺手把提包和帽子放在地上,一位师傅马上捡起帽子,掸掸土说:“老张,你对帽子太不仗义了……”这件小事使他醒悟到:帽子不仅暗示人的身份,也象征了人的尊严,那么,对于大公呢?在坐车回家的路上,公共汽车抛了锚,可他的思绪一直没间断。在他和乘客们下来推车的时候,他眼前忽然一亮:皇帝的金冠、皇后的凤冠都很重,为什么他们都顶在头上呢?从古至今帽子都是有象征性的。哎!就用皇冠“特写”来象征什特凡大公的权势。这时汽车打着了火,乘客们一拥而上,车开动了。车上的小青年见他还若有所思地站在原处,都笑了。

怎样使外国文学书籍封面上的人物形象神态各异而不雷同呢?张守义想,要细致入微地描绘每个人的一颦一笑,最好是面对面地反复观察。一次,他受邀参加一个专业会议,住在一家外宾很多的饭店。他发现电梯间里各种各样的外国人很多。这不是观察人像的最好机会吗?他从一楼驾云似的上升到了最高层,又从最高层飘然而下……回到客房,他那速写笔飞快地在本子上跳动着,默默记下了一个个生动的形象。

前不久,张守义拿出一件封面给我看,只见淡雅的构图之中,亦藏亦露地布满了俏丽的花卉,那结构,形态新颖极了。一问,才知是一丛干枯的野花经他复印处理后,才成为这样的画面。“我这是偶然得之。”原来,一次他去外地讲课,分别晚会上,他那略带嘶哑的高亢的陕北信天游和深沉的日本八木小调,激起了大家热烈的掌声。最后,他压轴的一曲《路边的野花不要采》将晚会推向高潮。次日,几位女士从山上采集了一丛野花送给了这位大家喜欢的老师。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7.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第二段很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来刻画传主的形象,如他在创作构思时的如醉如痴与神速和他平时病弱、迟钝、疲惫的精神状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B.设计《春天的竖琴》封面时,张守义不同意老诗人晏明的修改意见,这反映出他性格中固执的一面。

C.文章列举了几件小事来表现传主的形象,如他坐公交车时还在思考设计,在电梯里观察外国人的举止神情,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更能反映人物特点。

D.文末作者又举了张守义唱歌这一事例,这说明张守义不光是痴迷于装帧,还多才多艺,受人欢迎。

E.“我这是偶然得之”一句话既解释了张守义封面构思的来源,也表明了灵感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解析:B项,“反映出他性格中固执的一面”说法错误。E项,“表明了灵感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的说法在文中无据。

答案:BE

18.文章第二段说“他是大名鼎鼎的书籍装帧家,也被同行称为‘画痴’”,有何作用?

答: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这句话交代了本文传主的身份,“画痴”一词照应题目,同时引出后面几个段落的具体描述。

参考答案:照应题目,引出下文。交代张守义先生书籍装帧家这一身份,说明他痴迷于装帧。

19.文章主要写了张守义的几件“痴”事?请列举出来。

答: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文章第二至六段每段一事,概括作答即可。

参考答案:①创作构思时,聚精会神,敷衍同事。②设计《春天的竖琴》的封面时,精益求精,认真务实。③坐公交车时,痴迷于思考设计。④电梯里观察外国人的举止神情。⑤巧妙将干花用于装帧。

20.文章是如何表现张守义的“痴”的?请结合文本,谈谈这对你的写作有何启发。

答: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本的主要表现手法及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文章主要借助描写来表现传主的特点,除了运用动作描写外,心理描写和神态描写也较为典型。如神态的对比,主要体现在张守义工作投入时的全神贯注与平时的病弱、迟钝、疲惫的对比中,而心理描写则主要体现在他受到印刷厂师傅的一句话的启发后产生的心理活动中。

参考答案:文章主要是通过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来表现张守义的“痴”的。

启发:①要善于观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人的神态举止,到生活中寻找创作的源泉。如张守义为了塑造出神态各异的人物形象,在电梯里观察外国人。②对生活要有一种很强的敏感性。如张守义到印刷厂看样时,印刷厂师傅的一句话,立刻使他醒悟到帽子不仅暗示人的身份,也象征了人的尊严,并由此设计出了理想的《什特凡大公》的封面。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

萧乾先生印象

刘炳善

我与萧乾认识,是在1988年夏天,我的《伊利亚随笔选》出版,由北京三联书店介绍约见的。我按时来到复兴门外他家。那时他已年届八旬,在门外贴了一张小纸条,上写:“请来客谈话不超过十分钟。”我事后记下了见面的第一印象:“一敲门,走出一位身材高大、很有风度而又非常和气的老先生。萧老亲切、坦率地告诉我:外国古典作品,译起来很难。譬如说,英国18世纪的东西就很不好翻译。至于兰姆的作品,翻译《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还可以参考莎士比亚全集中译本,要译《伊利亚随笔》就得独立工作了。”萧乾先生以委婉的语气对我的翻译工作给予了肯定。实际上,他在“文革”前已译过菲尔丁的巨著《汤姆·琼斯》和《大伟人魏尔德传》等,早已译著等身。

谈话中,进来一位中年知识分子模样的人,和他小声谈了一阵,离开了。萧乾先生说:“这是一位医生,教他如何保健。”然后又像是有点不好意思地向我解释说:“(自己想)尽量延长(生命)……”当时我对他的坦率有点惊讶,后来明白:他的意思是打算一面保护健康,一面尽量多做些工作,“跑好人生的最后一圈。”

此后我与萧乾先生建立了大约十年的通信联系,偶有赴京的机会,又到他家去过两三次。

作为燕京大学的毕业生,《大公报》驻英特派员,萧乾在伦敦大学教过课,在剑桥做过研究生,受过西方文化的熏染。他说话文雅和蔼,待人彬彬有礼,言谈举止中让人感到他有点英国绅士的风度——这是在与他接触中可以感受到的。举一个小例子:前面说过他因年老体衰,“请来客谈话不超过十分钟。”但一说话,往往超过这个时间。遇到这种情况,即使有事着急,他也绝不会不客气地下逐客令,而是采取很含蓄委婉的方式向你客气地暗示。有一次我到他那里,谈了一阵话后,他很和气地问我:“你害过荨麻疹没有?”我说:“没有。害荨麻疹很痒吧?”他说:“很痒,也疼。”我马上明白了,随即礼貌地告辞。

不过,从另一方面说,萧乾先生身上绝无高贵士绅的那种矜持倨傲、老气横秋的样子,更多的倒是保持着年轻人的秉性:思路敏捷,说话直率,做事麻利——这可能跟他长期做新闻工作有关,这种秉性他保持了一生。他像一个长跑运动员一样,几十年来一直活跃在新闻界、文学界、翻译界、国际文化交流场合;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他还在为翻译《尤利西斯》而拼搏。

尽管萧乾先生待人温和,他的性格中还是有较真、执著甚至“倔”的一面。因为曾经长期受到贬抑和屈辱,他在“改正以后”,对于个人的尊严就特别敏感而且较真。我认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争议、恩怨太多,当然其中有个是非曲直,只是如果只记住争议和恩怨,而忘掉了文学,则等于“把孩子和脏水一齐泼掉”。我的意思是最好采取“两分法”:争议的是非是一码事,每个人在文学史上的业绩是另一码事,不应该混淆。这样,前人的正面文学业绩,后人可以安心继承,以利未来。

就我对接触中的萧乾先生的印象来说,尽管他所接受的主要是西方的教育、西方的文化,半个世纪以来又做了大量的外国文学翻译工作,但从他为人处世的作风来看,他是一位厚道的老北京人。

(选自《书屋》,有删改)

2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萧乾先生看到作者能够翻译出版《伊利亚随笔选》,给以极高的评价,其实这不过表明一位译著等身的译坛长者的宽厚态度而已。

B.作者通过对萧乾先生注意保健的描述,很好地表现了萧乾先生性格中较真、执著、敏感,但又充满生气,容易交往的特点。

C.萧乾几十年来活跃于新闻界、文学界、翻译界、国际文化交流场合等,这既反映出他的勤奋,也说明他的人生非常丰富多彩。

D.作者在文中运用委婉的修辞手法,通过写自己与萧乾先生的几次交往,塑造了一个厚道、学养丰厚的北京作家的形象。

E.作者认为,对文学史上的争论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着眼于是非本身,二是看到作家本人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否则,就会给文学的发展带来损失。

解析:A项,从“要译《伊利亚随笔》就得独立工作了”可以看出,萧乾先生对作者的翻译工作是给予肯定的,“不过表明……”与文意不符。B项,作者写这段故事是为了表现萧乾的坦率。D项,“运用委婉的修辞手法”不对,委婉是传主说话的方式。

答案:CE

22.从第一段可以看出,萧乾先生对翻译外国古典作品的态度是怎样的?

答: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读懂“至于兰姆的作品……要译《伊利亚随笔》就得独立工作了”的含意。它的意思是:翻译《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可以参考全集的翻译,翻译《伊利亚随笔》没有可参考的,得独立工作。可见翻译工作不容易。理解了这点,回答此题就不难了。

参考答案:①萧乾先生认为这项翻译工作比较难,他对此持鼓励、支持、肯定的态度。②他主张对已有相关翻译的,在借鉴、参考的基础上更好地完成;对未翻译过的作品,要独立思考。

23.文章两次提到写有“请来客谈话不超过十分钟”的小纸条,分别有什么作用?

答:

解析:作者第一次看到小纸条是与萧老先生初次见面时,他初步感觉到萧老先生比较惜时。文中第二次提到,一方面再次说明小纸条的存在,另一方面作者又写出了萧乾先生不会毫不客气地下逐客令,而是采取含蓄委婉的方式给以暗示的细节,更全面地表现了萧乾先生的特点。

参考答案:第一次是全面介绍萧乾先生的需要,第二次是为了补充说明萧乾先生受过西方文化的熏染,说话文雅和蔼,待人彬彬有礼,言谈举止中注意尊重他人。两次提到这个纸条,前后照应,更好地表现了萧乾先生虽年老体衰却仍注意尊重他人,不矜持倨傲、老气横秋的特点。

24.作者在文中主要写了传主哪些方面的特点?这样写,对你有哪些启发?

答:

解析:回答本题要纵观全文,尤其是第一、四、五、六段的内容,概括特点时注意不要照抄原文,要用自己的话作答。回答启发时,注意多从写作技巧的角度思考。本文多处使用了对话;另外,作者在文中很客观地评价了萧乾的“倔”,考生抓住这两点写启发即可。

参考答案:特点:①支持肯定年轻人的工作,鼓励独立的工作方式;②说话文雅和蔼,待人温和、厚道、有修养;③思路敏捷,说话直率,做事麻利;④有较真、执著,甚至“倔”的一面;⑤对于个人的尊严敏感且较真。(答出四条即可)

启发:①写人物传记时要写出人物的音容笑貌,多使用对话;②要辩证地、全面地表现人物,这样传主才更有立体感。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5~28题。

守在科学的屋檐下

王 波

1913年,普朗克担任柏林大学校长不久,便将爱因斯坦请到柏林大学,并为他设立了一个新的教授职位。在他看来,“把更多有天赋的科学家留在德国”是一名科学家应尽的责任。

当然,对普朗克来说,一切并不是“责任”两个字这么简单。在这个路德教徒心中,科学是他的另一个上帝。而终其一生,他一直守在科学的屋檐下。

1878年,20岁的普朗克已在慕尼黑大学小有名气。名声来自他的音乐天赋,这个大二学生曾为多首歌曲和一部歌剧作曲。但在选择专业时,他选择了物理。一位物理学家教授试图劝说年轻人另走他路,这样或许更容易有所成就。普朗克拒绝了教授的好意,他回应道:“我并不期望发现新大陆,只想把现有的物理知识搞清楚。”

第二年,当为自己以“论热力学的第二定律”为题目的博士论文答辩时,年轻的普朗克被一位知名化学家进行了近乎讽刺的批评。幸运的是,普朗克最终通过答辩,并获得了慕尼黑大学的教职,可以继续从事他的理论物理研究。

普朗克所不曾期望的“新大陆”,则在22年后浮现。1900年,普朗克提出黑体辐射问题,进而提出了量子概念,这给物理学带来巨变,也在18年后给普朗克带来了诺贝尔奖。

只是,此时的奖励,已难以抚平普朗克内心的千疮百孔。他的妻子和女儿先后离世,大儿子则死于一战战场。

战争带给普朗克的,不仅是家庭的巨变,还有事业的动荡不安。1914年,在军国主义分子的操纵和煽动下,德国科学和文化界发表了《文明世界宣言》。普朗克在德国物理学界享有最高声誉,不得不在这个臭名昭著的宣言上签名。很快他便后悔了。两年后,他再次签名,不过是反对军国主义。

与此同时,德国的科学研究也陷入了困境。为了让局面改观,普朗克向同事们呼吁“坚持到底,继续工作”。1920年10月,他和犹太化学家弗里茨·哈伯创建德国科学临时学会,以求募集资金支持科学研究。

纳粹的上台,则让普朗克的努力几乎化为乌有。身为威廉皇家学会主席的普朗克,眼睁睁看着大批犹太朋友和同事被驱逐和羞辱,数以百计的科学家被迫离开德国。部分人在普朗克的劝说下,留了下来,其中包括哈伯。

只是,这些为科学而留下来的人,几乎处处饱受屈辱。普朗克曾直接找到希特勒,抗议哈伯遭受的不公正待遇,但丝毫于事无补。德国科学的屋檐之下,已无这些人的容身之处。哈伯最终在1934年死于流亡途中。爱因斯坦则在1935年远走美国。普朗克弹钢琴时,由爱因斯坦拉小提琴伴奏的场景,也从此成为绝响。

那些在皇家学会研究所内工作的犹太科学家,在失去了普朗克竭尽全力的保护后,不得不离去。普朗克则选择留在德国,在他看来,自己“有责任”留在国内,保护已经支离破碎的科学研究。他无力反抗纳粹的暴行,但当二战的战火燃烧到柏林时,他似乎看到了希望。他写到:“要渡过危机,一直活到重新崛起的转折点那天。”

可惜的是,在1944年2月的一次空袭中,普朗克在柏林的家完全被摧毁,他留在家里的论文手稿和藏书化为灰烬。5个月后,他的二儿子埃尔温·普朗克因参与密谋暗杀希特勒,被逮捕关入盖世太保的总部,并在1945年被处决,曾经幸福的家庭,只剩下一位87岁的老人,在屋檐之下体会着家国的凋零。

而为了“扩大科学的影响”,老人不顾健康问题的困扰,前往各地巡回演讲。在演讲中,他呼吁人们“向上帝走去”,这个“上帝”不是他信仰了一生的耶稣,而是他为之付出了一生的科学。

(有删改)

25.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在表现普朗克对科学的坚守的同时,说“科学是他的另一个上帝”,文末进一步提到普朗克的呼吁——“向上帝走去”,这正暴露出人性的两面性。

B.在作者看来,20岁的普朗克凭借他的音乐天赋已在慕尼黑大学小有名气,可是选择专业时,他选择已经研究得差不多的物理,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C.文章运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普朗克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苦难经历,塑造了一位执著爱国的物理学家的形象。

D.普朗克不曾期待在物理学上有“新大陆”般的发现,但他在1900年,却提出了黑体辐射问题,进而提出了量子概念,这正反映出他对科学始终不渝的探索。

E.尽管作出了最大的努力,普朗克还是不能使那些为科学留下来的人免受屈辱,而他本人,也不得不在《文明世界宣言》上签名。

解析:A项,“向上帝走去”中的“上帝”,正是普朗克所信奉的科学,文章着力表现的正是普朗克对科学的坚守,没有人性的矛盾。B项,作者陈述这件事时并没有流露出“可惜”之情,而是要表现普朗克对科学的兴趣与坚守。E项,时间表述有误,在《文明世界宣言》上签名是1914年的事情,“普朗克还是不能使那些为科学留下来的人免受屈辱”是纳粹上台后的事情。

答案:CD

26.文章第四段提到普朗克在进行博士论文答辩时被一位知名化学家进行了近乎讽刺的批评一事,这是否会影响普朗克的形象?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

解析:从全文来看,作者是以肯定的态度来表述有关普朗克的选择的,他在进行博士论文答辩时受到讽刺,说明最初普朗克在物理学上并不突出,而后来普朗克提出了黑体辐射问题,进而提出了量子概念,并获得了诺贝尔奖,这说明他在物理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化学家的讽刺正起到反衬的作用。

参考答案:不会。这正照应了前面那位物理学教授关于他选学物理学的劝告,也为后面普朗克在物理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作了铺垫。正是由于他的坚持,普朗克才有了后来的成就。这样写起到反衬的作用,突出了普朗克对科学的坚守和他不断探索的精神。

27.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表现普朗克终其一生,一直守在德国科学的屋檐下的?请举例表述。

答: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讲座1 记叙文阅读专题讲座

解析:文章题目是“守在科学的屋檐下”,通篇都在讲述普朗克在一战、二战如此大的世界动荡面前对德国科学的坚守。理清文章的脉络后,分条表述即可。要注意的是,回答时要点要全,而且要把握准“守”的范围。

参考答案:①一战中,在亲人相继死去,家庭遭遇巨变之时,仍坚持科学研究。②在德国科学研究陷入困境时,仍向同事们呼吁“坚持到底,继续工作”,并与他人创立德国科学临时学会,积极募集资金支持科学研究。③二战中,其他科学家被迫离开德国时,他选择了留下,保护已支离破碎的德国科学研究。④年老时,为了“扩大科学的影响”,不顾健康问题的困扰,前往各地巡回演讲,呼吁人们走向科学。

28.在其他科学家选择了“不得不离去”后,普朗克则选择留在德国,他的这个选择给了你什么样的启发?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

答:

解析:解答时,要紧扣文中相关内容,如“在他看来,自己‘有责任’留在国内,保护已经支离破碎的科学研究”,先表明自己的看法,以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所得到的启示,然后结合文本,具体阐述理由。

参考答案:①在国家多难时,普朗克选择留下,更突出了他的责任感,对国家和科学的负责态度,这值得我们学习。②对国家负责,不一定非要走向战场,在战场之外的国家需要的每一个场所,同样能表达爱国之情。③要把国家的前途与个人的研究结合起来,为国家保护好仅有的科学研究本身就是一个科学家最大的爱国。

八、(2010·辽宁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9~32题。

钱学森的遗产(节选)

安 然

每一颗巨星的陨落,都会让我们伤感一番,都会让我们头顶的星空暗淡些许。然而,似乎很少有一颗巨星之殇,会如钱学森的离去一样,引起从上至下的深切关注。

在中国,很少有一位科学家能取得如此卓越的专业成就,同时其命运与政治、民族、时代有如此紧密的联系,更鲜有一位科学家,如此广泛地涉猎如此广泛的领域。

在中国,钱学森不仅是一位科学家的名字,而且是对科学家这个词的诠释。

大多数人从走进学校的那一天起就认识了他——教学楼的墙壁上总是悬挂着中外科学巨匠们的画像用以激励学生,钱学森就是其中的一位。俊逸的外表、优雅的气质、和蔼的微笑、深邃的眼光、圆阔的额头、稀疏的头发。在无数青年人的脑海里,钱学森定格了一个完美的科学家形象。

在这个国家,对钱学森的尊重,几乎就象征着对知识、对科学的崇尚。

导弹、卫星、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学,钱学森的专业领域虽然并不直接关乎民生,但是,这位科学家的故事却能够被许许多多普通老百姓津津乐道,因为他不仅是一位科学家,还是一个爱国者、一名军人;是一种精神、一种骄傲。一个从美国人的软禁中挣脱出来返回祖国的科学英才,他的故事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当这个故事契合了中国人传统中的“家国情怀”和现实中的政治热情的时候,一个科学英雄就矗立起来了,早已超越了科学技术本身。而他所创建和领导的航天事业,让他的祖国能够发射导弹,把卫星送上天,从一个处在冷战时代的落后国家,到迅速拥有了强大防御能力——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大计来说,钱学森的功绩似乎如何解读都不为过。这位中国的“导弹之父”不仅是一名技术专家,还被认为是一位文、理、工结合型的科学家。

1950年以后,他在美国麦卡锡运动泛滥成灾,自己受到无端指控,行动自由受到美国移民局的限制和联邦调查局特务的监视,而且被吊销了国防部的通行证,无法再继续参与机密军事科技研究的情况下,为了转移美方的注意力,及时调整心态,进入一个新的理论领域,并最终创建了“工程控制论”。在他回国之后,“工程控制论”在国内形成为健全的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体系,为中国现代高科技事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科学支持。

在20世纪80年代初,他提出了由系统工程、系统学、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等理论组成的“系统科学”思想。至此这位备受尊崇的科学家似乎找到了解读科学问题的万能钥匙,他快速地挣脱了“导弹轨迹”的束缚,沿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系统科学理论”的路线,开始了一场对不同领域的科学技术问题的全面解读。

他开始审视中医,“我并不是一个中医,但我认为传统医学是个珍宝,因为它是几千年实践经验的总结,分量很重。更重要的是:中医理论包含了许多系统论的思想,而这是西医的严重缺点。”钱学森对于中医的论述显然没有他“卫星上天”的成就那般令世人信服,但这些并没有影响他和他的追随者不断解读更广泛领域的科学问题。

1958年,钱学森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谈园林学》的文章,此文被视为钱学森对建筑与城市研究的肇始。后来钱学森公开提出:要发扬中国园林建筑,特别是皇帝的大规模园林,如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把整个城市建成一座大型园林,钱称之为“山水城市”。在他的倡议下,1993年2月27日在北京召开了“山水城市座谈会”,钱学森在为此次大会寄来的书面发言中说,“山水城市的设想是中外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城市园林与城市森林的结合。山水城市不该是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城市构筑的模型吗?”钱学森的“系统科学观”总能被应用到不同领域而推出新的理论。比如,他和年轻学者张沁文于1980年提出了农业系统工程理论,用以分析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功成名就的钱学森着迷于以他从航天技术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系统科学的方法,去解读社会和自然科学领域形形色色的问题。在这个永远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科学家眼里,科学无禁区,思想无禁区。尽管让他的同胞最为他自豪的,还是他那些最为“宏大”的作品——震天动地的导弹、划过苍穹的卫星,但理解钱学森,仅有这些是不够的。

29.下面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俊逸的外表、优雅的气质、和蔼的微笑、深邃的眼光、圆阔的额头、稀疏的头发。这些都是一个完美的科学家所应当具备的。

B.人们并没有像对“卫星上天”的成就那样信服钱学森对于中医的论述,但这些并没有影响他和他的追随者不断解读更广泛领域的科学问题。

C.“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系统科学理论”是钱学森找到的解读科学问题的万能钥匙,他进而对不同领域的科学技术问题开始了全面的解读。

D.钱学森认为山水城市应该是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城市构筑的模型。在钱学森的倡议下,在北京召开了“山水城市座谈会”。

E.本文作为一篇人物传记,不但介绍了“导弹之父”在航天科学领域的杰出成就,还重点介绍了钱学森在其他领域的突出贡献。

解析:A项“这些都是一个完美的科学家所应当具备的”不正确,原文是说“在无数青年人的脑海里,钱学森定格了一个完美的科学家的形象”;C项与原文“至此这位备受尊崇的科学家似乎找到了解读科学问题的万能钥匙”。

答案:AC

30.本文题目是“钱学森的遗产”,钱学森给后人留下了哪些丰厚的遗产?请分条陈述。

答:

参考答案:①强烈的家国情怀。

②他所创建和领导的航天事业,使他的祖国迅速拥有了强大防御能力。

③创建的“工程控制论”为中国现代高科技事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科学支持。

④提出了“系统科学”思想。

⑤对中医理论有研究。

⑥对建筑与城市有研究,提出“山水城市的设想”。

⑦他的“系统科学观”常被应用到不同领域而推出新的理论。

31.钱学森是科学家、“导弹之父”,本文不但介绍了他在航天科学领域的杰出成就,还重点介绍了钱学森在其他领域的突出贡献。这样写是否会导致详略不得当,重点不突出?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

参考答案:不会。①紧扣标题,中心突出。②更突出表现了钱学森研究领域之广,遗产之丰厚。③更加衬托出钱学森的贡献之大。

32.本文为人物评传性文章,文中处处充盈着作者对传主的崇敬赞美之情。文中说:“在中国,钱学森不仅是一位科学家的名字,而且是对科学家这个词的诠释。”结合原文,探究他诠释了怎样的科学家的内涵?

答:

参考答案:①在所从事的科学研究领域能取得卓越的专业成就;②得到人们尊重和爱戴;③将个人命运与政治、民族、时代紧密联系在一起;④一位科学家还要广泛地涉猎广泛的领域;⑤身后给世人留下一笔丰厚的精神遗产。⑥科学家有国界,科学无国界。(结合以上几点写出自己的认识,选答四点即可。)

第二讲 新闻

知能演练场

题组一

访 谈

一、(2007·广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访钢琴演奏家傅聪

傅聪,钢琴演奏家,生于1934年,著名翻译家傅雷之子。1955年获得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的第三名和“玛祖卡”演奏最优奖。他以“钢琴诗人”的称号闻名于世。

你很小就开始学习钢琴了吗?

我的父亲钟情于法国文学,还把巴尔扎克等人的作品翻译介绍到中国来,他是罗曼·罗兰和其他许多法国艺术家的密友。在我只有5岁的时候,他就影响乃至强迫我学习钢琴。不过,到我17岁去波兰学习钢琴的时候,我已经真正爱上弹奏钢琴了。

你最喜爱的作曲家是谁?

喔,太多了:像肖邦、贝多芬、舒伯特、瓦格纳……他们的每一部作品都是流传后世的杰作。我们永远不能用“完美”来形容音乐上的造诣,每种探索都是阶段性的,每个新的时期对杰作都有新的定义。

我觉得,肖邦呢,就好像是我的命运,我的天生的气质,就好像肖邦就是我。我弹他的音乐,我就觉得好像我自己很自然地在说我自己的话。莫扎特是什么呢?那是我的理想,就是我的理想世界在说话,他是我追求的理想。舒伯特像陶渊明,舒伯特的境界里头有一些我觉得就像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文人传统上特有的那种对人生的感慨。

我听说现在数量惊人的中国家庭送孩子去学钢琴,你怎么看这件事?

假如他们觉得这是一个成名成家的捷径,那他们是不可能做到的!假如他所追求的就是这些的话,他所得到的价值就不是我认为的音乐艺术里面的价值,而是世俗观念里面的价值,那是一种很危险的价值。假如不具备对音乐那种“没有它就不能活”的爱,那还是不要学音乐,学电子、学医、学法律成功的机会都要大得多!学艺术一定要出于对精神境界的追求,有“大爱之心”,然后愿意一辈子不计成败地献身。假如有这样一个出发点,即使孩子不能够成为一个专业的音乐家,可是他有了一个精神世界让他可以在那儿神游,这也是一种很大的幸福!

你认为追求音乐更高境界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我在各国讲学时经常举个例子,那就是黄宾虹说的“师今人,师古人,师造化”。他拿庄生化蝶做一个比喻,说“师今人”就好像是做“虫”的那个阶段,“师古人”就是变成“蛹”那个阶段,“师造化”就是“飞”了,也就是“化”了……伟大的作曲家写的作品完成后还会不断地发展,它会越来越伟大越深刻越无穷越无尽,所以“造化”跟自然一样生生不息,不断复活、再生、演变。真正的“造化”是在作品本身。

对一个艺术家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天分?勤奋?一颗敏感而善良的心?还是思想?

可能这些都需要……但是现在我觉得,也许最重要的是勇气,能够坚持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永远表里如一:这在音乐上也很难做到。

你经常提到“赤子之心”这四个字,这是不是你做人、弹琴的原则?

是呀,如果你的琴声很纯洁地发自内心,就会天然有一种感染力。我父亲经常说,真诚第一。感人的音乐一定是真诚的,有的人可以弹得很华丽很漂亮,你也会欣赏,但被感动是另外一件事。科尔托就是这样,他有很多毛病,但是他真实感人。

什么是你说的好的音乐?

对音乐内涵有真正的理解,而且真正有个性,有创造性:这种创造性并不是随心所欲,而是有道理的,是真正懂了音乐之后的创造。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辈子的学问。

(节选自[法国]多米尼克·夏代尔《音乐与人生》)

1.统观这篇访谈,采访者所提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哪几个方面?

答: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掌握访谈文本的特征以及整合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采访者一共提出了七问,分别是:①“你很小就……吗?”②“你最……是谁”?③“……学钢琴,你怎么看……?”④“你认为追求音乐……因素是什么?”⑤“……艺术家……最重要的……?”⑥“……是你做人、弹琴的原则?”⑦“什么……好的音乐?”第1段和第①问是对被访者的基本情况的介绍,第②③④问是问傅聪谈对音乐的认识和追求,第⑤⑥⑦问是谈成为一个艺术家的标准。认真阅读,合理归类,简洁概括即可。解答访谈进程、内容类题目的思路如下:①通读全文、把握话题、主要进程、关键内容;②将访问者和访谈对象的文字分开,先读提问者(访问者)的问题,把握有哪些主要问题,再阅读涉及访谈对象的相关文字,并进行分析;③重点精读提问者提出的一些关键问题和访谈对象的关键回答,深入研究其核心内容。

参考答案:所提问题可以归纳为:(1)被访者的基本情况;(2)对音乐的认识和追求;(3)怎样成为一个艺术家。

2.傅雷曾对傅聪说:“做人,再做艺术家。”从全文看,傅聪认为艺术家应该怎样做人?

答: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和评价被访者的主要观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文中谈及艺术家为人标准的内容在第3、5、6问的回答中,第3问答中是“摒弃世俗观念,有大爱之心,有献身艺术的精神”,第5问答中是“有坚持原则的勇气”,第6问答中是“有赤子之心”。准确筛选,简洁概括即可。

参考答案:傅聪认为艺术家应该做到能摒弃世俗观念,有“大爱之心”,有献身艺术的精神;有坚持原则的勇气;有“赤子之心”(真诚)。

3.根据傅聪的观点,演奏家如何才能使伟大作曲家的作品“不断地发展”,“不断复活、再生、演变”?

答: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从不同层面发掘文本深邃意蕴的能力,并要求考生探究文本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F级。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①根据傅聪的观点,②演奏家如何才能使伟大作曲家的作品“不断地发展”,“不断复活、再生、演变”?这其实是谈的傅聪对音乐的认识和追求,认识到这一点,回到原文,结合傅聪的观点,进行深层次挖掘,组织答案。

参考答案:演奏家要经历一个“师今人,师古人,师造化”的过程,在音乐上有很高的造诣;演奏家要对音乐原作的内容有真正的理解,领悟到作曲家的精神世界;演奏家把个人体验和追求融入作品,从而使作品具有个性和创造性,不断地对作品进行演绎、阐释与再创造。

二、(2010·东北六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徐妍:您在《童年》这篇散文里曾说:“我家住在一条大河的河边上。”所以,我很想从水开始我们的访谈。您的整个成长阶段都是在大河边度过的吗?

曹文轩:是的。尽管家随着父亲工作的不停调动而不停地迁移,但家总会是傍水而立,因为,在那个地区,河流是无法回避的,大河小河,交叉成网。那里人家,都是住在水边上。开门见水,满眼是水。那里的人与水朝夕相处,许多故事发生在水边、水上,那里的文化是浸泡在水中的。我很怀念河流处处、水色四季的时代。

徐妍:当我通过阅读得知水对于您有很深的内在影响时,更是对您生活的那个水边的村庄充满想象。您能否进一步谈一下水构成了您怎样的性格、人生观与审美情趣?

曹文轩:首先,水是流动的。你看着它,会有一种生命感。那时的河流,在你的眼中是大地上枝枝杈杈的血脉,流水之音,就是你在深夜之时所听到的脉搏之声。河流给人一种生气与神气,你会从河流这里得到启示。流动在形态上也是让人感到愉悦的。这种形态应是其他许多事物或行为的形态,比如写作——写作时我常要想到水——水流动的样子,文字是水,小说是河,文字在流动,那时的感觉是一种非常惬意的感觉。水的流动还是神秘的,因为,你不清楚它流向何方,白天黑夜,它都在流动,流动就是一切。你望着它,无法不产生遐想。水培养了我日后写作所需要的想象力。其次,水是干净的。造物主造水,我想就是让它来净化这个世界的。水边人家是干净的,水边之人是干净的。一年四季,水都是干净的。我之所以不肯将肮脏之意象、肮脏之辞藻、肮脏之境界带进我的作品,可能与水在冥冥之中对我的影响有关。再其次,是水的弹性。我想,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水更具弹性的事物了,它是最容易被塑造的。水是一种很有修养的事物。我的处世方式与美学态度里,肯定都有水的影子。水的渗透力,也是世界任何一种物质不可比拟的。风与微尘能通过细小的空隙,而水则能通过更为细小的空隙。如果一个物体连水都无法渗透的话,那么它是天衣无缝了。水之细,对我写小说很有启发。小说要的就是这种无孔不入的细劲儿。水,也是我小说的一个永恒的题材与主题。对水,我一辈子心存感激。

徐妍:您说的这一切都是让我们这些远离水乡的人永远向往的。但,现在我换一个角度与您谈论这个问题:水对于您性格与审美趣味是否也有让您认为不尽人意的地方?

曹文轩: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从来还没有人这样问过我。是的,我与我的小说的长处与短处,大概都在水。因为水——河流之水而不是大海之水,我与我的作品,似乎缺少足够的冷峻与悲壮的气质,缺乏严峻的山一样的沉重。容易伤感,容易软弱,不能长久地仇恨。水的功能之一,就是将具有浓度的东西进行稀释,将许多东西流走,或是洗刷掉。大约在四十岁之前,我还一直没有觉得世界上有坏人、很坏很坏的坏人。我对人只是生气,而很难达到仇恨的程度。即使生气,也绝不会生气很久,就更谈不上生气一辈子了。时间一久,那个被我生气的人或事,就会慢慢地模糊起来,一切都会慢慢地变得光溜溜起来。一个人没有仇恨,不能记仇,这对于创作是十分有害的,它影响到了他对人性的认识深度与作品的深度。仇恨是文学的力量,不能仇恨与不能爱一样是一件糟糕的事情。由仇恨而上升至人道主义的爱,才是有分量的。我一直不满意我的悲悯情怀的重量。但,一个人做人做事都必须要限定自己。不能为了取消自己的短处而同时也牺牲了自己的长处。换一种角度来看,“短处”之说也未必准确。

选自《与一位古典风格的现代主义者对话

——曹文轩专访录》(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曹文轩一生虽然在不断的搬迁,但都在处处河流的水边居住,水乡的生活和水的形态都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曹文轩从水中获得了很多启示,他感悟到了生命感,水的流动的神秘使他产生许多遐想,培养了他日后写作中的想象力。

C.水对曹文轩的小说的语言风格、形象特征等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水也是他小说中的一个永恒的题材和主题。

D.在水的影响下,他的性格也变得容易伤感和软弱,缺乏严峻的沉重,不能长久的仇恨,心中充满了深深的人道主义的爱。

E.这篇访谈的提问从生活经历开始,自然亲切,话题集中,而且问题很有深度,角度独特,自然引发了曹文轩的深刻的思考。

解析:A项是童年的曹文轩随父亲不停搬迁,从“我很怀念河流处处、水色四季的时代”可以看出他现在不是居住在水边。D项他认为“由仇恨而上升至人道主义的爱,才是有分量的”。

答案:AD

5.曹文轩认为水的哪些特性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

答:

参考答案:水是流动的;水是干净的;水的弹性;水的渗透力;水能够将具有浓度的东西进行稀释。

6.这篇访谈是围绕着怎样的话题展开的?访问者提出的几个问题有怎样的关系?

答:

参考答案:围绕着“水与曹文轩的成长”(或水对曹文轩的成长的影响)的话题展开。这几个问题是层层深入的,首先问水与他的生活环境的关系,然后问水对他的性格、人生观、审美情趣的影响,最后问水对他的影响中是否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7.曹文轩认为“我与我的小说的长处与短处,大概都在水”,其中的“短处”如何理解?有人认为曹文轩夸大了环境的影响,你有怎样的看法?请就你认同的观点加以探究,并举例阐述。

答:

参考答案:(1)这里的短处是指在水的影响下,他的作品缺少足够的冷峻与悲壮的气质,影响了他对人性的认识深度与作品的深度,作品中悲悯情怀的重量有欠缺。

(2)认同曹文轩的观点。环境对人的思想、性格有着重要的影响,如雄浑博大的盛唐文化对李白的雄奇飘逸的诗风有着深远的影响。认同第二种观点。环境对人有影响,但不一定是决定性的,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环境的束缚。如袁隆平的设想与权威观念相反,面对周围的嘲讽与阻挠仍坚持实验,最终成功。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奥斯卡决胜之前接受采访 张艺谋:得失平常心

《南方都市报》记者 谢晓

记者:《英雄》在国内取得这么大成功,这给你的奥斯卡之行带来了什么压力吗?

张:没有,《英雄》在商业上是空前成功的,不仅在中国,韩国、泰国、所有东南亚国家……都是中国电影有史以来破纪录的数字,我也很好奇为什么这么卖钱,前不久有媒体说是因为在国内做了特别的炒作,那我想其他地方已经是有游戏规则的,所谓“车走车路马走马路”,它们总不存在恶性炒作,所以我一直在想,可能我们需要总结一下怎么去吸引观众看电影。至于奥斯卡,以前我也来过一次,它就是这一套,就像一个大聚会,美国人的电影游戏,大家盛装而来,我语言不通,就是来看热闹。

记者:您获奖无数,那在您看来奥斯卡奖的特殊意义在哪儿?

张:中国老百姓有奥斯卡情结,其实圈中人都知道这只是一个美国人的奖,只是美国人的评判标准,与其他电影节不一样,它不代表最高水准,但中国人很特别,从媒体到老百姓始终有这情结,也许是因为影响力大,而在所有奖项中,它在商业上影响力最大,这可能与美国国情它在电影界老大的地位有关。

记者:您得奖或不得奖希望说一些什么?

张:获不获奖都说得差不多,都是要感谢关注中国电影的人们。每年都有很多作品、导演出现,但通过奥斯卡游戏方式引起广泛关注也是一件好事。

记者:您的《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都获过奥斯卡提名,您怎么看奥斯卡奖的评选标准走势?

张:很难评价它的走势,从历年来看它没特别的标准,大标准是美国标准,但这么多年《辛德勒名单》和《芝加哥》就是完全不一样的风格,有个共同点就是卖钱,好像美国评奖与影片的受欢迎程度与票房经常一致,很少看到爆一个大冷门,即从来未听说过或沉闷的电影获奖的,这可能代表美国投票心理,他们还是希望电影能带给他们兴奋。

记者:您对这一届参赛作品大赢家《芝加哥》怎么评价?

张:这次《芝加哥》得提名最多,还是能给我一些启发,比如传统歌舞片中作了一些转换和内心表达,这些新形式特别好,还有歌舞特别好看,音乐的表现方式很美国化,让年轻人有很强的节奏感,同时针砭时弊的现实主义命题,对社会对媒体等幕后有批判,这也是它获奖的原因吧。还是有一点思想性。

记者:马丁·斯科塞斯是美国坚持艺术个性的一位导演,他冲击奥斯卡20年了,一次没得,您怎么看?

张:马丁是我非常喜欢的导演之一,8年前我在他家吃饭还见过他妈妈,上次金球奖颁奖后有个聚会,可是人挨人,我等了两小时想祝贺他但他一直忙着,后来在一个人挤人的长过道里,我跟他擦身而过了。我很喜欢他的作品,在美国这样一个程式化的电影创作环境中,他的个性非常鲜明,但这次《纽约黑帮》不是他的代表作,听说原片长三个半至四个小时,现在看到的是两个半钟头,我觉得剪得很碎,不知是否导演原先的版本,但看得出他极具野心,想对纽约及美国人历史进行浓缩,又都是大牌演员,能控制这么大题材已经很难了。

记者:您认为外国人能看懂《英雄》中的传统文化吗?

张:不管大家怎么看《英雄》,它里面充满了传统文化的很多视觉符号,琴棋书画对外国人来说可能很陌生,他们可能还觉得神秘,感到很遥远,不太像中国人能看那么透彻。

记者:之前很多人认为《英雄》不可能得奖,因为离《卧虎藏龙》太近了,您认为假如它落败这是主要原因吗?

张:我也是这么个看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给同类型两部电影一个奖不大可能,所以我也不太期望。

记者:您正在筹备下一部武侠片,那您是否会将《英雄》中的经验教训全带到下部片中去?

张:其实不能光拿《英雄》来说,我每拍一部片都会总结,我自己总结比媒体早得多,一般是剪完或看完拷贝就开始总结,我肯定是希望总结好的经验,每一部都能提高,但有这样的心也不一定做得到,有时自己认为做到提高了,和别人看你是两个标准,我很坦率地说,到今天我不是用别人的眼光来判断自己,而是用自己的眼光判断自己,我只要尽量客观严格要求就没问题,只靠别人评价就会失去个性,众说纷纭该听谁的呢?我相信任何一个导演都不会听别人说来改变,创作最宝贵的是个人角度,评价往往是他人角度。

记者:谢谢您接受我的采访。再见。

(注:本文未作删改)

8.下列对该访谈的分析评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张艺谋对奥斯卡奖并没有盲目崇拜,而是认为它本质上是美国的电影游戏,但借助它引起关注也是好事。

B.记者在访谈中提到《芝加哥》很有必要,因为此之前都是就张艺谋的电影展开访谈,提到《芝加哥》有利于将访谈拓深拓广。

C.记者提到马丁·斯科塞斯其实是不明智的,会引起张艺谋不愉快的感觉——暗示自己有可能和他一样要多次空手而回。

D.张艺谋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对外国人来说很陌生,也很神秘,因为看不透彻反而会很有吸引力。

E.文中记者主要采用了直问的方式,频频发问,而很少说出自己的理解或营造一些趣味氛围,但从效果看,采访还是很成功的。

解析:B项,之前并不都是谈张艺谋的电影;C项,谈论参与角逐的一些导演是本次采访的重要目的,有必要提到马丁·斯科塞斯,从文中看,张艺谋也不会如此敏感将没有联系的事情揉在一起。

答案:BC

9.访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问,那么,这篇访谈在这方面做得如何?

答:

参考答案:这篇访谈在这方面做得很好。首先,记者由《英雄》的成功开始访谈,很能引起对方的兴趣。接着,记者就张艺谋参与奥斯卡角逐一事引出询问张对奥斯卡和具体电影、导演的看法,重点评述这些电影和导演的可取之处。然后,由这些电影和导演自然过渡到《英雄》,讨论英雄的优点和参评的不利因素。最后,询问张艺谋下一步影片的打算。总体来说,提问丝丝相扣,有计划、有步骤,进行得很顺利。

10.通过这次访谈,你可以看出张艺谋对电影有哪些追求?

答:

参考答案:透过张艺谋的谈话可以看出,他对电影艺术有下列追求:(1)注重电影的商业化趋势,希望电影能够吸引观众;(2)不盲目崇拜奥斯卡奖,保持自己的艺术个性;(3)在技术上借鉴西方电影的做法,如歌舞片的转换与内心表达、音乐的本土化等;(4)在电影中更多的融进一些传统文化因素。(通过访谈看张艺谋对电影艺术的追求,实质上是发掘文中的深层意蕴。)

11.张艺谋说完最后一段话后,记者没有作任何评论就结束了访谈,你认为有没有必要评论一下?如果不必要,请说明理由。如果必要,请说明理由并说一说你准备如何评论。

答:

参考答案:不必要,理由如下:

(一)张艺谋这一段话有两层主要意思,一层是每拍一部电影他都会总结提高,二层是不用别人的眼光来判断自己,而是用自己的眼光判断自己,只靠别人评价就会失去个性。这两点都不好评论,第一点要评论就必须举例证明,会使访谈结尾显得臃肿、偏离主题,第二点要评论就涉及一个对与错的问题,无论记者同不同意张的看法都不好评说,因为张的观点有一些绝对,如果同意,显得不是发自内心,说不同意则很可能引起对方不愉快。

(二)记者至此访谈的目的均已达到,没有必要在这个问题上纠缠,适时收尾正是一种智慧,再评论下去则可能画蛇添足。

有必要,理由是:

(1)张艺谋兴致勃勃讲的一段自己关于电影的观点却没有得到回应,显得记者不够礼貌。

(2)张艺谋的观点确实有一些绝对的成分,有必要指出来,给读者一定的阅读关注指导。

评论方法:基本肯定张艺谋的观点,对他坚守自己的个性的做法表示欣赏,同时委婉地指出其实有一些评论如果合理参考还是有好处的。评论时关键有两点,一是注意说话的度,二是注意说话的语气,态度要真诚。(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重在看思维的深度。)

四、(2009·宁德市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访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节选)

魏书生,1950年出生,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由于受“文革”影响,他初中毕业即到农场劳动。1978年任中学教师,先后荣获省功勋教师、特级教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现任辽宁省盘锦市教育局局长。

①记者:您好像说过:“我不会教书,是学生教会我教书。”为什么这么说呢?

魏书生:这是心里话。我没受过师范教育,19岁教书前是个种地的,你说怎么办?我只好跟学生商量着教。在这种商量中,我感受到的是与学生之间的和谐、默契、轻松和愉快。

②记者:在盘山三中任教半年后,您就被任命为教导处主任。1979年3月就开始了第一轮教改实验,您成长的速度令人吃惊,这速度靠的是什么呢?

魏书生:还是我带班带得好。我始终相信,老师是为学生服务的,不是为“婆婆”服务的。语文教学“婆婆”多,最外行的领导、文化水平很低的家长都可以指点语文教学。如果把各位“婆婆”的见解都拿来指导自己的话,那这堂课就彻底没法上了,而且肯定也就离开了学生的实际。我当时提出老师不能把学生当做容器,退一万步说,即使真把学生当容器,你还得研究各种容器口径的大小,也就是学生的接受能力。所以我一开始教书,就想的是学生的需要,学生的感悟,学生的喜怒哀乐,这使我和学生之间的矛盾减到最低点,非常融洽。因为总想着人家的接受能力,就教得比较轻松,而一旦学生高高兴兴地学了,也就把“婆婆”们要求咱完成的任务完成了,所以我很快就取得了成绩。

③记者:您好像一直是个多重身份的人,职位不断提升,却一直坚持教课。大家感兴趣的是,您作为教育局长在中学任教,如何处理与那个学校校长的关系?人家怎么管理您?会不会感到不自在?

魏书生:我1997年到教育局,同时还在原来的市实验中学教语文,每天一节课,当了6年局长,教了6年语文。我还是强调做事情,把课教了就完了。实验中学的校长原来就是我的副校长,我们处了20多年,非常好,像一个人一样。实验中学我那个班的学生去年毕业了。因为搬家,现在我在职业技术学院师范系教两个班的语文教材教法,一周四节课。1998年到2000年我在那儿当院长,现在我在那儿教课,职院院长也没什么想法呀,倒是找我商量工作更方便了。

④记者:您“出名”后经常去各地讲学开会,频繁的社会活动却一点也没影响您带班,不但从不请其他老师代课,而且班级秩序井然。于是就有人感到奇怪,觉得您真是挺“神”的,这种评价中多少还有点将信将疑的成分。

魏书生:其实不奇怪也不“神”。当了主任后,又教课、又当班主任,使得我管理班级的时间少了。我就研究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发挥他们的作用,大家分头承包一些事情,我更多的是观察与指导。很多人觉得我这种管班的方式比较新鲜,似乎没费多少劲儿,就使班级井井有条,学生学得高高兴兴,于是就成了先进典型。别人挺奇怪:你刚教了一年多书,劲从哪儿来?我自己分析,还是在于我和学生是一家人,他们都帮着我出主意,我也帮学生出主意,合力大于分力之和。总也没有管学生这个心态,而是为了学生好。到后来当了校长,包括现在这个活儿(教育局局长),都坚持一条:不是管人家,而是为人家好。为人家好,人家就容易接受,大家共同把事情做得更好,让每个人活得更好。

⑤记者:可是您实际上很成功,您肯定有不甘平庸、追求卓越的理想和目标。您认为追求卓越和平常心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魏书生:我还是强调高高兴兴地活着。因为人很渺小、生命很短暂,所以才应该格外地珍惜,活得快乐一点、有效一点、对别人有用一点。我没怎么想过追求卓越,就愿意多做事,高高兴兴地做事,做了一件又一件事,如此而已。人对着三个世界:外在的大世界、内在的自我世界,第三个就是本职工作。我的观点是,这个地球上任何一份平凡的工作,当你全身心去做的时候,它都是一个宏大的世界,都有无穷无尽的学问。工人做工,车零件,焊器物;农民种田,养鸡,养猪,养花,干进去,真的都是宏大的事情,就在于你能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我说,人和工作之间有五种境界:一、无心无意;二、三心二意;三、半心半意;四、一心一意;五、舍身忘我。当你进入舍身忘我的境界,做这份平凡的工作时才感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一杯水一个世界,一滴水一个世界,一个水分子一个世界,这样你钻研起来当然有无穷无尽的乐趣。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魏书生老师说:“我不会教书,是学生教会我教书。”是由于他没受过师范教育,19岁教书前是个种地的。

B.魏书生老师所说的“婆婆”指的是学校领导和家长。

C.魏书生老师从当教师到后来当校长、当教育局局长,都坚持为对方好。

D.魏书生老师提出老师不能把学生当做容器,不能进行灌输式教育,而提倡因材施教。

E.记者认为魏书生老师有不甘平庸、追求卓越的理想,而魏书生老师否定了这种说法,认为自己没有怎么想过追求卓越的理想。

解析:A项属于强加因果,把魏书生谦虚的话当成真正的原因。B项,魏书生所说的“婆婆”指的是最外行的领导、文化水平很低的家长等。

答案:AB

13.本文是一篇访谈录,记者的提问、魏书生老师的回答,都讲明具体的时间、地点,结合第②③两部分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答:

解析:考生答题前,应先回想一下访谈(新闻)的基本文体特征,认识到:访谈是新闻的一种,最本质特征是真实;访谈的主要写作目的是表现受访者(类似于传记中的传主)的个性品质或某方面专长。

参考答案:①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写出魏书生老师的一段真实生活经历;②有利于体现魏书生老师热爱学生,热爱教学,不管行政工作多忙,都坚持上课的良好品德和作风。

14.结合文本中魏书生老师的经历,谈谈他是如何达到“舍身忘我的境界”的?并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的认识。

答:

解析:本题第一问考查对结构思路和文章主要内容的分析概括;第二问考查对文本所表现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评价。答题时,考生首先要对记者的问题作认真的分析(因为魏书生的回答都是对记者问题的解说),从中梳理出全文结构思路:①②部分是对魏语文教学工作的介绍,③④部分是对魏行政管理工作的介绍,⑤是对全文的总结升华。其次,考生还要结合现实,对魏书生的精神作出自己的评价。

参考答案:①魏书生老师认为人和工作之间有五种境界,“舍身忘我”是其中的最高境界。在管理上,他不论是当教师还是当领导,都是想着为人家好;工作上,他愿意多做事,高高兴兴地做事,全身心投入,而且在其中享受到无穷无尽的乐趣。

②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在学习或工作上也应该快乐一点、有效一点,即使从事的是枯燥的学习或平凡的工作,也应当全身心投入,努力寻求其中的乐趣,力争进入舍身忘我的境界,踏踏实实地把学习或工作搞好。

题组二

新 闻

五、(2007·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梦 碎 雅 典

杨明 马小林

奥蒂又输了,这次依然输给了“坏运气”。

这位37岁的牙买加老将具备夺取世界女子百米冠军的实力已达17年之久,但好运却从未降临到她的头上。当奥蒂今晚闪着泪花走出第六届世界田径锦标赛赛场时,她追求了一生的梦想化作了一场噩梦。

奥蒂已经赢得过20多枚世界大赛百米的银牌和铜牌,参加过5次世界锦标赛、4届奥运会,但还没有赢得过一次百米冠军。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女子田径选手能在37岁“高龄”依然在世界赛场上奔跑;也没有任何一个世界名将比奥蒂遭遇到更多的莫名其妙的不幸。

这次大赛前,她以10秒96的成绩排名今年世界第三。美国的奥运会百米冠军德弗斯和世界冠军托伦斯因故不能参加本届的百米赛,这给了奥蒂一次绝好、也是最后一次竞争世界“短跑女皇”的机会。

经过三轮出色的表现,奥蒂最终站到了决赛起跑线前,观众送给她的激励掌声超过了所有其他选手。她太珍惜这次机会了,这将是她人生最关键的一次搏击,就像剑手要毕其功力于一击。

奥蒂蹲下了,全场静默着。发令员举起手臂。反常的两声枪响表明有人抢跑。所有人跑出后都停下来,唯独奥蒂没有听出是犯规的枪声。这对于比赛经验最丰富的她来说,真是不可思议。

起跑通常不好的奥蒂这次“启动”完美之极。她像旋风般掠过跑道,人们惊呆了。夜色中,孤独的奥蒂如黑色的闪电射向终点,转瞬之间,她已经跑过80米!

在全场的惊呼声中奥蒂停下来。她意识到发生了“可怕”的事情。此时,全场再次静默得反常。在这片静默之中,奥蒂转身,面无表情地朝起点慢慢地一步一步走着……

奥蒂,为什么总是不幸的奥蒂!人们想起在1993年的世界锦标赛百米决赛中,奥蒂和美国的德弗斯几乎同时撞线,成绩均为10秒82。但是,国际田联通过录像将金牌判给了对手。站在银牌领奖台上,奥蒂的那双泪眼给世界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历史居然惊人地再一次重演!1996年奥运会百米决赛上,奥蒂又一次在同样的情形下输给了德弗斯,又一次成为无可奈何的“伴娘”,让世界唏嘘不已。

去年底,奥蒂曾决定退役。捧着一大堆银牌和铜牌,心怀不甘的她宣布改当时装设计师。当时,世界上所有的体育爱好者都将深深的敬意,献给这位不是世界百米冠军的“女皇”。

现在,奥蒂那两条修长的腿沉重地走着,分明是一步一个坎坷,一步一个艰辛,那条跑道浓缩了她20多年的运动生涯和一个未能如愿的梦。数万观众以静默表示着他们深深的同情。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奥蒂没有沮丧,没有发脾气。她的脸上是坚毅的神情。

起点前,奥蒂再一次蹲下,再一次使出毕生的气力去拼搏,但结局是大家可以预料的(仅获第七名)。

奥蒂以永不向厄运低头的勇气证明了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心中,奥蒂何尝不英雄!

(新华社雅典1997年8月3日电)

15.文章开头两段属于新闻文体基本构成中的哪个部分?请结合本文分析其作用。

答:

解析:本题考查新闻的文体特征,能力层级为C级。了解了新闻文体基本构成要素,结合导语的特点,答案不难得出。解答这类题,必须对新闻文体基本构成要素有所了解。新闻构成: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四部分。①标题:引题,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代消息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引出正题;正题,说明消息的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副题,揭示结果和内容提要,对正题起着补充说明的作用。②导语: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消息开头,简明扼要摆出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最吸引人的事实,或者是新闻事实中最主要的思想及意义,以便读者迅速及时了解主要内容,吸引读者读完全篇。③主体: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新闻的躯干。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④结语: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它可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可用带有启发激励性的语言作结;可对发展趋势作预测;可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

参考答案:文章开头两段属于新闻文体的导语部分。概括本篇新闻的要点,为整篇文章定下感情基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6.文章用较长篇幅介绍了奥蒂参加比赛的背景材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新闻篇章结构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这段背景材料是补充介绍奥蒂的,属于插叙,结合插叙的特点及作用,从内容上和情感的表达上两方面进行分析,内容上,“人们想起在1993年……将金牌判给了对手……奥蒂的那双泪眼……”和“……历史居然惊人地再一次重演,奥蒂……输给了德弗斯”这些说明了奥蒂的“坏运气”不止一次,正是因为如此,奥蒂才盼望在奥运会上夺得金牌,情感上,最后一段“奥蒂以永不服输的精神感动着观众”,说明作者从情感上是同情、佩服和赞赏奥蒂的,结合这些,进行整合即可。解答这类题,须对新闻写作特点有所了解。叙述顺序主要有顺叙(使事情来龙去脉清晰)、倒叙(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插叙(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使中心思想更加鲜明)、补叙(增强文章的审美效果)。

参考答案:文章这样写可以让读者全方位了解这位体坛老将的“坏运气”,更深刻理解奥蒂渴望圆梦雅典的迫切心情,突出奥蒂不屈服于命运的性格特征,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17.怎样理解“在这片静默之中,奥蒂转身,面无表情地朝起点慢慢地一步一步走着……”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答: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这个句子的字面意思不难理解,若要发掘深层意蕴,就要回归原文,联系上下文内容思考,在全场的惊呼声中……奥蒂停下来……全场再次静默得反常……奥蒂……面无表情……一步一步走着,观众为什么“静默”?奥蒂为什么“面无表情”?为什么是“慢慢地一步一步走着”?理解了这些,结合语境,答案不难得出。解答此类题,要求:①确定词语或句子理解的阅读区域;②句不离段或文,分析句子特征要在语境中探求句子的内涵、深刻意蕴或联想义;③抓句子中的重要词语。

参考答案:观众以静默的方式表示他们的深深同情。奥蒂一步一个坎坷,一步一个艰辛,她回到的不只是决赛跑道的起点,也是梦想的起点。

18.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心中,奥蒂何尝不英雄!”请结合奥林匹克精神,谈谈你的认识。

答:

解析:此类探究评价题,考查对文本深层意蕴的发掘,以及对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探讨。此题开放性较强,结合文章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倾向,以及奥蒂的事例来分析,言之成理即可。解答此类题,①从文本中找准一个切入点,并结合文章内容及自己熟悉的材料进行深入分析与评价。②见解力求独到,读出不同,写出个性,张扬灵气;论点力求深刻,不要面面俱到,只求一点深入。③综合分析,不能只答抽象的要点,要结合文章提供的背景材料作适当的具体阐述,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叙述观点+分析+评价)

参考答案:“重要的是参与,不是胜利”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之一,奥蒂的“悲剧命运”令人叹息,她屡败屡战,不向厄运低头的坚毅与执著,完美地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失败者未必不是英雄,奥蒂虽败犹荣。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9~22题。

季老足迹:知识分子的精神高地

12日下午5时半,一场罕见的大雨笼罩整个北京大学,但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前的广场上,仍然聚集着北大的师生,还有很多人从校园外特地赶来,悼念季羡林老先生,久久不愿离去。

“我没有亲眼见过季老,没有和他打过交道,但他是北大人永远的精神灯塔。”一位几天前从北大毕业的中文系学子,今天重回校园,在雨中向季羡林老先生鞠躬致敬。

“深切怀念季羡林老先生”——今天上午10时,季羡林老先生的灵堂尚未敞开大门,不少北大师生就已自发聚集在百周年纪念讲堂黑色的大幅挽联下。

在悼念人群中,82岁的雷鸣老先生从家中赶来,一直待到下午5时灵堂关闭都迟迟不愿离去。他说:“1992年在‘中国丝绸之路’首届学术大会上,我的一篇论文得到了季老的点拨指正,此后,我多次和季老交流过相关学术问题。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也许是每一个和他交往过的人最深刻的感受。”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把季老先生比作“知识分子的精神高地”。张颐武说,这么多年来,他们这批学人从未听到过有关季老的负面传闻,“从这个角度来说,季老是知识分子的精神高地,是一个将传统士人精神与现代专业知识完美结合的人。”

“季老先生做了一辈子学问。不管是在什么状况下,都没有停止。他对我最大的影响是在治学精神和态度上。”季羡林老先生的学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葛维钧回忆,季老先生写作《糖史》时,已经80多岁了,但仍不顾严寒酷暑每天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有时,季老发现了新线索就兴高采烈起来。他的喜怒哀乐都是和做学问联系在一起的。”

“先生个性极为鲜明,广被万物的爱心与知识分子的胆识在季老先生那里体现得十分醒目。如果来访者不学无术而又滔滔不绝,先生就会面色木讷长久不言;如果是清纯学生求访解惑,则他每次必从家中送出来直到大门口默默挥手告别。”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王岳川教授告诉记者,“季老生前说过,他最喜欢的知识分子是:质朴,淳厚,诚恳,平易;怀真情,讲真话;关键是一个‘真’字,是性情中人;最高水平当是孟子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正是夫子自道!”

“季羡林老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更因为他的品格。即使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国际关系学院2005级本科生李玉磊对记者说,季羡林老先生常年笔耕不辍,把自己对人生、对知识、对生命的深刻感悟写在了一本本书中,这些用心写出的文字不仅是老先生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很早听闻季老先生的大名,通过阅读,为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广博的知识所深深折服,这成了我报考北京大学的一个主要原因。”中国语言文学系2007级本科生李垚坦言,虽然求学期间,她未在校园里见过季老先生,也未聆听过其谆谆教诲,但是他独特的人格力量和精神境界早已成为燕园中无形的精神标识,感染着每个身处燕园的北大学子。“先生对人生的乐观态度和对治学的严谨精神,是我们后辈应汲取的力量。唯有如此,步入社会后才能有所担当。”

(有删改)

1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在参加纪念活动的人群中,既有年轻的北大学子,也有八十多岁的学者,这充分说明了季老先生的影响之大。

B.季羡林老先生是一位富有童心的人,发现新奇的东西就会很高兴。

C.季老先生认为自己就是一个符合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知识分子。

D.李垚因为听过季老先生的演讲,被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广博的知识深深折服,所以报考了北京大学。

E.季老先生的作品,不仅是他个人对人生、知识和生命的认识,更是他一生的写照,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解析:B项,“富有童心”错,季老先生不是因为发现“新奇的东西”而高兴,而是因为发现了学术研究的“新线索”而高兴。C项,“季老先生认为自己就是……”于文无据,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季老先生所认为的知识分子的最高水平。D项,李垚没有听过季老先生的演讲。

答案:AE

20.这篇新闻开头的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文本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借景抒情等作用。考生只要了解了景物描写的作用,再结合文本,即可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开头的景物描写一是交代自然环境的恶劣,与后面参加活动的人之多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表现季老先生的影响之大;二是营造凄凉的氛围,衬托人物内心的悲伤。

21.文中说:“他是北大人永远的精神灯塔。”请结合全文,分析季羡林老先生对北大人的影响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文本主要内容的分析综合能力。文本的第一、二、三段写的是悼念现场,第四段写了季老先生山高水长的风范,第五、六段写了季老先生的治学精神和态度,第七段写了季老先生的爱心和胆识,最后两段则展示了他的人格魅力。

参考答案:一是他山高水长的风范,二是他的治学精神和态度,三是他的爱心与胆识,四是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22.为什么北大教授张颐武把季老先生比作“知识分子的精神高地”?请联系文本和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答:

解析:回答时必须抓住两个关键词“知识分子”和“精神高地”,分别从其“知识分子”和“精神”两个方面入手,同时注意结合身边的实际,也可以结合自己对现代社会的认识来谈。

参考答案:北大教授张颐武之所以把季老先生比作“知识分子的精神高地”,是因为季羡林老先生是一个将传统士人精神与现代专业知识完美结合的人。正因为如此,像葛维钧、李垚一样的许许多多的人才敬仰着他,受着他的影响,并时刻准备在社会中担负起自己的责任。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更新飞速的社会,人们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机会和途径越来越多,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许多人在成为自己所在领域顶尖人物的同时,却把传统的知识分子精神给丢失了。而这种精神正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获得长远发展的动力。我们的国家需要像季羡林老先生这样的具有精神高地的知识分子。

七、(2010·全国新课标调研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3~26题。

邰丽华:生命的雀之灵

如果说,一个人生命中的每一次感动都是因为某件事物的独特意义与自己精神取向中的某一敏感区域“触电”,那么,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次“触电”来自欣赏青年聋哑舞蹈艺术家邰丽华的舞蹈《雀之灵》并结识她。

《雀之灵》这个舞是1986年由杨丽萍创作并首演的。但是,这位年仅25岁的聋哑姑娘是在没有任何音乐和节拍的情况下赋予了《雀之灵》另一种动人的神韵。

和邰丽华第一次见面是在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会客室。很难想象站在面前的这个清秀的女子就是舞台上那个充满灵动的舞者,她眉宇顾盼中流露出的那种婉约更是让人充满了爱怜。因为交流不便,我的问题必须要先告诉手语老师,而手语老师再将我的话转达给她,然后她以很美的手势将自己的意思告诉手语老师,然后才是我。她的表达简单、纯净,纯净地让我知道很难通过这样的方式达到采访的目的,所以,我们最终约定,将采访放到网络上用QQ进行。于是,一个特殊的没有阻隔的交流让我真正领略了一个醇美的世界。

音乐是舞蹈天生的催化剂,正是靠着音乐的刺激,舞蹈家们才能将自己所有对音乐的感受表现为躯体的流动。一曲《雀之灵》有多少节拍,她没有仔细计算过,但是我算过,700个左右,对于完全处在无声世界里的邰丽华来说,要想让舞蹈和这700多个节拍完全合拍,唯一的方法就是记忆、重复、再记忆、再重复。重复到最后的时候,她的心里已经有了一支永远随时为她响起的乐队。

长期的无声世界使邰丽华有一种正常人无法拥有的平静心态,她用躯体的舞蹈为自己的生命刻画一个个精彩的瞬间,用心灵的音乐为自己的人生勾勒一曲曲完美的奏鸣。每次起舞,她就将自己带入快乐无比的心灵世界,在婀娜的旋转中找寻自己生命中的足印。

如果说其他艺术家的舞蹈注重的是给观众带来艺术的完美,那么邰丽华的舞蹈则在这种完美之外给观众带了梦想与爱。从1992年开始,邰丽华的舞蹈艺术之路开始趋向一个又一个高峰。她用自己对舞蹈艺术独特的心灵体会为世界很多地方的观众带去一次又一次心灵的震撼。

1992年10月,意大利斯卡拉大剧院举办了被称为艺术盛会的“无国界文明艺术节”,应邀演出的,都是当今世界上舞蹈界的超级明星和著名舞蹈家,邰丽华作为唯一的残疾人舞蹈家表演了极具东方情调的舞蹈“敦煌彩塑”。在观众为这个残疾人艺术家报以热烈的喝彩和掌声后,本次艺术节的艺术总裁激动地对她说,“与同台的超级明星们相比,你毫不逊色。”

如今的邰丽华,已经把自己融入了《雀之灵》。每当大幕拉开,舞台灯光亮起,舒缓的音乐声徐徐飘渺,轻灵舞动的,仿佛就是一只美丽而充满灵性的孔雀,在寂静的山林、在如茵的草坪、在潺潺的溪畔,徜徉、曼舞……一颦一笑、一举一止,都那样出神入化,都那样恰到好处。人们欣赏到的,并不只是美丽动人的雀之形,而是充满神魄和魅力的“雀之灵”。实际上,能舞出神韵来的,不只是《雀之灵》,邰丽华表演的每一个舞蹈中,都是这样。这正是她的舞蹈成功之处,也是最为感人之处。同是少女角色,却能巧妙地通过一颦一笑、举手投足的细微不同。在《雨林》中,她演活了傣族姑娘的率真可爱、活泼奔放,任长发飘洒,欢跃山林,展示着勃动的青春;……在《千手观音》中,12位女孩、24只手,融成一尊金光闪闪的吉祥观音,所有的意境,似乎都凝结在邰丽华那颇带禅意的含蓄表情之中。她脸上虽无一丝媚笑,但在目光流盼、眉宇舒展、玉指轻拈之间,流露出会心的微笑与吉祥的祝福……

邰丽华的舞蹈如诗如画,含意隽永,不仅可以使观众得到艺术的享受,而且讴歌了生命的尊严、价值和伟大的人类精神,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对于弘扬华夏文化、人道主义和文明友爱,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无国界文明艺术节”上,被誉为“美与友谊的使者”。尽管她还很年轻,还是因其杰出的才华与贡献,而被业内人士推选为中国特殊艺术协会副主席。

如果说艺术的境界就像海洋,需要用一生不断去跋涉,搏击那种惊涛骇浪,那么人生的过程却如湖水,只要能容人浅浅地濯足,体味其中静谧的清冽。

我问她残疾人自己的舞蹈是什么样的舞蹈,她说:“现在的舞蹈都是正常人帮助编排的,那是正常人的舞蹈,我希望能创造出残疾人自己的舞蹈形式,这种舞蹈,要让盲人可以‘看’,让聋哑人可以‘听’,让肢体残疾的人可以‘演’,要让所有残疾人可以共享舞蹈艺术的完美境界。”

(删节自新华社网络中心张伟涛《邰丽华:生命的雀之灵》)

23.下列对人物通讯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这篇人物通讯运用了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方法,写得十分感人。

B.第2节“没有任何音乐和节拍”是说邰丽华跳舞时不需要音乐和节拍也能跳出另一种动人的神韵。

C.通讯第4节用具体数字说明邰丽华是如何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以苦行僧般的毅力意志艰难坚毅地将《雀之灵》舞蹈的音乐节拍一个个深深刻进心灵的经过。

D.通讯的主旨是通过邰丽华这个典型人物向世界展现中国残疾人的精神风貌。

E.作者认为,邰丽华用舞蹈书写了灿烂的人生,邰丽华用舞蹈将中国残疾人独特的精神世界展现给了世界。

解析:B项“不需要音乐和节拍也能跳出”错,原文是说邰丽华耳聋,整天“处在无声的世界里”听不见音乐,感受不到音乐的节拍。D项“通过邰丽华这个典型人物向世界展现中国残疾人的精神风貌”错,通讯是通过邰丽华以超人的毅力练跳《雀之灵》等舞蹈的典型事例赞扬她献身舞蹈艺术,为祖国争得荣誉的品格和精神。

答案:BD

24.通讯以“生命的雀之灵”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

参考答案:①点明邰丽华在无声的世界里,用独特的生命体验跳出的成名舞蹈《雀之灵》在她艺术人生中的位置和意义。②贯穿全文的红线。③揭示主旨。

25.通讯中用了许多抒情性议论句,请举例说说去掉这些句子可以吗?为什么?

答:

参考答案:如第4节,第5节,第9节,第10节等。不可以。或说明她在无声的世界里跳舞的艰难,或点明她的舞蹈的独特艺术价值,或说明她的艺术追求,或点明她的人生境界,或点明通讯主旨。去掉就成了干巴巴的叙事,作者笔下人物邰丽华的精神品质及其创造的舞蹈艺术价值就体现不出来。(举例,言之成理即可)

26.通讯结尾写道,邰丽华“希望能创造出残疾人自己的舞蹈形式”,“要让盲人可以‘看’,让聋哑人可以‘听’,让肢体残疾的人可以‘演’,要让所有残疾人可以共享舞蹈艺术的完美境界”。有人说,处于无声世界的邰丽华要实现这个愿望无异于痴人说梦;有人说,有了名的邰丽华想出风头,制造更大的名人效应;有人说,邰丽华不想躺在已有成绩和荣誉的象牙塔上,她那超越自己,追求人生新目标、新境界的精神值得赞赏;有人说,邰丽华为创造真正的残疾人舞蹈艺术形式,让所有的残疾人共享舞蹈艺术美的献身精神叫人敬佩。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说法进行探究。

答:

参考答案:(提示)能将一个观点阐述清楚,言之成理即可。

八、(2010·长春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7~30题。

高中文理分科是否应该取消

有权威人士日前表示,文理分科降低民族整体素质,导致国人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分离,应立即组织专家进行取消高中与高考文理分科的论证。高中阶段文理分科是否真的到了必须取消的地步?

在高中教育阶段围绕课程设计、教学实施、高考制度以及高校录取等方面,我国已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系列化举措。其中,高中阶段实施文理分科教育,更是在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对此,一直有观点认为,实施文理分科教育某种程度上会导致学生在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养成上出现不均衡的现象,影响高中学生完整的人格建构。

类似看法,有一定的道理和现实意义。但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看,高中阶段的学生发展已显现出个性差异。这一时期的学生,受家长、教师、社会传媒等多方面潜在因素的影响,已开始形成并具有了一定的职业意识,这种意识会影响其对未来社会角色作出尝试性选择。而对未来社会角色的考虑,又很大程度上会体现在学科学习上;加上现行的高考和高校录取制度指引,对文理学科各有所偏好和侧重也就显得很正常了。

而从人的智能发展角度来看,每个个体没有完全相同的心理倾向,也没有完全相同的智能结构。这也意味着,每一个高中学生的多元智能是有差异和偏向的。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已有智能基础上自由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基点和内在目标。忽视个性发展,让所有学生接受同样模式的教育,绝不是教育公平的体现。在这一点上,全社会也已达成了基本共识,党和政府也多次发文强调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同时明确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及差异化发展。

就现实的教育情况来看,我国高中阶段教育仍有非常大的区域性差异。特别是在一些农村高中,课程、教学、教师等资源明显不足,客观上带来了学生在文理学科学习上的选择偏向。如果完全取消文理分科,在现有教育资源尚不均衡、不完善的情形下,我国高中教育体系的内在差距将进一步扩大,势必影响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分科性的专业人才仍是社会的主要需求,同时也是最能见成效的培养对象。此外,文理分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利于高中学生集中精力为大学的专业学习打下扎实基础。“一刀切”式地取消文理分科,尽管学生接触到的学科知识会更广,但也可能导致“浅而不深”,影响学生的持续学习与发展。

概而言之,并不能说取消分科,就能完全改变高中学生对文理学科的不同倾向。如果硬要改动,势必连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以及高考和高校录取制度改革也要一起进行。

总之,取消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应当慎行。只有当绝大部分学校的课程、师资等教育资源丰富起来时,我国高中教育阶段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教育才具有坚实的发展基础;只有当包括高考和高校录取制度改革在内的教育整体改革逐步完成时,全面取消文理分科方可说水到渠成。

27.下列对新闻综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实施文理分科会导致学生在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养成上出现不均衡的现象,影响高中学生完整的人格建构,这种看法有一定的道理和现实意义。

B.显现出个性差异的高中学生,受家长、教师、社会传媒、现行的高考和高校录取制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文理学科各有所侧重显得很正常。

C.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及差异化发展的角度看,忽视个性发展,让所有学生接受同样模式的教育,绝对不是正确的做法。

D.文理分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轻学生繁重的课业负担,武断地取消文理分科,可能导致学科学习“浅而不深”,影响学生的持续学习。

E.为确保高中教育的有序发展,取消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应当慎行;即使取消文理分科,也不能改变高中学生对文理学科的不同倾向。

解析:A项,原文是“实施文理分科教育某种程度上会导致学生在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养成上出现不均衡的现象”;E项,说法绝对,原文是“并不能说取消分科,就能完全改变高中学生对文理学科的不同倾向”。

答案:AE

28.从本篇文章看,取消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有哪些积极意义?

答:

参考答案:①利于学生在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养成上的均衡,利于高中学生完整的人格建构。②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造就。③有利于学生接受更广的学科知识。④有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29.作者为什么说“取消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应当慎行”?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说理的?请简要说明。

答:

参考答案:(1)①我国绝大部分学校的课程、师资等教育资源还没有丰富起来;高中教育阶段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教育还不具备坚实的发展基础。②包括高考和高校录

取制度改革在内的教育整体改革还没有逐步完成。

(2)①教育社会学的角度。②人的智能发展角度。③现实的区域性差异的教育情况。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⑤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利于大学的专业学习。

30.本文作者认为对取消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应当持慎行、缓行的态度,有人认为不应该取消高中文理分科,也有人认为应该尽快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对此,你怎么看?请就你认同的一种看法进行探究。

答:

参考答案:(提示)从三种看法中选择一种谈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即可;如果选择第一种看法,照搬原文不给分。

九、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31~34题。

七月流火 书香满城

中新社香港7月21日电 呼吸香江的书香,一定要在烈日炎炎的七月。每到七月,这座城市最大型的集体读书活动——香港书展便会登场,大批书迷会为翰墨书香倾巢而出,其阵势绝不输于任何一场狂欢派对嘉年华。

香港的文人说,阅读是香港人的新欢。此言不虚,每逢书展开锣,香港人对“新欢”的爱慕程度就被表现得非同一般:香港人的阅读欲望,会在为期一周的书展“文化黄金时段”喷涌而出,平素分道扬镳的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会在这一刻殊途同归。

这一刻,这座商业所向披靡的城市,将变成思想者的根据地,将变成读书人朝圣的“麦加”,七百万香港市民被消化在强大商业社会里的阅读欲望,会在这一刻被集体唤醒和点燃。

22日,一年一度的“文化黄金时段”就将按响秒表,但大幕开启之前的一场论战却已先声夺人:一批少女模特将推出写真集抢攻书展市场,触发网民激烈反对,一些读者表示将递交请愿信抵制模特“踩过界”,并会以静坐表示抗议,更有泾渭两派展开纸上论战,阵仗惊人。当作家遭遇靓模,当幽幽书香遭遇喷血写真,当文化理想遭遇商业运作,一场轰轰烈烈的书香保卫战似乎不可避免。

书籍作为深邃思想的载体,一直在努力拒绝商业的“滋扰”。但透过近年来的经验却可发现,在强大的商业机器面前,深邃的读本多数时候显得力不从心。这一点,在香港这座贴满商业标签的城市表现得尤为淋漓尽致。

在香港这座行色匆匆的城市,厚重的严肃图书并不是主人通勤路上的必备品。香港人长短车程中的眼球落点,刺激的电子游戏较沉静的文字读本更受青睐。在寸土寸金的商业闹区,读书人最乐于亲近的书店,自然难以与填补物欲的大卖场并驾齐驱,但在二楼逼仄的空间,仍有一缕书香逸出,清幽沁人。

香港书展的英文译名是Hong Kong BookFair。这在香港导演林奕华看来,本身就带有做买卖的意味。阅读香港书展,是“从生意到文化”还是“从文化到生意”的路径选择,虽然令人莫衷一是,但亦可嗅出一丝况味。

书展可算作香港的文化密码,但在这一连串的密码中捕捉这座城市的精气神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所幸的是,踏入二十载的香港书展,就像一个正值妙龄的少女,整个世界就在她面前,蜕变为书香满园,成长为撬动香港人阅读习惯乃至阅读革命的支点。

31.对原文内容的分析,错误的两项是(  )

A.每年的七月,大批的书迷会倾巢而出,同时他们的阅读欲望也会被唤醒。

B.书展同时体现了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所以更加受到香港人的青睐。

C.厚重的严肃图书不是香港这座城市的主人的必备品。

D.虽然商业闹区寸土寸金,但仍有书籍的一席之地。

E.深邃的读本在强大的商业机器面前,多数时候显得力不从心。

解析:A项,后一句错,由文章第二段可知被唤醒阅读欲望的是七百万香港市民。B项,二者没有因果关系。

答案:AB

32.为什么香港的文人会说:“阅读是香港人的新欢”?

答: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分析综合能力。解答这个问题要注意一个“新”字。“新欢”说明以前不是而现在是,所以回答的重点应该是以前是什么样的,现在香港人在书籍面前的表现又是什么样的。

参考答案:因为香港是座具有浓郁商业气息的城市,以前人们和书籍的接触较少,而现在,香港书展为香港人创造了读书的机会,许多香港人的阅读欲望被激发出来,变得非常强烈,所以说“阅读是香港人的新欢”。

33.在作者看来,少女模特写真集是不是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书”?关于少女模特写真集的论战的实质是什么?

答:

解析:从“一场轰轰烈烈地书香保卫战似乎不可避免”一句可以看出,作者并不认为少女写真集是真正意义上的“书”。关于论战的实质我们可以从“当文化理想遭遇商业运作”一句中找到答案。

参考答案:(1)不是。因为作者认为,书籍是深邃思想的载体,而少女模特出写真集只是一种商业运作。(2)论战的实质是文化理想和商业运作的抗争。

34.怎样理解“书展可算作香港的文化密码”这句话?每年一次的书展能够改变一个城市的阅读习惯吗?谈谈你的看法。

答:

解析:这篇新闻主要说的是书展对香港人的影响,文本最后一段最后一句话就是对这句话的具体解释,只要抓住这个关键句,再结合该句中的“文化”一词就可以得出答案。关于书展是否能够改变一个城市的阅读习惯这一问题,回答可以是多样的,只要扣紧文本中所说的香港本身的特色和香港人的阅读习惯来分析就可以了。

参考答案:(1)这句话的意思是书展会成为撬动香港人阅读习惯乃至阅读革命的支点,激发出香港潜在的文化氛围。(2)一个城市的阅读习惯不可能通过每年一次的书展彻底改变。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习惯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虽然香港人在为期一周的书展期间有强烈的阅读欲望,可书展结束之后,其根深蒂固的商业价值观又会重现。(或者:每年一次的书展能够改变一个城市的阅读习惯。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从每年一次的书展来看,许多香港人是热爱读书的,只是因为平时工作和生活忙碌而疏于读书,而书展将他们读书的欲望激发了出来,这一欲望可能会维持很长一段时间。时间一长,一个城市的阅读习惯也就养成了。)

十、(2010·济南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38题。

2009年7月16日上午10时59分,是一个见证“奇迹”的时刻。在百度“魔兽世界”贴吧里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帖子,它只有标题“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点开却没有内容,可算是一个公认的“水帖”。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水帖”,竟然在短短五六个小时的时间里被39万多名网友浏览,引来超过1.7万条回复,并在接下来的一天时间内吸引了710万点击和30万条回帖,被网友称为“网络奇迹”。

“贾君鹏”:一次成功的艺术行为

叶匡政

①本以为“贾君鹏”事件经过10多天的喧嚣便会烟消云散。哪知近日却有愈演愈烈之势。电视媒体对此话题进行了讨论,某报纸还专门采访了四川一个真名叫贾君鹏的人,煞有介事地报道他的妈妈早已去世。这其间,所谓的幕后推手冒出来好几拨,让人难断真假。网上还诞生了一篇《我叫贾君鹏》的长篇小说,开篇写道:“我叫贾君鹏,今年9岁,正宗的‘00后’……”,受到读者热捧。至于和贾君鹏相关的商业新闻或广告,更是天天读到。只要没有禁令,此势头还会蔓延下去。

②人们的网络生活,早已汇聚成了一支庞大的交响乐章,正当每个人脑子里都回荡着各自熟悉的旋律时,猛然抬头,发现天下人都齐刷刷地张开嘴巴,嗓子里吼出同一个声音:“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这一喊声的效果,是让人惊异的。所有人会停下手中的活计,追问这声喊叫的来源和它背后的意义。这如同在一个剧场里,婉转流畅的乐章,突然被一件道具掉落的轰响打断。虽然演奏者很快恢复平静,乐章重又响起。但大家的思绪却被这个意外之声带走了。他们对道具命运的关心,可能超过了耳边的旋律。没有人会把那意外的轰响,当做真正的音乐,然而它却铭刻在人们的记忆里。多年以后,他们或许忘记了乐曲,但会记得那个意外之声。艺术原本就是这个意外之声,就是这种无意义的娱乐,只是现在我们不这么认为了。

③有谁会把“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这声喊叫,当做这个时代的艺术?把710万点击、30万回帖看做是观众对一次艺术行为的捧场?其实它正是这个时代的艺术,只要有合适的引爆点,网友就会让它通过社区、论坛、博客、群组、视频,一夜之间流布于整个网络和社会,有PS图片的,有写评论的,有做视频的,有写小说的,有发布签名的,直到它自足得真正成为一次艺术行为,这些举动才会停下来。细想一下,从木子美、芙蓉姐姐到网络小胖,哪一次网络事件的诞生,不是让人们百思不得其解?只不过这次它来得更纯粹,甚至取消了一个真实的人,由所有无名的公众共同完成了这个艺术行为。它就像当年原始部落中某人的一声哼唱,随着加入的人越来越多,最终给人们带来了艺术的震撼。

④三年前我在《文艺复兴宣言》中曾说过:大众生活在互联网等媒介的推动下,取得了公开陈述自身的权利,它正在成为一种新的艺术语言和文本。这种艺术行为是以取消作者为前提的,所有参与的网民都是它的作者。互联网构筑了这种完全不同的文学艺术观。与传统的文学艺术观相比较,它甚至可以被称为一种“反文学艺术观”。这种新文本形态是一种“超文本”,链接使文本与文本直接关联,每一个文本都是若干文本的交叉,在那里又有一个新文本可供阅读。大众正是这些超文本的真正创作者。

⑤“贾君鹏”可以说是今天非常成功的一次艺术行为,无名的大众正是这次艺术真正的创作者。时代与人性的困境,在这个作品中都表现得分外醒目。让人格分裂是今天多数思想的主题。就像发出“贾君鹏”这声喊叫一样,人人都知道背后还有一只巨大的手在推动这一切,但人人都佯装不知。他们只是默默地围上来,残忍而幸灾乐祸地围观着。看似在围观一个无字的空帖,其实在围观自己悲凉的内心。人们愿意献身,被一个空帖绑架,一句话绑架了这个时代规模最大的人群。

⑥人们多把网络看做是一锅乱炖,其实错了。它是一个巨大的山谷,人人在其中都能找到自己的回声,一个跟帖就是一种回声。他们对一个无字的空帖发出自己的声音,它至少是真实的。不要低估了网民对社会真相的认知,更不要低估了他们对真理的尊重,那看似戏谑的文字中,其实隐藏了最深的无奈与绝望,但却表露了他们对艺术的巨大激情。

⑦我把“贾君鹏”这声喊叫,看做这个时代一次成功的艺术行为。虽然它是无声的,但它的旋律却在每个围观者的心中萦绕,挥之不去。没有人真正理解,正是网络中这些所谓的“文化垃圾”,构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精神自由的保证,也成为我们智力的源泉。

(《深圳晚报》2009年8月19日)

35.文章第①段属于新闻文体基本构成中的哪个部分?请结合文本分析其作用。

答:

解析:题干明确了解答此题的有效阅读区域,根据本段内容及其与下文的关系,可分析出它的作用。

参考答案:属导语部分。主要作用:概括本篇新闻的要点,提供相关的背景材料,为后文张本,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6.阅读文章第⑤段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1)大众为什么会“残忍而幸灾乐祸地围观着”?

答:

(2)“看似在围观一个无字的空帖,其实在围观自己悲凉的内心。”这句话应如何理解?

答:

解析:解答这两个问题,必须联系上下文的语境。从文中可以体会作者对此事件的客观剖析,第(1)题,可具体到“残忍”“幸灾乐祸”两个词语的文中含义来回答;第(2)题,应先考虑“悲凉”一词的含义,然后再用通顺的语言表述出完整意思即可。

参考答案:(1)人们明知它是“水帖”,是一个阅读陷阱,还要不断地点击或回复来诱惑更多的人坠落其中,以此来浪费别人的阅读时间和精力。而且以旁观者的心态来看越来越多的人进行这种无聊之举,以博取自己的欣赏乐趣。所以说,大众是“残忍而幸灾乐祸地围观着”。

(2)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围观着与自己无关的事件,自愿被一个空帖绑架,其实这揭示了当前时代人性的困境,说明了他们内心极度的无聊与寂寞,人格被无情地分裂着。

37.为什么作者把“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这声喊叫,当做一次成功的艺术

为?

答:

解析:作者在文中承认“贾君鹏”事件是一次成功的艺术行为,并阐明了自己的观点。通读全文,筛选出作者的相关理由,再加以概括提炼分条表述出来即可。

参考答案:(1)艺术本来就是个意外之声,就是一种无意义的娱乐,“贾君鹏”事件承载的就是这种无意义的、无聊的娱乐。(2)这种大众生活的艺术行为,是以取消作者为前提的,大众才是真正的创作者。随着跟帖的人越来越多,它最终给人带来了艺术般的震撼力,让每个围观者的心中永久萦绕着这声喊叫。

38.结合文本内容和你对此事件的了解,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

解析:本题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可联系自己在各种媒体上的相关了解或自己的上网经历,对这种现象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结合文本内容阐述自己的认识。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答案:“贾君鹏”事件的背后,展现的是网民的空虚、无聊与寂寞。这种无聊文化是寄生在经济富足、社会安定的温床上的现象。创作者出于无聊、好玩或寻求刺激,有的想捉弄网友,有的则是出于招揽网友增加网站点击率的目的,恶搞了这种无聊文化。这些所谓的“文化垃圾”,没有具体的内涵和积极意义,只是网络作为提供给人们最为便捷的交流工具所带来的一种乐子罢了。这种现象应加以制止,以净化网络世界。(言之成理即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31036.html

更多阅读

高二习题训练——实用类文本阅读五 《回想铁生》

实用类文本阅读(五)教师版于忠滨2012年3月一、巧设迁移(学生课前准备)二、展示目标1、知识目标: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和基本倾向,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对文本的某些特色做深度思考和判断。2、能力目标: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

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文学类文本阅读题 高中文学类文本阅读

(新课标卷Ⅰ)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古 渡 头 叶紫太阳渐渐地隐没到树林中去了,晚霞散射着一片凌乱的光辉,映到茫无际涯的淡绿的湖上,现出各种各样的色彩来。微风波动着皱纹似的浪头,轻轻地吻着沙岸。破烂不堪的老渡船,横在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讲座1 记叙文阅读专题讲座

第一讲 传记知能演练场一、(2010·全国新课标调研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从混血儿到美国总统奥巴马1961年生于美国夏威夷,父亲是来自肯尼亚的黑人,母亲邓纳姆是堪萨斯州的白人,这一段婚姻没有维持多久,邓纳姆后来与印尼留学生结婚,

一个十二分好用的文本阅读器 chm文本阅读器

    好软件不是没有,而是你不认识它。有个阅读文本非常好的软件,它的大名叫“电子小说阅览器”,英文名为StoryView,是个免费软件。  我喜欢进行文本阅读,一是文本文件小,很少受到病毒攻击,文件容易保存;二是容易传送、携带,尤其在网络

高考一轮复习之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专题

小说类文本阅读序列一文学类文本阅读之课内小说阅读知识概述目标:通过课本的复习,掌握小说的基本特点,了解小说鉴赏中的基本知识,为课本外的拓展阅读打好基础。过程:一、回忆课本中的六篇小说,归纳小说及阅读鉴赏小说的基本知识;(一)小

声明:《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讲座1 记叙文阅读专题讲座》为网友天真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