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校办学理念文化识别系统的解读 校园文化识别系统

涪陵城七校张可仁

随着社会主义变化和发展,创建特色学校成为了时代的呼唤。特色学校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从本校的实际出发,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形成了独特的、稳定的、优质的办学风格与优秀的办学成果的学校。办学的实践证明,只有稳定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学校才能形成特色和品牌。

一、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的核心是指人们的价值判断。“文化最突出的特征具有根本性的内容是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意识方式,概括起来就是人们的活动方式,而这种活动方式中内含着人们的价值追求”。文化也是一个团队在发展过程中积淀的重要精神符号,是一种氛围,也是一种方式,还是一种力量。文化在不经意间反映着一个团队的现在、过去和将来。

二、什么是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围绕教育教学管理而形成的观念的总和,这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发展战略、奋斗目标、师生素质、学校道德、行为规范、校风和学校形象等。学校文化的形成是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所具有的共性和共享信念,同时又与特定的学校历史传统相联系的。从学校文化的结构来看,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四个方面,其中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深厚表现开形式,是指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形成的为其全体师生所认同和遵循的精神成果与文化观念,表现为学校的风格、学校的传统以及学校教职工的思维方式等,可以说是学校整体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三、什么是学校的理念文化。

学校理念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是学校形象定位和传承的基石,它对内激励师生为学校办学目标而奋斗,对外展示学校的价值追求。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它体现的是学校管理者的哲学思想。一个成熟的办学理念是贯穿学校办学的始终,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检验)。著名教育专家顾明远教授认为:“特色学校就是在办学方面有自己独特的理念,有自己独特的思路,有独特的举措,为全校师生所认同,形成传统”。先进的办学理念是一面旗帜,是一种力量,是一种气质,是一种个性,是一种宝贵的教育发展资源。

四、学校理念文化识别系统的内容。

1、核心理念:以人为本,文化立校;

2、办学理念:学而有异,和而不同;

3、校 训:个性成就未来;

4、校 风:沐浴阳光,自由成长;

5、教 风:长善救失,革故鼎新;
对学校办学理念文化识别系统的解读 校园文化识别系统

6、学 风:乐学善思,自主求新;

7、政 风:务实民主,追求卓越;

8、办学思想:以科研为先导,以创新为核心,以质量为根本,为学校终身发展奠基;

9、办学目标:涪陵品牌,重庆知名,全国有位;

10、育人目标:有理想学做人,有能力勤探究,有个性能发展的新时代的小主人;

11、办学愿景:学生有特长,教师有特质,学校有特色;

12、学校精神:敬业奉献,开拓创新;

13、育人模式:自主、和谐、特色、持续、发展;

14、育人理念: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活动出人才;

15、办学方略:依法治校、文化立校、名师强校、科研兴校、特色塑校。

五、对理念系统的解读(修改部分)。

1、办学理念:学而有异,和而不同。学而有异是指一个人(包括学生),学习、成长是有差异的,是不同的,这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和而不同,从文化传统来讲,“和”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是中华文化的精隋,是中国人民奉行的崇高价值,中华文化主张“天人和一”、“贵和尚中”,“天人和一”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贵和尚中”讲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而言,我们现在社会主义建设目标就是建设全面小康的和谐社会,要建设和谐社会,人与自然要和谐,人与社会要和谐,人与人要和谐,其核心是人与人和谐,培养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教育目标,但全面和谐发展并非平均发展。因此,学校要提倡“和而不同”,表现在全体学生身上就是要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相信人人都能成长,但人有不同,表现在一个学生身上就是要重视发挥他的特长,促进个性发展。实施“个性教育”,师生之间要和谐,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理解每一个学生,善于与每个学生沟通。

2、校训:“个性成就未来”。个性既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人才培养的客观依据。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思想,提倡尊重学生个性和发展学生个性的。个性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通过教育影响而后天形成的。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以成就学生未来的发展,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校风:沐浴阳光,自由成长。“阳光”的内涵包括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社会主义社会的温暖、学校新课程理念,个性教育的实施,人文关怀的教育教学,学校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良好三结合教育载体等。“自由”的内涵包括个性张扬的成长、特长充分的成长,环境宽松的成长,评价激励的成长,尊重差异、尊重人格的成长、和而不同的成长等,体现学生阳光成长每一天。

4、教风:长善救失,革故鼎新。就“长善救失”本意而言,就是指教书的人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错误,并加以纠正和指导,重视因材施教,善于因势利导,将缺点转化为优点。“革故鼎新”就其本义:革:改革,革除;故:旧的;鼎,树立,即除去旧的,建立新的。因此,我们倡导因材施教,追求创新的教学风格。在实施个性教育特色建设中,以教师的个性教学风格,引领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

5、教风:乐学善思,自主求新。追求快乐的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并善于思考,善于反思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要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去探索,树立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6、政风:务实民主,追求卓越。学校领导一班人要有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做到民主决策,民主办事,民主管理学校一切事务,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工作要求高效,并敢为人先,追求工作成效的最佳化。

7、学校主题文化:传承枳韵,彰显个性。学校主题文化建设就是要在传承历史文化(包括乡土历史文化、易理文化、涪陵主题文化)的同时,要突出时代特色,坚持与时俱进,创个性教育文化品牌,追求个性教育文化精神,凸显与众不同的文化个性特色。

8、教师主题文化:穷理至美,尚善致臻。“穷理”来源于“易传”中的《说卦》,这里的“穷”是“穷尽”的意思。“理”是道理或“道”之理。我们这里的“穷理”包括三个范畴:一是“科学之理”,二是“教学之理”,三是“管理之理”。“科学之理”是核心,“教学之理”是手段,“管理之理”是保障。“至善”来源于儒家经典《礼记》中的《大学》,基本内涵是指人应追求人生最美好、最完善的品质境界。“至善”是一个理想目标,也是一个历史概念,不同时代“至善”的内涵有差别。“至善”包括三层意思:一是人格至善,二是道德至善,三是思想至善。人格至善要保持个体心灵宁静的境界;道理至善要形成“忠诚”的人格,这是人之为人的道理境界;思想至善是要有生存目标、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这是至善的最高境界。我们只有把自己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同团队、学校、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我们才能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尚美致臻,就是崇尚美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善于追求美,发现美,创造美,要使自己的心灵美、真善美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穷理”、“至善”、“尚美”是校园主题文化的精髓。

9、学生主题文化:健康向上,个性飞杨。

学生要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积极进取、勇于上进,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发展,做到既个性张扬、胸存自信,又中规中矩,有远大的志向和伟大的梦想,并设计、实践、创造自己伟大的梦想。

2009年12月30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31369.html

更多阅读

家长给学校的一封信 家长对学校意见和建议

9月1日,是女儿学校开学的第一天,为了教育好学生,学校也是煞费苦心,学校要求,每位学生家长要给学校写一封信,内容为:家长给学校提建议,字数不少于500字。9月1日凌晨4点,我从床上爬起来给女儿学校写信,以下是信的内容:家长给学校的一封信尊敬的

震撼:二千年来对《易经》的解读可能大都是错的

二千年来对《易经》的解读可能大都是错的翠明红枫编辑《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对中国的道家、儒家、中医、文字、数术、哲学、民俗文化、军事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易经》对中国文化影响的领域非常广泛,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到了西汉

第二性:对韩国电影《下女》的解读

林常树导演的最新作品《下女》前阵子参加了戛纳影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戛纳影展上,林常树导演这样说:“这是一部50年前的电影。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已经来到了2010年。我想拿这部电影反映韩国社会和国际社会。······韩国

对高校人才培养中若干关系的思考 高技能人才培养思考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胡和平:对高校人才培养中若干关系的思考2011-12-22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在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的人才需求不同,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也不同,有共性规律,也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当前,随着大众化进程,我国高等教育出现了很

声明:《对学校办学理念文化识别系统的解读 校园文化识别系统》为网友最陌生的回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