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7-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7-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言麸子

[集解]郑曰:“人无有是行于我,我独有之也。”

程树德:《刘氏正义》云:“注有伪文,当以‘行’字绝句,‘我’字重衍。郑谓他人无是行,夫子乃独有之。与上篇‘为国乎何有’、‘于从政乎何有’、何有皆为不难也。”

[唐以前古注]皇疏引李充云:言人若有此三行者,复何有贵于我乎。斯劝学敦诲诱(进——可能少一“进”字)之辞也。

[朱子集注]识,音志,又如字。识,记也。默识,谓不言而存诸心也。一说:识,知也,不言而心解也。前说近是。何有于我,言何者能有于我也。三者已非圣人之极至,而犹不敢当,则谦而又谦之辞也。

程树德《论语集释》于此章还列举了三种解释:一是《四书辨疑》以为“以此章为夫子之谦,义无可取。……以学与诲为己任,未尝谦而不居也,况又有《若圣与仁章》‘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之一段,足为明证。……于,犹如也。盖言能此三事,何有如我者哉”;二是《论语竢质》以为“此言‘何有于我’,盖言此三者夫人能之,何足云有于我哉。《子罕篇》亦有是言,谊同此”;三是《梁氏旁证》以为“夫子以不厌不倦自居,与门弟子言之屡矣,自是又忽辞而不居;且丧事不敢不勉,乃承当之辞,亦非可逊谢也”,《论语稽》亦以为“此盖当时不知圣人,谓必有人之所不能有,故夫子言我生平不过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耳,此外亦何有于我哉。似为得之。”

◆“何有于我哉”这几个字是这一章的关键,解释分歧很大。

孔子云“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7-33)与此章印证,亦是“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7-23)之义。这一章应是孔子自证之词,“何有于我哉?”应该“与可谓云尔已矣”意思相近,说的是自己就是“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样的人。但是落实到具体的解释,就有点困难了,尝试理解,或者有这样的语境——有人想知道孔子是什么人,孔子说自己能够做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除此之外,并无其它神秘之处。

注家往往在“默”字上狠下力气,特别是宋儒“重‘静’、‘寂’、‘默’日渐成了超越性的神秘,极大地改变和提升了孔语原意,而为‘性’或‘理’本体铺设道路。”(李泽厚《今读》语)在孔子“默而识之”之意正是说“为仁在己”,修己之大端在于身体力行,不在于“巧言令色”,“默”不是“天体本默”,也不是“默坐澄心,体认天理”,而是躬身践行之义。学则是建立自我的社会品格的阶梯,是躬身践行中的不断完善。

所以,此章与上章是孔子正面的自我表述。而下章则是从否定方面的自我表述。

此篇大都是孔子与弟子自证之词。

此章所言“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乃是基于孔子强调的现世人生信念。对于将视域集中于“生”的孔子来说,人生的意义、价值、理想皆是在自我的躬行中,自我的铸就乃是现世生活中积极的自我呈现过程。而伟大的政治理想也不过是德性的高度呈现,在现实的人生之外寻求人生的意义、价值、理想,在孔子的语境中乃是虚妄。

《论语》既是孔子弟子的记述,《论语》中的孔子形象最大程度上呈现的是孔子“师”的形象,因此《论语》所载以训诲之辞为主,以学行为其主旨所在。这或者也可以说明《论语》乃孔子晚年的学生所记录和编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31945.html

更多阅读

6-11、子曰:贤哉,回也!

6-1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凿 [集解]孔曰:“箪,笥也。颜回乐道,虽箪食在陋巷,不改其所乐。”[皇疏]美其樂道情篤,故始末言賢也。所樂則謂道也。[邢疏]言回居处又在隘陋之巷,他人见之

2、入睡的维纳斯 噬神者2维纳斯

2、入睡的维纳斯 约1510-1511年 乔尔乔内 意大利 108.5cm×175cm 布油彩德累斯顿国家美术馆藏  这是乔尔乔内最成功的油画作品,最后由提香完成。作品中的维纳斯展示出造化之美,没有任何宗教女神的特征:在自然风景前入睡的维纳斯,躯体

112、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

112、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令尹,楚国的官名,相当于宰相。子文,若敖族人,斗氏,名豰於菟,字子文。楚贵族若敖氏斗伯比和表妹邙子

声明:《7-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为网友小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