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之《二子乘舟》 二子乘舟故事

《诗经》之《二子乘舟》 二子乘舟故事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孩子,从你们乘着木舟离开的那一天,我的心就从来没有安宁过。我还记得那天的河边,我站在河岸上看着你们漂流而去的身影,泫然流涕的模样。

你们就那么乘着船儿,慢慢地漂游在那河面上,然后,渐渐地驶出了我的视野。我看着你们被远方的天地吞噬,看着你们被流逝的河水带走,我的心便也变得空落落起来。

从此,你们开始远游他方了,不知道你们会在远方有怎样的遭际,有怎样的危险,有怎样的灾祸。孩子,你们知道吗?父母的想象力往往在你们离去后显得格外发达,而他们的心也常常不会想到好的方面,而是日夜设想着你们会遇到的灾难和不幸,因为这,思念就显得更为沉重了,就显得更为悲酸了。

于是,我常自站在这河边,怔怔地看着无情流淌的河水;于是,我常常立在河边,回想着你们两个单薄的影子坐在木舟上的情形;于是,我常常依在河边,将你们的来处殷殷地守望。

我是你们的母亲啊,我是你们的父亲,我的感情不随风云雨雪而改变。孩子,不信你看,千百年了,我还伫立在河边,风中飘动的,是我如霜的白发;雨中凝结的,是我痛苦的皱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34143.html

更多阅读

沪剧经典:《璇子》

本周,SiTV七彩戏剧频道为您奉上由茅善玉、汪忠华、马莉莉等沪剧名家联袂出演的沪剧经典之作《璇子》。“金丝鸟在哪里鸣叫歌唱,一声声似对我诉说哀伤;想当初栖山林迎风戏雨,蓝天下沐骄阳自由翱翔……”。剧中《金丝鸟》唱段旋律优美哀

转载 《些子法用》上集 转载 喇荣课诵集

原文地址:《些子法用》上集作者:周游大师《些子法用》上集 前言风 水之术,由来甚古。迨及唐未(筠松发玉函秘笈),始盛于宋、明、清,流行于东南,迄今百家争鸣,是是非非,用之无凭。由来真诀甚少,皆须口授心传。尤其些子法用潜于民间已久,人们一直

漫谈《诗经》与流行歌曲歌词比兴手法 诗经赋比兴

漫谈《诗经》与流行歌曲歌词《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由于其内容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流行歌曲的歌词

张民权:顾炎武对《诗经》韵例的研究

韵例分析的重要意义研究《诗经》用韵是研究古韵分部的第一步,至关重要。其内容主要有二:一是韵例,二是通韵合韵的关系。而韵例分析尤为重要,王力先生说:“韵例的研究很重要,只有了解了《诗经》的韵例,才能更好地了解《诗经》时代的韵部。”

声明:《《诗经》之《二子乘舟》 二子乘舟故事》为网友情乱人未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