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墨地素三彩之鉴赏 康熙素三彩

2013-08-21 07:02:01|分类:古墨沉香|字号订阅

“素三彩”是瓷器釉上彩绘品种之一,创烧于明代成化年景德镇窑;素三彩一词最先出现在清末寂园叟《陶雅》中:“西人以康熙黄、茄、绿,三色之瓷品为素三彩”,其中的“三”代表多数,并无特定含意;素三彩中的“素”有两种含意:一种为该器使用“素胎”烧制;“素胎”是陶瓷生坯没有上釉前预烧的胎,它既可增强坯体机械强度,使其在搬运时不容易损坏,又可在上彩釉时不会因浸湿坯体而导致坼裂;另一种则是古代有红为荤色,因色彩中没有红彩而得名。素三彩瓷要二次烧成:第一次是烧素瓷,要在1250℃以上的高温烧成;第二次是烧彩瓷,即在烧成的素瓷上画彩画,然后再以850℃—950℃的低温烧彩,所以它又是一种釉上低温彩瓷器。

与明代制品相比,清代御厂制作更趋细致、复杂化。清初部分素三彩瓷逐渐使用黑彩勾勒代替以往的雕刻划线,使画面更精致,制品更加多种多样,清康熙时,素三彩得到很大发展,又衍生出许多新的品种,素三彩器物除了有黄地、绿地、紫地外,又创烧了墨地、米黄地、藕荷地等色地和状如虎斑纹的“虎皮素三彩”等新品种。在这些素三彩器中,均以康熙时期墨地素三彩器最为尊贵。



我国历代陶窑鉴定家都认定“五彩以描金为贵,三彩以墨色质地为贵”清·寂圆叟《雅陶》一书中说,黑彩主要着色元素是铁、锰、钴和铜,系用钴土矿和铜花片配制而成,玻璃质感强,光亮,常用于大面积的填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9月1版《明清釉上彩瓷器》中记载:“墨地素三彩,也是康熙时首创的,且是最为精彩的品种。……此均为民窑产品,传世极稀,属极为名贵品种。墨地三彩在当时仅供居丧守孝之用。”素三彩中以墨地最为名贵,主要用作奠祀之礼。制作时,先在器物上施以绿釉,复施黑色釉即为光亮鲜明的墨地,是其特有的色泽;再以泛紫的深黑笔迹勾描禽鸟、花卉等图案,留白纹饰范围处施以黄、紫、绿等色釉,方始一器,工艺繁缛之极,故后世殊不敢仿。陈浏的《陶雅》曾有这样的论述“康熙黑釉之大瓶上画梅花,笔意粗恶,西人目为三彩,每一只动辄万余金”。我们再证诸《饮流斋》的论说:“茄黄绿三色绘成花纹者,谓之素三彩,以墨地为最贵……西人嗜此,身价极高,一瓶之值,辄以万金,以怪兽为奇特,人物次之,若花鸟价亦不赀也。”据陶瓷鉴定大师耿宝昌回忆,20世纪50年代,国家文物局、故宫博物院曾下文在全国各地征集搜寻素三彩器物,但所获甚微。据琉璃厂老人回忆,真品康熙素三彩大件在民国时期就已罕见,尤其是康熙黑地素三彩,即便是一件残口的大瓶,当时就可值1万大洋,足见其之贵重。

清末民初时期,墨地素三彩器多为欧美诸国所夺,令国人所憾。据北京故宫博物院刘炜在《中国文物世界》第七十三期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谈到:“法国卢浮宫等处就陈列有我国康熙墨地素三彩大花觚,棒捶瓶等等,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国内完整器却甚为罕见”。据《明清瓷器鉴定》载:“墨地素三彩是康熙三彩中最名贵的一种……目前康熙墨地素三彩国内少见,有些已于早年流散到欧美一些国家。如法国卢浮宫等处就陈列有我国康熙墨地素三彩大花觚、大棒槌瓶、大观音尊等,连一些仿品和残破之器也为法国人所爱好并大量收集。”根据二位的论述国内已无整器大器收藏。国外博物馆藏有数件我国康窑墨地素三彩的瓷器,而我们国家自己博物馆反倒付诸阙如。据《文物鉴定与鉴赏》1期,双轨鉴析《欧美墨地五彩年代之争》一文中,说到关于康熙墨地五彩的年代之争在欧美国家已持续近40年了,我们国家自己的东西只是因为无标准器学习、研究,故关于它的学术讨论都在欧美国家举行,作为学瓷者,想想还真是悲哀!这既是一件憾事,也是过去我瓷学家在无标准器学习研究下难于涉猎的客观原因。

康熙墨地素三彩器物所用之彩料均为明末所遗矿彩,亦称“古彩”或“硬彩”。古彩是一种传统瓷器釉上古老的装饰方法,起源于明代,成熟于清代,又称“五彩”、大明五彩”、“康熙五彩”、”,“硬彩”等,是我国陶瓷装饰艺术中一门优秀的传统装饰,由于它具有独特的风格特点,精湛的艺术造诣,丰富的艺术语言表现,历来为国内外陶鉴赏家和收藏家所推崇。“古彩”是以红、黄、绿、蓝、紫等各种带玻璃釉质的彩料,按图案纹饰需要施于釉上,二次焙烧而成的一种釉彩;它的特点是烧制温度高于粉彩,直接以纯料作彩绘填色,其色彩细腻,明净晶莹,器物色彩浑厚堆垛,质洁坚硬,色调对比强烈,有“彩硬”的搪瓷韵味;色彩质地静穆柔和、珠艳明晰,玻璃质感强,有“紧披感”;其绿彩清澈若湖水,黄彩娇艳若向日葵,墨彩坚硬如生漆,光可鉴影。

素三彩瓷大多是官窑器,唯有康熙时期的墨地素三彩瓷是民窑器,但其比官窑素三彩瓷更为珍稀。墨地素三彩乃烧自民窑,釉质粗糙,砂底无釉,器身无款,何以名贵如此,这一疑窦并不自今日始,《饮流斋说瓷》的许之衡就曾指出:“瓷质较粗,底多沙眼,而视同拱璧,殆有解人难索者矣。”这是由于许之衡先生对墨地素三彩未作深层次的探讨和研究,难怪他发出这“解人难索”的叹息了。

康熙墨地素三彩瓷,有其独特的时代背景。我们知道,满清自入关以后定鼎中原,实施以汉治汉的政策,提出了以仁孝治天下的政治口号,于是以孔孟儒家哲学思想作为工具,“千经万典,孝义为先”,故而当时社会上对“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康熙皇帝以“孝”来汉化国人,故此对祭奠仪式,非常讲究,隆重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如制定“丁忧”礼制,何为“丁忧”:凡在朝廷为官者包括一、二品宰辅封疆大吏在内的王公大臣,只要父母之中任何一位去世,都要去官职回家守孝三年,孝满之后,再回朝复职。由于朝廷的礼制, 故而对丧事的祭器不得不精益求精,当时操办丧事都得定烧一批高档墨地素三彩瓷器以为丧事宴客祭奠之用,各王公大臣府第,钟鸣鼎食之家,为了炫耀其门第高 贵,相互间迭有攀比,故而不惜重金提供最好的画本、顶级的画师、优质的彩料等等,务求产品出类拔萃,甚至高出官窑之上,以达到死者风光,生者荣耀的目的,所以才有了这种陶瓷史 上的璀璨明珠。更特殊的是这种奇葩异卉竟是民窑产品,这是由于当时的官窑都由工部派员督窑,如康熙十九年的臧应选、四十四年的郎廷极,他们都是奉钦限或部 限烧制,对祭祀用品是有忌讳的,不能烧制,故只能委诸民窑了。所以康熙时期的墨底素三彩器物,工艺不如官窑非常精致,底部也常见沙眼,为掩饰其缺陷,多在底部上一层护胎汁,且不见款字。康熙素三彩除墨地以外其余各种色地的素三彩几乎全是官窑产品,但都无墨地名贵,道理就在这里。

康熙墨地素三彩由于是皇家极其王公大臣所用祭祀用品,生产有其局限性,产品极其稀少;而雍正即位后对朝纲励精图治,反腐倡廉,为了惩治“诸王朋党”厉行俭约,无一人再敢于大操大办丧事,墨地素三彩名品也就从此绝烧了。更为特殊的是这种产品因是祭祀用品宫廷也不收藏,难入宫闱的墨地素三彩由康熙到现今 的三百余年之间,这其中的天灾人祸,战争毁损,再加之外国人的强取豪夺,高价搜求,时至今日,康窑墨地素三彩也就稀若晨星,成为陶海遗珍、民族瑰宝了。

一直到清末民初,由于外国人刻意以高价搜求,古董商为了射利而仿烧了不少,外国人不精于此道,鱼目混珠,收藏赝品亦不在少数——此话真实!所以说别看欧美博物馆藏有墨地素三彩的藏品,多数是赝鼎纷陈,真正康窑产品毕竟稀若晨星。目前法国卢浮宫博物馆有底部带“大清康熙年制款”的墨地素三彩瓶,其实就是晚清或者是民国时期仿造的器物,并非康熙时期的真品——此观点未必靠谱!外国人不了解中国陶瓷,把它当做是康熙时期的真品,这是可以理解——此观点未必靠谱,应多加研究!但如果作为一名炎黄子孙,不了解,不认识老祖宗的遗物,那就太惭愧了——此话真实!

康熙墨地素三彩因其典雅端庄、时代感强,一直备受人们的青睐,这也导致后世仿制者甚多,收藏爱好者需从胎釉、色彩、造型和款识等多方面具体比较来辨别真伪。中国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陶瓷收藏委员会主任荆治中表示,“真品在分量上不轻不重,属恰到好处;色调鲜明、细腻匀润,水绿浅淡如湖水色,且釉与胎结合 紧密,彩釉润亮。而仿品多为民国时期制造,胎质松软,釉面不够鲜亮,彩似凝厚却无泽,且因年代较短没有彩晕现象,运笔不够自然流畅。仿品的墨地多泛污.不光亮!”——国内都无全品了,此专家如何从手感分量方面判断?

康熙瓷器造型古拙、凝重而质朴。早期胎体厚重,真品胎体与仿品比较,真品釉面紧附于胎体上,坚致莹润;而赝品胎粗质松,胎釉结合松驰,釉面泛污且含有杂质,乃是由于时代和工艺的不同,在胎釉成分和烧造方法上存在着明显差别所造成。且仿品纹饰画工板滞,运笔无力,多轮廓粗放,与真品之自然流畅、朴素大方,画笔老练等美质是无法相比的。

真品彩料与仿品比较,真品是先在素胎器上刻花,然后施彩,釉面肥润,色调鲜明,纹饰层次清晰。而仿品多用化工原料配制而成,其釉彩光涩粗糙,彩色过浓或过淡,色彩不如真品洁净细腻、光亮坚硬;而且彩料多含粉质,其色较深呈灰暗色,有如粉彩厚薄不匀,在放大镜观察下没有康熙彩料历经久远的年代而自然形成的鱼鳞状开片纹,更无康熙彩瓷所独具的宝光,即“蛤蜊光”,康熙墨地素三彩器历经三百余年,保存至今,在彩料之间可见五光十色的“蛤蜊光”,在无彩的瓶口白釉处亦可见自然彩晕,这是由于康熙朝的这些色地与彩绘均为低温含铅釉,烧成后釉面和彩釉的硬度较高,有自然氧化作用形成的“光晕”现象,这是仿品所见不到的,也是鉴别康熙墨地素三彩真伪的重要根据之一。

特别是墨地素三彩所用湖水绿是康熙朝常见的一种釉彩,绿色淡嫩如一江泓水,是不易仿制的一种低温颜色釉,后期凡是仿制康熙的湖水绿,都失之嫩艳淡雅柔和;其墨色地釉漆黑光亮,形成机理是用珠明料盖在绿色釉上面,经低温火烧成,光可鉴人;而仿品墨地色污,没有光亮;其彩亦远不如真品洁净坚硬,如后挂彩蜜蜡黄质粗色浅,鹅黄则色浅微青,且多含粉质;紫、绿彩灰暗,厚腻不匀,白地子上更无年久形成的自然彩晕。

由于康熙墨地素三彩是民窑,存在砂底纱眼的问题,为了掩盖其缺陷,增加一些平滑感,往往在底面涂上一层护胎汁;而后仿品多数是釉底带款,色彩亦是单线平涂,有浓淡层次的粉彩工艺。

时下传世品中的黑地素三彩瓷器,多为光绪及民国仿品,仿品中还有以康熙原胎旧器剥去釉面,后挂墨彩地或其他种色地的仿作,但这些仿品和后加彩器物与真品相去甚远,均能一眼辨之,因为仿者手中根本就没有真品标本,只能臆造为之,到目前为止还未见有可以乱真的康熙黑地素三彩的赝品上市。仿品与真品比较,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一眼可断为清末民国仿品。

上海博物馆藏仿嘉靖黑地三彩梅花纹狮耳炉(《中国陶瓷名品珍赏丛书·清彩瓷》)(图1),是在高温烧成的白瓷上,再在器物外壁先施一层绿釉,然后罩以黑釉。最后在留出的梅朵地位,填以黄色的花蕊。底款“大明嘉靖年制”。仅直观印刷本的图片,就可以看出其炉黑地釉面非常粗糙,明显许多缩釉坑点,墨地釉不光亮净洁,但它却是上海博物馆唯一的一件墨地素三彩作品,也是我国大博物馆唯一可查的墨地素三彩。其炉外底书“大明嘉靖年制”仿款,墨地素三彩是康熙首创品种,不存在“官仿古器”的可能性,再者,康熙皇帝也绝不会用写有前朝款的黑地三彩香炉祭祀他的祖先;反之,是犯大忌的。肯定的说,该炉是一件不折不扣的清末仿“康熙黑地素三彩”作品。



(图 1)

笔者珍藏一对康熙墨地素三彩百鸟朝凤观音樽大瓶,此瓶经笔者多年仔细查证、研究,与史料上记载的康熙墨地素三彩特征完全相吻合!

一、墨色地釉:细致观察可以看出确是先在素胎上上了一层绿釉,再复施以黑釉,其墨地确实坚硬如生漆,光可鉴影。(图2)。

二、所用彩料:确为明末所遗“硬彩”,是先用浅黑笔道在素胎上勾描,再填绘黄、绿、紫等色,整体色彩浑厚堆垛,珠艳明析,玻璃质感强;且彩料上有细小的冰裂纹开片(图3)。

(图3)

三、彩晕:整个瓶身在彩料之间呈现五光十色的“蛤蜊光”珠光宝气;瓶口亮青釉的白色地子上也有年代形成的自然彩晕(图4)。

(图4)

四、窑口:此瓶属清早期景德镇窑口,明显的为民窑、沙底,且上了一层护胎汁(图5)。

(图5)

此瓶纹饰满工,瓶身画凤凰两只,喜鹊无数,嬉闹花间寓意“百鸟朝凤”;瓶身娇黄的肩圈,代表了它不凡的出生,应为皇家御用祭祀用品。其中绿彩料分三色,翠 绿、草绿、水绿,尤其是水绿,淡如湖水清澈明亮;柠檬黄色细腻匀净,蓝色清淡明快,淡紫色浅如藕,各色料淡雅五莹润,珠光宝气,玻璃质感强。侧视下的黑地 与彩面可见五颜六色的“蛤蜊光”晕。此瓶画风,亦符合《芥子园画传·梅谱》中的画梅要法:“……或植园亭或生山岩……上枝必抱枯木,枯木必涂龙麟,龙麟必 向古节,两枝不并齐,三花须鼎足。……枝嫩花独,枝老花悭,不嫩不老花意缠绵。……有长梢、短梢、嫩梢、孤梢、交梢、分梢……。”

此瓶已经过权威的、科学的“X荧光光谱仪”的鉴定,鉴定结果为清早期墨底素三彩景德镇窑口(图6)。云南省收藏家协会古陶瓷科学检测实验室,所采用的比对 数据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古陶瓷研究所建立的数据库。上海硅酸盐所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进行了对古陶瓷时期、地区、窑口等方面的成分分析和数据统计, 这个中国古陶瓷微量元素组成数据库就是在半个多世纪的统计基础上所建立的,也是国内外率先研制成的古陶瓷元素分析专用标准参考物。

康熙墨地素三彩之鉴赏 康熙素三彩
(图6)

此瓶曾被征集参加2010年11月7-12日在上海举行的三年一次的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第22届大会,博物馆展览会及编入《中华民间至臻艺术品集》。

此文只是对想对“康熙墨地素三彩”这种中华文明特殊文化艺术品的发掘认知提供一些信息资料,希望这种被湮没已久、尘封多年的陶海遗珍,能够被更 多的收藏爱好者认识、了解,能够发光升华,希望它不要再在我们这一代人中继续湮没下去,不要让欧美国家所藏的几件墨地素三彩专美全球;康熙墨地素三彩大 瓶,现在我们可以自豪的说,我们有而且比他们的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37389.html

更多阅读

龙门地派温泉之行 惠州龙门地派温泉酒店

贝爸和我都是爱温泉之人,省内大大小小新新旧旧的温泉也去过不少了,早就听说龙门地派和增城金叶子目前来说硬件设施是省内最好的两间,但地派会更新一点,2010年下半年才开业的,所以这一次就把目标锁定了地派温泉。目标定下就开始计划了,元

《岱砚馀墨》全文发布之三 一带一路发布全文

书林杂俎史蕴诗心我喜欢读史研史,也爱好诵诗敲诗;史家自是以求真为鹄的,而诗人则是以寻美为其指归,看似迥不相谋,然我却常从严谨的班班史册中,时时咀嚼出一股股浓郁的诗情。一部《太史公书》,不啻是一曲悲剧英雄的凄怆挽歌,迅翁称为“无

中国是世界上最精彩的赏云之地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赏析

中国是世界上最精彩的赏云之地撰文/单之蔷有山的地方,云往往呈现出特殊的形态,如珠穆朗玛峰顶这朵棉花糖般的“云帽”。当平稳快速向前推进的气流遇到垂直耸立的障碍,比如说一座高耸的山峰时,空气就会发生震荡,沿着山峰先下滑又瞬间上

约定管辖的两个批复之关系 约定管辖条款

本案约定管辖有效——与冯朝阳同志商榷作者:杜鹏程 韩玉石发布时间:2009-11-19 08:30:42 贵报10月29日第六版刊登冯朝阳《本案如何确定管辖》一文(以下简称冯文),笔者不同意冯文的观点,特提出商榷。冯文认为,本案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如

转载 墨云飞瀑 古诗词之瀑布描写 云飞

原文地址:【墨云飞瀑】古诗词之瀑布描写作者:浩友玉汝古诗词之瀑布描写(全集)湖口望庐山瀑布水(张九龄)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云天。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入庐山仰望瀑布水

声明:《康熙墨地素三彩之鉴赏 康熙素三彩》为网友氧气萌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