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第四中学校史 第二编 苏州第四中学时期 苏州四中

时间:2012-09-08 09:53作者:cailx

第二编 苏州市第四中学时期

上一世纪的中叶,中国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九四九年四月,苏州喜获解放,我校师生欢欣鼓舞,放假三日,庆祝人民革命的胜利和学校的新生。一九五二年七月,苏州市人民政府根据党中央“维持原状,逐步改造”的方针正式行文接办桃坞中学,改名为苏州市第四中学,至此历时近半个世纪的教会学校纳入人民教育的行列,学校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第一章 接办前后

一、解放初之变化

一九四九年四月,苏州解放,人民当家作了主,私立桃坞中学也随之在各方面均发生了巨大变化。

第一,班级数的变化

一九四五年八月,抗日战争胜利后,桃坞在苏复校,设初一到高一四个班级,学生共计一百七十四人。一九四六年秋,桃坞沪校停办,合并来苏,全校班级增至十个(初一到高一各年级设两个班,高二、高三年级各设一个班)。学生约四百人。一九四八年全校增至十一个班,学生达五百三十人左右。但一九四九年解放初,班级数又回落至十个班,学生不足五百人。其原因是:

(1) 沪校停办后,部分上海籍学生不复在苏州升学,失去部分生源。

(2) 部分学生响应政府号召,踊跃参干参军,投笔从戎。

(3) 有部分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发生急剧变化,但桃坞收费仍偏高,负担不起学费而辍学。

一九五一年三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胜利召开,会议明确提出“中学必须坚持贯彻为工农开门的方针。”同年五月教育部长马叙伦又提出:中等学校招生时,应按地区分别规定吸收工农子女入学的比例。是年秋天,学校根据当时形势,决定开设夜中班一个班,招收学生五十人左右。此班学生多为家境贫寒的社会青年,且大多为劳动人民子弟,年龄一般偏大,但求知心切,纪律良好,成绩斐然。半年以后,将其改为日班,编为初一(4)班。桃坞从此打开了招收工农子弟入学的大门。并于本年下半年开始招收女生。

第二,组织机构的变化。

(1) 解放后,根据人民政府的有关指示,学校取消了训育处,而设立了生活辅导处,形成了校长统辖下的教务、生辅、事务三个处室的格局。一九五一年十二月,教务、生辅二处又合并改称教导处,事务处改称总务处。

(2) 成立校务委员会。

依据《关于中等学校几个实际问题的规定》,学校成立校务委员会,校长任校委会主任委员,委员有教师、学生和工友代表。一九五0年的学生代表有王仁农、陆德新,工友代表有王佐才。校委会的产生加强了学校的民主气氛。

全体师生员工大会

校 教导处

委会 总务处

经济委员会

(3) 成立经济审查委员会。总务主任担任主委。有学生代表参加,以示经济公开之意。

(4) 教育工会的成立。

一九五0年底,学校开始成立教育工会,工会设正副主席,下设组织、业务、宣传、生活、财务五个委员。通过群众民主选举,第一届工会由下列成员组成:

┌───组织委员:丁婉贞

工会主席:胡惟谷├───业务委员:钟正浩

├───宣传委员:蔡穗九

副主席:金宗涛├───生活委员:董炳元

└───财务委员:胡恩葆

一九五一年胡惟谷离校赴无锡工作,主席一职由金宗涛继任,副主席由董炳元(工友)兼任。工会成立后,积极发展会员,团结广大教职工,推动教师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利用业余时间编写黑板报、开展文娱活动,颇为活跃。

第三,人事的变化。

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二年三月,解放初,校长一职仍由钱慕云担任,教务主任汤山源,生辅主任胡惟谷、王绶基,事务主任张鸿志。 一九五二年三月,赵振海奉派来校担任教导主任,汤山源改任第一副主任,王绶基任第二副主任。

一九五二年七月,苏州市人民政府接办桃坞中学,十一月市文教局任命赵振海为副校长,张欣调任教导主任,王绶基任副主任,严万里调任总务主任。同年,钱慕云、汤山源调离。十二月三十一日,学校正式启用“苏州市第四中学校”印鉴。

一九五二年九月,经政务院第149次会议批准的《教育部1952 年工作计划要点》提出:在全国抽调一定数量的政治质量较好的干部,参加中等以上学校的行政领导工作,加强学校政治思想领导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故在此期间,由市文教局先后调派来的教师有朱庆夏、杨奎钧、钟正浩、沈岫晔、龚芳芹等。学校的师资力量得到了充实。 一九五二年,思想改造学习结束后,本校应届高中毕业生留校工作者有吴冠群、陆德新二人。

第四,课程的变化。

一九五一年三月,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提出:“普通中学的宗旨和培养目标是使青年一代在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使之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自觉的积极的成员。”根据这一教育宗旨和培养目标,学校的课程设置有了较大变化。废除了原有的公民课、德育课,设立政治课,以加强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按教育部统一规定的课时数,减少了英语教学课时;采用统一的省编教材,各门学科不再采用英文课本。

第五,学费的变化。

桃坞为教会私立学校,历来收费标准较高。一般贫寒子弟只能望而却步。解放以后,学校成立,由校行政(校长及会计)、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的学费协商委员会。学校先制定预算,然后提交学费委员会审议,学生亦提出交费数字,在会上经反复讨论,统一意见,方确定收费数额。协商后的收费标准,比以前大为降低,但学生人数增多,学费总收入增加。因此教师工资降低的幅度不大。学费的协商工作,对学校发扬民主、广大师生发扬关心集体、克服困难的精神均起了推动作用,且进一步加强了师生的团结。

学费经此调整,贫寒子弟来校求学者亦逐年增加。

第六,教师在职学习的变化。

解放初期,党和政府极重视教师的在职学习。在职学习又分为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两个方面,但在当时以政治学习为主,业务学习由教导处统一领导各学科分别进行,内容以本学科业务为主,研究教材精简、教学进度与教学方法。政治学习又分为理论学习和时政学习,前者学习社会发展史,后者看形势的发展而选择材料。如:一九五0年学习中央有关“土改”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一九五一年学习“美帝侵华史”和中央制定的有关“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的方针大策和材料。一九五二年七月,市文教局长来校宣布接办桃坞中学,易名为“苏州市第四中学校”。暑假又组织全校教师赴无锡参加思想改造学习,历时一月余,返校时,教师的思想认识大有提高,精神面貌为之一新。

二、团支部与学生会的建立

一九四九年四月廿七日苏州解放后,金阊区人民政府“青工队”即派金重固、施 群两同志来校,在学生中广泛宣传革命道理,组织同学冲破束缚参加政治学习、政治活动,接受革命思想。

当年暑假,高一学生叶汝舟,高三学生曹崇义两同学即被市工委群众工作大队动员选调去市里参加夏令营(在东吴大学内)学习。在夏令营中主要学习《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等著作。八月学习结束后,叶、曹两位同学即被发展成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返校后,两人积极地在同学中组织开展各项活动,以提高大家的思想觉悟,最先被发展为团员的是郁乃尧。三人在叶的家里开会成立团小组,并推选叶汝舟担任团小组长,曹崇义负责组织工作,郁乃尧负责宣传工作。那时团组织在校内尚未公开,团的组织生活也是课后轮流在三人家中举行。当时的主要任务是领导全校同学开展减低学费运动;成立学生民主管理组织──学生会;发展团员,扩大组织,在校内公开建团。九月中旬金阊区团委公开成立,十月中旬学校团组织才在校内公开,并分批公布团员名单,并于十一月正式成立团支部,有团员十一人(叶汝舟、曹崇义、郁乃尧、顾翔、叶学中、潘传春、沈寿源、裘万年、石兆栋、陆德新)。由叶汝舟担任支部书记,郁、曹二人担任支委。

一九四九年冬,区团委在我校设点办“学园”。我校团员都参加,每星期都有团活动活动常在“英华女中”开展。

一九五0年初,叶去北京学习,接着曹崇义去上海华东团校学习,郁乃尧亦转苏高中学习。是年四月,团支部改选,支部书记一职由顾翔担任,石兆栋为副书记,组织委员潘传春,宣传委员陆德新。一九五0年夏,顾翔高中毕业,参加苏州团市委工作,团支部书记乃由陆德新担任,那时团员已发展至几十人了,因此,一九五一年学校成立了团总支,陆德新任团总支书记,顾文忠任副书记。

一九四九年,在叶汝舟、曹崇义暑假参加夏令营回校建立团小组之前,学生会也成立起来了。叶汝舟被推选当学生会主席,沈世宁为副主席。当时学生会的主要任务是领导全校同学开展减低学费运动。因为桃坞在被接办前的学费是较昂贵的,解放后,如何掌握恰当的收费标准就成了一件大事。学生会就担负起了这一工作,选派代表与学校当局和教师代表共同协商收费标准,且在学期开始前,都必须把它做好。学生会为此作出了很大努力。同时,桃坞原有的“学生会”、“青年会”等学生组织在解放后均被解散,学生的一切活动全由新的“学生会”领导。

学生会建立之后,组织机构日趋健全,学生会主席之下设:宣传、体育、福利、文娱各部及侨生工作组(该组因54年侨生来校后所设)。学生的各项活动有学生会各部组织开展,并且定于每学年(六月),由学生会召开“学代会”,以检查学生会各部工作及进行改选。

┌──1949年 主席 叶汝舟

│ 1950年 主席 石兆栋(兼任苏州市学联执会)

1953年之前─┤ 1951年 主席 翁源庆(兼任市学联副主席)

学生会主席 │ 主席 吴德康

│ 1952年 主席 翁源庆

└── 副主席 冯家骏

团支部与学生会在团市委及上级学联的领导下,在解放初期的政治运动中,配合学校做了大量的宣传发动及组织工作,发挥了显著作用。

三、参干参军

一九五一年十二月,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政务院发布《关于招收青年学生、青年工人参加各种军事干部学校的联合决定》后,校园中革命情绪空前高涨,广大青年学生以参干参军报效祖国为职责,踊跃报名,积极投入。有的家长亦开风气之先,大力支持鼓励子弟参干参军。例如王区同学的父亲,陈淦基同学的母亲均亲自到场送子参干参军,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一时传为佳话。但也有个别家长受“好男不当兵”的旧意识影响,对子女的参干参军并不赞成。当时的学校领导认识到既要响应政府的号召,又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对家长的不理解、不支持,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青年工作队当时旗帜鲜明,态度坚决,排除干扰,坚持原则,将思想工作深入到学生、家庭,使学校参干参军工作顺利展开。

一九四九年底,本校第一个参军入伍、投笔从戎,参加军大学习的学生是高一学生许心恒。他是冲破家庭阻力而毅然投身革命军队,当时其被其家长反锁在屋内,许越窗而至校内,其母亲追之校内要其回家而不果,其参军的决心被同学广为称颂。

一九五0年初至一九五一年九月,当初学校的团干部曹崇义(高三)、潘传春(初三)、石兆栋(高三)被先后选送到团校学习而参干,投身革命队伍。

一九五一年一月,高三学生叶学中、朱昌星二位参军进入海军联合学校第三分校学习。接着高三学生王仁农、平志康、邱元正、聂文煜等十一位同学光荣参加海军,入海校学习。

一九五一年七月,高三学生陈德泳,初三学生周之荣、陈淦基、陆棋生参加人民空军预科总队学习,同时初三还有二位学生参加了装甲部队。

一九五四年,单修妹、丁浩良、张克德、周炜华、诸亿春、赵建增六位同学加入人民海军入大连海校学习。继后,还有沈忠达、丁似年、汪兆海、沈寿元等同学也先后参干参军。

在这一时期内参干参军的同学很多,他们爱国热情高潮,舍小家而为大家,涌现了许多感人事迹,为解放初期人民政权的巩固,为捍卫祖国的安全作出了他们的贡献。他们的名字将永驻校史。

第二章 蓬勃发展

一、办学规模的扩大

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教育事业经过恢复、改革、整顿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一九五三年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举国欣欣向荣,各类中等学校的办学规模也不断扩大。

(一)班级数的增加。

一九五二年,我校的班级数原为高中部每年设一班,初三、初二每年设二班,初一设四班,全校共有十一个班级。

一九五三年,高一、初一年级开始各招四个班,全校便有十六个班级。一九五四年初一年级招六个班,全校便有二十三个班级。一九五五年全校又扩为二十八个班。一九五六年初一招收八个班,全校共有三十二个班级,达到学校办学以来班级数的最高峰。从一九五三年

至一九五六年的这四年中学校班级数已发展到一九五二年的2.9倍,而当时校内可以作为教室用的屋舍仅二十八间,校舍设备已不能适应迅猛发展的教育形势。因此,在一九五六年的下半年到一九五八年的上半年的二个学年中,只得在初一年级采用二部制,学生分上下午来校上课,以暂时解决学校教室不足之燃眉之急。

(二)教职员队伍的扩充。

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带来了班级数的迅猛递增,促使师资队伍也必须充实、扩大。一九五三年到一九五六年的四年中,先后来校担任教职员者有八十人之多(包括任职后又调出者在内)。其中,一九五三年到校得有陈荣禧、叶飞龙等十三人;一九五四年到校者有冯允瑜、孙贞一等二十一人;一九五五年到校者有董友竹、傅泽英等二十二人;一九五六年到校者有朱绮伯、毕瑞英等二十四人。这中间包括语文教师十七人,外语教师三人,数学教师十四人,化学都是二人,生物教师六人,历史教师六人,地理教师五人,音乐教师二人,体育教师二人,政治教师二人;职员十六人。

充实的这些教职员使学校的教职员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了显著的提高,而且学科齐全,为加强学校教研组的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寄宿生的扩大。

随着学生数与班级数的增加,寄宿生数亦相应增加,与学校接办前相比,由上海来苏州本校学习的人数虽显著减少,但附近城镇及农村来校读书的比例增加了,故寄宿生并不减少。以一九五四年为例:全校寄宿生共有430人,半膳生170人,占全校学生数45%左右,学校虽新建了宿舍大楼(新华楼),仍不敷应用。还需利用学校原有部分楼房的三层阁楼,方能勉强全部安排。

膳堂狭小,不能同时容纳全膳、半膳学生。因此不得不采用先后二批就膳办法,即半膳生推迟半小时就膳,以解决暂时的困难。其后市内学校限制外地学生来苏就读,寄宿生才逐步减少,膳堂的压力亦相应减小。

寄宿生的队伍在当时虽庞大,但学校对寄宿生的引导和管理从未放松,纪律上严格要求,生活上生动活泼。寄宿生每日清晨上操、早读,课外活动丰富多采。晚上集体上夜自修,秩序井然,辅导老师每晚也能亲临督导。这种良好风气,始终如一。学校的学风、教风严谨、踏实,出现了学校接办以后的新面貌。

(四)侨生来校。

一九五四年始,归侨学生陆续来苏学习。我校成为接受归侨学生的学校之一。这批学生大都来自印尼、新加坡、泰国、柬埔塞、越南等国。一九五四年,我校先后接受二批归侨学生,第一批六人,第二批十二人,共计十八人。以后逐年有来,最多时达四十余人。一九六一年为最后一批,仅二人。此后,来校者少,离校者多,至七十年代归侨学生已基本毕业离校了。

这批回国学习的归国侨生都经历过严峻的斗争,煎熬过旅途的艰苦才风尘朴朴地来到学校。学校当局对他们也关怀备至,所有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及费用均由政府补助。每月除定期分放助学金外,又根据各人不同情况给予适量补助费。各季发放御寒之被服。为使他们安心在国内学习、生活,并逐步适应国内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校特专辟侨生宿舍,设侨生食堂。学习上各科教师亦常加以个别辅导。思想上则有教导主任、团委书记分别给以关心指导。舍务上则具体指定专职老师帮助他们管理。当时的侨生工作先后由陆瞒、龚芳芹、王公遐、董德全等老师具体负责。

(五)校舍的扩大。

学校接办时,宝城桥街8号校本部(不包括外操场及校外家属宿舍)的面积仅为21.557亩。在这范围内原桃坞中学二三百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尚可容纳。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至一九五三年全校学生数已逾一千人,校舍设备远远不能适应。因此,在市教育局的支持和拨款下,一九五三年,在学校北面分别向冯爱琳、周念椿购得空地3.790亩及0.5442亩。一九五四年又向詹寿山购得房屋及空地共3.732亩。同年又征用无主空地1.4192亩,一九五五年又购买曾学管房屋0.1292亩,这样和校外宿舍解放一、二楼1.0386亩及原有空地0.4358亩连在一起,并于一九五三年取得当地居民的支持,市政当局的批准,将学校北面的纵、横二条小路一起围入校内,从此校本部面积扩大至32.6465亩,比原有面积增加51.4%。

一九五三年购买北面土地后,即在北端建造新华楼宿舍635.97平方米,内有大小宿舍共十六间,可容纳寄宿生224人(双层床)。

一九五四年又在“实践楼”之东,建造“青年楼”(今2号楼)教室946.48平方米,内有十个教室,这两座楼房便成为当时学校中的主体建筑。

解放前,桃坞中学之教室,绝大部分是小、扁、暗,仅能容纳学生三四十人,且有的教室只能单面采光,黑板耀光,不利于教学。学生宿舍亦分散在各栋楼房的二、三层中,在管理上、生活上都很不方便。“新华楼”落成之后。将大部分寄宿生集中起来,不仅管理方便,而且生活条件也有所改善。后来教学班扩增时,还将调整宿舍后调出的宿舍改建修成教室,解决了教室不够的难题。

二、教学工作的发展

一九五三年十一月,在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长张奚若在报告中强调指出,要加强和发展中学教育,特别是高中,这是解决培养建设人才的源泉问题。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有扩大,班级的增加,学生人数的增多,学校领导遵照中央领导的指示精神,重视教学的质量,狠抓教学,学校的教学工作得到了迅速而稳步的发展。当时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教研组的普遍建立。

要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必须重视教研组的建设。于是在校领导的关怀下,各学科教研组均先后正式成立,并挑选一批学有所成,教有所长的教师分别担任各教研组组长,从而使校领导有关改进教学工作的意图得以贯彻,教师的教学研讨活动得以开展。

由于教研组的建立和不断加强,各学科同年级的备课小组也相继建立,同年级同教材的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共同探讨、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对钻研教材、改进教法都有很大的促进,使整个学校形成了较强的教研氛围。在这一时期,各科教研组负责人员如下:

语文组 钟正浩

数学组 杨奎钧 孙贞一 殷小源

理化组 许鹏年 冯允瑜

政治组 陆德新

外语组 吴云章

史地组 施应霆

生物组 金宗涛

体育组 张福生

(二)教材的统一。

各学科一律采用中央教育部统一编写的教科书和教学用参考资料。给教师的备课和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教法的改进。

五十年代教师业务学习的材料主要是凯洛夫教育学,其主要内容之一是关于课堂教学五个环节的研究。五个教学环节是指:组织教学、复习检查旧课、讲授新课、当堂巩固、布置作业。教师通过学习,教学实践中均能重视这五个环节的运用和掌握,以此作为改进教法的重要手段,这样做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了一定作用。

(四)听课和观摩教学的开展。

由于教研活动和备课组活动的正常开展,老师间形成了相互学习、相互听课、发现问题、共同研讨、不断改进的良好的治学风气。个别学科有条件的班级还举行了观摩教学。一九五四年,苏州市中等学校的首次语文观摩教学即在我校举行。各校语文教师来校参加听课者达一百余人,课后举行了座谈会,对如何上好语文课进行了研讨,教育局中教科科长亲临总结,会议气氛热烈。

(五)课外活动的开展。

课余,各学科根据自身的特点,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兴趣小组,将课堂教学与动手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学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文科类学科还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发展,举行各种主题会,有时还利用文娱演出的形式,以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比如,一九五四年十一月,高二各班结合苏联现代史的学习,举办了“十月革命主题会”。

一九五六年,英法帝国主义发动侵略埃及侵占苏伊士运河的战争。高三各班举办了“苏伊士运河主题会”。一九五四年,全校在健身房举行了“解放台湾主题会”,各学科分别准备道具、布置及讲解材料,丰富多采,内容生动。全校师生接受了一次很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对祖国统一的巨大意义,获得了更深刻、全面的了解。

(六)五级记分制的试行。

学习凯洛夫教育学的同时,学校试行五级记分制,作为成绩考查的手段。5分为优秀、4分为良好、3分为及格、2分为不及格、1分为一无所知。实践过程中,由于教师对五级记分制的精神实质及其优越性的了解不够,加以长期使用百分制的习惯势力,使用时很难恰如其分。且容易把它和过去习用的甲、乙、丙、丁记分标准混淆,从而失去了它的意义。因此,一九五八年以后,逐渐弃而不用。

(七)教学经验交流会的举行。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学校行政与工会密切配合,自一九五四年开始,校内每学期期末都要举行教学经验交流会。期末各教研组分头准备,在各位老师期末教学总结的基础上,选择重点,加以提高,找出典型,作为大会交流材料。交流材料包括:教材研究、教法改进、教学环节及班主任工作等各个方面。

教学经验交流会,当时在市内各中学中为我校首创,在当时的教学活动中,可算得上是新生事物。这种交流会形式,对于启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积累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起了一定作用。当时在“经验不管大小,找到都是宝”口号的激励下,全校教师团结互助、方向明确。校内呈现出一派生趣盎然、勃勃向上的教与学的景象。

三、党支部、团委的建立及民主党派的发展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州四中与全国其他中等学校一样,不但在物质建设上得到发展,且在教学工作上也得到迅速发展。在这背景下,学校党支部、团委相继建立,民主党派亦同时得到扩大。

(一)党支部的建立。

一九五五年二月前,学校中共党员仅有二人,因此与市五中、市六中、二初中、十初中一起成立联合党支部。二月,上级党委派党员嵇云扬来校后,即成立四中党支部,当时党员有嵇云扬、赵振海、陆瞒三人,嵇云扬任党支部书记。一九五六年十月嵇奉调至市五中,由赵振海校长兼支部副书记。此间,先后有顾根寿、孙文秀、张震华、顾士龙四位党员来校工作。此间,党支部在教师和学生中积极宣传马列主义,组织学习党的有关知识,提高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的共产主义觉悟,并在这基础上前后相继吸收教师金宗涛、许鹏年、龚方芹,吸收学生娄乃文、袁沧洲、浦定贞、范衡标入党。自此党的队伍逐渐在校内扩大,党支部领导学校各项工作向前发展。

(二)团委的成立。

一九五二年,学校已成立团总支,一九五三年、一九五四年的团总支书记先后为吴冠群、龚方芹,副书记先后为龚方芹、桑祥生。一九五五年四中党支部成立后,四中团委即批准成立,一九五五年、一九五六年的团委书记为龚方芹,副书记先后由桑祥生、浦定贞、范衡标担任。

(三)民主党派的发展。

民盟方面最初来校的人员是赵振海,其后逐年发展,至一九五六年止,校内已有盟员十人,他们是赵振海、张欣、陈退思、单大声、龚祖绳、洪纯、姜贡三、孙贞一、王安琛、殷小源等。

一九五六年张欣被选为民盟市委委员,四中民盟小组组长先后由单大声、殷小源担任。

一九五三年前,民革人员只有王公遐一人,至一九五六年止,民革在校内并未发展,故亦未成立独立组织。

四、工会活动的开展

我校教育工会成立于一九五0年底,至五十年代中期,工会进一步充分发挥党的助手作用,做了许多有意义的工作:

(1)宣传工作:黑板报办得生动活泼、设计精美,板书隽秀,引人入胜。较好地宣传了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大策,表扬了好人好事,反映了群众愿望,交流了工作信息,沟通了上下思想,极好地发挥了宣传阵地的作用。

(2)组织工作: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外来教师逐年递增,针对这一情况,工会主动团结新来教师,安定新教师的情绪,关怀他们的工作、生活,调动好广大教工的工作积极性。

(3)业务工作:配合学校行政,搞好教学经验交流会的工作。每学期交流会的举行均由工会负责筹备布置,分头与各教研组联系,研究决定主题、人选。对选定交流的人员进行重点帮助、共同准备。开会时还特地邀请师范学院有关老师来校参加指导、总结讲话。

(4)文娱活动:

为丰富教工业余生活,调剂教工身心做到劳逸结合,增进教工团结,工会利用业余时间组织了许多丰富多采的文娱活动,有乒乓球、康乐球、麻将牌、棋奕、京剧清唱。组织教工排球队、篮球队和学生进行友谊赛以增进师生情谊。

每学期开学举行迎新会,校内举行文娱晚会,均有教工参加演出,或歌咏、朗诵,或二胡、提琴……

学校举行体育运动会,工会就组织教工参加拔河比赛、接力赛跑等,既增强了教工的体质,又为校运会横添了许多热烈气氛,更是融洽了师生关系。

第三章 反右斗争与大跃进

一、整风反右斗争

一九五七年四月二十七日,党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五月一日《人民日报》全文公布。五月上旬,苏州市全市中学教职员集中在苏州市一中内听有关整风的报告,并传达毛泽东主席《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报告。五月七日,人民日报发表《为什么要用和风细雨的办法来整风》,整风运动由此开始并全面开展。

我校党支部动员群众,帮助党整风,召开座谈会,鼓励大家鸣放。向党提意见。要求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还发动大家通过写大字报的形式发表自己意见。不久,校内陆续出现了一些大字报,有老师在市政协座谈会的发言,也被当时的《苏州工农报》全文刊出,引人注意。

六月,形势急转直下,六月八日中共中央发出《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猖狂进攻》的指示,同日,人民日报发表《这是为什么》的社论,将全国的反右斗争推向高潮。我校的反右斗争也由此全面展开,先后有五位教师的言论受到严厉批判。整风开展以来一度出现的热烈情况,逐渐演变成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不久这五位受到批判的教师被错划为“右派分子”,随后受到降职、降薪、开除团籍、退职、遣送回原籍、下乡监督劳动、留校察看等不公正的处理。

反右斗争结束后,一九五七年的九月、十月,学校党支部又领导教师开展“交心”运动,布置全校教师写小字报,向党交待内心活动,要求做到忠诚老实,发掘思想根源。同时又发动学生张贴大字报,向教师提意见,极大地挫伤了教师的政治热情和工作积极性。

一九七九年,“文革动乱”结束后,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一九五七年我校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的五位教师才宣告平反。

一九八一年六月廿七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指出:“但是反右斗争被严重地扩大化了,把一批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党内干部错划为‘右派分子’,造成了不幸的后果。”

二、大跃进运动

一九五八年三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成都举行,毛泽东主席在会上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思想。五月党的八届二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及其基本点。总路线提出后,全国搞起了“大跃进”运动,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我校也被“大跃进”的旋风所席卷,势不可当。

六月,我校在校内小操场召开全校师生“大跃进”动员大会,随后又在健身房召开全校教职员工大会,号召向“大跃进”进军。各教研组打擂台比武,自报指标,互相挑战,争相加码,全校产值哄成三亿六千万元,后竟以此哄抬数字赴市内各校打擂台。

我校当时“大跃进”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一九五八年五月至八月。从“工业抗旱”开始,以大办工厂为中心,各教研组、各班级分别筹划办厂。学校中先后出现的工厂有炼焦厂、硫酸厂、蒸馏水厂、红粉厂、细菌肥料厂、造纸厂、砖坯厂、炼钢厂、剌绣厂、墨水厂等五花八门不下二十余个。还搞起了制四环素、热敏电阻等项试验。学生参与劳动,在“敢想、敢说、敢做”口号鼓动下放手办厂、放手搞试验。此时,学校已停止上课,师生共同投入“大跃进”,结果是将校内铁床200 余张、铁课桌椅100余套全部送往废品收购站回炉;实验室教学实验药品,消耗一空;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冲击。

第二阶段:自一九五八年八月至十一月,以大炼钢铁为中心。

这年八月十七日,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北戴河举行,会议号召全党全民为在一九五八年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确立“以钢为纲”,

大搞群众运动。于是全国各地立刻掀起“土法上马”,大建土高炉来炼铁。我校亦成立了“红色钢铁厂”,“元帅升帐”(“元帅”一词指炼钢)各方让路,决定在校内操场上建造土高炉。党支部书记亲自挂帅,战高温,顶酷暑,日日夜夜轮番突击,建炉炼铁。折腾几番,土高炉内果然滴出几点铁水,全校师生奔走相告,欣喜若狂。

十月,高三师生全体开往苏高中,参加全市集中炼铁的大会战,至十一月才收兵回校,一场闹剧终告结束。

大炼钢铁结束后,社会上群众多有议论,认为这一场来势汹涌、如火如荼的土高炉运动,劳民伤财,得不偿失。学校也为此组织了一次“大辩论”,就此运动之得失,进行分析辩论。但在当时左倾错误严重泛滥的情况下,会上形势完全一面倒,把“得不偿失”之说痛加驳斥。

三、流生的产生

“大跃进”也带来了部分在校学生的辍学现象,这部分辍学生流入社会,造成了当时的“流生”问题,也扰乱学校的教学秩序。究其原因,大致是以下几点:

①“大跃进”中学校一度停课,客观上造成学生不安心学习。

②社会上新办的工厂企业,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需要大批劳动力,学生的出路广阔,不需任何手续,即可入厂工作。

③处在三年自然灾害的前夕,国家经济情况已开始呈现某些紧张,部分家长从经济角度和一时利益考虑问题,赞同并鼓励子女,弃学就业。

针对这些情况,学校教师通过个别帮助及家庭访问,做好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工作,鼓励他(她)们学习,使许多流生的情绪逐步安定下来,流生现象才慢慢遏止,学校教学秩序也随之趋向正常。

第四章 教育方针的贯彻

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一九五八年九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据此,学校决定安排同学到工厂去下车间跟工人师傅同班劳动,每周半天,由班主任率领,任课老师也一同参加。工厂由学校事先联系选定,每个厂安排一个班级或一个以上的班级。学生在工厂跟工人师傅同班劳动,劳动纪律好。

一九五九年开始,学校开始安排教职员到农村进行短期的劳动锻炼,至“文革”前,计有如下几批教职员参加:

一、一九五八年底至一九五九年四月,俞秋心、顾雪枫、董德全顾根寿、王爱苏、龚方芹、陈乐平、赵永根及陆德新、吴云章去吴县藏书公社民主大队劳动锻炼。

二、一九六四年三月至六月,有刘鸿彬、蔡无忌、秦贶颐、丁成玮、唐乃安、宋大卫去吴县太平公社劳动锻炼半年。

三、一九六四年九月至一九六五年二月,有朱浩棠、宋正方、宣传根去吴县太平公社劳动锻炼半年。

四、一九六五年一月至四月,有张鼎珍(后改名张帆)去太平公社与本校插队在太平公社的毕业学生一起劳动锻炼。

六十年代开始,有少数高三毕业生经教育局分配去上方山果园农场工作。

一九六一年暑假后,第一批自愿去上方山果园农场劳动锻炼的有当时高中毕业生周龙、陈国光、石宝妹、李忆辛等十二人(其中男生六名、女生六名)。

一九六二年开始,有高三毕业同学去吴县太平公社插队落户。六十年代初,学校利用夏收夏种及秋收秋种,组织高中学生去吴县农村或近郊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参加夏收夏种、秋收秋种半月到一个月。这对当时的青年学生来讲是个深入农村、了解农村的极好机会;是锻炼学生意志与能力的极好的机会;是接近工农群众的极好机会。

二、学雷锋运动

一九六三年三月五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周恩来即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全校青少年学生在学校党支部、团委、少先队大队部的领导下,掀起了学习雷锋的高潮。开展了学雷锋先进事迹,读雷锋日记,做雷锋一样的革命接班人的各项活动。学校中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同学们学习上互相帮助、思想上互相关怀、工作上互相支持蔚然成风。同学们还利用节假日访贫问苦,帮助社会上的孤寡老人,参加社会的公益劳动。如:当时的六五届高三(2)班,在团支部、班委会的组织下,全班同学大年三十日夜和金阊区环卫站的环卫工人一起半夜三更穿街走巷推着粪车倒“马桶”,通过劳动同学们深感平凡的岗位同样能为人民作出不平凡的贡献。

轰轰烈烈的学习雷锋的活动,使得在校的学生,特别是高三毕业班的同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学们认识到过去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难”的信条的错误性、片面性和狭隘性,认识到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是为了

将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高三毕业生作好了“一颗红心,两种准备”,这为毕业后,大批同学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报名要求“支农”、“支边”,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一九六五年暑假后,有戈坚忍、杨长英等四位高三毕业生经教育局分配到上方山果园劳动锻炼。

一九六五年冬,高三、初三毕业生彭鸿志、王子莲、吴建平、秦文英、王嘉庆、曹小亮、周发宝等同学响应党的号召奔赴东台县弥港农场务农。余志芳、张水保、周忆一等同学千里迢迢奔赴新疆和田农场,支援边疆建设。

附记:

(一)一九五七年至一九六六年之间,学校学制上虽无变化,学校仍设初中、高中两部,执行“三三制”(每一年级三个班,学制初中三年、高中三年),但组织体制在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0年的三年中,教导处与总务处合并成立校务办公室,一九五九年十月到一九六0年底,除校务办公室外另设生产办公室,负责计划安排当时的工农业生产。一九六一年校务办公室取消,生产办公室也同时取消,恢复教导、总务二处。

(二)一九五七年前,高等学校招生额较大,故高中毕业生一般均有升学机会,有时甚至要动员他们去报考高等学校,升学录取率几乎高达100%。一九五七年高等学校招生额紧缩三分之一左右,同时有工农子弟优先入学的规定,因此一度曾在高中毕业生中引起思想上的混乱,但绝大部分高中毕业生还是升入了高校。

一九五八年、一九五九年高校招生额又扩大,高中毕业生又100%

地报考高校。一九六0年开始,高校招生额又逐步下降,但各地增办了地方性专科学校。苏州一地当时即增加了农专、中医专、工专、体专、工艺美专等八个专科学校,为苏州高中毕业生提供了升学机会。当时学校向学生提出了两个口号。一个是:“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一个是“三个100%”,即100%报名;100%升学;100%服从分配。当时毕业生均能响应号召,分别考本科大学或专科学校。

一九六一年开始,受到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部分高校停、并、关,高考升学率开始下降,一九六三年至一九六五年的四年中,我校几乎有50%以上的高中毕业生不能升学。

第五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

一九六六年五月至一九七六年十月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引自《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一、运动初期

一九六六年五月十六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中共中央毛泽东主持起草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即《五·一六通知》),《通知》认为学术界、教育界、新闻界、文化界、出版界等文化领域,以及报纸、广播、刊物、书籍、教科书、讲演、文艺作品、电影、戏剧、曲艺、美术、音乐、舞蹈等各种艺术形式无一例外地都是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都是“黑线统治”。

运动之初,校长兼党支部书记赵振海召集青年教师积极分子开会,要求大家协助党支部开展运动。

五月廿五日,北京大学党总支书记聂元梓等七人在校内贴出所谓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

六月一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二日全文转载了北大聂元梓等的大字报。

六月十日清晨,校内“实践楼”西北角墙上有学生首次贴出大字报。中旬,正在市郊长青公社参加劳动的师生迅速回校,起初校内尚能勉强维持上课,高三毕业班也正投入高考前的紧张复习。但不几日,随着全国“文化大革命”要“彻底破除几千年来一切剥削阶级所造成的毒害人民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的所谓“革命风暴”越刮越猛,六月下旬,校内“炮轰”校领导、“炮轰”党支部,揪斗所谓的“牛鬼蛇神”和批判所谓的“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大字报,铺天盖地而来,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了,校党支部已无法控制局面。不久,接中央通知党组织暂停组织生活,党员和群众一起参加运动。六月末,中共苏州市委仿效北京的作法开始向大专院校、中等学校派出“市委工作组”,协助各单位领导“文化大革命”。工作组进驻前先派联络员陈德泉来校联系进驻事宜,七月初,以司马浩元、朱文华为正、副组长的市委工作组,正式进驻我校,筹建学校文化大革命委员会(简称“文革筹委会”),领导运动。

工作组进驻学校尚不足一月,七月廿五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在接见各中央局书记和中央文革小组成员时说,工作组“起坏作用,阻碍运动”,“统统驱逐之”。八月,市委工作组撤离我校。

七月二十八日,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红卫兵”写信给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并寄去《论无产阶级造反精神万岁》和《再论无产阶级革命造反精神万岁》两张大字报。

八月一日,毛泽东写信给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红卫兵”,认为他们的行动“说明对反动派造反有理”,“表示热烈的支持”(引自 《中华人民共和国要事录》1949─1989)。消息传出,我校各班级学生纷纷宣告成立各类名称的“红卫兵”组织。同时,“老子英雄,儿好汉”的反动血统论开始泛滥,致使部分学生错误地把斗争矛头指向广大教师和部分学生。打、砸、抢行为在校内也时有发生。

八月十八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在首都天安门广场接见全国各地进京串联的“红卫兵”、学生和教师,林彪在讲话中提出,“要把学校的斗、批、改发展到社会上的斗、批、改”。从此,广大师生全国大串联开始。我校学生也纷纷外出。“大串联”一开始,我校就成了苏州市委统一部署设立的“革命师生接待站”之一,由市委拨下专项粮款,以供串联师生借支,并赶制大批被服调拨来校。

十一月,中央发出处理文革档案材料的补充规定,指示必须将五月十六日以后整群众的材料,一律当众焚毁。依规定我校将运动初期支部留底及摘录的大字报底稿等,在大操场当众销毁。

十二月三十一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对大中学校师生进行短期军政训练的通知》,一九六七年二月,驻苏6307部队首次派出刘副营长、许连长、陈排长来校,准备对全校师生进行短期军训,向解放军学三八作风,学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加强组织纪律性。

一九六七年二月二日,中央通知停止步行串联。十九日再次通知于三月一日起,停止外出串联,此后中央曾多次发出类似通知,我校师生的外出大串联便于是年上半年结束。是年“春节”,校内部分群众组织联合夺权(简称“春节夺权”)。

一九六七年七月廿二日,时任中央文革小组副组长江青在河南对一派群众组织的代表团讲话中提出“文攻武卫”的口号,不仅大规模地挑起了群众斗群众的内战,而且公然煽动武斗。在此情势下,我市大规模流血武斗终于全面爆发。我校部分师生撤离学校。武斗期间,校园上空时有流弹飞曳,校内教工几乎走避一空。武斗期间,我校有多位师生负伤。更有一位高二学生在武斗中被流弹击中而丧生。

二、工宣队进驻

一九六七年十月,武斗结束。

一九六七年底,大多师生均回校参加学校的“斗、批、改”。中央军委发布“征兵令”。一九六八年一月,经部队审核,我校学生钱中定、薛仪祥、仲永嘉、周传中、钱尧坤、孔根火、阮家华、田明亮等十余位被光荣批准参加人民解放军。

一九六八年四月,因“武斗”撤离的6307部队军宣队再次来校,调处校内各派间的分歧,筹划、组织有校内各派代表参加的“大联合委员会”(通称“大联委”),“大联委”成立后,开始管理学校事务,并根据当时中央要求,在教职工中开展“清队”工作(即所谓的“清理阶级队伍”)。

七月廿七日,根据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的指示,首都工农兵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后简称“工宣队”),在人民解放军战士的配合下,开进清华大学。八月廿五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发出 《关于派工宣队进学校的通知》。

八月底,由望亭发电厂、苏州电机厂、苏州茶厂及苏州绸缎炼染厂联合组成的“工宣队”进驻我校,领导学校斗、批、改。首任队长系绸缎炼染厂的陈淡荣。

工宣队进校后:

(1) 立即狠抓阶级斗争,扩大并加强“清队”工作,全校教职工一律住校,未经批准,一律不得自由进出校门,校内气氛极为紧张。在极左路线下,不少教师被扣上了“反动学术权威”、“历史反革命”、“现行反革命”、“漏划地富分子”、“牛鬼蛇神”的帽子,被关进了“学习班”,失去人身自由,遭到无端审查。使许多有才能、有知识、有威望的教师遭到打击、迫害,也严重混淆了敌我。语文组一位老教师因此含冤死去。

不久,工宣队改由绸缎炼染厂单独派出;并在年底成立了“校革命委员会”(简称“校革会”),将学校更名为“苏州绸缎炼染厂抗大战校”,由工宣队蒋忠南队长任校革会主任,下设专案、教革、后勤三个组,分别由工宣队员任组长。

(2) 早在一九六七年二月,中央关于停止步行串联通知中,就提出了师生回校“复课闹革命”,以后也多次提早,但一直无法执行。一九六八年在工宣队进驻学校后,在搞清队的同时,也抽出了部分教师力量搞“复课”。 实际上“复课”也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66、67、68届三届学生的“上山下乡”;第二阶段是70、71届学生的“复课”文化学习;第三阶段是恢复“苏州市第四中学”校名。

第一阶段,一九六八年九月,在校的66、67、68届的高中、初中生接“复课”通知,全部回校,先是学习“老三篇”(即毛泽东的 《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三篇著作),读报,分组讨论。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大致为半天。

十月,69届小学毕业生6个班分配进校,校内教室已无法容纳。月底,工宣队组织高三、高二、初三学生到市郊农村,一边支援“秋收秋种”,一边进行政治学习。

十二月廿二日,《人民日报》刊登《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报道,并加了编者按。编者按引述了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随后,全国各地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奔赴农业生产第一线的运动。年底,我校66、67届高、初中毕业生全部分配到吴县垮塘、斜塘、唯亭、太平、渭塘、湘城、田泾等七个人民公社下乡插队务农。

一九六九年一月,七0届小学毕业生10个班分配直接进校。

一九六九年三月,在校的68届高、初中毕业生全部赴苏北生产建设兵团所属黄海农场插场。十二月,69 届初中毕业生除9人参军,59人分配在苏州市工矿企业外,亦全部分配至苏北,25人赴大丰东海大队农村插队,175人赴苏北生产建设兵团四师插场。四月,71 届小学毕业生10个班分配直接入校。

第二阶段,一九六九年暑假,学校组织部分教师自编了一套四年制试用课本,内容有《毛泽东思想课》(政治),《语文》、《英语》、

《数学》、《工业基础知识》(简称“工基”)、《农业基础知识》(简称“农基”),《农村卫生常识》(卫生)、《革命文艺》(音乐、美术)等,并统一誊印正文,印发给在校的七0届、七一届学生使用。同时,学校联系了周边的绸缎炼染厂、苏州仪表元件厂、苏州电机厂、苏州胶木电器厂等厂家,作为学生“学工”的基地,并在市郊“长青人民公社”开辟了学农基地,在吴县藏书公社向前大队开设了“向前分校”,在驻苏某坦克团建立了“学军”基地。这也为一九七三年后的“开门办学”打下了一点基础。

一九七0年九月,七0届学生全部被分配在苏州市各工矿企业单位就业。十月十九日,经市文教卫核心组同志,在校内恢复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支部委员会。

第三阶段,恢复“苏州市第四中学”校名。

一九七一年四月,71届初中毕业生通过在校近两年的“学工、学农、学军”,根据当时的有关政策被分配读高中、半工半读、中等技校等继续学习,但大部分被分配至市内各工矿企业就业。同年,学校招收“文革”以来的第一批高中生,开设两个班,实行的是两年制,使用的系省编试用教材。学校也恢复“苏州市第四中学”校名。部分部队复员军人分配进校充实教师队伍。是年,经教育局核心组同意,恢复建立了共青团苏州市第四中学总支委员会。

一九七二年,学校为解决在校学生的教学用房,于校内小操场北建了一幢两层简易教学大楼,共设六个教育班。本学年在学生中恢复评选“三好生”制度。

(3) 一九六九年冬,江苏省各市县掀起了“下放”潮,当时的口号是: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下放对象是各机关工厂学校等企事业单位的部分干部和工人。下放地点是苏北盐城地区各县的农村。下放的原则是:一人批准,全家下去。下放户的经济处理是:干部带薪,工人退职。

十一月中旬,苏州已进入“下放”的高潮,生产、工作几乎停顿。我校教职员于运动初期已完成了全部报名手续,经过大会小会的表态,最后分三批被批准下乡,去农村插队落户。

第一批有吴克定、蒋钰、陈荣禧等三户,于十一月廿六日欢送下去。

第二批有赵振海、陈光华、陈殿章、宋大卫等四户,于十二月七日欢送下去。

第三批有严万里、刘鸿彬、周本恺、张中民、张蓉芬、郝用冲、董友竹、张恩禄、何明等九户,于十二月廿三日欢送下去。此外还有富俊文老师一户下放回原籍农村。

这些下放的教职员被分散安排在盐城地区五个县,十三个公社,十六个大队中。其中除何明老师下放前尚未转正,未能带薪外,其余教职员均带薪下放。下放人数占当时在校在编教师的17.4%。

一九七八年四月,“文革”已结束,根据中央有关指示,我校下放的教职员全部调回苏州。回苏的十七人中,十一人仍回学校工作,六人则安排在其他学校或其他单位。近十年的教职员“下放”工作由此结束。

三、开门办学

一九七三年“开门办学”开始。开门办学的内容有学工、学农、学军。开门办学的方法是请进来与走出去。根据上级指示,学校各年级每班每学期有二星期的学农和二星期的学工安排,但我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集中安排,即每班每学期集中安排四个星期的学工或学农,以更利于统一管理。

当时,低年级主要是学军和学农。学军每学期一星期,由解放军同志来校指导训练,每次二小时,除接受些军事知识外,还要培养同学守纪律、懂礼貌、爱集体和爱祖国。学农则在外操场的校办农场进行,由老农和班主任具体指导。

高年级的学农主要是在向前分校及市郊长青人民公社的繁荣大队、路北大队。特别是向前分校,我校与当地向前大队向来关系密切,是我校原有的学农基地。每学期师生轮流下去学农四个星期,有关老师也同时下去,在那里不单纯是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同时也开展一些适当的教学活动,例如:学习农业生产技术知识,中草药的采集及利用,大地测量等工作。每期下去的师生还邀请当地生产大队的干部、老农讲村史、队史、阶级斗争史,以提高思想觉悟。另外还去分校附近的驻军某坦克团学习一些有关军事理论,观摹坦克团的军事训练,以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

学工则在本市选择近二十个工厂作为学生学工基地,如:绸缎炼染厂、动力厂、电器一厂、机床电器厂、微变厂、农业药械厂、电机厂、肥皂厂、二线厂、电线厂等等。学校每学期按时分配班级去指定工厂学工,每班为四个星期。学生在工厂中除拜工人师傅为师进行跟班劳动外,还请厂方讲厂史,讲生产流程,产品用途,上些生产技术课。教师也结合有关课程内容联系工厂生产实际,讲解一些科学文化知识,使学生在学工基地,不仅会跟班操作,也还要懂得一些生产原理。

各班级在学工、学农结束回校后,师生都要做总结,来巩固学农、学工中得到的有关知识。

以上所述是开门办学走出去的一面,另外学校还聘请工农兵几十人组成工农兵讲师团,定期来校给学生上大课、中课或小课,这一切均由学校教导处按计划安排。

学校的开门办学一直到一九七七年才正式停止。

四、校办工厂的创立和发展

一九七0年六月,由工宣队员曾成竹,教工戈坚忍、周其生、赵冠群等人组成小组,开始筹备校办工厂。初创之际,白手起家,因陋就简,在考察市场的基础上,以学校之废弃手摇摇面机改装成纸带机,试制包装纸带,获得成功后,接着就将手摇机改为电动机,扩大纸带生产,至此校办厂的雏形开始形成。

七月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五·七”指示下达,校办厂进一步加强组织力量,由工宣队尹玉珍书记亲自挂帅,曾成竹、朱天铭、丁成炜、吕佛生、冯允瑜等人参加,正式成立校办厂,定名为“苏州市第四中学校办工厂”,并着手研制电解电容器。八月底九月初,为便于开展业务联系,取得苏州市电子工业局同意,更名为“苏州市无线电元件四厂”。并由曾成竹、朱天铭负责规划,决定先派人去上海、无锡等相关工厂取经学习,回校试制,制样经检验合格,乃于十月份从七一届各班级中挑选优秀学生2至3人,共选拔20名学生由教师带领分二路外出培训。一路有杨吟紫、周丽华、张伯勋三位老师带领学生去无锡崇武电器厂培训。一路由工宣队周永康师傅,孙再兴、吴德安、胡恩葆等老师带领学生去上海无线电二十五厂培训。两路人马各培训二个月。

十二月培训人员回校,乃正式上马生产。以受过培训的师生为骨干,再从参加劳动的班级中每次挑选十至二十名学生轮流参加操作。开始生产的品种为大型、小型立式、卧式电解电容。当时管理及操作制度相当严密,因此产品质量比较稳定,被使用单位所赞赏。至于骨干学生的课务均由老师另行安排时间补足。订货单位先后有贵州、山西、东北等十余省份的有关工厂,订货最多的为山西大同矿务局(作为储能电容器),其次是苏州江南无线电厂、上海无线电三厂。

一九七三年之前,工厂生产以纸带和电容器为主。工厂的主要负责人先后有曾成竹(工宣队员)、包宏斌、孙再兴、冯允瑜等三位物理老师。

一九七三年之后,电解电容器的生产,开始出现不正常。主要原因是①学生轮流参加操作,造成产量不高,性能不稳定,而且次废品较多;②原料采购发生困难,且规格、数量不符合生产实际需要;③生产利润逐月下降。

一九七三年秋,乃与苏州电扇厂签订协议,为该厂生产电扇用电抗器。经过短期的培训,当年即投入电抗器的生产,同时逐步收缩电解电容器的生产,至一九七六年完全停止生产。

一九七六年工厂以主要生产纸带、电容器,转变为以纸带、电抗器为主,并辅以生产与纸带配套的铁口。其中一度也生产过电缆线,但终因原料发生问题而影响质量的稳定而停止生产。

一九七七年始,电扇逐步成为市场的畅销商品,电抗器产品的需求亦逐年增加,工厂的产值利润亦逐年提高。一九七九、一九八0年产值利润达到最高峰,分别为21.25万元与29.8万元,利润分别为 3.46万元与4.76万元,创工厂开办以来的最高纪录,此时校办厂已有正式在编工人三十余人。厂址亦从校内搬至龙兴桥新址。

一九七八年,朱浩棠老师接任校办厂副厂长,并增设丁酮丙酮车间,但终因原料及污染问题得不到解决,故生产未能持久,一九七九年即停止生产。

纸带生产,江苏省内原仅有极少工厂生产,故畅销不衰,但自塑料包装带问世以后,纸带的销路一蹶不振,不得不逐步压缩生产,至一九八0年也完全停止生产,在此之前,工厂也曾为自行车零件厂加工出口的电镀钮扣,但亦为时不久即告中断。

一九八0年以后,工厂电抗器的生产也遭挫折,一因生产电抗器的单位增加,市场竞争甚烈,价格被迫下降;二因电扇本身的价格下跌,也影响了电抗器的价格。致使工厂的产值利润迅速下降,几乎无法维持工厂的日常开支。

一九八一年电抗器的生产几乎停止了,乃转为苏州电表厂装配电度表,生产缝纫机上的照明灯。但前者,电表厂仅供应次品零件,装配后的质量很难保证,即于一九八二年停止装配。后者,销路未打开,故亦不能盲目生产。至此,校办厂陷入困难阶段。

校办厂自一九七0年开办始,一九七一年即招收10个工人,其后逐年有工人分配到厂,至一九七三年有工人30人,一九八0年工人已达38人。同时学校为加强工厂的领导,除由许润生副校长挂帅外,先后从学校中调出朱浩棠、桂业广、华景云、蔡徽琪、蒋钰等老师分别加强校办厂的技术和管理力量。

同时,工厂亦提供给学校一定的经济资助。每年除在上缴给教育局的利润外,其余留厂利润部分的40%资助给学校。又如在学校健身房的改建中,校办厂也先后提供了二万五千元建设资金。

校办厂从创办到发展的过程中,为学校当时的教学提供了学习与劳动基地功不可没;也培养锻炼了一批教师;其中有些人后来进入了学校领导班子。另一方面,在工厂发展的同时,工人工资亦先后两次得到局部调升,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为工人提高了生活待遇,这也是无可讳言的。

附记:

“文革”期间,情况混乱,教育秩序悉被破坏,学制更改频繁,学期的常规划分及学生的入校、毕业、肄业制度全被打乱、或被废除。学校的班级数、学生数,变化无常。列举如下:

一九六六年时,全校共有28个班级,学生1396人(其中包括66届高、初中毕业生10个班464人)。

一九六七年底,在校班级实有34个班,学生数1715人(69届新生319人已进校)。

一九六八年四季度,66届、67届高、初中毕业生18个班869 人分配离校。年底全校实有16个班级,846人。

一九六九年三月,68届高、初中毕业生10个班527人分配离校。十二月,69届初中毕业生6个班也分配离校。是年,一月70届10 个班549人分配进入我校初中部;四月71届10个班565人分配进入我校初中部,故到年底,校内共有20个班级,1114名学生。本年度无人升入高中。

一九七0年九月,70届初中毕业生10个班549人毕业离校,同时72届新生8个班414人分配到校。本年底,校内共有初中18个班级,共有学生979人。

一九七一年,招收初一新生10个班级及高一新生2个班,本年底校内共有四个年级30个班级,学生共有1733人。

一九七二年,招收初中新生8个班,高一新生4个班,全校共有五个年级34个班1645人。

一九七三年,改为四年制,即初中二年(初一、初二),高中二年(高一、高二)。是年春季招收初一年级8个班外,原中二、中三年级中,凡是年满16周岁的均升入高一年级继续学习。这年校内计有四个年级33个班级1909人。

一九七三至一九七五年仍为四年制,采取二二分段,即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四个年级,且初二学生基本直升高一。当时又因高等学校均由工农兵中报送学员入学,不在高中毕业生中招收,故高二毕业生均由各区按当时政策分配就业。

一九七六年正式恢复五年制。

第六章 拨乱反正

一九七六年十月六日,以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华国锋、中共中央副主席叶剑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李先念等为核心的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采取断然措施,对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实行隔离审查,毅然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这是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斗争取得的伟大胜利。

粉碎“四人帮”后,党中央拨乱反正,人民教育事业获得了新的生机,教育工作得到恢复与发展。校党支部根据上级领导的布置,在师生中首先开展“一学三清三大讲”运动,清查和“四人帮及华林森牵连的人和事”(华林森系原苏州市革委会主任,“四人帮”在苏州之爪牙),并发动群众,批判“派性”,肃清影响,治好内伤,加强团结。落实党对知识分子的各项政策,在反右斗争中我校被错划为右派的五人,经复查后全部平反。在“文革”中被错误审查的对象,亦一律恢复名誉,恢复工作,将一切不实之材料根据中央指示进行销毁,师生的政治热情因此空前高涨。

一、教育秩序的恢复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胜利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为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提

供了根本保证。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学校形势越来越好,并开始走上了恢复、发展的道路。

(1) 体制的恢复

一九七八年八月十日,市教育局批复我校成立二处一室,原先的教革组恢复称教导处,办事组恢复称总务处,政工组改称办公室。同时任命戴介荪为教导主任,孙贞一、包宏斌、冯允瑜为副主任;任命杨曦为总务处副主任;任命李志明为办公室副主任,金福民为办公室秘书。

(2) 学制的恢复

一九七六年至一九七七年学年起,学校恢复五年学制,三二分段,即初中三年,高中二年,但初中生升高中的升学考试尚未恢复。

一九八一年夏,恢复六年学制,即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是年,我市从一中到六中,六个完全中学,同时恢复六年制学制,成为苏州市第二批改为六年制的完全中学。

(3) 升学考试制的恢复

一九六六年至一九六九年的四年中,高等学校未招新生。一九六九年后,高等学校虽有新生入学,但都在工农兵中选送,直至一九七七年冬高等学校才第一次恢复在高中毕业生中通过考试招收新生。这年的高考试题,根据中央意见,是各省自行命题。一九七八年夏,高校才又开始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录取。七八年、七九年我校两届高中毕业生在高考中获得优良成绩。七八届录取高校35人,其中七九届提前报考被高校录取的有3人:孟伟康(清华大学)、吴洪(浙江大学)、沈君毅(苏州大学),大大激发了在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校出现了一种好学、向上的氛围。

一九七九年恢复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学习,必须经过升学考试,但并无录取分数线。

(4) 中学生革命纪律的公布和执行

为了恢复、稳定教学秩序,加强学生纪律,一九七九年一月二十日,教育部颁布了中学生革命纪律,各校即贯彻执行。是年,我校即有旷课累计超过二个月的四个学生被宣布除名,并对其余严重违反纪律的学生分别给予警告、记过、留校察看的处分。一九七八年三月十七日及一九七九年三月十六日,通过一年的纪律学习和纪律执行,在校学生的思想觉悟有了较大的提高,对遵守纪律、稳定教学秩序,师生形成了共识,学校教学秩序开始有了根本的好转。

(5) 学生实验的恢复

①号教学大楼尚未建成之前,“实践楼”内原有实验室大部分因适应超量学生的涌入被另时改作教室之用,同时,文革期间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也被严重损坏,化学药品残缺不全,致使理化实验只能限于老师在教室里作示范演示,学生实验无法开展。多年来除少数物理实验还能勉强进行外,全部化学学生实验及大部分物理学生实验则难以开展。这使学生巩固所学书本知识,完成教学大纲设计的教学实验受到很大影响。

一九八0年①号教学大楼落成使用,教学班迁出“实践楼”,各实验室重新整理开放,实验仪器及药品大批购进之后,学生实验才开始按教学大纲进行。

二、校舍建设及设备扩充

第一,校舍建设

解放后,随着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在原小操场建造了一幢两层的教学大楼──“青年楼”(现为②号楼)。楼内设十个教室;复课闹革命后,又在校内小操场北造了一幢两层简易教学楼,设六个教室,但仍远远不能适应学校的发展。教室不够长期成为本校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一九七八年,省、市教育系统领导对此极为重视,由省投资拾伍万元,拆除了已属危房的“天恩堂”(“文革”前,“天恩堂”曾改建为学校图书馆)。并在这基地上建起了2100平方米的①号教学大楼,楼内设有21个教室。该楼于一九八0年落成使用,一举解决了学校历年教学用房的困难,使学校拥有36个较为合适的教室,且让出部分屋舍划归图书馆、实验室使用。学校教学活动得以全面展开。

一九二三年建造的健身房,由于年久失修,一九七六年致使健身房部分屋面坍塌。经市教育局同意,决定重行扩建,面积扩为16×36M,较原有面积扩大了25%以上,由于基础不够,乃拆除了相连之“五爱楼”南部部分楼房。健身房的扩建,对学生上好体育课、开展体育活动提供了一定场所,特别是在雨、雪天仍能坚持上好体育课。

由于健身房的扩建,也影响了校门的方位,乃于一九八0年着手筹备建新校门及校内水泥大道。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学校的新校门(已是第三代校门)及校内水泥大道竣工。

以上三项工程是“文革”后,校园建设的三大工程。三大工程的完工,不仅大大缓和了教学用房的严重不足,也初步改善了学校的容貌。

第二,实验室、图书馆的扩大

自教学大楼落成后,学校的教学用房才具有了合理调整的条件。首先将“实践楼”全部划作实验室用。经过整理改修,使“实践楼”内拥有阶梯教室一间(可同时容纳两个教学班上课),化学边教、边实验室一间,化学学生实验室一间,生物、物理学生分组实验室四间。至此,实验室虽仍不能满足全校三十六个班级的实验之用,但学生的理、化、生实验终于可以得到了初步缓和。

扩大实验室的同时,学校又将“学习楼”加以整修,将该楼全部用作学校图书馆,内辟学生阅览室一间,学生借书、藏书室各一间,教师资料阅览室一间,教工借书室及书库一间。整修后的图书馆为全校师生提供了一个较为宽适的阅读场所。

第三,教育设备的改善

自一九七七年开始,学校除在行政经费项下补充一些实验仪器、图书、体育设备外,教育局还分别配给学校很多实验仪器、图书、体育设备。单理化一项,已先后拨到二万一千多元的仪器设备。使学校现有教育设备大为改善。

附记:外操场的变化

学校外操场总面积为18.58亩,“文革”前,学校曾投资重新整修了外操场,场内设有一个标准足球场及两片篮球场,另有四百米跑道、沙坑、跳木、单双杠等。是学生开展课外体育竞赛、活动的好场所。一九六五年在整修一新的外操场,举办了春季校运动会。

“文革”期间,由于操场北面城河被填,致使操场与老城墙相连,外操场遂成为通道,难于管理。更有甚者,竟将操场北面篮球场等地辟为菜地,严重破坏了操场之整体布局。一九七四年七月二十五日,学校与操场北端之煤渣砖瓦厂订立协议,让给该厂0.973亩土地,由厂建筑围墙,以资与北面阻断。

“复课”后,学校乃将操场北部,开发为学校农场,种植山芋、棉花、红花等农作物,并雇用老农看管。同时,学校领导又动员当时在校的71届、72届学生,自己动手,肩扛、手提修整被损操场,平整跑道,将碎土、瓦砾集中堆在操场南端,筑成一土方“司令台”,并再次在外操场办起了“校运动会”。

一九七九年,由苏州市政府出面,征用外操场北面土地5.85亩,为教育、文化、房管局建造公房三幢,并以1000平方米20个中户的房屋作为代偿。至此,外操场实有土地仅11.763亩,且仍难以管理,无法使用。学校外操场再次荒废而名存实亡了。

三、教工工资的调整

一九六一年始因自然灾害及“文革”动乱的原因,教工工资近16年没有调升。粉碎“四人帮”后,一九七八年五月二十四日,邓小平同志在同中央两位同志谈话中提出:“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一九七八年四月二十三日,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又指出:“要研究教师首先是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制度。”和“限于国家的经济力量,我们一时还难以较大地改善教职工的物质生活待遇,但必须为此积极创造条件。”并郑重宣布我国知识分子中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由于中央的关心重视,自一九七七年后,我校教工的工资曾多次得到调整。记录如下:

一九七七年 工资调整人数 48人

一九七八年 拔尖调整工资 3人

一九七九年 工资调整人数 67人

一九八一年 工资调整人数 146人

(其中:升二级者 24人; 升一级者 122人)

教工的工资连续调整,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日益提高,大大激发了全体教工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第七章 稳步发展

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高等学校恢复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收大学生,教职员工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的日益提高,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走上了稳步发展的轨道。

一、党的建设

一九七八年四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各级党委和学校的党组织,应该热情地关心和帮助教师思想政治上的进步,帮助他们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使更多的人牢固地树立起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的世界观。要积极地在优秀的教师中发展党员。”

一九八二年,党的“十二大”颁布了新党章,学校党支部根据中央精神,组织政治上积极要求上进的、有入党愿望的老师参加党课学习,学新党章、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支部委员定期向参加党课学习的同志作诸如《坚持共产主义,克服个人主义》、《共产主义并不渺茫;共产主义就在自己岗位上》、《从我做起──为争取党风的根本转变》等辅导讲座,并要求大家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而且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确立共产主义世界观、坚定共产主义世界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一九七九年,参加党课学习的党外积极分子8人,一九八一年参加学习的人数上升到21人,一九八三年参加学习人数达到33人。

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四年,学校党支部从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中吸收了六位同志入党;一九八六年至一九八九年,党支部又吸收了十位同志入党。十年时间,学校党支部从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中,共吸收了十六位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加入了党的组织,扭转了在极“左”路线下知识分子入党难的观点。一大批政治思想觉悟高的、业务能力强的、有入党要求的勤勤恳恳耕耘在讲台上的一线老师的入党,不仅使党的组织增添了新的血液,增强了活力,而且大大地鼓舞了广大教师的政治积极性,提高了党在广大教师群众中威信,形成了学校团结向上的风气,增强了党群的凝聚,干群的凝聚,促进了学校教育工作的蓬勃发展。

一九八九年“七·一”前夕,我校党支部被教育局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

九十年代,党支部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使党的发展工作走上了正轨。校党支部多次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二、规章制度的健全

随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二大精神,学校教师越加深刻理解到学校教育工作已作为实现四化经济建设总目标的战略重点之一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为了进一步巩固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提高工作效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开创四中新局面。党支部、校长室在充分酝酿讨论的基础上,一九八二年二月,签发了《关于“四项竞赛”活动的意见》和《关于在全校开展争创“文明班级”的决定》;三月制定了《教职工考勤制度》和《三好学生条件》。同月,党支部、校长室又印发了《关于从下半学期起组织教职员工积极投入“立足本职工作,树立理想大志,开创四中新局面”的工作纲要》(大讨论稿)。大讨论稿提出:全体党员要带头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二大”精神,新《宪法》精神,按新党章办事;全体教职员要以身作则教育学生,经过三年努力,逐步培养出良好校风、教风、学风来(校风:团结、文明、勤奋、创新。教风:有理想、五认真、爱学生、重师德。学风:好学奋进、精思多练、全面发展)。 校长室又陆续制定了《班主任工作条例》、《关于加强班主任工作的意见》、《苏州市第四中学教师职务任命试行办法》等文件,使学校管理工作走上了正规化,并通过加强管理,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发展。

三、劳动技术教育课的开设

我们学校是一所有34个班级1800多名学生的完全中学,粉碎“四人帮”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历年虽都输送了一批学生进入高等院校。但绝大多数学生要走上社会参加劳动。为了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教育事业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培养出更多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学校党支部、校长室在分析了学校现状,学习了教育部一九八一年颁发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中提出的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文件精神,研究决定在学校部署开设了劳动技术教育课程。

一九八二年春,学校正式将劳动技术课列入学校课表,并请三位教师兼职,首先在高一年级开设了木工、园艺、裁剪三门课程,开辟木工教学基地一处,指定教导处一名同志负责。

一九八二年秋,又增设了制图与电子技术,课程由三门发展到四门,达到了高中部全部开设劳动技术课的要求。园艺苗圃着手开辟,基地发展到了二个。

教育部《关于普通中学开设劳动技术课试行意见》于一九八二年十月下达后,校长室又组织全校教工反复学习,并于一九八三年元月对全面开设劳动技术课提出了书面设想。

一九八三年春,校长室抽调三名教师专职,两名教师兼课,建立了劳动技术教研组。开设四门课程,编写教材四本,做到学生人手一册。进一步扩大木工教室,建成园艺苗圃。至一九八三年下半年,除原有木工、园艺、制图、电子技术外,恢复了裁剪,增设了雕塑课,师资队伍发展到8人,除已编教材外,又新编裁剪、雕塑教材两本。学校各年级全面开设了劳动技术课。教学计划如下:

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廿二日,苏州市中学劳动技术教育现场会在我校召开,来自各县和市内各中学的领导共60余人参加了现场会。回顾我校劳动技术教育课的发展,无论师资、教材、基地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达到了上级全面开设的要求。由于校领导的重视,学校于82年底、83年夏冬、84年春冬,先后举办过五次劳动技术课成果展览,以总结工作、检阅成绩、树立信心。平时,学校指定一名副校长,教导处、总务处各一名负责同志深入劳动技术教研组参加教研活动,以便及时研究并解决问题。由于劳技组教师的团结一致,相互支持,互相帮助,努力开拓前进,做出了一定成绩,故一九八三年冬起,我校劳动技术教研组被连续七次评为省、市级先进集体,教育局为此专门发给我校奖金,以鼓励我校在劳动技术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实践证明,劳技课的开设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劳动观点,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有利于开拓发展学生的智能和技能。

四、教师代表大会的召开

学校的教师代表大会(简称“教代会”),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与学校其他民主管理形式相比较,教代会有如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1、教代会的真正主体是学校的全体教职工,他具有最广泛的群众性和代表性。

2、教代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它代表的是组织起来的全体教职工,而不是分散的教职工个体。

3、教代会是依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行使教职工民主管理学校的权利的。它所通过的决策、计划、方法、决议、决定等,在学校中有很高的权威性,无论对学校的管理者还是普通教职工,都具有约束力。

4、教代会实行的是代表常任制,并有学校工会委员会承担它们工作机构的任务。因此是一种对学校管理经常起作用的民主管理形式。

苏州市第四中学首届教代会,经过领导与群众的充分酝酿,遵循教代会代表资格的条件,按规定经过学校全体教职工的民主选举,共选出正式代表67人,列席代表14人。并根据有关章程选出大会主席团13人。

经教代会主席团研究决定:苏州市第四中学首届教代会第一次会议于一九八六年三月八日下午两点半召开,大会设秘书组、提案组、宣传组三个具体工作小组。附首届一次教代会日程表如下:

日期

时间

会 议 内 容

3月8日(星期六)

下午二时半

召开教代会第一次代表大会

三月八日

下午三时半

代表组分组讨论(列席代表参加各自年级组的代表组讨论)

3月12日(星期三)

下午二时半

继续分组讨论

3月13日(星期四)

下午三时半

各代表组长向主席团汇报

3月15日

下午二时半

全体代表大会

3月19日

下午二时半

闭幕式

一九八六年三月八日下午二时半,苏州市第四中学首届教代会第一次大会准时、隆重召开。张锡华副校长致了开幕词,他说:“教代会是教职工群众对本校事务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参加决策,监督干部,民主管理学校的基本形式和基本制度。我校教代会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应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照国家的法律、指令,正确处理国家、学校和教职工三者利益关系,协调学校内部矛盾,加强团结,监督和支持行政领导的工作,调动广大教职工当家作主的积极性,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办好和振兴四中而奋斗。”

王震同志代表校行政作了《苏州市第四中学1985─1986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的报告,代表们针对计划中为提高教学质量所提出的每项措施,进行了认真的、反复的讨论,充分发表意见,并进行了补充和修改,然后经主席团汇总修正,并于三月十九日经全体代表表决通过。代表们在会议期间对学校《发放节支奖的试行办法》也提出了一些意见,主席团作了必要补充和修改后交大会表决通过。

为了关心和办好教职工的福利工作,首届教代会决定成立福利小组,经各代表小组酝酿提名,主席团会议研究决定,提请大会通过,产生了由王守让、李中华、朱丽英、胡桂芳、杨毅和、王淑媚、戴兆础七位同志组成的福利小组来负责处理教职工的日常福利事项。

三月十九日下午,首届教代会在团结、振奋、热烈的气氛中胜利闭幕。

教代会制度的建立,起到了以下三项作用:

(1) 代表教职工对学校管理实施民主参与。

(2) 代表教职工对学校管理实施民主监督。

(3) 表达和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自一九八六年三月八日召开首届教代会起至二000年十二月,学校共召开了六届教代会。六届教代会议程摘录如下:

第一届教代会召开时间:一九八六年三月八日。大会表决通过了:

(1) 《苏州市第四中学1985─1986年度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2) 《发放节支奖的试行办法》

第二届教代会召开时间:一九八八年三月。大会表决通过了:

《苏州市第四中学岗位津贴和课务津贴的发放办法(试行)》

(2) 《苏州市第四中学教师考核办法(试行)》

(3) 《苏州市第四中学行政人员考核奖励办法》

第三届教代会召开时间: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大会表决通过了:

(1) 《1990年─1991年工作总结报告》

(2) 《苏州市第四中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配套方案》

第四届教代会召开时间:一九九四年十月八日至十二日。大会表决通过了:

《校内结构工资方案》

第五届教代会召开时间:一九九八年七月十一日。大会表决通过了:

(1) 《教工子女医疗费报销的意见》

(2) 《关于教工旅游费的规定(试行)》

第六届教代会召开时间:二000年十二月十二日至二十三日。大会表决通过了:

(1) 《苏州市第四中学校内结构工资制调整方案实施意见》

(2) 《苏州市第四中学章程》

(3) 《振奋精神、团结奋斗、抓住机遇、锐意进取,为创建重点中学而努力》(苏州市第四中学校2000─2005年发展规划)

五、首次职评

根据学校事业发展和教学工作需要、教师队伍的结构及编制状况,江苏省教委决定在中小学教师中实行职务聘任(任命)工作,并制定了相关文件及实施细则。在市教委的直接领导下,我校第一次教师的职务评定工作于一九八七年八月二十五日正式展开,于一九八八年五月底结束。

一九八七年八月,根据上级要求和审批,学校首先成立了职评领导小组,由张锡华任组长,程介一、黄大鑫任副组长,组员有王震、李志明、朱丽英、董开有。

一九八七年九月,经校职称领导小组几次商讨,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由全体教师采取无记名投票推荐的方式,经市教委批准,成立了苏州市第四中学职称改革评审考核小组,由程介一任组长,黄大鑫任副组长,组员有王震、张迪、冯允瑜、李剑鹏、孙以芬、张家瑞、汤纪胜。

八月二十五日,校职评领导小组开始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了职评思想动员工作,并分二个阶段学习了中发(86)3号文件和国发(86)27号文件,学习了国家教委职评《条例》、《实施意见》和省教委《实施细则》及配套文件。通过学习,广大教师明确了①职改工作的意义;②中学教师系列的职级及其任职条件;③职务评审的方法、步骤及其程序。在学习的基础上广大教师作了个人小结,并于十月上旬进入个人职称申报阶段,十月下旬至十一月中旬进入考核阶段。考核过程中,学校职评领导小组组织全体考核小组成员认真学习考核细则,熟悉考核内容,把握考核标准,根据学校具体情况,提出了以下考核注意事项:

1、先试行,后展开,边展开,边平衡。

2、实事求是,发扬优点,中肯写好考核意见。

3、参加考核的个人回避,干部群众一视同仁。

4、考核人员的考核与向群众了解相结合。

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中旬至一九八八年三月初,职评工作转入评审阶段。在这阶段,学校职评考核小组共举行了评审会议十六次,会上除了学习有关职称的任职条件、评审细则和上级有关会议精神外,着重贯彻了如下原则:

1、教书育人全面衡量,学历、教龄、资历、德、绩、能、责、职全面评审;个人申报职级为参考,任职条件为依据。

2、全面领会二句话:“照顾历史原因,坚持改革方向。”

3、发扬高度的负责精神。

4、干部群众一视同仁,评审组个人回避。

5、评审组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评审组外,守口如瓶,严守机密。

6、严格遵守评审程序。

一九八八年五月,职评工作进入揭晓阶段,校职评领导小组对全校教职员提出了职称评定应取的态度:

1、改革是历史的必然,我们要做职改工作的促进派。

2、评上满意的职级,要四个多想:①多想党和人民的教育培养;②多想同志们的关心帮助;③多想自己身上的不足和缺点;④多想今后工作的重任。

3、评不上满意的职级,做到“四不”:①不发牢骚,不闹情绪;②不影响工作;③不轻信流言;④不说不利于职评、不利于团结、不利于教师形象的话。

4、协助党支部、校行政做好思想工作。

一九八八年五月中旬,经省、市中学教师中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审批,学校有步骤、有层次地展开职评揭晓工作。

首次职评,本校参评教师128人,其他系列10人,已达退休年龄的10人,共计148人。经“苏州市教育局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评审,苏职改(1988)38、61、71、75号和苏职改(1988)146、138、71号文件批准,我校共有25位教师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67位教师被评为中学一级教师,47位教师被评为中学二级教师。

附:职评考核内容:

(一)政治思想表现

(二)文化专业知识水平

(三)教育教学能力

(四)工作成绩

(五)履行职责

第八章 开创新局面

八十年代后期,学校党支部、校长室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三届四中、五中全会和江泽民总书记在国庆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明确提出,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切实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

一、坚持党课教育

学校党支部进入九十年代后,坚持从严治党,坚持党课教育雷打不动,其中,尤以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基本知识的学习作为重点,组织党员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党内政治的若干准则》、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及邓小平同志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论述,党的十三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的决议。 学习形式基本上个人自学、小组讨论、支部交流,适当配合辅导讲座。在学习了党章和党的基本路线以后,党支部还组织了“新时期共产党员形象”的专题讨论,党员和党外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一起参加讨论,在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随着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共产党员的思想观念应该是“有变又有不变”。其变,就是党员的思想行动要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需要,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更新观念,这样才能全面理解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才能正确对待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新问题,做到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其不变,就是说在改革开放的时期,共产党员坚定信念,共产主义必胜的观念不能变;克己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能变;严于律己,遵守党纪,敢于向不良现象作斗争的精神不能变;团结同志,联系群众,党的优良作风不能变。只有这样,才能说新时期的共产党员的形象是合格的、称职的。

学校党支部坚持对党员及要求入党积极分子定期进行党课教育的内容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十年改革,成绩辉煌》、《共产党员要做执行纪律的模范》、《共产党员要做精神文明建设的模范》,结合党课,党支部还组织观看电视录像《为党旗增添光辉》、《理解万岁》、《我们心中的共产党员》等多部片子,并学习了优秀工程师杜耀惟,优秀小学教师廖淑贞等多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党课的内容强调了党员应具备的先进性,优秀共产党员的事迹更激发了党员奋发向上的决心。通过党课原先存在的“三多”显著减少(“三多”就是“党内不团结现象多;党员与领导矛盾多;党外群众意见多”)。而变成新的“三多”(即党员被评为先进的多;党员工作量满负荷的多;党员中涌现的好人好事多)。党风的转变,带动了教风、校风的转变。党员真正的成为了群众的表率,党外群众反映说:“我们学校的党员确实和过去不一样了。”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党支部成了学校深化教改的坚强堡垒。校党支部连续第三年被评为局先进党支部。

二、坚持素质教育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进入九十年代,学校领导深刻认识到:我们现在培养的学生,是二十一世纪我国科技、文化和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因此,提高今天在校学生的文化素质,无疑有着深远的意义。为此,九十年代第一春,学校就向全校师生提出了以下三项工作:

一、加强和改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把德育教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

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观点,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整个中学阶段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一九九0年三月五日,是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发表28周年纪念日,为此学校在青年学生中,进一步广泛开展学习雷锋同志的事迹和日记,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举办了主题班会、群体班会;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歌咏比赛等活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活动之中,深受学生的欢迎,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月四日,组织青年学生近千名利用节假日深入车站、码头、街道、里弄、老年公寓开展为民服务,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好评、表彰,涌现了一批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热爱集体、尊老爱幼、热爱劳动、刻苦学习的好人好事。其中高一(4)的主题班会获市区评比二等奖。初三(1)中队在全国少工委组织的“学雷锋、学赖宁”活动中,光荣获得全国“明天杯”奖。少先队大队长初二(4)班学生黄萍萍同学被入选《好儿童、好少年》人物辞典。如此以外,学校结合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活动,举办了“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受到活动。5月8日的《苏州日报》对此作了专题报道,激发了青年学生的爱国精神。

二、瞄准合格率、优秀率的提高,立足转化“学科差生”,争取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为此,校领导狠抓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提出备课组要切实做好“四个统一”,即进度统一、要求统一、重点和难点统一,练习和测试统一。各教研组在校长室领导下,遵循教学大纲,加强了教学研究工作。通过公开课、示范课来共同探讨教材教法的研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主动开展校际间的教学研究和争取市教研室的支持;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和课外兴趣活动;大力提倡因材施教、提优补差,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设备、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热情鼓励教师撰写教学一得、科研论文。同时,各个年级瞄准合格率、优秀率,在学生中普遍展开“提优补差”工作,特别是各学科针对“学科差生”,采取集体辅导、分类指导、个别帮助的方法,缩小了学生在学科学习中的差距。

学校领导鼓励青年教师上好课,练好基本功;鼓励中老年教师争当学科带头人。校领导明确向全体教师提出: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继续提高初中教学质量,严格控制淘汰率,提高合格率,今后三年中,91届淘汰率低于15%,毕业会考合格率达90%;92届淘汰率控制在10%左右,毕业合格率达90%;93届保持92届的势头。

经过领导、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90届、91届初中毕业会考取得了优秀成绩。特列表如下:

特别是91届当时名列苏州市初中会考总分第二名。同时,91届学生顾利吉荣获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竞赛三等奖;蔡康荣获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一等奖;92届学生戴利冬、陆怡分别荣获全国初中化学竞赛二等奖和三等奖。

三、体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振奋民族精神有着重要意义。学校要认真抓好体育工作,教育学生上好体育课、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和达标率,搞好学校田径队及各球队的训练活动。

按照校长室的要求,学校体育教研组全体教师遵循教学大纲不仅抓好学生的体育课,而且大力开展课外体育训练和定期召开校运动会,大幅度地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并为高等学校输送了一批体育合格的大学生和体育专业大学生。特附表如下,略见一斑:

表一:

表二:

表三:

表四: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苏州市体育运动委员会和苏州市教育委员会共同授予我校“苏州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铜牌一块。

三、校长负责制的建立

一九九0年八月市教育局发文,我校被列入“大改单位”,实行校长负责制。

大改,不是为了增加几个奖金,它的根本目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办学效益,培养“四有”人才。

大改的内涵,有以下七点:①校长负责制;②教师聘任制;③岗位责任制;④考核奖惩制;⑤结构工资制;⑥经费总额包干;⑦办好校办企业。

大改的具体内容是:

(一)校长负责制:

(1) 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全面负责学校的教育行政管理工作。

(2) 要建立和健全校长负责制,党组织监督保证,教代会民主管理的“三位一体”管理体制。

(3) 校长要接受上级行政机关的考核评估。

(二)教师出任制:

(1) 定编定员,全员聘任;

(2) 分级提名,校长聘任,尊重实际,合理组合。

(3) 双向选择,允许流动。

(三)岗位责任制。

(四)考核奖惩制。

苏州市第四中学校史 第二编 苏州第四中学时期 苏州四中
(五)结构工资制。

关于“结构工资制”,当时的张锡华校长一九九0年十二月十二日在全校教职工的“关于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动员”大会上讲道:(1) 教师的工作主要依靠教师本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教育工作的现任心和事业心,即我们常说的奉献精神和师德,这是教师积极性的根本所在。(2)教师作为一名国家工作人员,享受着工资、津贴、各项政策性补贴和其他福利待遇等,报国之心,建设“四化”之志人皆有之,应该有之,必须有之。(3) 结构工资制仅仅是在学校实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校办厂创收的利益再分配,这种再分配应该体现出打破铁奖金、铁工资的精神,同时要引导我们为教育事业作贡献,决不是“一切向钱看”。(4) 结构工资制的考虑必受以下因素制约:市政府有关大改学校的政策规定;学校财政的承受能力;多数人得益,逐步提高,统筹兼顾;容易操作,宜粗不宜细。

一九九一年元月二日开始,召开了校第二届教代会第四次会议。大会审议了校长室提出的学校深化改革结构工资的方案。经代表认真讨论,对方案多处作了适当修改。元月五日下午,教代会与会代表54人一致表决通过了《苏州市第四中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配套方案(试行)》,并决定该方案于一九九一年二月始执行。该《方案》在试行了近两个学期后,进行了适当修改,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经校教代会三届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后确立。

《苏州市第四中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配套方案》的执行及《苏州市第四中学教育奖励基金会》的设立,进一步深化了学校内部机制的改革。

附:《苏州市第四中学教育奖励基金会》设立于一九八九年,主要用来奖励,初高中毕业年级各学科老师、平时单项竞赛获奖学生的辅导老师、老师论文获奖等)

四、校办厂的再创

党的“十四大”后,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校办厂紧紧抓住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坚持贯彻因地因校制宜的原则,深入开展经营管理体制改革。

一九九0年,在八十年代末“三年利润翻二番”的基础上,为搞活经济、拓宽销路、开设窗口,设立了厂办办公室、企管办、财务科、生技科、销售科、经营部,下设电器、通讯、金工、电源四个车间,二个仓库。厂部订出了“内抓管理,外抓市场”的工作目标。

围绕企业抓管理、上等级、全面提高素质,厂工会配合厂部中心工作开展了爱国、爱厂的活动,并以黑板报和文艺演出的形式,树立企业精神,发扬奉献精神。厂办公室为提高职工技能素质组织全厂职工参加计量、标准化和TQC基础知识的学习,TQC基础知识经统考合格率100%,均分82分。在这基础上,厂部建立了计量机构和计量管理系统,制定了计量管理制度,并于十月份通过三级计量定级的验收,经市“加强办”的全面考核,各项指标均达市级先进的标准。校办厂因此被评为市级先进企业。

在抓市场、拓宽销路中,努力把提高产品质量创优放在首位,RT19熔断器获一九九0年“市优产品”,为产品占领市场,打好了基础。全年产值253万元,利润70万元。

一九九一年初,为适应工厂生产发展的需要,开始在学校东侧建造1400平方米新厂房一幢,年底竣工后交付使用。

五月四日为适应生产需要,工厂实行接产品分条线、分三个部门:电器、通讯、公用。但由于通讯产品趋向程控化,给工厂产品销售带来了难度,且电器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仅苏州市就有十余家厂家生产熔断器,面临这些情况,厂部决定在企业内容增强竞争机制,来提高企业的活力,采取按产品分条线承包,缩小核算单位,基本打破吃大锅饭的现状。如电器生产线上实行按工时定额分配奖金,实行多劳多得。销售上将销售与贷款回笼承包到个人。这一管理方法激发了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车间工人争着向车间主任要生活做,改变了以往车间主任求工人做生活的被动局面。

在销售高峰的七月份,电器车间熔芯生产达六万只,打破了历史纪录。形成了销售促生产,生产促销售的良性循环。为提高二个月完成全年任务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质量品种效益年中,工厂通过了质检机构认证检查,成为我市校办工厂首批认证单位,为我厂产品出厂开具了通行证。

八月二十六日举办的苏州市中小学勤工俭学会议上,我厂被评为勤工俭学先进单位。

进入九十年代,校办厂在市场竞争越来越烈的情况下,通过改革内部管理机制,使生产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一九九0年、一九九一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市级先进企业。一九九一年利润100万元,一九九二年利润101.5万元,一九九三年利润增至140万元。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经费,在办厂的历史上再创了辉煌。

五、共建文明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摇篮,是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阵地。学校、工厂、部队等共建精神文明,更有利于学校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校就与苏州钢铁厂、苏州长城电扇厂、苏州织锦厂、驻苏八三一一0部队86分队、苏州市金阊区法院、桃花坞派出所等建立了共建单位。如在一九九一年九月与八三一一0部队86分队一连所签的“精神文明共建协议书”中写道:“我们两单位建立文明共建单位,意在借助部队的支持深化学校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有利于‘四有’人才的培养。同时,学校也尽力为部队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我们双方创建精神文明作出贡献。”协议书又明文规定:部队方面①负责学校的军训工作;②部队干部、战士受聘于校外辅导员,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③部队在许可范围内提供学生参观访问和社会实践的基地;④部队和学校双方一起开展有关文体联谊活动。

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建立社会、学生、家庭的三结合教育网络,共同担负起教育后代的重任。学校与苏州市金阊区检察院也签定了“共建文明单位”的协议书。协议书中双方规定了各自的义务:①由苏州市第四中学校长室和苏州市金阊区检察院领导组成共建领导小组,双方有关人员组成工作小组,共同负责实施共建事项。②苏州市第四中学聘请苏州市金阊区检察院有关人员担任学校校外辅导员,并请校外辅导员及检察院领导定期到学校进行法制讲座。③检察院如对学校有文化教学等方面需要帮助的话,四中给予大力支持。④双方定期开展联谊活动。

二000年十二月,学校在总结以往与社区单位“共建精神文明单位”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扩大了共建单位。分别与苏州市金阊区桃坞街道、苏州市武警支队机动大队二中队、苏州市桃坞电影院和人民剧场、桃花坞木刻年画社、苏州艺校等签订了共建文明单位协议书,并聘请桃花坞派出所张奕君所长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

由于签订了共建协议,自八十年代后期起,部队、武警,每年新学年开学,均派出干部、战士进校对高一、初一新生进行军事训练;织锦厂为四中教工提供了部分液化气;金阊区法院、检察院、桃花坞派出所定期为学生作法制教育;学校每年都参加桃坞街道举办的“文化艺术节”、

“环保月活动”,每当教师节之际,学校总邀请共建单位和全校师生一起共度佳节等。又如:一九九八年,学校高一(5) 班有位学生生命垂危之际,得到了社区精神上、物质上的无私援助。二000年街道有一处居民大院因受大火侵吞,学校党支部组织学生向灾民伸出了捐助之手。

事实证明,“共建文明单位”的形式,不仅促进了学校全面提高工作质量和办学效益,而且做到了资源共享,发挥了社区教育的功能。

多年来,学校在“共建”工作上,有组织领导,有书面协议,有固定形式,有活动内容,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第九章 挑战新世纪

九十年代初,经过全校师生的努力,学校教学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在逐渐降低淘汰率的前提下,一九八九年至一九九三年连续五年,初中毕业成绩合格率超市平均,以九三年为例,入学率100%,淘汰率0.22%,巩固率94.4%,毕业率99.4%。

一九九五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初中毕业会考合格率达96%,平均分超市平均分44分,均名列市前茅。

高中毕业会考合格率保持在98%左右,基本达到“保七”,95年高中6门会考总成绩均处在市第六位水平,比原应有位子上升了一位,升学率也逐步提高。

在参加全国、省、市级的学科竞赛中,获奖学生达百余人。

在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学校领导层清晰地意识到,成绩已成为过去,如何拓宽办学路子,深化教育改革,迎接新世纪的到来,是摆在全校师生面前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举办特色班

为了深化高中两项改革,使学校教育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一九九三年下半年,我校经与苏州大学物理系、外语系多次协商,最后双方签约,决定合办计算机特色班和外语特色班。

这两个班都在完成高中段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利用选修课时间,每周开设3─4节特色学科。经与苏州大学物理系、外语系共同努力,经过一年的实践,我们制定了教学计划,明确教学要求、课程设置,特色班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果。一九九四年五月,计算机班参加了由苏大考试中心和市人事局干部培训中心联合组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等级考试,有22名学生获得了“一级合格证书”,一九九五年夏,计算机特色的学生参加了市计算机等级考试,又有53名同学获取了一级证书。

特色班教学给学校的启示是:(1)为学校教育如何适应经济的腾飞、社会的发展找到了具体途径;(2)我校近几年高中毕业会考合格率在98%左右,在三年中适当渗透一些专业教育是完全可行的;(3) 计算机及外语教学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4)在师资、财力、物力很有限的情况下,继续开设特色班必然会遇到更多的困难,但是现实已显示出特色班的生命力(引自《苏州市第四中学概况(提纲)》)。

但是,随着教育形势的迅猛发展,由于政策、领导、师资、财力、物力的多种因素,特色班最终还是没能坚持办下去,但毕竟为新的办学模式进行了尝试。

二、开设综合班

二十世纪末,随着我国经济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入,苏州市普通高中教育也产生了种种革新,特色高中,依托重点高中办学、与高校联合办学相继出现,改革之举促进了相关学校的教育发展。

江泽民总书记在北大百年校庆大会上指出:“教育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这是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随着苏州地区经济与社会形势的发展,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应运而生。该院是在新加坡总理吴作栋的提议下创建的一所新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该院全面借鉴新加坡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培训设备,注重学生英语能力的强化和质量意识的培养,以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园区一些外商投资企业与该院建立了密切联系并设立优秀学生奖学金。如能到该院学习将是学生学习了新技术、投身园区开发事业、开拓全新人生道路的最佳途径之一。

由此,我校领导通过校友的牵线搭桥,试着与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商谈合作举办综合高中班。这一举动得到了市教委领导、园区社会事业局领导以及学院的支持与同意,并横向取得了市物价、财政等部门领导的支持。最后,学校与学院终于签订了联合举办综合高中班的协议书。

一九九九年五月十日,苏州市教育委员会批复了《苏州市第四中学办学体制与办学模式改革的报告》,批复中市教委答复了如下几点:

(1) 同意你校与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培训学院合作举办综合高中班,从今年秋季起招生。首期招生规模为二个班96人,招生范围以市区为主,列入第四批招生计划。

(2) 综合高中班为普高性质,由市四中负责日常管理。根据市四中和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培训学院合作举办综合高中班的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规定的课程设置组织教学。学生参加省普通高中会考并完成普通高中课程,合格者由市四中发给普高毕业证书。

(3) 综合高中班学生毕业,可参加高考,也可按“方案”规定报考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培训学院参加培训,培训合格后推荐就业或继续深造。

(4) 综合高中班执行市物价局规定的收费标准。

根据批复,一九九九年暑假前,学校组织相关教研组的教师编写了计算机、制图、英语听力等学科的教学大纲。

九月一日,综合高中班招生满额,顺利开学。最低入学线为580分,最高为615分。

在对综合班学生实施教育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一条原则,即综合班属于普通高中范畴。为此,学校特为综合班配备了教育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学班子,综合班在全面加强 普通高中课程教学的同时,强化了外语、计算机教学,物理学科延伸电子电工教学,数学学科延伸到制图教学。

英语学科除按原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外,每周还增加了一节听说课,培养学生外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采用的教学材料是摘编现行教材有关内容,二是由教师自编,三是英语口语三百句。学校还专门聘请外籍教师教授英语听说课。

计算机学科教学,综合班每周比普通班多增加一节计算机课,并采用了“苏州市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办公室”组织编写的《办公自动化教程》,此外,有关教师在计算机辅助其它学科教学方面在综合班也进行较为深入的运用。

我校综合高中班的开设,为高中学生架设了一座以高考升学为主,多次机会多种发展途径的立交桥。综合班的创设终于使我校高中办学模式走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为了使今后的综合班办得更好,二000年学校又联合省重点中学──苏州市第十中学一起与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好综合高中班。并在二000年秋季招生中又招了两个班。

综合班的招生、学籍等由市四中负责。综合班原则上按市十中的教学计划、采用市十中的标准进行教学与评估。综合班会考结束后的教学由市十中指导把关进行。

综合班高一期末考试后的前十名德智体优秀者、高二末考试后的前五名德智体优秀者次年起可进入市十中相应年级高中班学习。

三、创重点中学

立足当前,谋划未来。新世纪到来之际,我校是机遇和挑战并存,优势和差距同在。

二000年底,学校领导班子几经研究、分析,听取了部分校友的意见,清醒地意识到:发展是硬道理,明确学校的发展目标,以目标凝聚、激励人心,以求实的态度、扎实的工作,推动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才能使学校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使学校立足社会、享誉社会。决定于二000年十二月十二日至二十三日召开苏州市第四中学第六届教代会,提出:“迎百年校庆,创重点中学”目标。

十二月十二日,校六届一次教代会如期隆重召开,会上宋杏元校长作了题为《振奋精神、团结奋斗、锐意进取,为创重点中学而努力》(苏州市第四中学校2000年──2005年发展规划)的工作报告。宋校长在报告的第二部分(要求和目标)中,提出:

(一)学校发展的具体要求: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和江泽民同志“四个统一”为指针,认真贯彻“两全”方针,紧紧围绕区域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和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主动、活泼的发展,不断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学科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职工队伍和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和素质,努力形成符合教育规律,适应竞争发展要求的学校内部运行机制,架构规范管理,开放教育的学校教育体系,教育质量和效益有明显提高,以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以“迎百年校庆,创(市级)重点中学”为口号,到2002年建成市级重点中学;以“铸明天辉煌,创(省级)重点中学”为口号,到2005年建成省级重点中学。

发展思路是:以质量求提高,以改革求发展,以创新求突破。努力走出“规范+特色,合格+特长”的办学路子,通过若干年的努力,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手段,师资队伍建设达到省教委提出的重点中学的标准和要求,成为苏州市西部地区学校的先进,办成一所校风正、质量高、形象新、声誉好的市级重点中学。

出席六届一次校教代会的正式代表和列席代表就宋校长的发展规划报告,进行了积极的、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最后出席会议的全体正式代表举手表决,一致通过了宋校长的发展规划报告。

二00一年新春伊始,全校师生员工掀起了“迎百年校庆,创重点中学”的热潮,各路有关工作也在党支部、校长室的领导下,有条不紊,紧锣密鼓地展开和落实。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41027.html

更多阅读

苏州四中走出的才子钱锺书 苏州企业走出去

文/王荣伟苏州市第四中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校园内7幢欧式建筑均为苏州市级重点保护文物。红房错落,古树参天,人文景观非常丰富。其前身是苏州私立桃坞中学。桃坞中学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由美国基督教圣公会创办,并成为上海圣约翰大学

第17节:第二编(7)

系列专题:《年度超价值的励志典藏图书:心情决定事情》  在被强盗抢走了所有的盘缠以后能这样去想,甚至列出了这么多让自己感到幸运的理由真是不容易,他的这些理由不仅能自我安慰,也能给自己一个释放自己心情的理由,亨利真不愧是一个情

第16节:第二编(6)

系列专题:《年度超价值的励志典藏图书:心情决定事情》  这个老人是值得人们去尊敬和爱戴的,也是值得人们去羡慕的,在羡慕这个老人之前,我们得明白,为什么这个老人值得我们去羡慕,为什么值得我去尊敬。  因为他真正的看透了这个红尘,世

声明:《苏州市第四中学校史 第二编 苏州第四中学时期 苏州四中》为网友不变的守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