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四月·宋·翁卷》译文及赏析 翁卷的乡村四月

《乡村四月·宋·翁卷》译文及赏析

文/小儒丸子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乡村四月·宋·翁卷》译文及赏析 翁卷的乡村四月

【注释】

①绿遍山原——近看细看,山原、平地笼罩着绿色,春意正浓。

②白满川--远看遥看,山原、平地都笼罩在白茫茫的春风细雨中。   

③子规声里雨如烟——子规的叫声有四类,四月的烟雨蒙蒙声,谁分辨得出其叫声是那种呢?

④才了——各自了解各自的才能,各尽己责。   

⑤蚕桑--女子种桑养蚕,隐喻女织。

⑥插田--隐喻男耕  

【译文】

近看草木茂盛,远望烟雨蒙蒙,四月的春意好浓。

烟雨蒙蒙中,隐约传来杜鹃声声,“绿兮依稀,莺啼千里”,好惬意的春景啊。

四月的乡村,没有一个人闲着。

男耕女织,各尽其才,这才是建设和谐家园的正道。

【译文】

近看草木茂盛,远望烟雨蒙蒙,四月的春意好浓。

烟雨蒙蒙中,隐约传来杜鹃声声,“绿兮依稀,莺啼千里”,好惬意的春景啊。

四月的乡村,没有一个人闲着。

男耕女织,各尽其才,这才是建设和谐家园的正道。

【作者介绍】

  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乐清柳川(今柳市方斗岩)人,南宋诗人,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并称“永嘉四灵”。其诗大多讲求技巧,诗风清苦。著有《西岩集》1卷,有《南宋群贤小集》本;《苇碧轩集》,有《永嘉诗人祠堂丛刻》本。二集互有出入。

【赏析】

四月乡村,字面意思是‘四月的乡村’。《尚书》云“诗言志”,当隐士、清流也是一种志向。子规的叫声较多,作者把隐士分为四类情形,屈原一类死而魂归称之为‘秭归鸟’、道家无为‘光棍好过!’一类子规、崇尚积极进取的布谷鸟、官场失意“不如归去”的一类子规,有此‘四声之曰’,谐音而称之为‘四月’。这四种叫声的子规鸟,集聚于四月乡村的田园。尽管道有不同,却都归于崇尚师法自然这个大道,诗意的主题是‘存小异中求大同,可谓和谐之道’。所谓翁卷诗作中的‘讲求技巧,诗风清苦’,大概应该如此分析,方得其真味。

子规又叫杜鹃,比较常见的杜鹃有大杜鹃和四声杜鹃。大杜鹃的叫声好像是“布谷!布谷!”所以又称布谷鸟;四声杜鹃的叫声特点是四声一度,好像是“快快割麦!”或“光棍好过!”因此有人就叫它为“快快割麦”。秭归鸟即子规鸟相传为屈原妹妹屈么姑的精灵所化,每年农历五月,此鸟叫声“我哥回呦!我哥回呦!”以提醒人们做粽子、修龙舟,准备迎接端午佳节,祭祀屈原。关于杜鹃鸟还有一个神话,传说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杜宇,立荆州一死而复生的人鳖灵为相。鳖灵在外治水时,杜宇与鳖灵之妻私通一一与把卵下在别的鸟巢里是同一行径。事后,杜宇愧疚,就把帝位禅让给鳖灵,自己退隐西山修道,死后魂化为鸟,自暮春至初夏,日夜悲啼,声若“不如归去”,哀婉凄侧,动人心腑。

本诗作者生在偏安一方的南宋,终生不仕。作为文人,总有所追求。在这首诗作中,作者通过对子规的声鸣谐音,已经把他终生不仕的理由讲清楚了。作者说:“不愿意作屈原,但欣赏屈原;想当个邦有道时候的好官,可惜南宋邦无道;作者隐约地说,在邦无道的官场,他无法与小人儒同流合污,到时候难得因‘犯错误’再退隐。”作者向往曾点、孔子所云‘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隐居生活。

《孟子·尽心上》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意思是“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当自己的主张和见解被社会和当权者重视重用,就要以自己的能力为天下百姓谋太平,福泽苍生,建当世之功,利千秋之业。”作者这种生活态度,可以作为儒家弟子的一种生活态度,

后记

这是儿子四年级课文,这样的诗作选入语文课本我觉得也有必要。当今社会崇尚全方位竞争,可谓人才辈出且竞争激烈。知进退,首先要在心灵深处知进退,这种现实主义的生活态度,有利于独生子女心理健康。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42023.html

更多阅读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译文赏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赏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译文赏析这是两年前的读后感,放在今天,我还会是这样写吗?无限判断的句式,常读常新。唐诗,皆以系辞传为理论依据,诠释的是人性认识,‘字符/音符’之间,形成函数关系,有无限语意,“

QQ讨论:《独坐敬亭山》最能体现作者孤独的诗句是什么?

QQ讨论:《独坐敬亭山》最能体现作者孤独的诗句是什么?网友甲:我觉得是“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论坛里的大虾们,你们觉得呢?网友乙:应该是“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三百卷生:为什么不从全诗来考虑,具体阐述自己的意见呢?诗题不是“

声明:《《乡村四月·宋·翁卷》译文及赏析 翁卷的乡村四月》为网友树屿暮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