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视频教程

百科名片

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它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的方法。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

目录[隐藏]

简介认识含义审美基础 形象 点的构成形式 线的构成形式 面的构成形式

形式 基本格式 重复形式 近似形式 渐变形式 渐变 发射形式 空间形式 特异构成形式 密集构成 对比构成 肌理构成

肌理 视觉特征 构成形式 制作方法和技法

同名图书一 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同名图书二 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图书目录

同名图书三 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简介

认识

含义

审美

基础 形象 点的构成形式 线的构成形式 面的构成形式

形式 基本格式 重复形式 近似形式 渐变形式 渐变 发射形式 空间形式 特异构成形式 密集构成 对比构成 肌理构成

肌理 视觉特征 构成形式 制作方法和技法

同名图书一 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同名图书二 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图书目录

同名图书三 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编辑本段]

简介

平面构成一词的出现及作为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引进,的确是中国高等艺术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一个里程碑。平面构成是具有共性的设计语言,已为当今社会各个艺术、设计门类所应用,平面构平面构成作品(1)

成与其他应用设计的学科一样,都是为了完善与创造更赋予现代感的设计理论和表现形式。平面构成以一个全新的造型观念,给艺术设计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高科技的融入,大大的拓展了设计艺术的视觉审美领域,丰富了设计的思维及表现手段。相对于传统的基础图案不光是一个巨大的冲击,曾有一时,大有取代传统基础图案之势,传统基础图案岌岌可危,的确,平面构成的出现也不得不让人对固守已久的传统进行反思。

平面构成构筑于现代科技美学基础之上,它综合了现代物理学、光学、数学、心理学、美学等诸多领域的成就,带来新鲜的观念要素,并且它已成功应用于艺术设计诸多领域,不能不成为现代艺术设计基础的必经的途径。

[编辑本段]

认识

新生事物总是蕴藏强大的生命力的,但传统的东西也有它存在的价值。人们的认识和观念也经历几波几折,从基础图案课程在课题上悄然隐退,到重新回到课堂,又经历不断改革调整,逐渐打破设计基础课程的传统的模式,一改以往较单一封闭为现在多元而开放的局面。在基础图案课程与平面构成并存的基础上,结合各方面实际,许多院校都开设了由图案课程延伸开来的如:黑白图案、装饰图案、装饰画、图形创意等等系列课程。实践结果证明,平面构成和图案(这里的图案涵盖了上面所述的非平面构成的系列课程)各具优势,它们具共性之处又相互区别。因各自优势的特点而不能相互取代,因而也就有了共存的基础。从教学结果的终端,受教育者————学生来看,经历构成和图案等系列课程的学习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学习,可获得不同的审美体验和情感体验,训练多种思维方法,拓展创作视野和创作手法,更好的服务社会。

[编辑本段]

含义

构成是一个近代造型概念,其含义是指将不同或相同形态的几个以上的单元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构成对象的主要形态,包括自然形态、几何形态和抽象形态。并赋予其视觉化的、力学化的观念。平面构成探讨的是二度空间的视觉文法。其构成形式主要有重复、近似、浙变、变异、对比、集结、发射、特异、空间与矛盾空间、分割、肌理及错视等等。

平面构成的认识源于自然科学和哲学认识论的发展,二十世纪建立在最新发展的量子力学基础之上的微观认识论,人们更为关注事物内部的结构,这种由宏观认识到微观认识的深化,也影响了造型艺术规律的发展。构成观念可以说早在西方绘画中可见到其影子。如立体主义绘画、俄国的构成主义、荷兰的新造型主义,他们都主张放弃传统的写实,以抽象的形式表现,到后来的德国包毫斯设计学院的不断完善发展,形成一个完整的现代设计基础训练的教学体系,奠定了构成设计观念在现代设计训练及应平面构成作品(2)

用中的地位和作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平面构成作为设计基础,已广泛应用于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平面设计、时装设计、舞台美术、视觉传递等等领域。

传统的图案造型艺术,从其含义及其特征看,引用中国工艺美术家雷圭元的解释“图案是实用美术、装饰美术、建筑美术、工业美术方面关于形式、色彩、结构的预先设计,是在工艺、材料、用途、经济、美观、牢固等条件制约下制成图样、模型、装饰纹样等方案的统称”。狭义的讲,图案也可称为装饰纹样。可见图案与平面构成的最大的不同在于平面构成完全摒弃实用性目的,如功能、材料、工艺等等因素,形态相对也就离具象较远,而塑造纯粹形式感的视觉画面。而图案则一开始既与实用功能挂钩。在艺术表现上相对有一定的制约性。平面构成是高科技的产物,其涉及的知识结构方面,内容和形式都相对开放而多元,尤其在素材方面,涉及广阔的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传统图案相对封闭,内容到形式均有一定制约性。虽然也讲究形式感,具有一定的抽象因素,但却是建立在具象基础之上的。其具体、生动、感人的特征使之独具魅力。

[编辑本段]

审美

基于以上认识,从视觉心理上看,平面构成与图案也就形成了在对艺术形式的审美感知及情感体验上之不同。

心理学家认为,艺术家在创作的思维过程中,始终体验着一种特殊的情感————美感。平面构成以其特有的视觉形态和构成方式带给人们一种特殊的视觉美感。其形态的抽象性特征和产生不同视觉引导作用的构成形式,组成严谨而赋有节奏律动之感的画面,营造一种秩序之美,理性之美,抽象之美。如平面构成中的重复、近似构成形式表现了一种整齐、秩序,而渐变、发射、对比、空间等构成形式则常表现出一种炫目的视幻美感。平面构成的创作过程,自始至终伴随的是一种理性的情感体验。图案的相平面构成作品(3)

对制约性,使其题材相对具象,形式规范,但这种源于生活,源于自然的抽象,展现的却是一种生动的感性之美。不言而喻,图案的创作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是带有明显的感性特征的。

[编辑本段]

基础

平面构成主要是运用点、线、面和律动组成结构严谨,富有极强的抽象性和形式感。又具有多方面的实用特点和创造力的设计作品,与具象表现形式相比较,它更具有广泛性。是在实际设计运用之前必须要学会运用的视觉的艺术语言,进行视觉方面的创造,了解造型观念,训练培养各种熟练的构成技巧和表现方法,培养审美观及美的修养和感觉,提高创作活动和造型能力,活跃构思。

平面构成的骨架:规律性,半规律性,无规律性,单一骨架,复合骨架,无作用骨架,有作用骨架

种类:重复构成,变异,渐变,发射,肌理,近似构成,密集构成,分割构成,特异构成,空间构成,矛盾空间,对比构成,平衡构成 。形象

形象在构成设计中是表达一定含义的形态构成的视觉元素。形象是有面积、形状、色彩、大小和肌理的视觉可见物。在构成中点、线、面是造型元素中最基本的形象。由于点、线、面的多种不同的形态结合和作用,就产生了多种不同的表现手法和形象。

平面构成的要素:点的构成形式、线的构成形式、面的构成形式点的构成形式

(1)不同大小、疏密的混合排列,使之成为一种散点式的构成形式。

2)将大小一致的点按一定的方向进行有规律的排列,给人的视觉留下一种

由点的移动而产生线化的感觉。

(3)以由大到小的点按一定的轨迹、方向进行变化,使之产生一种优美的

韵律感。

(4)把点以大小不同的形式,既密集、又分散的进行有目的的排列,产生点

的面化感觉。

(5)将大小一致的点以相对的方向,逐渐重合,产生微妙的动态视觉。

(6)不规则点的视觉效果。线的构成形式

(1)面化的线(等距的密集排列)

(2)疏密变化的线(按不同距离排列)透视空间的视觉效果

(3)粗细变化空间,虚实空间的视觉效果

(4)错觉化的线(将原来较为规范的线条排列作一些切换变化)

(5)立体化的线

(6)不规则的线面的构成形式

(1)几何形的面,表现规则、平稳、较为理性的视觉效果

(2)自然形的面,不同外形的物体以面的形式出现后,给人以更为生动、厚实的视觉效果

(3)徒手的面

(4)有机形的面,得出柔和、自然、抽象的面的形态

(5)偶然形的面,自由、活泼而富有哲理性

(6)人造形的面,较为理性的人文特点

[编辑本段]

形式

基本格式

平面构成的基本格式(基本格式大体分为:90度排列格式、45度排列格式、弧线排列格式、折线排列格式)重复形式

重复构成形式(以一个基本单形为主体在基本格式内重复排列,排列时可作方向、位置平面构成作品(4)

变化,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

骨格与基本形具有重复性质的构成形式,称为重复构成。在这种构成中,组成骨格的水平线和垂直线都必须是相等比例的重复组成,骨格线可以有方向和阔窄等变动,但亦必须是等比例的重复。对基本形的要求,可以在骨格内重复排列,也可有方向、位置的变动,填色时还可以“正”、“负”互换,但基本形超出骨格的部分必须切除。近似形式

近似构成形式(有相似之处形体之间的构成,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是近似构成的特征,在设计中,一般采用基本形体之间的相加或相减来求得近似的基本形)。骨格与基本形变化不大的构成形式,称为近似构成。近似构成的骨格可以是重复或是分条错开,但近似主要是以基本形的近似变化来体现的。基本形的近似变化,可以用填格式,也可用两个基本形的相加或相减而取得。渐变形式

渐变构成形式(把基本形体按大小、方向、虚实、色彩等关系进行渐次变化排列的构成形式),骨格与基本形具有渐次变化性质的构成形式,称为渐变构成。渐变构成有两种形式:一是通过变动骨格的水平线、垂直线的疏密比例取得渐变效果;一是通过基本形的有秩序、有规律、循序的无限变动(如迁移、方向、大小、位置等变动)而取得渐变效果。此外,渐变基本形还可以不受自然规律限制从甲渐变成乙,从乙再变为丙,例如将河里的游鱼渐变成空中的飞鸟,将三角渐变成圆等。渐变

形状的渐变

疏密的渐变

虚实的渐变

色彩的渐变发射形式

发射构成形式(以一点或多点为中心,呈响周围发射、扩散等视觉效果,具有较强的动感及节奏感)。格线和基本形呈发射状的构成形式,称为发射构成。此种类的构成,是骨格线和基本形用离心式、向心式、同心式以及几种发射形式相叠而组成的。其中,发射状骨格可以不纳入基本形而单独组成发射构成;发射状基本形也可以不纳人发射骨格而自行组成较大单元的发射构成;此外,还可以在发射骨格中依一定规律相间填色而组成发射构成。

点式发射构成形态

多点式发射构成形态

旋转式发射格空间形式

6.空间构成形式(利用透视学中的视点、灭点、视平线等原理所求得的平面上的空间形态)-点的疏密形成的立体空间-线的变化形成的立体空间-重叠而形成的空间-透视法则形成的空间(以透视法中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等关系来进行表现的)-矛盾空间的构成(错觉空间构成):以变动立体空间形的视点、灭点而构成的不合理空间,“反转空间”是矛盾空间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特异构成形式

特异构成形式(在一种较为有规律的形态中进行小部分的变异,以突破某种较为规范的单调的构成形式,特异构成的因素有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及色彩等,局部变化的比例不能变化过大,否则会影响整体与局部变化的对比效果)密集构成

密集构成是指比较自由性的构成形式,包括预置形密集与无定形密集两种。预置形密集是依靠在画面上预先安置的骨格线或中心点组织基本形的密集与扩散,即以数量相当多的基本形在某些地方密集起来,而从密集又逐渐散开来。无定形的密集,不预置点与线,而是靠画面的均衡,即通过密集基本形与空间、虚实等产生的轻度对比来进行构成。基本形的密集,须有一定的数量、方向的移动变化,常带有从集中到消失的渐移现象。此外,为了加强密集构成的视觉效果,也可以使基本形之间产生复叠、重叠和透叠等变化,以加强构成中基本形的空间感。对比构成

较之密集构成更为自由性的构成,称为对比构成。此种构成不以骨格线而仅依靠基本形的形状、大小、方向、位置、色彩、肌理等的对比,以及重心、空间、有与无、虚与实的关系元素的对比,给人以强烈、鲜明的感觉。肌理构成

凡凭视觉即可分辨的物体表面之纹理,称为肌理,以肌理为构成的设计,就是肌理构成。此种构成多利用照相制版技术,也可用描绘、喷洒、熏炙、擦刮、拼贴、渍染、印拓等等多种手段求得。

肌理构成

[编辑本段]

肌理

视觉特征

肌理在平面的视觉形式上体现为“面”形态的一种平滑感与粗糙感。在自然界里,肌理指的是物体表面的质感和纹理感。人、动物、植物和各种各样的物体都 有不同形式的肌理,肌理的自然形式反映了世间万物在自然中的存在方式。松树的粗糙的树皮、人类的肌肤与巨大海洋动物蓝鲸光滑的皮肤显示了不同肌理与生命的存在方式及其生存的环境。人造物的表面处理除了视觉上的美感外,还有重要的一面就是肌理具有超出审美的使用功能。干旱的大地表面上,开裂的泥土所形成的肌理反映了严重缺水的自然现象;流线型的造型及其光滑的表面是为提高速度而设计的;二飞机表面铆钉所形成的肌理,汽车轮胎表面的肌理,大地表皮植被所形成的肌理,虽然各有视觉审美的属性,有的也经过人为的设计和处理,但丝毫也不能掩盖肌理的使用功能。与实际的物体的肌理不同,在平面构成中,对肌理的研究侧重于肌理形式本身的研究,侧重于视觉上的感受,侧重于视觉肌理的形成及构成方式。对肌理的研究有助于视觉效果的表现和设计意图的表达。

肌理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美,它让我们仅仅从“一看”就能感受到面的质感和纹理感。从审美的角度去研究和应用肌理的特征和属性,就使平面构成有了更多的视觉语言和表达手段。在实际应用中,表面的处理除了明暗关系、色彩关系外,如果再加上肌理关系的处理就从手法和视觉上丰富了平面设计。肌理特殊的视觉感受也是其它视觉形式所不能替代的。构成形式

视觉肌理:

视觉肌理是肌理在视觉上造成的一种视觉感受。在平面构成中,视觉肌理指的是规则或不规则形态以较小的尺度经过群化或密集化处理成面的形态后所体现的

视觉形式。视觉肌理表现为视觉上的质感,它不具备触觉上的质地感。对视觉肌理而言,视觉上的粗糙感并不意味着触摸时也具有粗糙感。这就是视觉肌理与

触觉肌理的区别。

视觉上的细腻感、粗糙感、质地感、纹理感等都是视觉肌理的具体表现。视觉肌理的表现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把物体表面的真实可触摸的立体化的肌理表现为平面上可视的形态,就构成视觉肌理;2、把较小的尺度单位形态进行群化处理或密集化处理就可构成平面的视觉肌理。

触觉肌理:

触觉肌理是相对视觉肌理而言的,触觉肌理指的是触摸时所感受的细腻感、粗糙感、质地感、或纹理感。触觉肌理也许是可见的,也许是不可见的。

在平面构成中,触摸肌理的制作必须对设计的平面进行超出或低于设计平面的纹理上的处理,如印刷时对印刷平面的压印处理在手感上就可造成肌理感。纸张表面的质地也表现为平面触觉肌理。为了保持平面性,触觉肌理的厚度不能太大。太大则具有较强的体感而失去平面的性质和特征。制作方法和技法

(1)凹凸法

在纸的表面以一定的力度进行刮、刻、压、印等不同的处理,在平整的表面做成轻微的凹凸起伏,就可形成触觉肌理,如果在触觉肌理上施再以不同的色彩就形成有触觉的视觉肌理。

(2)漂浮法

用吸水性较好的纸吸附漂浮在水面的色彩、油迹、墨汁等能够浮于水面的物质,形成一种具有流动感、偶然性很强的视觉肌理。

(3)撕贴法

利用不同纸的质感和柔韧度,将纸按照一定的想象撕成某种形态,在拼贴到平面上形成具有视觉感和触摸感的肌理。

(4)堆描法

利用色彩原料自身的厚度,将设计好的色彩依据单位形群化得原理堆积成某种肌理,形成堆积描画的视觉和触觉肌理。

[编辑本段]

同名图书一

基本信息

《平面构成》封面一

书 名: 平面构成

作 者:高海军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2月

ISBN: 9787500691778

开本: 16开

定价: 36.00 元内容简介

《平面构成》教材立足于新世纪中国艺术教育的改革,将艺术理论与技能培训融会贯通,从内容选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实验和实训配套等方面突出艺术院校教育的特点,是一套既有系统的学术研究成果,又贴近当下设计教学实践的权威教材。

《平面构成》教材分别从不同的设计领域,系统而完整地讲解了设计的基本概念、表现技法、设计流程,并配合千余套国内外经典案例,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设计实务。

《平面构成》图书选题体例丰富,每个章节设有课题概述、教学目标以及章节重点,章节内容包含基础知识、教学实例、设计点评及课后练习,环节紧凑,塑造了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

[编辑本段]

同名图书二

《平面构成》封面二

基本信息

书 名: 平面构成

作 者:史喜珍,齐兴龙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1

ISBN: 9787564023317

开本: 16开

定价: 37.00元内容简介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历程,构成在我国高等艺术教育中也走过了30年的发展之路。它作为现代设计的基础理论体系,源于20世纪初俄国的构成主义和德国的包豪斯,20世纪70年代末经日本、中国香港传入内地,至今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工业设计、艺术设计等专业必不可少的基础核心课程。

平面构成是平面设计的基础,也是立体构成的基础,它重点研究在二维空间中如何创造形象,如何运用构成的形式美法则组织形象与形象之间的关系,创造出具有强烈形式美感的新形态。学习构成的目的是培养灵活的设计构思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专业设计打好基础。

本教材的编者都是从事设计专业教学的一线教师,书中所用图例均为比较优秀的平面构成作品,有其独到之处,希望能带给读者一定的启发和帮助。图书目录

第一章 构成与现代设计

第一节 构成的定义

第二节 构成的观念

第三节 构成与现代设计的关系

第二章 认识平面构成

第一节 平面构成的特点、任务及研究对象

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本质特征

第三节 平面构成的分类

第四节 平面构成形式美的法则

第五节 平面构成的表达途径

第三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造型要素

第一节 点

第二节 线

第三节 面

第四节 体

第五节 点、线、面、体综合构成 作品欣赏

第四章 基本形

第一节 基本形的概念及其产生方法

第二节 基本形的群化构成

第五章 平面构成的形式要素

第一节 基础骨格

第二节 重复构成

第三节 近似构成

第四节 渐变构成

第五节 发射构成

第六节 对比构成

第七节 变异构成

第八节 特异构成

第九节 聚散构成

第十节 肌理构成

第六章 平面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第一节 平面构成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第二节 平面构成在建筑及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第三节 平面构成在室外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第四节 平面构成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第五节 平面构成在蜡染艺术中的应用

第六节 平面构成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第七节 平面构成在装饰艺术中的应用

[编辑本段]

同名图书三

基本信息

《平面构成》封面三

书 名: 平面构成

作 者:邓源 编

出版社: 湖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7-1

ISBN: 9787535631374

开本: 16开

定价: 36.00元内容简介

设计的发展一般与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时尚潮流的变化同步,因此,设计教育总是处在动态的发展之中。现代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同时还引导着社会文化的潮流。功能性和超前性作为设计的双重性质,往往让高等设计教育显得滞后。如何培养学生,使之既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又能够在未来的设计中获得可持续的发展,甚至成为引导设计潮流的新一代设计人才,是高等院校设计教学必须面对的问题。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视频教程

完整的教学体系离不开明确的培养目标和科学的课程大纲。课程是设计教学的核心内容,无论是充满理想的教学目标还是庞大的教学体系,最终还是靠一个个具体的课程来完成。现代意义上的设计教育一般认为从20世纪初德国的包豪斯开始,包豪斯设计教学课程体系中最闪亮之处就是它的实践性,即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本套教材的特色正是基于课程的实验性和现场感,通过基础理论的引导,注重课程内容和课程方法的创新。课程内容的创新主要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学科的发展:课程方法的创新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些比较成熟的设计课程中,基础理论相对稳定,课程创新也就更多地体现在设计案例、作业练习、评判标准等方面的改革上。尤其是设计练习,我们更提倡的是加强设计过程的教学,而不是孤立地看设计的结果,过程往往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设计教学的设计者,我们不仅要求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还要求设置创新的课程。创新课程既是对原有课程体系的更新和完善,同时又是在设计行业发展的迫切要求下,在不同学科的交叉过程中,为充实学生的知识结构而做的课程结构调整。当然,创新课程对教学的决策者或执行者无疑都是一个“残酷”的挑战,它意味着对原有课程的革命,直接涉及对原有部分课程的扬弃。但是,既然我们都认可设计是在动态中不断发展的学科,那么,我们也就应该充分认识、理解、适应和把握设计教学的持续性和开放性,不断创新,才能逐步形成相对完善和稳定的设计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

本套教材着眼的是课程的建设与创新。首先强调课程自身的完整,并不将课程片面局限在某一个专业的范畴,而是使课程具有设计学科内部各专业之间的共享性:第二,强调教材的现场感,作者都是处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教材中有大量设计作业案例的过程分析,内容更加贴近学生,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参与性;第三,强调教材的基本信息构成,将课程的基础知识与专业设计的应用技能结合,保证学生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事实上,本套教材涵盖的课程较多,每个课程基本上按照课程的教学特点编写,体现出了作者的探索精神。我们期望各院校的教师、学生给予更多的教学反馈意见,使这套教材进一步完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45152.html

更多阅读

在线制作电子相册,MV视频教程 mv相册在线制作

在线制作电子相册,MV视频教程——简介由于当前制作电子相册的软件繁多,许多程序都带有病毒。而且不能在线分享,那么这里分享一个在线制作电子相册的网站。印记工坊(www.ppmake.com) 一个可以在线制作电子相册的网站。有几个明显的优势

婚礼视频制作软件剪辑视频教程 pr婚礼视频剪辑教程

婚礼视频制作软件剪辑视频教程——简介如今很多想学婚礼视频剪辑的朋友,但是婚礼视频剪辑软件不会用,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款免费得美汇互联视频剪辑软件制作视频的教程,这个软件呢也是最容易上手和容易操作学会的软件,没有视频剪辑经验的

声明:《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视频教程》为网友彼岸星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