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絮之才谢道韫_浙江大学 谢道韫咏絮译文

咏絮之才谢道韫_浙江大学 谢道韫咏絮译文

谢道韫(349—409),咏絮之才的起源,东晋著名才女。她出身于晋代王、谢两大家族中的谢家,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后期打败苻坚百万大军的一代名将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后成为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即王凝之之妻,可谓是出身于诗书富贵之家、礼乐簪缨之族。公元399年丈夫王凝之为孙恩起义军所杀,后一直寡居会稽。谢道韫和丈夫王凝之有四子一女。四子是蕴之,平之,亨之,恩之。一女成人后嫁给庾氏。据《晋书·烈女传》记载,谢道韫的子女在孙恩之乱中全部遇难,所以说,她虽出身名门,却也命运多舛。

晋代王、谢两族,世代簪缨,朝廷倚之为柱石。既有所谓“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又有所谓“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荡晋书”的说法。而“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则又状写出人事沧桑,令人不胜感慨。

晋代多风流名士,狂狷有之,潇洒有之,不羁有之……让有些女人恨不得生在那些时代,和那些风流才子共度余生。其实,晋代的女子亦佳,丝毫不输男子。换句话说,在晋代亦有不少女名士,谢道韫就是其中的一员。

谢道韫出生名门望族,是赢得“淝水之战”的一代名将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王羲之之子王凝之的妻子;谢道韫才学过人,甚是聪慧,且勇敢果断,品味高雅,为东晋女诗人。《晋书》本传记她“风韵高迈”、“神情散朗,有林下风气。”

《晋书·王凝之妻谢氏传》则云:“王凝之妻谢道韫,聪明有才辩,尝内集,雪骤下,叔谢安曰:‘何所拟也?’安兄子朗曰:‘撒盐空中差可拟。’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安大悦,众承许之。”因此,后世称赞能诗善文的女子为“咏絮才”。

晋室东渡之初,谢安与王羲之同寓居在风光明媚的会稽,游山眺水,饮酒赋诗,放情丘壑,兴寄烟霞。谢安在谢氏诸子弟中,似乎特别欣赏侄女谢道温的聪颖与才情。有一天谢安问她:“毛诗何句最佳?”谢道韫答道:“吉甫作诵,穆如清风。”吉甫就是周朝的贤臣尹吉甫。“吉甫作诵”是指的尹吉甫写的“丞民之诗”,这诗赞美周宣王的卿士仲山甫,帮助周宣王成就中兴之治。诗,辞清句丽,传诵不衰。谢安也不无同感,称赞谢道韫颇有雅人深致。还有一次,在北风怒吼,雪花纷飞的寒冷冬天,一家人围炉闲谈,谢安问大家:“大雪纷纷而下,像是什么样子?”谢朗应声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接着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为之击掌赞叹,因此在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为她找到一个才堪匹配的好丈夫。

为侄女择婿,最理想的对象当然是王家的儿子。最初本来颇为属意王羲之的第五子王徽之的卓尔不群。但王徽之的一件事使谢安打消了这个念头。在一个雪夜,王徽之独自饮酒,突然渴望会一会老朋友戴逮,于是立即泛舟刻溪,到半途意兴阑珊,又立即驾舟回府。有人问起,答道:“乘兴而来,兴尽而去,何必见怪!”谢安认为他恐怕不是那种贯彻始终的人,因而选择了他的哥哥——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

王凝之禀性忠厚,文学造诣极深,草书隶书也写得很好,笃信道教,行止端方。当时王羲之正担任会稽内史的职务,全家大小都住在这个远离战火,风光秀美的地方。正所谓“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春暖花开的时候,名流雅集。在一次兰亭集会中,大家即景赋诗为文,王羲之留下著名的《兰亭集序》,大大地感叹人生,发出“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的哀叹,这篇序文关健还在字美。据传唐太宗将它随葬,后来唐太宗墓被盗,就此失传。

谢道韫的文才气度,曾令她的小叔子王献之折服。相传谢道韫曾为王献之论战过。王羲之有七子一女,一个个都成了东晋社会的名流。王羲之更以书法冠绝古今,称为:“书圣”,他的幼子(老七)王献之传其衣钵,功力虽然略逊其父也颇得真谛,后世合称“二王”。

“袒腹东床”就是王羲之的故事。太傅郗鉴在晋室东渡以后,派遣门人到丞相王导府中为女儿郗璿提亲,对王氏子弟来说,这是一个婚嬅高门的难得机会,一个个神气端肃,扭捏作态,唯独王羲之毫不在乎依旧袒腹而卧在东窗床上,不料郗鉴选中的就是这个“袒腹东床”的少年郎,从而为后人留下“东床快婿”的佳话。

晋代的名士多喜清谈,一炷香,一盏清茶,一杯醇酒便可不分白天黑夜地谈论不休。王献之也不例外,常邀文苑中顶尖的人物来家里相聚,在高手如云中论战,不亦乐乎。

一次,王献之与友人谈论诗文时,窘于应对,一时间处于下风,被此经过的谢道韫得知窘境,欲为之解围,就差了丫鬟悄悄递给他一张纸条,上书“欲为小郎解围”。

魏晋时代,男女授受不亲的礼防也渐受重视,虽有大家闺秀偶尔参与清谈,但会张设青绫幕幢以自蔽,使与之对谈的男性客人,只闻其声而不见其娇面。

当时的谢道韫便在垂下的一方青帘后,接着王献之他们的话题,从容不迫地引经据典侃侃而谈,不到一柱香的功夫,便让在座客人无言以对,理屈词穷而甘拜下风。让谢道韫顺利为小叔子论战解了围。

谢道韫“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气质不仅体现在论战中,更体现在她为自己的丈夫的突围中。一介弱女子,在危难时刻,丈夫都寄希望于神佛之时,她临危不惧、挺身而身,带领家丁突围。

谢道韫嫁到王家数十年,克尽妇道,温、良、恭、俭、让,无人不认为她是不可多得的好媳妇。十年间,王凝之在谢安的保荐下,从江州刺史、左将军,一直荣升为主管一郡军政大权的会稽内史。两晋虽不少人醉生梦死,看似洒脱飘逸,实则东晋是个因外频频而摇摇欲坠的朝代。就在王凝之在担任会稽内史时,发生了“孙恩之难”。

《晋书·列女传》载:“(道韫)及遭孙恩之难,举措自若,既闻夫及诸子已为贼所害,方命婢肩舆抽刃出门,乱兵稍至,手杀数人,乃被虏。其外孙刘涛时年数岁,贼又欲害之,道韫曰:‘事在王门,何关他族!必其如此,宁先见杀。’恩虽毒虐,为之改容,乃不害涛。”

贼兵孙恩造反,杀到门前,王凝之还在求神拜佛,每天闭门默祷,以为道祖必能庇佑一郡生灵。倒是一介弱女子谢道韫在劝谏无效的情况下,学她叔父谢安“但尽人事,各凭天命,”亲自招募了数百家丁天天加以训练,组成一支突击队伍。孙恩大军长驱直入,王凝之仓皇出逃,在城门附近被对方截住,糊里糊涂地被砍了脑袋。谢道韫镇定自若,带领队伍乘乱突围出城,横刀在手,乘肩舆而出,冲到大街上,一如她在青绫幕幢后的谈笑风生,其胆识与谋略不由得令人叹服和心折。后虽勇而力不能敌,终成贼兵的俘虏,但其言行令贼兵孙恩也大为心折,对其改容相待,命人送她安返故居。此后,谢道韫一直寡居会稽。

家破人亡寡居会稽的谢道韫,并没有因此难而自艾自怜地幽怨生活,心性也并没有因世事之变故而改变,她依然那么地淡定和从容,为闻名而致的学子们传道授业解惑,使受益者众。

孙恩之乱既平,新到太守刘柳素拜访谢道韫。事后刘柳素常对人说:“内史夫人风致高远,词理无滞,诚挚感人,一席谈论,受惠无穷。”(《世说新语·贤媛》)

“当时咏雪句,谁能出其右。雅人有深致,锦心而绣口。此事难效颦,画虎恐类狗。”(宋蒲寿宬《咏史八首·谢道韫》)如谢道韫这般的女子,被后世才子佳人的笔墨不断追诉敬仰也是意料中的事。西晋因“八王之乱”而国力大伤,东晋更因外频频而摇摇欲坠。两晋人物醉生梦死,过着有了今天没有明天的颓废生活,使谢道韫的情致和事迹更力出色无比。在离乱交织的晋代,谢道韫称得上是一个“人中之凤”式的人物。

浙江大学热门课程推荐:

浙江大学经典工商管理总裁研修班

浙江大学企业资本管理与金融投资研修班

浙江大学企业中高层(后备管理干部)高级研修班

浙江大学国学名师名家高端研修班

浙江大学营销实战高级研修班

浙江大学求是女性学堂

浙江大学精益生产与运营实战班

浙江大学艺术鉴赏与收藏投资高级研修班


联系人:黄燕华 老师

微 信:yanhua2222222

电 话:13758218022

传 真:0571-8827 3952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46669.html

更多阅读

舜帝二妃——娥皇女英_浙江大学 娥皇女英

娥皇又称娥肓、倪皇、后育、娥盲、娥娙,女英又称女莹、女匽,娥皇与女英是两姐妹,姓伊祁氏,是上古时部落酋长唐尧伊祁放勋的女儿,两人同时嫁给了虞舜姚重华,娥皇无子,女英生有一子,名商均。舜父顽,母嚣,弟劣,曾多次欲置舜于死地,因娥皇、女英的

钱塘苏小小_浙江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最近博客里面一直在为大家介绍浙大的老师和课程,朋友们一定都已经些疲劳感了吧!前面写了很多女性,现在又想继续写一些女性了,希望朋友们喜欢!以古代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话“女子无才便是德”。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

聪明的女人有‘三气’_浙江大学 聪明的女人不生气 txt

“骨气”就是不因压力而弯腰,不因诱惑而迷茫,不因清贫而颓废,不因困难而消极,不因挫折而回头,不因打击而萎缩。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按自己的意愿,精神充沛地生活着,并尽力让自己快乐。“灵气”就是遇事不钻牛角尖,不死心眼儿,不在同一个

七星行穴丹道修真之路 丹道实修真传pdf

这是一篇五年前的文章,不仅是文章,记叙是当年的境界,思路,及所修法门,从这些当年的文字中依稀能见一颗赤诚修道之心,五年后的今天,当年的小道士已完全脱离了道观的生活,也没当年那些感慨,经历的太多太多,由七星一门深入,向上递进,已数不清多少层

《老子道德经》: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 鹿晗 弱者道之用

《老子道德经》著者:林安梧教授老子《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白话译文「道」是可以说的,但说出来了,就不是那

声明:《咏絮之才谢道韫_浙江大学 谢道韫咏絮译文》为网友聊放侧枝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