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县丧葬礼仪下 丧葬礼仪九叩礼

第三部分 守孝礼制

按照封建礼教,父母病故之后必须守制三年,就是遵循封建礼制在三年内按规定时间祭奠,其孝子也有许多清规戒律,现略述如下:

复三在埋葬的第三天凌晨,先由孝子到墓前垒墓门,安饭桌(饭床),烧纸化钱,摆放祭品。上午,先由配偶到坟里认亲,后孝男孝女穿着孝衣也去祭奠,并焚烧串院(纸制住宅院落)以及纸币、钱箱等。

这天中午还要酬谢亲友,就是丧事办完后,丧主家要备办酒席,请事宴上劳累过的人。同时宴请死者生前看望过的好友,还有路祭过的人。

做斋七(俗称过七)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和道教的兴盛,丧葬礼仪中还普遍增加了做“斋七”的追荐仪式。即人死后每逢一个七日哭祭一次,有的还请僧人和道士诵经、共经过七次(即七七四十九天)追荐。据说是为了超度亡灵,摆脱苦难。“斋七”礼仪还要求备办不同的祭食。比如有的地方是“头七”馍馍,“二七”糕,“三七”馅饼,“四七”火烧(干饼类),“五七”扁豆馅水饺,“六七”“尽七”无定食。

过百日(俗称过百)做“斋七”以后,又有百日的追祭仪式,再到墓前穿白行奠,并将“斋七单”焚烧,谓火化大吉。另外,百日内,还有禁忌,即孝子禁理发、夫妻不同房,禁与宾友赴宴不参与歌舞看戏,不参拜寺庙等。此类守制之俗,今已不再遵守。

过周年居丧的基础是孝与亲情,即孝子们在其亲人去世后的一段时间内,节制其生活的许多方面,以表示对亡人的哀悼、思念居丧,有的地方叫服丧,有的地方叫守孝,一般是守制三年。

其实,从去世以后一直到三年守制期间,按古礼还有“虞祭”“卒哭”“入祠堂”的仪注。丧后一周年(亦称小祥),二周年(亦称大祥),三周年(亦称谭礼、除服、脱服)孝子、执拂亲友都要到坟前祭奠,特别是对“斩衰”一服的孝子,更有严格的要求。居丧期间,不喝酒,不吃肉,不与妻妾同房,不听丝弦音乐,不穿皮鞋华服,不能外出做官应酬等。据说服丧期间出来做官,不仅官做不成,还要受到别人的耻笑,舆论的谴责。违礼者会自觉不安、内疚、自责。此外,守制三年期间,春联不用红纸。第一个春节用黄纸,第二个春节用绿或兰纸,第三个春节用粉红色纸。三周年脱服,就是在过三周年那天,孝男到坟前脱去孝服,换上艳装。有的地方孝女在二周年就脱服。另外,届时不能到坟前者,或有特殊喜事需要提前脱者,即到开花树下脱去孝服。从此,丧葬礼仪全部结束。

第四部分 礼歌与祭文范例

(一)礼生职责礼生俗称先生,是主持祭奠的司仪。礼生应为四人。

通赞:礼仪的总指挥。“通”就是通领、启导的意思。礼仪是由通赞发端。例如每祭奠开始,通赞就吼:“执事者各执其事,护丧者就位,丧主就位”,接着吼捺杖、盥洗、上香、献爵、供馔、供茶,每项祭礼活动,都由通赞开启。

引赞:主要引内引外。通赞吼什么礼,引赞就吼什么礼。例如通赞吼:“祭主就位”,引赞就吼“就位”。通赞吼“行献礼献爵”,引赞即吼“诣爵尊所,施爵者奉爵”,一直按次序吼完礼歌。

文赞:主要负有读祭文的责任。

哑赞:除了同引赞一起引孝子赴里返外,还在祭礼过程中吼礼,但只吼三句:“迎神”“辞神”“礼毕”,俗称礼毕先生。办丧事一般请四位礼生,现在大都是请两位。

(二)传统礼歌

民间丧葬一般请四位礼生,即:通赞、引赞、文赞、哑赞,以下简称:通、引、文、哑。

灵前礼歌(家奠礼仪)

通:执事者,各执其事。

引:各执其事。

通:护丧者就位,丧主就位。

引:就位。

通:序立、捺杖、盥洗。

引:诣盥洗所执水沐浴净巾,诣香案前。

通:上香(奏乐),复位。

哑:迎神。

通:起杖,鞠躬,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行献礼,献爵。

引:诣爵樽所,司爵者奉爵,诣灵柩前,跪。

统:皆跪。

引:献爵,再献爵,三献爵,俯伏。

统:皆俯伏。

引:兴,平身。

统:皆兴,皆平身。

引:复位。

统:丧主跪,以下皆跪,读哀章。兴,平身,盥洗,供馔(供馔时供几馔皆可,但供单不供双)

引:诣盥洗所,执水沐浴净巾(在调换孝子供馔时,引赞应多喊一声“诣盥洗所,执水沐浴净巾”,如不换孝子,则不必再重复)诣供馔所,司馔者奉馔,诣灵柩前,跪。

通:皆跪。

引:献馔,俯伏。

统:皆俯伏。

引:兴。

通:皆兴。

引:平身。

通:皆平身。

引:复位。

通:丧主以下皆跪,合门以乐侑食(响工打戏,先生暂歇。)乐止,启门撤馔。供茶。

引:诣供茶所,司茶者奉茶,诣灵柩前,献茶,跪。

统:皆跪。

行:俯伏。

通:皆俯伏。

引:兴,平身。

统:皆兴,皆平身。

引:复位。

通:丧主以下皆跪,焚文举哀(奏乐,孝子哭)哀止,俯伏(四拜礼)平身。

哑:礼毕,持杖,举哀入帏(或入堂)。(如娘舅家祭奠完之后,应喊“礼毕谢客”孝子向娘舅家磕一头)

神前礼歌

通:祭主(承祀生)就位。

引:就位。

通:上香(奏乐)复位,叩首,再叩首,三叩首,兴,平身,行献礼,献爵,跪,读祝文,叩首,再叩首,六叩首,兴,平身,跪,焚文参献(奏乐)叩首,再叩首,九叩首,兴,平身。

哑:礼毕,除坛(鸣炮)

注:1、祭菩萨,祭塔喝礼皆同,但塔(溪海大士)与菩萨皆为善佛,不供酒,要供清茶。

2、祭风伯、雨师神,在灵前拜礼后,要脱孝衣,更换素服。

人前礼歌

通:在榜者请升。

引:已升。

通:丧主就位。

引:就位。

通:捺杖,诣上位前,左酙盅(奏乐)右酙盅(奏乐)左安箸(筷子),右安箸(奏乐),请饮馔(奏乐),复位。丧主跪,以下皆跪。

哑:宣榜。

请主礼歌(招魂)

1、招魂起程时礼歌:

通:丧主就位,更衣,披青帕(奏乐)

引:青帕披(奏乐)

通:束朱绳(奏乐)

引:朱绳束(奏乐)

通:请主登程,诣坟墓前。

2、坟前招魂礼歌:

通:祭主就位。

引:就位。

通:祭主跪,上香。

引:诣坟墓前上香。

通:行献礼,献爵,再献爵,三献爵,读请主文。焚文化吉。供馔,俯伏,再俯伏,三俯伏,四俯伏。兴,平身。解红绳。

引:红绳解。

通:起青帕。

引:青帕起。

通:披红绫。

通:束红绳。

引:红绳束。

通:抱主登程,诣灵柩前。

3、回到丧院安主礼歌:

通:抱主就位,起朱绳(奏乐)。

引:就位。

通:撤坛位尘。解红绳。

引:红绳解(奏乐)。

通:起红绫(奏乐)。

引:红绫起(奏乐)。

通:披青帕。

引:青帕披。

通:束红绳。

引:红绳束。

通:安主,复位,盥洗。

引:诣盥洗所,执水沐浴净巾,诣香案前。

通:上香(奏乐),复位,鞠躬,拜(凡四拜礼)平身。行献礼。。(捧两盅酒,到主前和柩前)。

引:诣爵尊所,司爵者奉爵,诣灵位前(去两个孝子,一个跪主前,一个跪柩前)献爵,跪。

通:皆跪,读告文(安主文)。

引:俯伏。

通:皆俯伏。

引:兴。

通:皆兴。

引:平身,复位。

通:丧主跪,以下皆跪,读安主文。

供馔。

引:诣供馔所,司馔者奉馔,诣灵位前,献馔,跪。

通:皆跪,以乐侑食(奏乐)乐止撤馔。

引:俯伏。

通:皆俯伏。

引:兴。

通:皆兴。

引:平身,复位。

通:供茶。

引:诣供茶所,司茶者奉茶,诣柩位前,献茶,跪。

通:皆跪。

引:俯伏。

通:皆俯伏,

引:兴,

通:皆兴。

引:平身,复位。

通:丧主以下皆跪,焚文化钱(奏乐)俯伏,兴(凡四拜礼)平身。

哑:礼毕安主,持杖入堂(入帏)。

亲奠、客奠礼歌

通:祭主就位。

引:就位。

通:上香。

引:诣香案前,上香。

通:鞠躬,拜,兴(凡二拜礼)行献礼。

引:诣爵尊所,司爵者进爵,诣灵柩前,跪,献爵,再南爵,三献爵,读祭文。俯伏,兴,平身。

通:鞠躬,拜,兴(凡二拜礼)兴,平身,焚文化钱。

⑥ 谢后土礼歌。

通:执事者,各执其事。

引:各执其事。

通:谢土官(现为土工)就位。

引:就位(告者立北向,执事二人其后)

通:鞠躬,拜,兴(凡四拜礼,告者与执事者皆拜)上香。

引:诣香案前,上香,斟酒(执事者一人执酒西向,一人执盏东向,跪告者,注酒于盏,反注取盏)

通:斟酒。

引:献酒(倾酒于地)读祝文。跪,叩首,再叩首,三啊首。(行三跪九叩首礼),兴,平身,复位。

哑:礼毕。

(三)祭文范例

人们写祭文,习惯以“维”字开头。“维”是助词,作发语词用。紧接着言明吊祭文时间及祭谁,谁来祭。祭文内容要简短,语言要精炼,要以简明扼要之词,表达悲哀沉痛之情。过去的祭文,多以韵文,现在尽量通俗易懂,有的先有一段导语,后编唱词,用民歌调演唱,很受群众喜欢。

祭文结尾用“尚飨”。尚,希望也;飨,设牲醴以品尝也。

下面略举几例,供参考。

(1 古祭文范例

1、祭祖父文(例一)

公元一九△△年△月△日,孝孙△△△等,谨以薄酒时肴致祭于

显祖孝△△太府君之灵曰:鸣呼,我祖之德,忠厚贤良,我祖之功,恩泽无量。方期托我,百岁称觞。胡天不祜,遽尔魂亡。哀哀孙子,号泣徬徨。爰陈牲醴,奠献于堂。帷希祖灵,鉴不可忘。是歆是享,来格来尝。呜呼哀哉!

尚飨!

祭祖父文(例二)

公元一九△△年△月△日,剂期孙△△△等,虔具清酌庶馐之奠,致祭于

先祖父△△老大人之灵前而哀曰:祖父去世,年仅七旬。奔波劳碌,终生耕耘。风雨无阻,不避艰辛。勤俭持家,生活平稳。教育吾辈,克已恭人。对待敌友,爱憎分明。维护集体,不讲私情。祖父之德,足启后人。老当益壮,宜寿长春。无奈不测,急病缠身。一卧不起,迅速辞尘。呜呼祖父,百喊不闻。肝肠断绝,血泪沾巾。哀号祭奠,悲痛难陈。黄泉有觉,来品来尝。呜呼哀哉!

尚飨!

2、祭祖母文

公元一九△△年△月△日,不孝孙△△△虔具清酌时馐,致祭于

先祖母△△老孺人之灵前而哀曰:天苍苍,地茫茫,我哭祖母别家堂,千呼万呼不闻应,捶胸顿足断肝肠。我伶丁弧苦、幼失爹娘。饥寒交逼,艰难成长。祖母苦心,含泪扶养。相依为命,甘苦共尝,形影相吊,寒暑相望。希我成人,山高永长。孙无祖母,骨早抛霜。祖母无孙,自绝路旁。今我长大,配偶成双。云开日出,初见阳光。童子扑怀,天伦刚享。敬奉馀年,晨昏周祥。唯愿祖母,长寿无疆。无奈黄天不祜,一病卧床。气息奄奄,速归帝乡。喊地地不应,呼天天不响。祖母恩祖母,你死得太早,走得太忙。你劳苦一生,晚福未享。我深恩未报,只有悲伤。悲伤!号泣祭奠,怎表衷肠!愿祖母地下有灵,来品来尝。祖母,祖母,你安息吧!呜呼哀哉!

尚飨!

3、祭父文

公元一九△△年△月△日,不孝男△△等,谨以清酌时馐祭于

显考△△府君之灵前曰:呜呼,痛维吾父,年仅六旬。偶染微恙,一病亡身。嗟余不孝,祸延严君。号天泣血,泪洒沾尘。深知吾父,毕世艰辛。勤耕苦种,日夜忙奔,创家立业,俭朴忠信。处世有道,克已恭人。至生吾辈,爱护如珍。抚养教育,严格认真。如斯人德,宜寿百旬。俾为吾女,定省晨昏。侍奉敬养,略报深恩。胡天弃我,一别吾分。魂游冥府,百喊不闻,瞻望不及,音容莫亲。哭断肝肠,情何以伸,兹当祭奠,聊表孝心。化悲为俭,化痛为勤。继承遗志,成家立身。先父九泉有灵,来尝来品,呜呼哀哉!

4、祭母文

公元一九△△年△月△日,不孝男△△等虔具素酒醴之奠,致祭于

先慈之灵前,吊之以文曰:生死永诀,最足伤神。不幸吾母,一别辞尘。魂迷屺岭,风日之曛。忆思吾母,克俭克勤。奉待翁姑,恭敬孝顺,娌妯共处,相爱相亲。迨生永辈,苦育成长。筹谋婿娶,万苦千辛苦。职尽内助,居贱食贫。劳劳碌碌,以度长春。具斯淑德,宜寿百旬。菽水承欢。略报深思。胡天不祜,过早亡身。哀哀儿女,百喊不闻。薄酒祭奠,聊表微忱。愿母九泉有觉,来赏来品。呜呼哀哉!

尚飨!

5、祭伯(叔)母文

岁次甲子,△月△日,侄儿△△△、△△△等,虔具清酌时馐之奥,致祭于

先伯—(叔)母△△△老孺人灵前,吊以文曰。噫嘻伯(叔)母,扶我犹子。养育提携,亲如慈母。伯(叔)母一生清贫,居贱食苦。昼耕夜织,不避寒暑。筹谋家业,内外驰驱。服待姑嫜,尊敬爱护。和于娌妯,不骄不妒。左邻右舍,皆称贤妇。胡天不祜,过早作古。慈容渺渺,不可再睹。犹子悲伤,无法弥补。反哺之情,向谁倾诉。聊具祭筵,旨酒为鲁。一滴入泉,表我心腑。伯(叔)母,伯(叔)母,你地下有灵,速来吞吐。呜呼哀哉!

尚飨!

6、祭兄(弟)文

公元一九△△年△月△日、不恭弟△△△、△△△等,时以同羞之奠,致祭于

吾兄△△之灵前前曰:惟弟与兄,同气情深。少小共被,长大同衾。兄友弟恭,患难同心。支撑门户,兴旺可钦。晴天霹雳,诀别于今。往事已矣,雁群散分。门庭萧索,痛切同根。棣萼凋射,兄意别亲。浮土一堆,野冢藏身,黄沙白草,寥落英魂。悲风哀号,蓬绕弧坟。杜鹃啼血,惨不忍闻。吾兄何在,睹物思人。阴阳相隔,寻觅天津。悼念吾兄,情何以伸。爱奠椒浆,酒洒言陈。吾兄有觉,鉴此香薰。呜呼哀哉!

尚飨!

7、祭夫文

公元一九△△年△月△日,贱妻△△△闻夫不幸去世△日,远具庶羞之奠,谨向

先失△△△之亡灵吊以文曰:呜呼我夫,恩爱同宿。白发齐眉,犹嫌短速。胡天不祜,中年分途。同林好鸟,你归冥府。悲痛欲绝,昏迷于路。心绪茫茫,只有号哭。欲见无缘,凄凉寂寞。吊以斯文,远方祝托。临天祭拜,心何徬徨。先夫地下有灵,来品来尝。呜呼哀哉!

尚飨!

8、祭妻文

岁次丙寅△年△月△日,不德夫△△△特以时馐果品,致祭于

亡妻△△△之灵前曰:呜呼我妻,一生艰辛。日耕夜织,苦度长春。服待翁姑,谦让恭温。夫妻恩爱,相敬如宾。养儿育女,诲训成人。操持家务,百事殷勤。宜家宜室,德淑品顺。如斯贤良,应寿百旬。胡为门衰运卮,挽留天津。一病归天,魂散魄分。速去冥府,弃世辞尘。生死诀别,百喊不闻。同林寂寞,泪湿衣巾。阴阳间隔,怎把言陈。灵前吊祭,义尽情分。奠酒一杯,微表爱恩。九泉有知,来尝来尝。哀哉!

尚飨!

(2)今祭文选载

例一 祭夫文

公元2005年农历×月×日,贱妻×××谨以时肴美味致,祭于亡夫之柩前曰:

纸絮纷纷如泪淋,

昏昏沉沉跪灵棚。

心思遗容忆往事,

手托旧物想亲人。

半百夫妻恩似海

古稀鸳鸯情如松。

今日顿失撑天柱,

撕心裂肺哭夫君。

(唱)①响工家 直耳听,

打起锣鼓定起音,

泪水哭干浑身疼,

还想在灵前哭几声。

(唱)②新年新月迎新春,

家家户户挂红灯,

唯有我家遭不幸,

孩们哭得泪泪淋。

③天昏昏来地沉沉,

那里再去找亲人,

看见旧物想旧情,

越思越想好伤心。

④看现在 想从前,

天配咱一对好姻缘。

恩恩爱爱几十年,

谁也没啦来高言。

⑤想起过去真苦难,

咱家穷得响丁旦。

你到招贤去贩炭,

腿上破烂好几绽。

⑥我在家里把孩子看,

常常想你脑畔上站。

等也等来盼也盼,

就是不见我的汉。

⑦天昏昏 路漫漫,

终于等你回家转。

担得一百二十斤炭,

浑身造成黑圪旦。

⑧过去虽然受可怜,

不愿地来不愿天。

夫妻恩爱苦也甜,

不觉过去了几十年。

(以下20段省略)

例二 祭妻文

公元一九△△年△月△日,不德夫△△谨以家食常饭致祭于贤妻之柩前,吊之以文而哀曰:

贤妻伴我几十年,

恩恩爱爱心相连。

日耕夜织苦熬挣,

起早摸黑无怨言。

尊老爱幼待翁姑,

邻里相处讲和谐。

三男两女苦培育,

孙子外孙绕膝前。

家大业大世务大,

谁不夸你好人缘。

如此贤良当长寿,

合家欢乐度晚年。

可恨黄天不保佑,

谁知疾病把身缠。

数月医疗不见效,

一命呜乎归西天。

为夫不由眼落泪,

悲悲泣泣忆往年。

你在居舍忙家务,

我在地里务庄田。

起鸡叫来睡半夜,

同心同德建家园。

再看今天多寂寞,

叫我空房守孤单。

谁来和我把话叙,

谁来夜间共我眠。

哭天喊地无人应,

思绪绵绵哭灵前。

贤妻如若有往缘,

听我细细话当年。

唱《董氏女调》

1、老汉我灵前来祭奠,

朝前看了朝后看。

孩们白朗朗地跪一院,

不由我泪珠连成串,

心里乱。

2、人生在世要有伴侣,

夫唱妇随才和美,

如今不幸两分离,

谁也不能再见谁,

真伤悲。

3、左盘算 右盘算,

越想心里越发乱,

虽然有来又有回,

谁来等候我死老汉(xie)

你照见。

4、一辈子没穿又没吃,

紧紧困困过日子,

我又好强由我着,

如今后悔也来不及,

肚里厥。

5、几十年叫你受劳累,

给咱扶育大五个戏(孩),

跟上我受了不少制,

我还对你常生气,

对不起。

6、我浪荡 没心垂,

从来不问你有甚病(bi),

初七我也在坑上睡,

晓不得你甚时要下命(mi),

不着意。

7、对不起 对不起,

一辈子没啦关心你,

如今我双膝跪灵底,

知心话儿在心里,

说几句。

8、我从小 丧母亲,

居舍没啦个持家人,

你十四岁进了门,

家务全靠你硬顶,

苦不轻。

9、动不动我就把气生,

吹胡子来瞪眼睛,

你总是不言不语也不顶,

原谅我是个直圪筒,

多宽容。

10、年轻时我脾气真不小,

一辈子想改也改不了,

你一贯善良对我好,

从不寻事跟我吵,

我知道。

11、黑间睡不着来回想,

越想越觉你有涵养,

照料我爹更周祥,

素子比我儿还强,

都夸奖。

12、孩们从小上学校,

不旷课来不迟到,

人家说你的好传教,

尊老爱幼有礼貌,

都知道。

13、受苦受累还好说,

最怕精神受打击,

前年没啦了咱大小子,

心锤如同刀子割,

伤剔骨。

14、我浪粗 你心细,

怕你苦闷惹下病,

大女接你到天水,

广州深圳旅游去,

图安慰。

15、千好万好说不尽,

老天对你不公正,

没啦得病就要命,

这样的“回首”也难挣,

也幸运。

16、论你岁数也不小,

那也你太走得早,

我气噘痨嗽病不少,

能些我把你顶了,

天不交。

17、我的裤 我的袄,

你打垛得一包又包,

如今突然你走了,

翻箱捣柜到处找,

找不着。

18、家里的事情你未倚托,

两眼一闭话不说,

我也今年七十七,

黄泉底下且等着,

先安息。

例三、主祭文(祭母文

公元一九九二年九月十六日不孝男△△,不孝女△△、△△等,谨以家食常饭致祭于先妣大人之灵前,吊之以文曰:

天昏地沉,风凄雨冷。

生死永诀,黯然伤神。

母亲不幸,驾返瑶城。

魂迷凤岭,哭叫无声。

追忆老母,贤淑一生。

善良处世,克俭克勤。

奉待公婆,孝敬温淳。

妯娌共处,相爱相亲。

生养我等,苦育成人。

筹谋婚嫁,万苦千辛。

职尽内助,居贱食贫。

和睦邻里,厚待亲朋。

如此淑德,宜寿百旬。

胡天不佑,疾患缠身。

哀哀儿女,求医问诊。

无奈回天,寿终内寝。

哭天喊地,难留母存。

兹当午奠,聊表孝心。

化悲为忠,化育为诚。

化哀为俭,化伤为勤。

继承遗愿,耀祖光宗。

慈母有灵,保佑子孙。

家业兴旺,万事享通。

响工打调定起音,

吹起“孟氏哭长诚”。

1、不孝儿跪灵前两眼泪淋淋,

哭一声老妈妈西惶苦命人,

多少年受苦受罪没过好光景,

这二年正好活你疾病缠一身。

2、妈妈你今年才六十几岁,

不着意正月里得了重病(bi),

又吃药又输液法法耍济(尽),

盼妈妈常活在我们跟底。

3、总以为如今的医药发达,

总以为吃药输液妈妈能差,

总以为能再享天伦之乐,

不着意救不下你老人家。

4、妈妈你看门照孩谨谨慎慎,

家里头你收拾得干干净净,

我们上班走了呀放放心心,

以后谁再给儿我照照应应。

5、孩儿们跪灵前叫声老妈妈,

不由得泪颗颗泼啦啦啦啦,

心里头有很多对你说的话,

咱母子们一起再啦沓啦沓。

6、回想起妈妈你一辈子可怜,

一幕一幕象电影呈现儿眼前,

人间的酸甜苦辣妈妈全尝遍,

提起来不由得两眼泪涟涟。

7、我李家在城里几代贫穷,

没房住没地种打忙蹭工,

你十四就进了咱的家门,

洗锅做饭担水担炭一天没停。

8、苦命的我爹爹三岁失了娘,

兄弟们五六个爷爷难扶养,

十二岁上当学徒到了缝纫厂,

提茶壶倒夜壶学得缝衣裳。

9、出师后买机子城里自经营,

铺子多顾客少生意也不红,

背上机子跑兴县一年常出门,

开支大挣钱少顾不了咱家庭。

10、家里头没吃没喝儿女又很多,

大的叫小的哭父母难抚养,

一家人家七八口子少吃没衣裳,

我爹乃抚养不了全凭我的娘。

11、妈妈你经历的苦处说不完,

一年四季打忙工甚么事都干,

又装窑又出窑经常去背砖,

灰土野马脊背磨烂造成黑圪旦。

12、城里的机关上要把地房修,

那里有工程马道就往那里走,

引上我提泥榨灰背砖扛石头,

有一回受了伤母子泪水流。

13、白天价打忙工妈妈不在家,

到黑了缝纫社衣裳要搂一卡,

缝边边锁眼眼还要缀圪垯,

一直要熬炼到鸡叫临明价。

14、烧在前吃在后没炭做不熟饭,

常记得新窑院燎坑里拣蓝炭,

跌下一块红燎炭把脊背也烧烂,

疼得咱母子俩跑也跑不办。

15、我爹爹每月最多能挣二十块,

一家人家供应粮根本不够买,

有上顿没下顿锅也揭不开,

逼得妈妈搡树叶山上挖苦菜。

16、城里头蔬菜摊子你也是常客,

临县丧葬礼仪(下) 丧葬礼仪九叩礼

人家是挑挑拣拣花钱买好的,

妈妈是人家扔下往回乱拾掇,

拈回来洗刷干净煮得交我们吃。

17、为挣两个零花钱妈妈常喂猪,

担泔水煮猪食一天价常操谋(忙),

挣得钱供我们上学去读书,

当时候在城里咱家最西和(惶)。

18、为我们爹爹乃逼得下煤矿,

二年后回家来遇上“六二压”,

我爹爹少本没事人前说不上话,

全凭妈妈跑前跑后户口才安下。

19、最难忘六六年文化大革命,

红卫兵要拆地房给咱下了令,

我爹爹不在家主意没人定,

逼得妈妈没办法由人来团弄。

20、红卫兵把铺盖扔在圐圙街,

给咱寻得地房是不多一点点,

饭也做得吃不里火灶还走烟,

全凭妈妈修修补补且活了好几年。

21、住在那小地房还人家往起断(赶),

搬到东搬到西搬了好几遍,

本来穷瞎折腾花了不少钱,

最后才安落下住在这个院。

22、刚搬到这个院咱傻傻巴巴,

人穷了总觉得谁也看不起咱,

有上顿没下顿经常向人借,

一家人家度难关全凭好邻家。

23、妈妈你没文化一辈子受抉制,

一心一意供垫得出些好子弟,

为供我们姊妹们买书交学费,

逼得妈妈婆姨人拉了大锯。

24、好不容易我姐姐长到十七八,

好心人招护得给她找工作,

到太原当工人离开咱居舍,

从此后咱家里稍微有活法。

25、妈妈你拉大锯受过不少罪,

到酷暑太阳下晒烂赤脊背,

到隆冬锯末渣里把脚也冻坏,

拉了六年大锯你没啦说辞退。

26、可怜的我爹爹太原打忙工,

有一天不着意电报来家中,

说爹爹中了毒危急十万分,

妈妈你婆姨人连夜就起身。

27、到太原我爹爹抢救无效果,

死在外地举目无亲难住我的母,

好不容易拉回临县回到咱住处,

爹爹才五十岁死得实在苦。

28、好不容易把爹爹拉回咱家来,

拉回来穷得咱实在没法埋,

寻得几个打墓的很快往出抬,

老天爷爷对咱家就是这安排?

29、简简单单把爹爹总算埋出去,

撂下我的两个妹妹都是才几岁,

我姐姐擒着泪对爹来回忆,

提起来一件事全家心里气。

30、我爹爹常穿得补底纳补底(丁),

五十年没啦穿过一件好内衣,

打忙工水泥袋子口线全攒起,

织得个线背心爹爹心欢喜。

31、当时候老妈妈你才四十六,

要守守不住,要走不能走,

孩儿我人虽小有志有骨头,

收拾起来当兵去为娘分忧愁。

32、当了兵四年多经常心里想,

总觉得穷人子弟和人不一样,

在部队刻苦攻读立功受嘉奖,

学得一套好本领报答我的娘。

33、在部队省吃俭用不忘老母亲,

津贴费三块五块常捎咱家中,

自己知道爹死后再靠不上人,

往后的家庭重担还得我来撑。

34、儿复原分配工作经济翻了身,

妈妈你持扯得给儿结过婚,

妈高兴儿高兴全家都高兴,

快到享福妈妈你突然得了病。

35、医院检查妈妈你得了肝硬化,

孩儿我一听说心里着了怕,

要输血血型不对花钱买不下,

我身上抽得血抢救老妈妈。

36、经抢救妈妈你且活了五六年,

这回旧病又复发花了好几千,

花钱再多也值得媳妇也不嫌,

治着治着初十黑间妈妈合了眼。

37、妈妈你临咽气心里还明精,

抱住儿眼流泪叫儿快救你,

可是我再没法把你来医治,

只有贪大事宴表表儿心意。

38、买纸作悬彩搭搭起灵棚,

杀猪宰羊祭奠你寻来响工,

摆下瓜果摆下祭摆下点心,

妈妈你不吃也闻上一闻。

39、到如今老妈妈一命归阴程,

孩儿们再怎么也难报你的恩,

想来想去咱临县丧葬请礼生,

编了这段祭文妈妈你来听。

40、为儿我单人独马力量薄弱,

全凭咱家族朋友众位亲戚,

孩儿们心里头万分感激,

老妈妈在天有灵你也晓得。

41、这几天孩儿们心里乱如麻,

想夸我的好妈妈再也不会夸,

我舅舅和女婿们还有说的话,

客奠时和人家再来啦一啦。

安息吧,亲爱的妈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47381.html

更多阅读

山东九阳豆浆机 九阳豆浆机的用法

九阳豆浆机由创始人王旭宁发明于1994年,是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品牌。九阳豆浆机是豆浆机行业创新者与倡导者,是中国厨房电器卓越品牌。  豆浆从汉朝到上世纪90年代,已问世超过2000年,但一直无法像咖啡一样经由咖啡机的研磨,方便地进入

资源与评价语文九年级下答案1 九年级语文作业本答案

资源与评价语文九下参考答案一 威尼斯商人(节选)1.sòng pǐpáo ā zā恻隐 钧裁 折衷怜悯2.赫--赦 顷--倾如--辱 抵--砥 搏—博3.(1)反问 (2)比喻(3)夸张 (4)排比4.(1)舞台 文学 舞蹈(2)莎士比亚 文艺复兴英 诗人 《仲夏夜之梦》《理查三世

9局下2出局 九局下二出局 bilibili

我早就想找个地方专门写点我看过的电视剧,在BLOG上总是发挥我那丰富的抒情技巧了。最开始看韩剧,是从网上下载,当时网速特别慢,机子更是烂,所以看的真实不爽啊!后来发现了有专门卖倒版VCD的地方,那里的韩剧真是全啊,我就成了那里的淘金者,常

张佳玮:袁阔成说三国,一张好嘴胜过数亿巨资

袁先生的短打书底子,明明可以靠花样把式就能混,他偏要拼积淀和学问。袁阔成先生殁了,86岁。我们这等听袁先生《三国演义》长大的人,平常说袁先生,理当他叉手施礼:“啊袁公在上,谢过末将大不敬之罪。”赶上如今先生仙去了,应该先下四拜。当然

九女台 九十年代港台女明星

燕昭王公元前4世纪在今天的河北易县建立燕下都。当时战国七雄争霸中原,燕国为了南方诸国,除上都外,在易水河畔建立下都。九女台位于燕下都东城西北部,是九座贵族墓。北面五座台,中间长树区域上世纪六十年代被开掘过南面四座台。拍摄时

声明:《临县丧葬礼仪下 丧葬礼仪九叩礼》为网友抹不掉的轻狂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