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十三经概览 十三经注疏

2011-10-23

【概览】

佛教典籍浩如烟海,哪些堪称经典,哪些经论最能体现佛教的基本精神,哪些是研究佛教的必读书?中华书局约请著名佛教研究专家赖永海教授担任主编,精心选择了对中国佛教影响最大、最能体现中国佛教基本精神的十三部佛经,即《心经》、《金刚经》、《无量寿经》、《圆觉经》、《梵网经》、《坛经》、《楞严经》、《解深密经》、《维摩诘经》、《楞伽经》、《金光明经》、《法华经》、《四十二章经》,是为“佛教十三经”。

《心经》、《金刚经》、《坛经》、《楞严经》已有涉览,《无量寿经》、《四十二章经》未曾通读。看过的,没看过的,都有必要来看。

中华数据《佛教十三经》的基本信息如下:

出版社:中华书局; 第1版(2010年11月1日)

丛书名:中华经典普及文库

精装: 467页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佛家十三经概览 十三经注疏

1、【心经】

见旧文

http://hi.baidu.com/sunzen_wang/blog/item/579785dd30838c0762279825.html

2、【金刚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梵文),简称《金刚经》,是大乘佛教重要经典之一,为出家、在家佛教徒常所颂持。

金刚经主要讲述大乘佛教的空性与慈悲精神,旨在论述成道境界,即无上正等正觉,在佛教中亦为“不可说境界”,经文篇幅短小。经文中强调“真理”本身的不合逻辑,必须躬亲体验才能感悟,而无法透过文字和简单逻辑推理而得。由于其精神与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理念相契合,《金刚经》在禅宗五祖弘忍、六祖惠能以后的禅宗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影响也随之源远流长。

20世纪初出土于敦煌的《金刚经》,为世界最早的雕版印刷品之一,现存于大英图书馆。

3、【无量寿经】

《无量寿经》全称《佛说无量寿经》,亦称《大阿弥陀经》(参阅汉译版本),是净土宗的基本经典之一,为“净土五经一论”中的一经,净土宗的大部分修行方法均可在该经中找到理论依据。经中介绍阿弥陀佛(无量寿佛)所发诸大愿(依版本不同而数量不一,最多为四十八愿),建立弥陀净土接引十方世界众生,以及弥陀净土的大概样貌。

4、【圆觉经】

《圆觉经》,佛教大乘经典,一卷,唐·罽宾沙门佛陀多罗译,具名《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又作《大方广圆觉经》、《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圆觉了义经》。收在《大正藏》第十七册。是唐、宋、明以来教(贤首、天台)、禅各宗盛行讲习的经典。

5、【梵网经】

梵网经(梵文Brahmajāla-sūtra),佛教大乘戒律经典,全称《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后秦鸠摩罗什译,上下两卷。上卷叙述释迦牟尼从第四禅擎接大众到莲华台藏世界见卢舍那佛,问一切众生以何因缘得成菩萨十地之道,所得果是何等相,以及卢舍那佛为说菩萨修道阶位四十法门。下卷述说释迦牟尼受教已,示现降生、出家、成道、十处说法,于摩醯首罗天王宫,观诸大梵天王网罗幢,因说无量世界犹如网孔,一一世界各各不同,佛教法门亦复如是。

6、【坛经】

《六祖坛经》,亦称《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是佛教禅宗六祖惠能说,弟子法海集录的一部经典。

《坛经》记载惠能一生得法传法的事迹及启导门徒的言教,内容丰富,文字通俗,是研究禅宗思想渊源的重要依据。坛经的中心思想是“见性成佛”,即所谓“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性,指众生本具之成佛可能性。即“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及“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

7、【楞严经】

见旧文

http://hi.baidu.com/sunzen_wang/blog/item/784b633457440f220b55a93d.html

8、【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梵名sandhi nirmocana-sūtra,略称为《深密经》。是唯识宗的六部经典中最重要的一部佛教经典。许多唯识学重要理论都渊源于此,是学习唯识宗的必读经典。

汉译有四个版本,其中最为完善的本子是唐朝玄奘大师的译本。传说由弥勒菩萨所传。其它三个版本(?): ①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相续解脱经》1卷;②北魏菩提流支译《深密解脱经》5卷;③南朝陈真谛译《解节经》1卷。此经以阐述大乘境行果为中心,分序、胜义谛相、心意识相、一切法相、无自性相、分别瑜伽、地波罗蜜,如来成所作事等八品。

9、【维摩诘经】

《维摩诘经》,梵名Vimalakīrti - Sutra,是大乘佛教的早期经典之一,又称《维摩诘所说经》、《维摩诘经》、《净名经》、《不可思议解脱经》,凡3卷14品,后秦鸠摩罗什译,唐玄奘,宋法戒和尚都曾译过此经,收于大正藏第14册。旨在宣传大乘般若空观,以此经的主人公为维摩诘居士的修行经历宣传在世俗生活中也能修炼成佛。

据《维摩诘经》所讲,维摩诘是古印度毗舍离地方的一位富翁,家有万贯,奴婢成群。但是,他勤于攻读,虔诚修行,能够处相而不住相,对境而不生境,得圣果成就,被称为大菩萨。这位大菩萨早已成佛,号金粟如来,他才智超群,享尽人间富贵,又善论佛法,深得佛祖尊重。也是诗人王维心中的楷模。

10、【楞伽经】

楞伽经,全名《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是大乘佛法中综合了‘虚妄唯识系’及‘真常唯心系’之重要经典,亦即说明唯心、如来藏及阿赖耶识之教义。属于如来藏学派,与《解深密经》同为论述唯识思想的重要经典。

全经以“五法(名、相、妄想、正智、如如)、三自性、八识、二无我(人无我、法无我)”等为中心论点,其中论及“缘起”、“涅槃”、“禅定”、“渐顿”等等重要内容。《楞伽经》又强调指出一切众生可分五种种性,不同种性的人,获不同的修行果位。后卷中,将阿赖耶识认为与如来藏同一,经中提到如来的异名有:毗湿努、自在天、因陀罗等,皆有不同的解释,这是受印度教的影响。佛在最后“植因向果”一段经文中,详说食肉与杀生之过咎,以十五种理由,详说不应食肉的原因。以此来结束楞伽山中盛大圆满的法会。

11、【金光明经】

《金光明经》(Suvar?aprabhāsottamarājasūtra?),全称是《金光明最胜王经》或《金光明帝王经》,为佛教重要佛经。在日本,这部经从七世纪开始与法华经、仁王经同为镇护国家之三部经。在尼泊尔,此经自古以来被视为九部大经之一,并在此发现了原始梵本。

《金光明经》在经文当中,被称作是众经之王。本经开示包括:“如来寿量无限”、“如来法、应、化三身”、“三聚忏悔”、“陀罗尼门”、“甚深空性”、“正法护国”、“诸天护世”、“疗病救生”、“如来本地菩萨行”等教理。

12、【法华经】

《法华经》,全称《妙法莲华经》,,后秦鸠摩罗什译,七卷二十八品,六万九千余字,收录于《大正藏》第9册,经号262。梵文Sad-dharma,中文意为“妙法”。Pu??árīka 意译为“白莲花”,以莲花(莲华)为喻,比喻佛法之洁白、清净、完美。故此经之全名为《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说一乘圆教,表清净了义,究竟圆满,微妙无上。《法华经》是佛陀释迦牟尼晚年所说教法,属于开权显实的圆融教法,大小无异,显密圆融,显示人人皆可成佛之一乘了义。在五时教判中,属于法华、涅槃之最后一时。因经中宣讲内容至高无上,明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皆可成佛,比起其他经典尚有阶级上下之分,所以《法华经》也誉为“经中之王”。

自古云:成佛法华,富贵华严,开慧楞严。故此,历代祖师都教于大众必修三大经《法华经》《华严经》《楞严经》。

13、【四十二章经】

《佛说四十二章经》,简称《四十二章经》,佛教著作,据说是东汉迦叶摩腾、竺法兰汉译,是古代中国译出的第一部佛教经典。内容是把佛所说的某一段话称为一章,共选了四十二段话所编集而成。乃连缀大小乘佛法而成,虽不精微,但确是佛经汉译的伊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52466.html

更多阅读

五经是如何发展成十三经的? 如何圈点十三经

在陕西猜拳行令中有个“五经魁首”之说,当朋友吆喝出此言时,我说这玩艺儿可够经典的了,应该是西汉时就有了。朋友们往往瞪着眼说:“管他什么时候,只要喝得高兴就行!”在中国可称得上经的只有13部儒家经典。所谓的“经”也极好理解,那就是

“修辞”含义的嬗变 民族节日的嬗变

“修辞”含义的嬗变“修辞”这一概念的含义经历了三阶段的嬗变。一、“修辞”的原始义:修理文教一般认为,“修辞”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易·乾·文言》中说:“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佛家静心禅语 静心咒

佛家静心禅语 1.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为。2.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3.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4.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招麻烦。清贫乐道真自

“不孝有三”是指哪三不孝? 不孝有三是哪三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离娄上》。原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十三经注疏》中在“无后为大”下面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

UMTS系统与技术概览 vestas 2mw技术概览

WCDMA2010-10-11 20:17:32阅读0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UMTS系统与技术概览2002-09-23 10:00:00(山东省通信公司新技术发展部,济南 250001)摘 要: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是IMT-2000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概述UMTS

声明:《佛家十三经概览 十三经注疏》为网友自倚修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