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升和《我侬词》 我侬词翻译

管道升(1262~1319),字仲姬,浙江省德清县人,元代著名的女性书法家、画家、诗词创作家。自幼聪慧,能诗善画,嫁赵孟頫,册封魏国夫人。元延祐六年五月十日病卒,葬东衡里戏台山(今德清县洛舍镇东衡村)。擅画墨竹,笔意清绝。又工山水、佛像、诗文书法。著《墨竹谱》1卷。传世作品有《水竹图卷》、《秋深帖》、《山楼绣佛图》、《长明庵图》等。管道升有一首著名的《我侬词》,据说赵孟頫官运亨通,一朝得志,年近五十了却慕恋年轻漂亮的女孩儿。当时名士纳妾成风,赵孟頫也不甘寂寞想纳妾。
他不好意思直接向妻子明说,作了首曲子给妻子示意:“我学士,尔夫人。岂不闻:陶学士有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朝云、暮云。我便我娶几个吴姬、越女,也无过分,你年纪已过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他的意思是说,我为学士,你是夫人。你没听说陶谷先生娶了叫桃叶、桃根的两个小妾,苏轼先生也有叫朝云、暮云的两个小妾。我便多娶几个姬妾,也不过分,你年纪已经40多岁了,只管占住正房元配的位子就行了。
妻子管道升看后,便写了一首《我侬词》给夫君——而赵孟頫在看了《我侬词》之后,不由得被深深地打动了。


我侬 词

(元)管道升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

情多处,热似火

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

将咱们两个一齐打破

用水调和
管道升和《我侬词》 我侬词翻译

再捏一个你,再塑一个我

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我与你生同一个衾(qín,念二声),死同一个椁(gǔo,念三声)。


(衾:被子。椁:棺椁,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
[

寥寥七十余字,早年耳鬃厮磨,迩来夫妻情浓,似随着喃喃吴语,跃然纸上。令人读来,不免怦然心动。赵孟頫看到夫人的词写得如此情深意重,深受感动,遂打消了纳妾的念头,夫妻和好如初,相携白首。此成佳话。
管道升相夫教子,传承书香画艺,栽培子孙后代,“赵氏一门”流芳百世,三代人出了七个大画家。赵雍、赵麟、赵彦正名冠一时。王蒙有此外婆,自小耳濡目染,得天独厚。元仁宗尝将赵孟頫、管道升及赵雍书法合装一卷轴,藏之秘书监,曰:“使后世知我朝有一家夫妇父子皆善书,亦奇事也。”
赵孟頫晚年晋升为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官居从一品,贵倾朝野,但赵孟頫以宋室后裔而入元为官,依然受摆布而不得施展抱负,常因自惭而心情郁闷,故潜心于书画以自遣。管道升曾填《渔父词》数首,劝其归去。其一曰:“人生贵极是王侯,浮名浮利不自由。争得似,一扁舟,吟风弄月归去休!”延祐五年,管道升脚
气病复发,经赵孟頫多次上书请求,次年四月,方得准送夫人南归。五月中旬,途经山东临清,管道升病逝于舟中。
三年后,赵孟頫也去世。两人合葬于湖州德清县东衡山南麓。


大书法家赵孟頫


赵孟頫(zhào mèngfǔ)(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士,故画史又称“赵吴兴”。
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德芳之后也。五世祖秀安僖王子偁,四世祖崇宪靖王伯圭。
高宗无子,立子偁之子,是为孝宗,伯圭,其兄也,赐第于湖州,故孟頫湖州人。曾祖师垂,祖希永,父与,仕宋,皆至大官;入国朝,以孟頫贵,累赠师垂集贤侍读学士,希永太常礼仪院使,并封吴兴郡公,与集贤大学士,死后被元英宗追封为魏国公,谥文敏。
  赵孟頫一生历宋元之变,仕隐两兼,他虽为贵胄,但生不逢时,青少年时期南宋王朝已如大厦将倾,他在坎坷忧患中度过。他的父亲赵与告官至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善诗文,富收藏,给赵孟頫以很好的文化熏陶。但赵孟頫十一岁时父亲便去世了,家境每况愈下,度日维艰。宋灭亡后,归故乡闲居。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台恃御史程钜夫“奉诏搜访遗逸于江南”,赵孟頫等十余人,被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初至京城,赵孟頫立即受到元世祖的接见,元世祖赞赏其才貌,惊呼为“神仙中人”,给予种种礼遇,被任命为从五品官阶的兵部郎中,两年后任从四品的集贤直学士。至元二十九年(1292)出任济南路总管府事;在济南路总管任上,元贞元年(1295),因世祖去世,成宗需修《世祖实录》,赵孟頫乃被召回京城。可是元廷内部矛盾重重,为此,有自知之明的赵孟顺便借病乞归,夏秋之交终于得准返回阔别多年的故乡吴兴。赵孟頫在江南闲居四年,无官一身轻,闲情逸致与鲜于枢、仇远、戴表元、邓文原等四方才土聚于西子湖畔,谈艺论道,挥毫遣兴,过着与世无争的宁静生活。大德三年(1299),赵孟頫被任命为集贤直学士行江浙等处儒学提举,官位虽无升迁,但此职不需离开江南,与文化界联系密切,相对儒雅而闲适,比较适合赵孟頫的旨趣,他一直干了十一年。至大三年(1310),赵孟頫的命运发生了变化。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对他发生了兴趣,拜赵孟頫翰林侍读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次年五月,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是为仁宗。他登基后不久,立即将赵孟頫升为从二品的集贤侍讲学士、中奉大夫。延祐三年(1316),元仁宗又将赵孟頫晋升为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官居从一品。至此,赵氏政治地位达到了一生中的顶峰。由于仁宗的青睐和赵氏艺术的出类拔萃,赵孟頫晚年名声显赫,夏文彦《图绘宝鉴》盛赞他“荣际王朝,名满四海”。赵孟頫在元朝文人中最为显赫。

赵孟頫的书法作品:


吴兴才女管道升


管道升,字仲姬,号栖贤居士,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赵孟頫(字松雪)之妻,吴兴人。管道升是湖州吴兴(今浙江吴兴)人,和才女李季兰是同乡,当然和赵孟頫也是同乡。管道升的父亲叫管伸,据说喜欢任侠尚义,膝下却没有儿子,
只有两个女儿,大的叫管道杲,小女就是管道升。
管道升作为赵孟頫身后的女人被屡屡提及,是中国古代唯一一个在被男性占据了的绘画史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女性 管道升出生在一个文化氛围很浓郁的家庭,自幼聪敏伶俐,书画皆擅,精通音律,多才多艺,她的姐姐管道杲也擅长书法。后来,管道升“即归安赵孟頫,书画益有名”,管道升多才多艺,性情开朗,仪雅多姿,有“翰墨词章,不学而能”(《魏国夫人管氏墓志》其夫赵孟頫撰)之称。赵孟頫称她画竹“笔意清绝”,史书记载管道升能作墨竹七八十种。《绘图宝鉴》中评价管道昇:“晴竹新篁,是其所创,寸绢片纸,人争购之。”浓厚的家学气息也影响了后代,他们在赵孟頫、管道升两位长辈的指导下相继成才。儿女赵雍、赵奕,以及孙子辈的赵凤、赵麟、王蒙等都是绘画名家,当然成就最高的还要数她的外孙王蒙,他是元代四大画家之一。

  管道升不但画技精湛,对于书法也有很高的修养,其小楷得端庄之意,行草有俊逸之姿。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曾评价她的书法与赵孟頫“殆不可辨同异,卫夫人后无俦”。她信奉佛教,曾手书《金刚经》,赠与名山古刹;也曾经奉旨书写《千字文》,受到元仁宗的高度评价。她在湖州瞻仰佛寺时在一堵粉墙上画了《竹石图》一幅,高约丈余,宽一丈五六,巨石以飞白手法画成,晴竹亭亭而立、栩栩如生,一时间引得四方游人蜂涌而至,将该寺的铁门槛踏得锃亮,她的《竹石图》今藏于故宫博物院,画面构图简洁疏朗而意境顿现,一瘦而秀如独峰的石头俊逸的耸立在画面中,石侧青竹意萧萧,竹一株实写而两株虚写,实者墨色明朗,虚者墨色淡然,秀逸劲拔,此幅中的竹叶写法不同于《墨竹图》,显得清疏淡雅。管道升多画风中之竹,有飘逸之姿,用墨淡浓有致,腕力劲挺,笔势飞舞,似有萧萧声。其题款多用行书,腾跃有法度。  

 管道升不但写竹的技艺超群,笔下兰花也飘逸有姿,梅花也清而有致,颇具神韵。后世文人在品评女画家时多以管夫人作为楷模和品评标准。她的流传作品有《墨竹图》、《竹石图》、《竹亭高逸图》。她曾奉旨画梅花,并自题小诗一首:“雪后琼枝娇,霜中玉蕊寒,前村留不住,移入画中来。”此画堪称诗、书、画三绝,史书曾有记载。管道升于诗文辞赋功底深厚,画中大多附有自题诗,并著有《梅竹谱》一卷,教以画梅、画竹之法。此外,管道生还根据前秦才女苏蕙的织锦《回文璇玑图诗》仿作了《写璇玑图诗》,五色相间,笔法工绝,成为璇玑图后的又一幅珍品。见者称“五色相间,笔法工绝”。

  管道升的传世作品《墨竹图》(又名《赵氏一门三竹图》,用笔劲健锋利,用色浓重厚实,画风清幽,构图注重经营位置,整段画长57厘米,同其夫赵孟頫、其子赵雍的墨竹画装裱成一幅。三人的画风毕现,松雪沉稳劲健,赵雍疏中见笔力,而仲姬清幽纵逸,用笔颇有力度,在挥写的过程中,胸襟和气度跃然纸上,颇有她的题画诗“竹势撒崩云触石,应是潇湘夜雨时”的气势,能够以笔意写胸臆。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该《赵氏一门三竹图》,其为纸本质地,绘水墨竹三段。第一段长108厘米,为赵孟頫所画,竹枝茂密,用笔沉着稳健,右上方题有“秀出丛林”四字,第二段长57厘米,为管道升画的,用笔尖劲有力,右下角自题“仲姬画与淑琼”字样,第三段长65厘米,是儿子赵雍所画,竹枝用飞白法,行笔强健有力。这三段墨竹虽然裱成一卷,但不是同时创作的,是后人收集起来裱在一起的.管道升的这幅画,为中国古代女子画作中现存年代最久远的一幅,上面有诸多名人题跋印章,堪称国之瑰宝。

管道升的《墨竹图》: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68262.html

更多阅读

声明:《管道升和《我侬词》 我侬词翻译》为网友许我一世温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