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母戊鼎铭文“司”“后”之异议 司母戊鼎是哪个朝代的

  

因昨日中午12点中央电视台的一则新闻,把司母戊鼎闹得沸沸扬扬。先是有网友质疑:中央台将“司母戊鼎”读错了,读成了“后母戊鼎”。继有国家博物馆网站回应:“此鼎初始被定名时,专家释读其上铭文为'司母戊’,……目前专家多认为应当释读为'后母戊’”云云。

理由是什么呢?据说是:随着更多青铜器被发现,认为“后”比“司”准确;商代的字体较自由,可正反写,“司”即“后',因此作“后”更合理些(央视主播张泉灵微博语意)。一些报刊转载也称:1976年安阳殷墟妇好墓发掘出后母辛鼎,对比发现后母辛鼎的形制、纹饰和铭文的风格均和后母戊鼎一致,而历史记载妇好是商王武丁的一个王后,专家由此断定出土后母戊鼎的墓的主人也是武丁之妻。后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这样反推,“司”应当是“后”的意思。(引自《都市快报》)



图二:司母戊鼎铭文拓片(来自网络)

这些说法是否站得住脚,是否真有道理呢?

我们先从铭文的排列形式看。笔者没有看到过“后母辛鼎”的文字是如何排列的,但从“司母戊鼎”上的铭文看,虽仅三字(上图),却颇具匠心。首先,铭文的排列是“司”字大,在上;“母戊”二字小,在下。而并非大小一样依序直向排列。这说明“司”与“母戊”是一种动宾结构关系。“司”,在古汉字里一是作掌控、掌管解,如《礼记·春官·宗伯第三》中有“司尊彝”一职,是专门负责掌管酒具器皿的。古文中“司”又同“祠”,引申在这里可作“祀”解,纪念,祭祀之意。祭祀谁呢?一个叫“母戊”的人。这无论在语意上,或排列结构上,都是说得通的。所以当1939年,这个“大司母戊鼎”在河南安阳被挖掘出来以后,就被当时的专家这样定名了。我以为有没错。



图三:《甲骨文字典》上的“司”字写法,外框可变,但仍是读“司”,不读“后”。

再从“司”和“后”两字本身的涵义来看。查《说文大字典》,称“司”其意“为文臣司事于外者,从反'后’,凡司之属皆从司”(文官掌管事务在外,同反写的'后’,凡是与司相从属的,均依司解)。再看“后”,其意是“继体君也,凡后之属皆从后”(后指接承君主者,凡与后相从属的都从后)[注1]。这说明古文中的“司”与“后”其意是大有区别的。“司”字从反“后”——只是指它的异体是反过来的“后”字形(如上图三所显示),并不是说“司”和“后”两个字可以“自由”反过来用。“凡司之属皆从司”,而不应从“后”。

再查《康熙字典》,对“后”字有更为详尽的解释,其中引用《白虎通》[注2]称“商以前皆曰妃,周始立后,正嫡曰王后。秦汉曰皇后,汉祖母称太皇太后,母称皇太后。”[注3]。这段文字,已十分清楚表明了“后”之称谓只是到周时才开始使用。周以前王的妻妾只称“妃”。商在周前,何来“后”的称谓呢?

最后,从商代铭文极其讲求简略这一特征来看,也没有必要强调和突出这个“后”字。“母”即以足以表示尊敬,“戊”则足已明确指代这个“母”是谁。商鼎,通常是由商王或贵族后代所铸、用以祭祀先人、陈放在宗庙里的祭器,上面的铭文体现后辈对先辈的尊敬。司母戊鼎,就表明一位名号为“戊”母亲的儿子,为纪念、祭祀她而作的鼎。

商代多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来作人的名号,如祖丁、母甲、武乙等等。商代王称“乙”的有不少,如天乙、祖乙、小乙、武乙,及太丁的儿子,也称“乙”。但从现在留存可见的鼎器铭文来看,并无再加饰词以区分的习惯[注4]。要把人名区分得很清楚,这只是现代人的思维定势。在远古,据于王位者并不多,根本无须再画蛇添脚。男性“王”尚且如此,更何况女性后宫了。

司母戊鼎上的“司”字,铭文写得已很规范、很清楚。商代的钟鼎文更多的是接近于先期的甲骨文,而与后来秦汉的篆书相距大些。汉字在商代虽然尚处于不够完善、不够丰富阶段,但也并非可以“自由变动”,其笔画的沿袭和传承关系是完全可以识辨的,都遵循了汉字依形会意的造字规律。因此,不能以现在的简化字当作古篆来理解和诠释。

我们不反对人们的认识是随着历史而进步的,后来的发现自然是可以补充或纠正前面的误判。但一切均应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考古尤如此。否则,岂不愧对先祖?



图四:甲骨文、钟鼎文部首可左右变动,但主要局限于“左”、“有”、“右”这类字,意思并不改变

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简介

司母戊鼎铭文“司”“后”之异议 司母戊鼎是哪个朝代的
司母戊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约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1939年3月19日在 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一家的农地中出土,因其腹部著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

司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形制雄伟,气势宏大,纹势华丽,工艺高超,又称司母戊大方鼎,高133 厘米 、口长110厘米、口宽78厘米、重875 千克 ,鼎腹长方形,上竖两只直耳(发现时仅剩一耳,另一耳是后来据另一耳复制补上),下有四根圆柱形鼎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该鼎是商王武丁的儿子为祭祀母亲而铸造的。



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释文

铭文用字和当时的甲骨文相同,但是布局奇妙,虽为三字,但更象两字甚或一字,有当时象形装饰性文字意味。作品字势开阔而笔力浑厚,章法颇具匠心,为此类铭文中难得之精品。

司母戊鼎的发现的传奇故事

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是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武官村北的农田中,被当地农民吴希增探寻到的。

自从安阳小屯村发现甲骨文之后,质朴的当地农民逐渐意识到殷墟文物的价值,于是积极参加了探寻文物的活动。

1939年3月的一天上午,吴希增在吴培文的田地上用探杆探找文物,当探杆钻到地下十多米深的时候,触及到一个硬物,吴希增将探杆取上来二看,发现坚硬的探头卷了刃,上面还留有绿色的铜锈,他意识到探到宝物了。按当地规定,探宝不分地界,但探出宝来,宝物所在地的主人要分得宝物售款的一半。吴希增和吴堵文商定之后,当晚便破土挖宝了。挖掘工作是秘密进行的,到半夜时分,挖下约10米深,宝物被发现了,先挖到的是器物的柱足,接着整个器物显露出来。当时,大方鼎的口朝东北,柱足朝西南,横斜在泥土里,大如马槽,但只有一个鼎耳,另一个鼎耳不知去向,人们在泥土中找了很长时间也没找到。估计,它在埋入地下之前,便被击断失落了。

第二天夜里,吴希增组织了四十多人往上提,他们在洞口上搭了一个架子,用两条粗约五厘米的麻绳,一条拴住鼎耳,一条拴住柱足,一部分人在上面用力拉,一部分人在洞下用杠杆撬起一头并将土填入底部,然后再撬另一头,再用土填起来,用这种办法一点一点地往上抬,当提到六七米时,粗实的绳子突然断裂了。此时,天将放亮,为防别人发现,又将洞口堵了起来。到了第三天夜里,终于将这个特大方鼎弄出了地面。

方鼎的出土始终是在极为秘密的情况下进行的,但是消息还是泄露了出去。不久,驻安阳飞机场的日军警备队长黑田荣次前来“参观” ,后北平古董商萧寅卿也来秘密造访,并表示愿出20万银元购买,但要求村民将鼎砸成四至十块,以便分批装箱运走。村民受20万银元诱惑,真的开始肢解方鼎,先是用钢锯条锯,但由于方鼎的硬度高,没锯动。后来,村民认为把方鼎破坏了太可惜,还怕万一萧寅卿不要,不完整的方鼎会很难出手,于是村民停止肢解,又将方鼎埋入地下保存了起来。

后来,消息传到日伪宪兵队耳中,宪兵队多次前来搜寻。村民为了防止宝物被日本人抢去,便采取了迷惑敌人的办法将方鼎转移到较远的地方埋藏起来,而在原来埋藏方鼎的地方,埋藏了别的出土文物。日本宪兵找到这一埋藏地点,将这批文物抢劫而去,而方鼎得以保存下来。(砸下的鼎耳亦因为岁月而丢失)。1946年6月被重新掘出,原物先存于县政府处。同年十月底,为庆祝蒋介石60寿辰,驻军用专车把它运抵南京作寿礼,蒋指示拨交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保存。

1948年夏,该鼎在南京首次公开展出,蒋亲临参观并在鼎前留影。而国民政府终究因重量问题没有把其运往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鼎存于南京博物院,1959年转交中国历史博物馆至今。方鼎那失去的一只鼎耳一直没有找到,专家们仿照鼎上另一只鼎耳将它补铸上去,算是完整了。



司母辛方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71589.html

更多阅读

红楼丫鬟之看紫鹃 紫鹃是黛玉的丫鬟

紫鹃是服侍黛玉的大丫头,和黛玉情如姐妹。黛玉仙去后,最伤心的人有两个:宝玉和紫鹃。众人只记得宝玉为了黛玉抛弃功名遁入空门,却常常忽略了在宝玉之前还有一个为了黛玉而出家的人:紫鹃。黛玉来到贾府后,贾府见黛玉带来的雪雁一团孩子气,王

司马南给徐宥箴的留言录音文字版 录音文字版

背景事由:徐给方舟子的基金捐了300万,后来认为自己受骗,想要回来或捐给他人。方不肯,两人争吵。司马南给徐宥箴的留言录音文字版(不删节不评论)(录音开始)徐总啊,我是司马南。我们没有见过面。我是在网上看到您的一些言论和您的行动。对于你

司母戊鼎铭文“司”“后”之异议 司母戊鼎是哪个朝代的

  因昨日中午12点中央电视台的一则新闻,把司母戊鼎闹得沸沸扬扬。先是有网友质疑:中央台将“司母戊鼎”读错了,读成了“后母戊鼎”。继有国家博物馆网站回应:“此鼎初始被定名时,专家释读其上铭文为'司母戊’,……目前专家多认为应当释

声明:《司母戊鼎铭文“司”“后”之异议 司母戊鼎是哪个朝代的》为网友痛并快乐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