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复习资料

复习要点:

1、文学常识

2、重点字词

3、重点句子4、文意理解

5、习题练习

一、复习文学常识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谥文宪,浦江(在今浙江义乌县西北)人。明朝初期著名文学家。宋濂很受朱元璋器重,为明代“ 开国文臣之首”。

序,文体名。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本文是一篇 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 赠言”的意思。

二、字词归纳 读准字音。

嗜( ) 硕( )叱咄 ( ) 俟( )

负箧( )曳( )屣( )皲( )裂 媵( )人

衾( ) 绮( )容臭( ) 烨( )裘( )葛( )缊( )冻馁( ) 谒( )撰( ) 贽( )

三、通假字

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肢体。

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穿着。

日再食。 “食”通“饲”,给饭吃。

四、古今词义

汤 媵人持汤沃灌 古义: 今义:

走 走送之 古义: 今义:

趋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古义: 今义:

或 或遇其叱咄 古义: 今义:

卒 卒获有所闻 古义: 今义:

假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古义: 今义:

五、一词多义

患 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无冻馁之患

故 故余虽愚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道 益慕圣贤之道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至 色愈恭,礼愈至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质 援疑质理

非天质之卑

以 以衾拥覆

以中有足乐者

俯身倾耳以请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无从致书以观

之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走送之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弗之怠

六、词类活用 :

腰 腰白玉之环。 腰,腰挂,名词用为动词。

手 不必若余之手录。 手,用手,名词作状语。

诸 假诸人而后见也。 诸,兼词“之于”的合音。

七、重点词语:

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

2、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

3、不敢稍逾约( )

4、益慕圣贤之道( )

5、尝趋百里外( )

6、援疑质理( )

7、俟其欣悦( )

8、以衾以覆( )

9、寓逆旅 ( )

10.右备容臭( )

11、烨然若神人( )

八、句子翻译: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又担心没有大师名人和(自己)交流,(因而)曾经赶到百里外,捧着经书向当地有名望的前辈请教。

2、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行走在深山大谷里,严冬刮着猛烈的风,大雪深积几尺,脚上的皮肤冻裂了也不知道。

3、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也就不感觉吃的穿的不如人了。

九、文意理解:

(1)、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可引用原文的词语或者句子回答)

困难:无书、无师、家贫(生活艰苦)

(2)、作者为什么能克服种种困难,而“卒获有所闻”?

依靠精神的力量——以中有足乐者。

(3) 、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的经历的目的是什么?

勉励马生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4)、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的衣饰豪华的情节?

通过对比写自己生活的艰苦,突出学习勤奋。

(5)、作者成年求学时对老师是什么态度?

态度:毕恭毕敬,不敢出言。

(6)、本文作者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并不讲大道理,却直接以自身经历相告,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以自身经历相告,现身说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态度恳切,易于接受。

十、开放·拓展:

1、 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

2、搜集刻苦求学的成语故事

囊萤映雪(晋车胤和孙康的学习故事)

悬梁刺股(战国苏秦的学习故事,也叫“头悬梁,锥刺股”)

凿壁偷光(西汉匡衡的学习故事)

韦编三绝(孔子晚年读《易》的故事)

画荻教子(欧阳修的学习故事)

3、根据积累,请写出几句劝学的诗句。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岳飞的《满江红》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写的《劝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韩愈的治学名联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民间流传的《警世贤文》

十一、完成练习题: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送东阳马生序》复习资料
A、同舍生皆被绮绣:被子

B、右备容臭:气味,这里指香气。

C、腰白玉之环:腰佩,用作动词

D、媵人持汤沃灌:热水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C )

A、久而乃和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B、今虽耄老,未有所成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C、今诸生学于太学    受任于败军之际

D、以衾拥覆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选文第一段将“余”与“同舍生”的求学对比,表现作者求学勤艰,乐以忘忧。

B、选文第二段用排比写“同舍生”求学之便,强调了天资和求学条件的重要性。

C、选文是作者写给同乡后学的临别赠言。

D、作者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感情真挚诚恳。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媵人持汤沃灌 ( 热水 )

(2)、同舍生皆被绮绣 ( 通“披”,穿)

(3)、腰白玉之环 ( 腰挂,作动词 )

(4)、余则袍敝衣处其间 ( 破 )

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译:(我)寄住在旅店里,店主每天提供两顿饭食,(我)从没享受过鲜鱼肥肉的好滋味。

6、文中写“同舍生”的目的是什么?

通过对比,①反衬自己求学生活之艰苦,②同时也突出自己求学信念之坚定。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于:向

(2)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 穿

(3)腰白玉之环 腰:腰挂 作动词

(4)媵人持汤沃灌 汤:热水

8、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译:因此人们大多把书借给我

9、第①段中叙述了作者勤苦求学的哪两件事?

①、幼时借书抄录,②、成年远行求师。

10、第②段对“同舍生”的穿戴作了详细的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突出了“同舍生”服饰的华贵,与我的“缊袍敝衣”形成鲜明对比,凸显我的志趣所在。

11、阅读文中画线句子,联系实际,谈谈你所得到的启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74462.html

更多阅读

《口技》复习资料

《口技》复习资料《口技》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作者林嗣环,清代顺治年间进士。原文译文对照京中有善口技者。京城里有一个善于表演口技的人。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一天,正赶上一家大宴宾客,在客厅东北角设置

清俊潇洒——《春夜宴桃李园序》赏析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李白(701-762),是我国唐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春夜宴桃李园序》是李白行文的代表作之一。本文记叙了李白和弟兄们在春天的月夜宴饮于桃李园中,赋诗咏怀,共叙天伦之乐的盛况。本文开笔气势夺人:“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转载 第5章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复习课教学设计

原文地址:第5章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复习课教学设计作者:何彩霞跟岗学习上的第一节课,现在整理如下,请多多指教。【考试大纲要求】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II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II【教学目标】一、核心知识:1、结合实例从分子水

东汉 许慎《说文解字序》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历代书论精粹许慎,东汉汝南召陵(现河南郾城县)人,著有《说文解字》和《五经异义》等。因他所著的《说文解字》闻名于世界,所以研究《说文解字》的人,皆称许慎为“许君”,称《说文》为“许书”,称传其学为“许学”。许慎《说文解字序》說文解

声明:《《送东阳马生序》复习资料》为网友尛脾氣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