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打滚及其传说 驴打滚儿

驴打滚及其传说

丁启阵

驴打滚及其传说 驴打滚儿

我老家是江南鱼米之乡,稻米乃第一主食。其中,黏性的糯米占有相当比例。以糯米为主要材料制作的食品,有麻糍(年糕)、汤圆、粽子、糕软等。汤圆、粽子、糕软是节日食品,不常吃,但纯用糯米蒸熟捣制而成的麻糍,却是日常主食。大半年的时间里,或成块煎(裹馅儿),或切块煮,隔三差五,就会吃上一顿。因此,黏性稻米(包括黏性的黍子、高粱、玉米)制成的食品,对我而言,都是难以抵挡的诱惑。

自然,来北京之后,驴打滚这种又黏又甜的食物,仿佛是我肠胃失散多年的恋人,一见缱绻。文雅地说,驴打滚,我所欲也;直白地说,我爱这种北京小吃!

因此,不久前,偶然听说昌平区某村庄有好吃的“驴打滚宴”,当时我就兴奋、激动起来了。先是上网搜索,了解具体地址,行车路线,浏览介绍文字和相关评论;接着,联系朋友,约时间同去。一番忙碌,昨日得以成行,吃到了“梦寐以求”的驴打滚。

不消说,昨天的“驴打滚宴”,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有微博为证:“多年来吃过不少驴打滚,今天在京郊上口村品尝过马武寨驴打滚后,才知道什么是最好吃的驴打滚:薄瓤,新糖,鲜豆……”。那里的驴打滚,不似城里常见的样子——米多糖(或红豆沙)少,一点儿都不腻。而且,农村人制作驴打滚,所用材料都是自家当年甚至应季所产,无需经过曲折、漫长的销售渠道,食物的新鲜度很高。

另外,差不多的食物,环境不同,也会影响食客的心情、胃口。峻岭围绕、绿荫簇拥的上口村,清新的空气,悠远的历史,满口的余香,能给人无限的遐思与陶醉。意犹未已,昨晚回家后我又发了一条微博:“驴打滚宴:约上若干多年的老友,驱车半到一个小时,觅一座有瓜棚豆架的农家院,面对满桌的农家饭菜,边随意谈笑,边细细品味,闻鸡鸣犬吠,享清风徐来……半日乡村时光,可慰藉城中数月庸碌。”

卑之无甚高论,说的都是心里话。

昨天还有一段有趣的插曲。“驴打滚宴”结束后,牛大瘦一反常态,主张驱车继续往崇山更深处探索。结果就探到了一个名为分水岭、只有300多人口的小村庄。小村庄四面环山,绿荫蔽天,十分清幽。我们便停车,在村子里闲逛起来。两个年龄在七十岁以上的老太太,坐在村口一株百年核桃树下大嗓门说话,其中一位的一句“我他妈提溜着猪头,还怕找不到庙门”,吸引了我们。过去一搭讪,发现老人们热情,爱开玩笑,相当有趣。

片刻闲聊,引来了另一位老太太的加入。这位事后得知已经八十多岁的老人,告诉我们,她的儿子也在北京城里工作,而且跟我们是同一单位。牛大瘦不经意间一回头,发现竟然是相识多年的老友!于是,握手,参观施工中的住宅,山坡上摘来李子招待,相约中秋时节再来吃炒栗子,老太太一再向我们发出邀请,“有空就来玩,想住多久就住多久”……此情此景,令我等有误入桃花源之感。

在上口村,听到驴打滚始于距今近2000年的东汉、发明人为光武帝刘秀麾下名将“云台二十八宿”之一马武的传说:马武率军在附近山头(据村里人说,昔日的马武寨,在今天一个叫大墩的山头)驻守时,士卒因长期食用黏黄米馍,产生厌食情绪,身体日衰。马将军担心危及军队战斗力,受毛驴在地上打滚浑身沾满黄土的启发,创制出黄粘米裹炒黄豆粉的“驴打滚”。结果,大深受士卒欢迎。

这传说,使我十分吃惊。此前,关于“驴打滚”,我所见过的最早文字记载,是元人《燕都小食杂咏》里的:“红糖水馅巧安排,黄面成团豆里埋。庖厨呼作‘驴打滚’,食客闻香纷纷来。”我一直以为,北京地区的民俗,一般均起源于元明清时期。孰料“驴打滚”这种其名“低俗”的食物,竟然可以追溯至汉朝!

一个2000年前的将军的名字,能够跟一种民间小吃联系在一起,一定有着不同寻常的原因。众所周知,我们的民间传说,通常更愿意将风物的发明者附丽到帝王身上,至少也得是著名文人。一个普通将军,不足以使民间小吃名闻遐迩。

于是,我到《后汉书·马武传》中找答案。据《后汉书》记载,马武确实曾经到过这一带,他奉刘秀之命,统帅过渔阳、上谷的骑兵,曾跟随刘秀追击尤来、五幡等乱军,到过平谷。从《后汉书》本传看,这个绿林出身的将军,除了英勇善战,还是一个善于应对、个性鲜明、有娱乐价值的人。

刘秀坐稳皇帝宝座后,有一次大宴群臣,跟群臣开玩笑说:“如果没有风云际会,你们认为自己能够得到什么职位爵禄?”高密侯邓禹说自己爱读书,能做到“郡文学博士”,刘秀认为他太谦虚了,应该可以做到功曹、掾一类州县副职。马武却大言不惭,说自己作战勇敢,可以胜任主管军事的“尉”,专门抓捕盗贼。因为马武早年曾做过强盗,刘秀笑他不谦虚,说他能做个亭长(相当于村长)就不错了。

关于马武其人,《后汉书》还有如下一节文字:“武为人嗜酒,阔达敢言,时醉在御前面折同列,言其短长,无所避忌。帝故纵之,以为笑乐。”

可见,这马武不同于一般杀人如麻的傻把式将军,他是一个有性格、有趣味的明星式人物。不难想象,他率军驻守此地时,在当地百姓间有一定的知名度,是受到百姓喜爱的将军。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当地应该流传过若干关于他的故事。可惜的是,两千年之后,只剩下了发明驴打滚这一个传说。其实,反过来看,经过两千年的风风雨雨,还能留下一则跟民间小吃有关的故事,足以证明,马武将军在当地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非同寻常。

2013-8-12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83149.html

更多阅读

《城南旧事》驴打滚儿 城南旧事驴打滚儿感想

题目:《城南旧事》驴打滚儿日期:10月31日摘抄:她送她的丈夫和孩子出来时,哭了,背转身去掀起衣襟在擦眼泪,半天抬不起头来。赏析:宋妈当别人家的乳母,却要置需要自己的孩子于不顾,这是一个多么悲伤的事

杭州 用电熨斗压出来的杭州名小吃葱包桧儿 上海名小吃

本篇亮点:电熨斗压出来的葱包桧儿纯手工干菜饼 吴山开花饼杭式生煎馒头杭州之行全集:游西湖,不靠谱的海鲜店奋不顾身才扎的进去的夜市美食街杭州城内的小吃们 开在杭州城内最后的绿皮火车提起杭州小吃,你会想到什么?西湖藕粉片儿川?蟹

太阳和月亮的传说 星星的故事有哪些

传说,在远古的时候,也就是在“后羿射日”以后,天母看太阳自己太孤单了,就从玉冰河里捞起了一块玉牌儿挂在天空中,从此,就有了个月亮妹妹,这样太阳和月亮可以时时相见,在一起交相辉映,日月同辉,只是隔着一道星河。那时,分不清白昼和黑夜,也没有

吴越王钱鏐及其传说 钱鏐铁券

在福全境内的屃石湖岸,有二座孤山,一座龙尾山,一座覆船山。传说是吴越王钱鏐(音:留)留下的绝作。相传很早以前,屃石湖周围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海中住着一条恶龙,经常兴风作浪。路过船只,经常被它搅个船翻人亡。年轻时的钱鏐,靠卖盐为生,有天,

龙门洞开山历史及其传说一 宝鸡龙门洞景区

龙门山,古名灵仙岩,位于陇县西北35公里、与甘肃省华亭县接壤的新集川乡,是陇县北支千山山脉中的一条山岭,海拔1800米,处于古老的鄂尔多斯地台前沿。因奥陶系砾状灰岩外露,多喀斯特溶洞,故而形成纵横参差、半壁如削的雄奇地貌。源于甘肃省华

声明:《驴打滚及其传说 驴打滚儿》为网友超级自恋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