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见贤思齐》译文及赏析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见贤思齐》译文及赏析

文/小儒丸子

《论语》,含章也。读《论语》,必须拒绝禅境,含章才可以针对现实。因为孔子不占,针对现实的术,皆讲究专对,有时甚至终生不需要这样的术,但我们要明白“艺多不压身“的道理。我解读儒家经典无数,每每有新感觉,各位要知道,论语是先验文本,越有新感觉,越以新感觉为‘醉’。

‘醉’的境界,何解?孔子说,我爱研究关于‘人的本源是什么’的知识,我爱知行合一的人本实践,子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原典】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见到贤德之人,我就要虚心的向他讨教字音爻变之术,向他讨教,怎么依据易理来造“巧趋跄兮,射则臧兮;舞则选兮,射则贯兮。四矢反兮,以御乱兮”这样意境的好句子。看见那缺德者,以蛊惑人心的句式来颠倒黑白,我就要辨析,这个人下一步会采取什么措施,因为可以预见,所以有专对,我心可以无忧矣。

备注:这样翻译,表面在谈怎么造好句,其实,‘术’怎样表达,才需要修辞。邪恶之人最善于用修辞来掩饰邪恶的术。

译文难点

“齐”在音,真意在《诗经·齐风》,《齐风》结尾之诗叫《猗嗟》,“猗嗟”反置为“解疑”,韩愈说:“《诗》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诗》,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论语,《诗经》的读后感,怎么读诗经,易云“鸣鹤在音,知音者知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我想,论语是诗经的读后感,应该成为常识;我想,据字索音,御音洗心,应该成为常识。

省,读shen,审视。内自省,察不贤者内心,暗暗的想好不贤者造句隐伏下的邪术将是什么,并做好措施,做到预则立。

【赏析】

1、关于赏析的赏析

本赏析,依据‘齐音’为主题音行文。请注意“qi/ji”两音涉及的‘及、济、术’三个字的字义及音的牵引诗词引入。据音牵引经典,是一种文法,叫神思之‘声识、声似’文法。被引入的名篇,有的主语被巧妙的变动了,如韩愈“《诗》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诗》,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的主语‘师’置换为‘《诗》’。这种行文方法直接放置在文本中,构成文章本身的有机组成,值得读者借鉴。这是崭新的易理应用,可以成为今后白话文逻辑、裁断之典要。

好人不是愚人,‘德上云方’才‘德芳’。学生以能力建设为主,当我们以“好人会吃亏”来系辞的时候,意味着宠恿邪恶。“好人会吃亏”的造句者,到底是‘思有邪’者还是‘不懂修辞与句法’者,我看,都有可能。

2、赏析正文

“见到品德高尚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见到品德不好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同样的毛病”。

文字胡连成这个样子,就算是经典赏析了?杜牧说,这样品读孔子“长桥卧波”之经典句式,未云《诗意》,何以成龙?这样品读孔子“复道行空”之经典句式,不引入济世之术,怎么能见彩虹?这样品读孔子“高低冥迷”的经典句式,而不言裁断之术,怎么能甄别西东?

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做到“凭真知逐浪到天涯”?“我生之初,尚无庸;我生之后,尚寐无聪。”古往今来,被立志而终成无用者,不可胜数。何故?方法与理想总是相背离的缘故:不是读错了书,就是读书的方法错了。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匵而藏诸?求善贾之沽诸?”。子贡问孔子,优美的御术,为何不直接说呢?为什么要藏在字音中隐之中?您在等待德智后生,层层解密而得到这样的美玉吗?孔子说,是的,我在等待三千年后的下一个冬季,等待着一个善训诂《诗经》者。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黍’犹如‘彼术’,你不知道把字放在簸箕上,簸一簸?字上到音,御音可以洗新辞,御音可以换术语。你不知道周易的‘剥、簸、博弈’之卦,你的心不可转也;你的心智,还不如石头。我只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份了。思维构建之术,是如此艰难啊,“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善于听话听音的知音,在哪里?

没有‘术’的支撑,德必殇矣;纵“见贤思齐”这样豆蔻词工,纵“见不贤而内自省”这样梦好,轮到自己造句,却难赋深情。古往今来的被立志者,多如过河之鲤鲫,因报国无术,而理想终成空城。读书如果只知道玩弄“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的文字游戏,而不知道“怎么使荠麦青青,怎么使春风至”的技艺,这书大概不要读了。

所谓“穿凿附会”的贬义注释“穿凿,把讲不通的硬要讲通;附会:把不相干的事拉在一起。把讲不通的或不相干的道理、事情硬扯在一起进行解释。”不过是“邯郸学步,失其民族故步,直匍匐而归”的五四文人的‘强词’,不可为构筑思维大邦之典要。五四文人,把民族文化踩在脚下的崇洋媚外者,“天厌之,天厌之”。

善思者,施施然,可以用美德穿越思维的音障:用美德来御音洗心者,善于用美德贯穿逻辑,善于用美德裁断是非,善于穿凿邪恶的伎俩。

后记

我们今天的老师,对待句法研究,除了亚里斯多德句法推演出来的主谓宾低级认识外,对诗经、论语、文言文中的中文精髓句法,几乎一片空白。下面这段话摘自《百度*论语十则*问题研究》教案,看看下面的话,其逻辑、裁断能力,几乎可以用白痴来形容之,现摘抄如下:


《论语十则·见贤思齐》译文及赏析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是过去蒙童教育的必读书,尽管大部分内容都不易读懂或只能读到似懂非懂,但人们一直坚持这样做下来,而且要求极严,须能通背全书。这大概出于两个原因:一是古代典籍里常要引用这本书里的话,“反刍”的机会很多,但如不先背下来,就无法进行“反刍”;二是通过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以养成语感。此外,读《论语》也有了解历史掌故、增加识字的功能,但这是次要的。

今天的情形已经大不相同。我们读《论语》,旨在吸收前人思想精华中有益于自己思想品德修养的部分,这就大大地缩小了读的范围。《论语》全书各家版本的分章不一,一般都在485章左右,我们只选录10章,而且全是短章,这又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这样来选篇才符合“古为今用”的原则。至于个别条件较好的教学班愿意多读一些,那自然是好事,但也要注意不增加学生负担。

这个《论语十则*问题研究》短文,通篇不言句式研究,通篇不言《诗》,好像孔子教学生没有任何读本,纯粹在与学生泛泛而谈,知识就来了,道德就来了。“我们今天读《论语》,旨在吸收前人思想精华中有益于自己思想品德修养的部分”,这句话,简直就是黑格尔评价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辩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面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的原话的浓缩版;“今天的情形已经大不相同”是“句法以西方句法为典范,中国文化无自己的句法,中国造句乏善可陈”的隐晦说法吗?是的。既然全盘西化,又不敢明言,所以有“今天的情形已经大不相同。我们读《论语》,旨在吸收前人思想精华中有益于自己思想品德修养的部分,这就大大地缩小了读的范围”这段看似有逻辑,其实毫无逻辑的话语。低级动物的思维,犹如电脑,输入什么,就反映什么。

低级动物,还比电脑高级,有的时候,人工条件反射在低级动物面前还没有作用。比如春天来了,低级动物也有“有女怀春,吉士诱之”,那时候,这个低级动物就顾不上主人给它定的规矩,该私奔还得私奔几天。

人如果迷信被错误输入的东西,可能比自然天性犹存的低级动物还不如。中国人选择用西方哲学、逻辑学、修辞学来改造中国文化,是自作孽,西方人还没有用西方哲学、逻辑学、修辞学来改造自己的文学。《尚书·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面对五四文人造成的文化乱局,只有祈福于民族主义的神灵了。靠毛泽东都没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84538.html

更多阅读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译文赏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赏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译文赏析这是两年前的读后感,放在今天,我还会是这样写吗?无限判断的句式,常读常新。唐诗,皆以系辞传为理论依据,诠释的是人性认识,‘字符/音符’之间,形成函数关系,有无限语意,“

赵元任和他的《施氏食狮史》——叹为观止! 施氏食狮史原文

《施氏食狮史》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食时,始识是十狮,实十石狮尸。试

声明:《《论语十则·见贤思齐》译文及赏析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为网友一抹温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