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元古筝曲--月儿高 小月儿高





《月儿高》的曲谱来历可以追溯到明代。现存最早的《月儿高》谱本见于明嘉靖年间的琵琶谱手抄本《高和江东》。1960—1961年间,该琵琶曲被上海音乐学院音乐专业师生移植到古筝上。上世纪70年代,孙文妍根据其父孙裕德先生演奏的琵琶谱,将其进行整理,成为今天的这个版本,为广大筝人传习、品赏。今天,孙老师即为我们详细讲解这一名曲《月儿高》。
一、概述
1、《月儿高》的音乐气质:清丽典雅、细腻含蓄。2、《月儿高》曲谱的来历: (1)琵琶谱:最早见于明嘉靖年间的琵琶谱手抄本《高和江东》。清嘉庆年间(1814年)蒙族文人荣斋所编的《弦索备考》中也收录了此曲。1818年,琵琶演奏家华秋萍先生把它编入他的《琵琶谱》当中。 (2)古筝谱:1960—1961年之间,王巽之先生将卫仲乐先生的琵琶谱发给他的学生孙文妍、项斯华、范上娥进行打谱(指尽力复活古谱的音乐原貌),并在1961年全国古筝教材会议上提交了此谱。会上,筝曲《月儿高》被列为全国古筝专业教材。
二、曲式结构、音乐标题1、曲式结构:2、《月儿高》的音乐标题:以上所述三个不同版本的《月儿高》曲谱,音乐标题也各不相同,分别是:《高和江东》:散起、桂枝香、解三醒、玉胞肚、金络索、画眉序、红绣鞋;《弦索备考》:散起、桂枝香、解三醒、玉胞肚、金络索、画眉序、红绣鞋、散收;《华氏琵琶谱》:海岛冰轮、海峤踌躇、银蟾吐彩、素娥旖旎、浩魄当空、琼楼一片、银河横渡、玉宇千层、蟾光炯炯、玉兔西沉。古筝谱《月儿高》承袭了卫仲乐先生的琵琶谱的标题,即华秋苹《琵琶谱》中《月儿高》的标题。三、分段讲解1、散板(1)乐段内容:夜空中流动的云彩伴随着月亮慢慢升起,描写夜空朦胧变幻的景色。(2)音乐气质要求:平和、大气。
(3)音色、音质要求:宽厚、深远。变徵音#4要按准。2、第一、二乐段(1)音乐标题:第一段:海岛冰轮第二段:海峤踌躇(2)乐段内容:这两段是描绘月亮清丽气质的重要段落,旋律非常漂亮。(3)标题解释:冰轮:即月亮,阴阳学中太阳为阳,月亮为阴。踌躇:月亮在夜空中徘徊的犹豫不决的姿态,这一姿态使其显得特别妩媚、美丽。两段标题都体现了美、静、舒展、平和。(4)演奏要求:延留音要长,句子方可连贯;动作要优美、舒展。3、第三、四乐段:(1)音乐标题:第三段:银蟾吐彩第四段:素娥旖旎(2)标题解释:银蟾:月宫里的一种小动物。银蟾吐彩表现很欢快的景象。 (3)演奏要求:
银蟾吐彩段,节奏伸缩比较大。4、第五、六乐段(1)音乐标题:第五段:《浩魄当空》第六段:《琼楼一片》(2)乐段特点:这两段都是典型的舞蹈节奏,速度比较快,点子比较密集。(3)演奏要求:节奏注意快而不乱,点子要清晰。5、第七、八、九、十乐段(1)音乐标题:七:银河横渡(连接段)八:玉宇千层九:蟾光炯炯十:玉兔西沉(2)音乐形象:玉宇千层:云彩堆积起来的亭台楼阁的形象。此段描写月亮在千层玉宇中流动的宏伟气势。乐段开始平稳,后进入高潮。6、《月儿高》筝谱的版本:本期节目中演奏的曲谱与1961年不同,为孙裕德传谱、孙文妍整理的版本。1960—1961年整理《月儿高》曲谱时,已出现21弦古筝,左手可以移到右边演奏,因此整理此曲时也写了很多双手同时演奏的旋律,以增加乐曲的浓度、厚度。文革期间,《月儿高》同其他古曲一样被禁止演奏,1973年孙文妍才又开始演奏此曲。但这时感觉去掉左手演奏部分,损失了许多韵味。因此,她找到父亲孙裕德先生演奏的琵琶谱,将其进行整理,成为今天演奏的这个版本。王昌元的父亲是有名的古筝教育家、当代浙派筝的传人,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王巽之。王昌元九岁即随其父习浙派筝。十二岁登台独奏,1960年进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后升入本科学习,师从王巽之教授和潮州筝派古筝演奏家郭鹰,并以优异成绩毕业,先后担任上海歌剧院、上海乐团、上海舞剧团、中国艺术团、上海民族乐团的古筝独奏演员。还在学习期间,就协助其父订正了筝曲《林冲夜奔》、《海青拿天鹅》的指法,并用双筝演奏。在1962年“上海之春”音乐会上初露锋芒。其演奏风格刚健有力、稳重端庄,音色醇美,韵味浓郁,气魄雄浑,技术功底造诣很高。王昌元不但在演奏艺术上很有造诣,而且很擅长创作,驰名中外的著名筝曲《战台风》就是由她在1965年创作并演奏的,此外她还创作了大型声乐作品《琵琶行》,筝曲《洞庭新歌》等十余首。1984年,王昌元赴美国肯特大学研究世界音乐,并在纽约、波士顿、匹兹堡、费城、芝加哥、夏威夷、印地安娜等地巡回演出和讲学活动。1988年,她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举行了独奏音乐会,同年应邀赴以色列演出,1990年在香港举行独奏会,被喻为世界级的演奏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87415.html

更多阅读

王昌龄诗歌: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前记:王昌龄曾经从军边塞,创作了一组边塞诗歌——《从军行七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抒发纷杂无尽的边愁。从军行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这两句的意思

王昌龄诗歌: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前记:王昌龄的是盛唐时期的大诗人,除了擅长边塞诗、闺情诗之外,他的送别诗也很不错,尤其是这首《芙蓉楼送辛渐》,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那可是传唱千古的名句。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

君主之侧·朱元璋何须除去“小明王” 朱元璋杀小明王

君主之侧·朱元璋何须除去“小明王”韩林儿是元朝末年起义军名义上的领袖人物,对于他的最终结局,无论史学界还是民间流传的观点是,他遭到了朱元璋的毒手。尽管表面上看起来是在湖上遇到了意外,但实质上是朱元璋故意派人在船上做了手脚。

声明:《王昌元古筝曲--月儿高 小月儿高》为网友弃烟吻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