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的树》教学设计 窗前的气球教学视频

2010-09-23 09:12:40|分类: 职业对口语文新版 |标签:洋槐槐树抒怀手法作者 |字号大中小订阅

《窗前的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总分式结构,欣赏文章的结构美。

2、感受作者借洋槐寄寓的情感,欣赏文章的情感美。

3、品味文章清新、优美、生动的语言,欣赏文章的语言美。

4、领会借物抒怀的艺术手法,尝试运用借物抒怀的手法写作。

教学重点

学习并鉴赏文章的语言、情感、结构之美,领会并尝试运用借物抒怀的手法写作。

教学难点

领会借物抒怀的手法。

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鉴赏课文,第二课时运用借物抒怀的手法写作。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隐逸者如陶渊明,偏爱菊花;高洁者如周敦颐,偏爱莲花;坚强者爱梅,高雅者爱兰;格高者不可居无竹,行端者勿使目离松。只要我们有心,只要我们有意,自然界的树木生灵就会给我们以启示,就会与我们产生共鸣,产生一种默契。你能够懂得这共鸣、这默契么?让我们走进张抗抗的《窗前的树》,体会一下这种默契,这份情怀吧。

二、感知课文,体会文章的结构美、情感美

填写下列表格,理清文章思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章的思路

洋槐的形态

作者的感情

(一)总起——窗前的槐树

(二)分写——四季的槐树

春季的槐树

夏季的槐树

秋季的槐树

冬季的槐树

(三)总结——窗前的槐树

三、品味语言,欣赏文章的语言美

探究讨论:文章的语言很美,你能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句子么?能说出语言美在何处么?

请同学有感情地读出自己喜欢的句段,并进行赏析。

总结明确:

1、整句散句合理穿插

本文大量使用整句,和散句合理穿插,形成了一种奇妙的韵律感。

例句(略)

所谓整句,是指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

所谓散句,是指结构不同、字数参差的一组句子

整句和散句经过作者匠心独运的缀合,给人一种抑扬顿挫、疾徐有致之感,在朗读中更给人以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2、叠词运用恰到好处

文中多用叠词,给状物和抒情添加更多的风姿。

例句(略)

细读例句,你会发现,叠词在句中绝不生硬,绝不扭捏,绝不累赘;用了叠词,状物更为生动形象,抒情更加细腻入微。

3、比喻形象贴切。

例句(略)

三、理解作者与槐树之间的“神秘的默契”,领会借物抒怀的艺术手法。

1、作者说:“槐树与我无声的对话,便构成一种神秘的默契。”从文中看,作者与槐树有哪些“无声的对话”?如何理解作者与槐树的“神秘的默契”?

2、从洋槐身上,你获得哪些人生启示?

3、作者笔笔写槐树,处处写的是自己的心声,从一年四季的洋槐形态中,吐露出作者对生活、对自然的、对人生的真知灼见。这是什么写作手法?

借物抒怀的手法。

(借物抒怀是散文常用的手法,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明月丽日、白云彩霞、瑞雪苍松等等往往承载着作者的无限情思和理想,鉴赏时不能拘泥于景物本身,而要通过景物的特点,领悟作者寄托的深意,由表象到思想,由有限到无穷,由具体到空灵,由物态到人情,这样才能真正品散文之美。)

(正如课前我说的,只要你是有心人,自然界的草木生灵就会给我们以启示,就会与我们产生共鸣,产生一种默契。而我们,也可以像本文的作者张抗抗一样,把这种对生活的态度,自己的志向追求,借草木生灵书写出来。)

四、写作训练

世界的万事万物,你最敬佩,或者说,你最喜欢的是什么?请学习本文的写法,写一篇借物抒怀的文章。

习题补充:

1、“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银珠般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飘荡,花气熏人,人也陶醉。”这两句描写槐花,请分析其表达特色。(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运用借代(1分)、比喻(1分)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形象而富有韵味(1分)。从视觉(1分)、嗅觉(1分)等角度描写槐花袅娜的形态和诱人的芳香(1分)。

2、作者为什么说“槐花开过,才知春是真的来了”?(4分)

___________________▲

答:跟其它树相比,洋槐绿得迟;(2分)槐花开放令整个世界灿烂而壮丽,充满春意。(2分)

筛选与归纳:整体意识、文本意识、规范意识

3、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对文章画线段落加以赏析。(6分)(06江西)

答:作者运用拟人、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从形、声、色等角度描写了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告别仪式上端庄的表情,高雅的姿势,辉煌灿烂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光里的“黄金树”由衷的赞美,为文意的转折作铺垫。

4、 “ 它们离开了槐树就好比清除了衰老抛去了陈旧,是一个必然,一种整合,一次更新。”分析这句话的含义。(4分)

_____________▲

答:新陈代谢是自然规律,(2分)落叶沉入泥土是休养生息,孕育着新的开始。(2分)

理解句子含义:从关键词入手

5、自选角度品析下列语句。(3分)

“雪后的槐树一身素裹银光璀璨,在阳光还未及融化它时,真不知是雪如槐花,还是瑰花如雪。”

答案:此句运用了回环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雪后洋槐银装素裹的美丽姿态,给读者展示了一幅美妙的画卷,使人有如临其境之感。

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6、文章最后写“槐树与我无声的对话,便构成一种神秘的默契”,你是怎样理解“我”与槐树之间的“默契”的。(6分)

_______________▲

答:作者借槐树的四季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2分,答出“托物言志”“咏物抒怀”即可给2分):灿烂时尽情释放但不失沉稳(1分),风雨中岿然不动然而安详平静(1分),告别时痛快利索(1分),孤独时有自信潇洒(1分)。(默契: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

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洋槐在一年四季的不同特征。(4分)

答案:春天的洋槐既隐绿又不喧哗,在清风中花香怡人;夏日的洋槐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歪西倒,它的树干却始终岿然;秋天的洋槐秋风乍起时,金色的叶子如雨飘落;冬天的洋槐,赤裸全身而一无遮拦,展示它挺拔与骄傲。

评分:共4分。每个要点1分。

8、从文中提供的信息看,你觉得洋槐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3分)

《窗前的树》教学设计 窗前的气球教学视频
答案:洋槐可贵的品质是沉稳、朴实和坚强。

评分:共3分。每个要点1分。

9、作者写夏日的洋槐,为什么要着力写暴风雨中的洋槐?(3分)

答案:暴风雨中的洋槐更能显示出坚强不屈的性格,表达了作者对洋槐的赞美之情。

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10从洋槐的身上,你获得了怎样的生活启示?树的家族较大,你最敬佩的是什么树?请谈谈你的理由。(5分)

答案示例:做人应像洋槐那样朴实、坚强,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不懈奋斗。

松树傲雪挺立,永葆绿色(杨柳柔软飘逸,用自己生命的绿色装扮春天)。

评分:共5分。第一问3分,第二问2分。言之成理,符合要求即可。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转发至微博

   0人| 分享到:

阅读(790)| 评论(0)| 引用 (0) |举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189530.html

更多阅读

《猴子种果树》教学设计及思考 像山那样思考教学设计

《猴子种果树》教学设计及思考2012“千课万人”回来,我就想搬薛法根老师的《猴子种果树》,他的组块教学法真的是常用常新、童叟皆宜,呵呵。但是,如何让这次的搬课更接地气,能给老师们更多的引领与启迪?我还真是动了一番脑筋,保留了薛特的

《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及反思腾蛟一小林素君 日食和月食

《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知道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在月球运动过程中,如果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或地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或月球)的光,这时地球

《诚实与信任》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白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诚实与信任》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板块一:复习词语,情境导入一、复习巩固(听写词语)故障 歉意毕竟 责任报三遍,同桌互批,及时订正【设计意图:复习是为了再次巩固,整体听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听力,当场纠正是为了提高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效果】

《木瓜恰恰恰》教学设计及反思 木瓜恰恰恰教学视频

木瓜恰恰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木瓜恰恰恰》教学目标:1、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和喜悦心情。2、简介印尼,了解一些相关文化以及“叫卖”的艺术形式。3、能用课堂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

转载 优秀教师《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紫藤萝瀑布教学实录

原文地址:优秀教师《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作者:安乐闲人学习目标:1、品味文章含蓄隽永的语言,感受藤萝的美。2、理解文章蕴含的人生哲理,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3、学习本文比喻、拟人、对比的修辞方法。教学重点:品味文章优美的

声明:《《窗前的树》教学设计 窗前的气球教学视频》为网友凡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