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版本比较 柴可夫斯基交响曲版本

柴可夫斯基的个性十分神经质,内向、忧郁,甚至还有断袖之癖。作为一个「人」,柴氏可说是一个不合时宜的自闭者;但作为一个「音乐家」,他则是百年难遇的奇才。他的神经质成就了其作品中优美旋律的高潮起伏,忧郁的气质转化为扣人心弦的沉郁顿挫,内向而带同性恋的个性,造就了一篇篇暗自饮泣而凄美绝伦的不朽乐章。更重要的是他以过人的秉赋,将这些多样化的特质交迭融会,化为创作上生生不息的活水泉源!

●结构上的缺陷

关于这首降B小调钢琴协奏曲首演前的风风雨雨,如其师尼可莱鲁宾斯坦(Nikolay Rubinstein)的严酷苛评,毕罗(HasvonBülow)的热烈激赏,及乃至最后的首演成功,久为世人所津津乐道;但诚如当时波士顿著名乐评人约翰?杜威特所言:「这种音乐真的有人会喜欢吗?」说明了此曲本身的确有不少突兀怪异久处。让我们站在一个历史的公正角度上,想想尼可莱?鲁宾斯坦是如何以一个老师的立场,无法接受此曲的主因。首先是结构的问题:因为在柴氏此曲中,虽然一、三乐章是采用传统古典乐派的奏鸣曲式,但在第一乐章中却显出不少可议之处,他不像李斯特勇于打破窠臼,也不像布拉姆斯的灵活运用,以致曲调竟无法统一。以下是笔者将此曲最引人争论的第一乐章结构,略为整理一番,看看何处是症结所在!(时间采阿格丽姬与杜特华的版本):

这种结构表面上好象很完整,起承转合面面俱到,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在呈示部接发展部时,出现了一段「真空」的可怕中断,不但语法不对,也不能有效发挥承先启后的作用;再者,发展部竟以管弦乐肇端,来转接一段六十四小节的钢琴独奏,这种作法也是令人费解。而他老改不掉的毛病-让人「误」以为乐曲即将结束,也「果如其然」的在装饰奏前出现。而装饰奏写法之「离奇」(不将第一、三主题运用发展),与第二乐章中段最急板的「古怪」等等,能不让人觉得零碎散乱吗?虽然柴氏并非不用心在全曲的架构营造(他在节奏上的运用仍是处处回扣主题,总括来说,第一乐章降B小调的第一主题领导全曲节奏,而降A大调的第二主题主控多数旋律线),但他的创新手法,却造成一项型式上无法弥补的缺陷(不过也有惊喜)-就是柴氏加上了一段长达一0九小节的序奏,旋律则和底下的一、二主题毫不相干,中间还加上一段装饰奏,同时他在调性的处理上则采用和第一乐章主调-降B小调有附属关系的降D大调,造成强烈的戏剧性及色彩的丰富变化。真是极具原创性的空前创举!

●民谣素材运用过多

其次,鲁氏认为此曲中用了太多的俄国民谣当素材,所以批评其乐思零乱。关于此点,笔者以为是乐段衔接不够紧凑,以致显得组合松散,而非真正的乐思散乱。对于引用民谣部份的评论,鲁氏的看法实有失公允,因为当时俄国乐坛被两大力量主导,一是巴拉基列夫(MilyBalakirev)所召集的俄国五人团,另一就是鲁宾斯坦兄弟所领导的莫斯科音乐院。前者大胆先进,宣扬斯拉夫民族主义;后者传统保守,不染本土音乐曲风。当尼可莱?鲁宾斯坦看到爱徒竟也和鄙俗的五人团一般,大量运用民谣,如此背叛师门,自得好好“清理门户”一番。(其实柴氏引用民谣的原因,也是他怀旧的乡情所致,并非要和鲁氏作对。)

●钢琴演奏技巧不合常理性

最后是钢琴技巧的不自然。的确,任何精通钢琴的作曲家,其钢琴作品必定有其一定的困难度,但也必定以钢琴的特性和本身所擅长的技巧为出发点。但柴氏对钢琴演奏根本外行,更别提能如何熟稔钢琴特色了。于是,无指法可用的音阶、跳跃过大的音程、与手指运动方向相反的和弦进行均一一出笼,甚至在序奏第十五小节还出现了一个比钢琴最低音还低半音的音!能不令人错愕万分吗?

●●名家名盘十六张

但时至今日,此曲的通俗可亲已是不争的事实;难道是现在的爱乐者水准不够吗?不!从首演的成功就告诉我们,此曲中的俄国民谣使它成为家喻户晓的动人旋律,厚重的和弦和明亮的管弦乐产生让人低回不已的迷人魅力,艰深的技巧更使它成为演奏家自我炫耀的工具——随着结尾急行八度后的狂热掌声,此曲在乐史上的地位已稳如磐石,屹立不摇了。本曲的版本不少,一般说来只要演奏者技巧过得去,均能有中上水准的演出。但真正能将本曲的缺点圆融化,掌握住技巧及音色的变化而能一气呵成者,鲜矣!现在笔者就将几个听过的版本简述如下,供读者参考:

一、阿格丽姬

杜特华指挥皇家爱乐(1971)

DG 415 062-2

孔德拉辛指挥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1980年现场)

Philips 411 057-2

阿格丽姬在这两版皆有杰出的表现。与杜特华的合作中,二人的语法和音响皆偏向爽朗明快,不带厚重的俄罗斯风;而阿格丽姬就在毫无管弦乐压力之下大展绝技。她对于原谱的要求是非常忠实的呈现,没有唐突之处,也不会一味费劲在和弦上制造巨大的声响,反而细细地将和声层次一一展现;如第一轨8'28"-8'34"的一段乐句,是笔者激赏万分的细腻精致,过渡乐段(二)前的琶音亦美不可言,装饰奏更果决俐落,第二乐章中的最急板(3'38")也匠心独具。如果真要挑剔,恐怕只有嫌她少了些俄国的浓郁乡愁和感性,而杜特华的管弦乐也过于轻飘,几个定音鼓的强音皆令人怅然若失。在与孔德拉辛的现场实况中便觉阿格丽姬粗犷豪放了些,更率直明朗。但在孔氏充满爆发力的指挥之下,对一向音色清亮的阿格丽姬来说无疑是项苦战,例如在第二轨3'38"-3'50"中,钢琴被管弦乐团压得出不了头。她本身亦有闪失:第三轨3'28"-3'30"的触键不平均,各独奏小段也略显慌乱;不过终乐章的热力逼人,正是现场录音的迷人所在!(本片乐团和钢琴的比例十分合理,听惯录音室“做”出巨大琴音的读者,不妨比较一番。)

二、霍洛维兹

托斯卡尼尼指挥NBC交响乐团(1941)

RCA 60449-2-RG

托斯卡尼尼指挥NBC交响乐团(1943年现场)

RCA 60321-2-RG

这二场都是一气呵成、凌厉超凡的绝演。1941年的录音版本更是笔者所知最快的版本。但快并不表示弹得乱、弹得慌,反而让人觉得此曲有应如是之感!这是由于二人在充份沟通后,整体速度快得均匀所致。尤其霍洛维兹在面对托氏惊涛裂岸的强势管弦乐下,竟还能冲破音阵,以锐不可当之势高踞其上,真是神奇!第一乐章装饰奏中,他将所有内外大小和声全盘托出,但却又错落有致,更令人折服;虽然是1940年代初的录音,但霍氏惊人的音色变化和翳上天听的微细泛音效果均能表露无疑,更不用说那些快速八度和三和弦的强韧了。唯一也是最大的缺失是乐团能力有限,所以有些段落在速度上略掉在钢琴后头,而减少了本曲应有的撼人表现。但我想以后也不太可能会有如此疯狂爆破的演出吧!真可谓“亦空前,亦绝后!”

三、波哥雷利奇

阿巴多指挥伦敦爱乐(1986)

DG 415 122-2

自从在萧邦大赛闹得满城风雨后,波氏声名大噪。但多数人买他唱片的原因只为了好奇,反而忽略了他的超绝技巧和另择他径的道理。才气纵横却被人当作搞怪专家,我想这是他始料未及的吧!但在本片中,他的精彩表现应无异议。序奏中和各独奏中分句独到而言之成理,感情的投入亦是深刻动人。在偏慢的速度中,他以音色的变化及乐句的弹性,造成强大的戏剧性张力;但最特殊的是,他强烈敏锐的节奏感,在第二乐章中段最急板、第三乐章0'52"-0'57"乐段处,弹出笔者认为最完美的诠释!不过,以踏板的运用而言,笔者就不太接受他在第一乐章中,多处完全不用的任性手法!

四、加里洛夫

慕提指挥爱乐管弦

EMI 7691252

加里洛夫(Andrei Gavrilov)是1972年全苏钢琴大赛和1974年柴氏钢琴大赛的金牌得主。本片中他以热情洋溢而忠于原谱的一贯手法呈现。加里洛夫给笔者最强烈的印象是他强韧有劲的八度;而他也以这项他人难望项背的凌厉绝技,在各乐段中营造惊人的张力,将乐团压得日月无光(不过某些触键过重,破坏美感)。另一方面慕提的指挥亦稳重厚实、豪放流畅,两人的竞奏与合奏时如出一辙的默契真是令人痛快过瘾!(如第一乐章第二主题,钢琴与木管的合奏)。加里洛夫的节奏感也是少有,虽然在第二乐章最急板处不如波哥雷利精心设计的杰出;但在终乐章的快速、猛烈,丝毫不让波氏专美于前!

五、李希特

卡拉扬指挥维也纳交响(1962)

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版本比较 柴可夫斯基交响曲版本
DG 419 068-2

穆拉汶斯基指挥列宁格勒爱乐(1968)

VICC-2011

李希特所录下的这两张唱片是非常珍贵的巨擘名演。全曲先前已经讨论过其结构的问题,但在李希特的手下,却化成一个整体:他自然而明确的节奏感连贯本曲,使得各乐段间异常的流畅(如第一轨14'25"-14'45"一段就是明证),他的弱音清晰,分句漂亮,音色上则没有一般演奏者那样浓艳。李希特在全曲中更注入了源源不绝的俄国情怀(如第一乐章的第二主题和过渡乐段(二)后的钢琴独奏和装饰奏,第二乐章主题和第三乐章的俄罗斯舞曲等),内部和声的丰富更是一绝,值得爱乐者反复聆赏。此二版最大的差异就是在指挥上:卡拉扬的伴奏相信大家一定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吧!硬能把一首钢琴协奏曲给拆成一首管弦乐炫技大曲和钢琴独奏曲。在本曲中两人语法、味道不对,速度上的取向也南辕北辙;卡氏偏好慢速堆砌,李氏则好中快步伐(在各段尾奏中最明显);不过卡氏的音乐美学可在本片达到巅峰,在过渡乐段(二)中的酝酿、张力、层次之细腻、声部之美真是令人叹为“听”止。而与穆拉汶斯基合作的演出,则是一场互相配合的良好典范,几个过渡乐段间和乐团一搭一唱,合作无间,钢琴也比较生动,不过在一些小细节上就不如DG版理想。(另有Supraphon110268-2 001,Czech爱乐/KarelAncerl1953的版本,除录音较差外,演奏上亦是虎虎生风的版本。)

六、鲁宾斯坦

莱因斯朵夫指挥波士顿交响(1934)

RCA RD 85363

鲁宾斯坦在本片中让每一条旋律线皆开口唱歌,造型流畅优雅而不流于滥情,音色的纯美温馨更是令人感动(特别是第二轨5'22"后的一段;如果乐团能再把气份烘托的更好,必为完美之作)。不过,此时的鲁宾斯坦已入晚年,快速音群自是多了不少浊音,终止和弦也显得力不从心;如果你是个想听到在排山倒海的管弦乐之下,钢琴能力挽狂澜,以一夫当关之势,冲出急速八度龙争虎斗一场的人,本片可能会使你有些许的失望。

七、吉利尔斯

梅塔指挥纽约爱乐(1979年现场)

Sony SBK 46339

吉利尔斯向来是德奥系统的大师,但在此片中的精彩演出使人不得不记起他是俄国人。虽然不像李希特那样洋溢着俄国情怀,可是他所展现的幅度之宽广,视野之辽阔,则活生生的将人牵引到中亚细亚一望无际的千顷草浪中。他在乐段的分句上也是顺畅自然,明晰有理,值得让人反复深究。现今的新生代钢琴家,技巧上能充份掌握此曲者比比皆是,但有几人能像吉利尔斯一般,把全曲做整体的规划,去做正确的分句呢?多半只是动态上的强烈对比,而显得小家子气罢了!特别要推荐的是,吉利尔斯在由弱渐强的力道堆砌凝聚,初听之下只是无懈可击的技巧展现,但仔细一听,他竟把其中内部的节奏、和声均做了强弱和音色的变化,令人感佩不已!

八、范 克莱邦

孔德拉辛指挥RCA交响乐团(1958)

RCA 07863-55912-2

相信很多读者一定渴望知道这首届柴氏钢琴大赛金牌得主的柴氏第一是如何动人吧!没错,此片真是好得令我吃惊(因为笔者先前的几张范氏唱片,其表现实在是平平),本片中每个句子都是浪漫至极,技巧高超,弱音光润,更充满了一股年青人的热情和爆发力,加上孔德拉辛的伴奏亦是虎虎生风,令人感叹真希望他是个早夭的天才,免得晚节不保独自冷清啊!不过,有些小地方仍是需要改进的:如第一轨8'21"-8'37"的呆滞八度和小段落的连接有些松散。不过,我想范兄恐怕也不会去改了…。

九、魏森伯格

卡拉扬指挥巴黎管弦(1972)

EMI CDM 7693812

笔者绝不相信这个版本叫“唯美”,魏森伯格的技巧是很不错,但在音色的变化上便显得呆板,“弹性速度”也用得风摇影移,非常即兴,非常沙龙。笔者并不否认此版的“文献价值”,但这并不是我喜欢的演奏。

十、贝尔曼

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1976)

DG 429 166-2

贝尔曼偏向学院派演奏家,没有太强烈的个性(并不表示他没有个性或没有深度)。在本片中,他最擅长的强弱对比、弱音增长或强音转弱层次顺畅,在各小段落衔接管弦乐团处均充份发挥(特别是第一乐章第一主题),过渡乐段(二)后的钢琴独奏和装饰奏中的运指明快但音粒结实,和弦强而有力而音色千变万化,如果自我个性再强一些,可称得上是一代名演。虽然在整体语法架构上没有突出的惊人洞见,但光凭借技巧就足以称霸一方(何况他对原谱的指示是如此忠实的呈现)。卡拉扬的指挥仍是老样子,不过感觉上,没有和李希特那版差异那样大。

十一、杜那荷

Barshai指挥朴内茅斯交响乐团(1988)

EMI CDC 7499392

杜那荷(PeterDonohoe)是1982年柴可夫斯基钢琴大赛的银牌得主(首奖从缺),从他几张录音中(包括李斯特B小调奏鸣曲),可以发现他最大的缺点是技巧虽好,但无法全盘主控全曲,小段落的表现十分理想,但大段落却因此产生冲突(从序奏到结尾一直如此),而这并不是所谓的戏剧性和张力,而管弦乐团又显得贫弱,主导权全操于钢琴,以致有这样的缺失。杜那荷技巧不错,但如不能自我要求对乐曲的通盘认识,日后必难登大师之林。

十二、阿胥肯纳吉

马捷尔指挥伦敦交响(1963)

Decca 417 750-2

这是阿胥肯纳吉在嬴得第二届柴可夫斯基钢琴大赛不久后的录音,技巧自是好得没话说,但是因为他恨透了苏共逼他参加此赛,再加上对此曲亦颇有微词,所以整体表现略嫌「碎」了些:有管弦乐伴奏时表现尚佳,但到独奏乐段便觉得死气沉沉。技巧和音色控制虽好,但缺乏灵动,第一乐章各过渡乐段张力亦明显不足,结尾呆板;第三乐章在细部乐句的节奏也很贫弱,不过整体结构倒是抓得很稳,不失为一个参考的范例。

十三、阿劳

柯林戴维斯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1979)

Philips 432 662-2

老大师不愧是老大师,阿劳连像柴可夫斯基这样华丽、炫技的协奏曲,都能在他异于常人的分句下给笔者带来许多收获。虽然和鲁宾斯坦一样,没有和乐团拚得你死我活,但序奏中的分句真是了得。结尾的八度甚至预示出紧接而来的第一主题(4'05"-4'25"),过渡乐段(二)和装饰奏中的多声部及旋律线走向也都有独树一格的说法。第二乐章2'40"起的节奏感及流线乐段的掌握亦是不同凡响。本片值得收藏六、七个版本以上的乐友欣赏,但对初入门者而言,其沈闷厚重、甚至「无力感」不是一般人可以接受的。

十四、波雷

杜特华指挥蒙特利尔交响乐团(1987)

Decca 421 181-2

波雷(JorgeBolet)晚年的一些作品通常给笔者有过度浪漫、用情太深的感觉,不过他还是能自我克制,和杜特华一样柔情温暖的管弦乐诉说出一件件不为外人道的故事。他的技巧是如此的好,弱音能悠游于管弦乐之上,八度更是强韧,张力又大(请听第四轨9'19"-9'33"及中段13'02"-15'20"和第六轨俄国舞曲,你会发现他对手腕的力量能精确的控制,再以他强有力的手指弹出,当然踏板的巧妙运用更加强了乐句的张力)。第一乐章装饰奏中的音色变化亦非同小可,力道虽强但音色清亮,第二乐章和乐团相应相喝,合作无间,终乐章中的气势滂渤,石破天惊,更为本片划下最好的句点。杜特华的指挥已较阿格丽姬那版厚重狂放,比较有俄国风味,最后特别提出一点是,波雷的弹性速度用得真好,足以把一大堆颇有名气的萧邦名家打入冷宫,关于此点,以后有机会再详加讨论。

十五、詹尼斯

Herbert Menges指挥伦敦交响乐团(1960)

Mercury 432 011-2

詹尼斯(ByronJanis)的此片无疑是天才式的演奏,洋溢着一股年轻人的锐气。乐句清新淡雅,又带着淡淡的浪漫及诗情;虽不是浓情蜜意,但一样能令人感动。詹尼斯的乐句进行基本上是相当高贵,触键亦是稳重札实,但加上了满腔的热情后,竟造成动静合宜的完美之作。他的序奏是笔者最满意的演出,而那样秾纤合度的自然亦贯穿全曲;虽然不少小细节不如上述名家突出,但相较之下也不见得会逊色。如果读者想买一版演奏、录音均是顶尖名盘,本片是永排第一的选择!(指挥及乐团也相当称职。)

十六、所罗门

SirHamilton Harty指挥哈雷管弦乐团(1929)

Pearl Gemm CD 9478

所罗门(Solomon)的此版演出亦是天才式的,只是相差了三十年。读者可以想想看,三十年中,钢琴家在人文气质及技巧上的差异。所罗门的气质终究不同,在任何狂暴的乐段中,虽然亦是操戈应战,但指间就是流露出一份难以言喻的自在和潇洒!现今的演奏者只懂得去夸张矫饰旋律线,那能有这种超脱的境界呢?而他的技巧亦是非凡,为此曲带来了一股梦幻般的美感,所罗门对原谱更能忠实而合理的再现,第三乐章第一主题俄国舞曲的重音掌握,真是令人惊叹他将不可能化为可能的明确!(不过结尾速度的摇曳却是败笔)。本片最大的缺点就是录音奇差无比,要是LP,恐怕您听到的不只是「炒豆」,而是「打麻将」了!

柴可夫斯基那种违常的个性,注定就是一项悲剧,但在这五十三载的悲情一生中,沮丧与哭号、凄美和落寞之下,竟也在这第一号钢琴协奏曲中,乍现出难得的金色阳光。在柴氏一片充满莹莹珠泪的沧海之中,不能不算是一项异数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190321.html

更多阅读

葡萄牙女钢琴家---《玛利亚·若奥·皮雷斯》 吉拉尔.皮雷

玛丽亚钢琴家皮雷斯“我不认为一个钢琴家的肖邦的风格更理想的命令。皮雷斯路经与金丝灵巧的roulades,但她的语气是如此周到,认真和份量,他们无比深刻的情感来。“纽约时报,伦敦,2007年6月玛丽亚若昂皮雷出生于1944年在里斯本。她是在与

勃拉姆斯 Brahms brahms of music

古典魅力:《勃拉姆斯:第一、第二钢琴协奏曲、七首幻想曲》(2CD)(尤金·约胡姆 Eugen Jochum〈1902-1987〉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奏、钢琴:埃米尔·吉列尔斯 Emil Gilels 1916-)(DG 1996)(Brahms-Die Klavierkonzerte The Piano Concertos.Les C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版本比较 最好的四重奏组

甚是全面,但好像缺了Gieseking,也是一个给唱片公司折腾致死的大师,不过这次是EMI。灵魂按:2月16日随手敲击之作,确属“漫谈”,错谬之处不少,只因这种轻松写法的普及文章于人于己似乎都不多,敝帚自珍,录之仅供一粲。今天下到布伦德尔

声明:《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版本比较 柴可夫斯基交响曲版本》为网友叩首称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