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与英语、西班牙语鼎足而三之势已经形成 现代汉语的形成

“福原爱东北话”网上热传——汉语凭啥这么火...

“福原爱东北话”网上热传——汉语凭啥这么火...

 

2012年8月7日,伦敦奥运会乒乓球女团决赛中国对阵日本时的福原爱

2008年7月18日,迎奥运学中文节目“汉语桥”决赛。选手身着中国传统服装,发表汉语演讲,水平很了得

“汉字叔叔”理查德·希尔斯(汉字字源网)

奥运会上,两个“老外”用汉语采访和接受采访;生活中,两个“老外”只能用汉语谈恋爱;上世纪80年代,中国人能讲外语,颇值得炫耀;今天,“老外”会汉语,却是真金白银软实力;在哪儿都有冷不丁就开口讲汉语的“老外”。汉语在网络十大流行语种中排第二。天啊,汉语凭什么这么火……

 

壹 奥运会英国媒体采访福原爱:两个“老外”的汉语访谈

在百度输入“福原爱东北话”,可以查到14万条结果,视频就有473个。8月7日,福原爱对阵女单冠军李晓霞之后,接受英国媒体的采访的视频,在网上极其火爆。视频里,英国记者以英语提问,而翻译却用汉语而非日语与福原爱沟通,福原爱则用流利的中国东北话作答。在奥运会的大背景里,这令网友觉得“这是见过的最奇怪的采访!”瓷娃娃福原爱3岁就开始打兵乓球,受到过中国教练刘杨、韦晴光的指导。而来自辽宁的教练汤媛媛,更是带了她七年,把她从世界排名百名外带到前20名。所以,福原爱能讲一口流利的东北话,甚至偶尔也会用东北话爆粗口。

不同国家的“老外”用汉语来沟通的并不少。在南京当摄影师的韩国帅哥林炫锡,经人介绍认识了到中国留学的俄罗斯美女玛利亚。听说玛利亚妈妈是英国人,她精通俄语和英语,林炫锡心里很忐忑:自己英语快忘光了,韩语也用不上!见面那天,林炫锡用“HELLO”和玛利亚打招呼,没想玛利亚却俏皮地跟他说:“你好!”两个人就这样用汉语开始恋爱。2011年1月,他们在中国订了婚,定居重庆,成就一段“汉语为媒”的佳话。

还是网上一个叫《老外说中文如此厉害,下次要小心了》的视频,主角是个帅小伙,他分别用标准的英语、广东话和普通话介绍了自己。他叫“派克”,生在伊朗,长在美国。他用普通话讲了他的“艳遇”:一天在酒店的电梯里,上来两个漂亮的中国女孩,看到电梯里的派克,就用普通话打趣说,后面那个男孩很帅,跟他搭讪一下吧。她们打趣时,派克没有做任何反应。但离开电梯时,却用普通话说:“谢谢你俩,你们也很漂亮!”在国外,这种“下次要小心了”的遭遇,不纯是个案。

贰 陆克文、大山的汉语明星效应和白乐桑式“老外”教师

苏凡在《会说中文的美国人真不少》中也讲过这种“下次要小心了”的故事。2005年,到美国开会的一帮中国人在洛杉矶的餐厅聚会,大大开涮了美国的种种不是。末了,商量合影留念。这时,邻桌的老美探过头来,用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说:“要不我来帮个忙吧。”一时间,大家都有背后说人坏话被抓现行的感觉。

 

2004年,德国的弧晓在《听“老外”说中文》中讲了一个发生在德国的故事:已经六十多岁的约翰,每次见面总能给我们讲一下中国历史或典故什么的。一次跟我谈到在做北京地图的德文电子版,问我:“你知道北京有个北礼士路南礼士路的,你知道这个礼士路以前是做什么的吗?”我想了想,“礼士”不就是礼贤下士吗?约翰笑着摇头:“礼士路啊,在元朝的时候,其实就是个驴市,卖驴子的地方!”更离谱的是有次在校园看见两个德国人竟然在用中文交谈。天啊,这里是德国啊!

如今,有“老外汉语明星”范儿的陆克文、大山和加藤嘉一,大家已经耳熟能详。这都是能操“倍儿棒”的汉语的“老外”。《人民日报·海外版》曾经说:“大山虽然是外国人,但不是外人。”大山被中国媒体评为“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最有影响的外国人之一”。2012年,加拿大总理哈珀宣布任命他为“加中文化大使”。这一切,都与他那口漂亮的汉语有关。

2008年4月9日,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就曾经在北大用诙谐自如的普通话,做了个演讲秀。他开场说完“女士们、先生们、学生们”后,突然问:“你们为什么不去上课?”马上就掌声、笑声、欢呼声四起。他说:“我是在1976年开始学习中文的,那时的中国非常的不同。周恩来总理刚刚去世,毛泽东主席还在世。‘文化大革命’还没有结束。我们当时使用的中文课本还充满了阶级斗争。”这位外国总理活脱脱就是一个中国教授。

说到“文革”就开始学汉语的人,不能不提到白乐桑。这位1972年在北京语言学院(今北京语言大学)开始学汉语的“老外”,如今是首任法国国民教育部汉语总督学,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副会长,全欧首位汉语教学法博士生导师。作为法国汉语教师协会的创始人及会长,他负责全法汉语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制定、汉语师资力量的考核和聘用。按他的说法,法国是第一个在大学里开办中文系的西方国家。

2009年3月,国家汉办主任、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许琳说,世界各国学习汉语的人数,很多都是以50%甚至是翻番的速度增长的。全世界学汉语的人已经超过了4000万。这与无数的白乐桑不无关系。2011年12月,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国家汉办外国本土教师来华教材培训班,就有100多位来自马来西亚、印度、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的“老外”参加。

叁 让“汉字叔叔”变成“老屌丝”的“汉字字源”网站

 

汉语传播不仅仅是靠白乐桑那样的学者推动的,汉语传播也不仅仅是一种语音普及。加藤嘉一的汉语写作,大山在其“大山网宅”中对汉字的钻研,已可看到“老外”对汉语言文化的深入关注。但在汉语的普及当中,备受追捧和崇拜的,首推被粉丝称为“老屌丝”的美国“汉字叔叔(Uncle Hanzi)”。1972年,这位22岁的波特兰州立大学物理系一年级学生,用自己在中餐馆刷一年盘子挣来的750美元,买了张机票,飞到了他梦想中全部说汉语的地方———台北。落地时,他只有80美元和几句“洋气”的广东话。他开始靠教英文的每小时5美元收入维生,每天教3小时之后,就跑到街上跟人聊天学普通话。40年后的今天,他的普通话依然很“洋气”,他都是在街上学的,没有上过一天中文学校。1985年,他从田纳西大学拿到计算机专业的硕士学位,便给不同的公司做电脑顾问,一年、半年、三个月不等。这20年里,他到过西伯利亚、非洲、东南亚、东亚的许多国家和中国一半以上的城市。曾经和一个台湾女人结了婚、离了婚;又和另一个台湾女人结婚,再离了婚。1990年,他觉得自己汉语讲得“不错”了,就开始学汉字。但他发现一个汉字,每本书都有说法,要理解一个字,非得看几本书不可。于是,他想,把相关的资料全部整理汇总,做数字化处理。他为此投进30万美元和20年的岁月。他说:“原本计划1年完成的任务,没想到一干就是20年。”电脑工程师出身的他设计了一个程序,雇了个不会说英文找不到工作的中国朋友吴安帮他扫描《说文解字》、《六书通》等。没想到,扫描《说文解字》的1万个篆字就花了一年时间。《六书通》的3.8万个字、《金文编》的2.4万个字扫描整理出来后,又花了6年。其间的许多程序技术问题,每个都要花费他很长的时间。2003年,他的“汉字字源(Chinese Etymology)”网站建立起来了,字库多达96000个汉字。在搜索框里输入汉字,就会显示此字从公元前1400年的商朝甲骨文到周朝的金文、秦汉的大篆和小篆,到繁体字、简体字的变迁过程,还有字音、字义的分析。而4年前,他就已经失业,成为名副其实的“老屌丝”,原本对钱毫无概念的他,只得天天掰着所剩无几的积蓄过日子。但2011年1月,他这个网站火了,一天有30000多人访问。他在中国“成名”了!古文字不是显学,更不是绝学,从学术往往不被人理解的角度来看,他也算不上穷经皓首的学者,但却得到了人们非同一般的敬仰。他的真名叫理查德·希尔斯。他的网站没有广告,所有资料都可以免费下载。

肆 网络十大流行语种,汉语坐二望一

2011年7月,按照国际公认的语言影响力6项综合排名来评价,汉语在全球的影响力排名第六。2012年3月12日,英国广播公司儿童频道开播讲授普通话的动画片,以满足儿童学习汉语的强烈需求。英国广播公司并不是最早教汉语的英国媒体。在2007年2月8日,英国《泰晤士报》就曾掀起学汉语热潮:汉字“人”的象形图案出现在头版报头下,看报的人都在想这些符号是什么。9日,该报报头下又用醒目的红方框刊出“Will it雪or雨today?”,让读者猜到底哪个汉字才是“雪”,内页的长文则讲述了汉字是如何从古老的象形字演变成现代汉字的。到了10日,又刊出了该报记者本·迈克因泰讲述其在中国学汉语的经历文章。当天起,向读者免费赠送汉语增刊和普通话教学光盘。这样连续做了10天,其网络在线还特意为英国人提供五节汉语自学课程。而更早的2004年2月9日,美国的《***箴言报》就发表《未来的讲中文者在哪里?》指出,在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美国学校缺少汉语教育不利于美国发展。

根据互联网数据统计机构Internet World Stats发布的数据,2009年,网络十大流行语种中,第一是英语,网络用户4.78亿;第二是汉语,网络用户数3.83亿;第三是西班牙语,网络用户数1.36亿。到了2010年,该数据显示,英语仍是互联网的“主导语言”,用户数5.37亿;汉语的用户数4.44亿,列第二;西班牙语的用户数1.53亿,列第三。美国科技资讯网站The Next Web据此预言:5年之后,汉语将取代英语成为互联网上最流行的语言。

汉语已在西方社会不可或缺,服务性的行业都设有汉语服务专员或者翻译。巨大的市场诱惑使许多国家不敢“怠慢”中国客,纷纷设立“汉语口语学习班”,帮助有关服务机构人员学汉语。

2007年1月,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招待法国官员、学者的招待会,已是“只用中文而不用翻译”的招待会。法国教育部“2010-2011汉语教学状况”显示,法国19所公立小学、535所公立中学和21所高校开设了汉语课,还有150所高校开办了汉语短期培训班和大学文凭班。全法有12万人在学习汉语。

 

2011年,原只有新加坡、泰国、韩国和澳大利亚开考的“少儿汉语水平考试”(YCT)在法国启动。此时,法国的“高等汉语水平考试”(HSK)已经整整举办了13届。

2011年,美国有4000多所中小学开设有中文课程,中小学生学汉语的人数超过16万,是6年前的8倍。加拿大有超过100万人使用汉语,而在工作场所使用汉语的起码有20多万。在英国有近10万人正在学汉语。在泰国开汉语课的学校超过1700所,超过70万人在学汉语。

伍 汉语与英语、西班牙语鼎足而三意味着什么

尽管汉语热的现象和数据,难以尽举。但人们不会忘记,从前曾有一种论调:汉语迟早要被英语淘汰。当时江湖上鼎鼎有名的名人、学者,持此论调并公开发声的并不少。事实已经无声地给了他们回击。更有意思的是那些从事汉语教学的老师和学汉语的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2008年11月7日,“玫瑰寒”在他的博客里发表了题为《将来的世界将由哪种语言统治?》的博文,开头是这样说的:“前几天问了一个德语助教和一个法语助教这个问题:将来的世界将由哪种语言统治?她们异口同声地说是英语。问她们为什么,她们说,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说英语。可是上课的时候,我问我的学生同样的问题,他们却异口同声地给了与那两个助教不一样的答案:Chinese(汉语)。问他们为什么。他们说:‘The British empire now has collapsed(现在的英帝国已经垮了)!’我真想不到英国的‘花朵’会是这样回答。这是他们的‘远见’还是只是他们恭维我的话语?”

关于“老外”近年来华学汉语的情况,羊城晚报记者电话采访了哈尔滨工程大学国际合作教育学院对外汉语教研室主任杜宏权先生。他非常简要地给记者作了如下概括:“全世界讲汉语的人数不断增加,对汉语的需求越来越大,汉语教育机构越来越多。来华学习汉语的学生,呈由大学向中学甚至小学蔓延的态势。而且,讲汉语学汉语教汉语的地域越来越广泛。” 当记者问及近年到哈尔滨工程大学学习汉语的“老外”在群体和地域上出现什么变化时。杜宏权先生说:“不算其他专业,以单纯学汉语计。一是人数急剧增加,现在的人数是2008年的5倍;二是国别日益增多,过去来学汉语的学生,日本、朝鲜、越南和美国居多,而现在最多是韩国、俄罗斯,泰国、蒙古以及中亚和非洲国家的学生增长非常快。”

长期致力于汉语国际推广的北师大汉语文化学院副院长朱瑞平先生,则在分析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和《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中,将汉语学习标准提到“全球视野”的高度。在他看来,“汉语国际教育不单纯是语言的问题,更是一个文化问题”。“因为从根本上说,语言既是文化的一种载体,是文化赖以构建和传承的重要手段和形式;语言本身又是文化的积淀,是文化的映像,是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两者密不可分。”

 

而西南师大中文系教授翟时雨说,过去“老外”学汉语,主要是出于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爱好,现在学汉语大多变为谋生的需要。在许多国家,懂汉语可以更容易找到工作或找到薪水更高的工作。

韩国《中央日报》的记者张世政说,韩国的二百多所大学,已有一百五十多所大学开设了汉语专业。因为大学学的是汉语,他毕业后就在韩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社找到了令人羡慕的工作。

对于语言的兴衰,尽管说法不一。但有一点是共识:国强,软实力强,则语言文化兴,反之则衰。历史,也为此作了明证。

作为拉丁语系中的西部罗曼语的葡萄牙语、西班牙语的兴起,是随着十五六世纪他们国力的崛起而传播四方的。至今,西班牙语仍占领着网络十大流行语种的第三把交椅。

而英语的崛起,是因为的英国工业革命引领了时代潮流,1588年消灭了西班牙“无敌舰队”,18世纪末打败了法国,成为世界霸主。而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英语为主流语言的美国,又成为世界强国。

而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文化影响力的提高,汉语的版图正以空前未有之势扩大。汉语与英语、西班牙语鼎足而三之势已经形成。

 

图文来源:羊城晚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191768.html

更多阅读

火影忍者 语C----赤砂之蝎考核自述 火影之赤砂之蝎第八区

【[火影忍者]语C----赤砂之蝎考核自述】遍地的黄沙,偶尔会有风暴来将这片天空染上昏暗。这是砂忍村,我舍弃了一切的地方。幼年时的我在无尽的等待和寂寥中迎来了父母双亡的真相。再也不可能触及到的温暖我却用另一种方式得到了。我用

西班牙语入门学习,语音学习

西班牙语入门学习,语音学习——简介西班牙语好入门,入门快吗?学任何一门语言,毫无疑问都是从字母发音还是学的。西班牙的一共有27个字母,令人高兴的是,一个字母只有一个发音,所以大家学起来相当的容易。至于很多学员头疼的大舌音,其实大家

转载 外交部公务员考试大纲(西班牙语专业) 外交部公务员考试

原文地址:外交部公务员考试大纲(西班牙语专业)作者:千奕西班牙语  公务员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稳定”的代名词。西班牙语专业的毕业生,可以报考的对口的有哪些部门呢?一般来说:外交部、中联部、商务部、海关、民航、旅游局和文化部都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析 令诸儿为攻守之势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析《过秦论》是名篇,“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其中心论点。许多材料对这中心论点的解释却似是而非,有的甚至绕过它东拉西扯。课本注释“[攻守之势异也]攻和守的形势变了。攻,指秦始皇和始皇以前攻打六

声明:《汉语与英语、西班牙语鼎足而三之势已经形成 现代汉语的形成》为网友耳边轻昵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