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韩国三八线 摄影 韩国电影三八线

走近韩国三八线

“三八线”顾名思义就是北纬38度线。当年北纬38度线曾多次作为朝鲜半岛分裂的标志,而当朝鲜战争停战,进行板门店谈判时,这条纬度线从此就将同一个民族、同一块国土分化在两个无法交流与沟通的区域,中间间隔着一块宽约4公里的“非军事区”。如今,“三八线”两边的亲人们彼此间虽能“鸡犬相闻”,但却眼睁睁地凝望着,“老死不相往来”。

三八线离韩国首都首尔(汉城)只有五十多公里。从首尔江边北道往西北不远即是自由路,是通往都罗山车站、临津阁和朝鲜开城的方向。出城几分钟,视线里就出现了一道醒目的铁丝网,每隔几十米还有一个小小的岗楼,有的岗楼是空闲的,但也有几个刚楼里威严地站立着全副武装的军人。导游告诉我们:铁丝网外侧就是南北韩之间的“非军事区”,因此这部分江面上任何船舶也不能航行。

临津阁

临津阁是一个靠近三八线的具有韩国代表性的统一观光地。这里各种遗迹和纪念物深深镌刻着朝鲜战争以来持续的民族对立而造成的痛楚,是人重新回味分裂的痛苦和祈愿统一的心情。

靠近“临津阁”时,眼前的一切让我们感到几分诧异:耸立着一些大型的游乐设施海盗船、高空观光轮等,还有一处音乐喷水口。(这也许是表示希望和平吧!)

“临津阁”前方有一条蜿蜒前伸的铁轨,那条铁轨沿着一座大桥跨过临津江一直通向远方。这就是朝鲜半岛南北方的交通枢纽。这条铁路是在冷战结束后新建的,而属于过去的那座铁路桥,如今已成为了供人观瞻的历史,江面上仅剩下的那几座孤寂的桥墩,凄然地在那里展示着当年那场战争的惨烈。展窗里那个布满弹洞的钢盔、还有那些已经生锈子弹等,无不在对游客述说那段心中的缅怀。

在铁路桥的一端,有一座如今看起来已显得很狭窄的木桥,这座桥叫做“自由桥”。当年南北双方就是在这里交换了“战俘”的。木桥靠近江水的那一端被铁质的栅栏隔断了。栅栏上随风飘荡着各色的布条,布条上用不同的文字写满了人们的心愿。那就是对和平、统一的向往,那是一种对民族的祝愿。这些都是来这里的游客或是前来祭奠北方亲人的韩国人留下的心声。间或,我们可以在这些浩瀚文字海洋里看到几组中文,同样的祝愿同样的感动。

“临津阁”附近也设立了一处“拜望坛”,专门供祖籍北方的韩国人前来祭祖。后面的院落里还有很多雕塑在讲述着,祭奠着。最吸引人的是路边的那些茂密的松树,树枝上密密麻麻地挂着一条条黄色的布条,也许是对亲人回归的召唤,是对团聚的强烈渴盼。



































 





统一展望台

随后我们又到乌头山的统一展望台。乌头山位于汉江与临津江的交汇处,展望台就建在山头上,是一座地上三层、地下一层的小型建筑。展望台里有大屏幕的电视演播厅,分别用不同的语言讲述“三八线”的今昔与北朝鲜的现状。里面还有一些北朝鲜生活用品的展览等。展望台高低不同的平台上都设有投币的高倍数望远镜,可隔江细细地观看对面的北朝鲜。平台上还设有一座“拜祖坛”,那些骨肉分离、身在南韩不能回到北方家园的人们,每年祭祖时就会来到这里凭吊、祭拜。





















三八线非武装地带



对中国人来说,来韩国三八线是不能不去的。三八线不仅分割了朝鲜半岛,也分裂了朝鲜民族,它既是当年抗美援朝战争的前线,也是如今东西方社会对立的前沿。



我们去的地方不是赫赫有名的板门店,而是临津江畔的临津阁非武装区。临津阁位于军事分界线南端7公里处,距首尔市中心54公里。离北朝鲜如此之近,难怪韩国人“安保”意识如此强烈 。

通往三八线的高速公路沿临津江畔而建,韩国人命名为“统一路”。“统一路”虽然宽阔,但路上布满障碍和荆棘。



车出首尔两旁的建筑也随着三八线的接近而由密转疏,就见道路两旁罗织着铁丝网,隔几百米就有一处哨所,加上阴沉的天气,临战气息愈来愈浓。







高速行车半个多小时就抵达临津江畔。临津江从北朝鲜逶迤而来,可以顺流而下,直抵汉江,江北二公里是非军事区,游人只能在江南向北眺望。江对岸就是北朝鲜,一江两岸,近在咫尺,让一个民族饱尝分离的苦痛。  



临津江是南北界河,因此这里的戒备明显加强。据说分界线附近布防的韩军占总兵力的70%以上。

    



临津阁距三八线2公里,是为祈愿韩半岛统一而于1972年修建的安保旅游景点,临津阁由北韩纪念馆、统一公园和各种纪念碑组成。临津阁外还陈列有6.25战争中使用过的坦克、飞机等12种军事装备。

临津阁是南北双方交流进行最频繁、最活跃的地方,是内最受外国游客喜爱的旅游景点之一。周边公园中有很多反应当年朝鲜战争和今年两韩恢复交流的纪念性建筑 。



临津阁是韩国人能到达最靠北的地方,与临津阁相对的望拜坛,它是那些背井离乡的人们每年春节和中秋时,面朝故乡祭拜的地方。



右侧山坡上的和平钟阁,高高悬挂的“和平之钟”代表京畿道人民对和平的期盼。



钟阁后面这一滴水又象征什么呢?眼泪还是水乳交融,不得而知。



山坡后不起眼的一座小桥竟是有名的“自由之桥”,原是京义线铁路上的铁路桥,它在朝鲜战争中遭到破坏,桥边废弃的旧桥墩还在。1953年南北双方签署停战协议后,双方通过此桥交换战俘,过桥就意味着“自由”了。它是冷战时期它是著名的隔离标志,也是连接南北的主要通道,为恢复南北经济联系,2000年对此铁路进行了修复。



据说从世界不同的战场上带回的石头组成的一面墙,象征对和平的祈盼。





远处是纪念那段不堪回首历史的慰灵塔。



应该是纪念南北离散家属会面的历史事件吧。



这里有关北韩的商品,当然是当礼品贩卖。



北韩的货币,看着是否眼熟呢,和老版人民币一个模子吧。看面值应该可比南韩值钱,南韩纸币面值很少有低于千位数的。



昔日剑拔弩张的前线,今日已是娱乐观光的公园。



时间有限,未能尽兴,在此我们将换乘国防部的车辆,深入非武装区DMZ,继续游览第三隧道和都罗山火车站。

登车前行,匆匆一瞥, “临津江驿”车站一掠而过。当年战争的让通往朝鲜新义州的铁路线在此彻底中断,随着南北和解,这条铁路也时通时断,望着空旷的铁道,禁行的红灯,冷清的站台,何时才能热闹起来。

临津阁,这个边境小镇,随着南北形势的紧张和缓和,这里也经历着悲欢与离合,见证者战争与和平。



注意,前方进入DMZ。

第三隧道、瞭望台和都罗山火车站都位于军事隔离区内,较外围区域管制严格,平民不能自由出入,只能搭乘军方安排的车辆,经过武装军警的一番护照检查,大家收敛很多。



出发不久就抵达“第三隧道”所在地,也就是北韩用于偷袭南韩而挖掘的坑道。韩国人将它用作国防(韩国称安保)教育基地,现在更开辟成战争旅游景点,吸引游客,尤其是中国人。

参观之前,还是先到放映厅回顾一下当年的那场战争,韩国叫“韩战”、中国叫“抗美援朝”、美国叫“朝鲜战争”。

进入DMZ,大家只能在开放区域拍照留念,敏感区域禁止拍照录像,必须寄存。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乘着缴械前观看纪录片的机会,偷偷抢拍了几张录像片,留一下记忆而已。



三八线(The 38th parallel)是位于朝鲜半岛上北纬38度附近的一条军事分界线。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盟国协议以朝鲜半岛上北纬38°线作为苏、美两国对日军事行动和受降范围的暂时分界线,北部为苏军受降区,南部为美军受降区。日本投降后就成为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临时分界线,通称“三八线”。

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突袭韩国,朝鲜战争爆发。两天后6月27日联合国安理会应韩国的控诉,决定派遣联合国军支援韩国抵御朝鲜的进攻。联合国军于9月15日在仁川登陆,10月底联合国军推进到鸭绿江畔。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朝鲜的请求,在苏联的帮助下于10月19日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参战,分别在第二次战役和第三次战役中攻克平壤和汉城,并迫使联合国军撤退至三八线以南。在此之后,尽管双方不断交战,但阵地基本没有大的变动,一直维持在三八线附近。

1951年7月10日朝鲜中国方面和韩国美国方面派代表开始停战谈判,主要分歧在军事分界线的划定和遣返战俘问题上,在经历了几次谈判中断后交战双方终于在1953年7月27日签署《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军事冲突停止,朝鲜战争结束。

南北朝鲜以三八线(更准确说是1953年7月27日双方实际控制线)为界处于分裂状态。三八线北部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南部为大韩民国。



根据停战协定规定双方沿实际控制线各后退两公里,设置缓冲区,双方军民均不得进入,这个长度248公里,宽度大约4公里的区域被称为非武装区,简称DMZ。



DMZ是英文“demilitarized zone”的缩写,中文名称为“隔离区”,也称“非军事化区”。

这条约300公里长的分界线斜穿朝鲜半岛,它截断了75条小溪和12条河流,以不同的角度越过崇山峻岭,穿过181条小路、104条乡村土路、15条道际公路和8条高级公路,以及6条南北铁路线。

展馆后面的站台就是通往“第三隧道”的入口,第三隧道是北朝鲜人秘密挖掘的一条地道,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时被发现,已经超过界线400多米。这条隧道离地面70多米,在全是花岗岩的地下,靠打眼放炮的方法一点一点挖掘的,共有一千多米长。

游客可以乘坐电瓶车下到隧道里面,为防护每人必须戴一顶安全帽。



据介绍,负责设计这个地道的人,逃到了韩国,透露了这一机密。韩国人就在地面上打洞寻找,打了170多个垂直的洞,找到了这条地道,还听到了下面的放炮声。韩国人往里面灌水,赶走了里面的朝鲜人。又在地道里筑了三道水泥墙,近年又将最靠南的200余米开辟为旅游景点。



洞口附近有军人驻守。



这就是那个神秘的“第三隧道”入口,洞口不大。其实地下的70多米的地方才是真正的北朝鲜坑道,此洞口是地下坑道被发现后韩国方面开凿的联络通道。

  乘坐矿车,沿韩国人开掘的斜洞下行两百米左右。



抵达地下七十米处的站台。



这条斜洞比较宽畅,是步行下来的通道。



这才是到了真正的隧道里,大约有二三百米长。



这个隧道在1978年被韩国发现。



下车就可以看到当年那个发现这条隧道的竖洞。



开放的隧道仅二百多米长,有两米高,两米宽,阴暗潮湿,洞壁坑洼不平,要猫腰向前走。



有些地方的花岗岩被涂成黄色。旁边有说明这是当年装炸药的炮眼,可以证明开凿方向。



隧道尽头就是一道水泥墙了,透过墙上的窗洞,前方幽深漫长,跨越军事分解线延伸到朝鲜一侧。



这个隧道据说在韩国方向有五个开口,每小时估计可以输送量三万兵力。真是苦心经营啊。



目前这样的隧道已发现四条,这条第三隧道最长。据推测还应有更多未被发现,数量不得而知。



回到地面,告别黑暗,重见光明,呈现一派和平景象。远离战争,早日实现半岛和平和统一是整个朝鲜民族共同的愿望。



继续前往都罗山和平展望台。



都罗山在临津江北,居高临下。

走近韩国三八线 (摄影) 韩国电影三八线


山上建有两层的纪念楼阁。设有展望台,可以眺望朝鲜,实地领略三八线风光。

阁楼一侧的和平展望台不可以拍照,但可以用望远镜眺望朝鲜。



通过望远镜,可以窥视北朝鲜一侧的村庄。



进入警戒线,有军人站岗,室内和室外不准拍照。



透过窗口的虚线,可以隐约辨识出边境线的大概位置。





都罗山火车站是韩国铁路最北的车站,南北韩恢复交流后作为南北铁路交汇点。





  



万般期待,艰难开通的铁路如今因局势紧张,已经停运。空荡的大厅里除了游客,只有几名工作人员和几名军警。



  

昔日的售票处,如今只能用来盖纪念戳,连接欧亚的铁路梦想何时可以实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195533.html

更多阅读

韩国电影《仅仅是朋友》 仅仅是朋友迅雷下载

最近几年,韩国还是出了几部值得关注的同志题材电影的,例如曾经网上蛮热的《不后悔》,《霜花店》,《西洋古董洋果子店》,还有比较新一点的08年的《男孩遇到男孩》。这些影片继承了韩国电影一贯的煽情,大尺度,画面唯美等特点,其国际影响力甚至

电影 几部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韩国电影 韩国深刻电影

开始接触韩国电影好像是在上大学之后,而第一部韩国电影好像是那部全地球人都知道的《我的野蛮女友》~这部再经典不过的爱情喜剧,不用多说真是算是谱写了韩国电影的辉煌历史!也捧红了“车太贤”和“全智贤”两位至今还很红的大明星!

奸臣电影 韩国电影排行榜前十名

奸臣 电影韩国的一个电影,反应一个荒淫无道的君王。一记是其表现手法比较大胆,情色成分很浓。但这种浓又不让人厌倦。有点浓妆淡抹总相宜。或许你会感觉到当个皇帝真好。尤其是昏君。韩国电影的形式逐渐多样化,进步简直像中国的发展一

韩国电影《偷情画室》国语配音版 韩国电影国语配音

韩国电影《偷情画室》[国语配音版]七个漂亮的女孩在一家女子内衣设计公司上班,生活平淡乏味,直到有一天刚刚毕业的学生亚男应聘到公司来做实习设计师,七个美女的生活被改变了,为了证明自己才是最有魅力的女人轮番

欣赏:看韩国电影《美人图》

看韩国电影《美人图》自从烫伤之后,我便全身心放松,不用为儿子每天吃什么而跑市场,也不用寻思到哪儿去玩费思量。我呆在二姐家里,过着饭来张口,水来抻手的幸福日子。怎么打发这些让伤口好起来的时间呢?我用两天看完了30集的电视剧《忘

声明:《走近韩国三八线 摄影 韩国电影三八线》为网友呃爆想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