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先生祠堂记》赏析 朝花夕拾藤野先生赏析

原载:万家姓手机网 中华严氏手机网→ 更多严氏新闻资讯
《严先生祠堂记》是北宋政治家范仲淹名作之一。约写于范仲淹出任睦州太守时期。文章短小精悍,仅二百多字。主题明确,议论充分,节奏明快,感情充沛。它虽不似作者自己写的《岳阳楼记》那样浩瀚雄浑,也不似刘禹锡的《陋室铭》那般纤巧明丽。但却以诚挚质朴的情愫,使人为之感动。作品中所写的严先生便是大名鼎鼎东汉名士严子陵,其亦为范仲淹所敬重,可见严子陵的品行之高影响至后世。一、原文:先生,汉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乘六龙,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节高之。既而动星象,归江湖,得圣人之清。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惟光武以礼下之。在《蛊》之上九,众方有为,而独“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先生以之。在《屯》之初九,阳德方亨,而能“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光武以之。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仲淹来守是邦,始构堂而奠焉,乃复为其后者四家,以奉祠事。又从而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二、赏析:文章一开始交待出“先生,光武之故人也”。仅八个字,便把两个人物及他们间的关系简单明确地告诉读者。“相尚以道”仅仅四字,开宗明义,点明主题,并以此统领全篇,可谓惜墨如金之至。“道”作为士大夫阶层的品格操守以及精神追求的最高境界,长期为人们所称道和推崇。下面作者以鲜明的节奏,紧扣“相尚以道”的主题,分三层逐次展开论述。作者把严子陵与光武帝两两对照、相互映衬,在突出严子陵的同时,使“相尚以道”的主题得以深化。 “及帝握赤符, 乘六龙, 得圣人之时, 臣妾亿兆,天下孰加焉?”“既而动星象, 归江湖, 得圣人之清, 泥涂轩冕, 天下孰加焉?”两句问话, 道出严子陵、光武天下无人可比的两种性格:光武是君临天下, 统治万民的一国之尊, 严子陵则是放浪不羁, 藐视权贵的一介寒儒。然而子陵之于光武能“以节高之”,表现了自己不事权贵的高尚操守; 光武之于严子陵, 亦可“以礼下之”,表现了一个开国之君礼贤下士的博大胸怀。这是他们“相尚以道”的具体体现。文章至此为本段的第一层。 这里的两个反问句,勾勒出了两个性格、地位迥异的人物形象。《后汉书·光武记》 中记载, 建武元年“光武先在长安时,同舍生强华自关中奉赤符曰:‘刘秀发兵捕不道, 囚夷云集龙斗野, 囚七之际火为主。’”光武得符,后果登帝位。其“乘六龙”,“臣妾亿兆”是何等宣赫。相传地上的要人在天上都有与之相应的星宿。据说, 严子陵与光武共卧,子陵将脚放在光武腹上。次日, 太史奏有客星犯帝座甚急, 以为不祥,光武却笑着说:“我不过与故人严子陵共卧而已。”以后严子陵归隐江湖,“泥涂轩冕”,这又是何等清高。“相尚以道”正是对他们二人关系的高度概括。 下面作者以《易》上的爻辞,为二人的交往找到理论依据, 对他们各自的品格给予了高度评价。严子陵能在“众方有为”之际, 在众人奔走钻营的情况下,“而独‘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光武帝则能以“阳德方亨”的得意时刻, 不逞骄奢、虚怀若谷,“以贵下贱, 大得民也”。这对一个封建政权的最高统治者来说,实为难能可贵。此为第二层。 在对事实和理论加以阐释之后,作者直接发表议论“盖先生之心, 出乎日月之上; 光武之量, 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 不能成光武之大; 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两两对照, 犹如工整匀称的对仗句式, 音韵铿锵,使二人“相尚以道”的关系在优美的文字之间得以升华。至此为本段的第三层。逐层论述之后, 总论一句:“而使贪夫廉, 懦夫立, 是大有功于名教也。”指出严子陵与光武帝的交谊对世人的教益和影响,可以使贪者廉, 弱者强, 这是有很大教化作用的。至此, 不仅将严先生的为人品格, 及他与光武“相尚以道”的交谊写足。同时, 所以“构堂而奠焉”的初衷也如水到渠成一般,尽在其中。 文章以歌颂严子陵人品的歌辞作结:“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作者把读者的视线, 从祠堂引向无限广大的天地之间。严先生的高风亮节, 飘于苍莽云山之间,荡乎浩浩江水之上, 世代相传, 与高山流水长在。开阔的意境, 深远的旨趣, 隽智的文字, 使读者在怀念先生之风的同时,产生无尽的联想。全文从介绍严子陵的身份起笔, 以赞颂子陵的高风亮节收束, 整个文章前后遥相呼应, 一气呵成, 气势不凡,别有一番神韵。作品行文质朴,不事雕琢,犹如严先生拙朴的人品;文字明白晓畅,但并非枯燥无味,这又如严先生含蓄深沉的性格。外部形式与所表达的内容达到了和谐完美的统一。范仲淹生活的北宋王朝,内忧外患日趋严重,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他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目标自警。为改变积贫积弱的北宋王朝,他于庆历年间主持变法,不久因保守派反对而失败;又因议论朝政,屡遭谪贬,一生郁郁不得志。这篇《严先生祠堂记》通过对严子陵、汉光武帝之间“相尚以道”的交谊的赞颂,表现了他对明君贤臣的清平政治的渴望,同时透出政治上失意之人的淡淡惆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196525.html

更多阅读

《好兵帅克历险记》读后感 朝花夕拾读后感

这几天,我读完了雅·哈谢克的《好兵帅克历险记》。 本来,读这本书是为了赚我爸的有奖读书资金。后来,读了才知道,这本书写得很精彩。此书写的是从一战导火线——塞尔维亚事件开始的,讲述了一名士兵帅克的故事。帅克在一战前服役就被

《朝花夕拾》主要内容及考点 初一朝花夕拾考点

孩子开学要摸底考,名著指定《朝花夕拾》。惭愧,惭愧,老妈妈帮着收集整理了相关内容和考点,放博客里供大家参考。不过,我保证,孩子通读了全书,并没有干脆走捷径。《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一本散文集。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

朝花夕拾杯中酒,寂寞人在风雨后 寂寞暴风雨

●一帘淡月起相思,对盏醉倾城,知音梦里华筝识。揽香总叹花空影,怎解相思扣,霜华几度染青丝。一朝怎尽离人泪,清塘月冷晓露知。羞遮红粉面,几许凭栏锦袖辞。临窗应看红香,花开花落两由之。只今唯有昔时月,依稀照梦痴。倦笔残烛,怎将吾心知。欲

鲁迅先生唯一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的散文集

鲁迅先生唯一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杜老师编辑整理)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

声明:《《严先生祠堂记》赏析 朝花夕拾藤野先生赏析》为网友地狱狂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