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驱动工作原理 伺服驱动器的工作原理

有多少种四轮驱动车辆就几乎有多少种四轮驱动系统。似乎每一家制造商都有几种为车轮提供动力的方案。不同制造商所用的语言有时可能会有点令人迷惑,因此在开始解释车轮驱动的工作原理之前,首先让我们来澄清一些术语:

分时和全时四轮驱动系统可以采用相同的标准来评估。最佳的系统会在每个车轮上施加最恰当的扭矩,也就是说,保持轮胎不会出现打滑时的最大扭矩。


【悍马的四轮驱动系统】


本文将说明四轮驱动的原理,首先介绍一些有关牵引力的背景知识,然后了解组成一个四轮驱动系统的各个组件。接着,我们将介绍几个不同的系统,包括由AMGeneral为通用汽车公司制造的悍马系统。


在了解汽车的不同四轮驱动系统之前,我们需要知道一点有关扭矩、牵引力和车轮滑移的知识。


扭矩是发动机产生的扭力。发动机的扭矩是汽车行驶的动力。变速器和差速器中的各个挡位可以使扭矩成倍地增加,再分解到各个车轮。一挡传送到车轮的扭矩比五挡大,因为一挡的传动比大,所以该传动比与扭矩的乘积也大。


下图显示了发动机所产生的扭矩的大小。图中的标记显示可引起车轮滑移的扭矩。启动条件良好的汽车的扭矩从不会超过这个值,因此车轮不会打滑;但启动条件差的汽车会超过这一扭矩,因此轮胎会出现打滑。只要一开始打滑,扭矩就会降到几乎为零。

【1. 开始启动前】

【2.启动后,上面和下面的小车都使用允许的最大牵引力行驶】

【3.上面的小车继续使用允许的最大牵引力行驶,下面的小车已经超出了允许的最大牵引力,车轮开始出现打滑现象】

【4.上面的小车继续使用允许的最大牵引力行驶,下面的小车因为车轮打滑已经失去了牵引力】

【5. 上面的小车继续使用允许的最大牵引力行驶,下面的小车因为车轮打滑已经失去了牵引力,这时上面的汽车已经到达了终点】

有趣的是在低牵引力条件下可以产生的最大扭矩量由牵引力的大小而不是发动机决定。即使您在车上安装了NASCAR发动机,如果轮胎不着地,再强的动力也无法利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牵引力定义为轮胎所能作用于地面的最大力(或者说,地面能够施加给轮胎的最大力,这两种说法都一样)。以下是影响牵引力的因素:

很简单,当施加到轮胎上的力超出轮胎所能提供的牵引力时,车轮就会打滑。 力通过两种方式作用于轮胎:

假设,您有一辆动力强劲的后轮驱动车,并且正在潮湿的弯道上行驶。轮胎有充足的牵引力以施加所需的横向力,保持汽车在转弯时不会脱离路面。又假设,您在转弯的过程中将油门踩到底(切勿如此操作),结果,发动机传送了很大的扭矩到车轮,产生了巨大的纵向力。如果将纵向力(由发动机产生)和转弯中所产生的横向力叠加,合力将超过可用的牵引力,就会使车轮滑移。


大多数车在干燥的道路上,甚至在平整的潮湿道路上也远远不会超过可用牵引力。四轮和全轮驱动系统最适合用于低牵引力条件下,例如雪地和较滑的山地。在下一节中,我们将了解四轮驱动系统如何在这些情况下一显身手。


四轮驱动和低牵引力


四轮驱动的优点很容易理解:如果您驱动四个轮子而不是两个轮子,就可以获得双倍的纵向力(由轮胎作用于地面而使车辆前行的力)。


这个优点可以帮助应对各种环境。 例如:

也有一些场合,四轮驱动与两轮驱动相比没有什么优势。最明显地是,四轮驱动系统无助于您在打滑的路面上停车。这时,全要仰仗制动器和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组成四轮驱动系统的部件:


差速器


任何四轮驱动系统的主要部件都是两个差速器(一前一后)和分动箱。此外,分时系统还具有锁止式轮毂,这两种类型的系统都可能具有高级电子装置,以便更好地利用可用牵引力。


汽车有两个差速器,一个位于两前轮之间,一个位于两后轮之间。差速器将扭矩从驱动轴或变速器传递到驱动轮。差速器还允许左右车轮在车辆转弯时以不同速度旋转。


车辆转弯时,内侧车轮与外侧车轮遵循不同的路径,前轮的路径也与后轮的不一样,因此每个轮子都在以不同的速度旋转。差速器使内外车轮之间可以存在速度差。(在全轮驱动中,前后轮之间的速度差由分动箱处理,我们后面再讨论。)


【最常见的差速器:开放式差速器】


在小汽车和卡车中使用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差速器。 所用差速器的类型对于车辆能否充分利用可用牵引力有着显著影响。


分动箱
这是四轮驱动汽车上将动力分配到前后轴的装置。

【典型的分时四轮驱动分动箱。可以结合行星齿轮减速器提供低范围传动比。】


回到刚才那个转弯的例子:当差速器处理内外车轮间的速度差时,全轮驱动系统中的分动箱包含一种允许前后车轮之间存在速度差的装置。这种装置可以是粘性耦合器、中央差速器或其他类型的齿轮组。这些装置使全轮驱动系统在任何路面上均可正常工作。


分时四轮驱动系统上的分动箱将前轴驱动轴锁定到后轴驱动轴,因此可以强制车轮以相同的速度旋转。这要求轮胎在汽车转弯时必须打滑。这种分时系统只能用于轮胎相对容易打滑的低牵引力条件下。在干燥的水泥路面上,轮胎不易打滑,因此应停止使用四轮驱动,以避免急转弯以及轮胎和动力传动系统的过度磨损。


有些分动箱(更常见于分时系统中)还包含一组附加齿轮,可以为车辆提供低挡区。这一附加的传动比为车辆提供了额外的扭矩和超慢速的输出速度。汽车挂低挡区的一挡时,最高速度大约是8公里/小时,但车轮产生的扭矩极高。这使得驾驶员能够缓慢平稳地爬上很陡的山坡。


锁止式轮毂
汽车中的每个车轮都被固定到轮毂上。分时四轮驱动卡车通常在前轮上装有锁止式轮毂。不使用四轮驱动时,可使用锁止式轮毂来断开前轮与前差速器、半轴(连接差速器与轮毂的轴)和驱动轴。这允许差速器、半轴和驱动轴在汽车处于两轮驱动状态时停止旋转,从而减少了这些部件的磨损并可节省燃油。


手动锁止式轮毂以前很常见。要使用四轮驱动,驾驶员实际上必须走出卡车,转动前轮上的一个旋钮,直到轮毂解锁。更新的系统具有自动锁止式轮毂,当驾驶员切换到四轮驱动时,这些轮毂会自动结合。这种类型的系统通常可在车辆移动时结合。


无论是手动还是自动方式,这些系统一般都使用一个滑动轴环来将前半轴锁定到轮毂上。


高级电子装置
在许多现代四轮和全轮驱动车辆上,高级电子装置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有些汽车使用ABS系统选择性地将制动力作用于开始打滑的车轮,这称为“制动牵引力控制”。


另外一些则具有高级的电子控制离合器,能够更好的控制车轮间的扭矩传递。 在本文的稍后部分,我们将介绍一种这样的高级系统。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大多数基本分时四轮驱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分时系统类型常见于四轮驱动的皮卡和旧式的SUV,其工作原理如下:车辆通常为后轮驱动。变速器直接连接到分动箱。从分动箱引出两根驱动轴,分别旋转前轴和后轴。


【四轮驱动基本系统图】


使用四轮驱动时,分动箱将前驱动轴锁定到后驱动轴,因此每个轴都从发动机获得一半的扭矩。 同时,前轮毂锁止。


前后轴都有一个开放式差速器。虽然此系统能够提供远比两轮驱动车辆更好的牵引力,但它有两个主要的缺点。我们已经讨论了其中的一个:因为分动箱被锁止,它无法用于越野。


另一个问题来自于所用的差速器类型:开放式差速器将扭矩均匀地分配到它所连接的两个车轮。如果这两个车轮中的一个脱离了地面,或者位于非常滑的路面上,作用到该车轮上的扭矩就会降为零。因为扭矩是平均分配的,这意味着另一车轮所接收的扭矩也为零。因此,即使另一车轮有充足的牵引力,也不会向该车轮传递任何扭矩。下面的图片展示了这种系统在各种条件下的反应。


【1. 开始启动前】

【2.启动后,正常行驶,前后四轮都使用最大的牵引力行驶】

【3.前左、右轮压过结冰路面,同时失去牵引力,后左、右轮正常行驶】

【4. 前左、右轮还没有越过冰面,同时失去牵引力,后左、右轮正常行驶】

【5.前左、右轮越过冰面,前左、右轮开始增大牵引力,后左、右轮正常行驶】

【6. 前左、右轮恢复正常,后左、右轮重复前面前左、右轮压过冰面的过程】

【7.前左、右轮恢复正常,后左、右轮重复前面前左、右轮压过冰面的过程】

【8.前左、右轮恢复正常,后左、右轮重复前面前左、右轮压过冰面的过程】

【9.前左、右轮恢复正常,后左、右轮重复前面前左、右轮压过冰面的过程】

【10.越过冰面,正常行驶中】

【11.前右轮压到冰面,前左、右轮同时失去牵引力,其实前左轮是可以施加牵引力的,但是简单四轮驱动做不到这一点】

【12. 前左、右轮越过冰面,恢复牵引力】

【13. 后左、右轮重复之前的过程】

【14. 前右轮压到冰面,前左、右轮失去牵引力】

【15.在前右轮没有越过冰面的情况下,后右轮也压到冰面,整个车辆失去牵引力,这就是简单四轮驱动的显著的弱点,只要前后两个轮子(不管哪一侧,可以任意组合)同时压到冰面,整个车辆就失去牵引力了,车辆会被困住】

我们在前面提到过,最好的四轮驱动系统能够精确地将适当大小的扭矩传送到每个车轮,所谓适当的大小就是不会导致轮胎打滑的最大扭矩。按照这一标准,这一系统的评分相当低。它向两个车轮传送的扭矩不会造成具有最小牵引力的轮胎打滑。


有几种方式可以改进这类系统。最常见的方式之一是使用限滑后轮差速器替代开放式差速器,这样可确保两个后轮能够在任何条件下施加某些扭矩。另一个选择是采用锁止式差速器,这种差速器将后轮锁定在一起,以确保即使是在一个车轮脱离路面的情况下,每个后轮都能获得传到车轴的全部扭矩。这可以改善系统在越野条件下的性能。


下面我们将见识一下终极四轮驱动系统: 悍马的四轮驱动系统。


四轮驱动工作原理 伺服驱动器的工作原理
【终极四轮驱动系统:悍马】

AMGeneral公司的悍马军用车结合了一些先进的机械技术和高级电子设备,创造了号称最完美的四轮驱动系统。


悍马具有全时系统,并附加了一些增强越野性能的功能。与前面介绍的基本系统一样,在这一系统中,变速器连接到分动箱。从分动箱引出两根驱动轴,分别连接到前轴和后轴。但是,悍马上的分动箱并不自动将前后轴锁定在一起。相反,它包括一组可以由驾驶员锁定的开放式差速器齿轮。在开放模式下(未锁定),前后轴能够以不同速度移动,因此车辆可以毫无问题地行驶在干燥公路上。当差速器锁定时,前后轴都可以获取发动机的扭矩。如果前轮陷于流沙,后轮将获得应对这一问题的全部扭矩。


【悍马系统示意图】

悍马的一个很酷的特征就是每个车轮上采用了齿轮传动轮毂。这些轮毂提升了整个驱动线,给悍马留下了约40.6厘米的地面净空,这是大多数四轮驱动车的两倍多。


前后差速器都采用了Torsen差速器。这些差速器有一个独特的齿轮组:只要它感知到某一个车轮的扭矩下降(轮胎打滑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齿轮组就会将扭矩传递到其他车轮。Torsen差速器可将两到四倍的扭矩从一个车轮传递到另一个车轮。这是对开放式差速器的一个重大改进。但如果一个车轮离地,另一个车轮仍然会得不到扭矩。


为解决这一问题,悍马配备了制动牵引力控制系统。当一个轮胎开始打滑时,制动牵引力控制装置将制动该车轮。这真是一举两得:

制动牵引力控制系统对将要打滑的车轮施加显著的扭矩,从而允许Torsen差速器对另一车轮增加两到四倍的扭矩。

下面以悍马为例。

【1. 启动前】

【2. 启动后,正常行驶中】

【3. 前左、右轮压到冰面,失去牵引力】

【4. 后左、右轮压到冰面,失去牵引力】

【5.前右轮压到冰面,前右轮失去牵引力,前左轮牵引力不变】

【6.后右轮压到冰面,后右轮失去牵引力,后左轮牵引力不变】

【7.前右轮和后右轮同时压到冰面,前右轮失去牵引力,后右轮失去牵引力,前左轮和后左轮牵引力不变,如果是简单四轮驱动车辆已经被困住】

【8.前右轮越过冰面,恢复牵引力,后右轮继续失去牵引力】

【9.前左轮,前右轮,后右轮压到冰面失去牵引力,后左轮正常行驶】

【10. 前左、右轮越过冰面,恢复牵引力】

【11. 后左、右轮压到冰面失去牵引力】

悍马系统遇到各种地形组合:要想困住悍马,必须使四个车轮都失去牵引力。
悍马系统能够向具有牵引力的任何轮胎传送大量扭矩,即使这意味着将所有扭矩传送到一个轮胎。这使得悍马非常接近于理想的四轮驱动系统的定义:为每个轮胎提供其能够承受的最大扭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199168.html

更多阅读

孕妇防辐射服 什么样的防辐射服好用_选哪种 防辐射服孕妇装

现代社会科技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电器进入我们的生活,如手机,电脑,电视等都成了我们日常的必需品,随之而来的是电磁辐射问题,没有任何人能证明电波和电场是绝对无害的,尤其现在孕妇流产、早产、怪胎、死胎的现象很多,所以孕妇不得不防啊,为了

客服外包的好处 芷江农商银行客服

现在做客服外包的越来越多,但是哪家比较好呢,哪家能让我们自己省心呢,现在我来提供一点意见。客服外包大概分为这几种:售前客服外包、售后客服外包、零底薪客服外包、客服外包现在开网店的人那么几乎都把开网店当成了兼职,以为淘宝好赚钱

交流伺服电机和无刷直流伺服区别-AMC推荐 直流无刷伺服电机

伺服就是一个提供闭环反馈信号来控制位置和转速.伺服在半导体设备中的应用极其广泛,例如在涂胶机,光刻机等设备上均有,下面就关于伺服电机的相关问题作出了整理,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带来帮助.1.伺服电机为什么不会丢步?伺服电机驱动

资料:转动惯量大小与伺服系统的关系转载

我们选伺服电机,一般为了高速定位,资料上都推荐负载惯量比电机转子惯量,不大于3。可是我就不明白了: 这关电机转子惯量啥事? 电机只管输出转矩就行了!换句话说,两台电机输出同样的假设可以输出同样的力矩,那么应该是电机转子惯量越小的越好

单次ONESHOT、人工智能AI FOCUS、智能伺服AI SERVO的区别 servo伺服器

单次自动对焦(ONE SHOT)、人工智能自动对焦(AI FOCUS)、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AI SERVO)的区别  单次自动对焦(one shot)是最为常用的。这种模式的工作过程通过半按快门来启动,在焦点未对准确前,对焦过程一直在继续。一旦处理器认为焦点准确

声明:《四轮驱动工作原理 伺服驱动器的工作原理》为网友斯人独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