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收藏家 红色收藏网站

不久前,新加坡美术馆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时代革命艺术座谈会”。令人意外的是,感兴趣者众多,主办者不得不临时添加椅子。出席的有新加坡人和马来西亚人,也有在当地工作与经商的中国人。主讲者之一的杨新发是新加坡著名的心理医生,在狮城购物中心乌节路开设诊所。   杨新发是新加坡著名的“红色收藏家”,尤其偏爱“文革”时期的藏品。他从80年代在香港工作时就有心收藏被他形容为“红色经典”的“文革”纪念品。二十多年来,他收藏了3 000多件的物品,包括像章、海报、油画、瓷器、塑像等,这使他成为全球“文革”纪念品主要收藏家之一。   在杨新发诊所的墙上挂满了“文革”时期的油画,对许多过来人而言,这些画是那么熟悉:系着两条辫子、脸蛋红通通、精神饱满、永远面带微笑、衣着朴素的女英雄。诊所门口的特制玻璃柜里则放满在新加坡曾是违禁品、现在却是珍藏品的“文革”时期工农兵塑像等物件。杨新发带着满足的笑容说:“很多珍藏品我只看了一次就包装起来,收在货仓里,至今尚未公开。”   毕业于新加坡公教中学的杨新发坦言,他在60年代中学时期深受老师影响,对中国充满好感,与当时许多青少年一样,对那个火红年代充满憧憬。这段经历为他今日的收藏活动打下厚实基础,产生强烈兴趣。为了回馈母校的教育之恩,他捐献16万新元给母校图书馆,在学校设立可能是全世界首个“‘文革’文物专柜”,展出的珍藏品包括小红书、写有“抓革命、促生产”字样的毛巾、政治标兵雷锋、白毛女、移山愚公的塑像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招贴画等。   杨新发表示,在母校设立“‘文革’专柜”是要让今天的学生对那个历史年代有所了解及启发;“‘文革’时代的艺术品,无论是海报、陶瓷或油画,均呈现光明积极、斗志昂扬的精神面貌,感染力很强,政治意味浓厚,充分反映‘艺术要为政治服务’的目标”。他说,诊所挂满“文革”时期的油画,除了为单调的诊所增添色彩,更主要的也有“业务上的考虑”,这些表现积极人生、人物表情欣喜的油画,能感染求诊的忧郁病患者,疏导他们低落的情绪,走出疾病的阴影。杨新发说:“‘文革’时代强调的‘事在人为’‘人定胜天’,对忧郁病患者有积极疗效。”   熟读《-选集》的杨新发也把-思想用于治疗,-很多理论其实可以用在治疗过程之中,例如毛的《矛盾论》称“通过现象看本质”、“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这些思想都对诊疗有启发。   杨新发是80年代在香港工作时养成收集书画文物的喜好,但当时对“文革”纪念品兴趣还不大。1993年,他到北京出席医学会议,一位美国收藏家对他说:“我们都在收集中国‘文革’纪念品,你们却在收集可口可乐空罐。”此后,杨新发通过古董商及朋友,每个月都从香港、大陆收集几十件“文革”艺术品,丰富他的收藏内容。在两岸三地及欧美,收集“文革”遗物已经非常困难,一年里他能收集一两件“文革”纪念品已是谢天谢地。   收藏“文革”纪念品的热潮始于80年代初,不过当时人们对疯狂的红色时代仍心有余悸,收藏活动处于地下状态。90年代初,“文革”纪念品收藏活动大张旗鼓登场,收藏家约近百万人,收藏像章、瓷器、邮票、粮票、语录、油画、用品、唱片等,仅像章收藏家就有三四十万人。马来西亚与新加坡也有人收藏“文革”纪念品,不过没有人像杨新发那样收集得那么齐全。   杨新发表示,他不会把像章作为收藏重点,因为像章的数量太大,欧美也有人大量收集。杨新发的收藏重点集中在陶瓷艺术品、塑像和油画,其中让他自豪的是一套32个人物造型、名为“打倒四人帮,欢庆胜利”的陶瓷艺术品,这套珍藏品曾经流落香港五年,经他多次托人游说有关收藏家,方说服人家“割爱”。另外一套他非常喜欢的是编号为“七五零一”、专门为-制作的瓷器,这套瓷器出自著名瓷都景德镇,制作于1975年,说是要献给-欣赏,不过还来不及送出,-就在次年逝世,过后流落民间,最终到了杨新发手中。杨新发认为,他收藏的“文革”纪念品如果不是落到自己手中,极可能就属于欧美收藏家所有,这对中国并不是好事。杨新发对自己有能力保存中国文物并作出贡献感到高兴。他说,不会转让手中的“红色经典”,“一些中国收藏家曾接触我,要求让出这些收藏品,但我拒绝了。”   新加坡国立大学讲师、博士倪亦斌认为,“文革”纪念品被收藏,除了具有研究“文革”史的价值,部分人是痛感现代人在经济社会条件下丧失理想,要寻找记忆沉淀,缅怀那段在目前已找不回的“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精神。“经历‘文革’洗刷的一代,今天已经是五六十岁的人,有的事业有成,他们愿意收购这些让他们感到亲切的纪念品。”他说,“文革”纪念品有收藏价值,一方面是因为许多遭受“文革”重创者对“文革”的憎恨与厌恶,导致他们把家中“红色经典”摧毁殆尽。改革开放也令人们遗弃“红色经典”,致使保留下来的红色纪念品逐渐减少。另一方面是,因为很多“红色经典”当时经过认真创作,融合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具有一定的艺术特色,成为时代的一种象征。在那段以国家政治为主导思想的时代,艺术创作强调“高、大、全”“红、光、亮”,走的是“大众艺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路线,为大众勾画出一个“即将来临的完美的未来世界”,成为独特的“具有中国社会主义色彩”的艺术。   历史不应该被遗忘。经过多年的收集,杨新发已经完全迷上那个“火红年代”。他喜爱听古典音乐,也喜欢听“文革”歌曲,还以“文革”纪念品为题材制作小年历及贺年卡,派送亲朋好友。他还有一个梦,希望有一天,能在新加坡设立一间“红色经典博物馆”,让更多的人都有机会了解这个曾影响过数亿人命运的时代。    红色收藏家 林友顺

红色收藏家 红色收藏网站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00998.html

更多阅读

怎样鉴别真假紫砂壶 精 真假紫砂壶的鉴别

茶壶因茶而流行,而紫砂壶又因为其泡出的茶色泽透澈,香味纯正,受到很多爱茶人士的追捧,不过由于过度开采,紫砂越来越少,紫砂壶就显得尤其珍贵,正因为此紫砂壶一般都是名家名作,纯手工制作,没有相似做工又相同形状的紫砂壶。收藏家喜欢收藏紫砂

当前党费收缴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党费收缴存在的问题

会员名: 密码: 忘记密码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网站搜索 | 简 繁 默网站首页党建动态理论研究党建资料库党建实务党员风采知识百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栏首页 → 党建实务 → 组织建设阅读内容背景:              当前

圣城网圣经神学 菲律宾圣经神学院网站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网站搜索 | 简 繁 默圣徒的营 蒙爱的城www.crca.com.cn首页关于我们福音信息信徒牧养爱心关怀归正之窗教会建造神学教义家庭祭坛历代名牧林刚专栏灵修精品图书大观延伸讲台诗篇颂赞教会周刊背景:      

中国红色收藏巅峰论坛在洛举行 红色收藏视频

中国红色收藏巅峰论坛在洛举行(高清组图)0“中国毛著收藏第一人”、中国红宝网董事局执行主席张迪杰先生发言论坛现场嘉宾们积极发言2012年12月29日上午,万众瞩目的中国红色收藏巅峰论坛在千年帝都洛阳举行,中央党史研究室宣教局局长赵

声明:《红色收藏家 红色收藏网站》为网友不合群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