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相见,目击道存 --------空城计中的潜对话 空城计 京剧

君子相见,目击道存

--------空城计中的潜对话

“空城计”的故事为国人耳熟能详,可谓妇孺皆知。人们往往首先赞叹诸葛亮的镇定自若、智勇神奇,在这样的认识下,司马懿自然就显得弱智胆小,甚至猥琐可笑了。其实陈寿的《三国志》中并无有关“空城计”的相关记载,《三国演义》中故事那就是作者罗贯中的文艺创作。然而,这本充满权谋、智慧的小说在演绎“空城计”这个故事时,真的如人们所理解的“诸葛亮聪慧,司马懿愚笨”吗?若真是这样,恐怕就不仅仅可以说司马懿愚蠢,诸葛亮也不过是卖弄小聪明而已,“三国”诸英雄的雄才大略也被大大折扣了。

故事再现一下:诸葛亮据守西城只5000人马,此时还分出一半去运粮草,只剩2500的老弱病残,而司马懿则引兵150000大军,两者相较,蜀军连魏军的零头都不到,原文谓之“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或小股军队先行试探、或大军围而攻之、或强行攻城,这样的兵力只怕随便一个无名小卒都可轻易完胜,何况是文韬武略的司马懿呢?可以说,司马懿一战成名,声震天下的机会就在此役。此时的诸葛亮呢?应该说,也感到局势的险境,如何保全自身,如何保住自己一世英名。此时,诸葛亮决定置之死地而后生,他要自导自演一出戏,拯救自己,同时要求司马懿友情出演,才能不漏痕迹,浑然天成,筹码是拯救自己的同时,也拯救了你司马懿,成败只看你司马是不是懂我诸葛的良苦用心,是否愿意乾坤配合。

好戏正式上演,只不过千百年来看戏的人很少看得透彻,当然,诸葛、司马二人骨子里也并不希望人们(尤其是当时的人们)能够读懂这出戏。

原文如此:“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傍若无人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名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懿看毕大疑。”

此时的孔明我怀疑早已是一身冷汗,但仍需故作安静沉稳。孔明此时特别需要用自己的冷静感染、提醒正在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司马懿。他只能用这种方式让司马大惊大疑,惊疑之后人必然身心都会冷静下来。

司马看到城头上诸葛的笑容可掬,自然心生疑虑:“孔明,你疯了吗?”

诸葛微微一笑:“孔明不疯,是你仲达疯了。”

司马微微捋捋胡须“我仲达疯什么?你死到临头,还故作此态,想唬住我吗?世人都说你诸葛亮神机妙算,今天你可曾算到?司马懿扬名立万之日到了,谢谢你了,老朋友。哈哈哈……”

诸葛在城楼上摇摇头,轻轻挥一挥羽扇:“仲达,杀了我真的值得那么高兴吗?杀我,对你有何益处?”

司马再现豪气:“杀你之后,这世间舍我其谁?”

诸葛目露轻视,遗憾一笑:“那你就下令攻城吧。孔明愿先走一步。”
君子相见,目击道存 --------空城计中的潜对话 空城计 京剧

…………

司马开始鹰视,此时,诸葛亮正抚琴而奏,手指轻扬,视线随指,目光如炬,与司马交接之时,司马深深感到诸葛目光中的不屑与诡异。司马开始狼顾,后面15万大军是自己蛰伏多年得来的成果,多年的韬光养晦难道只为的一个“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吗?只为给曹家当一个高级打工仔吗?今日一战成名,可以名垂青史,回去后呢?曹家还会再让自己拥有军权吗?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今日诸葛若是那狡兔与飞鸟,我岂不成了狡兔与飞鸟之后的走狗、良弓?曹操临终警告曹丕“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曹丕从未放弃过对自己的提防,其后曹睿亦是如此,自己仕途大起大落,充满着艰险,时常遭人嫉妒,政敌极多,做事往往受到多方的牵制。今日杀得诸葛回去邀功,是福是祸?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存啊!杀还是不杀;攻还是不够攻,这是一个问题。

“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去之,必固兴之。   将欲夺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将要收敛它,暂且扩张它;将要削弱它,暂且增强它;将要废弃它,暂且兴起它;将要夺去它,暂且送给他。这就叫做深沉的预见。) 于是司马仲达下令“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问道:“父亲何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司马昭便糊里糊涂的跟着撤军。

小司马怎能读懂父亲老奸巨猾的内心世界?老司马高处不胜寒的内心又怎可对人道也?

“空城计”完美巨献,诸葛亮长出一口气,司马懿又何尝不是如此,两位高人的目光对视就是一次高层次的对话。只可惜导演和演员都可谓高山仰止,而千百年来却缺少了高层次的观众。人们能感觉到两位的反常,而这反常行为的背后隐藏着不为人道的玄机却无人能启,以至于毛批亦云:作怪跷蹊。不独仲达大疑,至今我亦大疑。莫非孔明弹琴时默念退兵咒语?

一个是凤凰涅槃;一个是欲取姑予。

佛家云:君子相见,目击道存。恐怕说的就是如此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01041.html

更多阅读

读余光中先生《我的四个假想敌》有感,附载全文 余光中的诗

和父亲亲密无间是20年前的事情了,记忆中和父亲可以亲密到坐在他腿上的情景依稀只得一次,仿佛是看某部电视剧中听到“白马王子”一词,爬上父亲的腿去问他这是什么意思,不记得他的回答了,大概是“女孩心中喜欢的男孩”之类的话吧,他是从来都

冯小刚实话微博,陈道明声色俱厉 声色俱厉的反义词

冯小刚实话微博,陈道明声色俱厉10月上旬,导演冯小刚在微博上表达了国人对讲真话的恐惧。冯小刚写道,“说两句实话,代价是很大,先是媳妇不让睡觉,苦口婆心央求:看在我和孩子的份上少说两句实话行吗?后是兄长如道明,声色俱厉质问:你不说实话能

论匪我思存小说中的悲剧意识 殊途 匪我思存 小说

论匪我思存小说中的悲剧意识匪我思存是一个新兴的网络作家,自2005年出道以来屡出新作,并以她独特的小说风格“悲”在网络文坛上深受好评,也影响了近两年青春小说的阅读风向。她的创作题材有古有今,而且都带有着很强烈的悲剧意识,曾有网

声明:《君子相见,目击道存 --------空城计中的潜对话 空城计 京剧》为网友羡煞尘嚣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