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观摩活动特等奖《伯牙绝弦》 新进教师观摩课

摘自人教网

伯牙绝弦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张聪一、教材分析《伯牙绝弦》一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艺术的魅力”这一主题下的一篇文言文,全文共5句话,77个字。这篇课文语言精粹,简洁流畅,适于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古文意蕴,品味文字精妙,享受审美乐趣。知音相逢,千载其一,伯牙绝弦,荡气回肠。古人与学生虽相隔遥远,但文字中所传递出的真挚情感却跨越时空,叩击着我们的心灵,值得我们在读中体验、读中感受、读中理解。峨峨群山,仁者之乐,洋洋江河,智者情抒,作为流传不衰的文化经典,“高山流水觅知音”所传递出的,不仅是挚友间的心心相映,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共鸣!这就需要我与学生一起,透过语言文字,去触摸伯牙、子期博大的胸襟、高洁的情怀;通过组合阅读,感受文化经典在历史长河中的恒久魅力。学生在五年级时,对于“文言文”这种“古代书面语”已有了初步感知,也掌握了阅读文言文的一些方法。但是,由于文言文特有的表达形式,使学生在走进文本、把握情感方面仍具有一定的困难。作为第二课时教学,就需要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在诵读、感悟、对话、拓展中,含英咀华,披文入情,提升语感,感受意蕴。二、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在自读自悟中,丰富对文言文的阅读体验。3.通过组合阅读[1],形成对“知音”内涵的理解,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三、教学准备:学生准备: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能根据注释初步了解课文大意,触摸到伯牙、子期的知音之情,借助课外资料了解“高山流水”的文化含义。教师准备:相应课件,组合文本。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二)体会知音情深1.阅读《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感受知音深情。2.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知音深情:(1)学生自由读。(2)创设情境,感受知音深情。(3)生生合作读。3.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知音”内涵。(1) 知志。出示:以伯牙之艺,而独一子期能知其志。——《吕氏春秋》(2)指导读出伯牙、子期的志向。(3)师生对读,烘托情感:当伯牙志在高山时,唯有子期会对他说——(生读)当伯牙志在流水时,唯有子期会对他说——(生读)(4)课文读到这里,你们有什么发现?(5)再次创设情景引读,感受生命之交。师读:当伯牙“志在高山”时,已听不到子期说——生读: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师读:当伯牙“志在流水”时,已听不到——生读:善哉,洋洋兮若江河!4.读写结合。5.紧扣“绝”字,感受文言文的语言。(1)交流对 “绝”字的理解。(2)从“绝”字中发现文言文语言的特点。(3)再读课文,感受文言文语言魅力。(三)组合阅读,触摸知音文化。1.出示诗文,表达感受。2.自读诗句,积累语言。3.背诵课文。板书:25伯牙绝弦志知音千古绝唱课文: 伯牙善鼓②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③,钟子期曰:“善哉(zāi)④,峨峨⑤兮(Xī)⑥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⑦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①绝:断绝。②鼓:弹。③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④哉:语气词,表示感叹。⑤峨峨:高。⑥兮:语气词,相当于“啊”。⑦洋洋:广大。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读一读,说说句子的意思。(1)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2) 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3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资料袋俞伯牙、钟子期相传为春秋时代人,关于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列子》《吕氏春秋》等古书均有记载,也流传于民间。我国古诗常有提及,如,“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根据这个传说创作了《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收在《警世通言》中。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1]“组合阅读”是组合阅读教学的简称,指为实现一定的阅读教学目标,从文体、文本、作家、时代等不同层面选择多篇与教材相关的文章,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引导学生构建课内外文本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以发现性的思维方式感受语言文字表达的情感,探讨解决阅读中的问题。进而促进学生的阅读力和阅读品质的提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阅读态度,使学生在阅读中经历有意义的阅读过程,感受阅读的快乐,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2014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观摩活动特等奖《伯牙绝弦》 新进教师观摩课
伯牙绝弦(人教版 六上)北京市东城区史家小学张聪课前谈话:1、自我介绍——让学生看动作猜老师的姓:张弓射箭(姓张)2、出示象鼻山图片,让学生介绍桂林的山水。(生介绍) 真是“桂林山水甲天下。”3、师介绍北京的龙庆峡小漓江,邀请同学到北京游览。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1、学生读课文,指导读出节奏。2、出示难读的句子,检查朗读情况。3、出示带四个“善”字的句子,(“善”标成红色)问学生有什么发现?小结:同一个表达的意思不同,这就叫一字多义。这在以后的学生中还会遇到。 4、让学生质疑。引入课文的学习。 生质疑:为什么世界上再无知音?伯牙为什么绝弦? 二、体会知音情深1、板书“知音”,阅读课文,了解什么叫“知音”?(生默读,请三名学生2、全班交流:为什么有这种感受,师点拨。 3、师生合作读句子,再现当时的画面。 4、知己在这里啊,(一一出示高山图、流水图)子期会怎么说? 生接着朗诵:“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 师:这真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5、伯牙还会想到什么呢? 6、板书甲骨文“志”字,解释字义,问:伯牙和子期的心去哪呢?(引出杜甫、李白的诗句) 7、“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说出了伯牙怎么胸怀?(生:伯牙博大胸怀) 8、此时,你对知音有什么新的认识?(生板书:) 同学们对知音的认识有了新的变化,从知心到知志…… (生上台板书:志同道合,志向相同。)9、伯牙在子期死后,为什么会破琴绝弦?(生借助阅读资料自学,再全班交流,师点拨) 10、哪个词写出了“再无二人”?生:知音难求(板书)11、创设情境引渡,感受生命之交。(师生合作读)师读:当伯牙“志在高山”时,唯有子期会对他说——(生读“峨峨兮若泰山”)师读:当伯牙“志在流水”时,唯有子期会对他说——(生读“洋洋兮若江河”) 12、紧扣“绝”字,感受文言文的语言。师读:当伯牙“志在高山”,却再也听不到子期说——(生读“峨峨兮若泰山”)师读:当伯牙“志在流水”,却再也听不到子期说——(生读“洋洋兮若江河”) 师:可面对子期的墓碑,伯牙悲痛欲绝。(配乐出示句子的播放录音) 忆昔去年春,……三尺瑶台为君死!伯牙绝弦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可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出示历代诗人名人提到伯牙子期的诗句)师:从这些诗句,你感受到了什么?生谈理解。13、出示诗句:此时高山与流水,应有钟期知妙旨。师:你想到了文中那句?生读句子: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出示:子期竟早亡,牙琴从此绝。师:你想到了文中那句?生读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三、组合阅读,触摸知音文化1、一幕又一幕出现在我们面前,师生合作读2、尝试背诵课文。四、布置作业:1、背诵《伯牙绝弦》2、《推荐阅读《列子 汤问》五、板书:伯牙绝弦知音 心灵相通志同道合 心有灵犀志向相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04109.html

更多阅读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伯牙绝弦名家教学实录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中华文化在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阐释,莫过于春秋时期楚国余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伯牙绝弦》讲述了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伯牙、子期的真

转载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黄婷婷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原文地址:《伯牙绝弦》教学设计黄婷婷作者:狗尾草一、教材分析《伯牙绝弦》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的第二篇文言文,全文共77字,5句话,语言凝炼典雅,抑扬顿挫,内涵丰富,堪称中华优秀经典诗文中的经典,是引导学生运用一定的方法学习文言文,感受艺

游戏活动之《小青蛙跳荷叶》_宝一乐园 青蛙跳荷叶

设计意图:  在儿歌《小青蛙》活动中,幼儿对于小青蛙特别感兴趣,尤其是对于学小青蛙叫、跳等活动更为兴趣黯然。因此趁着幼儿的喜欢劲,满足幼儿的表演欲望,进一步让幼儿了解小青蛙特有的本领,我设计了游戏活动《小青蛙跳荷叶》,使幼儿在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练习八《庄稼的保护神》看图写话

庄稼的保护神庄稼的保护神——魏博文一个小朋友要吃青蛙,他一边追一边说:“美味的青蛙,你不要跑,做我的食物吧!”可是青蛙并不听,而且跑得越来越快,那小朋友的身上有一只吸血鬼———蚊子。他也没在意,光一心一意地捉青蛙,蚊子边吸血边得

声明:《2014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观摩活动特等奖《伯牙绝弦》 新进教师观摩课》为网友情少故事多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