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学诗》教学设计 登岳阳楼陈与义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 登岳阳楼陈与义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

一点繁星

目标导航:

1、了解本文作者及其代表作《红楼梦》的文学常识,积累字词。

2、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讨论香菱学诗取得成功的原因,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3、培养学生善学、乐学、苦学的学习精神和态度。

4、学习塑造人物形象的多种描写方法。

一、导入:聆听一曲《红楼梦》之金陵十二钗副册《叹香菱》,从而引出本文主人公香菱的悲苦身世。

叹香菱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红楼梦》之金陵十二钗副册 香菱

香菱身世:香菱,本名甄英莲(偕音真应怜)是甄世隐的女儿。出身官宦家庭,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三岁那年元宵,在看社火花灯时被骗子拐走,过了几年,侥幸遇到个冯公子冯渊(偕音逢冤)真心实意要买她,不料又碰到了呆霸王薛蟠,打死了冯渊,生拖死拽地抢走香菱,买去做妾,后随薛家进京,一直住在荣府梨香院。平日她要伺候薛蟠,难得有空。因薛蟠外出经商,宝钗把她带进大观园给自己做伴。环境的改变激发了香菱学写诗的愿望,宝钗说她得陇望蜀,可她急切得很,于是去找林黛玉。选文从这里展开。

二、速度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由一个问题:香菱学诗过程是怎样的?引领分析文本结构。

归纳:黛玉指点学诗门径、香菱用心读诗悟诗、香菱苦心反复作诗

三、文本解读:以启发式为主,读中感悟,师生共同交流探讨。

1、黛玉身为老师,指点了哪些学诗的门径?

起承转合、平仄相对、虚实相生

第一立意要紧,不以词害意(重内容、轻形式)

多读诗,读名家诗

品词析句:

2、香菱是怎样感悟王维诗句的?(播放《红楼梦香菱悟诗》片段)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品析直和圆两个形容词的妙处)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品析白和青两个形容词的不同)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品析余和上两个动词的妙处)

古诗鉴赏

3、香菱写了哪几首诗?黛玉是如何点评的?你又会怎样点评?

香菱写的第一首诗: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探讨明确:香菱作的第一首诗比较幼稚,用语直露,把前人咏月习用的词藻堆砌起来,凑合成篇。最大的问题是,全诗没有表达真情实感,了无新意。诗中所用“月桂”“玉镜”“冰盘”等,词藻陈腐,所以黛玉说“措词不雅,被缚住了”,即不能从前人的套子中跳出来。

香菱写的第二首诗:

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

探讨明确:香菱的第二首诗就有所进步了,能用“花香”“轻霜”等比喻,又用“人迹”“隔帘”等情景烘托,渐渐放开了手脚。但“玉盘”“玉栏”等词语仍有陈旧的气息,而且全诗在咏月色而不是月亮本身,有些跑题,所以黛玉说“这一首过于穿凿了”。

香菱写的第三首诗: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探讨明确:这首诗是成功的。首联写月光及月的形态。颔联写月下之景。颈联写思念亲友之情,表达作者孤单无依的感觉,,尾联归结全诗主旨。句句写月,又句句写别离。最后在嫦娥自问中融入作者的孤单无依的感觉。这是她三岁离开父母直到现在郁积在心头的感情。尤其是颔联,对仗工整,言浅意深,堪称精妙。其中砧敲、鸡唱、闻笛、倚栏,无一不引起她的故乡之思和自伤身世的凄凉,耐人寻味。这样,诗就不是空洞的而是有内容的了。难怪众姐妹说:新巧有意趣。

4、写法借鉴:找出文中表现香菱学诗如痴如醉的描写语句

“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她数次睡觉,她也不睡。”

“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

“便自己走至阶前竹下闲步,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斜视。”

“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

“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

“这个人定要疯了。可真是诗魔了。越发弄成个呆子了。”

写法借鉴:细腻准确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塑造人物。

侧面描写,使人物形象丰满生动。

5、感受人物形象:有人说《红楼梦》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赞歌。多愁善感、羸弱多病、孤傲尖刻是林黛玉主要的性格特征,但在本文中她指导香菱学诗是那样热心和不厌其烦。苦命的香菱苦志学诗终有所成。请分析一下两人在本文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

黛玉性格特征:学识深厚、诲人不倦、教学得法、坦诚率真、

香菱性格特征:精华灵秀、悟性极强、痴迷执着

6、读后感悟: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香菱学诗对我们语文学习中的阅读和写作有哪些启示?

主观原因:苦志学诗、精血诚聚

客观原因:有好的引路人指点迷津。大观园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

做有心人,提高兴趣。转益多师,不耻下问。多读诗读好诗。勤于实践,不怕失败。

总结:香菱学诗的过程,可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古今成就大事业者所必须经历的三种境界来概括: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渴望)第二境“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苦学)第三境“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终有所成)

7、再读作者与作品

曹雪芹:曹沾(zhān)(约1715.6.12—约1763),名沾zhān 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清代小说家,诗人。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后因家庭的衰败使曹雪芹饱尝了人生的辛酸。他在人生的最后几十年里,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十年创作了《红楼梦》并专心致志地做着修订工作,死后遗留下《红楼梦》前八十回的稿子。

《红楼梦》简介:《红楼梦》的初名叫《石头记》,它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时,就受到人们的喜爱。《红楼梦》主要写的是一个人生、命运、爱情的故事,并以一个大悲剧悲欢离合的故事为中心,通过一个贵族大家庭的兴衰变化,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奢靡、丑恶,展示出封建社会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1792年,一个叫程伟元的出版家把曹雪芹的《红楼梦》80回与高鹗续写的后40回合在一起出版了两次,从此《红楼梦》便流行起来。其内容丰富、情节曲折、思想认识深刻、艺术手法精湛,是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

四、课后延伸

•从写作、阅读和人生态度等方面写一篇《香菱学诗》的读后感。

•再读《红楼梦》原著或观看电视剧《红楼梦》。

•大胆质疑,相互交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04110.html

更多阅读

获奖论文:《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

《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宣城市2009—2010学年度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学设计、教学课例和教育案例评选参评案例”《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绩溪县适之中学 张一、教学设计思路:针对九年

《我家门前的海》教学设计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我家门前的海》教学设计 梅州市梅县丽群小学宋青玲设计理念:本节阅读指导课注重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在阅读学过程中的自主、合作、探究,通过课内课文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养

《外婆的澎湖湾》教学设计 外婆的澎湖湾

《外婆的澎湖湾》教学设计人音版五年级下册第四课(第一课时)设计、执教者:柯丽卿课型:唱歌课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教材分析:《外婆的澎湖湾》由台湾著名的民谣创始人叶佳修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校园民谣。是一首曲调优

《香菱学诗》解读与教学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

【文本解读】“慕雅女雅集苦吟诗”。《香菱学诗》节选自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香菱等一

《小鹰学飞》教学设计 小鹰学飞教学实录

“走进新课程,让学生热爱学习”教学设计及反思《小鹰学飞》教学设计教学模式:(1)激情导入——创设情境抓全篇,重在激发动机;(2)初读课文──强化情境,初步理解字、词、句;(3)精读课文──凭借情境品尝语感,领悟课文精华。(4)拓展运用——积累

声明:《《香菱学诗》教学设计 登岳阳楼陈与义》为网友云雾渐消散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