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 凭依附身系列

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
——读韩愈《云龙说》并观柳云龙艺术创作有感
● 苏染尘
《云龙说》
唐代·韩愈
原文:
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上,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易》曰:“云从龙。”既曰龙,云从之矣。
译文
龙吐出的气形成云,云本来不比龙灵异。但是龙乘着这股云气,可以在茫茫的太空中四处遨游,接近日月,遮蔽它的光芒,震撼起雷电,变化神奇莫测,雨水降落在大地,使得山谷沉沦。这云也是很神奇灵异的呢! 
云,是龙的能力使它有灵异的。至于龙的灵异,却不是云的能力使它这样子的。但是龙没有云,就不能显示出它的灵异。失去它所凭借的云,实在是不行的啊。多么奇怪啊,龙所凭借依靠的,正是它自己造成的云。《周易》说:“云跟随着龙。”那么既然叫做龙,就应该有云跟随着它啊!
有感:
这是唐朝散文家韩愈的《杂说四首》之一 ,《龙说》。为我们所熟知的有《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没跟韩愈商量,我擅自把《龙说》改成了《云龙说》。我觉得这样更贴切,更何况原文本无《龙说》《马说》之题。先人编撰时也只有《杂说四首》一题,后人拿出来作为教材,才取名《龙说》《马说》,云云。我所感佩韩愈《云龙说》的不是其中对龙的灵异、云的神奇的精彩描绘,而是其中的主题:“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
近日不舍昼夜观赏柳云龙从艺以来的几乎所有艺术创作,让我感从深发。既然称其为《云龙说》,就让我联想到柳云龙当佩此文。“龙所凭借依靠的,正是它自己造成的云。”这也是从另一方面印证和诠释了我对柳云龙先生的认识和理解:柳云龙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不是像当今一些利欲熏心之人依靠外物和不择手段地投机钻营,也不像一些人甚至不知廉耻地在公众面前互相谩骂和炒作。他所取得的成就,是得益于自己所积蓄的内力,及其正气浩然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得益于他对人生经历的用心品味和真诚感悟,得益于他那份“骑马找马”的人生洒脱、坦然与豁达……他能歌、能演、能导、能写作歌词……这正是他经年积蓄的文化底蕴和生命底蕴的厚积薄发。
他今天的腾达升华,正是印证了1200多年前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云龙说》所要阐明的主题:“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云与龙不可分开,否则,云无所从,龙无所凭依。也正是:“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
纵观柳云龙的作品,其成长轨迹也说明了一切。我们不妨循着他的足迹来走一遭——
很多报道都介绍了他是北影史上唯一一位双第一录取的学生,这说明他自身的条件和底蕴出人之右。但当1989年毕业后直到1997年,他在艺术上几乎是空白。于1990年在《青春无悔》中饰演的胡松力是他的处女作,但在我看来平淡得如白开水,稚嫩的如荒原上的新草;1992在《英雄劫》中饰演钱二宝,有了一些自己的表现力,但也不值一提。当然,这是每一个新人都不可回避的人生初途,我们也不可有太高的苛求。随后,1997年《非常爱情》田力角色的成功演绎,小荷开始渐露头角。 也打破了柳云龙自己演艺道路的僵局。
然而,从2002年电视剧《公安局长》的巨大成功,柳云龙才真正展示出自己的艺术天才与创造力。他深沉内敛,不动声色的表演,活生生抢了一号正角的戏(当然,陈宝国的表演也十分优秀、老到),把观众的目光吸引到了钟六一身上。让观众看完全剧后心里留下了“钟六一”的大名和对一个反面人物人性的争议与反思。
之后,2002年《隐姓埋名》里的姜波,2003年《变脸》中的腾浩、《天在上》的曲东、《知情者》的冷超至到2004年《零距离》的徐力成 ,柳云龙把一个个鲜活生动、个性十足、有情有意、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纷纷展现在观众眼前,令人欣喜,令人耳目一新。给沉闷的中国影视剧程式化、脸谱化、僵化的瓶颈打开了一道突破口,展现了一个新时空。让观众眼前一亮。
最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柳云龙自导自演的电视剧《暗算》,成为他人生转折和艺术腾飞的里程碑。这不仅仅是柳云龙个人艺术道路值得重墨浓彩的重要一笔,也是中国影视剧、中国影视剧历史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笔,对中国电视剧艺术发展有着划时代的深远意义。《暗算》的成功让人们不仅仅记住了柳云龙,爱上了安在天、钱之江,也为许多有识之士找回了久违的精神信仰。它所诠释的历史精神,正是我们中华民族流传千古,所秉承和凭依的东西。“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龙没有云,就不能显示出它的灵异。失去它所凭借的云,实在是不行的啊!
中华儿女自古以来都以自己是龙的传人而自豪,而自强不息,而独立于东方,而强大于世界。然而,近代以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知掘根与斩断祖脉的破坏,使得有着5000年深厚文化底蕴与历史文明的泱泱华夏民族沦为西方列强的鱼肉,我几亿大众沉沦为没有信仰和灵魂的迷途羔羊……其悲其惨,后史可鉴。近几十年“拜金主义”泛滥,利欲至上的熏染,也使得很多迷茫的生命陷入浑浑噩噩、醉生梦死的人生黑洞,不能自拔。《暗算》所表现出来的那个特殊时代的精神信仰,为许多良知未泯、精神饥渴的生命带来了精神甘露和食粮,缓解了暂时的危机。《暗算》等一系列碟战剧的风靡街巷,决不是人们图一时新鲜、解渴,也绝不是因为被柳云龙英俊帅气的外表而吸引。从表层上来看当然是柳云龙导演和演绎艺术的成功。从深层内涵上来思考,则是中国社会对传统文化回归的渴求,是人们需要重拾信仰的必须。柳云龙准确把握了这一时机,用他长期积蓄的深厚内力,及其正气浩然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和他对人生的经历用心品味和真诚感悟,很好地诠释了这一主题。在业内业外引起了广泛共鸣。
其后的《功勋》、《血色迷雾》、《东风雨》、《告密者》也如此。所不同的是他本人的艺术思想和人生观越见成熟、豁达和淡定,其能力也越见强盛。在这里不得不提一提《大西南剿匪记》,这一次,他又彻底颠覆了人们僵化的思维定势,将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意,敢爱敢恨,深明大义的大土匪成功地呈现在众人面前。而且,从中树立起了久违的中国男人的阳刚正义、果敢担当的正面形象。让一大批女性雀跃大呼:“嫁人就嫁刘大卯!”在所有人心中,刘大卯不是人见人怕、人见人恨的土匪头子,而是中国真正的男儿英雄!当然,不可否认,这不仅仅是角色自身的魅力使然,也是柳云龙本人积蓄已久、从内到外所散发出来的个人人格魅力的必然起效!!
1200多年前的韩愈不仅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精辟论点,而且,也给我们留下了“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的深刻思想。柳云龙用自己在艺术上的孜孜实践和不懈成功也印证和诠释了这一思想精华。在感悟柳云龙成功和韩愈伟大的同时,我们不得不反思: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东邻的韩国、日本仅取之沧海中的几朵浪花,就能够发扬光大乃至强国富民。我们守着悠久传统文化这棵还没有完全断根、枯朽的参天大树和5000年历史文明的茫茫沧海,却数典忘祖,在文化、信仰和精神上满世界乞讨,不能不说可悲之极。
希望柳云龙先生能秉承中国文化传统,不断创新。百尺竿头,更上层楼,成为中国影视界一代大师和领军者!
祈愿我们的文化人自觉肩起使命,不为利欲迷眼迷心,多出优秀,积极,旋律向上,催人警醒,发奋图强的艺术作品,以飨世人,教化民众。
如此,中华复兴指日可待,龙的传人会有光明璀璨的未来!
 庚寅年十二月十五日深夜至十六日凌晨作

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 凭依附身系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05792.html

更多阅读

《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 孟子三则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是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一篇古文。作者是孟子。该文出自《孟子·告子上》。目录注音原文 出处及作者 出处 作者注释与译文 注释 译文特殊用法 一词多义 通假字 古今异义 特殊句式 词类活用写作结构 段落分层 写法介绍内容赏

纏解論語20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楊伯峻:孔子說:不著急別人不知道解我。只著急自己沒有能力。錢穆:先生說:不要愁別人不知我,該愁我自己的不能。李澤厚:孔子說:不愁人家不知道自己,只愁自己沒才能。詳解:以上三個解釋大同小異,其實,用更形象的

声明:《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 凭依附身系列》为网友只若初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