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 新版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

(一)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流程(成人)
1.评估周围环境安全。
2.判断意识:拍肩、呼叫,证实病人意识丧失。
3.摆放体位:病人取仰卧位,置于地面或硬板上;靠近病人跪地,双膝与肩同宽。
4.开放气道:压额抬颏,观察口腔有无异物,有异物立即取出。
5.人工呼吸:用视、听、感觉判断病人有无呼吸,5~10秒;如无呼吸,立即口对口吹气2次,每次吹气时间超过1秒,并可以看到胸部起伏。
6.建立人工循环:检查有无颈动脉搏动,5~10秒;如无脉搏,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时观察病人面部反应。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1)扣手,两肘关节伸直(肩肘腕关节呈一直线);
(2)以身体重量垂直下压,压力均匀,不可使用瞬间力量;
(3)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处;
(4)按压频率100次/分;
(5)按压深度4~5厘米,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弹回,保证松开与压下的时间基本相等。
7.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率:不论单人或双人均为30:2。
8.首轮做5个30:2,历时约2分钟,复检呼吸、颈动脉搏动,如没有呼吸、脉搏,继续心肺复苏。


(二)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儿童)
1.评估周围环境安全。
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 新版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2.判断意识:拍肩、呼叫,证实病人意识丧失。
3.摆放体位:病人取仰卧位,置于地面或硬板上;靠近病人跪地,双膝与肩同宽。
4.开放气道:压额抬颏,观察口腔有无异物,有异物立即取出。
5.人工呼吸:用视、听、感觉判断病人有无呼吸,5~10秒;如无呼吸,立即口对口吹气2次,每次吹气时间超过1秒,并可以看到胸部起伏。
6.建立人工循环:检查有无动脉搏动(可查颈动脉或股动脉),5~10秒;如无脉搏,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时观察病人面部反应。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1)用一手掌根或扣手,肘关节伸直
(2)以身体重量垂直下压,压力均匀,不可使用瞬间力量;
(3)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处;
(4)按压频率100次/分;
(5)按压深度约胸前后径的1/3~1/2,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弹回,保证松开与压下的时间基本相等。
7.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率:不论单人或双人均为30:2。
8.首轮做5个30:2,历时约2分钟,复检呼吸、颈动脉搏动,如没有呼吸、脉搏,继续心肺复苏。


(三)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婴儿)
1.评估周围环境安全。
2.判断意识:拍足底、呼叫,证实病人意识丧失。
3.摆放体位:病人取仰卧位,置于硬质表面上;靠近病人,坐位。
4.开放气道:压额抬颏,观察口腔有无异物,有异物立即取出。胸外心脏按压时另一手固定于额部,保持气道通畅。
5.人工呼吸:用视、听、感觉判断病人有无呼吸,5~10秒;如无呼吸,立即口对口鼻吹气2次,每次吹气时间超过1秒,可以明显看到胸部起伏即可。
6.建立人工循环:检查有无肱动脉搏动,5~10秒;如无脉搏,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时观察病人面部反应。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1)二指按压:中指、无名指或中指、食指;双人用双手拇指环抱按压;
(2)压力均匀,不可使用瞬间力量;
(3)按压部位在双乳头连线略下方;
(4)按压频率100次/分;
(5)按压深度约胸前后径的1/3~1/2,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弹回,保证松开与压下的时间基本相等。
7.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率:单人为30:2,双人为15:2。
8.首轮做5个30:2,历时约2分钟,复检呼吸、肱动脉搏动,如没有呼吸、脉搏,继续心肺复苏。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05821.html

更多阅读

心肺复苏的急救方法 心肺复苏急救模拟人

由急性心肌梗塞、脑卒中、严重创伤、电击伤、溺水、挤压伤、踩踏伤、中毒等多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   心肺复苏概述  ▲对于心跳呼吸骤停的伤病员,心肺复苏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时间 。  ▲在心跳呼吸骤停后4分钟

心肺复苏与电除颤 心肺复苏电除颤操作

韦贤长整理(2013-01-09)一、心肺复苏的概念与指征1、心肺复苏概念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针对心脏、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复苏,即恢复,由心脏骤停恢复至自主循环,呼吸停止恢复到自主呼吸的过程。即胸外按压形

心肺听诊的要点 心肺听诊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作者:程显声来源:365心血管网直到1816年法国La?nnec医师发明了听诊器,创立了著名的“间接听诊法”,使听诊技术进入了一个辉煌的时代。我国由胡旭东和于秀章主编的《心脏听诊与心音图》于1981年由人民卫生

声明:《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 新版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为网友大六汉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