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杜甫《赠卫 杜甫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杜甫《赠卫八处士》赏析

赠卫八处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

夜雨翦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题解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杜甫因上疏救房琯,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冬天曾告假回东都洛阳探望旧居陆浑庄。乾元二年(759)三月,九节度之师溃于邺城,杜甫自洛阳经潼关回华州,路过奉先县,访问了居住在乡间的少年时代的友人卫八处士。一夕相会,又匆匆告别,不久,写下这动情之作赠给卫八处士,抒发了人生离多聚少和世事沧桑的感叹。

卫八处士,姓卫,八是他的排行;生平不详。高適有《酬卫八雪中见寄》、《同卫八题陆少府书斋》,不知是否为同一人。处士,隐居不仕的人或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句解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人生聚散不定,真是难得相见,好比此起彼落的参商二星。今晚是什么日子,如此幸运,竟然能与你挑灯共叙衷情?与多年未见面的故人欢聚,往往会生出许多人生的感触,更何况是经过乱离的人们呢?诗人与卫八重逢时,正值安史之乱的第三年,两京虽已收复,但叛军仍很猖獗,局势动荡不安。开篇这两句诗既抒发了强烈的人生感慨,同时也表现出那个动乱年代的实况。“动”,每每。参、商都是星座名,东西相对,距离约一百八十度,一星升起,另一星即西沉,一出一没,永不相见。“共此灯烛光”,一作共宿此灯光。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杜甫《赠卫 杜甫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青春壮年能有几时?不知不觉,你我都已经鬓发苍苍。打听故友,大半早已经入了鬼藉;听到你为此惊呼,胸中热流回荡。久别重逢,最明显的就是对方体态容颜的变化。寒暄、打量之后,再详细询问各自的情况,继而打听故人,回忆旧事。而当得知故人很多已不在世时,彼此的感慨自然又增添了很多,回过头来,怎能不为这劫后重逢倍感欣慰。这四句写战乱年代人们所共有的“别易会难”的感受,揭示出经过一场大的乱离后的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真没想到阔别二十年之后,能有机会再次来登门拜访。当年握别时你还没有成亲,今日见到你时,儿女已经成行。故友重逢,漫话今昔,尽管世事变化很大,但是记忆还停留二十年前,那时的故人还未成婚,可如今已经儿女满堂。诗人不胜感慨,真是岁月匆匆,年华老大,世事如梦。这也是常人遇此情景都有的人生感触。“成行”,形容子女众多。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

他们和顺地敬重父亲挚友,热情地问我来自哪个地方?三两句问答话还没有说完,儿女们已经摆出了酒浆。此段用意取自陶潜《桃花源诗序》:“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漫斋诗话》评价说,如果别的诗人说到“问我来何方”,下面一定会还有数句的铺陈;而老杜这里接着就说“问答未及已,驱儿罗酒浆”,真有以一捧之土障黄河之流的气象。“怡然”,安适自在,喜悦的样子。“父执”,父亲的朋友。“酒浆”,代指酒肴。

夜雨翦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雨夜割来的春韭嫩嫩长长,刚烧好的黄粱掺米饭喷喷香。主人说难得有这个机会见面,一举杯就接连喝了十觞。虽然是仓卒间所备的薄宴,却是冒雨去剪来美味的春韭,可见主人殷勤待客之意。虽然都是些家常饭菜,却有着热情温馨的家庭氛围。主人连连举杯,客人不辞一醉,为难得的聚首而痛饮,为醇厚的友情而干杯。“间”,掺合,混杂。“黄粱”,黄小米。“觞”,盛酒的杯。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饮了十几杯我也难得一醉啊,是因为感激老朋友您的情意深长。明朝你我又要又要分手,如被山岳阻隔一样,人情世事,竟然都如此渺茫!挚友久别,重逢不易,明日又将分离,后会难期,说不出的依依和感伤。前云“人生”,此曰“世事”;前云“如参商”,此曰“隔山岳”,总之,都是为了表达人生聚散不常、别易会难的感慨。其内心沉郁,其感情苍凉,因此尽管诗句平易真切,却有很深的感人魅力。“故意”,故交的情意。

评解

这首诗以白描写实的手法,记述了与少年知交难得的重逢情景,表现了乱离年代特有的世事变化、别易会难的感慨。其描写曲尽人情,宛然如在眼前。它通过具体细腻的叙述,抒发真挚深厚的感情,情感随着宾主相见、主人款待的过程起落转换,悲喜更迭,情景逼真,生动如画。这在杜诗中是别具一格的。明末王嗣奭《杜臆》评价这首诗“信手写去,意尽而止,空灵婉畅,曲尽其妙”。清代浦起龙《读杜心解》则认为这首诗“古趣盎然,少陵别调。一路皆叙事,情真,景真,莫乙其处。”

全诗情胜乎词,平易真切。其特点是:尽管句句转折,而层次井然,清代仇兆鳌《杜诗详注》分析说:“首叙今昔聚散之情。次言别后老少之状。末感处士款情(款待之情),因而惜别也。”具体而言,篇首四句为第一层,写久别重逢,从离别说到聚首,亦悲亦喜,悲喜交集。“少壮”以下十句为第二层,先从生离说到死别,透露出干戈乱离、人命危浅的现实;再写与卫八处士的重逢聚首。“问答”以下十句为第三层,写主人及其家人的热情款待,表达诗人对生活美和人情美的珍视;最后两句,写重聚又别的伤悲,是全篇感情的高潮,笔力如钧,激荡人心,而又低徊婉转,耐人寻味.

新解

处在今日之乱世,你我要相聚真是太难了,好比天上此起彼落的参星商辰。今晚是什么日子呀,我竟如此幸运,能与你挑灯共叙离情?

青春壮年实在是没有几天了,岁月不饶人啊,你我都已;鬓发苍苍了。打听故友,大半都已作古,在此乱世,干戈乱离、人命危浅,而我俩还能幸存,我内心激动悲怆,不由得连连长声哀息。

真没想到阔别二十年之后,能有机会再次来登门拜访。当年握别时你还没有成亲,如今你已儿女成行。他们见父亲的挚友来访,都挺高兴,待我彬彬有礼,热情地问我来自何方。孩子们的问话还没有说完,你便叫他们张罗菜肴琼浆。雨夜中割回来的春韭十分鲜嫩,散发着扑鼻的清香,又呈上刚烧好的黄粱米饭,香喷喷的。你说与我久别重逢真是难得,频频劝酒,一连喝了十多杯。这么多酒下肚,却没有丝毫醉意,真是高兴啊!谢谢你对老朋友如此深情厚意。

明日与君离别,你我又是重山阻隔。唉!人生无常,聚散不定,世事竟是如此渺茫!

意境浅尝

暮色,大地悲乱而苍凉。

曲路,一别便音书茫茫。

抬头仰望,在相忆过往?人生寥寥数十个春秋冬夏,离别时你们还嘱咐我来日方长,待到飞黄腾达的时候,只要内心勿忘,情意便不会神伤。

昔日,我们共读诗书,人不信,则不立。只可惜,你们违背了誓言,等不及今日相见。幸而有知己与我飘摇在风烛残年,端着酒菜祭拜在你们坟前。我心中充满了哀伤:离别时,我们互道再见;再见时,却一个在里头,一个在外头。

时间如箭,光阴如梭,尚存人世的旧友如今已是鬓发斑斑,儿孙满堂。看呀,那天边最后的一缕阳光,映照在我们额头上岁月留下的痕迹上,高兴,却如此凄凉。

一次次转身掩藏不住眼中的彷徨,二十年了,二十年挣扎,却只换得尘满面,鬓如霜,多少个如水寒夜,对着窗儿,无人话凄凉。离别时,我豪情万丈,寄望归来时,我们能有福同享。一杯酒,凉了心肠,归来时,空空的行囊,却装满了无限神伤。我已是满怀疲惫,回到离开的地方,庆幸自己一生有你,让我落寞时还能重登君子堂。

干杯吧,朋友,今日之后不知来年,或许我客死他乡,或许你掩埋黄土。舍不得世间的味道,甘甜也好,苦涩亦罢,亦不过一壶清酒,半锅黄粱。

本不胜酒力,十杯酒下肚,却面不改色,不是酒不醉人,而是舍不得醉,不愿那一瞬间的眨眼,就埋葬了月亮,来了太阳。

都说相见时难别亦难,有能体会东风及此亦无力,又有忍看百花闻声亦凋残?“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天亮之后,我又该离开了,这一别,一步远去一步远,或许在千山之后,我还能看见你那久久不曾放下的双手和脸上惜别的一行泪。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06735.html

更多阅读

"千杯不醉"的方法 千杯不醉的秘方葛根

中国酒文化源源流长,什么无酒不成席,酒逢知己千杯少等等,办事更是离不开酒,如果客人没有喝醉,主人会认为没有尽到地主之谊。其实客人累,主人也累,陪酒的人更累。“这酒啊,看起来像水,喝到嘴里辣嘴,喝到肚里闹鬼,走起路来绊腿,半夜起来找水,早上醒

喝酒不醉的方法:怎么喝酒不醉

喝酒不醉的方法:怎么喝酒不醉——简介喝酒,是我们人际交往,应酬的必须。有的人喝酒是海量,千杯不醉,有的人却是一杯下肚,立马不省人事。喝酒喝醉其实是很伤身体的,要如何把握我喝酒的节奏,注意喝酒的细节,也许你就不会那么容易醉,至少相对太随

九十六、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

朱熹注解:说,音悦。否,方九反。南子,卫灵公之夫人,有淫行。孔子至卫,南子请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盖古者仕于其国,有见其小君之礼。而子路以夫子见此淫乱之人为辱,故不悦。矢,誓也。所,誓辞也,如云“所不与崔、庆者”之类。否,谓不合于礼,不由

声明:《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杜甫《赠卫 杜甫》为网友直到最后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