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龟年和杜甫 李龟年

(2012-09-07 12:58:34)

李龟年和杜甫
李龟年和杜甫 李龟年

选自: 农弁 新浪博客

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的春天,这已经是渔阳兵变后的第十五年。年逾花甲的李龟年万万没有料到,一个戏剧性的遇合神奇般地发生。他,这位誉满京华的音乐大师,与名著朝野的伟大诗人杜甫、竟在潭州邂逅。

年过六十的杜甫离开四川,放舟出峡,到达江陵,本想投奔他的族弟荆南行军司马杜位。杜位是李林甫的女婿,一个趋炎附势的市侩典型。杜甫消受不了他的冷落,想由此辗转北上,可是当时陕西商州因兵马使刘治杀死防御使殷仲卿而大乱,道路阻隔。于是,他南下衡阳,想拜访他小时的朋友衡阳刺史韦之晋。不巧,韦之晋已调任潭州刺史,只好返棹潭州,谁知韦氏在潭州任上刚死去不久。杜甫投奔无门,贫困潦倒;泛宅浮家,漂泊水上,卖药渔市。就这样,文学与艺术的精英,在飘泊无所的逆境中,再度重逢。

李龟年和杜甫都有过值得珍惜的少年王国。当时,他们正处开元盛世,东都洛阳的风流繁华把他们网结在一起,初展才华的诗圣与歌唱明星在互相倾慕的感召下结为相识。杜甫因母亲早逝、父亲又任职在外而寄居洛阳姑母家。当时,他虽然只有15岁左右,却因初露诗才而为洛阳名士交口称赞,崔尚、魏启心等人把他比作汉代杨雄和班固。他因此得以进入名流文士之圈而成为岐王府、崔涤堂等豪门宫邸的常客。当时,李龟年已经作为宫廷名伶深得玄宗宠爱、赐第东都而声闻遐迩,自然是上流社会的娇客。在华宴盛开,名流咸集的岐王宅,崔九堂,李龟年以他绝妙的歌喉一次又一次地给少年杜甫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记忆。杜甫经历了一段南北漫游的生活后,于天宝五年进入西京长安,并在繁华的京都旅居近十年。此时,正是李龟年艺术生涯中教习梨园的灿烂岁月。他们两人虽然有在朝在野之别,彼此之间诗名与艺名的飞扬,却相互不绝于耳。如今,大乱不死,窜迹天涯的流浪生活把他们抛在湘水之滨,麓山之下。苦难、哀愁,把杜甫折磨得心神憔悴,也销尽了李龟年昔日的风彩。繁华消歇,风流云散,余生相见,暮年重逢,诉不尽的离合悲欢。或许李龟年只能面对残山真梦,放悲声为老友歌一曲《哀江南》。只可惜他的歌声可以震荡江南山水,却不能遗响千古。然而杜甫却以他的圣手神笔,在眷念于离合之际,珍惜于生死之间,以辛酸的眼泪,深厚的友谊,写下了一首神凄韵逸、风致绵邈的旷古诗篇——《江南逢李龟年》,以其绝代风华,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一段至为美妙而又极为沉重的佳话: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形式上,这是绝句,艺术容量上,这是绝唱。经历了沧海桑田,治乱兴衰,乱离摧折后,相别四十余年的老朋友,在暮景残年中相会,勾起他们多少辛酸的回忆。他们的思绪瞬间回溯到风华少年的开元盛世。岐王宫邸华宴高会,崔涤堂中嘉宾良友,李龟年春风度曲,四座倾倒,八面叫绝,那正是这位艺术大师在杜甫心目中留下的难以磨灭的神采,也正是承平时代文坛艺苑所特有的风光。而今在这落花时节,故人重聚,共话离情,面对江南姹紫嫣红,明媚如画的大好风景,春宵已逝。乱离无归,忧伤如织,百感交集。他们升平中相识,穷途中聚首,是悲还是喜呢?悲中之喜,喜中之悲,强烈地撞击着他们枯焦的心灵。

作为心灵的再现,此诗二十八字,包容蕴含着国家的治乱,人生的坎坷和朋友的情谊。它以诗人与艺人戏剧性的离合,概括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悲剧历史;又以四十年治乱兴衰的历史,证实李龟年艺术生涯中的悲欢离合。在这一部社会与人生大悲剧高度浓缩的形象中,更充溢着诗人深沉的叹惋和催人泪下的悲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06746.html

更多阅读

李商隐《无题》赏析 唐李商隐无题解释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是我国唐代后期最为杰出的诗人。继盛唐“大李杜”(李白和杜甫)后,他和杜牧并称

诗词叠字 古代叠字名字

李白杜甫诗歌叠字比较李白和杜甫都以自己的才能,分别把我国古代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诗歌艺术推向高峰。他们因对诗歌艺术的追求不同而形成不同的风格;在诗歌领域中精于不同的体裁,擅长不同的表达方式,而具有不同的语言现象。这就是说,从

善于拍马屁的名人 名人善于观察的故事

郭沫若李白和杜甫李白和杜甫善于拍马屁的名人历史不能篡改,学问不能造假,这是做学问者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可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郭沫若出了一本“学术著作”叫《李白与杜甫》,因为毛泽东喜欢李白,所以郭沫若在此书中

声明:《李龟年和杜甫 李龟年》为网友西岛猫纪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