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康熙来了》看同性恋社群与同志「熊族」的自我歧视贾培德 不歧视同性恋英文演讲

2014年12月16日的「康熙来了」,主题是「男明星同志好感度大调查」,节目中找来了十位男明星,用街访的方式调查他们在同性恋社群中的好感度,再予以排名,现场也安排了两位来宾对排名提出评论。

这集节目内容,由于大量的宣扬精壮、具肌肉线条的外在条件才是男同性恋所喜欢的,同时讥笑体型胖硕的马太,而在台湾的同志熊族圈子里引发了许多不满的声音。

我并不太苛责「康熙来了」的制作团队,毕竟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综艺节目,过往节目中也从不避讳操作以明星肉体作为话题的内容,看小S一天到晚摸男明星腹肌与大腿就很能理解,从节目的角度来看,卖弄同志对男明星肉体的渴求即使可议,至少也谈不上甚么对同志的歧视。

令人怵目惊心的其实是在街头受访的同志与现场的同志来宾对肥胖身材毫不掩饰的歧视:

「很多人其实以为马太是熊,但其实我会把他归类在猪。」

「我个人是很喜欢熊啦!可是马太这个是猪啊!」

「有些人自以为是熊,但是殊不知吃久了就会变成猪。」

「你看他那个刺青那么多,然后身材又长得像猪一样,你不觉得像盖了那个认证标章一样?」

连现场来宾太阳脸在小S询问:「所以同志族群里面有人偏好猪吗?」的时候,都用颇为不以为然的表情说:「我觉得真的很难吧!」

要了解这个歧视发生的脉络,就不能不说明台湾同志熊族的发展历程。

每个人喜欢的对象类型不尽相同,异性恋如此,同性恋当然也一样,但是同志族群中比较明确的,喜欢较胖身材人们的聚落是在约1995年时第一次出现,当时的国立交通大学资讯科学系计算机中心的电子布告栏系统(简称交大资科BBS)中成立了「熊板」,才让各地喜欢胖子的同志们有了彼此联络的去处。

1998年,「熊熊森林」开站,其中的聊天室功能让同志熊族有了更即时,使用上更简单的交流方式,成员间的社交网路因此进一步的联结在一起。

在实体上,除了各地熊族的小型聚会之外,台北的同志卡拉OK酒吧开始出现同志熊族的大型聚会,从一开始的七、八个人,到后期形成好几百人的紧密社群,频繁的交流使台湾的同志熊族开始发展出共同的语汇、流行与自我认同,对许多同志来说,「胖」不再只是负面的形容词。

经过在网路上与现实世界中的不断发展,聚会场所从「桦谷」、「浅草屋」、「奕桧」、「Siro」、「龙星」到「Base」,至2006年为止,台湾的同志熊族早已经发展为近万人,难以为单一社群网路承载的规模,也因此,熊族社群开始裂解并向外扩散,「熊」这种分类方式也渐渐出现各种不同的定义。

将近二十年的时间,是一段台湾同志熊族的自我认同从同质化到异质化的历史。

至少在2006年以前,台湾同志圈中还没有「熊」与「猪」的分别,当时的定义很简单,胖的人就叫熊,小胖叫小熊,大胖叫大熊,仅此而已。而之所以叫「熊」,是不精确的承继了美国的同志文化。

自1980年代起,「Bear」在美国的同志社群中就已经是被广泛使用的形容词,意指身材较壮、有体毛、阳刚味浓的同志族群,台湾熊族发展的早期其实是把「Bear」与「Chub」混用统称为「熊」,而后者指的是体重更重一些,没有明确肌肉线条也不一定有体毛的人。

事实上,2000年以前,台湾根本没有健身文化,以现在某些人的标准来看,当时所有胖的人都是「猪」,所以也根本没有分别的需要。「猪」这个名词在台湾同志圈的出现是明确的身材歧视产物,出现的时间大约是在2005年前后,受到两个重要的事件影响。

2000年2月,台北东区加州健身中心统领店正式开幕,与当时的健身领导品牌亚力山大健康休闲俱乐部形成白热化竞争,直到2007年年底亚力山大歇业前的这段时间,台湾掀起了一股健身风潮,尤以同志社群受到强烈冲击,下班后相约上健身房甚至成为流行的休闲活动,某些特定的健身中心也带有同志聚集场所的色彩。

在此同时,美系同志文化对台湾同志圈的影响渐渐为日系同志文化取代,日本文化与台湾的亲近性无论在地理上或是文化内涵上都比欧美文化更高,而日本同志文化中对于熊族的定义远比美式文化更要求明显的肌肉线条,1995年创刊的知名日本同志杂志「G-man」渐渐透过一般网友或如晶晶书库般的销售据点被引进台湾,就具有明确的象征性意义。

自此,台湾的同志熊族开始追求健壮的身材,以厚实的肩部线条,硕大的胸肌、粗壮的大腿与小腿肌肉为风尚。而没有健身习惯,只是单纯身材较胖,体重较重的人,就被某些熊族人士排挤出去,而用富含贬意的「猪」称呼之。

异性恋歧视同性恋、同性恋中主流(喜好精瘦身材、俊俏脸庞者)歧视熊族、自认为熊的同志再歧视猪,这是歧视中的歧视中的歧视,三重歧视。

任何的价值体系都会有主流、非主流之别,美感不是不可以有流行标准,但就像异性恋男性对女性瘦弱身材的崇拜一样,作为主流美感拥护者的一方应该在公共场合控制自己的言行,给予不符合主流美感要求的人足够的尊重,营造友善的社会氛围,让每一个人都能抬头挺胸的自信生活。但是,单看这一集综艺节目中同志们夸夸而谈自己对肥胖身材的厌恶即知,并不是所有的同志都能从自己所属社群受压迫的历史经验中学到这宝贵的一课。

从《康熙来了》看同性恋社群与同志「熊族」的自我歧视贾培德 不歧视同性恋英文演讲

贾培德

致力推广辩论教育、促进同志权益,有空的时候做做不专业的剧场人,不过讨生活还是得靠配音。BLOG:http://dzchiatw.blogspot.tw/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07442.html

更多阅读

学生《鬼子来了》观后感 小学生我的战争观后感

就这么“我”“我”“我”“你”几个字,似是答非所问,但细细分析,村民马大三只能盲目服从,有问必答,没有知情权没有提问权更没有反诘权。《鬼子来了》将抗日主题变成了背景,主题则上升为人性与奴性,思想深刻的专制,绝对权力的屈从。壮士何

声明:《从《康熙来了》看同性恋社群与同志「熊族」的自我歧视贾培德 不歧视同性恋英文演讲》为网友无所事事等死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