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俗音乐发展概论(爵士乐、摇滚乐 爵士乐 摇滚乐

现代通俗音乐发展概论(爵士乐、摇滚乐) 爵士乐 摇滚乐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讲述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西方(主要是美国)的通俗音乐的发展概况,从音乐发展背景、发展过程以及各个艺术形式的特点上进行分析和归纳。最后由音乐本体、社会、历史的角度,对出现这一发展过程的原因进行讨论和探索。

关 键 词: 爵士乐 布鲁斯 拉格泰姆摇滚乐

背景:1979年,正值我国改革开放,西德音乐家代表团来我国访问,提供了他们国家的电台对各种音乐爱好者的统计数字:印象派及现代派音乐占3—5%,古典音乐占10—12%;流行音乐占16—17%。据另一个材料介绍,美国1977年全国唱片售量是:流行音乐占60%以上,古典音乐只占5%[1]

各种情况表明,熟悉和爱好流行音乐(或称大众音乐、通俗音乐)的听众人数往往超过严肃音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必须对现代通俗音乐有一些最基本的了解。那么,想要了解现代通俗音乐,就必须得先提到爵士乐。

一、爵士乐


(一) 爵士乐的前身


概述:几个世纪前,奴隶贩子从非洲西海岸大陆非法将许多黑人运往美国,仅仅到1786年运往美国的黑奴就超过四百万,这些黑奴从自己的故乡带上了历史和文化,同时也带上了音乐。作为奴隶他们只能屈从于白人的统治,终日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沮丧、绝望、思念遥远的故乡、思念失去的亲人,这种情感始终伴随着他们,他们无力改变作为奴隶的现状,但作为人,他们有抒发情感的能力,他们希望有一种方式来寄托自己的情感。终日的沉郁,终日的压抑,最终变成了一个歇斯底里的呐喊之音——爵士乐。

1957年出版的《美国新词典》中对“爵士乐”一词下了这样一个定义:

爵士音乐是一种美国音乐。他来源于黑人,是从拉格泰姆发展而来的。它具有微妙的切分节奏和在配器方面产生奇异对比的特点,特别适用于舞蹈伴奏。

最初的爵士,简单的说,就是由布鲁斯、格拉泰姆和管乐队即兴演奏相结合的产物。

具体的追溯爵士乐的形成过程确实是一件比较复杂的工作。许多国外学者写了一些颇有价值的专著和论文,国内学者也积极从事翻译介绍工作,这就使得我们对爵士乐本身以及与它有联系的几个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要分析爵士乐的形成过程,就要先从布鲁斯和格拉泰姆开始,因为他们不仅在时间上比爵士要早,而且它是爵士乐结构的基石,是形成爵士乐的两个重要音乐来源之一。

布鲁斯,又称“蓝调”,它用以形容在感情色彩上“悲伤的”意思。他的起源无从考证,但是可以设想,是在十八世纪末叶,由非洲被贩卖至美国南部庄园中做奴隶的黑人所哼唱的劳动歌曲、灵歌和田间号子三者结合而成[2]刚开始只是声乐部分,后来慢慢加入器乐。黑人擅长歌舞,所以他们的劳动歌曲、舞蹈音乐、叙事歌曲等都极为丰富,就位布鲁斯的诞生和发展都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布鲁斯是早期黑人民歌与宗教歌曲、非洲节奏、欧洲音乐的综合体。而内容常是“吐苦水”,有时也带点幽默。在它的旋律中,有着所谓的“布鲁斯音符”,即在大调中加进去♭mi和♭si两个音(后来又增加了♭sol);由此形成了布鲁斯音阶:

将大调降低三级和七级之后,就使旋律的调性游离在大调与小调之间,由此带来了布鲁斯那种伤感、悲吟式的腔调特色。无论是降三音、降七音,这些降音符严格地来说并不是十二平均律中的降半音,只是近似而已,这也正是它的一个特点。因为唱到这些音时常采用滑音或颤音的唱法,以及从一个音滑到另一个音的唱法来强调一些关键性的词句。使得布鲁斯音乐的感情丰富、哀婉凄楚。开始常以吉他伴奏,主要利用吉他的划奏变音模仿人声。后加入钢琴以后,钢琴在为布鲁斯音乐伴奏时,为了模仿这种不确定悲伤式的变音,常将降与不降的三级或七级同时敲下,以制造这种特殊的音响效果。

布鲁斯的演唱是即兴式的,记谱只能是大致记下其简单的轮廓,歌者在表演时不时即兴编旋律和歌词。其旋律往往以一个反复演唱的部分为主,结尾加上新部分,歌者可在反复演唱的部分构思新部分的旋律。

它的结构一般是三句体,每句四小节,共十二小节。三句之间的关系一般是A-A-B。第一句多是下行、哀怨的旋律。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重复,只是增大了紧张性。第三乐句,歌词的语意突然转折,产生了一种意外的效果,或者是将前两句的含义引向深入,或者是对前两句描述的情景做出比较富于哲理性的回答或评论。

布鲁斯对爵士乐的影响,有两个方面比较明显,其一,布鲁斯那种包含不规则音的音阶形式以及它所具有的感情色彩被爵士乐采用了,并构成了几乎所有爵士乐风格中的一个主要因素;其二,布鲁斯从声乐演唱形式和器乐演奏形式方面,为爵士乐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可以说没有布鲁斯的启发,爵士乐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的表现力,和人的嗓音这样地接近,这样具有感动力和诱惑力。

另一种对爵士乐的产生起到重要作用的黑人音乐形式为“拉格泰姆”。有人译为“散拍音乐”。他的前身是十九世纪后期黑人与装扮成黑人的白人游吟歌手在民间娱乐活动中表演的“拉格”舞蹈[3]。在当时的新奥尔良,每逢周日,总有来自非洲的黑人在那里聚集,跳舞。后来黑人钢琴家把这种非洲舞蹈节奏,同当时流行的军队进行曲、欧洲舞曲以及南方种植园中奴隶们所跳的饼步舞结合起来,就成了拉格泰姆乐曲。

他与布鲁斯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区别。首先,与布鲁斯这种所谓纯粹“大众音乐形式”相比,拉格泰姆似乎成了比较“有教养”的音乐,热衷于这种形式的钢琴演奏家大多数都接受过一些正规的音乐训练。这种音乐之所以能兴起,是因为当时供演奏用的立式钢琴处处可见,用低廉的价格就可以买到。但由于它不像吉他那样便于携带,因而就需要有一个比较固定的位置和一个比较合适的场合,所以显得相对“有教养”。其次,拉格泰姆的音乐特点师从那些多为黑人的钢琴演奏者,在那种喧闹的环境下的演奏中体现出来的。在平稳的、类似进行曲的低音伴奏下,右手演奏着带有强烈切分节奏的旋律。没有歌词,只是用于舞蹈的伴奏。下面是《枫叶拉格泰姆》的开头部分,也是拉格泰姆的经典作品之一:

由于当时热衷于拉格泰姆的音乐家大多接受过正规的音乐训练,所以与许多黑人音乐不同的是,这种音乐是可以记谱演奏的,带有西方古典音乐的一些特点。比如《枫叶拉格泰姆》的作者S·乔普林本人就接受过一定的古典音乐训练,因而也曾有意识地结合古典轻音乐的曲式、和声来完成拉格泰姆。

(二) 爵士乐的起源

1.城市背景

爵士乐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诞生于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的一个港口城市——新奥尔良。最初,新奥尔良是法国的殖民地,后再转让给西班牙,1801年又回到法国人手中,直到1803年,美国才以700万美元买下了新奥尔良所在的整个路易斯安那州。正是因为统治者频繁的更换,所以新奥尔良的人口结构相对复杂[4]

在新奥尔良的城市人口中,人口结构以黑人、白人和克里奥尔人为主。其中黑人是非洲人血统,是“贩奴时期”滞留在新奥尔良的非洲黑奴;白人是欧洲人血统,主要是法国人和西班牙人的后裔;克里奥尔人是非洲黑人和法国、西班牙人的后裔,是混血黑人。

南北战争之前,克里奥尔人和白人享有同等地位,接受良好的教育,条件较好的家庭还将孩子送到欧洲学习音乐,主要以古典音乐为主(这个解释了爵士乐的和声基本还是采用大小调体系)。1894年,新奥尔良办不了一条新的种族隔离法,“克里奥尔人”被划分到了隔离范围之内,他们被迫与黑人为伍,从此黑人音乐盒克里奥尔人的古典音乐得到了良好的结合,为爵士乐的诞生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2.爵士乐的诞生:

当时新奥尔良是美国唯一实行“公娼”制度的城市。该城区中所有的妓院集中在一个地区——斯托维尔区。在斯托维尔区,很多妓院大量招聘乐师和乐队,为客人伴奏助兴,与此同时,黑人乐师和克里奥尔乐师不约而同踏入了妓院大门。从此,黑人和克里奥尔人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在这歌舞升平的世界中,爵士乐诞生了。

由于当时南北战争刚结束,许多军乐队的乐器被出售或被抛弃,导致了一些地方的铜管乐队在数目和活动上都有明显的增加。在爵士乐产生以后,这些乐器也很自然地用于爵士乐队中。

(三)爵士乐的发展过程

概述:爵士乐自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诞生以来,经过了一个世纪的发展,现在已呈现出了十分繁荣的局面。从最早的新奥尔良爵士开始,先后经历了摇摆乐、比波普、冷爵士、硬波普、自由爵士、融合爵士等不同风格的演变,如今已是异彩纷呈,百花齐放。

1.新奥尔良爵士(热爵士):新奥尔良爵士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20世纪20年代的爵士乐,主要在新奥尔良和芝加哥两地发展起来,是最早的一种传统爵士乐。由于1917年新奥尔良政府下令关闭斯托里维尔区,使得很多爵士乐师失去了工作,因此爵士乐是纷纷离去,很多人来到芝加哥发展,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爆发。

在芝加哥时期的爵士乐在延续了新奥尔良的特点之外,一件新的乐器——萨克斯开始称为爵士乐的重要角色。

早期的新奥尔良爵士大致具有以下特点:

(1).音乐的整体感觉比较热烈,速度介于中速与快速之间。

(2).乐队基本上由六七个人组成,主要乐器:小号(或短号)、长号、单簧管组成演奏旋律的“前线乐器”:低音提琴、吉他、贝斯、鼓、班卓琴、钢琴担任“节奏乐器”。

(3).讲究集体即兴演奏,在一定的和声框架中,每位乐手都可以根据某一个主题创作出新的乐句,但是他们之间又相互补充与合作,在乐队中每件乐器的分量都是平等的。

2.摇摆乐:摇摆乐是一种由“大乐队”演奏的、极具舞蹈性的爵士乐,它兴起于纽约,盛行于30—40年代中期。

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整个社会进入了经济大萧条,芝加哥也不能幸免,其中唱片业的崩溃使得爵士乐手们录音的机会越来越少。乐手们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四处寻找发展,很多乐手纷纷来到了纽约。

当时的纽约居住着全美最富裕的人,及时是在经济大萧条时期,他们依然过着奢华的日子,歌舞厅和夜总会依然在招聘爵士乐队。但在那里,爵士乐手的主要任务是为舞者伴奏,于是三十年代的爵士乐开始和伴舞音乐画上了等号,这种极具动感的伴舞音乐就是摇摆乐。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以为白人单簧管乐手开始领导了一场轰动全美的“摇摆浪潮”,他就是被称为“摇摆乐之王”的班尼·古德曼。至此,摇摆乐开始风靡整个美国,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左右。

摇摆乐的特征大致有以下几点:

(1).乐队编织以十几人或二三十人的“大乐队”为主,一般都分为铜管乐组、萨克斯组合节奏组,分声部进行演奏。

(2).演奏方式基本上都是按谱演奏,较少即兴。

(3).节奏带有典型的摇摆律动(一般是三连音式的连奏),具有较强的舞蹈性。

(4).和声比较简单,主要以三和弦或简单的七和弦为主。

(5).结构比较规整,主要以四小节或八小节的方整乐句为基础。

3.比波普比波普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由一批年轻的爵士音乐家创造出来的“狂放”的爵士乐,它强调音乐个性,强调演奏技术,对摇摆乐陈旧模式提出了强烈对抗。由此比波普对爵士乐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被称为爵士乐的革命。

大乐队时代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开始衰落,它的音乐千篇一律、缺乏新意,按谱演奏的传统模式极大的压制了乐手的个性展现,因此很多音乐家厌倦了“大乐队”,从而远离了摇摆乐。

20世纪40年代初,位于纽约哈莱姆区的明顿俱乐部为了招揽人气,开始招聘常驻乐队,并且不干涉他们所演奏的内容。这样导致了很多对摇摆乐感到反感的年轻乐手纷纷聚集到了这里。在这里,他们可以不受约束地展现自己的技巧,展现自己的即兴理念。不久,明顿俱乐部便成了纽约爵士乐手的聚集地,一场爵士的革命在这个不起眼的小酒吧里开始酝酿。到了1945年,比波普作为爵士乐的一种新生力量,得到了迅速发展。

从音乐上看,比波普比以往的任何一种爵士乐都要注重技巧,他以“高技术、快速度”来衡量爵士乐手的水平,比波普音乐家门极力贬低任何一位跟不上速度的乐手,同时他们在乐队编制和演奏概念等方面均和传统爵士乐有所不同,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乐队编制由三至六人的小乐队组成,主要乐器为小号、萨克斯、钢琴、鼓等。

(2).演奏概念以强调个人即兴为主,演奏时不用乐谱;他们的演奏方式一般都是先集体演奏一遍乐曲的曲调,然后在和声框架中乐手分别进行即兴独奏,最后再集体演奏一遍或几遍曲调,直到结束。

(3).注重和声的变化,忽略作品的旋律。和声十分复杂,经常出现频繁的变化,经常采用同功能和弦替换的方法进行即兴演奏;旋律的线条性不强,很不连贯,有时是含蓄的个别音符,有时则出现连续的“琶音”。

(4).音乐的整体感觉是充满激情的,具有很强的紧张度,音乐中充满不和谐因素,有时甚至十分刺耳。

由于比波普音乐家门长期沉醉在和声的极端不协和和追求生理极限的速度。使得当他们的演奏水平发展到一定的高度时,观众已经不能理解。这也遭到了很多保守派的反对,于是他们越来越自我,经常对那些不能理解他们音乐的人采用藐视的态度,使得慢慢地脱离了听众,脱离了爵士乐的大环境。他们视自己为艺术家,而不只是个卖艺者。在当时,他们的这些行为和音乐标准并未得到社会的认可,但在多年后他们终于被承认,其中也有很多乐手经过该时期严格的音乐训练,最终成为爵士乐大师。

4.冷爵士:是20世纪50年代初兴起的一种柔和的、典雅的爵士乐,它强调音乐的和谐型,讲究结构的对称,是一种充满浪漫色彩的爵士乐。

由于比波普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逐渐偏离了爵士乐的传统轨道,一系列的极端因素使其失去了很多听众。与此同时,“二战”后的美国逐步完成了战后的经济恢复,到了50年代,社会状态基本稳定。富裕的物质生活使人们变得相对慵懒,他们不愿话费时间去理解深奥的比波普,特别是白人,他们更不愿去理会比波普所体现出来的黑人音乐概念。他们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放松心情,并且能够体现社会情调的音乐。在这种背景下,在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一带,发展起了一种轻柔的、舒缓的,甚至有点慵懒的爵士乐,它就是——冷爵士。

从音乐风格上看,冷爵士既洗去了比波普的和省进行方式、即行理念,同时也借鉴了摇摆乐中对编曲的重视程度,另外也吸收了古典音乐的精美与细腻。因此,冷爵士听起来比比波普更加柔和,比摇摆乐更加安静,有时让人不自然的联想起欧洲室内乐。如果具体地看,冷爵士在音乐上大致具有以下特征:

(1).音乐的整体感觉是柔和的、温馨的、舒缓的、放松的。

(2).乐队编制主要以三至六人的小乐队为主。

(3).乐曲编配讲究精致,讲究声部的平衡和乐器的协和,演奏的曲目一般都是经过精心编配设计的。

(4).乐手的演奏讲究个人即兴,但一般都是在乐谱的基础上有节制的即兴,而不像比波普那样随心所欲。

(5).音乐结构讲究对称与平稳,音效效果只求圆润与和谐。

(6).鼓手经常采用鼓刷演奏,制造出一种柔和的节奏感,不干扰其他任何乐器。

总而言之,冷爵士的宗旨是“蜻蜓点水,点到为止”,这也正是人们称之为“冷”的原因。

5.硬波普:盛行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以黑人乐师为主,他是比波普的延续,同时也是对柔和的冷爵士的对抗。

虽然冷爵士在20世纪50年代成为了爵士乐的主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冷静和放松。因此,在美国东海岸纽约等地,一批不太热爱冷爵士的乐手们掀起了一阵回归比波普的热潮,以此来抗衡冷爵士的软弱无力。在音乐上,他们主要吸取了福音歌、节奏布鲁斯和索尔音乐等当时十分盛行的黑人音乐风格,强调黑人音乐中激烈的一面。由这批音乐家长早的风格,被称为硬波普。

从音乐风格上看,硬波普实际上就是比波普的延续,与比波普唯一的区别就是硬波普比比波普显得更加狂放和激烈,更加追求黑人音乐的本质,更加强调音乐的持续推动型。

6.自由爵士:自由爵士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反和声、反调性、反准则、反美学的反传统爵士乐,是爵士乐即兴理念的扩大体现。

在之前的冷爵士中,人们经历了太多的节制,结构的对称、声部的呼应。对于很多年轻乐手来说,他们感觉到爵士乐已经深受古典音乐的影响,到了一个山穷水尽的地步。因此,他们对爵士乐提出了新的挑战,从各个方面打破传统,想创造出一条新的道路。

从音乐上看,自由爵士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在调性发面,采用了自由调性。

(2).打破音乐结构的对称性和音乐进行的方向性,在音乐中引进意外因素。

(3).扩展了爵士乐的乐音概念,在音乐中引进了不和谐的噪音。

自由爵士通过种种打破传统,扩展了爵士乐的表现手法和欣赏角度,使它不再局限于和声、调性这些固有的音乐标准中,对听众的听觉敏锐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拓展了爵士乐的试听空间。

(四)爵士乐与传统音乐之间的关系

概述:虽然爵士音乐的世俗风格是对传统音乐的反叛,但是“反传统”并不意味着彻底的摒弃传统,音乐终归是音乐,只是在表现音乐风格特征的手法运用上,爵士音乐的世俗性与传统音乐产生了对立:传统音乐的旋律是建立在大小调基础上,而爵士乐是以“布鲁斯”的旋律调式特征为基础;传统音乐节奏平和规整,爵士乐则采用“拉格泰姆”的切分型节奏贯穿全曲;虽然传统音乐的协奏曲中也有“即兴”演奏的旋律,但那只是一小部分,而爵士乐的“即兴”表现方式是渗透在整个作品的演奏之中,他是爵士音乐的精髓和灵魂[5]

但是,爵士乐跟传统音乐之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爵士乐的产生是建立在非洲、欧洲和美国音乐等传统的基础之上的,在它形成的初期深受非洲裔美国人的宗教音乐和世俗音乐,美国管乐传统及欧洲艺术音乐的和声曲式等的影响。这一点很明显地体现在了爵士音乐本身的许多特点上[6]。下面我们将进行具体的讨论:

1.爵士乐的主题:爵士乐的主题在趋势上大多用乐段、二部曲式或三部曲式,这种结构在传统音乐中是很常见的。作为爵士乐早期代表人物的史考特·乔普林在他的许多作品中体现出的近关系调平衡曲式的运用,更进一步说明了欧洲艺术音乐传统对爵士乐创作的影响。例如《枫叶拉格泰姆》的曲式为A-A-B-B-A-C-C-D-D,其中A、B、D是用的主调,C用的是下属调。其原因可能与他曾经在一位德国音乐教师那里学习过传统和声,并在乔治·史密斯学院进修过和声和作曲有关。

2.和声结构:虽然爵士乐的和声系统有其自身的许多特点,但是从本质上来看这一和声系统仍然是功能性的。他的许多变化都在传统和声框架的基础上进行。

3.变奏手法:爵士乐中对主题材料的两种变奏方式:旋律变奏和和声变奏与传统音乐中的变奏曲有许多联系。爵士乐的旋律变奏在本质上与传统音乐中的装饰变奏相同。而从和声变奏上来看,爵士乐的和声变奏与欧洲传统的“恰空”变奏手法在性质上也是相似的。

4即兴性:作为爵士乐灵魂的“即兴性”也不是爵士乐所独有的,在欧洲传统的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中我们就可以发现许多即兴演奏的实例。例如古典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莫扎特曾在他14岁时就在孟图亚举行音乐会,其中就有以一首奏鸣曲作即兴变奏的表演[7]

以上只是对爵士乐与传统音乐在音乐本体上所存在的共同练习的一些简单归纳与总结,从中不难发现二者在音乐本体上存在一定的联系。而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联系的存在,才为艺术音乐作曲家们如此自由的吸收、运用爵士音乐要素提供了可能,才能造成爵士乐队传统音乐家如此直接和强烈的影响。

小结:纵观从19世纪20年代的新奥尔良爵士到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自由爵士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爵士乐风格的每一次革新都几乎“反叛”了之前的风格,但是如果从一个整体的角度来看,继承又大于反叛。20世纪60年代之后,爵士乐与现代音乐有了进一步融合的倾向。一批年轻、激进的爵士乐家力图将爵士乐向先锋派音乐靠拢,他们抛弃了一切传统元素,取而代之的是自由结构、无调性、无理节奏以及音色性音乐等先锋派创作手法和随意变化、尽情发挥的演奏方式。与此同时,爵士乐的理论研究日益受到重视,1950年纽约大学率先开设了爵士乐史和爵士乐欣赏两门新课程,然后纽约成立了爵士音乐学院。随后欧洲、日本也相继有了正式了爵士音乐学校,比如东京的爵士乐团多达七十个,在进入六十年代以后,不少大学更进一步开设了“第三潮流”的有关研究课程。

二、摇滚乐

摇滚乐的产生

概述:摇滚乐是影响至今的世界性通俗音乐形式。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诞生于美国,它是黑人音乐和白人音乐的结合体,主要受节奏布鲁斯、乡村音乐和“叮砰巷”音乐的影响而逐渐形成。

1. 社会背景:

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社会是比较稳定的十年。整个社会进入安居状态。社会的稳定,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中产阶级逐渐增多。在相对富足的生活中,他们开始养儿育女。青少年的数量空前的增长。这一代年轻人没有经历过社会动荡,在优越的生活条件和父母的宠爱下,他们的思想和父辈出现了严重分歧,这一代年轻人的叛逆心理日益滋长,他们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与爱好,为了摆脱父母的约束,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反叛力量。正在这个时候,节奏强劲、无拘无束的摇滚乐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

2.形成原因: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流行音乐唱片市场出现了三足鼎立现象:黑人欣赏节奏布鲁斯、白人农村听众欣赏乡村音乐以及白人中产阶级欣赏的“叮砰巷”音乐。三方面互不影响,但是到了50年代中期,唱片市场出现了“市场交叉”现象。一些唱片公司从中看到了商机,便很快根据一首正在流行的歌曲,重新编曲和录音,制作出它的“翻唱版”。这样一来,三者相互录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打破了几十年来一直相隔的三个唱片市场。通过“市场交叉”和“翻唱版”的出现,三种音乐风格的结晶就形成了“摇滚乐”。

3.摇滚乐的诞生:

1951年,克利夫兰电视台主持人A· 弗里德在将一首 《我们要去摇,我们要去滚》(We’re Gonna Rock, We’reGonna Rock)的节奏布鲁斯歌曲中的“摇”和“滚”合在了一起,从而创造了“摇滚乐”一词。

4.摇滚乐的特点:

(1).以歌手的演唱作为主要形式。

(2).乐队人数一般在4至5人。所有乐器都是用电声乐器组成,主要乐器是电吉他和鼓。

(3).即兴表演才能在这里已经改变,都是事先创作,而不是即兴发挥。歌手常常自编、自演、自弹、自唱而引以为荣,一般歌手也要演唱别人编好的曲子。

(4).音乐节奏强烈、轻重分明,重音往往放在弱拍,颠倒了强弱节奏的一般规律。例如在4/4拍的音乐中,重音往往在第二拍和第四拍上。

5.摇滚乐的发展与社会关系:

摇滚乐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诞生以来一直到今天,在他的的发展过程中,演变出了形势众多的分支。如:布鲁斯摇滚、乡村摇滚、电子摇滚、爵士摇滚、艺术摇滚、交响摇滚、重金属与华丽摇滚等等,甚至在90年代初还出现了反对传统商业化摇滚的“垃圾乐”。名目繁多,各具演唱风格。在这里也难以一一介绍。

在美国,从50年代浅显的反叛开始,摇滚乐的思想深度越来越深刻,不仅涉及社会、文化、宗教、甚至将全人类的社会生活都融入了其中。因此,摇滚乐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流行音乐体裁,同时更是现代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种音乐像摇滚乐这样在社会上引起如此强烈的争议反向。它的音乐影响力在全球范围的青少年中唤起的狂热浪潮也是历史上任何一种音乐现象无法相比的。

德国的流行音乐研究者彼得·维克就曾指出:“如果摇滚乐师从它的文化范畴中真正被理解,摇滚乐就必须作为音乐严肃加以对待,并且接受它作为一种合法的艺术形式[8]。”按照维克的理解,我们对摇滚乐的积极和消极面都应进行研究,以便弘扬其积极的一面,消除其消极跌一面。

总结:摇滚乐固然是一种音乐产品,但是它的兴起的基础并不是单纯依赖于它的音乐风格的独特或者新颖,而是通过特定社会环境中所出现的多项文化因素为这一特殊的音乐表现风格提供了所需要的支持条件。所以,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现在的摇滚乐不仅仅是一种音乐风格,更是一种文化现象,他正以不同于传统的形式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因此,摇滚乐不是一种被欣赏的音乐品种,而是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的活动。

——————————

注释:

①:布鲁斯只所以把它称作为早期黑人民歌与宗教歌曲、非洲节奏、欧洲音乐的综合体。是因为它是一种“大众音乐形式”。在某些人的创作过程中,是离不开周围人们多种形式的帮助的。所以这种方式的作品应被视为属于共同所有的财富,那么自然会被融入共同的艺术、文化元素。

②:南北战争,又称美国内战(American CivilWar),是美国历史上一场大规模的内战,参战双方为美利坚合众国(简称联邦)和美利坚联盟国(简称邦联)。这场战争的起因为美国南部十一州以亚伯拉罕·林肯于1861年就任总统为由而陆续退出联邦,另成立以杰斐逊·戴维斯为“总统”的政府,并驱逐驻扎南方的联邦军,而林肯下令攻打“叛乱”州。此战不但改变当日美国的政经情势,导致奴隶制度在美国南方被最终废除,也对日后美国的民间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③:从地理位置上看,芝加哥距离新奥尔良其实是比较远的,芝加哥在伊利诺斯州,而新奥尔良在路易斯安那州,前者在美国北部,后者在美国南部。之所以爵士在芝加哥兴起,主要是因为芝加哥是当时全美最具现代化的城市之一,经济的繁荣使得那里的娱乐场所显得十分景气,更重要的是当时的芝加哥是全美最重要的唱片工业基地,因此使得芝加哥迅速成为爵士乐的重要基地。

④:“比博普”这个词原来没有实际意思,在明顿俱乐部,乐手在排练中,即兴演奏时经常会随口哼出一些没有词义的音节,如“里波普”或“比波普”。后来迪奇·吉列斯皮最早在他的一首曲子中用到了该词,他将曲子命名为《咸花生比波普》。后来,“比波普”慢慢地成为这种激进的、狂放的新爵士的称呼。

⑤:虽然比波普从40年代初便开始萌芽,但是真正造成全国影响是在1945年。因为在1942年美国“音乐家协会”为了争取自己的利益,举行了罢演活动,拒绝录制唱片。因此在1942年8月到1944年11月,美国音乐界没有录制太多的唱片。直到1945年,迪奇·吉列斯皮录制的《咸花生比波普》开始引燃了比波普革命的导火线。

⑥:冷爵士之所以有古典主义的元素在里面,是因为当时爵士乐已经走入了较专业的层次,并且有不少爵士乐手都是毕业于专业的音乐学院。

⑦:十九世纪末,福音歌伴随着五旬节派教会(基督教派别之一,主要由社会低层人士组成)的兴起而诞生,主要来自黑人教堂礼拜仪式,是礼拜仪式的组成部分,因此也被称为黑人福音音乐。与拉格泰姆、爵士乐同时出现,通过音乐会、广播和唱片等途径传播。音乐表现形式狂放自由,旋律和声简单,感情强烈。

⑧:亦称“灵歌”,属于黑人宗教歌曲的范畴,旋律风格简单,偶尔采用大调式或五声音阶,节奏中常出现切分音,常采用对答式进行演唱,可以部分或全部即兴演唱。

⑨:盛行于17世纪的风格庄重的三拍子舞曲,是一种复调音乐形式,在固定的主题或一连串固定的和声进行之上作多次变奏。

⑩:将通俗音乐与古典音乐结合在了一起的音乐流派,俗称第三潮流音乐。

⑪:我们俗称为R&B,具有强劲而富于推动力的节奏,电声化德乐队以及布鲁斯的调式。是布鲁斯和摇滚乐之间的非常重要的过渡音乐。

⑫:乡村音乐是流行于美国南部和中西部的地域性流行音乐,是美国民族文化(白人文化)的代表之一。其原始形态流传于南方农村及偏僻山区,主要来源是英国的传统民间歌谣,同时也受南方宗教音乐盒20世纪初感伤歌曲的影响。

⑬:“叮砰巷”音乐是20世纪上半叶所流行的一种抒情流行音乐风格,它带有好莱坞电影音乐、百老汇音乐剧和摇摆乐的某些特征。主要流传于城市里的白人听众。

参考文献:

[1]:钟子林. 《谈美国爵士乐》[J]. 人民音乐. 1981年第4期.P44

[2]:朱秋华、高蓉著. 《现代音乐概论及欣赏》[M]. 北京大学出版社.P256

[3]:柳良. 《音乐之旅》[M]. 四川文艺出版社.P357

[4]:尤静波. 《流行音乐历史与风格》[M]. 湖南文艺出版社.P53

[5]:杨九华、万小娟. 《爵士音乐的历史—反诉的历史》[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季刊) 1997年第四期. P63

[6]:罗文. 《论爵士乐队二十世纪早期艺术音乐的影响》[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 P38

[7]:钱仁康. 《欧洲音乐简史》[M]. 高等教育出版社.P121

[8]:王珉. 《剖析摇滚乐在美国兴起的社会因素和文化原因》[J].中国音乐(季刊). 2005年第2期. P157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08416.html

更多阅读

现代大学的使命与现代社会的发展 广东近现代社会的发展

现代大学的使命与现代社会的发展1930年,西班牙马德里大学哲学教授奥尔特加·加塞特(Jose Ortegay Gasset,1883—1955)针对当时的社会发展和大学教育状况,出版了《大学的使命》(The Mission of theUniversity)一书。他明确提出:大学的一个

中国内地流行音乐发展概况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史

中国内地流行音乐的发展迄今已有60年左右的历史。它产生于本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30年代至40年代是第一个高峰期,80年代是第二个高峰期。本文将以80年代为重点,简单叙述中国内地流行音乐的发展概况。由于中国流行音乐在产生、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

声明:《现代通俗音乐发展概论(爵士乐、摇滚乐 爵士乐 摇滚乐》为网友浅殇淡淡月影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