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转:文化 南京有种巴黎气息《第十一诫》与南

原文地址:转:[文化]南京有种巴黎气息《第十一诫》与南京有关的事作者:黄梵

[文化] 南京有种巴黎气息《第十一诫》与南京有关的事

来源:2012-1-28金陵晚报A04版 作者于峰摘要:供职于南京理工大学的著名作家黄梵,出生于大西北,成长于荆楚大地,目前长期工作、生活于南京。由于在南京理工大学工作,黄梵显然更为熟悉南京的东郊,在书中,东郊地名被他熟练地运用,搭建成《第十一诫》中故事展开的舞台。

  供职于南京理工大学的著名作家黄梵,出生于大西北,成长于荆楚大地,目前长期工作、生活于南京。从南京理工大学毕业以后,他便开始了写作,2003年,他出版了长篇小说处女作《第十一诫》,迅速引起强烈反响,在网络上,《第十一诫》被看成是书写年轻知识分子校园青春忏悔录的杰作,在文坛被称为描绘知识分子的当代经典。此书还被网络公推为80后青年应读的“文革”以来的两本小说之一,被译成英语、德语、意大利语、希腊语、韩语等国文字。

  《第十一诫》去年出版了其繁体字版,这本书几乎完全就是以南京为背景,南京人,尤其是生活在南京东郊卫岗、孝陵卫的人读这本书,会感动直达心底的亲切感。

  南京的气息:古老而神秘

  因为上大学的缘故,1979年,黄梵从湖北黄冈来到了陌生的南京。黄梵说,来到南京之后,“我才知道,人们秘密欣赏的,已不是眼见的实物!”在融合这个城市的过程中,他捕捉到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气息。他用诗一样的语言,描绘这种感觉:一种古老的气息像睡意在城市各处弥漫,它好像变成了人们的信念。不管这座城市怎样被改造,林带怎样被砍伐,河道填埋,名桥易位,人们仍相信那气息不死。的确,这气息让人信赖,使各种凡音尽为天籁。这是一种我称之为‘写作的巴黎’的气息,宁静中不乏喧哗,被上海人视为乡村的城市气息。”

  这种气息是南京特有的,古老而又奇特,使黄梵迷恋,他说,这灵光乍现的气息,其实时时刻刻萦绕在我们周围:“当你走到长达三十三公里明城墙的某一处,或者城墙外护城河的某一段,你会发现它就在你的四周,这时,你无需借助书中的释义,视线中的一切比你想象的还要丰厚,你像完成一首诗的意象,怀着成功的喜悦!”

  林阴大道带来幽古心境

  在《第十一诫》中,黄梵将南京称为“石城”,“石城”其实就是南京另一个名字。而其他一些具体的地名,他却没有用化名,孝陵卫、中山陵、音乐台、南理工,读者都可以在《第十一诫》总轻易地找到。

  由于在南京理工大学工作,黄梵显然更为熟悉南京的东郊,在书中,东郊地名被他熟练地运用,搭建成《第十一诫》中故事展开的舞台。

  提起南京的东郊,人们会想起通往中山陵的大道,和大路两边遮天蔽日的林阴。黄梵毫不掩饰他对南京林阴大道的喜爱:“对许多人来说,南京是一座夏天的城市,虽不太‘南’,却热得让人耗尽体力。只有这时,人们才理解了雄伟的青墙和大道林阴带来的人性,几乎每条大道都被这样的梧桐林带庇护着。”如今虽是冬天,但黄梵的话语却引领着人们去遐想夏日法国梧桐带来的清凉:“长着巨大树冠的梧桐,在昏沉热浪中为人们争来了幽古的心境,它组成了我所说的南京特有的古老气息的一部分!”

  南京有最稠密的读书人

  从黄梵的简历来看,他的经历颇为有趣。和很多作家不一样的是,他是学理工科出身,毕业于南理工飞行力学专业,后来还当过南理工飞行力学助教,但现在他又跨到了另一个学科,成为文学教研室主任、文科副教授。

  黄梵没有明确说明,是不是因为南京,使他从研究飞行力学的理工科学者,变成了一个拿笔码字的作家,但他对南京的喜爱却是确凿洋溢于文字里的。

  “南京几乎拥有国内最稠密的读书人,最大和最小、最好和最差的书店,当然还有被称为‘大萝卜’的市民,以及与高贵毫不沾边的方言。上世纪三十年代,它有过在一条街上开八十多家大书店的纪录。而现在,它的纪录是拥有两打以上的像样的艺术家。”于峰

  >>>《第十一诫》与南京有关的片断

  与中山陵音乐台有关:

  他们沿着音乐台拾阶而下,在冷霜似的月光中,他辨出了那些影影绰绰寻欢作乐的恋人们。汤苓失望地一屁股坐在石凳上。姜夏怀着愧疚对她说,非常抱歉,如果她愿意,他们可以做好朋友,做红颜知己。他甚至想过去一把抱住她,让她度过这个难受的时刻。

  与南理工有关:

  这座大学建在石城山脚下,像个小市镇,唯一的区别是,它有许多树林和羊肠小道。许多夜晚,他走过水杉林、樟树林、橡树林,然后再一片一片林子地折回去。

  与孝陵卫有关:

  邮局在校门外的镇街上,离单身楼有一里路远。姜夏有一阵子发疯地给同学写信,与那里卖邮票的营业员混熟了。去邮局的水泥路面有些损坏,教授就是在这条水泥路上摔坏了股骨颈。姜夏没有觉察,反穿着一只袜子上了路。过了早晨人车拥塞的上班时间,路上已很冷清。姜夏轻轻地走进邮局,生怕惊动了那里的营业员。他在汇款单的留言栏,发自内心地写了一句祝福的话。

  与石城餐馆有关:

  这些招徕顾客的噱头,在石城简直成了商人的摇钱树,百试不爽。这爿店刚开不久,玩心跳的是一道河豚煲。他们打完牌,便涌到这家吃饭。河豚煲上来后,大家刚才快活的劲头不见了,屋里出现了莫名的寂静。

  与南京某医院有关:

  姜夏曾去找过那位帮过他的女医生。去市立医院的路上,他跟着一位漂亮女人进了金聚龙礼品店。他在货架上磨着老茧的手掌,看清那位女人挑的护符。他如法炮制,买了同样一个护符,他十分信任漂亮女人的眼光。他还记得女医生的头发泛着微棕色,不知天生的,还是刻意焗色的,反正护符与头发的色泽格外搭配。


[转载]转:[文化]南京有种巴黎气息《第十一诫》与南
编辑:余益霞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09895.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阮元《南北书派论》与《北碑南帖论》 阮元 字伯元

原文地址:阮元《南北书派论》与《北碑南帖论》作者:sqwjyl最初接触阮元,是大三上学期读黄侃先生《文心雕龙札记》,其中提到“仪征阮君”的《文言说》,仪征现属扬州市,阮君即阮元,《文言说》对刘师培的影响很大,而黄侃亦为刘师培弟子①,故《文

黄梵《第十一诫》读记:把寒灰吹出火来

黎国柱《第十一诫》是一部曾经给黄梵带来很多困扰的小说。黄梵自己在再版前言中说:“我在写这部小说时,内心混合着一种身临地狱的激情。我经常把自己给遗忘,在确立人物关系的过程中,我便成为书中的人物。由于人们读小说时,坚持小说里那

转载 第十一位天富星扑天雕李应 天富星

原文地址:第十一位天富星扑天雕李应作者:赵昔桂第十一位天富星扑天雕李应精善理财一富豪,明哲辞官乐逍遥。苍鹰逐兔喋血毙,百步取人背藏刀。精善理财背藏飞刀的逍遥地主富豪地主豪富,扑雕应,出刀见血人毙。鹘眼鹰睛,如火烈,雄鹰飞刀逐兔

声明:《转载 转:文化 南京有种巴黎气息《第十一诫》与南》为网友箛獨菂垍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