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MBA案例教学 mba小组面试案例

了解MBA的人可能都知道案例教学法。就我个人MBA的学习经历而言,这一年以来几乎我上过的所有课程都是以案例为基础完成的。
什么是案例教学案例教学实际上是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把现实中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员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方法。换句话讲,案例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了解公司的历史,经营风格,组织结构,财务状况,所处的外部环境等等一切做在决策时可能需要的信息,然后大家根据这一情景来讨论比如联想收购IBM这个事件就可以做成一个案例。案例可以先描述一下两个公司各自的历史、背景、当时各自的主要竞争对手,及各自收购前3年的财务报表等等信息。然后在经验丰富的教授的组织下,同学们可以在课堂上讨论当年联想是否应该收购?多少钱合理?收购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等等。
案例教学的现实应用MBA的老师很少有讲课本的,他们通常提前告诉学生需要阅读哪本书的哪些章节,以及阅读哪些相关联的案例,上课时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理解来相互交流。老师更多的只是一个课堂的组织者,他想教授的内容往往会通过他在课堂上的问题由有相关经验的学生回答了,或者老师也会分享一些他个人的经历和理解总结一下课堂。简而言之,这里的学习模式基本上是自学、预习及交流讨论,和我在国内时经历的授课然后做练习的方法截然不同。 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做好课前准备的话,上课时绝对是不知所云。这也是为什么MBA通常都很辛苦的原因。课本加上案例通常有40-50页左右(每天),再加上有时还有写作任务,小组会议或者几门课同时来袭,学习到三更半夜是常态。 我所经历的案例学习中,有一些是自己提前读案例回答案例问题,然后上课时直接和同学讨论,这个相对简单一点。不过更多的是,分小组一起学习案例,然后共同写案例结论,课前上交,然后课上再一起讨论。这种模式对我而言是收获最大的。同样的案例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学校在分组时会充分考虑到组员背景的多元化),通常看法会有很大的分歧。而且由于学习小组经常会更换,组员与组员之间并不是很熟悉,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达成一致的案例结论,绝非易事,故大量的交流、沟通、说服等等工作在所难免。大部分时候小组会议的效率并不高,每个人似乎都想说服别人自己的想法是对的,会议很轻松的就可以开三四个小时而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结论。 不过这种看似无聊的争论,却无疑可以让每一个参与者获得更多的视角,意识到自己思维的局限性。其实在现实工作中也正是由于人们思维的限制,导致部门间交流的不顺畅,只是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很少完全表达出来而已,但这绝不代表共识。 商学院的这种教学方法旨在让每一个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可以更好的理解其他部门,更有效的配合其他部门的工作。曾有人说,MBA学到最后主要是学习如何沟通,我觉得一点不假。因为人与人之间或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相互理解是高效工作的前提。
通过案例教学的收获1、提高了短时间内处理信息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前所述,大部分的案例是有配套的问题的。作为MBA学生,经常会被要求在一天之内阅读大量的文章和数据并在阅读之后要求找出我们认为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以及我们推荐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大量而频繁的这种训练可以使我们相对轻易的在复杂的环境下迅速找出核心问题并将之解决。当前商业社会的节奏正在变得越来越快,作为一个未来的商业领袖,决策能力至关重要,而这种大强度的训练无疑是一种相对比较仿真的练习。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几乎每天都会问自己:当时如果是我的话,我会怎么做?而往往第二天上课时,老师或者是有经验的同学就会分享他们的经历,使得我们能够从历史中学习,从别人的错误或者成功中学习。另外,这种压迫式的学习法,会逼着我们去思考,而这个思考过程则会加深我们会相关知识的印象。
2、意识到了自己思维的局限性 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是通过案例教学法,我发现来自不同背景的人们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却可以是那么的千差万别,而这种现象对我而言,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思想冲击。就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而言,平均一个班55个左右的同学分别20个不同的国家,而就行业背景而言,则几乎可以说涵盖了所有的主要行业及不同的职能部门。这种近乎不可想象的多样化学生背景,经过多次的案例讨论,让我充分意识到绝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身上存在的视野局限性。我的MBA同学基本上都是有至少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其中很多人都在自己的领域小有成就。在这种情况下大家或多或少的都会有些骄傲,下意识里面都认为自己是最好的,自己的行业或职能部门是最重要的。比如我自己就认为一个公司里销售最重要,利润中心嘛;而从财务背景出来的人,则会自然的认为财务是公司的立业之本;而HR背景的人也无疑会认为人才是企业的关键,就连IT背景的人都会说当今的社会是高科技的社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云云。在这样的现实状况下,想要整个小组对一个案例达成共识是非常困难的。其实在现实工作当中这种情况也是很常见的。不过可惜的是,有多少人有机会真正和其他部门深入地交流看法啊。 庆幸我的MBA经历让我提早意识到了这些潜在问题。个人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保持和其他人的持续沟通,虚心听取别人的观点,努力理解别人的意思。突然想起了几年前一个私人银行的客户和我说的一个故事:想象一下,我们都在爬山,每个人都在走一条自己的路,无论是向上看或者向下看,你都不会看到山的全貌,这就是所谓的局限性。理论上讲只有山顶上的那个人可以轻易看到所有的风景,但可惜那个人是上帝,一个我们几乎永远达不到的境界。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学会敞开心扉,和尽可能多的同处在半山腰的人们交流,询问他们可以看到的景色,这样我们就可以很快的想象山的全貌了,从而近乎拥有了上帝的眼界。在商业社会里,眼界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3、了解了一些重要的国际商业案例并积累了大量的生动而有趣的素材 每一个案例都是一个精心陈述的故事。故事中的很多细节都可以成为商业灵感的来源,比如星巴克是如何进行服务管理的;再比如沃尔玛是如何进入中国市场以及他们所走过的一些弯路;亦或者是当年墨西哥政府是如何走出债务危机的等等。这些经过教授们精心挑选的案例往往都是某一个领域里面很有代表性企业的经典运作。毋庸置疑,仔细阅读这些案例一定会得到很多的启发。 另外,这些我们所阅读过案例(估计上百个)都会或多或少的沉淀在我们的记忆中,成为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曾听人说,一个有趣的人通常是满脑子“段子”的人(突然想起了冯仑),也曾听说,一个有信服力的人总是可以用事实和数据去支持他的观点。知道了这个,我们也就自然知道了案例教学在此处起的作用了。
我眼中的MBA案例教学 mba小组面试案例
整个一年学习下来,总体而言,我还是很喜欢这种学习模式的,至少比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方式更为有趣,更为印象深刻也更易于学生们吸收知识。
注:以上只是我个人关于MBA案例教学的浅见。每个人的经历都不一样,看法可能也会大相径庭,求同存异,欢迎交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10774.html

更多阅读

我眼中的贝多芬 我眼中的武则天

我眼中的贝多芬聆听着《命运交响曲》,我们心潮澎湃;沐浴着《月光曲》的辉泽,我们心静如水。当我们的灵魂在接受这些世界不朽名曲的洗礼时,不由得会想起贝多芬——一个与命运顽强抗争的伟人,他用全部的热情乃至生命投身于音乐创作,为世人

我眼中的周国平——张天雄 周国平守望的距离

我眼中的周国平我眼中的周国平,他在迷茫中追寻,他说“在这个没有上帝的世界上,谁敢说自己已经贯通一切歧路和绝境,因而不再困惑,也不再需要寻找了?我将永远困惑,也永远寻找。困惑是我的诚实,寻找是我的勇敢。”;他孤独中升华,他说“在孤

我眼中的镇海炼化 镇海炼化医院

我眼中的镇海炼化  美丽的宁波港,那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这种向往,发自于内心的敬仰。这种向往,更因为那里有一艘“石化航母”——镇海炼化。  多少次,想走近它,一睹它的芳容。而这一次,中国石化报社给了我机会,让我能感受它的气息、

声明:《我眼中的MBA案例教学 mba小组面试案例》为网友如鲸向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