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寓言故事122 唇亡齿寒 唇亡齿寒的故事简介

唇亡齿寒

【原文】

晋献公以垂棘之壁假道於虞而伐虢,大夫宫之奇谏曰: “不可.唇亡而齿寒, 虞虢相救, 非相德也。今日晋灭虢,明日虞必随之亡。”虞君不听, 受其璧而假之道。晋已取虢, 还反灭虞。

《韩非子·喻老》

【译文】

晋献公用垂棘生产的美玉作代价,向虞国借道去攻打虢国。虞国大夫宫之奇劝谏虞君说:“不要答应他们!虞国和虢国好像嘴唇和牙齿一样,没有了嘴唇牙齿就会感到寒冷。虞国和虢国是互相救援,不是为了互相施恩,而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如果今天晋国灭了虢国,那么明天虞国就一定会随着虢国而灭亡。”虞君不接受宫之奇的劝谏,接受了晋国的美玉,借道给晋国军队。晋国攻下了虢国以后,回来又灭掉了虞国。

【说明】

这则寓言告诫人们,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时由于某一事物的消失,使另一事物失去存在的条件。看不出这一点,孤立静止地看待事物,是要办坏事的。


中华寓言故事(122)唇亡齿寒 唇亡齿寒的故事简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12264.html

更多阅读

“狼来了”寓言故事到底说给谁听的 狼来了的故事mp3

“狼来了”寓言故事到底说给谁听的“狼来了”的故事,只要是懂点文化的人都知道,我也没有必要在这里洛里啰嗦地重复。人们总是把这个故事讲给小孩子听,无非就是说从小不要讲谎话,否则,狼真的会来。稍微胆小的孩子自然会不断地更正自己的

中华寓言故事43 囫囵吞枣 囫囵吞枣的故事简介

囫囵吞枣【原文】客有曰:“梨益齿而损脾,枣益脾而损齿。”一呆弟子思久之,曰:“我食梨则嚼而不咽,不能伤我之脾;我食枣则吞而不嚼,不能伤我之齿。”狎者曰:“你真是囫囵吞却一个枣也。”遂绝倒。

苏格拉底的寓言故事 富人的追求寓言

  如何标记批注?爱雅阁书馆欢迎您苏格拉底的寓言故事怪题古希腊有个青年人自认为自己比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还聪明。有一天,苏格拉底问他一个问题:“世间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青年人不假思索地回答:“鸡是从蛋中孵出来的,自然是先有蛋罗!

声明:《中华寓言故事122 唇亡齿寒 唇亡齿寒的故事简介》为网友宁乡小王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