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部分寺院 南京有哪些寺院


大士禅林
  大士禅林位于六合区珠江镇东南方向约1公里处,濒临滁河,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大士禅林原名大士庵,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999年重建。

  相传大士庵的始建者为一许姓僧人。一天,他路过此地,见到一条大蟒蛇,足有10米长,这条蛇不但不攻击他,反而向他点头致意,似乎有所欲言。此后,他每次经过这里,大蟒蛇都会游出来向他点头致意。一天,许和尚面对着蟒蛇发愿说:“如果这里真的是块风水宝地,我和尚就在此建庙。”蟒蛇好像听懂了他的话一样,连连点头。于是许和尚就下决心在此地募建庙宇,起名“大士庵”。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大士庵前殿竣工,六合当地一些知名人士赠送大匾一块,遂依匾更名为“大士禅林”。当时的大士禅林分前、后大殿,前殿供弥勒佛和韦驮,后殿供大佛三尊。有房屋20多间,庙田20多亩。大士禅林三面环水,又有大路通县城,交通便利,香客众多。

  1949年后,六合县另一寺庙改做他用,将其寺中的一些佛像搬迁到大士禅林来,大士禅林因此兴旺一时,连客堂、厢房、食堂都改成了佛堂。

  由于寺庙年久失修,再加上人为的因素,大士禅林在“文革”期间就已不复存在。1999年,在一些香客的要求下,经地方政府批准,大士禅林终于得到重建。重建后的大士禅林,占地面积15亩,新建大殿、厢房10多间。住持僧为广扬法师。

金光禅寺
  金光禅寺原名太山行宫圣母院,位于南京市北郊六合区金牛湖畔的金牛山。始建于明万历(1573~1619年)年间。

  据县志记载,院内还建有马氏烈女庙。相传在明朝有一女子,叫马葵阳,当时芳龄19岁,适遇兵荒马乱,藏在古庙中。有一天贼兵来到寺庙,看到该女长得漂亮,拽着她欲行不轨,而该女誓死不从,用石头砸向贼兵,并且大声呼叫“吾颈可断,身不可辱”,贼兵看到此女烈性刚强,无法得手,于是用刀割断了该女的颈喉,致其当场死亡,家中知道以后,将其埋葬在山巅。当地的群众为了纪念她,在山上建了一座烈女庙,以此来赞美她勇敢顽强、宁死不屈的精神。

  从清晰的界沟中可以看出早年烈女庙的规模,此庙当时长200米,宽80米,总面积16000平方米,由此可见当时庙宇面积之大,建筑之宏伟。据史志记载,马氏烈女庙原来苍松翠柏,亭台楼阁交错,每到农历的三月,是烈女的诞辰之期,善男信女从扬州、天长、仪征、六合、南京等地纷沓而来,香烟缭绕,神案供品如山。由于岁月悠悠,几经沧桑,古刹已成废墟。但古迹仍依稀可辨。

  恢复后的金光禅寺有大殿两座,各类房屋十多间。内有多尊佛像,尊尊佛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寺院东侧有天然“八哥笼”、“仙人洞”诸景。

  “八哥笼”系巨大的天然石壁,石壁上错落有致的石洞就像天然浑成的鸟笼。

  在“八哥笼”不远处有一磐石,突于石壁之外,悬于半空之中,此为金牛山一景──仙人洞。

  金牛湖碧波荡漾,蔚蓝的天空映照着湖面,水天一色,令人心旷神怡。成群结队的白鹭时而在空中盘旋,时而向下俯冲,掠水而过,时而噙着猎物,直冲蓝天。在两岸的绿树丛中,栖憩着成群白鹭,远远的望去,尤如朵朵盛开的玉兰,美不胜收。金光禅寺坐落于湖光山色之间,佛语梵音,悠然回响,游人至此,无不陶然忘归。

观音禅寺
  观音禅寺在南京市溧水县以东10公里的东庐山西麓,始建于元代。1999年复建,更名东庐山观音禅寺,占地面积千余平方米。

  观音禅寺原名“东庐山西麓观音庵”,始建于元朝.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清咸丰中毁于战火。光绪八年(1882年)重建,后毁。1999年后复建。

  东庐山观音禅寺依山而建,周围环境幽雅秀丽。其南即秦淮河源,名为一眼泉,第地下水源,汩汩滔滔,终年不竭。


永寿寺塔
  永寿寺塔位于溧水县城西北部,秦淮河畔,宁溧公路行荟塔旁。创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距今已有370余年。

  寺初名永昌,后敕改今名。据县志记载:明代“知县徐良彦以形家言(县城)东南山皆环合,独西北无山,乃建塔寺以补其缺”。清顺治五年(1648年),僧永泰来自浙江,昌明宗教,僧众数十百人,成为溧城大刹。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遭火灾,寺渐圮,后由寺僧寿山募修。乾隆元年(1736年)塔坏,邑民肖克宏合众重修。晚清时又毁,惟空塔仅存。

  永寿寺塔是一座仿密檐仿楼阁式砖塔,平面呈八角形,共七层,由地宫、塔座、塔身和塔刹组成,总高度在40余米。塔坐落在高约1米的白石须弥座上,基座每边长3.2米,中有柬腰,以云纹以及明代流行的卷草叶纹。该塔从下向上逐层收小,形成微微膨出的曲线轮廓,造型非常优美。塔内中空,成四方形,有楼梯可供登临眺览。第一层东南西北四面辟门,另四面有装饰性假门。每门两侧有一对砖雕金刚,现存13块,其中有两块长28厘米,宽33厘米,估计是清代重修时补入的。塔的八隅皆立有砖砌圆柱,直径为28厘米。向上每层皆有四门,各层间门向变换设置。另外,每层顶部均有砖雕装饰性斗拱,砖木结构的外檐,檐头挑起处挂有风铎,微风吹来,叮当作响。围绕永寿寺塔有一周石栏杆,亦呈八面形,每边长5.7米,宽25厘米,高59厘米。石座中部及转角处刻有俯仰莲纹。

  永寿寺塔用大砖砌成,砖长43厘米,宽20厘米.厚8厘米,胶以糯米石灰,主体结构十分坚固。经历了数百年风雨的侵蚀,又屡遭大火,永寿寺塔依然矗立于溧水城北,为溧水城的标志。但塔身遍布裂隙,残损严重,塔内楼板、楼梯皆毁,塔刹无存。经测定,塔身残高32.89米。

  为重现永寿寺塔的原貌,1999年6月,溧水县人民政府开始集资重修该塔。


藏龙寺
  藏龙寺在南京市江宁区上峰镇插花村天宝山,始建于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年(27年)。又名插花寺。现有建筑为2000年12月重建。

  藏龙寺的缘起已不可详考,传说是与东汉光武帝刘秀有关。相传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夺政权,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新”。时隔不久,各地纷纷起兵反对新莽政权,南阳豪强、西汉宗室刘秀也参加起兵。据说在与王莽军队的一场战斗中,刘秀大败,与部队失散,单人独骑被敌军追赶。危急关头,在路边小桥遇到一位头上插着野花的姑娘,帮助他躲在桥洞里逃过了追杀。后来,刘秀削平群雄,当上了皇帝,遂封那位头戴野花的姑娘为“插花娘娘”,在当年遇险处择地建造了一座“插花庙”,并将当年藏身的小桥赐名为“藏龙桥”。

  如今的藏龙寺,地处三山环绕之中,山清水秀,层峦叠嶂,佳木丛生,曲径通幽,山势绵绵方圆数十公里,四季竹海涛涛,松风阵阵,风景绝佳.是周边广大佛教信众从事宗教活动的好去处。寺前的藏龙桥被列为江宁区文物保护单位。


定林寺
  江宁方山有一定林寺,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属于金陵名刹之一。始建于南朝刘宋元嘉十六年(439年),外国高僧(竺法秀)在南京钟山(今南京紫金山紫霞湖一带)始建,分“上定林寺”、“下定林寺”两处。文艺评论家刘勰皈依佛门后(法号:慧地),依止大学僧“僧佑”十余年,所著不朽巨著--《文心雕龙》即完成于上定林寺。

  根据史籍记载:佛陀涅荼毗(即火化)后,有两颗牙齿留存世间,一颗传入锡兰(今斯里兰卡),一颗传入当时的乌苌国,后由乌苌国传到于阗。五世纪中,南朝高僧“法献”游于阗,把佛牙带到南齐首都建康(南京)上定林寺佛牙阁里,广受四方佛徒朝拜。陈武帝永定元年(公元557年),陈霸先宣布找到这颗佛牙,在后来的一千多年的历史里,这颗佛牙舍利屡次遭遇厄运,此后,这颗佛牙一直供养在北京西山八大处灵光寺佛牙舍利塔里。南宋孝宗乾道时(1164~1173),高僧善鉴将“上定林寺”匾额移至方山,重建定林禅寺,与南京钟山上定林寺在经度上南北正对,同时建定林寺塔,此塔已有800余年历史,专供佛像,不能上人。据清同治《上江两县志》称:宋乾道间,善鉴和尚因钟山定林寺废,便募资建寺于此,沿袭寺名。塔建于乾道九年,高十三米。底层特高,南面开门,另三面各有佛龛,塔刹和腰檐已毁。此后,远近信徒、施者接踵而至,佛殿、法堂、僧房次弟建成。据《金陵梵刹志》记载:全国佛寺“轮藏”之祖--傅(翕)大士即在方山定林寺建轮藏并广为弘法,(傅翕在《高僧传》中名列第八位,与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宝志共尊为“梁朝三大士”)。同时,南朝梁武帝萧衍时,来自天竺的达摩祖师留在建康期间,曾到方山定林寺举行佛事活动,方山至今尚保留有“达摩崖”等历史古迹,为禅宗之祖达摩偃坐之地,故此,在佛教界有“南定林、北少林”之说。

  另载,定林寺曾于元至治年间(1321-1323年)和明天顺年间居士朱福宝及其诸子重建(1457-1464年)两次大修后,随后即遭到破坏,至清同治年间寺庙已毁,至太平天国时,更被毁殆尽,清光绪间,由世称“道明师祖”的僧人向四方化缘重建,增其旧志,规模宏大。而不幸文革期间,该寺复遭劫毁,仅塔尚存,目前为南京历史最久的楼阁式硬塔,塔高约14.50米,为七级八面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底层较高,边长1.46米,直径3.45米。1982年,方山定林寺塔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世界著名的斜塔中,意大利比萨斜塔倾斜度为4度,苏州的虎丘塔倾斜度为3.5度,而经过纠正的方山定林寺斜塔斜为5.3度,专家们认为:定林寺斜塔至今仍堪称世界第一斜塔。


隆昌寺
  隆昌寺位于汤山镇北约2公里的宝华山上。宝华山,因盛夏季节黄花满山而得名,周围36座山峰似36片莲花瓣,隆昌寺如莲房一般端坐其中。山间云雾缥缈,溪连流水叮咚,一年四季,松柏常青,确是一方非同寻常的佛教胜地。

  隆昌寺,又称宝华寺,始建于公元502年,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最初是梁代高僧宝志和尚在此结庵传经,故名宝志公庵。宝志即民间传说中济公和尚的原型。明神宗敕赐大藏经及“护国圣化隆昌寺”的名称,于是改称隆昌寺。清康熙乾隆曾多次驾幸宝华山隆昌寺,足见其在佛教界的地位和影响。

  隆昌寺,是佛教律宗祖庭,有“律宗第一名山”之称。寺内戒台只有有放戒资格的寺院才能拥有。

  隆昌寺号称有殿宇九百九十九间半,网络独特,四合方形宛若一座法坛。与众不同的是山门面北偏东,既小又僻。原来因皇上驾临寺院,故改山门面北以示接驾。至于山门较小,是因为律宗寺院戒律严格,将山门造小使僧人不能随便进出。



长芦寺
  长芦寺地处南京城北长江北岸的六合区长芦镇。始建于距今约1500年前的南朝梁武帝时期。1992年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相传梁武帝因他女儿大病初愈,为报答佛祖显灵而修建此寺。当时佛教兴盛,寺院大增,长芦寺和栖霞寺是当时隔江遥遥相对的两大寺院。

  在佛教宗派中,长芦寺属于“禅宗”。相传梁普通年间,南天竺僧人菩提达摩来到我国广州传播禅法,后为武帝闻知。于普通八年(527年)仲秋迎来建康。但达摩与萧衍“语多不契”,乃“一苇渡江”,来到江北的长芦寺,长芦寺很早即是佛教禅宗著名的寺院之一。

  千百年来,长芦寺风雨沧桑,几度兴废。据史料记载,初建的寺址紧临江岸但这段长江河道很不稳定。堤岸经常塌陷,因而长芦寺建筑群也不断遭到破坏。据《六合县志》记述,北宋天圣初,曾大兴土木重建寺院。后来江岸继续后退,至南宋淳熙初年终于被水淹没。淳熙十二年(1185年),将寺址“徙至滁口山之东”的河曲沙岗上(即今址)重建。新建的寺院规模超过旧寺,非常巍峨壮丽。据县志记载,有三宝殿、达摩祖师殿、金刚殿和圣文宝秘阁、一苇堂、立雪堂、直指堂、造佛堂等殿宇。寺门外还建有苇江亭、石柳亭和回友门等园林式建筑,并仿照旧寺铸造万余斤重的巨大铜钟一口,悬挂干钟楼上。

  长芦寺兴盛时的规模很大,民间传说:“前门通到金刚殿,后门通到六合县。”由于该寺名声很大,吸引了无数文人骚客来此游历,或赋诗秉文。唐朝的骆宾王、李白、韦应物、刘长卿、孟郊、温庭筠,宋代的王安石、苏东坡、秦观,明代的李东阳、王守仁、王世贞等都曾慕名而来。

梵天禅寺
  梵天禅寺,在六合区横梁镇方山林场东侧,建于梁天监元年(502年),为著名的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现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原名兴云寺,宋治平(1064~1067年)年间更名为梵天禅寺。清咸丰八年(1858年)毁于火,后由寺僧重建,有大雄宝殿和望江楼上下18间。该寺在日寇侵华时被毁,1948年冬重建。现仅有梵天禅寺殿堂5间。占地320平方米。

  梵天禅寺建筑宏伟壮观。设有前、中、后三进大殿。前殿中间为弥勒佛。两旁为哼哈二将和四大天王。中殿为大雄宝殿,中间供奉如来佛祖和药师佛、阿弥陀佛。两旁为十八罗汉。而后殿则为雷祖殿堂,专门供奉雷祖和雷祖娘娘,均为约两米高的坐像。殿堂其上为望江楼,可以远眺长江。

  南朝时,梵天禅寺因其距都城南京近在咫尺。特别是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梁武帝曾命其子在梵天禅寺勤学苦读。太子常坐寺旁的一天然石上或读书、或赏景,故名王子石,它连同梵天禅寺、背蓬石、猫儿石、虎石松、黄龙泉、仙人洞、凤凰井、雁翅峰、古银杏树等成为方山的十景。同时,附近尚有地名王子庙沿袭至今。

  梵天禅寺虽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但它的名声还远远不止于此。其后殿中所设雷祖在佛教庙宇中实属罕见。据史学家考证,六合方山为轩辕黄帝敕封方氏鼻祖方雷的封地,是研究中华民族炎黄历史的重要地区之一。

招贤禅寺
  招贤禅寺在六合区北20公里的风景秀丽的峨嵋山上,始建于明朝景泰(1450~1456年)中,至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

  明代,该寺香火很兴旺,慕名前来进香和观光的人很多。在明代和清代,该寺得到了很好的管理和修葺。清雍正(1723~1735年)年间僧人明昌法师对寺庙重新修建。并立修寺碑。为了保护该寺的自然环境,使山林不被砍伐,寺僧在道光二十七年(1846年)向当时的县衙门递上一个文本,受到六合县令的重视,于是在寺中立了一块“奉宪示”石碑,要求山民遵照执行碑文规定。至今该碑还嵌在大殿的北山墙内。

  清光绪年间,该寺年久失修,破漏不堪。该寺僧人了缘、吾泉,带着由当地衙门开具的文书到高邮化缘,化到高邮一大户家时,静坐三日不进食,不睡觉,把木鱼敲个不停。主人派人问起何事,了缘说明情况后,主人因了缘持的不是仪征衙门的文书,不肯接见,并说了缘和尚是假和尚。了缘和尚一气之下,加之修寺心切,拿起一菜刀,砍断了自己的左手。以示诚心。这样感动了主人,一边派人对了缘进行治疗,一边组织用船亲自将修寺人员和材料运到寺内,并承担了修寺的一切费用。据说,了缘剁下的左手一直保存在该寺,“文革”中被毁。

  1982年,有一僧人前来修寺。初来时寺里一无所有,他就用野菜充饥.过极艰苦的生活。因此人修寺决心大,胸怀宽阔,平易近人,广交朋友,结交了该寺周边的很多居士和知名人士。纷纷捐资,赞助修寺,两三年内修缮了北厢房,新建了南厢房,重建了大殿。在外来僧人的主持下,该寺逐渐兴旺。外来僧人病故后,僧人德华继承其遗愿,将三间前殿扩建成七间,添置了三十五尊菩萨,并把大殿上三位大佛和前殿中的弥勒、韦陀装置红漆木龛.整治周边的活动场所和自然环境,疏通了进寺的道路。

  恢复后的招贤寺经过20余年的不懈努力,已初具寺院的整体规模。前殿弥勒、韦陀位立于中,两旁是四大天王坐像。大殿为九间三进,正中的红漆木龛中供奉三位大佛,大佛两侧为西方三圣和千手观音,两旁为形象逼真的十八罗汉。前殿外门额上“招贤禅寺”四个大字金光闪闪,对面的照壁墙巍然而立。前殿和大殿之间是宽大的庭院,四个花台对称而建,天香炉位于其中;北首三间饭堂,南面接待室位立于中。寺院外东南角有230余年的银杏树,周围有5300平方米的活动、停车场所、四周有茂密的森林,是夏日避阴纳凉的好去处,修身养性的好地方。

无想禅寺
  无想禅寺在南京市溧水县南7.5公里无想山,始建于六朝,1992年复建,占地面积近8000平方米。

  无想寺始建于六朝中期。唐高祖武德(618-626年)年间重建,名为无想禅院。北宋治平(1064~1067年)年间改名为禅寂寺。南宋咸淳(1265-1274年)年问,僧道甄在此复兴大刹,朝廷遂赐名为禅寂禅寺。明清间复名为无想禅寺。旧有大殿五间及山门、僧舍、石观音阁等建筑,后历经沧桑,荒废殆尽。

  无想禅寺所在的无想山,以苍松翠竹和流泉飞瀑的优美自然风光而被称为“溧水第一胜境”。历代文人雅士多曾到此游厉,南唐韩熙载的《赠寺僧诗》、北宋周邦彦的《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岖作》等诗词佳作,均广为传诵,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以无想禅寺为中心更留下了为数众多的文物古迹,如寺西有韩熙载读书台,寺东南有宋代高僧甄公藏骨塔,寺后有元代所建的招云亭,明代所建的石观音阁、凤泉亭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溧水县人、明代高僧、号称“南山律宗”中兴初祖的古心大和尚,就是在此接受佛教教义从而皈依佛法的。

  为了满足广大信教群众从事宗教活动的需要,经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于1992年后无想禅寺复建。

弘觉寺塔
  弘觉寺塔在牛首山东峰南坡,为砖质。弘觉寺初名佛窟寺,梁天监二年(503年)司空徐度创建。南唐后主改名弘觉寺。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改崇教寺。明初复称佛窟寺,正统年间又改名弘觉寺。清代因避讳改名宏觉寺。

  塔始建于唐大历九年(744年),系唐代宗李豫感梦“修峰顶七级浮屠”。明正统年间重修,现寺毁塔存。塔七级,砖木结构,从底层地平到塔顶复盆高为36.65米,加上原来塔刹,高约45米。

  塔的底层有须弥座,由红色花岗岩加工拼制而成,为明初型制;四面有宽80厘米的踏步上下,周围有宽2.18米的附阶(回廊),四面开门。二至七层的平座(即外回廊)挑出约60厘米,各层的拱门,四实四虚,为壶门形式。每层拱门的两侧有灯龛,二至七层灯龛计96座。塔身用青砖砌筑,灰缝的黏结材料用白石灰,十分坚硬。塔的各层平座和下檐、内层楼板下均有斗拱。塔心木固定在六层的横梁上,上部穿出屋顶,形成塔刹。现塔心木已毁,但塔顶洞眼仍在。顶部屋面的瓦垄仍很清楚。

  弘觉寺塔是一座十分典型的江南楼阁式砖木塔,塔基位于岩石之上,数百年来,塔的主体未见倾斜,保存较好。这种外八角、内四方、隔层错角的空筒式结构,在江苏古塔中较为流行。它克服了早期空简式结构的弱点,在设计构图上更加严谨,施工上精巧准确。

  1956年7月14日,游人在塔底层发现地宫,经南京博物院发掘,出土羹金喇嘛塔一座。塔高0.35米,须弥座高0.16米,塔底刻有“金陵牛首山弘觉禅寺永充供养”和“佛弟子御用监太监李福善奉施”题记。塔身有四个壶门。佛龛有释迦、韦陀佛像。塔刹上置相轮十三天、宝盖、葫芦宝顶。同时出土的还有佛像、玉瓶等文物。此后,文物部门又对砖塔塔壁上题记进行了调查,发现了70余条明清两代游人题记。它们都是用刀或瓷片在门券洞壁的石灰粉刷层上刻画的,分布在三至七层,年代从明正德五年(1501年)到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其中为数最多的为明嘉靖、万历与清康熙年问题记,说明这段时间寺庙香火最盛,游人最多。


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位于雨花台区铁心桥镇与江宁区东善桥镇交界处的牛首山东峰舍身崖(又名兜率崖)。

  摩崖石刻呈“几”字形,三面岩石,前面是一块平地,正窟面对祖堂山主峰献花岩。石刻包括佛像、题刻。佛像分别雕刻在五座佛龛内,每座佛龛所雕数目不等,最多有75尊,最少仅1尊,共计有129尊。在石壁正中一龛里,仅雕释迦牟尼像,高1.78米,结跏趺垒,施禅定印,下为高0.39米仰覆莲须弥座,雕刻较为粗糙。在龛外左右两壁上刻有记载牛首山“敕赐弘觉禅寺”所属范围的文字,中间部分在凿窟时毁去。其余文字也多模糊不清。距该龛东西两侧约3米处各有一龛,东龛上下九层共75尊,最下层为环立武僧。上面皆为盘膝打坐的修士,但绝大多数已有损毁。西龛则雕凿在“几”字形的侧壁上,其内容、风格与东龛相同。在西龛的下部相距高约0.39米处,另有一小龛,内凿高0.45米的弥勒像一尊,艺术造诣较高于其他诸像,且龛外石壁右侧刻有“大明成化元年(1465年)岁次乙酉五月五日口口真定成造弥勒佛一尊永远供养”的题记。佛龛两侧尚刻有四处梵文,其东壁南侧的岩石上,镌一行梵文,宽约1.6米,另有《题感应泉诗》一首,诗系刻在石壁上,长0.5米,宽0.32米,每字约4厘米,有11行,满行8字,共83字,除去4字已剥蚀外,其余79字清晰可辨。题诗为明景泰元年(1450年)所刻,题刻对面岩下便是感应泉。

上国安寺
  上国安寺位于南京市江宁区陶吴镇.始建于唐初,1983年被江宁区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l0月开始复建。目前大雄宝殿、山门殿正在建设中。

  上国安寺历史悠久,唐初牛头禅宗开山祖师僧法融曾在此驻锡,到明末清初最为兴盛。据载,清代上国安寺有僧房百余间,庙产田地20余亩。后几经战乱,古刹尽毁,仅存古井一口,银杏一株。2002年,为了方便周边广大信众寄托信仰,从事宗教活动,经市政府同意,报江宁区人民政府批准,上国安寺复建工作正式启动。现任住持由南京市佛教协会副会长、毗卢寺方丈传义法师兼任。

  上国安寺毗邻牛首山、祖堂山,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其旁有湖名甘泉,湖光山色,鸟语花香,山形脉脉,松柏耸立,佳山秀水与玉宇梵阿的完美结合,衬托出古刹的源远流长。


汤山摩崖石刻
  汤山摩崖石刻在江宁区汤山镇桦墅村(桦树村)。当地人称其为石佛庵,为明永乐元年(1403年)二月兴造,建造人是“汤山第一代白云禅师”,距今已有600年的历史。而且它是南京地区仅有的一处藏传密宗佛教石窟,非常珍贵。

  目前,暴露在外的石窟有8个,每窟有佛像1尊,大小不一,均禅定趺坐,施禅定印。佛窟最高处190厘米,主尊佛像高140厘米,体宽58厘米,袒右胸,露一乳,神情坦然,身后雕出举身舟形背光,并有圆形头光。在主佛的左右分别是二菩萨佛窟造像,较主佛龛略低,与主佛龛相贯通,形成一个组合。二菩萨着双领下垂大衣,胸前挂璎珞饰物,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尤以西边菩萨最为完整,色彩至今仍然鲜艳。

  佛龛分别凿刻于山岗的南面石壁之上,石质为沙质岩,较坚硬。主佛窟门边壁雕出壶门形状,有文字记载的碑刻是就岩体刻凿而成。整个石窟顺山体自然形状刻凿,错落有致。除“一佛二菩萨”的佛龛石窟较大外,其余石窟均较小。最小一个石窟的佛像高度仅80厘米,分别分布在主佛像的东面。在石壁上,还发现了部分文字,有“天中天”、“后”、“向”、“蒋”等约20个字的铭刻,其内在的意思尚待进一步考证。

幽栖寺
  幽栖寺位于南京市南郊祖堂山的南麓,与宏觉寺遥遥相对,始建于南朝刘宋大明三年(459年),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中早期的著名庙宇,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

  祖堂山与牛首山似断若连,层峦叠翠,主峰削如芙蓉,高矗云霄。南麓茫茫竹海,古木参天,原名幽栖山。南朝刘宋大明三年(459年),在此建寺,即以山为名,称幽栖寺。唐太宗贞观(627-649年)年间,高僧法融禅师在此山北崖洞穴中修行,得禅宗四祖道信嫡传心法,创立禅宗的一个支派“牛头宗”,被称为“南宗第一祖师”。幽栖寺为牛头宗即“江表牛头”的发祥地,亦被誉为南宗祖堂,由此改名祖堂寺。幽栖山亦随之更名为祖堂山。晚唐光启(885-888年)中,寺废。

  杨吴太和二年(930年)重建,改称延寿院。幽栖寺地势幽静,竹海松涛,置身其中,令人尘虑顿消,幽思无限。南唐烈祖李异在政务倥偬之际,常来此山游赏,中主李瑕也多次来此礼忏拜佛,后主李煜更在此处大兴土木,造寺千间。南宋治平(1064~1067年)年间,恢复幽栖寺原名。

  明代重建该寺,又称祖堂寺。寺庙依山而建,规模宏大,自山脚至山门,为一冗长古道,林木参天。繁叶蔽日,殿阁僧舍,错落有致。据《金陵梵刹志》记载:明代祖堂寺内主要殿堂有金刚殿、天王殿、佛殿、千佛殿、观音殿、华严殿、水陆殿等。除观音殿为三槛外,其余各殿均为五楹;另有三层十五楹禅堂、二层十楹斋堂及五楹厨库、茶寮各一座。寺院基址占地240余亩,田地山塘500余亩。幽栖寺在明代还管辖着附近的几座小刹。寺前并建有一座无梁殿及回廊、渡桥等建筑。

  历代文人雅士多喜前往祖堂山、幽栖寺、献花岩等处,留下了不少诗篇。

  殷迈<牛首山阅楞严夜坐>诗,记述了自己夜宿幽栖寺中,阅读佛经的情景,并表达了对南京第一禅宗祖师法融大和尚的深切崇敬之情。诗云:

一轴楞严阅未终,四山风静暮林空。

忽逢华屋身能入,自得神珠道不穷。

树影欲迷云度处,径声遥听月明中。

共传鹿鸟春深后,犹向烟萝礼法融。

  清代福建人余宾硕写有《金陵览胜诗》,其中一首《献花岩》云:

嵯峨宫殿夕阳开,摇落西风万壑哀。

钟声参差惟待月,松杉远近忽闻雷。

山僧入定岩中坐,野鸟忘机掌上来。

欲倩丹青图妙迹,寒云终日满亭台。

  幽栖寺久已破败,目前尚存遗址及祖师洞、银锭桥、月牙池、水井等建筑。另有明代铜钟一口,现藏江宁区博物馆

保圣寺塔
  位于高淳东郊龙城山上的保圣寺塔,俗称“四方宝塔”,位于县城东保圣寺大殿后,现寺毁塔存,是“高淳四宝”之首,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相传保圣寺塔建于吴赤乌二年(239年),宋绍兴四年(1134年)重建。后经明、清两代多次修葺,迄今已有800余年。塔为四面七级,高31米,底层占地50平方米,避厚1.3米,用青砖砌成。各层置木板楼,有扶梯上下。此塔是宋时南、北方建塔技术的混合建筑物,艺术水平很高。

  保圣寺塔始建于三国时期,相传是孙权为庆贺母亲八十寿诞而建。该塔所在的龙城山,原有名刹龙城寺,宝塔系寺中藏经之所。龙城寺于宋朝时改名为保圣寺,重建后的宝塔遂以寺名。此塔迄今已有近900年的历史,历朝历代的地方官吏,都视该塔为镇县之宝。

  保圣寺塔高31.5米、四面七级,为砖身木檐楼阁式,其建筑风格融合了宋代南北方砖塔建筑艺术特色。塔身用特制的青砖平列交错叠砌,用石灰和泥土粘合。宝塔底层每边长约5.3米,以后逐层内收、成一方锥体,加上腰檐平缓,刹尖高耸,因此整个古塔形状挺拔而纤秀,“近看似玉笋拔地,远眺若健笔凌云”。

  塔外壁斗拱则是砖雕而成,一共256垛,包括护壁拱、鸳鸯交手拱、华拱等。宝塔每层的腰檐上都挂有铜铃。1986年,经高淳县政府重修后的古塔,塔檐外挑作回廊式,塔底又复建了外廊。塔窗东西两面以“钱纹窗”与“直棂窗”布置,南北均置“钱纹窗”。塔顶重装塔刹,楼内逐层架设扶梯,游人可沿梯登塔远眺。

  经明、清时期的多次修葺和近20年来的两次大修,如今的保圣寺塔既显唐宋神韵,又含明清风格,已成为高淳著名景点之一。置身塔下,但见古塔如玉笋拔地,飞檐蔽日,翘角凌云,塔刹挺拔直冲云霄。登塔鸟瞰,县城风貌、湖光山色,均尽收眼底。

彰教寺
  彰教寺位于高淳县凤山韩村镇北。创建于唐大中七年(853年),原名报恩寺,宋改“彰教”。寺庙面朝阡陌,背靠石湖,周围古木参天,环境幽雅,为江南古名刹之一。现为高淳县文物保护单位。

  彰教寺建筑原有山门、大佛殿,藏经楼、斋房等计百余间,掘饮用水井七口,可见当时僧人之多。现可见部分被填塞的枯井,井圈用火层岩凿成。

  彰教寺规模据地方传述,建筑用材较大,梁柱均系石臼湖之北湖山上的楠木。庙宇分别经北宋政和、明洪武、嘉靖年间三次修葺。清顺治、咸丰年间遭兵燹毁,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重建。抗战期间,该寺大佛殿被拆毁。1958年“大跃进”时,寺内弥勒殿、藏经楼等所有建筑被周围村民拆除殆尽。庙中一口千斤以上的铜钟,古代是与苏州寒山寺内的大铜钟同时铸的一对“姐妹钟”,惜在1958年大炼钢铁中同遭销毁。

  今在遗址上建起的三间平房内,可见一口重约35余公斤的铁磬和一尊木雕佛像及20世纪60年代从地下出土的僧人坐化用陶缸。铁磬的腹部铸“彰教禅寺”四字,口沿下饰回纹,底部铸莲瓣图案一周。木雕佛像,“文革”时由地方信士所藏,高30厘米左右,通体饰金,形态端庄,或许是彰教寺惟一保存下来的一尊佛像,为清代遗物。陶缸,为僧人圆寂前跏趺坐于缸中,三年后启缸检测,若体未腐,遂将肉身装饰为金像,或建塔堂塑像供奉。

  现彰教寺遗址地面建筑虽毁,地下所埋藏的部分建筑构件、碑记、石刻等文物,则作为历史的见证而保存着。

定山寺
  定山寺位于今浦口大顶山狮子峰下,始建于梁天监二年(503年)。大顶山巅,因有狮子、双鸡、寒山、石人、芙蓉、妙高等六座山峰环合,互相拱抱,故名六合山,亦称六峰山。

  梁天监二年(503年),梁武帝萧衍为一位“戒行精严,锡周南北”的高僧法定建精舍于六合山狮子峰下,敕名“定山寺”,六合山亦随之更名为定山。定山一名,起源于南朝梁代。今之顶山,当是“定”与“顶”字的谐音之讹。

  梁代著名文学家沈约来浦口定山游览后,曾写有《早发定山》一诗,描述了定山周围的自然景观。诗云:

夙龄慕远壑,晚莅见奇山。

标峰彩虹外,置岭白云间。

倾壁忽斜竖,绝顶复孤团。

归海流漫漫,出浦水溅溅。

野堂开未落,山樱发欲然。

老归属兰杜,怀禄寄芳茎。

眷言采三秀。徘徊望九仙。

  据清代《江浦埤乘》记载:“定山寺,旧在定山狮子峰下……四周山绕,南辟如门,与雉堞楼橹掩映相望。苍松夹道。岫岭参差,诚天然图画也。寺凡屋三层,门外古银杏三,古桧三,皆数百年。”

  定山寺自建寺以后,一直为江北名刹。干百年来,以她特有的名气和周围的青山绿水,吸引了许多王公贵族、骚人墨客纷至沓来。南宋著名词人、状元张孝祥就曾参谒过定山寺。当地人刘岩在他所写的《定山寺记》中记叙说:“寺在山之麓,当门老银杏三株,大十围,叶可蔽数亩。寺依山崖为石阁,阁前有楼。楼前石池。广且方;泉自楼下出,流人池中。蕴藻纵横,游鱼数百头……阁后崖石最奇,峭壁色斓斑如碎锦,自下睨之。陡绝有千仞之感……从乱石中得细路穷三峰之顶,登之远眺,皆空蒙。下瞰诸山,如骇浪惊涛之在人足底也。”

独峰寺摩崖石刻
  独峰寺摩崖石刻位于浦口区老山林场西山分场翠云山之北。独峰寺旧名翠云庵,又名中定寺,始建于明代。现寺已毁,仅存摩崖石刻一方。

  据《江浦埤乘》记载,独峰寺在原江浦县城西25公里的翠云山之阴,寺后一峰高耸,丛竹畅茂,故又名竹峰寺。寺前有九龙槐,九干屈曲,自成龙形。

  山麓路旁有摩崖石刻“佛”字,刻于明嘉靖元年(1522年),传系明世宗朱厚炮御笔。字为1.5米见方,双线勾勒,清晰可见。

  明崇祯元年(1628年),江浦知县李维樾请僧人道严在此开堂说法,道严字独峰,后遂易寺名为独峰寺。清道光(182l~1850年)年间,僧人宏肇、德山居留此寺。县令冯应渭书其所撰楹联赠之日:

竹环四面山三面;

僧介千愁我万愁。

  太平天国时期,该寺遭受严重破坏。仅存摩崖石刻一方。


观音庵
  观音庵在南京市浦口区珠江镇求雨山,与弘德寺仅一路之隔。2000年重建于今址。

  清代《江浦俾乘》载:“观音庵旧在旧县治前。邑人胡兆麟曾有《丙申初秋寓观音庵作》诗云:挂帆江上客,故里暂停时,蝉噪催残暑,蜇鸣迓早秋。人烟深巷静,树石梵宫幽。疑户逢僧出,高谈述旧游。”由此可见当时环境的清幽雅致。解放初期,观音庵房产被征用,原有比丘尼也分散各自活动。

  20世纪90年代后期重建。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有大雄宝殿5间、韦陀殿1间、念佛堂1间,僧房、斋堂7间。现任住持为通缘师太。

惠济寺
  惠济寺遗址公园位于浦口区汤泉镇北约400米处。周围山环水复,风光旖旎,颇有幽深邃远的文化意境。惠济寺,旧为汤泉禅院,南朝刘宋时,武帝刘裕万乘来游;萧梁时,昭明太子萧统亦在此读书,附近原有一昭明太子濯足沐洗过的温泉,后人称太子汤。北宋初年,汤泉禅院易名为惠济院。熙宁年间,漳南道人昭庆来此隐居,不久,其友孙莘老、秦少游、释参寥三人结伴来访,秦少游为此写出了传颂千古的《游汤泉记》。  

  北宋元佑初,高僧忠境将惠济院改建为惠济寺。明代洪武年间,太祖朱元璋驾幸汤泉镇,因避讳汤字,遂将汤泉镇改称香泉镇,惠济寺也因此一度易名为香泉寺。清代道光年间,邑人毛麟、苏兆奎两人又在惠济寺内创办了一座英华书院,从此伴随惠济寺阵阵钟磬声的,除了善男信女无声的祷告外,又多了一片抑扬顿挫的子曰诗云。寺庙与书院如此紧密的结合,在全国是不多见的。咸丰年间,这座千年古刹毁于太平天国时期的战火中。  

  惠济寺遗址现为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建成对游人开放的遗址公园。公园内供人观赏的主要文物有础石、碑刻和古木。础石有两类,一类是覆盆式雕花柱础,在覆盆上雕有缠枝牡丹、葡萄、莲花等纹饰,流露出富贵、兴旺、祥和的寓意,从柱础形制及雕花枝法分析,应是南唐汤泉禅院或宋初惠济院的遗物,且为后来的惠济寺沿用;另一类是覆盆式素面柱础,时代略晚,有可能是惠济寺元佑三年(1088年)所建转轮藏殿的遗物。  

  惠济寺旧存碑刻极多,其中年代最早、且负盛名的是南唐所立《汤泉禅院之碑》,该碑为青石质地下承龟趺,碑首半圆,上有蟠龙浮雕,碑额篆题汤泉禅院之碑六字,笔力雄壮遒劲,是为名家手迹无疑。碑文系南唐文苑名流、官至光政殿学士承旨的韩熙载所撰。此碑在文革期间被炸为数段,现文博部门已收集到其中的5块,尽管碑文漫漶,只剩100余字堪可辩识,但作为稀见的南唐时代的碑刻文字,毕竟是弥足珍贵的。此外,记载建惠济寺转轮藏殿并供奉银函葬佛舍利事迹的北宋元佑三年刻石及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重建观音宝殿、清康熙二年(1663年)修大雄宝殿的题名刻石,更是后人控知惠济寺千年兴衰的实物见证。  

  除文物遗存外,最令人瞩目的还属寺内三棵堪称稀世之宝的古银杏树。它们迄今皆有1300多年的树龄,是南京地区现存最早的古银杏树,相传均为南朝萧梁时期昭明太子萧统在此读书时手植。  

  已故著名书法家、当代草圣林散之先生对故乡的这三棵千年古银杏树怜爱有加,曾作500余字的长诗《古银杏行》为之赞颂,并刻碑立于惠济寺内。  

云居寺
  云居寺在江宁区淳化青龙山,为南朝古刹,现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云居寺原建在钟山,明代移旧额于此并重建。

  刘宋诗人王褒在游过云居寺后写下绝句:“中峰云已合,绝顶日犹晴”,唐代白居易诗云:“乱山深处云居路,共踏山行独惜春”。

  现存有大殿、后殿共两进,为明清建筑风格大殿屋脊的两端各有凫吻一只,其状如卷尾巨龙张口吞脊,背上还插有剑柄,屋脊有佛教六字真言:“啊、嘛、呢、叭、崦、哞”,有明显的藏传佛教风格。挑檐墙上绘有若干龙凤相对的彩绘,拱形门的上方有一格扇大窗。大殿内部全是木质梁柱组成,为抬梁式结构,民间俗语叫“墙倒屋不塌”。大殿进深为16米,宽度为16米,高度13米,计四问。大殿东面另外尚有二层木质小楼。最粗木柱直径50厘米,柱础直径80厘米;最细木柱直径36厘米,柱础直贯穿其中轴线上,路分别由方砖和青石质条石组成。后殿地势略高,由条石砌筑的庙基,需爬八级台阶方可进入。楼上的格扇门窗和走廊显示当年这里可能是“藏经楼”。

  云居寺于1949年后曾用于关押战犯,1958年改为工厂至今。

花山玉泉寺
  花山玉泉寺在南京市高淳县城东南15公里的花山半腰,相传始建于南北朝。因山间长有白牡丹(一说石牡丹)和“峻岭盘旋,飞泉清洌,久旱不涸”而得名。

  相传早在五代时期,白衣居士罗隐一日来到花山,走到此处只见左右两峰相抱,左为青龙,右为白虎,东南方向,前有五座山峰连绵叠嶂,与此处遥相呼应,形似“五虎卧地”。罗隐吟诗赞日:“地肖石狮含暖气,峰成五虎卧寒烟。风少地,月当灯,藏风聚气常旺僧。”

  玉泉寺起初是一个只有一两座大殿,几间禅房,僧人甚少的小寺院,但却以地佳幽静、花多泉盛而扬名甚广。据寺志载,在原寺西南八十三步处,因生长白牡丹花而引人人胜。在开花处建有南、北花园,殿后山顶,立观花坛和观花亭。每逢春暖花开,游寺赏花,香客熙攘,钟声缭绕。

  玉泉寺历经沧桑,屡毁屡建。明崇祯年间,住持僧单饧募捐增建殿堂两进。清康熙、乾隆时,寺僧又相继开垦种植,增田400余亩,建造僧房20余间。咸丰年间,寺院及牡丹花均毁于兵火。现存寺庙建筑为民国时期地方绅士集资重修。

  花山玉泉寺是高淳县迄今惟一保存下来的古佛寺。


真如禅寺
  真如禅寺在南京市高淳县东南的游子山中,原名游子山真武庙,始建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占地面积百余亩,1997年起复建。

  真武原称玄武帝君或玄帝,是道教传说中负责荡魔护法的尊神。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为避赵宋王朝先祖赵玄朗的名讳,改称真武。历代王朝对真武大帝均十分尊崇,明、清以来,信仰尤烈。游子山真武庙原有三进二厢,近30间庙堂建筑。殿堂内供奉有韦驮、地藏、观音、真武大帝、十大元帅、十八罗汉等神像,佛、道诸神共居一庙,相安无事。庙内原有常住僧3人,晨钟暮鼓,香火旺盛。明崇祯八年(1635年),僧德明为寺庙募置祀田。

  清咸丰年间,庙宇被毁。光绪末年,住持僧觉朗募资重修大殿。抗日战争中,再次被毁。1946年由住持悟真和尚多方奔走,募化重建。解放后,仅存僧房6间,后逐渐荒废。

  1997年,经省、市人民政府批准,高淳县人民政府聘请安徽省青阳县九华山高僧慧深法师主持重修寺宇,更名为真如禅寺,由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题写匾额。

  真如禅寺所在的游子山,相传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时曾登临此山,故而得名。游子山前近宁皖高速公路,后临獭水古城湖畔,左连“吴头楚尾”之固城,右接西汉丞相隐居之漆桥。地势雄旷,形如双龙戏珠,清新幽静,漫山青松翠竹。真如禅寺便坐落在这片风水宝地之中。



兜率寺
南京的部分寺院 南京有哪些寺院
  在今天浦口区的西华峰与莲花峰之间,有五座山峰形如一尊卧地雄狮此即时狮子岭。传说乃当年藏王菩萨行到此地,在西华峰坐了一夜,后山石头忽然拔地而起,状如狮子,狮子岭因而得名。座落狮子岭上的兜率寺是一名闻遐迩的佛教圣地。兜率寺创建于清顺治年间,人们通常也把兜率寺称为狮子岭,从远处看,兜率寺亦恰如一头雄狮。有名家曾题诗云:“万顷松涛,翡翠盘中兜率寺;千山竹韵,玉笙吹彻狮子林。”

  1982年,佛教前辈圆霖法师继任住持,又行复兴寺院的努力。圆霖法师,自号山僧,其丹青墨宝被视为珍品,名刹名寺纷纷收藏他的书画。他在兜率寺内所作壁画如一幅幅挂轴悬于墙上,真是惟妙惟肖。

  兜率寺有三圣殿、大雄宝殿、弥勒殿、藏经殿等殿宇建筑。藏经楼中有新版《大藏经》和《中华大藏经》各一部。寺庙现有房屋十间。整个建筑依傍山势,起伏错落。寺庙周围为一望无际的深山密林。岭上有文殊洞、天门洞、笔宝峰、罗汉迹等名胜,与兜率寺交相辉映。大江南北的三宝弟子们不远千里前来参学修行。目前,兜率寺仍处于恢复与开发之中。


弘德寺
  弘德寺在南京市浦口区珠江镇求雨山东麓。原名百子庵,2000年更名为弘德寺,改建于今址。

  据民国《江浦续志稿》称:“百子庵,相传明时胡贞女建成,清咸丰中毁。同治(1862~1874年)年间,尼僧修复建。五间两进,缭以土垣。民国8年(1919年),袁贞女自成尼重修。”解放后,原大殿建筑一直保留到20世纪80年代。

  1987年,原住持德宽师太与德兰、德志、照成等5位比丘尼将寺庙移至今址。2000年,新建大雄宝殿,面阔24米,进深12米,高12米,为仿宋风格建筑,占地面积2600平方米。

  弘德寺香火旺盛,是当地僧众从事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


极乐寺
  极乐寺在南京市浦口区珠江镇白马村,曾名极乐庵,1993年更名,重建于今址。

  据清《江浦县志》载:“极乐庵,旧在小东门内(今浦口区珠江镇怡园巷南端),顺治(1644~1661年)中建,溪桥围绕,松柏苍翠,悠然忘尘市之嚣。”20世纪60年代末,因城建需要,将原寺址移至怡园巷西侧百米处,当时尚有大殿1间,僧房5间。

  1993年重建。极乐寺毗邻浦口区白马湖,山清水秀,松柏环绕,以环境优美而深为游人、信众喜爱。

明因寺
  明因寺在浦口区桥林镇东北的乌龙山下,始建于元代至元元年(1335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1997年易地重建。

  桥林镇古名“石碛桥镇”,东滨长江,西北部山峦起伏,石碛河横穿而过,把古镇分为南北两部分。昔日,古镇寺庙林立,其中最为闻名的当以明因寺为首。

  明因寺起初由正建和尚独力募捐建成,后为当时高僧、乌江县非渡和尚的阅经寺。继而有通明法师与江南高僧在此开坛、传戒、说法.誉满大江南北。后其徒宋权、宋镜等感其恩德,遂募捐重建该寺。

  清咸丰(1851~1861年)年间,明因寺不幸毁于战火。同治(1862~1874年)年间得以重建。重建后的明因寺占地数十亩,有大雄宝殿、藏经楼、禅堂、罗汉堂等建筑,十分雄伟壮观。寺字面积甚大,民间有“骑马转山门”之说。

  昔日的明因寺,曲径通幽,古木参天,绿草如茵。每当霜降以后,漫山遍野的枫树红叶艳如晚霞,以“明因秋色”之景列于“桥林十二景”之首。明因寺香火甚旺,前来焚香、拜佛、求签、许愿的信众络绎不绝。年终岁首或菩萨生诞,信众聚集,更是人山人海。最有意思的是,明因寺曾供奉有黄姓和尚的肉身金像,须眉清晰。栩栩如生,民间称其为活佛,盛传其灵感普现云云。1951年,明因寺被征作办学之用,肉身金像被送往狮子岭兜率寺供奉。

  明因寺原址已改为桥林中学、小学的校址,1997年易地重建。现有三圣殿5间、寮房4间,占地8亩。住持为性空法师,现年56岁,浙江萧山人,39岁出家于江苏高邮,47岁在安徽九华山求授大戒,1998年来明因寺担任住持。寺内现有比丘6人。

七佛寺
  七佛寺位于南京市浦口区老山林场。始建于明正统九年(1444年),1995年重建于今址。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寺院按左右排列,分别呈四合院和三合院形状。现有七佛宝殿5间、三圣殿3间、念佛堂2间以及僧房12间。

  七佛寺因供奉佝偻孙如来、毗舍婆如来、尸弃如来、毗婆尸如来、枸那含如来、迦叶如来、释迦如来等七佛而得名。据《江浦县志》记载:“七佛寺在治北十里,正统九年僧普春建。”《江浦俾乘》则盛赞七佛寺“众山环绕,极称幽僻”。

  据有关资料反映,解放前,七佛寺尚有僧房100余间,僧众300余人,到解放初期均无存。1995年后重建。

  七佛寺与老山森林公园相连,背倚帽子山,前临椅子山,左近老鹰山,右眺香山,群山环绕,风景秀丽。山花绿树葱茏其上,佛语梵音微闻其间,堪称庄严乐土,人间仙境。

松筠庵
  松筠庵在南京市浦口区石桥镇高庙村。始建于1942年,2001年重修。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供奉菩萨像6座。现有尼姑4人。每年举办三次观音会,年均接待香客千余人。

  解放初期。曾有高僧红亮大师在此修行,他精通佛法,深得人心。

祥云庵
  祥云庵在南京市浦口区石桥镇王村村桥面组。始建于1946年,1990年重建。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有大殿3间,僧房、经舍10间。供奉菩萨像8座。祥云庵每年均有观音会、眼光会等宗教活动,每年进香人数上千人。

金粟庵
  金粟庵在南京中华门西,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相传与顾恺之及瓦官寺渊源颇深。20世纪90年代,金粟庵住持全乘,立志保护和光大祖国文化遗产,在众多善男信女襄助下,得到政府有关部门关心、支持,部分修复了金粟庵。

  今日之金粟庵,梵呗声声,香烟袅袅,佛像庄严,香火渐盛。金粟庵现有百余平方米,一进一院。院西侧有一钟亭,亭上悬一青铜钟,重约吨半,其上铸刻维摩诘法像,系摹自敦煌壁画。

  庵门额上“古金粟庵”四个金字,系赵朴初亲笔所题。庵东门楣上锈刻着“虎头余绪”四字,道出该庵与顾恺之及瓦官寺的历史渊源。“虎头”即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他字长康,小字虎头,时人昵称“顾虎头”。顾虎头工诗赋,长书法,尤精绘画,其画法、画论对中国绘画艺术影响甚大。相传当年顾恺之在瓦棺寺绘《维摩诘示疾壁画》,光彩耀目,睹者簇拥,轰动一时。因维摩诘又称“金粟如来”,顾恺之作画之小屋即被称之“金粟庵”。

  东侧门上撰有一联:“恺之画图时,文殊问疾处。”亦是指顾恺之画《维摩诘示疾壁画》的典故。维摩诘亦称维摩,意为“净土”或“无垢”,佛经中言其乃天竺国耶离城的大乘居士,善于应机化导,曾以称疾为由,向释迦牟尼遣来问疾的文殊、舍利弗等阐扬大乘佛教的深奥哲理。经传云:维摩诘息疾于东方世界香积国,释迦牟尼委派文殊、舍利弗等前去探视。见其居室狭小,仅一丈见方,舍利弗寻思,如此狭小,如何容得下同行诸罗汉?维摩诘有“他心通”功力,知晓舍利弗心中所思,便将手一伸,屋里即出现许多狮子宝座。然舍利弗等道行浅,无福安坐,维摩诘乃施法力,众罗汉方得就座。继而时间渐久,舍利弗等均感腹中碌碌,只见维摩诘取出一钵,请众罗汉享用,舍利弗等暗自纳闷,正所谓“食少僧多”。然待众罗汉均饱餐后却不见钵中食物有所减少。维摩诘就这样借众罗汉问疾的机缘,向众人宣讲大乘佛教的深奥哲理。维摩诘是佛教徒中的知识分子,因此受到世俗世界知识分子佛教徒的崇敬,“维摩诘示疾说法”的典故也流传甚广。

  庵中还供有一日本慈觉大师法像,系日本天台宗佛教青年会1994年访华寻访日本天台宗祖庭时奉献,此则显示了金粟庵与瓦官寺、与1200多年前日本佛教的另一渊源。

  古都闹市,晨钟暮鼓,斯庵虽小,却自有一番佛国净土之庄严气度。


龙泉寺
  龙泉寺位于铁心桥镇高家库村。始建于唐代。据《金陵梵刹志》载:“北去聚宝门三十五里,旧名龙泉寺,唐鹤林素禅师说法处。”

  唐代以前,这里人迹罕至,鹤林素禅师在些结庐为庵并设坛讲经说法,龙泉寺一时香火旺盛,远近驰名。

  唐代以后,这里沦为古战场,佛香断绝殿宇凄凉。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金兵南侵,抗金名将岳飞率军在牛首山、韩府山一带修筑军事工事,狙击金兵,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岳飞大战牛首山”之战。当时,岳飞手下一员大将,作战时被敌军砍断了臂膀,曾藏身在龙泉寺旁的一个状如佛龛的断崖下养伤,村民为了纪念这位将军,把这个断崖称为“断臂崖”。

  到了明代初年,有镜中禅师在龙泉寺旧址重建寺院,改称“通善寺”。

  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曾来此一游。其后寺渐倾颓。清嘉庆辛酉年(1801年)重修,复称龙泉寺。

  龙泉寺前,还有一株相传是唐代鹤林素禅师亲手栽种的蜡梅,传说此树颇为神奇,寺兴则枝繁叶茂,花香浓郁;寺衰则落叶飘零,枝枯花残。1995年,龙泉寺修葺一新,花事显得特别旺盛,这当然应该是古刹新生、国泰民安的瑞兆。


普德寺
  普德寺在雨花台西北方向的普德村,今南京金陵橡胶厂内。始建于梁天一(502-519年)年间,明代重修,系敕赐古刹。1982年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该寺山门前原有龟趺一对,全长3米,宽1.7米,体型硕大,形象生动。原有殿堂四进,第一进为寺门。第二进为天王殿,殿内供弥勒、韦陀和四大金刚。第三进为大雄宝殿,内供金身如来,周列五百铁罗汉。殿前东西两侧各有月门,东通大厅,为寺僧会客之所,厅前有小天井,内有雨花泉一眼,再东小楼,为方丈楼;西通大院,有僧房十余间。第四进为无量佛殿,中供大铁佛一尊,高6米,人称伽蓝神。殿两角设钟、鼓楼。

  明清时期,普德寺仍为南郊胜地之一,招引众多文人骚客前来寻踪觅胜。该寺原有基址l0万平方米,田地山塘近5万平方米,其主要建筑有金刚殿、天王殿、左右钟鼓楼、左右碑亭、大佛殿、左观音殿、右轮藏殿、西方殿、左伽蓝殿、右祖师殿等,现已无存。原五百铁罗汉,在日军侵华期间被盗三尊运往日本,后以泥塑取代,1958年“大跃进”时,悉数被炼为钢铁。大铁佛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普德寺现存大雄宝殿、无量佛殿和石龟趺、雨花泉石井栏各一。

天界寺
  天界寺在中华门外雨花西路能仁里1号,南京第二化工机械厂宿舍区内。旧名龙翔集庆寺,始建于元代,原址在朝天宫东侧,为敕建大刹。1983年2月,雨花台区人民政府公布天界寺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龙翔集庆寺为元文宗图帖睦尔在南京做藩王时的宅邸。元天历元年(1328年),元文宗人大都(今北京)即皇位,遣使臣传旨当时在金陵的御史大夫阿思兰海牙等,在原来邸宅的基础上修建大龙翔集庆寺,同时召来印度禅师住持,派大中大夫主管寺务。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龙翔集庆寺遭火焚,朱无璋下令在城南凤山重建,并赐名“天界善世寺”。永乐二十?D年(1423年),又遭火灾,几乎焚烧殆尽,仅存大雄宝殿。天顺二年(1458年),有僧人觉义募捐重建天王、观音、轮藏等殿,未毕而亡,其弟继续募捐修复。天界寺在明代与灵谷寺、报恩寺齐名,号称南京三大佛寺。天界寺原有金刚殿、天王殿、正佛殿、左观音殿、右轮藏殿、左伽蓝殿、右祖师殿、钟楼、毗卢阁天界寺不仅是佛教圣地,而且是中国传统史学文化的策源地之一。

  明代天界寺“统次大刹二,城内日鸡鸣,郭内日静海”,统中刹十二座,周围还有很多规模较小的寺庙陪衬着它。山门的左右两侧分别为能仁寺、碧峰寺。天界寺还统管着清凉寺、永庆寺、瓦官寺、鹫峰寺、承恩寺、普缘寺、吉祥寺、金陵寺、嘉善寺、普惠寺、弘济寺、接待寺等十二座寺庙及二十六庵,成为城南一带的主寺。

  清代,天界寺与报恩寺、灵谷寺都还是著名寺庙。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雨花台一带成了清军与太平军的主要战场。天界寺等城南诸寺均遭兵燹。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后,这里已是瓦砾遍地,杂草丛生。

  世事沧桑。如今的天界寺仅存大殿一座,以及悬挂于大殿上方的“天界寺”匾额一方。

弘济寺石刻
  弘济寺石刻位于中央门外燕子矶头台洞东永安村3号。1992年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弘济寺原名观音阁,建成于洪武初年。宣德十年(1435年)殿宇倾颓,正统元年(1436年)就阁建寺,规模胜旧,赐名“弘济”。清为避高宗讳,更名永济寺。现寺已毁,仅存石刻若干。

  弘济寺在明朝为南京有名大刹之一。寺院殿阁皆依临江的悬崖峭壁而筑。有金刚殿、天王殿、祖师殿、无量殿、观音阁等,占地共九十余亩。特别是观音阁悬建在岩石之上,岩以阁为名。《万历上元县志》载:“观音岩怪石榴垂,苍黛参差,上接云霄,而大江自龙江关西南来,直过其下,俯案墙睇之或骇”。“观音阁依岩、就江溽而筑基,上交竖九柱皆丹。柱上棚浅构阁,阁三面皆栏杆凭之。瞰江若在楼船顶立也”。当年江水从寺下流过,气势磅礴。许多文人墨客在此作画吟诗。明代诗人宗臣有《登观音山》诗:“一上孤峰破大荒,吴山楚水更苍茫,云间栋迂垂天渚,江上鼋鼍吹石梁,绝壁画开风雨色,断虹秋挂薜萝长,吾将从此寻瑶草,黄鹄天风好共翔。”山峰石矶上还存有许多古迹,如矶上有汉武安王祠及大观亭、俯江亭,皆凿蹬引钎而上,与寺参差对翼,江中望之,丹岩翠壁,朱栏碧树,历历如画。悬壁之上有铁索穿石而挂,相传为刘伯温系船处。阁旁石平台,传说是太祖及皇后马娘娘梳妆台遗迹。

  清同治年间殿塌寺毁,江水远退。现寺院遗址内的山崖峭壁上,还保留着乾隆御题石碑3块,两块嵌峭壁之上,为乾隆十六年(1751年)和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游寺题诗碑。另一块碑有残,嵌在崖下砖廊内,该碑高2.62米,碑额“御书”两字清晰完好,碑文大多模糊,可辨只剩少许,如“不会诗人不解禅”等字。此碑旁边立有线刻观音像碑,高2米。石碑涂黑色,白线勾勒观音像,黑白分明,线条清晰流畅。相传此像为吴道子所画。碑文为雍正七年(1729年)吴兼撰写。石碑上方的崖壁上有“悬崖撒手”、“觉岸”及清道光六年(1826年)黄文涵题名石刻。还有一块江南拙老人蒋衡所书的“游记”碑,倒卧于遗址院内。


天隆寺塔林
  天隆寺塔林位于南京南郊石子岗上,地属菊花台公园。1992年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天隆寺始建于明初,寺后玉环山上供奉中国佛教律宗中兴祖师古心全身塔,另有“中兴戒律第一祖庭”──古林寺历代祖师塔和天隆寺历代祖师塔。天隆寺塔林深隐万竿翠竹之中,向西有古银杏、苗圃、池塘,向北有玉乳泉,自然环境十分优美。

  天隆寺始建于明初,原名极乐庵。明宣德年间,寺僧弘升奏请赐额“天隆极乐寺”。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律宗中兴祖师古心圆寂,“全身塔(葬)于天隆寺后之玉环山”。古心有法嗣十二人,分住各地,相继弘扬律学。继古心初祖之后,“命受古林”的隐微理律师、“逊受古林”的印含璞律师圆寂后也建塔于天隆寺后玉环山,以后,古林寺历代祖师塔多建于此。

  古心十二法嗣之首的莲宗相律师受命住天隆寺,被称为天隆寺重兴第一祖,他的墓塔以及天隆寺历代祖师塔均在玉环山。据查证史料和走访调查,天隆寺塔林共有大小墓塔50余座。

  太平天国时期,雨花台一带是激烈的战场,几乎所有建筑都毁于兵火,天隆寺当然也在劫难逃。清代同治、光绪年间虽有补葺,然旧观始终难复。解放前夕,这里尚有完整石塔近20座。1958年又遭破坏一次。“文革”中,石塔多被推倒,除“破四旧”砸碎外,许多构件已被附近农民搬回去垫房基、砌猪圈,幸存构件已寥若晨星,屈指可数。

  1982年以来,雨花台区文管会已清查出部分构件。1986年上半年,有杨新华先生主持修复了“印含璞公”和“安龙锡公”二位祖师的墓塔。古心初祖的墓塔也就原构件修成大半。天隆寺塔林的塔,多为四面或六面(部分塔身为腰鼓形)形石刻,分塔基、塔座、塔身、塔顶等数段,经精雕细刻,投榫堆砌而成。石刻纹饰、花卉、动物等都是精美的高浮雕,线条活泼自然,风格细腻洒脱,是研究明、清雕刻艺术的极好实物资料。


观音阁大石壁
  观音阁位于中山门外孝卫街,建于明永乐初年。现地面建筑与千手观音像已毁,仅存宝光大石壁和佛像须弥座石刻。

  据载:明“太宗文皇帝尝顾瞻山麓有气不散,命工琢石肖形,构阁以记其处”。正德五年(1510年),阁焚毁。五年后太监萧公募缘重建,第二年阁成。其内有金刚殿、观音殿、左右碑亭、毗卢殿、后卷蓬、僧院等建筑,占地甚广。

  阁内原供奉一尊石雕千手观音,雕刻极为精细。现观音像已毁,仅存像后石壁。石壁为青石,高5.56米,宽4.5米,厚0.5米,由此可推测当时观音阁规模宏大。石壁表面打磨工艺极为精湛,面如莹玉光亮照人。正面雕有宝光和暗刻西番莲纹饰,宝光最大直径1.75米。石壁表面涂有金、红两色,至今仍部分保留可见。石壁背面浅刻文字,因被沙浆涂刷过,已模糊不清。

  从现存石壁的规模及雕刻可以想见当年的千手观音像与宝光大石壁的庄严宝相,不愧为明初石刻艺术的珍品。

华严寺
  华严寺位于南京安德门外小行的华严村。始建于南朝梁代。据陈作霖《南朝佛寺志》记载:梁时,该寺有长爪禅师,能为人说法。时人谢贞家遭变故,家人及宾客皆惊惧不安,谢贞遂去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之说法,以安人心。

  此后多年,未见有关华严寺的记载。明代永乐十九年(1421年),南京城南的碧峰禅寺住持佛妙,打听到江宁县安德乡有古迹华严禅寺,因年代久远,早已圯废,但基址尚存,遂募化重建塔院,并奏请永乐皇帝赐额“华严寺”。

  重建后的华严寺占地20亩,寺内主要建筑有山门一座,金刚殿、观音殿、天王殴、伽蓝殿各三楹,大雄宝殿五楹和僧院七房。佛妙又在寺内建筑石塔一座。宣德四年(1429年)十二月,佛妙圆寂,享年80岁,即葬人他在华严寺内所造的石塔之中。明正统十一年(1447年),寺僧对华严寺加以扩建,更加富丽堂皇,明礼部尚书胡荧为之立碑纪事。

  明朝末年,华严寺又日渐破败。《金陵梵刹志》记其“殿宇多颓,寺僧俱以栽花植果而为佛事”,可见香火冷落,寂寂无闻了。1982年,南京市开展文物普查时,在古华严寺遗址发现了“敕赐华严禅寺碑”、龟趺、石莲花须弥座、石柱础、石柱以及石井栏等遗物,还发现“官断华严寺庙产不准典卖碑”残碑一通,均加以妥善保护


三藏塔
  三藏塔位于南京小九华山顶,建于1944年,因塔内葬有唐高僧玄奘顶骨而得名。塔为仿西安的兴教寺玄奘塔(大雁塔)形式,五层楼阁式青砖塔。塔每层辟有四门,一层中央小石碑上刻“玄奘法师灵骨”,塔基青石上原刻玄奘像和《西行取经图》。

  玄奘法师部分顶骨归葬小九华山三藏塔有一段曲折的经历。《金陵梵刹志》载:“古迹三藏塔,唐时建在寺内左,宋天禧寺僧可政往陕西紫阁寺得唐玄奘顶骨,归塔于此。”据史载:三藏塔建于端拱元年(988年),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玄藏顶骨迁葬于寺的南冈,上建三藏墓塔,为喇嘛塔形式。永乐十年(1412年),明成祖朱棣在天禧寺遗址上建造大报恩寺,其中琉璃塔称“第一塔”。另在三藏塔前建三藏殿。清代凌大德所绘《大报恩寺全图》中,清楚的绘制着在报恩寺的东院、禅堂正殿后面的土山上,有一座喇嘛塔形三藏墓塔,并注明“三藏塔”字样。

  太平天国时期,大报恩塔毁于战火,三藏塔的上部也遭到破坏,被土覆盖。所幸三藏殿无损,至今保存完好。

  1942年的初冬,侵占南京的日军部队,在三藏塔遗址上建造“稻垣神社”,挖地基时挖出一个石函,石函两面刻有文字,记载唐玄奘遗骨辗转来宁的迁葬经过。日军连夜对塔基进行发掘,并严密封锁消息,直至1943年2月3日才见披露于汪伪的《民国日报》。23日,日军因舆论所迫,在发掘的原地,由日方高森部队交给当时的伪国民政府,由伪外交部长兼文物保管委员长褚民谊接收。移交的文物中有顶骨、金佛像一座、纳骨小龛及玉饰宝、古钱等。此后决定将玄奘顶骨及石函重新安葬。初定于南门外的普德寺,后改在玄武湖边的小九华山。

  1956年,小九华山辟为公园,后又重建倒塌成废墟的小九华寺。20世纪80年代初,在三藏塔东、西两侧山顶上重修了甘露亭和阆凤亭;90年代,修复三藏塔基《玄奘西行取经图》和兽头;并对公园进行全面规划整修,使小九华山绿荫葱郁,花木隽秀。站立山巅环顾,近有弯曲的古城墙、碧波的玄武湖,远眺钟山、幕府丹青影显,俯视城郭,山、水、城、林、市尽收眼底,实为金陵风景佳绝处。


栖霞寺
  齐梁古刹栖霞寺在南京城东二十二公里的摄山,因为有了栖霞寺,所以又称栖霞山。寺建于南齐永明七年(489年),由当时住在摄山的隐士明僧绍捐宅为寺,名“栖霞精舍”。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到唐代才大规模扩建,并改名功德寺,增建大小殿宇四十九所,异常壮丽。在唐代,该寺与山东临清灵岩寺、湖北江陵玉泉寺、浙江天台国清寺并称为我国佛教“四大丛林”。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改为普云寺。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改为栖霞禅院,又名虎穴寺。明洪武二十五年又复名栖霞寺。清咸丰年间毁于太平军兵火。残存寺屋,仅一老僧孤守。光绪三十四年,镇江金山寺的宗仰和尚来栖霞寺,见荒凉景象心中不安,矢志恢复这座六朝古刹。他亲自出面为重建栖霞寺募款,他的弟子若舜主持重建工作,直到1928年才恢复到今天的规模。近年来又进行了维修整理。

  栖霞寺背倚千佛岩,四周层峦拱翠、方壑堆云,灰瓦丹墙的栖霞寺在满山经霜红叶映衬下显得分外肃穆壮观。寺前有彩虹明镜湖。寺门外有一块唐代上元元年立的明征君碑。进入山门拾级而登,入弥勒殿,袒胸露腹的弥勒佛笑面迎人。绕过弥勒殿,便来到巍峨宏丽的毗卢宝殿。殿内‘金碧辉煌,毗卢佛象和侍立两旁的梵天、帝释、二十诸天的塑像都点金着彩,金光灿灿,神态各异。出毗卢殿,穿过悬挂“方丈”匾额的中门,沿走廊向上,从“法堂”一侧门向上便是“藏经楼”。这里是寺院的最高处,室内精致的佛龛中,供奉着一尊用整块汉白玉雕成的玉佛,相传来自缅甸。室内两旁,按千字文的字序设七十二函匣,内藏佛教的经、律、论。寺内还有东渡日本的鉴真大和尚纪念堂,堂正中供奉着鉴真脱袈塑像。栖霞寺的古建筑皆倚山势,层叠而上,殿宇楼阁堪称宏伟。

  栖霞寺的东南有一座隋代舍利塔,系用巨石雕琢垒成,为我国著名的佛教艺术杰作。也为该寺增添了不少光彩。栖霞寺以其优美的风景和浓郁的宗教气氛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及佛教徒。

地藏寺
  地藏寺在南京市下关狮子山风景区北山坡,1999年9月兴建,2000年底竣工,规划建设大雄宝殿、天王殿各1座,厢房2座,僧房若干。

  地藏寺原名地藏庵,原在秦淮河下关段西侧。始建于清末,系下关地区佛教古庵,历史上一直香火不断,为周边信教群众提供了宗教活动场所。1999年改名地藏寺,迁至今址。

  据有关资料记载,解放前地藏庵曾由下关地区一念佛堂的小和尚代管,后因该和尚不守清规,群众推举当时南祖师庵当家惟妙尼师兼管。到1936年1月,又由当时中国佛教会南京分会会长雪嵩法师、毗卢寺竣领和尚作公证,惟妙尼师将该庵移交给当地居士祁净虔接管。现住持释圣瑞,俗名李永红,辽宁省朝阳县龙城区人,1973年10月出生,1988年5月剃度出家,1994年来寺协助祁净虔居士工作,1999年接管该寺。地藏寺现有尼姑3名。

  地藏寺所在的狮子山位于南京城西北角,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地。狮子山海拔78.4米,占地14万平方米,周长2公里,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和人文、自然景观。该山三面被古城墙和护城河环绕,南面与绣球公园、挹江门城楼、小桃园、八字山相连,西北面与天妃宫、静海寺、三宿岩等景点遥相呼应。山上植被茂密,林木葱郁,山、水、城、林等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登临山顶。北可一览长江自然胜景,南可俯瞰金陵新貌,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史载,明太祖朱元璋曾设指挥部于狮子山,督师打败陈友谅,为建立明王朝奠定了基础。为此,朱元璋下诏欲在山顶建阅江楼,并与翰林大学士宋濂各写了一篇《阅江楼记》,但因故未能开工建设,所以古有“有记无楼”之说。2000年,南京市委、市政府、下关区在狮子山兴建了阅江楼风景区,结束了阅江楼600多年来有记无楼的历史,“天下名楼今则四,清风明月古无双”的美景得以实现。

  作为风景区的一部分,新建的地藏寺大殿以明清古建筑风格为主体,屋面采用灰瓦、飞檐,檐下斗拱遍施彩绘,气势恢弘。大殿左右各有老树一株,据说已有百年树龄,枝节虬劲,须两人合抱,亭亭如盖,生机勃勃。整个寺庙掩映在青山绿树之间,与阅江楼遥相呼应,成为狮子山风景区的一处胜景。


鹫峰寺
  鹫峰寺坐落于南京白鹭洲公园东北角,建于明代天顺五年(1461年),为纪念唐朝名僧鹫峰而得名,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鹫峰寺所在的白鹭洲有着悠远的历史,东晋时为东府城所在地,南朝梁、陈时为大臣、诗人江总的住所。唐朝开元(713~741年)年间,刺史颜真卿在附近置放生池,宋淳熙(1174~1189年)时待制史正志将放生池移到这里,并在上面建起楼阁。

  明朝天顺年间,鹫峰寺就建在放生池的旁边,属中刹,下领迥光寺、千佛庵、大中正觉庵等。当时,有礼部尚书邹干撰写的《鹫峰寺碑记略》、葛寅亮写刻的《复修颜鲁公放生池碑》等著名碑刻,后均不存。明代原有的建筑布局,从《金陵梵刹志》所载明礼部尚书邹干《鹫峰寺碑记略》可见大概:“佛殿三间,翼然严正,檐牙栋宇,远近相望。殿之前四天王殿,殿之后有毗卢阁。左庑之半建观音殿,簇以画廊二十余间。右庑之半建藏经殿,亦簇以画廊二十余间,俱彩绘其壁。东廊之前为钟楼,西廊之前为鼓楼.树碑铭。又于正殿之东辟地数亩建佛堂、方丈以为讲经之所。饭僧有堂,祈福有所,栖僧有寮,退居有舍。池塘绕其后,金城抱其左。”

  明清以来,鹫峰寺屡经兴衰。与其他著名寺庙不同,她的名气并不在于得到皇帝的宠幸,也不在于曾有过惊天动地的大人物,而是另有独到之处。其一,与美丽的山水园林相傍。据《东城志略》云:“鹫峰寺后有颜鲁公放生池,溪云芦雪,秋景绝佳,石上锈擘窠字,日‘鱼极乐国’”。其二,几度衰败又得几经修整,这得益于那些平凡僧人与普通百姓们的珍爱有加。如明朝,曾有住持明彻和尚,喜花草。常在庭前种植牡丹、芍药。每年初夏时节,他以竹桶贮水,插以芍药,安放绿丝之中,十分鲜妍。万历十年(1582年),明彻涅檠火化,花木渐衰,以后又连遭大水,使花无存。清朝乾隆末年,高僧达宗来此驻锡,营建毗卢阁上下五楹,该寺走向中兴。清嘉庆(1796~1820年)年间,性海禅师来此驻锡,律行精严,持银钱戒,寺内香火又趋鼎盛,常主讲华严经,后来他离寺云游,遍历名刹,卒于金山。道光年间。寺宇改为老民堂,当时正殿已年久行将圮废。道光十五年(1835年),乡人甘静斋、冯君耀率先捐资重建,并在殿前台基上围以石栏,极为坚固。工程竣工以后,太仆蔡友石撰记,学使祁春浦书碑,记载了鹫峰寺中兴的盛况。

  20世纪30年代,鹫峰寺屡经风雨侵蚀,又遭火灾,再加上当时南京市内的小火车道从鹫峰寺的中心地带穿过,使寺的规模更加狭小。至解放前夕,昔日香火甚旺的古刹只剩破屋数椽。

  1993年,寺庙整修复原,两进三楹的殿堂经过了修复。而今,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新建了一座大雄宝殿。两边还配有僧房。寺庙恢复一新,香火旺盛。古朴庄严、黄墙黛瓦的鹫峰禅寺隐现于苍松秀水之间,为白鹭洲公园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半山寺
  半山寺位于南京市中山门内海军指挥学院东北角,始建于北宋元丰十年(1085年),原名“报宁禅寺”。现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王安石(1019-1086)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王安石与南京有着不解之缘,曾三度在江宁府(今南京)任职。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再次罢相后,退居江宁半山园,封舒国公,改荆国公。去世后谥号“文”,故人称为“荆公”、“文公”。王安石虽然不是南京人,但与南京有着不解之缘。他17岁就随当时任职江宁通判的父亲来到南京,两年后父亲去世,葬在城南牛首山。此后,他守制三年勤奋读书。22岁的王安石进京应试,以第4名中进士,登仕途,曾三度任职江宁府。熙宁九年(1076年),王安石变法运动失败后,他便“力请解几务”,辞去宰相职务,作为府判而退居江宁,第二年又辞去府判而“居钟山南”。当年,王安石选择了城外一处叫白塘的地方,这里是一片无人居住的荒僻之地,且地势低洼,积水很多。王安石请人开渠泄水,培土造屋,过起了隐居的生活。

  辞官隐居南京的王安石在66岁的时候身患重病,宋神宗得知后即“遣国医诊视”。病愈后,王安石上书要求舍宅为寺,以祈“永远祝延圣寿”,并请宋神宗赐寺名。宋神宗同意了王安石的要求,命寺名为“报宁禅寺”并亲书匾额。因寺地处建康(南京)城的白下门外七里,距钟山也是七里,正好在白下门到钟山的半道上,故又称“半山寺”或“半山园”。

  北宋元佑占元年(1086年),王安石病逝,相传就埋葬在半山园内。在宋代,半山寺曾得到多次维修。明初,太祖朱元璋修筑南京城墙时,将半山寺包入城内,因其地接近皇城而成为禁区,寺遂废。

鸡鸣寺
  鸡鸣寺位于城北鸡鸣山东麓,是南京著名古寺之一。在三国时,为东吴的后苑。西晋永康年间,已在山上建有佛寺。东晋在此设有廷尉署。

  梁武帝萧衍崇信佛教,大通元年(527年),他在鸡笼山创建寺院,取梵语以协同泰为名,叫同泰寺。为了便利皇帝朝夕拜佛,寺的南门,开在正对建康宫城北门的地方。同泰寺规模宏大,共有六座大殿,十余座小殿和佛堂,还有七层大佛阁和九层宝塔,供奉着庄严的金、银像各十方。梁武帝经常到同泰寺讲经设会,曾四次假意“舍身”到该寺为僧,再让群臣用一大笔钱为他“赎身”。相传梁武帝的皇后郗氏,不愿意武帝信佛出家。她叫人制作僧帽、僧鞋各五百,帽沿内衬以“秽布”,鞋内衬法华经,又用狗肉做包子,施舍给同泰寺取笑宝志和尚。当郗后去寺内时,只见僧人将她送的鞋子顶在头上,帽子踩在脚下,左手托着包子,右手抓着包子吃。郗后见了感到好笑。她回宫之后,向武帝讲了在寺中的所见,劝武帝不要相信愚蠢的和尚。梁武帝召见志公,询其原因。原来,志公事先得知郗后的所为,故叫僧人鞋帽倒置,左手托着的是狗肉包子,右手拿着吃的是从袖子内取出的自做包子。武帝震怒,将郗后打入冷宫。郗后死了,据说变成蚯蚓,一说变蟒。后来为超度郗后,梁武帝写了忏文,这就是《梁皇忏》。梁朝末年,同泰寺遭了火灾,不少建筑被焚,宝塔被毁。梁武帝很想再建造一座十二层宝塔,因“侯景之乱”,而未能造成。梁武帝本人因被叛军围困,活活饿死于台城。

  杨吴天赞元年(922年),以同泰寺遗址的一半地方建台城千佛院。南唐为净居寺,又改名为园寂寺。宋为法宝寺。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重建,改称鸡呜寺。并将梁宝志石函埋于寺前山上,建五级砖塔。塔旁有施食台,相传这里曾是古战场,元代又是杀人的刑场。明初,延请僧人在此结坛施食,以度幽灵。所以,后人称为施食台或志公台。台下有鸡鸣泉,泉水清冽爽口。

  清朝咸丰年间,鸡鸣寺毁于兵火。同治时重建。有一阁,内供有观音像,称为观音楼。清光绪年间,两江总督张之洞在观音楼之右建豁蒙楼;民国初年,僧人石寿、石霞又于豁蒙楼旁增建景阳楼。楼下山麓,有胭脂井,相传为陈后主与张丽华、孔贵嫔避隋兵之所,传说以帛拭井栏石,石脉有胭脂痕,故称胭脂井,又称辱井。1959年,鸡鸣寺成为尼众道场。1966年后,鸡鸣寺为工厂占用。后因失火,主要殿宇被毁。1981年,人民政府拨巨款,重建观音楼、豁蒙楼、景阳楼,新装佛像。建成以后,纵未能尽复旧观,然却保存了胜迹。这座千年古寺的景阳楼曾有一联日:

  “鸡笼山下,帝子台城,振起景阳楼故址;玄武湖边,胭脂古井,依然同泰寺旧观。”这一副对联高度概括了鸡鸣寺历史变迁及景色。

  鸡鸣寺北临玄武湖,湖光山色,风景佳丽,是南京著名风景区之一。

高座寺
  高座寺位于南京城南中华门外的雨花台。始建于东晋初年,原名为“甘露寺”。

  据《金陵梵刹志》记载,东晋初年,西域沙门尸梨密多罗南渡来游建康,为丞相王导所敬重,于是在该寺讲经说法。由于他讲经时坐在高处,被人尊称为“高座道人”,时人于是也以“高座”为寺名。另一说法,高座道人后卒于建康,并葬于该寺,元帝为其树塔建冢,于是该寺改名为高座寺。

  高座寺于洪武初年废.后建筑也多毁于大火。景泰癸酉(1453年)年间,礼部尚书胡滢前来进香,该寺的规模尚存,只是破败不堪。成化年问,僧人照堂广募钱财,想要加以修缮,到弘治戊申年(1488年)腊月正式动工恢复拓建,丙辰年十月(1496年)完工,先后恢复了药师、净业两大殿以及东室、西堂、钟鼓楼、厨房等建筑,寺后即为雨花台。

凤游寺
  凤游寺位于南京城区西南隅花露岗,其前身就是六朝著名寺庙“瓦官寺”。这一带即古代的小长干地区,地名三井岗,古名永昌里。东吴时期,吴国的重臣张昭、陆机等人的住宅,皆环绕其侧。

  东晋元帝时,丞相王导在该处置陶官,主管陶器作坊。晋哀帝兴宁二年(364年),诏移陶官于淮水之北,遂以南岸陶地赐给僧人慧力建寺,即历史上著名的瓦官寺。寺内藏有东晋著名雕塑家戴逵、戴颞父子所塑的五尊铜佛像、师子国(今斯里兰卡)所贡白玉佛像及顾恺之所画《维摩诘图》,合称“三绝”,均为稀世的珍贵艺术品。

  南朝刘宋元嘉十六年(439年),有三只羽毛鲜艳、形如孔雀的异鸟翔集于此处的高岗林间,引来“百鸟朝凤”的热闹景象,乃置凤台里,起台于山,称凤凰台。该处亦称凤台山。

  梁武帝时在凤台山上建瓦官阁,高三百四十尺,大江前环,平畴远映,平旦时影落江水,日暮时则返照人郭。唐人有诗赞之云:“云散便凝千里望,日斜常占半城阴”,极言此阁之雄伟壮观。诗仙李白的《横江词》中,更有“一风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官阁”之名旬。李白的《凤凰台》诗,更是脍炙人口。成为传颂千古的绝唱:

  凤凰台上风凰游,风去台空江自流。

  吴官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明代初年,该寺基址半为骁骑仓,半入魏国公徐达的花园。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僧人圆梓募捐赎地,新建寺庙。因寺内有桂树数株,古干交错,因名丛桂寺。后更名为凤游寺。寺现已毁,仅存石烛檠二只,上锈花卉及“双狮戏球”图案,另有南唐旧碑“升元阁石刻图”,均由文博部门妥为收藏。

光宅寺
  位于南京城南老虎头44号,始建于南朝梁天监七年(508年),原为梁武帝萧衍的故宅。1982年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萧衍当了皇帝以后,即将同夏里三桥篱门侧之故里舍为寺庙,取名光宅寺。当时庙宇宏伟,粱武帝曾将僧祜所造高达一丈八尺的无量寿佛佛像供奉于此。且诏镌金像花跌,命周兴嗣、陆倭等著名文人各制寺碑。光宅寺内有井,又称“郗氏窟”。相传梁武帝皇后郗氏生性妒忌,残害后宫,后因亵渎圣僧宝志大师,遭到梁武帝的当众训斥,羞愤难忍而投井自尽,化为蟒蛇,托梦给武帝。梁武帝为郗氏之死十分追悔悼念,寝食不安,遂册封鄱氏为龙天女。光宅寺之所在地,至今民问仍呼为“蟒蛇仓”或”回龙里”。

  隋唐以后,寺庙日渐荒废。南唐保大年间仅存地数亩,更名法光寺。北宋时寺僧募资重修,正殿依岩而筑,塑佛像十六尊,改称鹿苑寺。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颛及管仲姬曾在寺内画观音大士像,将之刻石成像。

  明代永乐(1403-1424年)年间,西域回光大师以修建大报恩寺的余款重修此寺,更名回光寺。据《金陵梵刹志》记述:当时寺庙基址广达五十丈,寺内建筑有山门一座,金刚殿一楹,正殿三楹;右侧有关圣殿三楹,大悲殿五楹。天妃殿一楹,玄帝殿三楹。地藏殿三楹;左侧有五显殿三槛,观音殿三槛;另有伽蓝殿一楹,祖师殿一楹,藏经阁三槛,禅堂六槛及僧院四房。明神宗万历元年(1573年)重修,并立碑记事。此后几经战乱,名寺复成废墟。

  清代乾隆四十六年(1782年)。一游方和尚偶然在废墟中掘得一尊石观音像,即设法重建寺庙,以石观音寺为名。直至现在。现存正殿一座,后堂一座。寺内仅有一尊孤立的石观音像,置于一口深井之畔。

  光宅寺与相邻的周处读书台及清代著名戏剧理论家李渔的芥子园原来连成一片,前为赤石矶,后为白鹭洲,确为风景绝佳的胜地。寺侧旧有古柏庵、西莲庵、接引庵等建筑。今均荡然无存。


金陵大报恩寺遗址
  大报恩寺是南京历史最为悠久的佛教寺庙,千余年间,屡废屡建,寺名亦屡屡更易。东吴赤乌年间(公元238─250),孙权建建初寺及阿育王塔,为江南塔寺之始;晋太康年间(公元280─289年)复建,名长干寺;宋改天禧寺,建圣感塔;元改慈恩旌忠教寺;明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毁于火,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明成祖以纪念明太祖和马皇后为名,命工部于此重建大报恩寺及九层琉璃宝塔,实则纪念其生母硕妃,故此不惜代价,按照宫阙规制,征集天下夫役工匠十万余人,费用计钱粮银二百五十万两、金钱百万,历时十九年始完工。为明初南京三大佛寺之一。

  大报恩寺周长达九里十三步,内有金刚殿、左右碑亭、天王殿、大殿、佛殿、大禅殿、后禅殿、左右观音殿、法堂、祖师堂、无梁殿、伽蓝殿、藏经前殿、藏经殿、左右贮经廊、轮藏殿、禅堂、韦驮殿、经房、东西方丈、三藏殿、钟楼等,僧院一百四十八房,东西画廊廊房一百一十八间,规模极其宏大。寺中还种有郑和自西洋带回的五谷树、婆娑树等奇花异草。当时佛教的十大宗派在寺内都设有讲座,供僧徒任意选修;并雕版印刷了号称“南藏”的大部头佛经六百三十七函五千余卷收藏于寺内。

  大报恩寺大殿俗称硕妃殿,其中供奉有硕妃的碑位,每年由礼部按时祭祀,除此之外终年封闭,不许人进入。

  硕妃殿后的琉璃宝塔最为著名。塔高约三十三丈,九层八面,外壁用白瓷砖砌成,每砖中央浮雕一佛像;自下至上各层用砖数量均相等,仅体积逐层缩小。每层的复瓦和拱门都用五色琉璃构件,上塑飞天、飞羊、狮、象等形像,极为生动美观。据说烧制这些琉璃构件时掺入了郑和下西洋带回的火山灰,故琉璃色泽极为润艳。塔顶为重达二千两的黄金宝顶,其下为铁质九极相轮,计重三千六百斤,再下为俯仰对置的一对承露盘,一说为铁质,外裹黄金厚寸许,一说为风磨铜质,直径十二尺,重四千五百斤,内放佛经及大批珠宝金银。塔内外置长明灯一百四十六盏,日夜轮值点灯的少年达百人,每昼夜耗灯油达六十四斤。此塔开了世界琉璃宝塔的先河,当时便号称“第一塔”,“海外夷蛮重译至者,百有余国,见报恩寺塔必顶礼赞叹而去,谓四大部洲所无也”;明末杰出的散文家张岱幽默地称之为“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近世更被与长城、罗马大剧场、比萨斜塔等并列,誉为“中古时期世界七大奇观之一”。尤为可贵的是,此塔所用五色琉璃瓦、琉璃构件及白瓷砖,均烧制出一式三份,建塔时用去一份,另二份编号埋入地下,塔身有缺损时,根据编号很快就可找出所需备件配补。

  金陵大报恩寺毁于太平天国年间。太平军先是以琉璃宝塔当炮台,在塔顶架起大炮;至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一,太平天国内哄中,又以炸药将宝塔彻底炸毁。至本世纪三十年代,塔基附近尚存塔顶承露盘一只,后被侵华日军劫去。现南京中华门外大报恩寺遗址仅余巨碑一座。


毗卢寺
  南京毗卢寺,位于南京市汉府街4号,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因寺中供养毗卢遮那佛,初名毗卢庵。原一小庵,清咸丰年间毁于兵火,后有僧量宏创一佛殿。清同年间,曾国荃游南岳衡山齐公岩,与海峰法师有戏约“如我督两江,为您造庵。”海峰即立誓代他管理天下名山。

  海峰,江苏镇江人,客居湖南。清光绪十年(1884年),曾国荃任两江总督,招海峰至南京择地造寺,经与量宏商量,在原毗卢庵址建寺。湘军诸将捐巨资建大雄宝殿、万佛楼和藏经楼等,将原毗卢奄旧址周边扩大,东至清西河,西至大悲巷,北至太平桥,南至汉府街,遂改庵为毗卢寺,为南京第一大寺,方丈海峰。

  如今徜徉在香烟缭绕的毗卢寺中,据说是曾国荃当年亲手种植的两株银杏,硕果累累,仿佛在诉说着百年的因果轮回。当年扩建的大雄宝殿里,从南岳运来的香木立柱依然幽香袭人,殿后两棵有着300年历史的黄杨古树下,两口古井的井水依旧清冽甘甜。穿过黄杨古井,拾级而上,斗拱飞檐中“万佛楼”三个描金大字熠熠生辉。楼外黄墙红窗、琉璃飞檐,叠映成趣。楼内雕梁画栋、珠灯藻井,令人目不暇接。1万余尊形态各异的镏金铜佛,金光万道、与日争辉,善男信女争相供养。


清凉寺
  清凉寺位于南京城区西部清凉山南麓,前身是五代十国时期杨吴顺义三年(921年)权臣徐温始建的兴教寺。

  南唐升元元年(937年),南唐烈祖在此避暑纳凉,改寺名为“石头清凉大道场”。石头山从此时起又称清凉山。此后,该处成为南唐宫廷的避暑之处。后主李煜更与清凉寺结下了不解之缘,寺内避暑宫的匾额“德庆堂”即为李煜亲题。

  寺内原藏有中主李瑕的“八分书”、画龙名家董羽画的龙及书法家李霄远的草书等三件艺术珍品,被称为寺中“三绝”。寺门外有南唐中主李瑕保大三年(945年)由僧人广惠挖掘的古井一口,称南唐义井,又称保大泉。寺僧常饮此水,虽老却须发不白,故又名“还阳井”,旧有“老不白头因水好,冬犹赤足缘师高”之誉。寺后山顶,南唐时期曾建翠微亭,又名暑风亭。

  清凉寺又是南唐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著名僧人文益长期居住在寺内,被中主李瑕封为大法眼禅师;他创建的佛教宗派即称为法眼宗,是禅宗南宗的五个支派之一。

  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幕府山清凉广惠禅寺迁此,后屡废屡建。到明代建文四年(1402年)由周王朱棣重建,改额为“清凉陟寺”。该寺当时规模甚大,基址占地20亩。寺内建筑有山门三楹、天王殿三楹、钟楼一座、佛殿五楹、伽蓝殿一楹、祖师殿五楹、毗卢殿三楹,另有方丈室八楹及僧院九房。

  太平天国时期,清凉寺的建筑大多毁于战火,山上树木也被砍伐一空。直到清代末年,才稍有恢复,但规模已大不如前。清凉寺是南京著名的游览胜地,历代许多文人墨客曾来此驻足,留下不少宝贵的辞章。唐代温庭筠,宋朝王安石、林和靖、苏东坡,清代金陵八家之一的高岑,《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等均曾有诗文吟咏。
  清凉寺周围有许多重要的景点,如石头城、扫叶楼、崇正书院、古清凉台、翠微亭遗址等。


香林寺
  香林寺位于南京城东明故宫北,佛心桥37号。始建于萧梁天监(502-519年),原址位于今江宁区湖熟镇上,系由“杜、桂二姓舍居为寺”,故名“杜桂院”,为当时“小刹”,仅有“佛殿三楹、左伽蓝殿一楹、僧院四房”。洪武元年(1638年)迁入城内,成化十五年(1479年)重修。在当时为“中刹“,归灵谷寺管辖,但下领“小刹”观音庵一所。其规模为“山门一楹、天王殿三楹、正佛殿三楹、左伽蓝殿三楹、右祖师殿三楹、大悲殿三楹、藏经殿三槛、基址十亩”。至清代,因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皇帝玄烨第三次南巡鸟语花香,遂御笔题额改名为“香林寺”,已趋冷落的寺庙又顿时兴盛起来。

  香林寺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家族有密切关系。据现存嘉庆三年(1798年)立石的《香林寺庙产碑》上记载:“前织造部堂曹大人买施秣陵关田二百七十余亩,和杭州田地一百五十余亩。”曹雪芹家族成为香林寺最大的施主,从而使香林寺再度振兴。因此,当代红学界便把香林寺称做“曹雪芹家庙”而加以重视。

  据甘熙《白下琐言》卷一记载,寺中有四足铜方鼎,高二尺余,其色黝然如铁。传说百年来从未出灰,但灰亦不满。又有木椅高三尺余,可坐数人,整合而成,闻之有异香,相传为沉香木,现已无存。大悲楼有雕梁九龙供案,是明代宫内用物。又有吴道子大士画像,金碧粲然。又有佛牙高约五寸,阔五寸,其色黄,覆以香楠小塔。另据《南淮北区域志》:“西北有香林寺,在厚载门后.明时所建。梁庆云寺佛牙流传在此;又有大藤,结成自然椅,容坐数人”,现诸物多失。

  原址尚存大殿一座,古银杏三株,以及碑刻若干方。大殿坐东向西,南北长24米,东西宽18米,五楹,进深四间;墙用大城砖经水磨砌成;屋面为硬山顶,四角上翘,屋脊两端置兽吻;柱础华丽,肩、腹、胫三层均作浮雕;图案为吉祥纹饰,有八卦、如意、方胜、龙凤、花卉及蝠(福)、鹿(禄)、兽(寿)等谐音图案,为一般寺庙所少见。


玄奘寺
  南京玄奘寺位于南京城区九华山,北临玄武湖,东接太平门,西邻台城。九华山又名覆舟山,山形狭长,顶呈平行,《寰宇记》记载:周围三里,高三十丈,东接青溪,北临真武湖,状如覆舟,因以为名。后因山南山麓建有小九华寺,遂亦名小九华山,简称九华山。

  东晋在覆舟山南建起了中国第一座皇家建筑──北郊坛,辟有药圃,种植芍药供宫廷用药。宋文帝刘义隆于元嘉年间,将药园垒、西池、北郊坛合并,辟为乐游苑,成为六朝盛极一时的皇家园林。

  南朝时期,一些文人和贵族曾禊饮于乐游苑,著名文人鲍照、颜延之、谢灵云、范晔、沈约,以及唐代的大诗人李白等曾在此活动,留下了绮丽的诗篇。“息雨清上郊,开云照中悬。游轩越丹居,晖烛集凉殿。凌高跻飞楹,追焱起流宴。抵苑含灵群,岩庭藏物变。明辉烁神都,丽气冠华甸。目远幽情周,醴洽深恩遍。”鲍照的这首《侍宴覆舟山诗》,便是当时皇家园林内歌舞宴乐的写照。

  宋孝武帝刘骏在此建造正阳、林光殿,在山阴处凿藏冰井。《首都志》记载:“陈氏立国,更加修葺,宣帝立甘露亭。苑内有西池,以名游乐池,上有藏冰井,此山又有白水苑,阆风亭、瑶台诸胜。”奇石妙水,名花佳卉,楼台亭阁及一些娱乐设施,布置于山上,殿阁玲珑,花团锦簇,成为六朝宫阙的代表之作。”

  覆舟山下曾建有青园寺、法轮寺、青园尼寺。宋元嘉年间(424-453),高僧竺道生来此寺居住、修行。其年夏雷震寺,中佛殿龙升于天,光照西壁,青园寺遂改为龙光寺。时人叹息:“龙既已去,生必行矣。”到宋景平元年(423),佛驮什于此寺译经。此外,在覆舟山之阳还有征南将军、荆州刺史山简之墓。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祖冲之,曾在乐游苑内装置过精巧实用的水碓磨,创制了使用机械开动的“日行千里车”,改造了古代的指南车。

  覆舟山因处台城之北,西边紧邻皇宫,东面是战略要地龙尾坡(今富贵山),同为宫城屏障,军事要隘,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东晋时这一带曾发生过数次重大战役,有苏峻之乱、桓玄篡晋、侯景之乱,以及隋兵渡江伐陈。作为皇家园林的乐游苑在战乱中遭遇焚毁。

  隋唐宋元以降,覆舟山风光不再,昔时的胜景,成了人们谈论、追忆的话题。

  民国时期,九华山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1942年初冬,日本侵略者在雨花台大报恩寺三藏塔遗址挖到一石函,记载了唐代高僧玄奘顶骨舍利来南京安葬的经过。日军想占为已有,在南京人民的抗议下,日军将玄奘部分舍利归还给南京人民,1943年底,汪伪政府在九华山上建了一座砖塔,供奉玄奘的顶骨舍利,得名三藏塔。

  到了1949年前,九华山已是一片凋零,“楼台荒废难留客,林木飘零不禁樵”。全国解放后,南京市人民政府,为了保护风景园林,名胜古迹,在九华山上广植树木,1956年辟为九华山公园。

永庆寺
  永庆寺位于南京城内五台山东侧,始建于南朝梁天监(502-519年)年间,系梁武帝之女永庆公主舍宅为寺,故名永庆寺。公主又捐汤沐之资,在寺内建五级石塔一座,全用白石砌造,故称白塔,而永庆寺又名“白塔寺”。1992年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六朝以来,年深日久,寺内建筑均告圯废,惟存一塔,亦已倾颓。明惠帝建文四年(1402年)四月,魏国公徐达裔孙左都督徐增寿具奏重建寺庙,维修宝塔。明永乐六年(1408年)、永乐十年(1410年)及正德(1506-1521年)年间先后重修。太平天国战后,清同治(1862-1874年)年间再次重修。

  据《金陵梵刹志》卷二十记载,明代永庆寺当时寺内主要建筑计有:山门三楹,天王殿及正佛殿为五楹,立佛殿、伽蓝殿、观音殿、祖师殿及禅院均为三楹。另建宝塔一座,钟、鼓楼二座,回廊二十二楹,方丈室十楹和僧院十四房等,规模颇为可观。明代著名文人顾辚曾来此游览,盘桓终日。

  太平天国时期,白塔毁于战火,寺庙亦遭严重破坏。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重建。后存佛殿一座,硬山顶,小瓦屋面,抬梁式木结构,方梁,驼架上有样云图案,通面阔五间,进深十一檩,后窗棂为木质雕花图案,皆为佛教故事。寺内曾存铜佛一尊,风格古朴,应非近代之物。

紫竹林禅寺
  紫竹林禅寺位于南京城北鼓楼区紫竹林3号,始建于东晋时期(317~420年)。据《南朝佛寺志》记载,东晋时,在此建耆阅寺,又名祗洹寺。当时,这一带岗阜连绵,因寺名而叫耆闭山。

  耆阉寺经宋、齐两代发展,到梁代时已成为南朝的著名寺庙,占地广阔,僧侣众多,殿宇依山建造,高屋飞檐,富丽堂皇。寺内香客如云,终日烟雾缭绕,钟磐之声不绝。耆闭寺的历任住持多为大德高僧,如知识渊博、曾撰写<续高僧传>的道登法师,在齐永元二年(500年)参加齐隆寺法镜大师的圈寂法事时,陈说前贤高论,字字珠玑,倾动四座,赞声不绝。另一位住持是安廪法师,他于梁太清元年(547年)从徐州来到南京,梁武帝萧衍亲自敬供迎接,并曾邀约他住在宫内讲授《华严经》。陈永定元年(557年),他又被召入内殿,敕住耆闭寺,经常人宫给陈武帝讲授经史。

  耆阉寺地势险要,与滨江的狮子山、幕府山遥相呼应,为进出南京的北大门。六朝时,常为屯兵之所。陈祯明三年(589年),隋兵大举南下时,陈后主紧急设防,派遣护军将军樊毅率部在此驻守。陈王朝灭亡时,耆阉寺幸免于兵燹。

  明代末年,在古耆阉寺的基础上,兴建了紫竹林禅寺。明崇祯十七年甲申(1644年),名僧颛愚禅师经湖南、江西来到南京,先在清凉寺说法,后因喜爱城北耆阉寺旧址处之静僻,在众多乡绅的资助下,购买刘氏竹园,开始建造房屋。因寺外古木蓊郁,紫竹环绕,故自题“紫竹林”。1646年.颛愚禅师坐化,其徒妙明接掌院事,花费近20年的时间,在这荆棘丛生、荒芜破败之处,建起了南京城北最大的寺院──紫竹林禅院。

  该寺鼎盛时,有大殿、廊房百余楹。进人山门,为弥勒殿、伽蓝殿、大雄宝殿、大悲殿、多宝殿、禅堂等建筑;殿内供有旃檀金身菩萨、罗汉70余尊。殿后为颛愚法师衣钵爪发塔、普园塔、般若堂、放生所等。院内尚有竹林尊者、罗汉桥、仙人井、观音洞、白鹤池、鹦鹉亭等十二景。全寺基址占地300余亩,竹树萧疏,郁郁苍苍,栋宇霞明,宫殿巍峨,宏伟壮丽,景色绝佳。

  太平天国时期,紫竹林禅寺遭受严重破坏,仅存茅屋三间,没于蒿草丛中。清同治(1862~1874年)年间,僧清潭在此清理维护;光绪二年(1876年),僧悟真重建大殿;1922年,僧果成筑围墙二百余丈;1930年。住持园修、监院悟开二人,重建大殿、厅堂、僧寮36间,山门题额日“大紫竹林寺”。抗日战争中,寺庙又遭破坏。1946年,宽量和尚重修庙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13636.html

更多阅读

喝酒的好处和坏处有哪些 啤酒对胃有好处吗

? ? ? 今天网上爆出外媒外媒评出世界10大最爱喝酒国家,排在第一位的是英国,中国则是世界第二大爱喝酒的国家,中国人爱喝白酒,醉了就喝醒酒汤。 ? ? ? 确实如此,中国人特能喝。不可否认的是全世界都有酒的文化,下面,就来说说喝酒的好处与

甲减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 甲减可以根治吗

甲减是生活中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它有可能是因为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也有可能是因为其他疾病传染所致,但是不管怎样,我们都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饮食调理工作,那么甲减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呢?相关介绍如下:甲减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最受欢迎的户外运动项目有哪些? 户外拓展运动项目

最受欢迎的户外运动项目有哪些?——简介现在有很运动种类深受大家的喜爱,比如登山、野营等等十几个运动种类。除了这十几个运动种类,还有不少的户外项目也收大家的普遍关注,这些运动项目尤其适合国内的驴友们喜爱,那么这些户外运动项目有

业务员常用的销售技巧都有哪些? 白酒业务员销售技巧

做销售的人境遇都是很一般,这个年头销售并不好干,不过这个年头还是销售最赚钱,下面说说我个人对新手销售员给予的建议和指导,请用心看:业务员常用的销售技巧都有哪些?——工具/原料销售经验业务员常用的销售技巧都有哪些?——步骤/方法

声明:《南京的部分寺院 南京有哪些寺院》为网友只是睫毛溺水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