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山是个好地方 鸠山和夫

2012、11、11 星期日晴(有风能见度极佳)
同行者:姜总、田司令、陈部长

鸠山镇位于禹州市西部山区,东与文殊、方山镇搭界,南与磨街乡毗邻,西部、北部与汝州市、登封市接壤。总面积93平方公里,17500亩耕地,辖31个行政村,132个自然村,249个村民小组,9742户,总人口3.8万人。

鸠山确实有许多值得骄傲的地方。

鸠山有一座“鸠山红专大学”,曾在50年代闻名全国,也为禹州培养了不少干部、人才,曾在此以此地此人此事为原型拍过电影《江山多娇》,胡耀邦曾来此视察。鸠山曾创造了禹州历史的辉煌,鸠山一时曾成为禹州、许昌乃至河南的骄傲。

鸠山出人才,鸠山山水灵秀养育了许多优秀人才,鸠山人聪明能干,人才辈出,从鸠山走出去的副县级以上干部几十人,副科级、科级干部更多。(特别声明日本首相鸠山与鸠山无关)

鸠山有号称“许昌屋脊”的许昌第一高峰大红寨山。大红寨主峰高1156米,立于禹州西北边陲,群山围拱,沟壑纵横,植被茂密,现已开发成禹州乃至许昌著名景区,许多外地游客慕名而来。

鸠山山峦叠嶂,境内煤炭、铝钒土、石英石等矿产资源丰富。鸠山镇经济指标位居禹州各乡镇前列,当地的资源矿主富甲一方。

如今的鸠山经济繁荣,交通发达。人民生活富裕,楼房别墅在山村时隐时现,汽车走进百姓家。省道、县道穿境而过,沟通内外,乡村道路山山通、村村通、户户通,联通千家,虽属山区,交通却极其便利。

我们不得不赞叹:鸠山是个好地方,鸠山人真了不起!

几个月前从许昌日报上看到一篇《青山不老》写的是鸠山的事,今天再读感触更深。

青山不老

作者:刘放 李咏梅

一座山,承载着一方水土的坚韧与纯朴。

一部电影,记录下一个时代的脉搏与记忆。

一所学校,培养了一批聪明睿智的人。

一座纪念碑,记录了一个国家领导人对当地工作的肯定和支持。

  ——题记

  盛夏时节,我们同一位老先生一起去缅怀过去,回顾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他就是曾在许昌工作了整整30年的县委书记刁文。

  初见刁老是在6月27日。那天,天气比寻常凉爽很多,我们在禹州见到了这位已进入耄耋之年的老人。

  在此之前,我在心中无数次地想象这位86岁高龄的老人会有怎样的精神状态,毕竟岁月匆匆,留不住时光的逝去。当我看到刁老时,才发现岁月染白了他的头发,却丝毫没有摧毁他满怀的热情。他精神饱满,容光焕发,声音响亮,步履坚定,不像86岁的老人。同行的还有曾经和刁老一起工作过的老部下、老朋友,他们虽然也都满头白发,但是一个个精神矍铄,充满力量。他们有的已经多年未曾见面,此次重逢把他们拉回了曾经一起奋斗的艰苦岁月。我想,曾经激情昂扬的一代热血青年,经历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后,如今再聚首,执手问候,那种心情是寻常人难以体会的吧!

  我们的目的地是鸠山镇,那里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治山治水的重要阵地。50多年前,那里曾是一个风雨失调、旱涝交错、气候无常的地方,歌谣“雨前干旱雨后冲,年年有灾日子穷”就是佐证。

  1956年,年仅29岁的刁文被任命为禹县县委第一书记兼人武部政委、禹县政协主席。年轻气盛的县委书记为了搞好工作,上任伊始便投入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他几乎走遍了禹县的山山水水,发现制约禹县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矛盾就是水旱两灾,要使农业丰产丰收,就要做到旱能浇、涝可排。于是,在刁文的倡导下,禹县县委提出了让“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的治山治水运动。他们以鸠山、菜坪山两个青年基建队为试点,发动群众,由点到面,大张旗鼓地开展治理荒山、保持水土流失工作。

  这是一场全民性的治山治水运动。据统计,当时禹县参加这一运动的群众超过了90%。“满山遍野,人山人海。白天遍地人,夜晚遍地灯。”这是当时的文字记载。“队队有活干,户户无闲人。家家治山,人人治水”是当时的口号。

  禹县群众治山治水的热情空前高涨。年仅18岁的方山区农民女青年郭仙,劈山打炮,填沟引水,样样工作走在前面。为了完成既定的治山目标,她先后3次推延婚期,在治山运动中,她8次被群众评为劳动模范。刁文将郭仙树为典型,号召群众向她学习,还让禹县文化宫的工作人员将郭仙的事迹编成快板,在工地宣传演出。郭仙的事迹感动了许多人,在她的感召下,又涌现出一大批劳动模范……

  一年多以后,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层层梯田,十年九旱的岗地变成了旱能浇、涝能排的良田。禹县人民的治山治水运动惊动了省领导甚至中央领导。

  1958年9月,时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专程来到禹县,在刁文的陪同下,登上鸠山,察看了群众修筑的鱼鳞坑,新栽植的松树、果木,高兴地说:“群众团结起来,力量就大了。县委引导得好,群众才会有劲头,工作才会好做。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你们治山治水的经验,值得推广。”

  1958年11月,毛主席在郑州约见河南的几个县委书记时,专门提出要见见“那个治山治水的书记”。毛主席在听取了刁文关于农村工作特别是治山治水运动的汇报后,非常满意,赞扬他们有干劲、有成绩,让他们好好总结一下,在别的地方推广治山治水运动。

  随后,《河南日报》、《人民日报》先后发表了刁文带领禹县人民治山治水的长篇通讯、评论员文章及社论。政务院水土保持委员会对禹县全国通令嘉奖,并授锦旗一面。为此,刁文作为列席代表,荣幸地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八届二中全会。就在这次会议上,他代表禹县县委,作了《让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的书面发言。

  禹县人民的英雄事迹,引来了众多的参观者。南京军事学院的首长参观后,非常感动,回去后与有关部门商定,派作家黄宗江、王云专程到禹县,深入生活,撰写电影剧本。黄宗江、王云在掌握大量素材的基础上,以刁文带领群众治山治水为主线,以劳动模范郭仙为原型,很快便写出了题为《江山多娇》的电影剧本。剧本送交八一电影制片厂稍作修改后,便以鸠山为电影外景拍摄地开拍。

  八一电影制片厂对这部电影极为重视,派才华横溢的王苹担任导演。演员中,由曾主演《白毛女》而靡声影坛的青年演员田华担纲主角,饰演岳仙(劳动模范郭仙的原型)。由曾在《东进序曲》、《停战以后》等多部片子中主演我军高级将领的李炎,饰演文书记(刁文原型)。著名演员陶玉玲饰演凤儿。在多部电影、电视剧中主演革命母亲的凌元,饰演郭仙奶奶。

  电影《江山多娇》于1959年7月上映,引起观众强烈反响,“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一时传唱神州大地。

  治山治水急需科技人才,于是鸠山红专大学应运而生,刁文兼任第一任校长。当时,学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既有社会主义觉悟,又有高等农林水科学文化知识和实际生产技能的新型劳动者。学校采用半耕半读形式,一边劳动生产,一边学习。鸠山红专大学第一批学生104人,绝大多数都是从治山治水运动中涌现出来的劳动模范、优秀青年,另外还有从许昌、漯河、鲁山等地录取的优秀中学毕业生。

  鸠山红专大学锻炼了人,培养了人,堪称一座新型的共产主义红专大学。鸠山大学名噪一时,一些人现在提起还怀有依恋之情。可惜的是,3年自然灾害期间,学校于1961年下半年被迫放假一年,教职工下山劳动,次年裁撤。

  不论是轰轰烈烈的治山治水运动还是鸠山红专大学,都让刁老念念不忘。这次回禹州,他一定要去鸠山看看。

  车在盘绕的山路上行驶,道路时而平整时而崎岖,满山的翠绿让我们心旷神怡。也许是习惯了城市的热闹喧哗、纷纷扰扰,反而觉得山中的宁静青翠是一种极致的享受。

  车在一处破旧的楼房前停了下来,这里就是曾经极负盛名的鸠山红专大学。刁老在女儿的搀扶下走到鸠山红专大学门前。这里曾经是他投身教育事业的见证地,是他梦想飞翔的地方。但是,现在这个学校已经残落不堪,一幅破败景象。门前的4棵银杏树是当年建校时种下的,现在已经长得粗壮茂密。刁老抚摸着这些参天大树,望着残破的房子,感慨万千。同行的几位老人回忆起这所学校当年的辉煌,有人忍不住热泪盈眶。

  我们对这所学校充满好奇,忍不住想进去看看。学校的主楼是砖木结构的建筑,走在上面有吱吱呀呀的声响,在经历了岁月的变迁后部分楼梯已经断裂,楼板已经损坏,门窗也已残断,透过残破的屋顶能看到摇曳的枝叶和远处的青山。教室的墙壁上可以依稀看到黑板,能想象出当年学生在这里学习的场景。

  老先生们在鸠山红专大学门前合影留念,想留住美好的时光和这所不朽的大学。

  离开鸠山红专大学,我们继续驱车前行,看见一座纪念碑在青松翠柏中矗立,那是鸠山村党支部于2008年8月为了纪念胡耀邦视察50周年而建的。刁老抚摸着纪念碑,用略带山东口音的普通话讲述着胡耀邦来视察时的情景,那是国家领导人对他工作的肯定,对当地群众的支持。

  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一位老人,她有一头花白的头发,身穿红色上衣,白色裤子,她就是劳动模范郭仙。虽年逾古稀,但郭仙面色红润,精神矍铄。当年,为了尽快治好荒山,郭仙干脆住在了山上。在那个自然条件恶劣、物质生活匮乏的年代,一个正值妙龄的少女带领20多个男同志克服种种困难,使昔日贫瘠荒凉的秃山变得满目葱翠生机勃勃,用行动书写了巾帼不让须眉的传奇。

  见到昔日的老领导,面对峥嵘岁月中并肩作战的老战友、老伙伴,郭仙很激动也很兴奋。大家聚在一起,幸福地追忆着昔日的点点滴滴。

  就在纪念碑不远处,一位鬓发苍苍的老人一直看着我们,沉默不语。我们忍不住上前和她搭话,才知道她的丈夫原是鸠山林场的场长,她已经在山上住了十多年了,现在给林场的工人们做饭,和他们一起守山、护山。她说,目前仍有十几名林场工人在守山、护山。老人指着刁老低声对我们说:“他是刁书记吧。俺记得他,当年俺和老伴儿就跟着他治山治水。”几十年过去了,她还记得老领导,因为她体会过治山治水的艰苦,目睹了那场声势浩大的运动,见证了这些树木的成长,也深刻感受到了新生活的美好与幸福。

  在纪念碑前合影留念后,刁老想上山去看一看,看看当年他们亲手种下的树。考虑到刁老上了年纪、山路崎岖,同行的人纷纷劝阻。趁我们不注意,刁老在女儿的搀扶下沿着一条小路往山上走去。山路崎岖,走出50多米他只好原路返回。

  如今,看着漫山遍野苍翠的松柏,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人们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和努力,才造就了这座青山。据说,在山顶有一座六角亭,是当时供参观访问的人休息的地方,可惜已年久失修。

  有人说,回忆是复杂的,痛苦且美好。因为回忆,我们记住过往,不管悲喜;因为回忆,我们珍惜现在,无论福祸。我们特别想和刁老一起回到那个时代,参与治山治水运动,在鸠山红专大学学习劳动。那一代人用智慧和汗水,乃至青春和生命,为我们留下了“绿色遗产”,同时为我们留下了“艰苦奋斗,人定胜天”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临下山时,刁老特意走到守山老人跟前,亲切地和她攀谈并合影留念。老人很激动,紧紧握住刁老的手,一遍又一遍地说:“别走了,别走了……眼看要晌午了,在俺这里吃罢午饭再下山吧。当年,您可没少在山上吃饭。”

  从山上下来,刁老对鸠山镇党委书记张贯岭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鸠山红专大学不能一直任其残破下去,能不能得到妥善保护;山顶年久失修的亭子能否修缮修缮,让人们故地重游时有个歇脚的地方。张书记认真地听刁老提建议,并将鸠山镇的规划简单地描绘给在座的老人们。据介绍,鸠山红专大学及山上的亭子都已列入旅游景区保护范围,将来鸠山不仅是一个革命纪念地、旅游胜地,也是一个文物保护区……

  下午,刁老依依不舍地和我们告别,眼神中充满眷恋。他说,鸠山值得来看看。我们都希望他能常来禹州看看,来鸠山看看……

  54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似流星般转瞬即逝,对于人的生命而言,则是跨越世纪的变迁。54年,曾经壮志满胸的青年,如今已是满头银发的老者;昔日种下的棵棵幼苗,如今已是参天大树……时间在变,世界在变,万物在变,唯一不变的是矗立的青山、万丈的豪情、不朽的精神。

刁文(左三)、郭仙(左二)等在胡耀邦视察鸠山纪念碑前合影。

下面是这次来鸠山的一些实际经历记述和摄影图片:

这次,我们几个相约来到鸠山,先走进薛沟村拜访了当地群众,群众对上级扶贫开发支持农村发展,让山村实现了水通、路通很是满意。

参观了鸠山大学旧址和胡耀邦视察鸠山纪念碑,仿佛又看见当年治山治水的精英们大干苦干的场景,仿佛又听见学校当年上课时师生们讲读的声音,仿佛亲身在接受胡耀邦书记的指示。我们被这一切感染着,心情开始激动起来,不由地唱起了“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

我们又来到位于薛沟村内被民房包围的小寨——“安乐寨”。这个有着百年历史的石寨,曾是不少村民的祖居处,那个年代,社会动荡,住在寨内相对安全一些。现在寨内仅有一户人家居住,其他人早已在寨外起了新房,过上了新生活。

后我们又登上薛沟村村南的薛山。山上有石寨叫薛山寨,已经非常残破,寨墙、石房坍塌严重,已难觅往日雄风。薛山上四望,天蓝山翠,风景如画,这就是鸠山人民多少年来以“让高山低头,让河水让路”、“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概,不断治山治水的结果。

薛山上有一饭庄,饭菜不错,中午就餐,吃了炖柴鸡、豆腐夹子、条子肉等特色菜,喝了白酒,打着饱嗝,微醺下山。

从薛山下来驱车沿乡村水泥道路顺畅行进,来到薛沟村北3公里远的天王山。山上石寨,威风而立,寨墙寨门几近完好,只是寨内石屋不多,空旷一片,杂树灌木疯长,到处荆棘密布,人难进入。

亲眼看到了鸠山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感知鸠山古今变化,让人体会到了鸠山厚重的历史和如今鸠山人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一、鸠山红专大学旧址及胡耀邦视察鸠山纪念碑

























二、薛山寨



















三、薛沟村安乐寨



























四、天王山寨






鸠山是个好地方 鸠山和夫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15103.html

更多阅读

◆ 周立太 是 个 好律师 请个好律师还是有用的

周立太 是 个 好律师2011-05-09 09:30 作者:刘仰 来源: 四月网核心提示:周立太为了维护农民工的权益,在深圳为追求社会正义而遭到冷遇,说明深圳至少在农民工权益方面坐偏了屁股,没有站在维护广大农民工利益的“社会正义”一边,或者说是轻视

宋楚楚是个好姑娘 官场宋楚楚

今天终于把《蚁族的奋斗》看完了,每次看完一本自己喜欢的小说或者一部自己喜欢的电视剧,心里总是空落落的,这感觉就好像多年的好友马上就要远行,然后此去经年,便纵有千般话语,亦是再也不见。我给身边很多人说这部电视剧,说我喜欢的宋楚楚,以

秦桧是个好宰相 秦桧的三个好朋友

也不知自己那根筋抽了,偏偏喜欢上老叶连篇累牍的博文:《平凡的日子》。我是每篇必看,没看必评,一天看不见心里就痒痒。10月5日,我又准备看老叶的博文,如期打开了新浪网页,点进博客,看到主页上一个标题:《揭秘秦桧到底是不是金人奸细》,我想新

声明:《鸠山是个好地方 鸠山和夫》为网友魔鬼中的天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